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9891B - 离合器及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及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9891B
CN108999891B CN201810666965.2A CN201810666965A CN108999891B CN 108999891 B CN108999891 B CN 108999891B CN 201810666965 A CN201810666965 A CN 201810666965A CN 108999891 B CN108999891 B CN 108999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clutch
shaft
protruding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69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99891A (zh
Inventor
张玉明
杨猛
李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dela Shenzhe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dela Shenzhe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dela Shenzhe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dela Shenzhen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69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9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9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9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99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9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25Synchro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power being selectively transmitted by either one of the parallel flow pa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 F16H3/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with gears shiftable only axially
    • F16H3/3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using gears that can be moved out of gear with gears shiftable only axially with driving and driven shafts not coax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1/00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 F16D2011/008Clutches in which the members have interengag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teeth forming the inter-engaging parts; Details of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se tee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3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one engag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领域,一种离合器,用于衔接和解脱齿轮,所述离合器为回转体,沿轴线方向包括连轴部和连齿部,所述连轴部内部设键孔,所述键孔与所述齿轮轴通过键连接,沿轴线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连齿部内设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衔接部,所述衔接部不为整体,由多个相互紧靠的硬质顶杆组成,当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收容腔时,与所述突出部端面接触的一部分所述顶杆向后移动,其余未接触部分的所述顶杆包围所述突出部外沿,并通过挤压所述突出部外沿以带动所述齿轮随所述离合器同步转动。

Description

离合器及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速箱离合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广泛运用于机械传动机构中,通过切换齿轮组中不同齿轮之间的衔接,以达到切换不同传输比或切换输入/输出轴的目的。而在变速箱的切换过程中,通常会通过离合器来实现。
