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9442U -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9442U
CN219159442U CN202222918122.1U CN202222918122U CN219159442U CN 219159442 U CN219159442 U CN 219159442U CN 202222918122 U CN202222918122 U CN 202222918122U CN 219159442 U CN219159442 U CN 219159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stop
check
check member
reduction
reduct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812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强
许庆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enfuli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enf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enfuli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enfuli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812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9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9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9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包括多级减速组,减速装置内至少设置一个逆止机构,该逆止机构设置在相邻减速组之间,逆止机构与减速组同轴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减速装置内直接设置逆止机构,产生的逆止力将非预期的外界作用力基本抵消在减速装置内,同时利用减速装置的传动比进一步消减该作用力,防止外界作用力的瞬间力量使轴产生窜动,从而保证驱动装置内部不受外界作用力之影响。

Description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具体涉及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装置用于减缓驱动装置的转速,包括多种类型,常见的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等,按照传动级数不同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减速装置主要通过轴与驱动装置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待驱动设备往往需要正转、反转等动作,因此轴并不会限制动力正向传递或者反向传递,此时如果非预期的外界力量传递至驱动装置时,该外界作用力直接作用于驱动装置将会导致驱动装置的损坏,因此需要逆止机构来防止外界作用力传递至驱动装置。目前,逆止机构往往设置在驱动装置与减速装置之间,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作用力向驱动装置传递,但由于逆止机构无法抑制外界作用力传递进装置内部的瞬间力量,轴仍然会发生一定幅度窜动,因此外界作用力依然会通过轴对驱动装置形成冲击力,对于驱动装置仍然存在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极大抑制外界作用力的传递、降低转动轴窜动幅度的减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包括多级减速组,减速装置内至少设置一个逆止机构,该逆止机构设置在相邻减速组之间,逆止机构与减速组同轴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减速装置内直接设置逆止机构,产生的逆止力将非预期的外界作用力基本抵消在减速装置内,同时利用减速装置的传动比进一步消减该作用力,防止外界作用力的瞬间力量使轴产生窜动,从而保证驱动装置内部不受外界作用力之影响。
进一步地,多级减速组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减速组、二级减速组和三级减速组,逆止机构设置在一级减速组和二级减速组之间。
进一步地,逆止机构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逆止件、第二逆止件、第三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第二逆止件相对第一、三、四逆止件静止,且其中第一逆止件与第三逆止件之间、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之间、第二逆止件与第三逆止件之间均具有面接触且均为间隙配合,第一逆止件、第三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均设有轴孔。
更进一步地,第一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对称设置于第三逆止件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第一逆止件朝向第三逆止件的一面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凸台,相邻凸台之间形成凹槽,对应地,第三逆止件朝向第一逆止件的一面沿周向设置有与凸台配合的凹部及与凹槽配合的凸部;第四逆止件朝向第三逆止件的一面设有同样的凸台与凹槽,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相对的一面也同样设有与之配合的凹部与凸部。
优选的,上述凸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对应的,凸部、凹部的横截面也为梯形。
进一步地,第二逆止件为环状摩擦片,其朝向第三逆止件的一面可与第三逆止件形成面接触并通过摩擦力来阻止第三逆止件转动。
更进一步地,第二逆止件为磁性件,第三逆止件至少与第二逆止件接触的面为磁性材料与第二逆止件之间具有磁吸力。
进一步地,减速组为齿轮减速组或蜗轮蜗杆减速组或蜗杆齿轮减速组。
进一步地,减速组均为行星齿轮组,且一级减速组为斜齿行星齿轮组。
更进一步地,第一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与减速组连接的轴孔内壁设置花键,用于与传动齿轮啮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逆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逆止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逆止机构内部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三逆止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第一逆止件、第四逆止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装置,2-减速装置,3-输出轴,21-一级减速组,22-二级减速组,23-三级减速组,24-逆止机构,25-连接轴,241-第一逆止件,242-第二逆止件,243-第三逆止件,244-第四逆止件,241d-花键,243a-凸部,243b-凹部,241a、244a-凸台,241b、244b-凹槽,241c、243c、244c-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逆止机构设置在减速装置内,其提供的逆止力可最大程度抵消非预期的外界作用力,防止外界作用力对驱动装置的损害。