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4709A -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4709A
CN108954709A CN201810715317.1A CN201810715317A CN108954709A CN 108954709 A CN108954709 A CN 108954709A CN 201810715317 A CN201810715317 A CN 201810715317A CN 108954709 A CN108954709 A CN 108954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upply position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ir supply
wind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5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4709B (zh
Inventor
梁文潮
段晓华
郑伟锐
陈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53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4709B/zh
Priority to JP2020571793A priority patent/JP7122401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8/097393 priority patent/WO20200005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4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4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4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4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该方法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从而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电风扇等空气调节设备逐渐出现在成千上万的家庭和办公场所中。目前,空气调节设备具有垂直导风条,用户可以通过按下遥控器的左右扫风按键,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实现左右来回送风。当用户再次按下遥控器的左右扫风按键时,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停在当前位置送风。
然而,申请人发现,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空气调节设备主要将风量输出至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前方,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主要将风量输出至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前方,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的舒适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出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出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环境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量调整后的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环境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主要针对相关技术中空气调节设备主要将风量输出至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前方,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的舒适性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设备可以是空调、空气净化器和电风扇等家电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空气调节设备可以包括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可以通过环境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环境温度分布。
可选地,该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可以为温度传感器,例如,该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可以为N行M列的阵列式传感器(N*M),可以采用N行M列的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或者,该环境温度检测装置还可以为其他温度传感器,对此不作限制。其中,阵列式传感器可以包括阵列式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环境温度分布示意图。其中,阵列传感器为24行32列的传感器(24*32),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由图2可知,阵列传感器第3列传感器~第26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环境温度处于[24.3℃,25.5℃]之间,温度较为舒适,而第1列传感器~第2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环境温度的最大值为26.4℃、第27列~第32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环境温度最大值为27.9摄氏度,温度较高,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步骤102,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得到环境温度分布后,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确定一个参考值,而后可以将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该参考值作差,得到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进而可以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以及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例如,当送风位置处的温度差值越大,且空气调节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越大,而当送风位置处的温度差值越小,且空气调节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越小。或者,当送风位置处的温度差值越大,且空气调节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热量越大,而当送风位置处的温度差值越小,且空气调节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热量越小。
其中,参考值,可以根据各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均值确定。
或者,参考值,可以根据空气调节设备的设定温度确定,例如空气调节设备的设定温度可以为空气调节设备的内置程序预先设置的,或者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对此不作限制。举例而言,当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参考值可以为24℃,当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参考值可以为26℃。
或者,参考值,可以根据至少一个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量或制热量具体可以是通过送风量调整的。
举例而言,当空气调节设备为空调时,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可以通过下式确定:
Q0=(iC-iD)·G(kJ/h);(1)
其中,Q0表示制冷量或制热量,iC和iD分别表示蒸发器前后的空气焓值,G表示送风量。iC和iD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压缩机的功率进行调整。
因此,当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需要增加时,可以通过在(iC-iD)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送风量G,来增加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而当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需减小时,可以通过在(iC-iD)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送风量G,来减小空气调节设备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
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制冷量调整后的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环境温度分布示意图。其中,阵列传感器为24行32列的传感器(24*32),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当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后,阵列传感器第1列传感器~第32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环境温度处于[24.7℃,25.3℃]之间,相比于图2,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较为均匀,用户的舒适性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同样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热量,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较为均匀。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为了清楚说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步骤201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202,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参数可以包括:送风的风速、导风条的摆动速度、和/或、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等。各控制参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即可以采用单个控制参数进行控制,或者采用至少两个控制参数结合进行控制,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而后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具体地,一个送风角度可以对应一组送风位置,针对每个送风角度,可以确定该送风角度对应的一组送风位置中,每个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进而确定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而后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确定该送风角度对应的控制参数。
