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47810B -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47810B
CN108947810B CN201810671338.8A CN201810671338A CN108947810B CN 108947810 B CN108947810 B CN 108947810B CN 201810671338 A CN201810671338 A CN 201810671338A CN 108947810 B CN108947810 B CN 108947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cinic acid
container
temperature
carbonylation
acet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13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47810A (zh
Inventor
付微婷
郝小兰
池华春
孙万万
王彦宾
陈朋
杨益
周志明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n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n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n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nfeng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13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47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4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47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47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 with carbon monoxide
    • C07C51/14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 with carbon monoxide on a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organic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7/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r compounds of halogens, sulfur, selen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or nitrogen; Catalysts comprising carbon compounds
    • B01J27/06Halogen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7/128Halogens; Compounds thereof with iron group metals or platinum group metals
    • B01J27/13Platinum group met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温、常压下,以CO、C2H2、H2O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25~45℃,压力为0.1~2MPa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中经催化剂体系催化乙炔双羰基化合成丁二酸;所用催化剂体系包括体系A或体系B,体系A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配体;体系B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卤化氢和卤化铜配体,其中n(Pd2+)︰n(Li+)=1︰1~12;n(H+)︰n(Pd2+)=1︰1~17;n(Cu2+)︰n(Pd2+)=1︰2~50;本发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安全;同时避免了传统丁二酸生产工艺中复杂的操作过程,一步法制取丁二酸,极大地简化了工艺路线,便于操作,周期短;后处理极为简单,纯度高,能耗低,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丁二酸(Succinic acid)又名琥珀酸,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其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主要应用于制药、农药、食品、合成塑料、橡胶、防护涂料、染料、墨水和其它工业中。除了以上应用以外,丁二酸还可以衍生出许多下游产品,如1,4-丁二醇(BDO)、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GBL)、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厉,作为可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主要原料的丁二酸,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丁二酸的合成方法有化学合成法(石蜡氧化、催化加氢法、乙炔羰基化法)、生物法(生物转化法和发酵法)和电解法。化学路径是一种相对较成熟的工艺,该法转化率高,产率高,但是常常伴随高能耗〔高温、高压〕,且操作条件严格;生物法虽然避免了对石化原料的依赖,减少了化学合成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生产效率低,分离提纯工艺复杂,废水量大等问题,使其大规模应用于工业化生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而电解合成法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电耗高、电极腐蚀等难题。
我国现有的丁二酸生产企业,大部分均以石油基为原料,其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规模不大,单线产能最大仅达1000t,同时我国石油储量并不大,因而严重制约了我国丁二酸生产量。
目前我国丁二酸年生产能力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丁二酸的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巨大,寻找新的丁二酸合成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在天然气裂解乙炔并通过炔醛法合成BDO的产业链中,相关企业拥有丰富的乙炔和CO资源。
利用乙炔和CO合成附加值较高的丁二酸,不仅可以直接售卖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与BDO合成PBS,完成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以CO与C2H2为原料合成丁二酸,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与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丁二酸生产工艺繁琐、产品收率低及能耗高的状况,函需提出了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现有乙炔法合成丁二酸,通常采用乙炔、一氧化碳以及水在[Co(CO)4]催化下一步合成丁二酸,反应温度在80-250℃,压力为2.94-49.03MPa,反应条件控制苛刻,高温、高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能耗高,收率低。
现有技术中包括一种以PdBr2-LiBr-CH3CN催化体系并在常压、40℃反应条件下,将乙炔羰基化合成顺丁烯二酸酐、丁二酸酐的方法,乙炔的转化率约70%,但此种方法得到的是顺丁烯二酸酐、丁二酸酐,且还有丙酸、丙烯酸、呋喃酮等副产物产生,还需要进一步水解、氢化和复杂的分离过程才能得到丁二酸产物。
现有技术中包括一种以PdCl2-CuCl2-H2O/dioxane催化体系并在常温常压反应条件下,将末端炔烃羰基化合成马来酸酐,收率约98%,但此种方法只能得到末端含有马来酸酐的有机物,仍需要进一步氢化、分离等复杂后续处理,才能得到丁二酸,而关于后续处理方法尚未报道。
现有技术中还包括一种经两步法钯催化乙炔制备丁二酸的方法,以PdBr2-LiBr/HBr-含氮/磷配体-CH3CN为催化体系,在温度为25-75℃、压力为0.1-5MPa条件下,虽然可以将乙炔羰基化成丁二酸(酐),但所得到的乙炔羰基化产物中丁二酸纯度仅在70-80%之间,且反式丁烯二酸等副产物纯度约为13-17%;并对该羰基化产物进一步钯催化加氢、分离得到丁二酸产物,纯度≥99.5%。
此种方法虽然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分离相对简单,且可以得到较高纯度丁二酸,但是经两步法乙炔制取丁二酸,操作较为复杂,且均以贵金属钯做催化剂,成本相对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体系A或体系B;
所述体系A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配体;
所述体系B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卤化氢和卤化铜配体;
所述钯化合物包括钯的卤化物、醋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或氢氧化物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卤化锂包括LiBr或LiCl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卤化氢包括HBr或HCl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卤化铜包括CuBr2或CuCl2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催化体系中:Pd2+与Li+的摩尔比为1︰1~12;
H+与Pd2+摩尔比为1︰1~17;
Cu2+与Pd2+摩尔比为1︰2~50;
