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959B -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87959B CN108987959B CN201710411699.4A CN201710411699A CN108987959B CN 108987959 B CN108987959 B CN 108987959B CN 201710411699 A CN201710411699 A CN 201710411699A CN 108987959 B CN108987959 B CN 1089879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rod
- operating
- housing
- driv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6—Clip-on terminal blocks for side-by-side rail- or strip-mounting
- H01R9/2608—Fastening means for mounting on support rail or strip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通过操作杆的滑动与转动,以带动机壳内机构杆件的连动,借此可以达成快速且便利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的技术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尤其是指一种通过杆件之间的连动以使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或拆卸于DIN导轨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德国标准化协会(German Standardizat1n Institute)制定出一种标准金属冲压件导轨为称之为DIN导轨,DIN导轨一般是用以固定设置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
为了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到DIN导轨上,在装置上通常必须使用夹持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夹持机构。
美国公告第US 6431909 B1专利公开一种用于安装轨道的可拆卸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安装轨道具有沿支撑部分的相对侧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该装置具有主体,固定组件和释放组件。固定组件从主体延伸,具有第一和第二接口构件,每个接头构件分别包括构造成在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上施加保持力的接触区域。释放组件被构造成用于移除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两者上的保持力,以允许垂直移动主体。释放组件具有联接到主体以及第一和第二接口构件的接合构件,并且在身体的一侧可接合。
然而美国公告第US 6431909 B1专利是需要通过外部工具才能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一般DIN导轨可以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的空间不足,若需要通过外部工具才能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则具有固定设置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不便的问题产生。
综上所述,可知现有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不便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不便的问题,本发明遂公开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
本发明所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壳体、操作杆、第一夹持杆、弹性组件、旋转杆以及第二夹持杆。
壳体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滑轨具有第一滑轨端以及第二滑轨端;操作杆具有枢轴、杆件滑槽、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操作杆通过枢轴设置于滑轨,使操作杆相对于滑轨滑动与转动,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外露于壳体,杆件滑槽具有第一滑槽端以及第二滑槽端;第一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一夹持杆具有第一带动部、弹性组件固定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带动部,第一带动部设置于杆件滑槽内,使第一带动部相对于杆件滑槽滑动,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固定部设置且固定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枢设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第二带动部与第一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及第二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二夹持杆具有第三带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第三带动部与第二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
本发明所公开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壳体、第一操作杆、第二操作杆、第一夹持杆、弹性组件、旋转杆以及第二夹持杆。
壳体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滑轨具有第一滑轨端以及第二滑轨端;第一操作杆具有第一操作部,第一操作部外露于壳体,第一操作杆设置于滑轨,使第一操作杆相对于滑轨滑动;第二操作杆具有第二操作部,第二操作部外露于壳体,第二操作杆枢设于壳体上方侧;第一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一夹持杆具有第一带动部、弹性组件固定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带动部,第一带动部枢设于第二操作杆,使第一带动部相对于第二操作杆转动,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固定部设置且固定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枢设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旋转杆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第二带动部与第一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及第二夹持杆配置于机构组件容置空间,第二夹持杆具有第三带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第三带动部与第二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壳体。
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及方法如上,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通过操作杆的滑动与转动,以带动机壳内机构杆件的连动,借以提供方便且快速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
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以达成提供快速且便利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的技术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壳体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2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机构组件平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C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操作过程平面示意图。
图4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壳体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5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机构组件平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C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操作过程平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壳体
11 滑轨
111 第一滑轨端
112 第二滑轨端
12 机构组件容置空间
20 操作杆
21 枢轴
22 杆件滑槽
221 第一滑槽端
222 第二滑槽端
23 第一操作部
24 第二操作部
30 第一夹持杆
31 第一带动部
32 弹性组件固定部
33 第一夹持部
34 第二带动部
40 弹性组件
50 旋转杆
51 第一旋转带动部
52 第二旋转带动部
60 第二夹持杆
61 第三带动部
62 第二夹持部
70 第一操作杆
71 第一操作部
80 第二操作杆
81 第二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以下首先要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第一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请参考图1所示,图1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壳体内部平面示意图。
壳体10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11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滑轨11具有第一滑轨端111以及第二滑轨端112。
