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6707A -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6707A
CN108996707A CN201810938668.9A CN201810938668A CN108996707A CN 108996707 A CN108996707 A CN 108996707A CN 201810938668 A CN201810938668 A CN 201810938668A CN 108996707 A CN108996707 A CN 108996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liquid
parts
polycyclic aromatic
aromatic hydrocarbon
no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86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96707B (zh
Inventor
孙然
钱进
樊琳
吴耀国
胡思海
产江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386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6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6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96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67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1/00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enzymes; Carrier-bound or immobilised microbial cells; Preparation thereof
    • C12N11/14Enzymes or microbial cells immobilised on or in an inorganic carri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2Hydrocarbons, e.g. oil
    • C02F2101/327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10份、吸附载体20‑30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和在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本发明针对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菌种配制成高效微生物制剂,加速微生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提高了系统的生物处理效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且本发明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活性高,生物量大,繁殖快,投加在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对多环芳烃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极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由于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以及急性毒性和亚致死作用,地下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修复是目前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石油烃导致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中多环芳烃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之一。
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原油和石油制品中,随着石油及其制品的生产与广泛使用,各种途径造成的多环芳烃污染也日趋严重,其中石油烃直接渗入雨水、灌溉水对土壤淋溶或是地表水体渗透均导致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下水受到多环芳烃的严重污染。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降解或消除途径主要包括挥发、光氧化、化学氧化、生物富集、吸附及微生物降解等,微生物是自然环境中影响多环芳烃环境化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着多环芳烃的最终归宿。通常,多环芳烃污染水体中存在大量可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已成为多环芳烃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影响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功能微生物的污染物降解能力与效率最为重要。因此,对于多环芳烃污染而言,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多环芳烃降解生物的筛选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具有多环芳烃降解能力的多种菌株,但是这些降解菌株的工作温度大多为30-38℃左右,目标多环芳烃多为一种或两种。然而实际多环芳烃污染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温度较低(10-15℃)、多环芳烃种类较多,这使得已筛选的多环芳烃降解菌很难用于实际的地下水生物修复工程中。
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使其能够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对多种多环芳烃进行高效降解,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只能在30-38℃左右降解多环芳烃,且只能一次降解一种或两种多环芳烃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10份、吸附载体20-30份。
优选的,所述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份、吸附载体25份。
优选的,所述吸附载体为泥炭、硅藻土、活性炭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所述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所述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调节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空腔诺卡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酵母膏10g、MnSO4为0.05g、葡萄糖6g、蛋白胨10g、磷酸氢二钾2g、MgSO4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2,制备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葡萄糖5g、大豆低聚糖15g、酵母膏10g、蛋白胨10g、西红柿汁120g、磷酸氢二钾1g、吐温80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3,制备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考克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磷酸氢二钾0.4g、氯化镁2g、磷酸二氢钾0.4g、酵母浸入液1g、氯化铵1g、乙酸钠2g、氯化钾0.2g、氯化钠2g,水定容至1L;
步骤4,制备构巢曲霉发酵液
将构巢曲霉菌种接入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中,在10-15℃、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得到构巢曲霉菌种液;
按3-5wt%的接种量将构巢曲霉菌种液接入装有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10-15℃、通风量为0.30m3/min的条件下发酵48h,得到构巢曲霉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蔗糖10g、蛋白胨10g、麦芽汁20g、氯化钠5g,水定容至1L;
步骤5,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组分: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10份、吸附载体20-30份;
步骤6,将步骤5中称取的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构巢曲霉发酵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发酵菌液;
将混合发酵菌液与步骤5中称取的吸附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即得到所述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或槐糖脂。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干燥后得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含水率为5-1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在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生物修复剂专门针对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将各种能形成优势菌群的菌种配制成高效微生物制剂,该生物修复剂能够加速微生物对各种类型多环芳烃的降解,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处理效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且本发明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活性高,生物量大,繁殖快,投加在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中,对多环芳烃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2)本发明的生物修复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特殊的培养基在低温下进行培养,使各菌株能够适应地下水中各种类型的多环芳烃以及低温条件,更好的降解多环芳烃;此外,本发明在制备菌株发酵液的过程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共同发酵,发酵过程中,表面活性剂与微生物细胞紧密结合,能够调节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能,加强微生物细胞与多环芳烃之间的亲和力,有利于提高降解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空腔诺卡氏菌、沼泽红假单胞菌、沼泽考克氏菌和构巢曲霉菌种均为在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可购买到的现有菌种,不涉及新菌种的开发,只涉及这几种现有菌株的应用。