当前常用的离合器,往往不能实现高速运转中的快速切换,需要先解脱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衔接之后,重新啮合需要对位的主动轮或从动轮,再进行转动动作。而重新啮合的主动轮或从动轮从静止状态立即切换如高速运转状态,对齿的冲击非常大,经常需要提高齿轮的模数或齿轮宽度来提高齿轮的刚度,以达到不被冲击损坏的要求。另一方面,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重新啮合,通常需要先对位二者的相对角度,待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齿相互对齐以后再相向移动至啮合位置。如果需要快速切换,往往只能采取牺牲传动精度的策略,加大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啮合间隙,以缩短对齿所需要占用的时间。即在现行变速箱的切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先对正,后啮合的必经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低速运转中均能实现快速、精确切换啮合齿轮的离合器,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离合器为回转体,沿轴线方向包括连轴部和连齿部,所述连轴部滑动安装至所述齿轮轴,以实现所述离合器沿所述轴线方向相对所述齿轮轴运动;所述连齿部为所述连轴部向所述齿轮方向的延伸,内设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齿轮的突出部端面的面积;所述收容腔内设衔接部,用于与所述突出部衔接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衔接部包括多个相互紧靠的顶杆,所述连轴部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顶杆对应的收容孔,以供所述顶杆穿过并提供所述顶杆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空间;当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收容腔时,与所述突出部端面接触的一部分所述顶杆被推动,进入所述收容腔内,其余未接触部分的所述顶杆包围所述突出部外沿,并与所述突出部外沿配合以带动所述齿轮随所述离合器同步转动。
其中,所述顶杆包括挤压段和伸入段,所述挤压段截面积大于所述伸入段截面积,用于组成所述衔接部,所述伸入段用于伸入所述收容孔。
其中,所述收容腔为六边形,所述挤压段为形状相同且更小的六边形,两个相邻挤压段之间的邻边相互平行配合。
其中,每一个与所述收容腔内壁相邻的所述挤压段上均有一个所述挤压段的侧面平行于所述收容腔内壁。
其中,在所述挤压段的所述六边形边线上设置倒角。
其中,两个所述连齿部分布于所述连轴部的两端,形成第一连齿部和第二连齿部,所述第一连齿部和所述第二连齿部用于与分列所述离合器两侧的两个所述齿轮分别配合。
其中,所述收容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连齿部内的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连齿部内的所述顶杆相互一一对应,两个相互对应的所述顶杆的所述伸入段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
其中,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的两个所述伸入段连为一体,用于将两个向对应的所述顶杆结合为双头顶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变速箱,包括齿轮轴和连接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轴上还设有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离合器,所述齿轮上设有向所述离合器伸出的突出部,用于与所述离合器的所述连齿部配合并与所述离合器同步转动。
本发明另一种变速箱,包括齿轮轴和沿所述齿轮轴轴线依次连接于所述齿轮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还设有上述包含第一连齿部和第二连齿部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离合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设有向所述离合器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离合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结合以实现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
本发明离合器,通过所述连轴部与所述齿轮轴的配合,实现所述离合器的轴向前后运动,通过所述连齿部的设置,特别是所述衔接部由多个所述硬质顶杆的组成,将原本属于刚性连接的所述离合器和所述齿轮的配合,转变成了带有压紧相互配合的顶杆这一非刚性碰撞的过程,使得所述齿轮在高速起停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缓冲,同时也保证了所述离合器与所述齿轮的运动一致性。所述衔接部的设置还扩大了所述离合器的兼容性,带有此离合器的变速箱,可以在高/低速运转中任意位置、任意角度均即时实现齿轮组的切换,且不会损失传动精度。设有此变速箱的机器人,可以对应不同的场景快速切换输出力矩或动作速率,具备更敏捷的反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离合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离合器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离合器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变速箱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变速箱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的离合器100,所述离合器100为回转体,沿回转体的轴线001方向依次设置了连轴部10和连齿部20,所述连轴部10内部设有键孔11,所述键孔11可以是平键,也可以是花键,所述键孔11与齿轮轴200为键连接,且所述键孔11与所述齿轮轴200的键连接为间隙配合,以使得本发明离合器100可以相对于所述齿轮轴200沿轴线001的方向前后运动。所述连齿部20为所述连轴部10向所述齿轮300方向的延伸,所述齿轮300上设有突出部310与所述连齿部20对应衔接,从而实现所述离合器100与所述齿轮300的同步转动。所述连齿部20内设多边形收容腔21,所述收容腔21的多边形面积大于其对应配合的所述齿轮300的突出部310端面的面积,从而使得所述突出部310能够伸入所述收容腔21内,达到衔接的目的。所述收容腔21内还设有衔接部22,所述衔接部22与所述突出部310直接接触,并同所述齿轮300一同转动。所述衔接部22不为整体,由多个相互紧靠的硬质顶杆30组成,所述连轴部10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顶杆30对应的收容孔12,所述顶杆30伸入所述收容孔12,并在所述收容孔12内沿所述轴线001前后移动。
