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8380A -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8380A
CN108998380A CN201810903589.4A CN201810903589A CN108998380A CN 108998380 A CN108998380 A CN 108998380A CN 201810903589 A CN201810903589 A CN 201810903589A CN 108998380 A CN108998380 A CN 108998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befaction
cordyceps militaris
selenium
rich
cordy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35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园园
王勇
叶岚
江新华
韩宝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NK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NK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09035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83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8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菌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包括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5‑7d后活化,然后将两者以菌饼形式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19‑23℃、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7‑10d,再稀释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最后依次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7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培养。本发明用黄色蛹虫草协同发酵白化蛹虫草,提高了白化蛹虫草产量、栽培的白化蛹虫草硒含量高,提高了白化蛹虫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适合大规模推广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也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属真菌门(Eu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菌纲(Pyrenomycetes),麦角菌目(Clavicipitales),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与冬虫夏草同属异种,是虫草属的模式种。蛹虫草具有抗肿瘤、抗疲劳、降血糖、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能够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物喷司他丁,具有很高药用价值。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被誉为“心脏守护神”和“天然解毒剂”。蛹虫草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也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而硒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利用蛹虫草进行富硒研究和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对提高虫草的医疗保健价值,改善人体的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自突破蛹虫草人工栽培技术以来,研究主体多为黄色蛹虫草,有关白化蛹虫草人工栽培驯化研究报道极少。白化蛹虫草由于其原基分化特殊性,导致产量低,严重影响了其大规模的栽培及产品开发研究。因此,本申请研究了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黄色蛹虫草协同发酵白化蛹虫草,提高了白化蛹虫草产量,栽培的白化蛹虫草硒含量高,提高了白化蛹虫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适合大规模推广利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65%、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培养时间5-7d,分别得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
S2,将S1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19-23℃、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7-10d,然后用蒸馏水稀释6-10倍,得菌种液;将菌种液以50-70ml/份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
S3,将S2中接种后的栽培培养基放置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7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发菌7-10d;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光照强度200-500lx条件下分化5-7d;再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子座生长40-50d,得富硒白化蛹虫草。
优选的,S1中活化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10.0g,蛋白胨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12g,水1000mL,煮沸混匀,灭菌,倒斜面。
优选的,S2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用量均为3块菌饼/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且菌饼直径均为5mm。
优选的,S2中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葡萄糖10g,蔗糖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混匀后灭菌。
优选的,栽培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1,葡萄糖5-12g,蔗糖8-15g,蛋白胨2-5g,磷酸二氢钾0.5-1g,硫酸镁0.25-0.75g,水1000mL,混匀,得基础营养液;
A2,向A1基础营养液中加入亚硒酸钠,得富硒培养液,所述亚硒酸钠用量为大于0、小于或等于150mg/L;
A3,栽培培养基按份配制,其中每份栽培培养基是将350g的小麦和相当于小麦重量1.4-1.6倍的富硒培养液混合,高压灭菌后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黄色蛹虫草协同发酵白化蛹虫草,提高了白化蛹虫草产量,栽培的白化蛹虫草硒含量高,提高了白化蛹虫草的营养和保健价值;采用小麦为栽培培养基原料,形成的栽培基质相对松散,透气性好,菌丝生长较快,栽培基质利用率高,基质代谢损失小,促进白化蛹虫草菌体对硒的富集;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在21℃、空气相对湿度6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培养时间5d,分别得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
其中,活化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10.0g,蛋白胨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12g,水1000mL,煮沸混匀,灭菌,倒斜面。
S2,将S1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均以3块菌饼/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量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19℃、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7d,然后用蒸馏水稀释6倍,得菌种液;将菌种液以50ml/份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
其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的菌饼直径均为5mm;