或者,针对每个送风角度,可以确定该送风角度对应的一组送风位置中,每个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进而确定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而后确定所有送风角度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将该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送风位置,作为目标送风位置,进而根据目标送风位置的最大温度差值,确定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步骤203,采用控制参数,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具体地,为了实现对制冷量或制热量进行调整,可以具体采用调整风速、调整导风条摆动速度和暂停摆动时长等多种控制手段,而且还可以将几种控制手段结合,提高制冷量或制热量的调整效率。下面将对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作为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送风的风速。其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大,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大,从而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大,而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小,从而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小。
作为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导风条的摆动速度。其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大,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导风条的摆动速度越小,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大,而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导风条的摆动速度越大,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小。
作为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其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大,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越大,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大,而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越小,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小。
作为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送风的风速和导风条的摆动速度。其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大,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大,且导风条的摆动速度越小,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大,而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小,且导风条的摆动速度越大,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小。
作为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送风的风速和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其中,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大,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大,且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越大,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大,而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中的最大值越小,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对应的送风角度时,相应的送风的风速越小,且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越小,从而该送风角度对应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越小。
由此,经过预设时长后,例如30分钟后,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可以趋于较为均匀状态,环境温度分布图可以如图3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为了清楚说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步骤301的执行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的执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302,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环境温度分布后,可以确定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分别将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作差,即可获得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
步骤303,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目标送风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进行两两比较,可以确定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目标送风位置。
步骤304,根据目标送风位置,确定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采用阵列式传感器中第m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目标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控制参数为送风的风速或导风条的摆动速度时,如果m大于或等于预设值x,则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M为阵列式传感器的总列数;如果m小于预设值x,则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 其中,预设值x为预先设置的,例如,x可以为2。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时,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可以为:
步骤305,根据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控制参数比值;其中,控制参数比值,是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与非目标送风角度的预设控制参数之比。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最大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不同时,控制参数比值不同。举例而言,当最大温度差值较大时,此时,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温差较大,为了使得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较为均匀,控制参数比值应该设置的相对大些,而当最大温度差值较小时,此时,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温差较小,控制参数比值应该设置的相对小些。并且,当控制参数不同时,控制参数比值也是不同的。
具体地,可以预先将最大温度差值(Th-Ta)的取值范围划分为预设个数的取值区间,而后,分别为每个取值区间设置对应的控制参数比值。
例如,参见图2,以参考值为各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均值示例,标记参考值为Ta,则Ta=25.1℃,遍历环境温度分布示意图,可以确定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目标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为列式传感器中第30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的,即m=30,M=32。标记目标送风位置的温度值为Th,则Th=27.9℃。
而后,将最大温度差值(Th-Ta)的取值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分别为:[3℃,+∞)、[2.5℃,3℃)、[2℃,2.5℃)、[1.5℃,2℃)、[1℃,1.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仅以上述5个区间示例,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区间的大小和个数,对此不作限制。
示例一:当控制参数为送风的风速时,控制参数比值的设置规则可以如表1所示。
Th-Ta 控制参数比值 预设控制参数(原始送风的风速)
≥3℃ 1.5 v(40%)
≥2.5℃ 1.4 v
≥2℃ 1.3 v
≥1.5℃ 1.2 v
≥1℃ 1.1 v
表1控制参数比值设置规则(控制参数为送风的风速)
假设预设控制参数(原始风速)为40%,由于图2中,Th=27.9℃,Ta=25.1℃,则Th-Ta=2.8,则对应的控制参数比值为1.4。可知,控制参数(送风的风速)为1.4*40%=64%。并且,假设x=2,则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
示例二:当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摆动速度时,控制参数比值的设置规则可以如表2所示。
Th-Ta 控制参数比值 预设控制参数(原始摆动速度)
≥3℃ 0.5 v(6°/s)
≥2.5℃ 0.6 v
≥2℃ 0.7 v
≥1.5℃ 0.8 v
≥1℃ 0.9 v
表2控制参数比值设置规则(控制参数为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摆动速度)
假设预设控制参数(原始摆动速度)为6°/s,由于图2中,Th=27.9℃,Ta=25.1℃,则Th-Ta=2.8,则对应的控制参数比值为0.6。可知,控制参数(导风条的摆动速度)为0.6*6°/s=3.6°/s。并且,假设x=2,则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