请参考图2所示,图2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机构组件平面示意图。
操作杆20具有枢轴21、杆件滑槽22、第一操作部23以及第二操作部24,操作杆20通过枢轴21设置于壳体10的滑轨11,使操作杆30相对于壳体10的滑轨11滑动与转动,第一操作部23以及第二操作部24外露于壳体10,杆件滑槽22具有第一滑槽端221以及第二滑槽端222。
值得注意的是,操作杆20的第一操作部23的表面具有波浪外形设计,以提高操作时的摩擦力便于操作操作杆20的第一操作部23。
第一夹持杆30配置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第一夹持杆具30有第一带动部31、弹性组件固定部32、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带动部34,第一夹持杆具30的第一带动部31设置于操作杆20的杆件滑槽22内,使第一夹持杆具30的第一带动部31相对于操作杆20的杆件滑槽22滑动,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外露于壳体10的部分即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弹性组件40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弹性组件固定部32设置且固定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弹性组件40是提供第一夹持杆30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的夹持力。
旋转杆50枢设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旋转杆50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51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52,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与旋转杆50的第一旋转带动部51相互组合,以使得第一夹持杆30移动时进而带动旋转杆50的转动。
第二夹持杆60配置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第二夹持杆具60有第三带动部61以及第二夹持部62,第二夹持杆具60的第三带动部61与旋转杆50的第二旋转带动部52相互组合,以使得旋转杆50转动时进而带动第二夹持杆60的移动,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外露于壳体10的部分即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请同时参考图3A至图3C所示,图3A至图3C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操作过程平面示意图。
图3A为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机构的默认状态,在预设状态中,操作杆20的枢轴21的位于滑轨11的第一滑轨端111,且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位于杆件滑槽22的第二滑槽端222,此时操作杆20是无法相对于壳体10转动,且第一夹持部33借由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且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也由整体机构的连动关系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通过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即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当需要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或是自DIN导轨上卸除时,请参考图3B所示,首先需要通过操作操作杆20的第一操作部23以将操作杆20向壳体10外部推出或是拉出,此时操作杆20的枢轴21相对移动至滑轨11的第二滑轨端112,且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相对移动至杆件滑槽22的第一滑槽端221,此时操作杆20即可相对于壳体10转动。
请参考图3C所示,通过下压操作杆20的第二操作部24使操作杆20相对于壳体10顺时针转动,借以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带动第一夹持杆30向上移动并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向上内缩于壳体10内,借由向上移动的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带动旋转杆30顺时针转动以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杆60向下移动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内缩于壳体10内,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或是自DIN导轨上卸除。
当操作杆20的第二操作部24停止下压时,由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推动第一夹持杆30向下移动以使得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操作杆20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向下移动而逆时针转动,借由向下移动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带动旋转杆30逆时针转动以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杆60向上移动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通过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即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如图3B所示。
再通过操作操作杆20的第一操作部23以将操作杆20向壳体10内部推入,此时操作杆20的枢轴21相对移动至滑轨11的第一滑轨端111,且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相对移动至杆件滑槽22的第二滑槽端222,此时操作杆20无法相对于壳体10转动。
上述壳体10、操作杆20、第一夹持杆30、弹性组件40、旋转杆50以及第二夹持杆60是由金属材质或是聚合物材质所制成,上述金属材质例如是:铁、钢、铝合金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上述聚合物材质例如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以下接着要说明本发明所揭露第二实施方式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请参考图4所示,图4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态样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壳体内部平面示意图。
壳体10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11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
请参考图5所示,图5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机构组件平面示意图。
第一操作杆70具有第一操作部71,第一操作部70外露于壳体10,第一操作杆70设置于壳体10的滑轨11,使第一操作杆70相对于壳体10的滑轨11滑动。
第二操作杆80具有第二操作部81,第二操作部80外露于壳体10,第二操作杆80枢设于壳体10的上方侧,当第一操作杆70向壳体10外部推出或是拉出时,可以解除对第二操作杆80转动限制,即第二操作杆80可相对于壳体10转动,当第一操作杆70向壳体10推入时,对第二操作杆80的转动进行限制,即第二操作杆80无法相对于壳体10转动。
第一夹持杆30配置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第一夹持杆具30有第一带动部31、弹性组件固定部32、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带动部34,第一夹持杆具30的第一带动部31枢设于操作杆20,使第一夹持杆具30的第一带动部31可通过操作杆20移动,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外露于壳体10的部分即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弹性组件40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弹性组件固定部32设置且固定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弹性组件40是提供第一夹持杆30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的夹持力。
旋转杆50枢设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旋转杆50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51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52,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与旋转杆50的第一旋转带动部51相互组合,藉以使得第一夹持杆30移动时进而带动旋转杆50的转动。
第二夹持杆60配置于壳体10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12,第二夹持杆具60有第三带动部61以及第二夹持部62,第二夹持杆具60的第三带动部61与旋转杆50的第二旋转带动部52相互组合,以使得旋转杆50转动时进而带动第二夹持杆60的移动,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外露于壳体10的部分即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请同时参考图6A至图6C所示,图6A至图6C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的操作过程平面示意图。