其中,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葡萄糖10g,蔗糖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混匀后灭菌;
其中,栽培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1,葡萄糖5g,蔗糖8g,蛋白胨2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25g,水1000mL,混匀,得基础营养液;
A2,向A1基础营养液中以20mg/L的量加入亚硒酸钠,得富硒培养液;
A3,栽培培养基按份配制,其中每份栽培培养基是将350g的小麦和相当于小麦重量1.4倍的富硒培养液混合,高压灭菌后得到。
S3,将S2中接种后的栽培培养基放置在21℃、空气相对湿度6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发菌7d;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光照强度200lx条件下分化5d;再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子座生长40d,得富硒白化蛹虫草。实施例1中白化蛹虫草子座中硒含量高达16.32μg/g。
实施例2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在23℃、空气相对湿度65%、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培养时间7d,分别得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
其中,活化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10.0g,蛋白胨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12g,水1000mL,煮沸混匀,灭菌,倒斜面。
S2,将S1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均以3块菌饼/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量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23℃、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10d,然后用蒸馏水稀释10倍,得菌种液;将菌种液以70ml/份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
其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的菌饼直径均为5mm;
其中,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葡萄糖10g,蔗糖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混匀后灭菌;
其中,栽培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1,葡萄糖12g,蔗糖15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75g,水1000mL,混匀,得基础营养液;
A2,向A1基础营养液中以60mg/L的量加入亚硒酸钠,得富硒培养液;
A3,栽培培养基按份配制,其中每份栽培培养基是将350g的小麦和相当于小麦重量1.6倍的富硒培养液混合,高压灭菌后得到。
S3,将S2中接种后的栽培培养基放置在23℃、空气相对湿度7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发菌10d;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光照强度500lx条件下分化7d;再在空气相对湿度为90%、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子座生长50d,得富硒白化蛹虫草。实施例2中白化蛹虫草子座中硒含量高达69.35μg/g。
实施例3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在22℃、空气相对湿度63%、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培养时间6d,分别得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
其中,活化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10.0g,蛋白胨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12g,水1000mL,煮沸混匀,灭菌,倒斜面。
S2,将S1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均以3块菌饼/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量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21℃、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8d,然后用蒸馏水稀释8倍,得菌种液;将菌种液以60ml/份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
其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的菌饼直径均为5mm;
其中,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葡萄糖10g,蔗糖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混匀后灭菌;
其中,栽培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1,葡萄糖9g,蔗糖13g,蛋白胨4g,磷酸二氢钾0.7g,硫酸镁0.55g,水1000mL,混匀,得基础营养液;
A2,向A1基础营养液中以80mg/L的量加入亚硒酸钠,得富硒培养液;
A3,栽培培养基按份配制,其中每份栽培培养基是将350g的小麦和相当于小麦重量1.5倍的富硒培养液混合,高压灭菌后得到。
S3,将S2中接种后的栽培培养基放置在22℃、空气相对湿度65%、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发菌9d;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6%、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光照强度300lx条件下分化6d;再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7%、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子座生长47d,得富硒白化蛹虫草。实施例3中白化蛹虫草子座中硒含量高达73.36μg/g
实施例4
为研究亚硒酸钠对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聚硒规律、品质的影响,分别以亚硒酸钠添加量0mg/L、50mg/L、100mg/L、150mg/L为单一变量进行试验,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结果如表1、表2:
表1亚硒酸钠对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影响
其中,“+++”表示菌丝长势健壮、浓密,“++”表示菌丝长势较浓密,“+”表示菌丝长势稀疏,—表示表示菌丝不萌发;不同大写字母表示1%显著水平,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显著水平。
由表1可知,随着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亚硒酸钠浓度为50mg/L,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为3.04mm/d。
表2亚硒酸钠对白化蛹虫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由表2可知,当亚硒酸钠浓度为50mg/L时,蛹虫草产量和虫草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06.49g/盒、12.48mg/g,硒含量为65.391μg/g;当亚硒酸钠浓度为150μg/g时,蛹虫草子座硒含量最高,为136.214μg/g。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采用的步骤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白化蛹虫草菌株和黄色蛹虫草菌株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上,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65%、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培养时间5-7d,分别得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
S2,将S1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到同一液体发酵培养基上,在19-23℃、转速150r/min条件下培养7-10d,然后用蒸馏水稀释6-10倍,得菌种液;将菌种液以50-70ml/份接种到栽培培养基上;
