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3683B -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3683B
CN108973683B CN201810977498.5A CN201810977498A CN108973683B CN 108973683 B CN108973683 B CN 108973683B CN 201810977498 A CN201810977498 A CN 201810977498A CN 108973683 B CN108973683 B CN 108973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lectrical
electrical interface
instrument panel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74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3683A (zh
Inventor
陈政
胡健
周进
吕伟
曾祥鑫
林香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774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36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3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3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3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3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50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eans of attachment to or integration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40Hardware adaptations for dashboards or instr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参与车内配置设计过程导致购买的车辆不满足其功能需求;车内配置不便于拆装导致不能脱离车辆单独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该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储物箱和功能模块;储物箱与仪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及为电连接,或,电连接或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功能模块与仪表板之间、功能模块和储物箱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功能模块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机械接口和第一电性接口,使功能模块可选择性组装至仪表板上,和/或储物箱上。

Description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不同用户对车内部件的座舱布局及车内部件的功能需求具有差异化,目前,传统的做法是主机厂在车内设计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固定配置和固定座舱布局,若用户购买的车辆配置或座舱布局不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则需要将车辆返厂或移交专业的维修机构,通过专业人员按照其需求对车辆进行改制或改装。在改装时,还可能存在因不满足车辆安全要求,无法按照用户意愿改装的问题。同时,由于车内配置在车上的固定方式复杂,车内提供的具有影音娱乐功能和/或储物功能的相关配置不能便携的拆装,这类配置无法带入用户的家具生活中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具有相关功能的物品时,需要重复购买,造成浪费。
传统的方案的缺陷在于,用户只能被迫接受主机厂的车内配置设计和座舱设计,用户自身无法参与到车内配置设计过程,导致所购买的车辆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车内具有娱乐影音功能和/或储物功能的相关配置不便于拆装,相关配置不能脱离于车辆单独使用,无法在日常家居生活中重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无法参与车内配置设计过程导致购买的车辆不满足其功能需求;车内配置不便于拆装导致不能脱离车辆单独使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储物箱和功能模块;
所述储物箱与仪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具有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或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
所述功能模块与仪表板之间、所述功能模块和所述储物箱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机械接口为具有同一标准结构的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统一标准协议的接口;
所述功能模块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使所述功能模块可选择性组装至所述仪表板上,和/或所述储物箱上,实现仪表板总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
所述功能模块为任意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仪表板包括:仪表板台架和与所述仪表板台架连接的转向锁壳;
所述仪表板台架与所述储物箱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功能模块和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储物箱和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使所述功能模块可选择性组装至所述转向锁壳上,和/或所述储物箱上。
优选地,所述储物箱和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形成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
所述操控装置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功能模块和所述储物箱之间、所述储物箱和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时,所述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
所述操控装置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总成还包括:
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
转换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线束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线束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功能模块和所述储物箱之间、所述储物箱和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时,所述总成还包括:
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
转换接头,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或所述储物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通过线束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通过线束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均满足:
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不同标准协议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均包括:
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
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三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四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
仅包括有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三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另外一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仪表板台架朝向所述储物箱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可对所述储物箱进行固定和支撑的构件,所述构件可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台架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构件,使所述构件在垂直于所述仪表板台架设置的第一状态和平行于所述仪表板台架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储物箱安装于所述构件上。
优选地,所述仪表板台架上朝向所述储物箱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有转向支撑件,所述构件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转向支撑件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构件围绕所述安装螺栓转动,使所述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储物箱固定于所述构件外露于所述容纳腔的部分上;在所述储物箱被拆卸后,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构件收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仪表板台架上还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仪表板台架上的开口相匹配的盖板;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盖板填充于所述容纳腔在所述仪表板台架上的开口中。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卡设有与所述构件相匹配的通槽,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穿过所述通槽外露于所述盖板。