所述催化剂体系占混合物A总重量的0.01%~4.0%;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一直处于恒温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
所述H2O与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7~450;
所述恒温加热温度为25~45℃;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1~2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2H2和CO的摩尔比为1︰3~7;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8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的水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维持在1︰17~45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丙酮、乙腈、乙酰丙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氮气通入的流速为50~300ml/min;所述氮气的通入时间范围为5~3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范围为10~-10℃,时间范围为1~5h。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所述低温溶剂为步骤1)中有机溶剂。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步骤2)的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过程中:温度范围为90~105℃,时间范围为2~4h。
本发明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钯催化乙炔的双羰基化一步法制取丁二酸,在天然气裂解乙炔并通过炔醛法合成BDO的产业链中,相关企业拥有丰富的乙炔和CO资源,利用乙炔和CO合成附加值较高的丁二酸,不仅可以直接售卖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价值,还可以与BDO合成PBS,完成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以CO与C2H2为原料合成丁二酸,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良好的工业开发与应用前景;
2)本发明钯催化乙炔的双羰基化一步法制取丁二酸,在在反应温度为25~45℃,压力为0.1~2MPa条件下,反应条件温和,克服了高温高压带来的危险性,并起到了节能减排的巨大优势;同时避免了传统丁二酸生产工艺中复杂的操作过程,一步法制取丁二酸,极大地简化了工艺路线,便于操作,周期短;
本发明中的后处理极为简单,能耗低,反应结束后低温冷却、过滤后所得的固体经溶剂洗涤即可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纯度可达98%以上;因此,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3)本发明中若反应不完全,低温冷却、过滤后所得的滤液(包含洗涤过滤物的滤液)还可返回反应装置重复进行反应;
因此,本发明中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和卤化铜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钯化合物为PdBr2,其重量为0.2345g;
所述卤化锂为LiBr,其重量为0.2600g;
所述卤化氢为HBr,其体积为0.03ml,其含量为47%;
所述卤化铜为CuBr2,其重量为0.0208g;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其体积为30ml;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
所述H2O的重量为0.17g;
所述反应温度为25℃;
所述氮气的流速为60ml/min,通入时间为10min;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1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O和C2H2的摩尔比为5;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5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相对丙酮有机溶剂,体系中H2O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34~27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所述丁二酸固体的质量为1.7294g,纯度为98.7%。
所述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为-7℃,时间为3h。
所述烘干过程中:温度为105℃,时间为3h。
所述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丙酮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
所述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实施例2: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卤化氢和卤化铜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钯化合物为PdBr2,其重量为0.4991g;
所述卤化锂为LiBr,其重量为0.5212g;
所述卤化氢为HBr,其体积为0.05ml,其含量为47%;
所述卤化铜为CuBr2,其重量为0.0456g;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其体积为60ml;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恒温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
所述H2O的重量为0.6g;
所述加热温度为35℃;
所述氮气的通入时间为10min;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2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O和C2H2的摩尔比为4;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6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相对丙酮有机溶剂,体系中H2O与溶剂摩尔比为1︰22~27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所述丁二酸固体的质量为3.7711g,纯度为98.5%。
所述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为5℃,时间为3h。
所述烘干过程中:温度为105℃,时间为3h。
所述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丙酮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
所述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实施例3: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钯化合物为PdBr2,其重量为0.2596g;
所述卤化锂为LiBr,其重量为0.2526g;
所述卤化氢为HBr,其体积为0.04ml,其含量为47%;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其体积为30ml;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恒温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
所述H2O的重量为0.2g;
所述加热温度为30℃;
所述氮气的通入时间为10min;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15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O和C2H2的摩尔比为6;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5.5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相对乙腈有机溶剂,体系中H2O与溶剂摩尔比为1︰27~27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所述丁二酸固体的质量为2.1000g,纯度为98.4%。
所述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为-7℃,时间为3h。
所述烘干过程中:温度为105℃,时间为3h。
所述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乙腈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
所述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实施例4: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配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钯化合物为PdBr2,其重量为0.2696g;
所述卤化锂为LiBr,其重量为0.2627g;
所述卤化氢为HBr,其体积为0.04ml,其含量为47%;
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其体积为30ml;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恒温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
所述H2O的重量为0.2g;
所述加热温度为30℃;