所述齿轮300与所述离合器100都安装于所述齿轮轴200上,且所述离合器100因为键连接的关系相对所述齿轮200在径向上位置保持一致,即所述离合器100随所述齿轮200同步转动。所述离合器100外部在转动周向上,沿所述轴线001设置有相对的两个卡持面,第一卡持面110和第二卡持面120,所述第一卡持面110和所述第二卡持面120接收外力的驱动,以使得所述离合器100前后运动。当所述离合器100向所述齿轮300运动想要发生衔接,即所述突出部310伸入所述收容腔21时,所述突出部310首先与所述衔接部22发生接触,即与多个所述顶杆30发生接触。因为所述收容腔21比所述突出部310大,所述突出部310的端面只接触到一部分所述顶杆30,并将所述顶杆30向后推动,伸入所述收容孔12内。而未与所述突出部310接触的所述顶杆30则包围住所述突出部310的外沿,所述顶杆30在转动过程中会受到所述收容腔21的多边形内壁211的挤压,相互紧靠的所述顶杆30首先排挤掉相互之间的间隙,这个排挤过程中带有碰撞、摩擦等动作,对于挤压力形成一定的缓冲。然后所述顶杆在状态稳定后将受到的挤压力依次传递,最后到达所述突出部310的外沿,所述突出部310从而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随所述离合器100同步转动。
本发明所述离合器100,在所述连齿部20与所述齿轮300接触的部位,采用多个所述顶杆30来形成所述衔接部22,将所述衔接部22分割为多个所述顶杆30,一方面可以适应所述齿轮300的所述突出部310的各种形状或大小,提高所述离合器100的兼容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所述顶杆30相互紧靠,但在所述突出部310进入并进行衔接的过程中,所述顶杆30一部分退入所述收容孔12,另一部分包裹住所述突出部310,其相互紧靠的动作发生变动,在所述内壁211的作用下相互发生碰撞和摩擦,这个动作消耗一部分所述衔接部22和所述突出部310刚性接触所带来的碰撞冲击,使得所述突出部310能在一个相对缓冲的作用下实现与所述离合器100的衔接过程。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这个缓冲动作对所述离合器100和所述突出部310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二者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部22与所述内壁211之间不为直接接触,二者之间留出一部分间隙。在衔接的过程中对所述顶杆30产生一定的位移再与所述内壁211接触,进一步加大缓冲效果。
另一种描述方式,所述离合器100为回转体,沿所述轴线001的方向包括所述连轴部10和所述连齿部20,所述连轴部10滑动安装至所述齿轮轴200上,以实现所述离合器100沿所述轴线001的方向相对所述齿轮轴200运动。所述连齿部20为所述连轴部10向所述齿轮300方向的延伸,内设收容腔21,所述收容腔21的截面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齿轮300的所述突出部310端面的面积。所述收容腔21内设所述衔接部22,用于与所述突出部310衔接并带动所述齿轮300转动,所述衔接部22包括多个相互紧靠的顶杆30,所述连轴部10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顶杆30对应的收容孔11,以供所述顶杆30穿过并提供所述顶杆30沿所述轴线001方向的移动空间。当所述突出部310伸入所述收容腔21时,与所述突出部310端面接触的一部分所述顶杆30被推动,其余未接触部分的所述顶杆30包围所述突出部310的外沿,并与所述突出部310的外沿配合以带动所述齿轮300随所述离合器100同步转动。
一种实施例,见图2,所述顶杆30包括挤压段31和伸入段32,靠近所述衔接部22一端的所述顶杆30部分为所述挤压段31,用于与所述突出部310配合,靠近所述连轴部10一端的所述顶杆30部分未所述伸入段32。可以理解的,所述挤压段31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伸入段32的截面积,此时所述收容孔12的壁厚更厚,对所述伸入段32的包裹作用更好,也能使所述顶杆30承受更大的扭矩。
一种实施例,所述收容腔21的多边形为六边形,这样可以保证所述收容腔21的所述内壁211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给多个所述顶杆30提供六个方向的正压力,而六个方向的正压力也不会将转动力矩过于分解,仍能具备较大的转动力矩以驱动所述突出部310转动。相应的,为了更好的传递所述内壁211提供的转动力矩,所述挤压段31的形状也设置为六边形,可以理解的,所述挤压段31的六边形面积小于所述收容腔21的六边形面积。相邻的两个所述挤压段31的六边形的邻边相互平行配合,可以实现压力的正向传递,提高压力的传递效率。
更进一步的设置,在与所述内壁211相邻并接触的每一个所述挤压段31上,均设置一个所述挤压段31的侧面来平行于所述内壁211,与上述的理由相同,平行且接触的两个面可以正向传递压力,降低损耗,也提高了所述顶杆30的受力条件,有助于所述顶杆30的寿命提高。
需要提出的是,如果所述突出部310的设置本就为六边形,本实施例的离合器100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效果。可以理解的,所述离合器100的所述收容腔21的形状,以及所述顶杆30的形状,都与所述突出部310的形状进行匹配设置,即所述突出部310为四边形或八边形时,所述收容腔21与所述顶杆30也相应设置为四边形或八边形,本离合器100的实施效果也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升。
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顶杆3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收容腔21的截面形状不同,所述顶杆30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内壁211上设有与所述顶杆30的圆形对应的圆弧收容坑212,所述顶杆30呈圆形后,若转动过程中的挤压和碰撞方向稍有变动,所述顶杆30可以相对容易的做出挤压形状的调整,以对应压力方向的变动。所述圆弧收容坑212可以更好的为所述内壁211所接触的所述顶杆30提供定位和支撑。