S3,将S2中接种后的栽培培养基放置在21-23℃、空气相对湿度60%-7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5%条件下发菌7-10d;然后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1%、光照强度200-500lx条件下分化5-7d;再在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光照时间8h/d条件下子座生长40-50d,得富硒白化蛹虫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活化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铃薯200g,葡萄糖5g,蔗糖10.0g,蛋白胨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琼脂12g,水1000mL,煮沸混匀,灭菌,倒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活化白化蛹虫草和活化黄色蛹虫草接种用量均为3块菌饼/1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且菌饼直径均为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液体发酵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葡萄糖10g,蔗糖5.0g,蛋白胨10.0g,酵母膏2.0g,磷酸二氢钾1.0g,硫酸镁0.5g,水1000mL,混匀后灭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培养基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A1,葡萄糖5-12g,蔗糖8-15g,蛋白胨2-5g,磷酸二氢钾0.5-1g,硫酸镁0.25-0.75g,水1000mL,混匀,得基础营养液;
A2,向A1基础营养液中加入亚硒酸钠,得富硒培养液,所述亚硒酸钠用量为大于0、小于或等于150mg/L;
A3,栽培培养基按份配制,其中每份栽培培养基是将350g的小麦和相当于小麦重量1.4-1.6倍的富硒培养液混合,高压灭菌后得到。
CN201810903589.4A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89983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589.4A CN108998380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589.4A CN108998380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8380A true CN108998380A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9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3589.4A Pending CN108998380A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83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308A (zh) * 2019-08-05 2019-09-20 常德炎帝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葛仙米的培养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255A (zh) * 2011-04-06 2011-10-12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蛹虫草白化菌株及其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CN105724047A (zh) * 2016-01-15 2016-07-06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
CN105961021A (zh) * 2016-05-09 2016-09-28 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蛹虫草生产工艺
JP2017042125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株式会社ウエルネス四万十研究所 多種多様な効能を有する蛹虫草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CN107333564A (zh) * 2017-07-19 2017-11-10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产、高硒蛹虫草的生产方法
CN108300667A (zh) * 2018-02-05 2018-07-20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富硒蛹虫草发酵培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0255A (zh) * 2011-04-06 2011-10-12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蛹虫草白化菌株及其子实体的栽培方法
JP2017042125A (ja) * 2015-08-28 2017-03-02 株式会社ウエルネス四万十研究所 多種多様な効能を有する蛹虫草及びその生産方法
CN105724047A (zh) * 2016-01-15 2016-07-06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
CN105961021A (zh) * 2016-05-09 2016-09-28 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色蛹虫草生产工艺
CN107333564A (zh) * 2017-07-19 2017-11-10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产、高硒蛹虫草的生产方法
CN108300667A (zh) * 2018-02-05 2018-07-20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富硒蛹虫草发酵培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双田等: "亚硒酸钠对蛹虫草生长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57308A (zh) * 2019-08-05 2019-09-20 常德炎帝牧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富有机硒葛仙米的培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3245B2 (ja) 冬虫夏草の子実体の人工培養方法
CN108260808B (zh) 一种诺丽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8440B (zh) 富硒食用菌生产方法及培养基配方
CN103109679B (zh) 一种樟芝子实体椴木二段培养方法
CN106561264B (zh) 一种高硒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的培养方法及其培养基
CN103988712A (zh) 一种高产多糖蛹虫草的培养方法
CN107333564B (zh) 一种高产、高硒蛹虫草的生产方法
CN103650914B (zh) 一种奥德蘑的无土栽培方法
CN105543104B (zh) 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CN102199054A (zh) 富锌食用菌生产方法及培养基配方
CN105724047B (zh) 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
CN110301299A (zh) 一种制备富硒酵母和利用富硒酵母生产液体菌种种植富硒食用菌的方法
CN102964152A (zh) 白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4917B (zh) 一种富含天麻素、有机硒的灰树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99394A (zh) 一种利用液体培养基生产纵条纹炭角菌子实体的方法
CN105535035B (zh) 一种桦褐孔菌发酵培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98380A (zh) 一种富硒白化蛹虫草培养方法
KR20010000513A (ko) 유기게르마늄 함유 동충하초의 제조방법
TW201425577A (zh) 樟芝菌絲體培養基
CN109198123A (zh) 一种桑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5300A (zh) 一种富硒虫草的培养方法
KR101063754B1 (ko) 참바늘버섯의 인공재배방법
CN109964727B (zh) 一种利用光照提高蛹虫草富硒率的方法
KR101235205B1 (ko) 인진쑥을 이용한 노루궁뎅이 버섯의 액체 배양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배양한 노루궁뎅이 버섯 배양물
JP2002045035A (ja) 九州虫草菌の人工培養方法及びその子実体造粒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