所述氮气的通入时间为10min;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1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O和C2H2的摩尔比为5;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5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相对丙酮有机溶剂,体系中H2O与溶剂摩尔比为1︰34~27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所述丁二酸固体的质量为1.8020g,纯度为98.6%。
所述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为-7℃,时间为3h。
所述烘干过程中:温度为105℃,时间为3h。
所述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丙酮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
所述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Claims (6)

1.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催化剂体系所在的容器A中,得到混合物A;
所述催化剂体系包括体系A或体系B;
所述体系A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和卤化氢配体;
所述体系B包括钯化合物、卤化锂、卤化氢和卤化铜配体;
所述钯化合物包括钯的卤化物、醋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或氢氧化物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卤化锂包括LiBr或LiCl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卤化氢包括HBr或HCl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卤化铜包括CuBr2或CuCl2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催化体系中:Pd2+与Li+的摩尔比为1︰1~12;
H+与Pd2+摩尔比为1︰1~17;
Cu2+与Pd2+摩尔比为1︰2~50;
所述催化剂体系占混合物A总重量的0.01%~4.0%;
2)在容器A中滴加H2O,再将容器A置于一直处于恒温加热环境下,向容器A中通入氮气,置换容器A中的空气;氮气通入的流速为50~300ml/min;所述氮气的通入时间范围为5~30min;
所述H2O与步骤1)中的有机溶剂的摩尔比为1︰17~450;
所述恒温加热温度为25~45℃;
3)向容器A中持续通入CO和C2H2的混合气体,容器A内的压力保持为0.1~2MPa,反应过程中析出白色固体;
所述C2H2和CO的摩尔比为1︰3~7;
所述通入混合气体的时间为3~8h;
在反应过程中,容器A中的水与有机溶剂的摩尔比维持在1︰17~450;
4)当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结束过后,将容器A中得到的混合物B进行低温冷却、过滤、洗涤和烘干,得到高纯度的丁二酸固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丙酮、乙腈、乙酰丙酮或N-甲基吡咯烷酮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低温冷却过程中:温度范围为10~-10℃,时间范围为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洗涤过程中:通过低温溶剂洗涤至固体变为白色或灰白色;所述低温溶剂为步骤1)中有机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过滤过程中得到的滤液能够返回步骤2)的反应装置中,进行重复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过程中:温度范围为90~105℃,时间范围为2~4h。
CN201810671338.8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Active CN108947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338.8A CN108947810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1338.8A CN108947810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7810A CN108947810A (zh) 2018-12-07
CN108947810B true CN108947810B (zh) 2021-09-10

Family

ID=64486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1338.8A Active CN108947810B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47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2683B (zh) * 2020-11-23 2024-04-2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碳载Pd-M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在C2H2双羰基化反应中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7279A (zh) * 1986-12-05 1988-06-15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炔属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方法
CN107721843A (zh) * 2017-10-30 2018-02-23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乙炔双羰基化产物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CN10773930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钯催化乙炔的双羰基化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7279A (zh) * 1986-12-05 1988-06-15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炔属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方法
CN107721843A (zh) * 2017-10-30 2018-02-23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乙炔双羰基化产物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的方法
CN10773930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钯催化乙炔的双羰基化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chanistic study of acetylene carbonylation to anhydrides of dicarboxylic acids in solutions of palladium complexes;L.G.Bruk.etal.;《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19951231;第104卷;第13页 *
乙炔羰基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刘蕊等;《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51231;第40卷;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47810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7801B (zh) 一种金属/固体酸催化剂上由糠醛制备γ-戊内酯的方法
CN102617518B (zh) 顺酐气相加氢一步法制备四氢呋喃
JP6518060B2 (ja) グルカル酸の製造法
CN107739309B (zh) 一种钯催化乙炔的双羰基化制备方法
CN103113187A (zh) 由乙酸制乙醇并联产乙酸乙酯的方法
CN108947810B (zh) 一种乙炔羰基化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CN109608304B (zh) 一种糠醛加氢直接生产1,2-戊二醇的方法
CN102863335A (zh) 一种丁二酸二酯的制备方法
CN107778175A (zh) 1,4‑环己烷二甲醇二异辛酸酯的合成工艺
CN109678654B (zh) 一种5-羟甲基糠醛加氢直接生产1,2,6-己三醇的方法
CN102649057B (zh) Co偶联反应制备草酸酯的催化剂
CN103230795A (zh) 一种乙酸酯加氢制乙醇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应用
CN103214384B (zh) 对氨基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CN110872208A (zh) 一种耦合环己烷混合物脱氢技术的环己醇制备方法
CN102649746A (zh) 草酸酯通过加氢生产乙醇酸酯的方法
CN102649743B (zh) 合成乙醇酸酯的方法
CN1990456A (zh) 一种生产n,n-二甲基环己胺的新方法
CN102219679B (zh) Co气相偶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10483244B (zh) 一种叔丁醇的制备方法
CN106431885B (zh) 顺丁烯二酸酐混合溶剂臭氧化合成乙醛酸的方法
CN104725187A (zh) 一种合成气直接制乙醇并联产甲烷的工艺
CN102649728B (zh) 由co气相反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13372307B (zh) 一种2,5-呋喃二甲醇的制备方法
CN102649729A (zh) 由co气相偶联催化反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07540548B (zh) 制备碳酸二丁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