CN109020336A -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20336A
CN109020336A CN201811066876.0A CN201811066876A CN109020336A CN 109020336 A CN109020336 A CN 109020336A CN 201811066876 A CN201811066876 A CN 201811066876A CN 109020336 A CN109020336 A CN 109020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self
water
compacting concrete
pre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68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军
王军
艾洪祥
孟书灵
朱炎宁
张轩诚
陈智斌
孟德明
邢卫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Xin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Xin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Xin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e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68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20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20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20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所提供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自密实性能。该混凝土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吸水率较小的玄武岩代替传统碎石,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出厂坍落度。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得。

Description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快捷和经济效益显著,被称为土木工程中的第五大结构体系,近年来在高层结构和大跨结构中应用较多,但灌注工艺和振捣工艺一直是其施工难点,也是研究热点。
目前,多家研究单位都对其核心混凝土材料的配制和施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都是集中探讨原料配比等问题,但即使辅以振捣工艺,很难保证钢管混凝土的密实。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述的自密实混凝土,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吸水率较小的玄武岩代替传统碎石,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出厂坍落度。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一定顺序入料搅拌,具有方便、简单、易于生产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包括以下组份:
胶凝材料、玄武岩、水、砂和减水剂,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的1.8%-3.0%;优选的2.0%-2.5%;更优选为2.3%-2.5%。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胶水比为0.2-0.25;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优选的,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在28%以上。
选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8%。使用此外加剂配制的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初凝时间在8~10h,终凝时间在12~14h,一方面可延长施工工艺的可操作性,使混凝土连续浇筑,消除冷缝;另一方面,可使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时间延长,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
优选的,所述胶凝材料包括粉煤灰、矿粉和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水泥;更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由粉煤灰、矿粉和水泥组成。
优选的,所述矿粉的掺量为60-80kg/m3,更优选的60-7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矿粉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质量的掺量40-60kg/m3,更优选的40-5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更进一步优选为400-420m2/kg。
优选的,所述水泥的添加量为440-460kg/m3,更优选为440-45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泥的28d强度不低于50MPa。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添加量为1000-1200kg/m3,更优选的1100-1150kg/m3;更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粒径为5-20mm;更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吸水率≤2%,针片状颗粒含量≤5%,压碎指标≤7%。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更优选的,所述细骨料的泥量不大于2%。
优选的,所述砂的添加量为560-600kg/m3,更优选的580-600kg/m3
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玄武岩和所述胶凝材料混匀,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该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自密实性能。
(2)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吸水率较小的玄武岩代替传统碎石,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出厂坍落度。
(3)本申请所提供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纵向测温点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包括以下组份:
胶凝材料、玄武岩、水、砂和减水剂,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的1.8%-3.0%;优选的2.0%-2.5%;更优选为2.3%-2.5%;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胶水比为0.2-0.25;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的1.8%-3.0%;优选的2.0%-2.5%;更优选为2.3%-2.5%。
本申请提供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采用低水灰比结合矿物掺合料及高效减水剂。利用活性矿物配制混凝土,同时矿物掺合料自身具有形态效应和填充效应,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聚羧酸减水剂与各种水泥的相容性好,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能好,延长混凝土的施工时间。具有掺量低、减水率高、收缩小等特点,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后期强度。该减水剂氯离子含量低、碱含量低,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使用聚羧酸盐类减水剂,可用更多的矿渣或粉煤灰取代水泥,从而降低成本,但是依然能保持强度。优选的,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在28%以上。
优选的,所述胶凝材料包括粉煤灰、矿粉和砂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水泥;更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由粉煤灰、矿粉和水泥组成。