优选地,所述转向支撑件朝向所述构件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通过弹簧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在所述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滚珠部分外露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构件朝向所述转向支撑件的端面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所述滚珠外露于所述安装槽的部分匹配的弧形槽,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滚珠装配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槽中;在所述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滚珠装配于另外一个所述弧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第一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装置上开设的卡槽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弹性锁止片;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装置连接的卡接件以及在所述第二装置上开设的锁止孔;
所述卡接件滑动卡接于所述卡槽中,所述弹性锁止片插设于所述锁止孔中;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装置一侧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侧壁的一侧端面开槽形成所述卡槽。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的腔底具有安装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上具有连通至所述第一装置外表面的限位孔,所述弹性锁止片包括: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上套设有锁止弹簧;
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二限位件,所述锁止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腔底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的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三限位件穿过所述限位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外表面;
与所述安装件远离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一端连接的锁止片,在所述锁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锁止片与所述第二装置朝向所述第一装置的端面相抵接;在所述锁止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锁止片插设于所述第二装置上的锁止孔中。
优选地,所述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突出在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L型件;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突出在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二L型件;
所述第二L型件用于所述第一L型件旋转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件形成的L型槽方向和所述第二L型件上形成的L型槽方向相对;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换接头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所述操控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转换接头朝向所述操控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腔,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腔底朝向所述操控装置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换接头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卡接件,以及在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换接头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弹性锁止片;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操控装置上设置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一卡槽相滑动卡接,所述第二弹性锁止片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转换接头的外表面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弹性锁止片包括:
固定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换接头的一端的第一锁止弹簧;
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锁止弹簧内的第一安装件;
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突出设置的第四限位件,所述第一锁止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四限位件之间;
在所述第一安装件远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五限位件和第一锁止片;
在所述第一锁止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五限位件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一锁止片插入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功能模块为以下装置中的其中一种:
蓝牙音响、空气净化器、加湿器、便携式风扇、氛围灯、熏香器和储藏腔尺寸小于所述储物箱的储藏腔尺寸的微型储物盒。
优选地,所述操控装置为具有虚拟按键的触摸屏或具有实体按键的按键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通过在功能模块和储物箱之间、功能模块和仪表板之间采用同一标准结构的机械接口和采用同一标准协议的第一电性接口,使得功能模块可以随意地组装在储物箱和/或仪表板上,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及爱好,对影音娱乐、储物等多功能进行简易、方便、快捷的更换及装配,实现仪表板总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的拆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的拆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的拆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的装配图;
图5为构件、储物箱和转向支撑件三者之间的装配图;
图6为转向支撑件和构件的装配连接图;
图7为构件收纳于容纳腔内时,未设有通槽的盖板在仪表板台架上的装配图;
图8为构件收纳于容纳腔内时,设有通槽的盖板在仪表板台架上的装配图;
图9为构件未收纳于容纳腔内时,构件和仪表板台架之间的装配图;
图10为构件未收纳于容纳腔内时,构件、设有通槽的盖板和仪表板台架三者之间的装配图;
图11为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功能模块和转向锁壳之间的卡接件和卡槽装配的纵向截面图;
图12为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功能模块和转向锁壳之间的弹性锁止片和锁止孔装配的纵向截面图;
图13为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功能模块和转向锁壳之间的卡接件和卡槽装配的横向截面图;
图14为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功能模块和转向锁壳之间的第一L型件和第二L型件装配的纵向截面图;
图15为图8的A-A剖面图;
图16为图8的B-B剖面图;
图17为盖板上的第一延伸件和台架本体上的第一弧形件配合的结构图;
图18为本发明中转换接头和操控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转换接头和操控装置装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仪表板台架;12、转向锁壳;2、储物箱;3、功能模块;4、操控装置;5、转换接头;111、构件;112、容纳腔;113、转向支撑件;1131、安装槽;1132、滚珠;1133、弹簧;114、安装螺栓;115、盖板;1151、通槽;1152、第一延伸件;1153、第二延伸件;1154、沉槽;1155、填充板;1156、弧形连接件;191、第一弧形件;192、第二弧形件;193、通孔;41、第一卡槽;42、第二卡槽;51、第一容置腔;511、第一限位孔;52、支撑杆;53、第一卡接件;54、第一弹性锁止片;541、第一锁止弹簧;542、第一安装件;543、第四限位件;544、第五限位件;545、第一锁止片;61、卡槽; 63、卡接件;64、锁止孔;65、容置腔;66、第一限位件;621、锁止片;622、锁止弹簧;623、第二限位件;624、第三限位件;625、锁止片;651、安装孔;652、限位孔;71、第一L型件;72、第二L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包括仪表板、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储物箱2与仪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及为电连接,或,电连接或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功能模块3与仪表板之间、功能模块3和储物箱2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机械接口为具有同一标准结构的接口,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统一标准协议的接口;功能模块3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机械接口和第一电性接口,使功能模块3可选择性组装至仪表板上,和/或储物箱2上,实现仪表板总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功能模块3为任意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装置。