一种实施例,在所述突出部310伸入所述衔接部22时,因为旋转惯性等问题,所述突出部310在进入所述衔接部22时容易碰撞到一些本不在所述突出部310投影面积上的所述顶杆30,即所述衔接部22中与所述突出部310外沿发生接触的部分所述顶杆30,这部分所述顶杆30如果被所述突出部310挤入所述收容孔12,则会影响所述衔接部22对所述突出部310外沿的包围效果,造成与所述突出部310外沿接触的部分空档位置没有所述顶杆30提供支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所述挤压段31的所述六边形边线进行倒角设置,提供倾斜引脚301,使得所述突出部310在伸入的过程中因为惯性等问题而与不在其投影面积上的所述顶杆30发生碰撞时,先接触到的是所述引脚301,尽量避免直接碰撞,保证这部分所述顶杆30的位置不被所述突出部310影响。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在同一所述离合器100上设置两个所述连齿部20,以形成第一连齿部23和第二连齿部24,所述第一连齿部23和所述第二连齿部24分布于所述连轴部10的两端,两个所述收容孔21分别位于所述离合器100的两端,这样的设置可以让所述第一连齿部23和所述第二连齿部24分别与设置于同一个所述齿轮轴200上,且分列于所述离合器100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齿轮300配合。即所述离合器100通过在所述齿轮轴200上前后运动,分别与前后两个所述齿轮300进行衔接啮合,当两个所述齿轮300各自处于两个不同的传动副中时,所述离合器100的前后运动就实现了传动比的快速切换。
一种实施例下,将两个所述收容孔12连为通孔,此时所述第一连齿部23内的所述顶杆30与所述第二连齿部24内的所述顶杆30相互一一对应,即两个相互对应的所述顶杆30的所述伸入段32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12内。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所述收容孔12的加工,每一个所述收容孔12都可以一次加工成型,不用考虑两端所述收容孔12各自的深度问题。
进一步的,将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12的两个所述伸入段32也连为一体,即两个所述顶杆30的所述伸入段32为同一个所述伸入段,此时两个所述顶杆30结合为双头顶杆302,当所述离合器100中的所述第一连齿部23与一个所述齿轮300衔接时,与所述突出部310接触并退入所述收容孔12内的一部分所述双头顶杆302,在本实施例中呈现出该部分所述双头顶杆302反向突出于所述第二连齿部24的外部,当所述第一连齿部23解脱与所述齿轮300的连接,需要将所述离合器100切换至所述第二连齿部24与另一所述齿轮300连接,则该部分反向突出的所述双头顶杆302与另一所述突出部310首先发生接触,在所述突出部310的推动下,在所述收容孔12内向所述第一连齿部23的方向运动,以形成所述衔接部22对另一所述突出部310的衔接动作。
见图4,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运用上述离合器100的变速箱,除所述离合器100外,还有与所述离合器通过建配合的齿轮轴200和连接于所述齿轮轴200上的齿轮300,所述齿轮300上设有向所述离合器100伸出的突出部310,所述离合器100与所述突出部310衔接或解脱,对应所述齿轮300的启动和停止动作,此时与所述齿轮300属于同一个传动副002(图中未示)的机构也实现了同步启动或停止动作,通过这个设置可以实现本发明变速箱对于所述传动副002的选择使用功能,且可以在快速旋转的动作下实现不减速切换。可以理解的,所述突出部310优选为六边形,或与所述离合器100的所述收容腔21的多边形匹配的任何多边形形状。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另一种变速箱实施例,运用到本发明中同时含有所述第一连齿部23和所述第二连齿部24的所述离合器100,本变速箱还包括与所述离合器100键连接的第一齿轮轴201,以及沿所述离合器100的所述轴线001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齿轮轴201上,且分列所述离合器100两端的的第一齿轮311和第二齿轮312,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二齿轮312上均设有向所述离合器100伸出的突出部310,可以理解的,所述突出部310优选为六边形,或与所述离合器100的所述收容腔21的多边形匹配的任何多边形形状。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二齿轮312的所述突出部形状大小均相同。这样对所述离合器100的所述双头顶杆302的投影面积也相同,每次切换过程中用于顶开的所述双头顶杆302的位置和数量均相同,用于包围所述突出部310的所述双头顶杆302的位置和数量也相同,便于所述离合器100保持每次切换动作中的动作一致,提高传动效率。
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二齿轮312分别属于第一传动副021和第二传动副022,所述离合器100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311或所述第二齿轮312结合,从而实现与所述第一齿轮311或所述第二齿轮312之间的快速切换,本变速箱才得以在所述第一传动副021和所述第二传动副022之间快速切换。
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中,除与所述离合器100连接的所述第一齿轮轴201外,同时还设有第二齿轮轴202,所述第一齿轮轴201和所述第二齿轮轴202均可旋转的设置于本发明变速箱上,优选的,采用轴承来实现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轴202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二齿轮轴202的第三齿轮313和第四齿轮314,所述第一齿轮311与所述第三齿轮313配合形成所述第一传动副021,所述第二齿轮312与所述第四齿314轮配合形成第二传动副022,所述第一传动副021和所述第二传动副022中均设有打滑装置01(图中未示),用于所述第一传动副021或所述第二传动副022的打滑。
本发明变速箱上还固连有舵机400,所述舵机400上设有舵轮410,所述舵轮410在所述舵机400上作前后运动,所述舵轮410与所述离合器100在转动周向上设置的所述第一卡持面110和所述第二卡持面120相互配合,以带动所述离合器100前后运动并卡持住轴向位置,所述离合器100在这两个位置上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1或所述第二齿轮31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副021和所述第二传动副022,因为所述打滑装置01的作用,可以同时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副021和所述第二传动副022同时转动,这样在所述离合器100的切换过程中,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二齿轮312可以处于同一转速下,这样对所述离合器100和任意所述齿轮300的冲击都降到最小。可以理解的,所述打滑装置01此时需要设置在所述第三齿轮313和所述第二齿轮轴202之间,以及所述第四齿轮314和所述第二齿轮轴202之间,而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二齿轮312则同所述第一齿轮轴201同步转动。
