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2790A -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2790A
CN108932790A CN201811013498.XA CN201811013498A CN108932790A CN 108932790 A CN108932790 A CN 108932790A CN 201811013498 A CN201811013498 A CN 201811013498A CN 108932790 A CN108932790 A CN 108932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cabinet
gate
full
dispens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34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ision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ision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ision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ision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34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2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2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7/00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 G07F7/06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returnable containers, i.e. reverse vending systems in which a user is rewarded for returning a container that serves as a token of value, e.g. bottles
    • G07F7/0609Mechanisms actuated by objects other than coins to free or to actuate vending, hiring, coin or paper currency dispensing or refunding apparatus by returnable containers, i.e. reverse vending systems in which a user is rewarded for returning a container that serves as a token of value, e.g. bottles by fluid containers, e.g. bottles, cups, gas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适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检测传输机构及闸门机构,箱体开设有投放口及回收口,检测传输机构和闸门机构均安装于箱体,检测传输机构位于闸门机构和回收口之间,检测传输机构包括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检测瓶子数量的第一检测装置及用于对瓶子进行摄像的摄像仪,摄像仪安装于箱体上并位于皮带传输装置的对应上方,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箱体上并分别位于皮带传输装置相对的两侧外,控制器根据摄像仪反馈的信息控制皮带传输装置将从投放口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或退回至投放口。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能够对投入的瓶子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分类回收,还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等优点。

Description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智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目前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都主要包括箱体和称重仪,称重仪通过对投入箱体的垃圾进行称重,然后根据回收垃圾的重量数据对投放用户进行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人们对于垃圾回收的积极性,由于瓶子的种类和重量各不相同,这种通过称重进行回收的方式只适用于纸类及金属等的智能回收,却无法根据瓶子的具体数量以及种类来对用户进行相应的奖励,故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无法对瓶子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回收。
因此,亟需要一种能够对投入的瓶子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分类回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投入的瓶子实现全自动的智能分类回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适用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检测传输机构及用于与所述投放口配合并选择性的开闭所述投放口的闸门机构,所述箱体开设有供瓶子投入所述箱体内的投放口及与对投入所述箱体内的瓶子进行收集的回收口,所述检测传输机构和闸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检测传输机构位于所述闸门机构和回收口之间,所述检测传输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皮带传输装置所传输瓶子数量的第一检测装置及用于对从所述投放口投入至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瓶子进行摄像的摄像仪,所述摄像仪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对应上方,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相对的两侧外,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仪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将从所述投放口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或退回至所述投放口。
较佳地,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包括传送驱动器及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沿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传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
较佳地,所述传送驱动器具有驱动输出轴,所述传送组件至少为两组且沿所述驱动输出轴的轴向相间隔开,所有的所述传送组件中的主动轮各安装于所述驱动输出轴上。
较佳地,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的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档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呈倒“八”字形的间隔开布置,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之间。
较佳地,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用于将退回的瓶子导向至所述投放口的导向滑梯,所述导向滑梯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与所述投放口之间,所述导向滑梯具有呈排列的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相交。
较佳地,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瓶子退回情况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导向滑梯相邻设。
较佳地,所述闸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投放口配合的闸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移动驱动器、移动地设于所述箱体的移动座、位于所述闸门一侧外的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位于所述闸门相对的另一侧外的第二中间传动组件,所述移动驱动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之间,且所述移动驱动器具有伸向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第一输出轴及伸向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各包含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沿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所述移动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连接,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连接,所述闸门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移动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移动座连同所述闸门一起移动以使所述闸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投放口。