附图1为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减速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逆止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逆止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逆止机构内部配合示意图,附图6为第三逆止件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第一逆止件、第四逆止件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如图1、2所示,该减速装置2通过轴连接于驱动装置1的动力输出端,该减速装置2包括多级减速组,减速装置2内至少设置一个逆止机构24,该逆止机构24设置在相邻减速组之间,例如在一级减速组21以及二级减速组22之间设置一个逆止机构24,或在二级减速组22和三级减速组23之间设置一个逆止机构24,或,在一级和二级减速组22之间和二级和三级减速组23之间各设置一个逆止机构24,逆止机构24与多级减速组同轴设置,当驱动装置1输出正转或反转动力时,逆止机构24不发生逆止,不影响动力传递,而当驱动装置1未输出动力、外界作用力传入时,逆止机构24产生逆止力阻止该外界作用力在减速装置2内传递,从而阻断作用力作用于减速装置2与驱动装置1的连接轴,进一步阻断该作用力向驱动装置1传递。
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减速装置2内直接设置逆止机构24,产生的逆止力将非预期的外界作用力基本抵消在减速装置2内,同时利用减速装置2的传动比进一步消减该作用力,防止外界作用力的瞬间力量使轴产生窜动,从而保证驱动装置1内部不受外界作用力之影响。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述多级减速组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减速组21、二级减速组22和三级减速组23,逆止机构24设置在一级减速组21和二级减速组22之间,因此逆止机构24还可反向利用一级减速组21与二级减速组22之间的传动比,使得二级减速组22因外界作用力产生的转速被一级减速组21进一步消减,从而更好地逆止外界作用力的传递。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如图3、4、5所示,上述逆止机构24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逆止件241、第二逆止件242、第三逆止件243和第四逆止件244,第二逆止件242相对第一、三、四逆止件静止,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逆止件242固定设置于减速装置的壳体,第一逆止件241与第三逆止件243之间、第三逆止件243与第四逆止件244之间、第二逆止件242与第三逆止件243之间均具有面接触且均为间隙配合,第一逆止件241、第三逆止件243和第四逆止件244均设有轴孔241c、243c、244c用于穿过连接轴。本实施例中,第一逆止件241与第三逆止件243以及第三逆止件243与第四逆止件244通过面接触传递动力,当驱动装置1的驱动力使得传动轴转动时,传动轴带动第一逆止件241,第一逆止件241转动通过接触面带动第三逆止件243转动,第三逆止件243再通过接触面带动第四逆止件244转动,依次传递驱动力,此时第二逆止件242与第一逆止件241和第三逆止件243之间均因有间隙而不发生接触,因此不产生任何作用力。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参阅图5,上述第一逆止件241和第四逆止件244对称设置于第三逆止件243的两侧,驱动力作用于第一逆止件241时,第一逆止件241挤压第三逆止件243,使得第三逆止件243与第四逆止件244挤紧产生面接触,从而传递动力,同时第一逆止件241挤压第三逆止件243使得其与第二逆止件242之间产生间隙,及第二逆止件242不与其他逆止件发生接触,从而保证动力传递;当外界作用力冲击减速装置2时,第四逆止件244挤压第三逆止件243,使得第三逆止件243向驱动装置1方向移动,即第三逆止件243与第一逆止件241和第二逆止件242发生接触,产生逆止力,阻止外界作用力向内进一步传递。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如图4、6、7所示,上述第一逆止件241朝向第三逆止件243的一面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凸台241a,相邻凸台241a之间形成凹槽241b,对应地,第三逆止件243朝向第一逆止件241的一面沿周向设置有与凸台241a配合的凹部243b及与凹槽241b配合的凸部243a;第四逆止件244朝向第三逆止件243的一面设有同样的凸台244a与凹槽244b,第三逆止件243与第四逆止件244相对的一面也同样设有与之配合的凹部243b与凸部243a。第一逆止件241与第四逆止件244通过凸台与凹槽与第三逆止件243的凸部243a与凹部243b形成啮合,从而完成驱动力的传递。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上述第二逆止件242为环状摩擦片,其朝向第三逆止件243的一面可与第三逆止件243形成面接触并通过摩擦力来阻止第三逆止件243转动,从而达到逆止锁定的目的。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上述第二逆止件242为磁性件,第三逆止件243至少与第二逆止件242接触的面为磁性材料与第二逆止件242之间具有磁吸力,该磁吸力可被驱动力抵消,因此在驱动装置1运行时,第二逆止件242与第三逆止件243仍可分离,磁吸力不会影响动力传递,而当驱动装置1停止但有外界作用力传递进机构内部时,第二逆止件242与第三逆止件243被挤紧接触,因此不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阻止第三逆止件243进一步转动,磁吸力作用可进一步辅助阻止第三逆止件243转动。
较佳的实施例,如图6、7所示,上述凸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对应的凸部243a、凹部243b也为梯形,则啮合配合时,主动逆止件与从动逆止件的梯形侧边相接触可提供推力,该推力可被分解为轴向移动的力和周向转动的力,使得主动逆止件较好带动从动逆止件转动,另一方面带动从动逆止件沿轴向移动,与移动方向上的逆止件挤紧获得需要的作用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上述减速组为齿轮减速组或蜗轮蜗杆减速组或蜗杆齿轮减速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例,减速组均为行星齿轮组,且一级减速组21为斜齿行星齿轮组。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组,可将减速装置应用于要求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场景;一级减速组21采用斜齿行星齿轮组可降低运行过程中齿轮轴向窜动的幅度,提高机构稳定性。