功能模块3可以是为蓝牙音响这类可提供娱乐服务的装置,或者如空气净化器,便携式风扇(手持风扇),氛围灯,加湿器,熏香器以及储藏腔小于储物箱2的储藏腔尺寸的微型储物盒这类可以提供舒适性服务的装置。具体地,在功能模块3为1个时,功能模块3可以选择性的组装在仪表板或者储物箱2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组装在仪表板上的功能模块3拆装至储物箱2上,或者将组装在储物箱2上的功能模块3拆装至仪表板上;在功能模块3为2个以上时,用户可以选择性地选择任意一种功能模块3安装在仪表板或者储物箱2上。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在仪表板中集成有用于储物的储物空间,使得仪表板在车内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储物箱2,则是独立于汽车的仪表板设置,这样,可以减小仪表板在座舱内所占用的空间。对于该储物箱2来说,由于其和仪表板之间是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功能模块3仅组装在仪表板时,用户则可将储物箱2拆卸掉,增大车内空间。对于储物箱2和仪表板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在后续内容中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在功能模块3和仪表板、功能模块3和储物箱2之间的机械接口的结构相同,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协议的接口,使得功能模块3可以组装在储物箱2或者仪表板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功能模块3的待组装位置,这样,用户可以参与座舱内结构的设计,使得车辆内的配置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变置。同时,由于第一电性接口和机械接口的快装属性,使得功能模块3可以便捷地从储物箱2或者仪表板上拆卸,拆卸后的功能模块3可以在用户日常生活中使用,例如,功能模块3为加湿器时,在将其从车辆上拆卸后,可以带入家居生活中使用,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同时,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由于组装到仪表板或储物箱2上的功能模块3并非某种特定的装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将例如加湿器,氛围灯等可提高娱乐性服务或者舒适性服务的装置装配至车辆上,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所示,仪表板包括:仪表板台架11和与仪表板台架11连接的转向锁壳12;仪表板台架11与储物箱2之间可拆卸连接;功能模块3和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储物箱2和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通过机械接口和第一电性接口,使功能模块3可选择性组装至转向锁壳12上,和/或储物箱2上。
由于储物箱2与仪表板台架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仪表板台架11对储物箱2进行了支撑,为了保证储物箱2和转向锁壳12通过第一电性接口电连接的部分的连接有效性和安全性能高,在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储物箱2和转向锁壳12之间同样通过机械接口连接。
在第一实施例中,仪表板总成由转向锁壳12,仪表板台架11,功能模块3,储物箱2四个模块共同组成,在转向锁壳12与功能模块3之间形成有可组装的1个第一电性接口和1个机械接口,以及在转向锁壳12与储物箱2之间形成有可组装的1个第一电性接口和1个机械接口,所组成的结构形式为:储物箱2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和机械接口与转向锁壳12连接,功能模块3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和机械接口与转向锁壳12和/或储物箱2连接。具体地,在功能模块3为仅为1个时,功能模块3可选择性地组装在转向锁壳12或者储物箱2上,组装在转向锁壳12上,则便于驾驶员操作;而组装在储物箱2上,则便于副驾驶座人员操作;在功能模块3的数量为2个以上时,则可以根据需要在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上各自组装一个用户所需的功能模块3。因而,图1中的仪表板总成的结构可以根据功能模块的数量的不同,形成有不同的装配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接口的具体定义为在两个实现电气连接的部件之间形成的接口。该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同一标准协议的电性接口,其设置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功能模块3提供供电或者,提供供电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电性接口为快装接口,用户可以随意的进行两个部件拔插。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是232串口通信,LIN通信或者CAN通信方式。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第一装置为形成通过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第二装置为通过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对于上述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功能模块3为1个且安装在转向锁壳12上时,第一装置为转向锁壳12,第二装置为功能模块3,此时,传输至转向锁壳12处的电气信号(电信号,或,电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电性接口传递给与其连接的功能模块3;在功能模块3为1个且安装在储物箱2上时,第一装置为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第二装置为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此时,传输至转向锁壳12处的电气信号(电信号,或,电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依次通过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传递给与其连接的功能模块3;在功能模块2为2个以上且在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上均安装有功能模块3时,第一装置为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第二装置为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此时,传输至转向锁壳12处的电气信号(电信号,或,电信号和第一控制信号)通过第一电性接口传递给与其直接连接的一个功能模块3,以及依次通过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传递给与储物箱2连接的功能模块3。
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口部分的外形可以设计为常见的USB插口形状或自定义通用化接插件,通过两个插口之间插接或拔除,实现快装。其中,电平引脚包括高电平引脚和低电平引脚,信号引脚则包括第一控制信号高电平引脚和第一控制信号低电平引脚。由于本申请中的功能模块3是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者舒适性服务的装置,这类型的装置对控制信号的传输速率要求不高,因此,对于第一电性接口来说,最优的方式是采用232串口通信。
在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仅包括电平引脚时,该电平引脚包括高电平引脚和低电平引脚,在功能模块3上的第一开关和开关电路(实现功能模块3的相关功能的电路)连接在高电平引脚和低电平引脚之间,同时,第一开关还和功能模块3外壳上的开关按钮连接,第一开关可以为继电器,其具体用于接收开关按钮的激励信号,进而导通或断开。中控锁壳12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内的电平引脚通过线束连接至车辆上的供电单元(如低压蓄电池)上。对于与转向锁壳12直接连接的功能模块3来说,在中控锁壳12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功能模块3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连通后,车辆的供电单元提供的电量经过中控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对功能模块3进行供电,用户可以通过对功能模块3外壳上设置的开关按钮对其进行开闭,使得功能模块3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对于组装在储物箱2上的功能模块3来说, 车辆的供电单元提供的电量依次经过中控锁壳12和储物箱2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第一电性接口对功能模块3进行供电,,用户可以通过对功能模块3外壳上设置的开关按钮对其进行开闭,使得功能模块3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
在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包括电平引脚和信号引脚两种引脚时,对于电平引脚来说,其所达到的作用同样是对功能模块3内部的开关电路进行供电,对于信号引脚来说,所实现的作用则是对功能模块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车辆上的控制器通过该信号引脚向功能模块3传递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传递至功能模块3自身的开关控制器中,实现对功能模块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此时对于功能模块3自身来说,其内部的电路包括:与开关电路(实现功能模块3的相关功能的电路)连通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且该开关电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连接在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的高电平引脚和低电平引脚之间,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并联设置,第一开关和功能模块3的外壳上的开关按钮连接,第二开关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的信号引脚连接。该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以为继电器或者开关管部件,第一开关设置在功能模块3的外壳体上的开关按钮连接,在用户在对功能模块3的外壳体上的开关按钮进行操作时,第一开关根据开关按钮的信号关断或者闭合,进而导通或者断开开关电路和电源之间的连接;第二开关在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后,进而导通或者断开电源和开关电路之间的连接。其中,对于前述的开关电路,本申请中并未对其改进,因此,未在本申请中对该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进行介绍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应了解,对于不同的功能模块3来说其内部均具有实现各自功能所对应的开关电路。