另外一种设置方法,所述打滑装置01在所述第一传动副021和所述第二传动副022中可以分别任意设置,即所述打滑装置01可以在所述第一齿轮311或所述第三齿轮313之间任意选一个设置,同时所述打滑装置01可以在所述第二齿轮312或所述第四齿轮314之间任意选一个设置,以配合不同的传输比或不同的内部结构需要。
需要提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轴201和所述第二齿轮轴202可以是平行设置,也可以是任意角度设置,只要所述第一齿轮311和所述第三齿轮313,所述第二齿轮312和所述第四齿轮314之间能通过锥齿轮的方式啮合即可,当所述第一齿轮轴201和所述第二齿轮轴202为平行设置时,可以将全部齿轮都设置为直齿轮,这样更加便于加工制造。
本发明离合器100,通过设置与所述齿轮300的所述突出部310相配合的所述衔接部22,特别是组成所述衔接部22的所述顶杆30,在扩展所述离合器100的兼容性的同时,也实现了所述离合器100在高速运动中的快速衔接、解脱等功能。而设置两个所述连齿部20的所述离合器100,则实现了对处于同一所述齿轮轴200上的一前一后两个所述齿轮300的快速切换功能,含有本发明离合器100的变速箱,可以实现高/低速运动中的快速切换所述齿轮300的选择,同时保证了切换后的传动精度,兼顾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设有本发明变速箱的机器人,可以对应不同的场景快速切换输出力矩或动作的速率,并且不丧失其原有的动作精度。配有本发明变速箱的机器人因此而具备了更敏捷的反应能力,适用范围更广泛。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安装于齿轮轴上,用于衔接和解脱对应的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为回转体,沿轴线方向包括连轴部和连齿部,所述连轴部滑动安装至所述齿轮轴,以实现所述离合器沿所述轴线方向相对所述齿轮轴运动;
所述连齿部为所述连轴部向所述齿轮方向的延伸,内设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对应的所述齿轮的突出部端面的面积;
所述收容腔内设衔接部,用于与所述突出部衔接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衔接部包括多个相互紧靠的顶杆,所述连轴部上设有与多个所述顶杆对应的收容孔,以供所述顶杆穿过并提供所述顶杆沿所述轴线方向的移动空间;
当所述突出部伸入所述收容腔时,与所述突出部端面接触的一部分所述顶杆被推动,进入所述收容腔内,其余未接触部分的所述顶杆包围所述突出部外沿,并与所述突出部外沿配合以带动所述齿轮随所述离合器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挤压段和伸入段,所述挤压段在垂直于所述轴线上任意截面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伸入段在垂直于所述轴线上任意截面的截面积,用于组成所述衔接部,所述伸入段用于伸入所述收容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为六边形,所述挤压段为与所述收容腔形状相同且更小的六边形,两个相邻挤压段之间的邻边相互平行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与所述收容腔内壁相邻的所述挤压段上均有一个所述挤压段的侧面平行于所述收容腔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挤压段的所述六边形边线上设置倒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齿部分布于所述连轴部的两端,形成第一连齿部和第二连齿部,所述第一连齿部和所述第二连齿部用于与分列所述离合器两侧的两个所述齿轮分别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为通孔,所述第一连齿部内的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连齿部内的所述顶杆相互一一对应,两个相互对应的所述顶杆的所述伸入段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伸入同一个所述收容孔的两个所述伸入段连为一体,用于将两个向对应的所述顶杆结合为双头顶杆。
9.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轴和连接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轴上还设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种所述离合器,所述齿轮上设有向所述离合器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离合器包括连齿部,所述连齿部包括第一连齿部和第二连齿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连齿部配合,或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连齿部或所述第二连齿部配合,以使得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离合器同步转动。
10.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轴和沿所述齿轮轴轴线依次连接于所述齿轮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还设有如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种所述离合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设有向所述离合器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离合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结合以实现与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