图6A为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机构的默认状态,在预设状态中,第一操作杆70是推入于壳体10内,且第二操作杆80是受到第一操作杆70的限制而无法相对于壳体10转动,且第一夹持部33借由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且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也由整体机构的连动关系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通过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即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
当需要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或是自DIN导轨上卸除时,请参考图6B所示,首先需要通过操作第一操作杆70的第一操作部71以将第一操作杆70向壳体10外部推出或是拉出,此时第二操作杆80的转动限制会被解除。
请参考图6C所示,通过下压第二操作杆80的第二操作部81使第二操作杆80相对于壳体10顺时针转动,借以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带动第一夹持杆30向上移动并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向上内缩于壳体10内,借由向上移动的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带动旋转杆30顺时针转动以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杆60向下移动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内缩于壳体10内,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或是自DIN导轨上卸除。
当第二操作杆80的第二操作部81停止下压时,由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推动第一夹持杆30向下移动以使得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部分外露于壳体10,第二操作杆80通过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带动部31向下移动而逆时针转动,借由向下移动第一夹持杆30的第二带动部34带动旋转杆30逆时针转动以进一步带动第二夹持杆60向上移动使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部分外露于壳体10,通过弹性组件40向下的弹力使第一夹持杆30的第一夹持部33以及第二夹持杆60的第二夹持部62即可提供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上,如图6B所示。
再通过操作第一操作杆70的第一操作部71以将第一操作杆70向壳体10内部推入,此时第一操作杆70即可对第二操作杆80的转动进一步限制,即第二操作杆80无法相对于壳体10转动。
上述壳体10、第一操作杆70、第二操作杆80、第一夹持杆30、弹性组件40、旋转杆50以及第二夹持杆60是由金属材质或是聚合物材质所制成,上述金属材质例如是:铁、钢、铝合金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上述聚合物材质例如是: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在此仅为举例说明之,并不以此局限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异在于本发明通过操作杆的滑动与转动,以带动机壳内机构杆件的连动,借以提供方便且快速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
借由此技术手段可以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固定设置于DIN导轨上不便的问题,进而达成提供快速且便利将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与拆卸于DIN导轨上的技术功效。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滑轨具有第一滑轨端以及第二滑轨端;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具有枢轴、杆件滑槽、第一操作部以及第二操作部,所述操作杆通过所述枢轴设置于所述滑轨,使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与转动,所述第一操作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杆件滑槽具有第一滑槽端以及一第二滑槽端;
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配置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杆具有第一带动部、弹性组件固定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带动部设置于所述杆件滑槽内,使所述第一带动部相对于所述杆件滑槽滑动,所述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固定部设置且固定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
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枢设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旋转杆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所述第二带动部与所述第一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及
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配置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夹持杆具有第三带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带动部与所述第二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所述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的表面具有波浪外形设计,以提高操作时的摩擦力便于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部使所述枢轴相对滑动至所述第二滑轨端且所述第一带动部相对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端时,再通过下压所述第二操作部使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缩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第二带动部带动所述旋转杆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二夹持部内缩于所述壳体内,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安装或拆卸于一DIN导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当所述第二操作部停止下压时,由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推动所述第一夹持杆使所述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并使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反向转动,由所述第二带动部带动所述旋转杆反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并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部使所述枢轴相对滑动至所述第一滑轨端且所述第一带动部相对滑动至所述第二滑槽端,使所述操作杆无法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壳体、所述操作杆、所述第一夹持杆、所述弹性组件、所述旋转杆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杆是由金属材质或是聚合物材质所制成。
6.一种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包含: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配置于上方侧的滑轨以及配置于后方侧的机构组件容置空间;
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一操作杆具有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操作杆设置于所述滑轨,使所述第一操作杆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
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具有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外露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操作杆枢设于所述壳体上方侧;
第一夹持杆,所述第一夹持杆配置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夹持杆具有第一带动部、弹性组件固定部、第一夹持部以及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带动部枢设于所述第二操作杆,使所述第一带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操作杆转动,所述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固定部设置且固定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
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枢设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旋转杆包含第一旋转带动部以及第二旋转带动部,所述第二带动部与所述第一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及