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机械接口来说,其具体为在两个实现机械连接的部件之间共同形成的物理接口,该物理接口的设置目的在于,将两个部件之间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保证结构的连接有效和稳固固定,为了便于部件之间的快速拔插,该物理接口具体可以采用滑动卡接或者旋转卡接的方式。其中,该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在功能模块3仅为1个且与转向锁壳12连接时,该第一装置具体为中控锁壳12,第二装置为功能模块3;在功能模块3仅为1个且与储物箱2连接时,该第一装置具体为中控锁壳12和储物箱2,第二装置为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在功能模块3为2个以上且转向锁壳12和储物箱2均连接有功能模块3时,该第一装置为储物箱2和转向锁壳12,第二装置为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机械接口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功能模块3与储物箱2和/或中控锁壳12通过滑动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以转向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机械接口对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装置的第一装配部分和第二装置的第二装配部分之间的机械接口进行说明。其中,参照图11至图13,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中控锁壳12(第一装置)上开设的卡槽61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功能模块3(第二装置)上的弹性锁止片;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与所述功能模块3连接的卡接件63以及在所述功能模块3上开设的锁止孔64;所述卡接件63滑动卡接于所述卡槽61中,所述弹性锁止片插设于所述锁止孔64中。具体地,如图13所示,该卡槽61和卡接件63在水平方向上的截面呈T型状,在卡接件63卡接在卡槽61中时,由于卡槽61在竖直方向上的槽壁对卡接件63进行了阻挡,使得卡槽61和卡接件63之间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滑动,而不能发生相对旋转;同时,由于该弹性锁止片插设在锁止孔64中,对卡槽61和卡接件63在竖直方向上的滑动也进行了限制,实现了功能模块3和转向锁壳12之间的相对固定与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转向锁壳12朝向所述功能模块3一侧具有容置腔65,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件66,所述第一限位件66远离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的一侧端面开槽形成所述卡槽61。
参照图12,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具有安装孔651,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上具有连通至所述转向锁壳12外表面的限位孔652,对于弹性锁止片来说,其具体包括: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651中的安装件621,所述安装件621上套设有锁止弹簧622;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621上的第二限位件623,所述锁止弹簧62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和所述第二限位件623之间;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621上的第三限位件624,所述第三限位件624朝向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三限位件624穿过所述限位孔652部分外露于所述功能模块3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件621远离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的一端连接的锁止片625,在所述锁止弹簧62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锁止片625与所述功能模块3朝向所述转向锁壳12的端面相抵接;在所述锁止弹簧62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锁止片625插设于所述功能模块3上的锁止孔64中。
其中,安装件621和安装孔651之间间隙配合,实现安装件621相对于功能模块3的滑动。由于锁止弹簧622设置在容置腔65的腔底和第二限位件623之间,在锁止片625和转向锁壳12朝向功能模块3的端面抵接的过程中,安装件621受力发生移动,锁止弹簧62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在卡接件63和卡槽61滑动到位时,锁止片625和锁止孔64正对设置,此时,锁止弹簧622发生反弹,恢复自由状态,锁止弹簧622的反弹力使得第二限位件623受力发生反向移动,进而带动整个安装件621反向移动,使得锁止片625插设入锁止孔64中,形成限位。第三限位件624和限位孔652的配合则是为了使得弹性锁止片不会从功能模块3中脱落,同时,第三限位件624外露在功能模块3的外表面的部分便于用于操作,可以将其设置成手柄的形状,便于用户握持。
安装之前,调整功能模块3的位置,使得功能模块3的卡槽61和转向锁壳12上的卡接件63相对,向下滑动功能模块3,使得卡接件63缓慢卡接入卡槽61中;在功能模块3下移的过程中,锁止片625受到转向锁壳12朝向功能模块3的端面对其的挤压力,致使锁止弹簧622被压缩,锁止片625和转向锁壳12朝向功能模块3的端面之间抵接,同时,锁止片625同步下移;在卡接件63完全卡接至卡槽61中时,锁止片625下移到与锁止孔64相对的位置处,由于此时锁止片625不再受到转向锁壳12朝向功功能模块3的端面的挤压,锁止弹簧622发生反弹,使得锁止片625插设入锁止孔64中,由于锁止片625和锁止孔64之间的配合,使得功能模块3无法再向下滑动。在进行拆卸时,反向推动功能模块3,使得转向锁壳12上的卡接件63和功能模块3上的卡槽61相分离,同时,锁止片625在功能模块3移动的过程中,被动地从锁止孔64中脱离出,实现功能模块3和转向锁壳12的拆卸。
结合图11和图12来看,在功能模块3上设置的卡接槽61的方向是朝向弹性锁止片设置的,其在功能模块3上的开口方向朝向于弹性锁止片设置。在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弹性锁止片和锁止孔64的配合,对功能模块3和转向锁壳12之间的滑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中控锁壳12和功能模块3通过旋转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仍然以转向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形成的机械接口进行举例说明。参照图14,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突出设置在所述转向锁壳12(第一装置)上的第一L型件71;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突出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3(第二装置)上的第二L型件72;所述第二L型件72用于所述第一L型件71旋转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件71形成的L型槽方向和所述第二L型件72上形成的L型槽方向相对。其中,第一L型件71和第二L型件7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L型件71相对设置,两个第一L型件71的L形槽方向相反设置,两个第二L型件72和两个第一L型件71一一对应。在安装时,用户旋转功能模块3,使得第一L型件71旋转入第二L型件72和转向锁壳12之间形成的卡接槽中。而在拆卸时,通过将功能模块3相对于转向锁壳12反向旋转,使得第一L型件71和第二L型件72之间脱离互相卡接的状态,即可完成拆卸。
通过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实现了功能模块3和转向锁壳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滑动卡接和旋转卡接的方式实现了机械接口的快装属性,用户可快速自行装配。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储物箱2和仪表板台架11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储物箱2和仪表板台架11独立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仪表板台架11和储物箱2进行拆装。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仪表板台架11上不再集成有储物箱2,使得仪表板台架11所占用的座舱空间减小,增大了前排乘员的腿部活动空间。
为了实现仪表板台架11和储物箱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参照图5,所述仪表板台架11朝向所述储物箱2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可对所述储物箱2进行固定和支撑的构件111,所述构件111可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构件111,使所述构件111在垂直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设置的第一状态和平行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储物箱2安装于所述构件111上。
具体的,参照图5,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朝向所述储物箱2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112,所述容纳腔112内安装有转向支撑件113(转向支撑件113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容纳腔112底部),所述构件111通过安装螺栓114与所述转向支撑件113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构件111围绕所述安装螺栓114转动,使所述构件111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111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112,且所述储物箱2固定于所述构件111外露于所述容纳腔112的部分上;在所述储物箱2被拆卸后,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构件111收纳于所述容纳腔112内。如图5所示,该构件111具体为条形板件,在构件111上设置有用于与储物箱2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与该转向支撑件12螺栓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安装螺栓13穿过该第二安装孔和转向支撑件113之间连接。在该安装螺栓114和第二安装孔中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构件111可以围绕安装螺栓114转动,实现构件111的转动是通过用户手动拉动构件111进行转动的。在座舱内没有安装储物箱2时,用户可以手动推动该构件111,使得构件111转动进入容纳腔112中;而在需要安装储物箱2时,用户手动从容纳腔112中向外拉动构件111,使得构件111转动至部分外露于容纳腔112的第一状态,然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与储物箱2之间螺接实现固定。
由于构件111需要围绕安装螺栓114转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为了防止构件111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的现象,在构件111和转向支撑件113之间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具体地,参照图6,所述转向支撑件113朝向所述构件111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131,所述安装槽1131内安装有滚珠1132,所述滚珠1132通过弹簧113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31内,在所述弹簧1133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部分外露于所述安装槽1131;