优选的,所述矿粉的掺量为60-80kg/m3,更优选的60-7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矿粉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
优选的,所述粉煤灰质量的掺量40-60kg/m3,更优选的40-5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更进一步优选为400-420m2/kg。
优选的,所述水泥的添加量为440-460kg/m3,更优选为440-450kg/m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泥的28d强度不低于50MPa。
水由于矿粉的碱度远大干粉煤灰,磨细矿粉水化时,将提高胶凝材料体系中的OH-的含量以及新拌混凝土浆体中的碱度,碱度的提高将打破粉煤灰中的玻璃相,加速粉煤灰的水化。矿粉与粉煤灰的胶结材料具有更密实的结构,空隙降至一个较小的水平,二次水化水平较高,这对改善拌合物的性能和后期强度的增长有帮助。
因此,矿粉的掺量和粉煤灰的掺量绝对了混凝土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添加量为1000-1200kg/m3,更优选的1100-1150kg/m3;更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粒径为5-20mm;更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吸水率≤2%,针片状颗粒含量≤5%,压碎指标≤7%。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更优选的,所述细骨料的泥量不大于2%。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吸水率较小的玄武岩代替传统碎石,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出厂坍落度。
优选的,所述砂的添加量为560-600kg/m3,更优选的580-600kg/m3
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玄武岩和所述胶凝材料混匀,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该混凝土。
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4所提供的混凝土的原料组成,参考表1
表1实施例及对比例组份组成
上述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玄武岩和所述胶凝材料混匀,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该混凝土。
对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3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工作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采用机具设备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坍落度筒、J环、V型漏斗、秒表、钢直尺、混凝土试模、温度计等。
实验结果表明,胶水比、粉煤灰与矿粉的配比以及水泥占胶凝剂中的比例,均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影响。
对于上述混凝土,具体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施工:
(1)现场准备
在钢管柱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对钢柱内积水进行清理,并完成泵管布设、隔热棉被铺设,为防止混凝土下落过程中与钢管柱壁和内隔板撞离析,泵管出料口需垂直居中伸入钢管内,令混凝土在空腔内垂直下落。另外在钢管柱内部合理布置测温点(如图1和2所示)。
(2)混凝土出厂质量控制
C70高强混凝土绝热温升预计可达50℃左右,且浇筑构件体积大,因此极易造成内部温度高,内外温差大。为防止温度裂缝产生,需严格控制出厂混凝土及入泵混凝土温度,其中,出厂混凝土温度≤30℃,入泵混凝土温度≤35℃。高强混凝土胶凝材料较多,水灰比低,混凝土拌合物黏度较大,需延长搅拌时间,确保各组分材料分布均匀,从而确保拌合物的均匀性和施工性能。
(3)运输及浇筑
(a)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将搅拌罐内积水排尽,装料后严禁再向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b)搅拌运输车卸料前应高速旋转60~90s,再卸入混凝土泵,以使混凝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有利于混凝土自密实成型。
(c)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现场后应技术浇筑,浇筑前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工作性检查,离析或流动性损失大的混凝土坚决不能进行浇筑。
(c)本次钢管柱采用C70高强混凝土虽属自密实混凝土,但仍需辅助振捣利于排出混凝土内部空气,并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辅助振捣时采用分层浇筑振捣,每层1m,浇筑一层,振捣一层,每层浇筑间隔时间为10~15min,并需专人观察,避免出现过振,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或浮浆过多。振捣棒应垂直插入混凝土内,要快插慢拔,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中5~10cm。因钢管柱为矩形,且内有隔板分布,因此应采用中心振捣法,且不得漏振。同时管外应配合人工木槌敲击,根据声音判断混凝土是否密实,每层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平齐不再明显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
(4)钢管柱混凝土养护:
(a)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宜采用蓄水养护法进行养护,在混凝土表面灌注清水,养护水为常温水。
(b)蓄水时应严禁用水管直接冲刷混凝土表面,应由专人负责提前将水置入水桶中,在浇筑完成面处的混凝土初凝即将完成时,采用塑料瓶缓慢倒水或用水舀子浇水的方式进行注水湿润养护。
(c)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d)需要安排专人不定时对钢柱外壁进行浇水降温处理,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合理范围内。
(5)钢柱混凝土测温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先对现场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测定。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3~4d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混凝土计划测温时间为14d,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4d,每2h测温一次;5~7d,每4h测温一次;8~14d,每12h测温一次。根据混凝土的测温数据,调整混凝土表面的蓄水深度。要求测温结束后,内外温差小于20℃。
(6)钢柱混凝土强度评定
由于钢柱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钢柱内部混凝土强度无法检测,因此在钢柱混凝土预浇筑试验中,对预浇筑中的试验柱进行切割并钻芯取样,待芯样分别达到7d、28d时送至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钢柱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第三方检测单位应具备高强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保证钢柱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准确性,另需在浇筑现场对已切割的钢柱混凝土进行回弹法检测。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DBJ13-55-2004)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规程》(DBJ13-42-2002)的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运输距离、混凝土泵送性能与输送管径、泵送距离及气温等进行试配。
综上所述,本申请所提供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和自密实性能。该混凝土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且吸水率较小的玄武岩代替传统碎石,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出厂坍落度。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得。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