步骤306,根据控制参数比值和预设控制参数,确定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控制参数比值和预设控制参数,可以确定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例如,根据步骤305中的示例一,可以得到控制参数,即目标送风角度对应的送风的风速为1.4*40%=64%。并且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87.5%,100%]。则可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以风速64%,在目标送风角度[87.5%,100%]内送风。
根据步骤305中的示例二,可以得到控制参数,即目标送风角度对应的导风条的摆动速度为0.6*6°/s=3.6°/s,并且,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87.5%,100%],则可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以导风条的摆动速度为3.6°/s,在目标送风角度[87.5%,100%]内送风。
进一步地,当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时,可以直接根据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控制参数。具体地,当最大温度差值的取值范围不同时,控制参数不同,因此,可以预先将最大温度差值(Th-Ta)的取值范围划分为预设个数的取值区间,而后,分别为每个取值区间设置对应的控制参数。例如,参见图2,可以将最大温度差值(Th-Ta)的取值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分别为:[3℃,+∞)、[2.5℃,3℃)、[2℃,2.5℃)、[1.5℃,2℃)、[1℃,1.5℃)。
示例三:当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时,控制参数设置规则可以如表3所示。
Th-Ta 控制参数(暂停摆动时长) 原始摆动速度
≥3℃ 30s v(6°/s)
≥2.5℃ 25s v
≥2℃ 20s v
≥1.5℃ 15s v
≥1℃ 10s v
表3控制参数设置规则(控制参数为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
由于图2中,Th=27.9℃,Ta=25.1℃,则Th-Ta=2.8,则对应的控制参数(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为25s,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为
步骤307,采用控制参数,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控制参数时,可以采用控制参数,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例如,根据示例一,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目标送风角度时,可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以风速64%,在目标送风角度[87.5%,100%]内送风。
根据示例二,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目标送风角度时,可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以导风条的摆动速度为3.6°/s,在目标送风角度[87.5%,100%]内送风。
根据示例三,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目标送风角度时,可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以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为25s,在目标送风角度93.75%送风。
由此,经过预设时长后,例如30分钟后,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可以趋于较为均匀状态,环境温度分布图可以如图3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包括:检测模块110和调整模块120。其中,
检测模块11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调整模块12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调整模块120,包括:
确定子模块121,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控制子模块122,用于采用控制参数,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控制子模块122,具体用于: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送风的风速;
或者,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导风条的摆动速度;
或者,在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子模块121,包括:
差值确定单元1211,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其中,参考值,是根据各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均值确定的,或者,是根据空气调节设备的设定温度确定的,或者,是根据至少一个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确定的。
参数确定单元1212,用于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数确定单元1212,具体用于: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目标送风位置;根据最大温度差值,确定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参数确定单元1212,还用于:根据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控制参数比值;其中,控制参数比值,是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与非目标送风角度的预设控制参数之比;根据控制参数比值和预设控制参数,确定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采用阵列式传感器中第m列传感器测量得到目标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则参数确定单元1212,还用于:在根据最大温度差值,确定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之前,根据目标送风位置,确定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
其中,m大于或等于预设值x时,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M为阵列式传感器的总列数;m小于预设值x时,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0至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为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检测模块110,具体用于:采用N行M列的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阵列式传感器包括阵列式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而后根据环境温度分布,控制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由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分布,自动调整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达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在空间内的环境温度分布均匀的目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出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提出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采用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对应送风角度的制冷量或制热量,包括:
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送风的风速;
或者,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所述导风条的摆动速度;
或者,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摆动至各送风角度时,根据对应控制参数,调整所述导风条的暂停摆动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确定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与参考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其中,所述参考值,是根据各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均值确定的,或者,是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设定温度确定的,或者,是根据至少一个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确定的;
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对应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各送风位置的温度差值,确定具有最大温度差值的目标送风位置;
根据所述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控制参数比值;其中,所述控制参数比值,是所述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与非目标送风角度的预设控制参数之比;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比值和所述预设控制参数,确定所述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阵列式传感器中第m列传感器测量得到所述目标送风位置的环境温度;
所述根据所述最大温度差值,确定所述目标送风位置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的控制参数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送风位置,确定对应的目标送风角度;
其中,m大于或等于预设值x时,所述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所述M为所述阵列式传感器的总列数;
m小于所述预设值x时,所述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取值范围为0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送风角度的表征值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包括:
采用N行M列的阵列式传感器检测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所述阵列式传感器包括阵列式红外热电堆传感器。