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配置于所述机构组件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夹持杆具有第三带动部以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三带动部与所述第二旋转带动部相互组合,所述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部使所述第一操作杆向所述壳体外部滑动,以解除所述第二操作杆的转动,通过下压所述第二操作部使所述第二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内缩于所述壳体内,由所述第二带动部带动所述旋转杆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二夹持部内缩于所述壳体内,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安装或拆卸于DIN导轨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当所述第二操作部停止下压时,由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推动所述第一夹持杆使所述第一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并使所述第二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反向转动,由所述第二带动部带动所述旋转杆反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杆移动使所述第二夹持部部分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使得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夹持于DIN导轨,并通过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部使所述第一操作杆向所述壳体内部滑动,以锁固所述第二操作杆使所述第二操作杆无法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其中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操作杆、所述第二操作杆、所述第一夹持杆、所述弹性组件、所述旋转杆以及所述第二夹持杆是由金属材质或是聚合物材质所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1699.4A CN108987959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11699.4A CN108987959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87959A CN108987959A (zh) | 2018-12-11 |
CN108987959B true CN108987959B (zh) | 2020-04-24 |
Family
ID=64501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11699.4A Active CN108987959B (zh) | 2017-06-05 | 2017-06-05 |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879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88787B (zh) * | 2019-07-04 | 2022-04-08 |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嵌入式轨道的夹持机构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7476A (en) * | 1997-08-29 | 1999-05-25 | Allen-Bradley Company, Llc | Self-locking rail securement device |
US6431909B1 (en) * | 2000-09-28 | 2002-08-13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DIN rail attac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04114466A1 (en) * | 2003-06-25 | 2004-12-29 | Crevis Co., Ltd. |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of industrial machines |
CN1808773A (zh) * | 2004-12-16 | 2006-07-26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用于将电气设备锁定到支撑轨上的装置 |
CN103855477A (zh) * | 2012-11-28 | 2014-06-11 |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联接装置的装配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32434A1 (de) * | 1987-09-25 | 1989-04-06 | Dietmar Rahmstorf | Installationseinbaugeraet |
JPH08139472A (ja) * | 1994-11-11 | 1996-05-31 | Sunx Ltd | 電子機器のレールへの取付構造 |
US7674129B1 (en) * | 2008-12-22 | 2010-03-09 | Moxa Inc. | Clamping device for DIN rail |
CN205266087U (zh) * | 2015-12-16 | 2016-05-25 | 上海嘉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din导轨卡扣机构 |
TWI640139B (zh) * | 2017-05-26 | 2018-11-01 | 四零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工業用輸入輸出裝置的夾持機構 |
-
2017
- 2017-06-05 CN CN201710411699.4A patent/CN1089879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07476A (en) * | 1997-08-29 | 1999-05-25 | Allen-Bradley Company, Llc | Self-locking rail securement device |
US6431909B1 (en) * | 2000-09-28 | 2002-08-13 |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 DIN rail attac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04114466A1 (en) * | 2003-06-25 | 2004-12-29 | Crevis Co., Ltd. | Signal processing module of industrial machines |
CN1808773A (zh) * | 2004-12-16 | 2006-07-26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用于将电气设备锁定到支撑轨上的装置 |
CN103855477A (zh) * | 2012-11-28 | 2014-06-11 | 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联接装置的装配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87959A (zh) | 2018-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97387B2 (en) | Server apparatus and fixing mechanism thereof | |
JP2011090763A (ja) | データメモリ用固定装置 | |
US9582050B2 (en) | Installation mechanism for replaceabl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with | |
US7492576B2 (en) | Computer with a case member mounting structure | |
EP1840701A2 (en) | Computer with a case member mounting structure | |
US20120218722A1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US6737577B1 (en) | Housing opening structure | |
CN108987959B (zh) | 工业用输入输出装置的夹持机构 | |
CN101901030A (zh) | 磁碟机固定装置 | |
AU2015335682A1 (en) | Gripping mechanism for installer/remover tool | |
JP3199841U (ja) | 固定機構を備えたケース | |
US10367295B2 (en) | Clamping mechanism for industrial input/output device | |
CN109901678B (zh) | 快拆机构及其电子设备 | |
TWI640139B (zh) | 工業用輸入輸出裝置的夾持機構 | |
CN105443446A (zh) | 电风扇机头锁紧结构和电风扇 | |
US9638231B2 (en) | Detachable fix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090025434A1 (en) | Buckling assembly and casing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 |
CN108255252B (zh) | 硬盘托盘及硬盘托架组件 | |
TW201620363A (zh) | 扣合裝置 | |
JP6507365B2 (ja) | レンジフード | |
JP3232783U (ja) | クランプホルダ | |
EP3429039A1 (en) |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 rail mounted device | |
TW201238700A (en) | Clamp mechanism | |
JP5359515B2 (ja) | ボールねじ | |
CN205136242U (zh) | 一种燃油管路管夹的固夹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