并且,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空腔诺卡氏菌具体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256的菌株;沼泽红假单胞菌具体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802的菌株;沼泽考克氏菌具体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061的菌株;构巢曲霉具体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300的菌株;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份、泥炭25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调节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空腔诺卡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鼠李糖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有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酵母膏10g、MnSO4为0.05g、葡萄糖6g、蛋白胨10g、磷酸氢二钾2g、MgSO4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2,制备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鼠李糖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葡萄糖5g、大豆低聚糖15g、酵母膏10g、蛋白胨10g、西红柿汁120g、磷酸氢二钾1g、吐温80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3,制备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考克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鼠李糖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磷酸氢二钾0.4g、氯化镁2g、磷酸二氢钾0.4g、酵母浸入液1g、氯化铵1g、乙酸钠2g、氯化钾0.2g、氯化钠2g,水定容至1L;
步骤4,制备构巢曲霉发酵液
将构巢曲霉菌种接入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中,在10-15℃、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得到构巢曲霉菌种液;
按3-5wt%的接种量将构巢曲霉菌种液接入装有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10-15℃、通风量为0.30m3/min的条件下发酵48h,得到构巢曲霉发酵液;
其中,每升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蔗糖10g、蛋白胨10g、麦芽汁20g、氯化钠5g,水定容至1L;
步骤5,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组分: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份、泥炭25份;
步骤6,将步骤5中称取的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构巢曲霉发酵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发酵菌液;
将混合发酵菌液与步骤5中称取泥炭混合均匀、干燥至含水率为5%,即得到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
实施例2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份、构巢曲霉发酵液10份、泥炭20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实施例2的配方。
实施例3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8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8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2份、构巢曲霉发酵液8份、泥炭30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实施例3的配方。
为了说明效果,本发明还设置了对比例,具体如下。
对比例1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泥炭25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对比例1的配方。
对比例2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泥炭25份;
其中,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对比例2的配方。
对比例3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泥炭25份;
其中,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对比例3的配方。
对比例4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泥炭25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对比例4的配方。
对比例5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份、泥炭25份;
其中,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将配方改为对比例4的配方,同时,在制备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以及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的过程中不加入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
下面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制备出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对废水中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进行实验,具体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1、分别配置浓度为50mg/L的含萘废水、含蒽废水、含菲废水以及含芘废水,然后每种废水分别取8份,每一份里面投加一种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制备出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投加比例均为1g:1L,投加完毕后静置7天,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采取温控措施保持废水的温度在13±2℃左右,7天后测量其中多环芳烃萘、蒽、菲、芘的浓度。具体结果见表1。
表1生物修复剂废水中多环芳烃降解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对比例1-5来说,实施例1-3制备出的生物修复剂对多种多环芳烃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单个的微生物菌株对每种多环芳烃的降解效果有限,但是将其组合使用后,利于菌株间的共生协调,互相促进,导致组合物的活性更高,对多环芳烃降解效果更好。同时还能证明,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作用显著,其能够与微生物细胞紧密结合,调节细胞表面的疏水性能,加强微生物细胞与多环芳烃之间的亲和力,有利于提高多环芳烃降解效率。
2、将实施例1制备出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与粗砂按照体积比为1:10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制备成可渗透反应墙,将可渗透反应墙置于至于长庆油田某污染场地,修复前地下水中pH为6.5,水温10℃,多环芳烃最高18.27mg/L,平均12.68mg/L。
利用上述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方法对该场地受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处理,具体修复步骤如下:
(1)根据前期调查分析,确定该场地地下水受污染面积约为1500m2,根据地下水流向及污染物浓度与范围,在地下水流向下游污染羽外围建设6.5m深50m长U型两段式漏斗导水门可渗透反应墙;且可渗透反应墙设计厚度为600mm,止水帷幕设计厚度为850mm。
(2)在修复区域地下水上游布置监测井1口,下游布置监测井3口,长期监测地下水中多环芳烃含量。
修复后监测:渗透反应墙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对地下水流向下游的监测井进行了长期监测观察,1个月后,监测数据显示修复地下水中多环芳烃总含量为0.28mg/L,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93)中IV类水标准的修复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说明书中涉及数值范围时,应理解为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由于采用的步骤方法与实施例1-3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10份、吸附载体2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份、吸附载体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为泥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所述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以及所述构巢曲霉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均为108-1010cf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备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调节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空腔诺卡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空腔诺卡氏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酵母膏10g、MnSO4为0.05g、葡萄糖6g、蛋白胨10g、磷酸氢二钾2g、MgSO4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2,制备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葡萄糖5g、大豆低聚糖15g、酵母膏10g、蛋白胨10g、西红柿汁120g、磷酸氢二钾1g、吐温80为1g,水定容至1L;