10.一种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分布;其中,所述环境温度分布,用于指示空气调节设备的各送风位置处的环境温度;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分布,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在各送风位置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11.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810715317.1A 2018-06-29 2018-06-29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Active CN108954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17.1A CN108954709B (zh) 2018-06-29 2018-06-29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JP2020571793A JP7122401B2 (ja) 2018-06-29 2018-07-27 空気調節機器の制御方法、装置及び空気調節機器
PCT/CN2018/097393 WO2020000554A1 (zh) 2018-06-29 2018-07-27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5317.1A CN108954709B (zh) 2018-06-29 2018-06-29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4709A true CN108954709A (zh) 2018-12-07
CN108954709B CN108954709B (zh) 2019-12-10

Family

ID=64485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5317.1A Active CN108954709B (zh) 2018-06-29 2018-06-29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22401B2 (zh)
CN (1) CN108954709B (zh)
WO (1) WO202000055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4856A (zh) * 2019-04-15 2019-08-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10370895A (zh) * 2019-06-28 2019-10-25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挖掘机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和挖掘机
CN110410975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WO2020134125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1912075A (zh) * 2020-07-31 2020-11-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0764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23711A (zh) * 2022-12-06 2023-03-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8414A (zh) * 2020-10-22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送风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送风机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789A (zh) * 2013-11-13 2014-03-12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能够上下扫描检测温度进行温度控制的空调
CN204574266U (zh) * 2015-04-01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安阳分公司 空调系统
CN105066334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JP2017053603A (ja) * 2015-09-11 2017-03-16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WO2017175305A1 (ja) * 2016-04-05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5355B2 (ja) * 1992-02-27 1998-06-1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5775989A (en) * 1995-08-21 1998-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air flow control louver
JP3805165B2 (ja) * 2000-04-26 2006-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人体検知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3995491B2 (ja) * 2002-02-06 2007-10-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7183083A1 (ja) 2016-04-18 2017-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361718B2 (ja) * 2016-10-28 2018-07-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9789A (zh) * 2013-11-13 2014-03-12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能够上下扫描检测温度进行温度控制的空调
CN204574266U (zh) * 2015-04-01 2015-08-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安阳分公司 空调系统
CN105066334A (zh) * 2015-07-23 2015-11-18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JP2017053603A (ja) * 2015-09-11 2017-03-16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空気調和機
WO2017175305A1 (ja) * 2016-04-05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4125A1 (zh) * 2018-12-25 2020-07-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0094856A (zh) * 2019-04-15 2019-08-06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送风控制方法
CN110370895A (zh) * 2019-06-28 2019-10-25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挖掘机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和挖掘机
CN110410975A (zh) * 2019-07-30 2019-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11912075A (zh) * 2020-07-31 2020-11-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0764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23711A (zh) * 2022-12-06 2023-03-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4709B (zh) 2019-12-10
JP2021529925A (ja) 2021-11-04
WO2020000554A1 (zh) 2020-01-02
JP7122401B2 (ja)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4709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8800469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导风条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4864563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9059224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JP7058352B2 (ja) 空気調節機器の制御方法、制御装置、空気調節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955625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9724220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6152378B (zh) 一种混流空调及其混流控制方法
CN108800470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4776561A (zh) 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5318487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控制系统
CN206207606U (zh) 中央空调系统
WO2020134124A1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8800471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6596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954723A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986314A (zh) 空调器的智能送风调节方法及空调器
CN105485849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装置
WO2020000839A1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851744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128940B (zh) 基于多传感器检测房间多区域湿度的方法及湿度检测设备
CN108917088B (zh) 一种体感风量调节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2128939A (zh) 一种空调除湿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9668267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9028470A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