较佳的实施例,第一逆止件241和第四逆止件244与减速组连接的轴孔内壁设置花键241d,用于与太阳轮连接的传动齿轮啮合,通过花键241d连接,使得受载时齿上有径向力,能起自动定心作用,有利于各齿受力均匀,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当驱动装置1输出驱动力时,首先由连接轴(图中未示出)将驱动力传递至一级减速组21,即连接轴转动带动一级减速组21中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第一逆止件241转动,第一逆止件241带动第三逆止件243转动同时将第三逆止件243推离第二逆止件242,第二逆止件242被挤向第四逆止件244带动第四逆止件244转动,第四逆止件244将动力传递给二级减速组22,二级减速组22传递给三级减速组23(可设置两级、三级或大于三级的减速组,此处仅列举设置了三级的减速组作原理说明),最终将动力通过输出轴3传递给工作部。当驱动装置1停止,但有外界作用力反向传递进减速装置2内时,依次经过三级、二级减速组,二级减速组22传递给第四逆止件244,第四逆止件244带动第三逆止件243转动并同时将第三逆止件243推向第二逆止件242和第一逆止件241,第二逆止件242与第三逆止件243因摩擦力和/或磁力作用停止转动,此时已能基本锁止第三逆止件243,即便瞬间力量使第二逆止件242发生小幅度窜动,仍然有一级减速组21作为缓冲,可将瞬时窜动进一步消减,从而保证外界作用力几乎不传入驱动装置1,避免驱动装置1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材料、试剂和实验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符合电气元件领域的市售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减速组,减速装置内至少设置一个逆止机构,所述逆止机构设置在相邻减速组之间,所述逆止机构与减速组同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组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减速组、二级减速组和三级减速组,所述逆止机构设置在所述一级减速组和二级减速组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机构包括沿驱动力输出方向依次同轴设置的第一逆止件、第二逆止件、第三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所述第二逆止件相对第一、三、四逆止件静止,所述第一逆止件与第三逆止件之间、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之间、第二逆止件与第三逆止件之间均具有面接触且均为间隙配合,第一逆止件、第三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均设有轴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件和第四逆止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三逆止件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件朝向第三逆止件的一面沿周向分布有多个凸台,相邻所述凸台之间形成凹槽,对应地,所述第三逆止件朝向第一逆止件的一面沿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凹部及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部;所述第四逆止件朝向第三逆止件的一面设有同样的凸台与凹槽,所述第三逆止件与第四逆止件相对的一面也同样设有与之配合的凹部与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对应的,所述凸部、凹部的横截面也为梯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逆止件为环状摩擦片,其朝向所述第三逆止件的一面可与所述第三逆止件形成面接触并通过摩擦力来阻止所述第三逆止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逆止件为磁性件,所述第三逆止件至少与所述第二逆止件接触的面为与所述第二逆止件具有磁吸力的磁性材料。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减速组均为行星齿轮组,且所述一级减速组为斜齿行星齿轮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止件和所述第四逆止件与减速组连接的轴孔内壁设置花键用于与传动齿轮啮合。
CN202222918122.1U 2022-10-31 2022-10-31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Active CN219159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8122.1U CN219159442U (zh) 2022-10-31 2022-10-31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8122.1U CN219159442U (zh) 2022-10-31 2022-10-31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9442U true CN219159442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8122.1U Active CN219159442U (zh) 2022-10-31 2022-10-31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9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8236B2 (en) Speed reducer and fracturing apparatus
US9772030B2 (en) Split gear assembly with one-way roller clutch for controlling backlash in opposed-piston engines
TWI424127B (zh) 包含彈性碟片機構的改進式鎖定差速器
EP0926394B1 (en) Double-meshing-type silent chain and sprocket for meshing with the chain along outer circumference thereof
US6419604B2 (en) Double-meshing-type silent chain drive and sprocket used therein
KR960005316B1 (ko) 자동 변속기
CN219159442U (zh) 具有逆止机构的减速装置
JP6454028B2 (ja) 脱連結可能なパワートランスファユニット
US20160348734A1 (en) Drive module with a clutch having torque-transmitting features configured to resist axial movement of a clutch collar
CN101725648B (zh) 一种棘轮齿轮一体化的单向传动装置
CN211371174U (zh) 具有取力器的四挡变速器
US11773845B2 (en) Helical gear pump and helical gear motor
CN214146464U (zh) 一种变速箱传动系统
CN108474418B (zh) 传动轴、构件配对和用于运行传动轴的方法
CN111623098A (zh) 一种电动两挡变速器
CN111022523A (zh) 离合结构和控制箱
CN214421547U (zh) 一种用于矿用刮板输送机的气动紧链装置
CN219081269U (zh) 锁体装置的电机组件及锁体装置
CN215673417U (zh) 一种t型分动箱
CN220037288U (zh) 缓冲式限制扭矩联轴装置
CN212305011U (zh) 一种同步化联排双轴驱动输出的减速电机
CN109027146B (zh) 对称差动齿轮传动变速装置
CN218582172U (zh) 一种集成驻车机构的叉车变速箱
CN220248824U (zh) 驱动装置以及车辆
CN219498379U (zh) 电子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