所述构件111朝向所述转向支撑件113的端面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所述滚珠1132外露于所述安装槽1131的部分匹配的弧形槽,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装配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槽中;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装配于另外一个所述弧形槽中。在构件111围绕安装螺栓114转动时,滚珠1132受到构件111的挤压而被挤压至安装槽1131中,在转动构件111转动到位时,滚珠1132卡入至对应的弧形槽中,滚珠1132卡入弧形槽的过程中,会发出“咔哒”声,提醒用户构件111已经转动到位。同时,在滚珠1132装配于弧形槽中时,形成了对构件111的位置限位,使得构件111不会来回晃动。
参照图7和图8,为了增大仪表板台架的美观性能,在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还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112在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的开口相匹配的盖板115;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盖板115填充于所述容纳腔112在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的开口中。将构件111进行遮盖住,此时,盖板115远离容纳腔112的外表面和仪表板台架11的外表面之间齐平设置,二者之间形成平滑过渡的平面或者曲面,增强结构的美观性。
参照图15和图16,盖板115通过卡接的方式与仪表板台架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仪表板台架11向容纳腔14内延伸出有第一弧形件191和第二弧形件192,第一弧形件191和第二弧形件192分别位于容纳腔14的上下两侧,第一弧形件191在垂直于盖板15的方向上设有通孔193,第二弧形件192和仪表板台架11之间形成安装槽;在盖板15朝向该仪表板台架11的端面上延伸出有第一延伸件1152和第二延伸件1153,该第一延伸件1152用于插设于该通孔193中,第二延伸件1153用于插设入该安装槽中,为了实现盖板115安装在仪表板台架11上后能够固定,在第一延伸件1152朝向第一弧形件191的端面上开设有沉槽1154,在第一延伸件152插设入该通孔193中时,该第一弧形件191卡设在沉槽1154中,形成限位,实现盖板15的固定。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该盖板115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参照图8和图10,一种为:在所述盖板115上开设有与所述构件111相匹配的通槽1151,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111穿过所述通槽1151外露于所述盖板115。该种结构形式的优点在于,盖板115可以对容纳腔112进行遮挡,使得容纳腔112内的结构被遮挡住,用户不会从座舱内观测到容纳腔112内结构复杂的部件,增强结构的美观性。参照图7,该盖板115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为,该盖板115上不开设上述的通槽1151,由于不具有盖板115,如图9,在构件111对储物箱2支撑时,需要将盖板115进行拆除;如图7,在盖板115收纳于容纳腔112中时,该盖板115可以完全的封闭住容纳腔112的开口。
对于在盖板115上开设有通槽1151的结构来说,在构件111容纳于容纳腔112内时,若该通槽1151不通过部件封闭住,会降低盖板115的美观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4至图16,对于开设有通槽1151的盖板115来说,还具有和通槽1151相匹配的填充板件1154,在构件111处于第二状态时,该填充板1154填充在通槽1151中。具体地,在盖板115朝向容纳腔11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填充板1155在朝向容纳腔112内的一侧端面上向外延伸出有弧形连接件1156,该弧形连接件1156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孔。在构件111处于第一状态时,填充板1154填充在通槽1152中,对盖板115上的开口进行封闭,连接螺栓穿过弧形连接件1154上的第三连接孔螺接于第一连接孔中,实现填充板1155和盖板115之间的相对固定;并且,填充板1155朝向乘员舱的端面和盖板115朝向乘员舱的端面平齐;在构件111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螺栓穿弧形连接件1154上的第三连接孔螺接于第二连接孔中,此时,填充板1155被盖板115遮挡住,用户无法从乘员舱中观测到填充板1155,并且,此时,填充板1155不会对通槽1151进行遮挡,保证构件111的正常工作。
并且,对于上述的盖板115,可以将其设置呈储物盒形状,也即,在盖板115的上侧端面上开设用于储物的沉槽,可以在该沉槽内储存尺寸小于该沉槽的尺寸的物品。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比,参照图2,在第二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相对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仪表板总成增加了操控装置4这一模块,该操控装置4具体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操控装置4与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其中,对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操控装置4,其获取的操控信号具体为用户输入的功能模块3的开闭状态进行操控的信号。该操控装置4为具有虚拟按键的触摸屏(即现有技术中集成在车辆仪表板台架上的娱乐影音系统的显示屏)或具有实体按键的按键开关(即现有技术中集成在车辆仪表板台架上的娱乐影音系统的相关实体按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中固定在车辆的仪表板台架上的显示屏和实体按键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中控锁壳12上。具体的,对于在操控装置4和中控锁壳12之间的机械接口来说,其结构和前述的中控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的机械接口的结构类似。只需要将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到的第二装置由功能模块3替换为操控装置4即可,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对于操控装置4和中控锁壳12之间形成的机械接口的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操控装置4和车内部件之间的电气通信,在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操控装置4和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对于该第二电性接口来说,其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均满足: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此处的第一装置为转换锁壳12,第二装置为操控装置4。对于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的电平引脚来说,其通过线束连接至车内的供电单元,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的电平引脚所起到的传输电量作用相同,用于将车辆上的供电单元(如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量传输给操控装置4;而对于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的信号引脚来说,其主要用于传输用户在操控装置4中输入的对功能模块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的操控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及将控制器反馈的信号传输给操控装置4。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操控装置4和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为采用不同标准协议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中控锁壳12)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功能模块3和操控装置4)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三装置(中控锁壳12)上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四装置(操控装置4)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仅包括有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所述第三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另外一个装置。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一种实现方式相比,对操控装置4进行供电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引脚未集成在一个第二电性接口内,第一电性接口中的电平引脚和第二电性接口中的信号引脚和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电平引脚和信号引脚的实现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3与图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仪表板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转换接头5,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12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对于在转向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转向锁壳12和转换接头5之间、转换接头5和功能模块3之间、转换接头5和仪表板台架11之间的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其中,在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装置包括:仪表板台架11、转向锁壳12和转换接口5的第三接口端,第二装置包括:转换接头5的第一接口端、转换接头5的第二接口端和功能模块3。在转向锁壳12和功能模块3之间、转向锁壳12和转换接头5之间、转换接头5和功能模块3之间、转换接头5和仪表板台架11之间的第一装配部分和第二装配部分的具体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对于操控装置4和转换接头5的第四接口端之间的第一机械接口,具体包括:在转换接头5的第四接口端的第一装配部分和在操控装置4的第二装配部分。如图17和图18所示,对于转换接头5的第四接口端一侧的第一装配部分,具体包括:在转换接头5朝向操控装置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容置腔51,第一容置腔51的腔底上向外延伸出有支撑杆52,自支撑杆52远离壳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卡接件53;设置于支撑杆52远离转换接头5的一端的第一弹性锁止片54,第一弹性锁止片54和第一卡接件53位于支撑杆52的相对两侧。在操控装置4一侧的第二装配部分包括:在操控装置4上设置的第一卡槽41,和在操控装置4上设置的第二卡槽42。其中,第一卡接件53和第一卡槽41相滑动卡接,第一弹性锁止片54用于插入第二卡槽42中。具体地,在第一容置腔5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转换接头5的外表面的第一限位孔511;第一弹性锁止片54包括:固定于支撑杆52远离转换接头5的一端的第一锁止弹簧541;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锁止弹簧541内的第一安装件542,第一安装件542上突出设置有第四限位件543,第一锁止弹簧541位于支撑杆52和第四限位件543之间;自第一安装件541远离支撑杆52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五限位件544,第五限位件544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限位孔511内;自第一安装件541远离支撑杆52一端向外延伸出形成的第一锁止片545;在第一锁止弹簧541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五限位件544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限位孔511中,第一锁止片545插入于第二卡槽42中。