步骤3,制备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调节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的pH值为6-6.5,往其中接种体积为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5%的沼泽考克氏菌,在10-15℃、搅拌速度为300r/min、通风量为0.30m3/min、罐压为0.08MPa的条件下培养16h,然后往其中加入相当于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体积1%的表面活性剂,随后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36h,得到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沼泽考克氏菌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0#柴油10mg、磷酸氢二钾0.4g、氯化镁2g、磷酸二氢钾0.4g、酵母浸入液1g、氯化铵1g、乙酸钠2g、氯化钾0.2g、氯化钠2g,水定容至1L;
步骤4,制备构巢曲霉发酵液
将构巢曲霉菌种接入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中,在10-15℃、搅拌速度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得到构巢曲霉菌种液;
按3-5wt%的接种量将构巢曲霉菌种液接入装有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10-15℃、通风量为0.30m3/min的条件下发酵48h,得到构巢曲霉发酵液;
其中,每升所述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基由以下组分组成:蔗糖10g、蛋白胨10g、氯化钠5g、麦芽汁20g,水定容至1L;
步骤5,按照以下重量份称取各组分: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25-30份、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15-20份、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10-15份、构巢曲霉发酵液5-10份、吸附载体20-30份;
步骤6,将步骤5中称取的空腔诺卡氏菌发酵液、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液、沼泽考克氏菌发酵液、构巢曲霉发酵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发酵菌液;
将混合发酵菌液与步骤5中称取的吸附载体混合均匀、干燥,即得到所述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鼠李糖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干燥后得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的含水率为5-10%。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在石油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CN201810938668.9A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8996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8668.9A CN108996707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8668.9A CN108996707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6707A true CN108996707A (zh) 2018-12-14
CN108996707B CN108996707B (zh) 2021-08-17

Family

ID=64593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8668.9A Active CN108996707B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670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5280A (ja) * 2004-03-03 2005-09-15 Kubota Corp ポリ塩化ビフェニル類/多環芳香族炭化水素類汚染の浄化方法
CN101205101A (zh) * 2007-12-13 2008-06-25 武汉工业学院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CN101698537A (zh) * 2009-11-05 2010-04-28 吉林大学 泥炭作为添加介质用于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02277312A (zh) * 2011-01-10 2011-12-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株低温降解多环芳烃菌株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CN103436464A (zh) * 2013-07-09 2013-12-11 北京师范大学 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芽孢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13803A (zh) * 2015-01-26 2015-04-15 鹭滨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空腔诺卡氏菌及其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CN107586747A (zh) * 2017-10-27 2018-01-16 裘正荣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5280A (ja) * 2004-03-03 2005-09-15 Kubota Corp ポリ塩化ビフェニル類/多環芳香族炭化水素類汚染の浄化方法
CN101205101A (zh) * 2007-12-13 2008-06-25 武汉工业学院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CN101698537A (zh) * 2009-11-05 2010-04-28 吉林大学 泥炭作为添加介质用于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法
CN102277312A (zh) * 2011-01-10 2011-12-14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一株低温降解多环芳烃菌株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CN103436464A (zh) * 2013-07-09 2013-12-11 北京师范大学 一株耐低温石油降解芽孢杆菌、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CN104513803A (zh) * 2015-01-26 2015-04-15 鹭滨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空腔诺卡氏菌及其在处理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CN107586747A (zh) * 2017-10-27 2018-01-16 裘正荣 一种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在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6707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7413B (zh) 一种高效石油降解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371094C (zh)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修复方法
CN105176877B (zh) 一株克雷伯氏菌及用它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CN110283772A (zh) 一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功能菌群的制备方法
CN103045579B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环境石油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固化吸附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27653B (zh) 一种赤红球菌菌株及其在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CN102443400B (zh) 铁氧化物与腐殖质及其还原菌三元复合有机污染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CN102277312A (zh) 一株低温降解多环芳烃菌株及其在石油烃污染场地地下水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CN109182178A (zh) 一株具有铬耐受和Cr(VI)去除能力的菌株及其在原位修复中轻度铬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CN110116132A (zh) 一种生物炭基复合菌剂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9665633A (zh) 一种修复酚类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功能菌群的制备方法
CN107020295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
CN108587987B (zh) 一株微生物采油菌w-y6及其应用
CN109593687A (zh) 一株假单胞菌及其在石油降解中的应用
CN110079479B (zh) 一株藤黄色单胞菌w-y14及其应用
CN105154350B (zh) 一种耐盐脱氮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54353B (zh)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温室大棚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CN108359623B (zh) 一株适用于低温稠油的微生物采油菌w-y4及其应用
CN104371939A (zh) 一种培养处理焦化废水所用复合菌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CN102676440A (zh) 一种重金属抗性菌在强化蕈菌富集土壤重金属上的应用及制剂
CN103381418B (zh) 一种处理烟草废弃物或有机氟废水的方法
WO2020022933A1 (ru) Способ ремедиации загрязненных земель
CN108996707A (zh) 一种多环芳烃生物修复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71221A (zh) 一种修复硝基苯类污染土壤的方法
CN104845890A (zh) 壤霉菌(Agromyces sp.)MT-E在降解多种邻苯二甲酸酯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