CN201810666965.2A 2018-06-26 2018-06-26 离合器及变速箱 Active CN108999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965.2A CN10899989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离合器及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6965.2A CN10899989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离合器及变速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9891A CN108999891A (zh) 2018-12-14
CN108999891B true CN108999891B (zh) 2020-04-17

Family

ID=6460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6965.2A Active CN108999891B (zh) 2018-06-26 2018-06-26 离合器及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989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0723A1 (fr) * 1990-04-05 1991-10-11 Peugeot Synchroniseur d'accouplement pour boite de vitess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31454A (zh) * 1994-07-29 1996-09-18 Eltos公司 端面销离合器
CN105840744A (zh) * 2015-01-12 2016-08-10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装置
CN106415065A (zh) * 2014-05-26 2017-02-15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同步设备和同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8119A (en) * 1994-12-14 1996-07-23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Synchronizing arrangement with torque lock feature
EP2189681B1 (en) * 2008-11-25 2011-06-08 Magneti Marelli S.p.A. Double-clutch gearbox
US8162118B2 (en) * 2009-05-15 2012-04-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ash control in a transmission coupl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0723A1 (fr) * 1990-04-05 1991-10-11 Peugeot Synchroniseur d'accouplement pour boite de vitesses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N1131454A (zh) * 1994-07-29 1996-09-18 Eltos公司 端面销离合器
CN106415065A (zh) * 2014-05-26 2017-02-15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同步设备和同步方法
CN105840744A (zh) * 2015-01-12 2016-08-10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齿轮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9891A (zh) 2018-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149B2 (en)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on device
US20170219074A1 (en) An overrunning transmission device convenient for switching
CN110945260B (zh) 离合器以及车辆的动力传递结构
WO2011037023A1 (ja) 車両用電動モータ駆動装置
US20180045252A1 (en) Dog clutch mechanism
CN107489743B (zh) 自动档变速器
CN108999891B (zh) 离合器及变速箱
JPH04228929A (ja) ギヤーカプラー
JP2007082349A (ja) モータ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の騒音防止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自動変速装置
CN211737989U (zh) 手动变速器及其倒挡预同步机构
JP4246606B2 (ja) 変速機のシンクロ機構
CN210565894U (zh) 同步器、变速器以及车辆
TWI717124B (zh) 車輛排檔機構雙換檔撥叉的雙向均衡緩衝離合結構
KR102496249B1 (ko) 변속기구
JP2010249161A (ja) 動力伝達機構
CN219673257U (zh) 变速切换组件以及变速箱用齿轮结构
WO2023175742A1 (ja) ドッグクラッチ
CN215596385U (zh) 一种电动车变速箱用拨叉总成
CN215410132U (zh) 一种换挡装置及其组成的运输设备
CN219159442U (zh)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CN219198012U (zh) 一种带离合机构直角换向传动箱
US11746899B2 (en) Transmission with 1 axis shift mechanism
KR102654380B1 (ko) 변속용 클러치 팩 시스템
KR102554882B1 (ko) 전기차용 변속기
CN219605890U (zh) 一种齿式离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