对于操控装置4来说,在其朝向转换接头5的一侧端面上突出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件,两个,两个L型件各自形成一个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第一锁止片545朝向第二卡槽42的端面为斜面,其具有导向的作用。该第五限位件544穿过该第一限位孔511并部分外露于该壳体外,起到限位和固定的作用,防止该第一安装件542从第一锁止弹簧541中脱落。
在安装时,将第二卡接件53斜插入第一卡槽41中,然后对该触摸屏的下部进行按压,第一锁止片545上的斜面受到形成第二卡槽42的一个L型件的压力(该压力的方向为垂直于触摸屏的方向),使得第一锁止弹簧541被压缩,进而使得第一锁止片545能够滑入至和第二卡槽42相对的位置,同时在第一锁止弹簧541的反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该第一锁止片545滑入至第二卡槽42中。在拆卸时,推动第五限位件544朝向第一容置腔51内部移动,使得第一锁止片545从第二卡槽42中脱离出,然后沿着与触摸屏的屏幕方向提起触摸屏,使得第一卡接件53和第一卡槽41分离,完成拆卸。
为了实现操控装置4和车内部件之间的电气通信,在第三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线束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线束连接。对于该第二电性接口来说,其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均满足: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此处的第一装置为仪表板台架11和转换接头5的第四接口端,第二装置为操控装置4和转换接头的第二接口端。此时,对于仪表板台架11一侧的第二电性接口的电平引脚来说,其通过线束连接至车内的供电单元,其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性接口的电平引脚所起到的传输电量作用相同,用于将车辆上的供电单元(如低压蓄电池)提供的电量通过转换接头5的第二接口端和第四接口端传输给操控装置4,为操控装置4进行供电;而对于第二电性接口的信号引脚来说,其主要用于传输用户在操控装置4中输入的对功能模块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的操控信号给控制器,以及将控制器反馈的信号传输给操控装置4。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此时,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为采用不同标准协议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仪表板台架11、转向锁壳12和转换接头5的第三接口端)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功能模块3、转换接头5的第一接口端和转换接头5的第二接口端)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操控装置(转换接头5的第四接口端)上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四装置(操控装置4)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仅包括有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所述操控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另外一个装置。
在第三种实施例中,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一种实现方式相对,对操控装置4进行供电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引脚未集成在一个第二电性接口内,第一电性接口中的电平引脚和第二电性接口中的信号引脚和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电平引脚和信号引脚的实现方式一致,且,所要达到的效果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性接口和第二电性接口的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过增加转换接头5,可以减少在转向锁壳12上设置的机械接口的数量,一个转换接头5可以实现两个部件的组装与通信。在功能模块3为1个时,可以选择性的将功能模块3组装至转向锁壳12或者转换接头5上;在功能模块3为2个以上时,可以同时在车内组装两个以上的功能模块3,满足用户不同的功能需求。
本发明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仪表板总成,通过在可提供不同功能的功能模块3和仪表板台架11之间采用同一标准机械结构的机械接口和采用同一标准通信协议的第一电性接口,使得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模块3可以随意地组装在仪表板上,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及爱好,对影音娱乐、储物等多功能进行简易、方便、快捷的更换及装配,实现仪表板总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

Claims (22)

1.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仪表板、储物箱(2)和功能模块(3);
所述储物箱(2)与仪表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具有电连接关系,或,电连接关系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关系;
所述功能模块(3)与仪表板之间、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机械接口为具有同一标准结构的接口,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统一标准协议的接口;
所述功能模块(3)有一个或多个,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使所述功能模块(3)可选择性组装至所述仪表板上,和/或所述储物箱(2)上,实现仪表板总成的个性化和模块化;
所述功能模块(3)为任意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装置;所述仪表板包括:仪表板台架(11)和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连接的转向锁壳(12);
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与所述储物箱(2)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储物箱(2)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使所述功能模块(3)可选择性组装至所述转向锁壳(12)上,和/或所述储物箱(2)上;所述储物箱(2)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一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形成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所述操控装置(4)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储物箱(2)之间、所述储物箱(2)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时,所述总成还包括: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所述操控装置(4)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并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还包括:
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转换接头(5),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12)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或,电连接和第一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和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和所述第三接口端线束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线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功能模块(3)和所述储物箱(2)之间、所述储物箱(2)和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时,所述总成还包括:
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操控信号的操控装置(4);
转换接头(5),包括用于与所述转向锁壳(12)组装的第一接口端,用于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组装的第二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组装的第三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组装的第四接口端,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所述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通过第一机械接口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端与所述转向锁壳(1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二接口端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之间通过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所述第三接口端与所述功能模块(3)或所述储物箱(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
所述第四接口端与所述操控装置(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第二控制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接口端通过线束分别与所述第三接口端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端通过线束和所述第四接口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均满足:
包括有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和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性接口与所述第一电性接口为采用不同标准协议的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电性接口均包括:
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一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所述第一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
仅包括有用于传输供电信号的电平引脚;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电性接口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三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设置于第四装置上的第二电性接头部分,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二电性接口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性接头部分应满足:
仅包括有传输第二控制信号的信号引脚;
所述第三装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电性接口实现电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四装置为另外一个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朝向所述储物箱(2)的一侧可拆卸地安装有可对所述储物箱(2)进行固定和支撑的构件(111),所述构件(111)可相对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转动;通过转动所述构件(111),使所述构件(111)在垂直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设置的第一状态和平行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储物箱(2)安装于所述构件(1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朝向所述储物箱(2)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112),所述容纳腔(112)内安装有转向支撑件(113),所述构件(111)通过安装螺栓(114)与所述转向支撑件(113)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构件(111)围绕所述安装螺栓(114)转动,使所述构件(111)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111)部分外露于所述容纳腔(112),且所述储物箱(2)固定于所述构件(111)外露于所述容纳腔(112)的部分上;在所述储物箱(2)被拆卸后,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构件(111)收纳于所述容纳腔(11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还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容纳腔(112)在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的开口相匹配的盖板(115);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盖板(115)填充于所述容纳腔(112)在所述仪表板台架(11)上的开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5)上卡设有与所述构件(111)相匹配的通槽(1151),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构件(111)穿过所述通槽(1151)外露于所述盖板(11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支撑件(113)朝向所述构件(111)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槽(1131),所述安装槽(1131)内安装有滚珠(1132),所述滚珠(1132)通过弹簧(113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31)内,在所述弹簧(1133)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部分外露于所述安装槽(1131);
所述构件(111)朝向所述转向支撑件(113)的端面上设有两个用于与所述滚珠(1132)外露于所述安装槽(1131)的部分匹配的弧形槽,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装配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槽中;在所述构件(111)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滚珠(1132)装配于另外一个所述弧形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4、5或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第一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装置上开设的卡槽(61)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上的弹性锁止片;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装置连接的卡接件(63)以及在所述第二装置上开设的锁止孔(64);
所述卡接件(63)滑动卡接于所述卡槽(61)中,所述弹性锁止片插设于所述锁止孔(64)中;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朝向所述第二装置一侧具有容置腔(65),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上突出设置有第一限位件(66),所述第一限位件(66)远离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的一侧端面开槽形成所述卡槽(6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具有安装孔(651),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上具有连通至所述第一装置外表面的限位孔(652),所述弹性锁止片包括:
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651)中的安装件(621),所述安装件(621)上套设有锁止弹簧(622);
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621)上的第二限位件(623),所述锁止弹簧(62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和所述第二限位件(623)之间;
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件(621)上的第三限位件(624),所述第三限位件(624)朝向所述容置腔(65)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三限位件(624)穿过所述限位孔(652)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装置的外表面;
与所述安装件(621)远离所述容置腔(65)的腔底的一端连接的锁止片(625),在所述锁止弹簧(622)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锁止片(625)与所述第二装置朝向所述第一装置的端面相抵接;在所述锁止弹簧(62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锁止片(625)插设于所述第二装置上的锁止孔(64)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3、4、5或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第一装置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第二装置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突出在所述第一装置上的第一L型件(71);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突出在所述第二装置上的第二L型件(72);
所述第二L型件(72)用于所述第一L型件(71)旋转卡接,且所述第一L型件(71)形成的L型槽方向和所述第二L型件(72)上形成的L型槽方向相对;
所述第一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其中一个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为通过机械接口形成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装置中的另外一个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接口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换接头(5)上的第一装配部分和设置于所述操控装置(4)上的第二装配部分,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和所述第二装配部分相配合;
所述第一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转换接头(5)朝向所述操控装置(4)的一侧设有第一容置腔(51),在所述第一容置腔(51)的腔底朝向所述操控装置(4)的方向延伸出的支撑杆(52),在所述支撑杆(52)远离所述转换接头(5)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一卡接件(53),以及在所述支撑杆(52)远离所述转换接头(5)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弹性锁止片(54);
所述第二装配部分包括:在所述操控装置(4)上设置的第一卡槽(41)和第二卡槽(42),所述第一卡槽(41)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卡槽(42)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卡接件(53)和所述第一卡槽(41)相滑动卡接,所述第一弹性锁止片(54)插设于所述第二卡槽(42)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容置腔(5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所述转换接头(5)的外表面的第一限位孔(511),所述第一弹性锁止片(54)包括:
固定于所述支撑杆(52)远离所述转换接头(5)的一端的第一锁止弹簧(541);
可滑动地插设于第一锁止弹簧(541)内的第一安装件(542);
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42)上突出设置的第四限位件(543),所述第一锁止弹簧(541)位于所述支撑杆(52)和所述第四限位件(543)之间;
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42)远离所述支撑杆(52)的一端向外延伸出的第五限位件(544)和第一锁止片(545);
在所述第一锁止弹簧(541)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五限位件(544)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11)中,所述第一锁止片(545)插入于所述第二卡槽(42)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3)为以下装置中的其中一种:
蓝牙音响、空气净化器、加湿器、便携式风扇、氛围灯、熏香器和储藏腔尺寸小于所述储物箱的储藏腔尺寸的微型储物盒。
21.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装置(4)为具有虚拟按键的触摸屏或具有实体按键的按键开关。
22.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所述的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
CN201810977498.5A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Active CN108973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7498.5A CN108973683B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7498.5A CN108973683B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3683A CN108973683A (zh) 2018-12-11
CN108973683B true CN108973683B (zh) 2021-09-03

Family

ID=64546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7498.5A Active CN108973683B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36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5086B (zh) * 2020-04-21 2024-04-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3533874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的虚接检测方法和装置、车辆、存储介质
CN113525085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检测方法、电连接器和车辆
CN113525088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仪表板总成、检测方法及具有该副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957A (en) * 1987-06-27 1990-05-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justable instrument panel for vehicles
GB2339734A (en) * 1998-07-25 2000-02-09 Rover Group Vehicle facia with removable container
EP1783004A1 (en) * 2005-11-04 2007-05-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interface system
CN101346257A (zh) * 2006-02-23 2009-01-14 利奥波德·科世达责任有限股份公司 用于安装到汽车内的设备支架
EP2028032A2 (en) * 2007-07-06 2009-02-25 Fpk S.A. Modular cockpit carrier
CN202357997U (zh) * 2011-11-28 2012-08-0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仪表箱
CN204055591U (zh) * 2014-06-24 2014-12-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手套箱结构
CN104717353A (zh) * 2013-12-12 2015-06-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装置
EP2899053A1 (de) * 2014-01-24 2015-07-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UD-Modul, Anordnung mit einem HUD-Modul, Fahrzeug
CN104890517A (zh) * 2015-05-13 2015-09-09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全触控仪表板装置
CN105473388A (zh) * 2013-07-15 2016-04-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
CN205930540U (zh) * 2016-08-24 2017-02-08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套箱总成
DE102016220244A1 (de) * 2016-10-17 2018-04-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ale Bedien- und Anzeige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2122B2 (en) * 1999-11-29 2001-11-2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ckpit system of interchangeable module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4957A (en) * 1987-06-27 1990-05-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djustable instrument panel for vehicles
GB2339734A (en) * 1998-07-25 2000-02-09 Rover Group Vehicle facia with removable container
EP1783004A1 (en) * 2005-11-04 2007-05-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interface system
CN101346257A (zh) * 2006-02-23 2009-01-14 利奥波德·科世达责任有限股份公司 用于安装到汽车内的设备支架
EP2028032A2 (en) * 2007-07-06 2009-02-25 Fpk S.A. Modular cockpit carrier
CN202357997U (zh) * 2011-11-28 2012-08-0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副仪表箱
CN105473388A (zh) * 2013-07-15 2016-04-06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仪表板
CN104717353A (zh) * 2013-12-12 2015-06-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固定装置
EP2899053A1 (de) * 2014-01-24 2015-07-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HUD-Modul, Anordnung mit einem HUD-Modul, Fahrzeug
CN204055591U (zh) * 2014-06-24 2014-12-31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板手套箱结构
CN104890517A (zh) * 2015-05-13 2015-09-09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互式全触控仪表板装置
CN205930540U (zh) * 2016-08-24 2017-02-08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手套箱总成
DE102016220244A1 (de) * 2016-10-17 2018-04-1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Zentrale Bedien- und Anzeige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3683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3683B (zh) 一种个性化和模块化的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CN109130857B (zh) 一种仪表板总成及汽车
US6937461B1 (en) Modular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module f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KR2022006255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도킹 스탠드 조립체에 제거가능하게 부착가능한 도킹 스테이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43392B1 (ko) 커넥터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용 컴퓨터
CN114467067A (zh) 用于可移除地附接到显示设备和插接台组件的插接站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92770B (zh) 音频/视频电子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汽车收音机
US20060025084A1 (en) Setting apparatus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CN109109756A (zh) 一种中控箱总成及汽车
CN108974141B (zh) 一种仪表板台架及汽车
CN102215656A (zh) 电子单元的安装/拆卸机构、电子单元、电源单元和电子设备
CN106571557B (zh) 一种壁式面板装置
CN210733844U (zh) 一种方向盘装置及汽车
CN109149228B (zh) 一种转换接头
CN113525088A (zh) 副仪表板总成、检测方法及具有该副仪表板总成的车辆
JP2004507896A (ja) 表示エレメントを備えた操作レバー
CN213974469U (zh) 测绘装置和无人设备
KR100686314B1 (ko) 코어 컴퓨터 시스템
CN208698665U (zh) 一种转向锁壳、仪表板及汽车
CN212796535U (zh) 按键模块、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208698664U (zh) 一种可提供娱乐性服务或舒适性服务的功能装置
CN218550458U (zh) 用于服务器的面板组件和服务器
CN216709032U (zh) 一种多功能按键面板装置及车辆
CN216008342U (zh) 一种调光玻璃驱动电源装置
KR200471780Y1 (ko) 차량용 스위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Zheng

Inventor after: Hu Jian

Inventor after: Zhou Jin

Inventor after: Lv Wei

Inventor after: Zeng Xiangxin

Inventor after: Lin Xiangp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Zheng

Inventor before: Hu Jian

Inventor before: Zhou J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