胶凝材料、玄武岩、水、砂和减水剂,所述减水剂的质量为所述胶凝材料的1.8%-3.0%;优选的2.0%-2.5%;更优选为2.3%-2.5%;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胶水比为0.2-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优选的,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在28%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包括粉煤灰、矿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水泥;
优选地,所述胶凝材料由粉煤灰、矿粉和水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的掺量为60-80kg/m3,优选的60-70kg/m3
更优选的,所述矿粉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质量的掺量40-60kg/m3,优选的40-50kg/m3
更优选的,所述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更进一步优选为400-420m2/kg。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的添加量为440-460kg/m3,优选为440-450kg/m3
更优选的,所述水泥的28d强度不低于50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的添加量为1000-1200kg/m3,优选的1100-1150kg/m3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粒径为5-20mm;
优选的,所述玄武岩的吸水率≤2%,针片状颗粒含量≤5%,压碎指标≤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优选的,所述细骨料的泥量不大于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的添加量为560-600kg/m3,优选的580-60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C7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玄武岩和所述胶凝材料混匀,然后加入其它成分,混匀,得到该混凝土。
CN201811066876.0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020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6876.0A CN109020336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6876.0A CN109020336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20336A true CN109020336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21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6876.0A Pending CN109020336A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2033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527A (zh) * 2014-03-18 2014-07-02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CN104446261A (zh) * 2014-12-02 2015-03-25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井壁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8325A (zh) * 2014-11-28 2015-04-01 沈阳大学 一种c90级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5693166A (zh) * 2016-02-02 2016-06-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174A (zh) * 2018-03-30 2018-08-14 东南大学 一种大跨度cfst拱桥管内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6527A (zh) * 2014-03-18 2014-07-02 上海罗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轻质高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CN104478325A (zh) * 2014-11-28 2015-04-01 沈阳大学 一种c90级自密实高强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4446261A (zh) * 2014-12-02 2015-03-25 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井壁高性能泵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3166A (zh) * 2016-02-02 2016-06-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95174A (zh) * 2018-03-30 2018-08-14 东南大学 一种大跨度cfst拱桥管内用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新进展-2017》", 31 May 2017 *
朱效荣等: "《混凝土工作性调整》", 31 May 2016 *
赵国堂: "《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管理技术》", 31 March 2009,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46712B (zh) 一种高强度低回弹率喷射混凝土及其施工工艺
CN107572978A (zh)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4876A (zh) 一种全轻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136A (zh) 一种具有高保水性的预拌砂浆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58562A (zh) 微膨胀高性能低含气量自密实混凝土及其配制方法
CN106587788A (zh) 一种低水泥用量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8678A (zh) 一种高抗冻高保坍自密实c40混凝土
CN107572936A (zh) 聚合物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430946A (zh) 超轻矿物泡沫
CN104496340B (zh) 一种以贝壳类动物壳体为粗集料的混凝土砖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830A (zh) 一种可控型现浇泡沫混凝土屋面施工方法
CN106320597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轻质保温墙板及制作工艺
CN106630848B (zh) 一种低频振捣密实混凝土
CN105837142A (zh) 一种微膨胀型珊瑚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0833A (zh) C80~c9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的方法
CN109942259A (zh) 一种c35水下混凝土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8055A (zh) 一种低硫含量的负温型套筒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311A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浆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6891B (zh) 一种湿拌砂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0975A (zh) 一种流动性地坪材料及其应用
CN108467245A (zh) 一种锚索施工用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组合型锚索注浆浆液
CN109020336A (zh)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3405A (zh) 一种快硬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2460A (zh) 一种c70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0469113A (zh) 一种高温条件下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