较佳地,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和移动座之间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布置的直线导向件及滑套于所述直线导向件上的配合件,所述直线导向件和配合件中的一者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直线导向件和配合件中的另一者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中的直线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的传动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闸门开启时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及用于检测所述闸门关闭时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设置有检测传输机构及用于与投放口配合并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的闸门机构,检测传输机构和闸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检测传输机构位于闸门机构和回收口之间,闸门机构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以允许用户将瓶子从投放口投入至检测传输机构,不仅能够实现闸门机构和检测传输机构的相互对接,而且有效避免因用户的错误投放而影响正常的回收;又由于检测传输机构设置有皮带传输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摄像仪,皮带传输装置对从投放口投入至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瓶子进行运输,第一检测装置设于皮带传输装置相对的两侧外以对皮带传输装置上所传输的瓶子数量进行检测并反馈给控制器,从而使得控制器可根据瓶子的数量对用户进行相应的奖励,进而提高用户对于垃圾回收的积极性;摄像仪位于皮带传输装置的对应上方并将获取的图像来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摄像仪反馈的信息控制皮带传输装置将从投放口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或退回至投放口,换句话说,若瓶子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将瓶子传输至回收口以进行回收,若瓶子不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将瓶子退回至投放口,以使得用户取走不合标准的瓶子,从而避免用户的错误投放影响正常的回收,进而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分类;综上,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能够实现投放口的自动开闭、对投入的瓶子进行检测、数量统计及将瓶子选择性的传输至回收口和投放口,从而实现垃圾的全自动分类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在投放口位置附近进行局部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面。
图2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中的检测传输机构安装于箱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面。
图3为图2所示的检测传输机构在隐藏箱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中的闸门机构安装于箱体时的立体结构示意面。
图5为图4所示的闸门机构沿箭头B所指方向投影的平面结构示意面。
图6为图4所示的闸门机构沿箭头C所指方向投影的平面结构示意面。
图7为图4所示的闸门机构沿箭头C所指方向投影且投放口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面。
图8为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100,其适用与一控制器2电性连接,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100包括箱体1、检测传输机构4及用于与投放口121a配合并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121a的闸门机构5,箱体1开设有供垃圾投入箱体1内的投放口121a及与对投入所述箱体内的瓶子进行收集的回收口111,回收口111与瓶子收集箱3相连通,检测传输机构4和闸门机构5均安装于箱体1,检测传输机构4位于闸门机构5和回收口111之间,闸门机构5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121a,以允许用户将瓶子从投放口121a投入至检测传输机构4,不仅能够实现闸门机构5和检测传输机构4的相互对接,而且有效避免因用户的错误投放而影响正常的回收;检测传输机构4包括安装于箱体1上的皮带传输装置41、用于检测皮带传输装置41所传输瓶子数量的第一检测装置42及用于对从投放口121a投入至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瓶子进行摄像的摄像仪43,第一检测装置42安装于箱体1上并分别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相对的两侧外,从而对皮带传输装置41上所传输的瓶子数量进行检测并反馈给控制器2,从而使得控制器2可根据瓶子的数量对用户进行相应的奖励,进而提高用户对于垃圾回收的积极性;摄像仪43安装于箱体1上并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的对应上方,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上方的摄像仪43能够通过拍摄而获取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图像,并反馈至控制器2,控制器2根据摄像仪43反馈的信息控制皮带传输装置41将从投放口121a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111或退回至投放口121a,即若瓶子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传输至回收口111以进行回收,若瓶子不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退回至投放口121a,以使得用户取走不合标准的瓶子,从而避免用户的错误投放影响正常的回收,进而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分类。可以理解的是,检测传输机构4也可对其他类型的回收物进行筛选,若用户错误的投入其他类型的垃圾,则皮带传输装置41同样将其他类型的回收物退回至投放口,以使得用户取走其他类型的回收物,从而避免用户的错误投放影响正常的回收,进而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分类。更为具体的,如下:
请参阅图1,箱体1内具有一腔体,腔体内设有一呈水平的隔板11,从而将腔体分隔成一上腔体12和一下腔体13,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的前方分别具有用于打开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的门体121和131,门体121和131的设置可以使工作人员根据情况选择性的打开和关闭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结构简单且便于使用和维修,下腔体13用于放置瓶子收集箱3,投放口121a呈贯穿的开设于上腔体12的门体121上,闸门机构5安装于上腔体12的门体121内侧并与投放口121a配合,回收口111开设于隔板11上并使得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连通,从而使得瓶子从回收口111掉落至位于回收口111下方的瓶子收集箱3内,检测传输机构4安装于隔板11上并分与闸门机构5和回收口111对接,从而使得各部件之间的布置更为紧凑。
请参阅图2至图3,检测传输机构4还包括第一限位挡板44a、第二限位挡板44b、用于辅助摄像仪43获取图像的补光灯45、用于将退回的瓶子导向至投放口121a的导向滑梯46、用于检测瓶子退回情况的第二检测装置47及用于调节皮带传输装置41之张紧程度的张紧结构48。第一限位挡板44a和第二限位挡板44b安装于箱体1,较优的是,第一限位挡板44a及第二限位挡板44b呈倒“八”字形的间隔开布置,皮带传输装置41位于第一限位挡板44a与第二限位挡板44b之间,从而将瓶子限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上,利用第一限位挡板44a和第二限位挡板44b的限位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瓶子偏离皮带传输装置41,从而确保瓶子的正常移动,结构简单。补光灯45安装于箱体1上,较优的是,补光灯45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的布置于摄像仪43的相对两侧,从而达到更优的补光效果。导向滑梯46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与投放口121a之间,利用导向滑梯46的导向作用,使得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所传输至投放口121a的瓶子能够顺利滑落至投放口121a处,从而使得瓶子更平稳的退回至投放口121a处。较优的是,导向滑梯46具有呈排列的第一齿形结构461,第一齿形结构461的排列方向与皮带传输装置41的传输方向相交(皮带传输装置41的传输方向为图2及图3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第一齿形结构461的设置能够对滑落的瓶子起到缓冲的作用,结构简单。第二检测装置47安装于箱体1上并与导向滑梯46相邻设,第二检测装置47将检测瓶子的滑落情况并反馈给控制器2,从而确保瓶子准确的滑落至投放口121a处,较优的是,第二检测装置47为落物传感器,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第二检测装置47删除。使用时,将控制器2分别与皮带传输装置41、第一检测装置42、摄像仪43和第二检测装置47电性连接,第一检测装置42、摄像仪43和第二检测装置47将相关信号反馈给控制器2,控制器2对反馈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皮带传输装置41工作,从而精确的控制瓶子的传输位置,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3,皮带传输装置41包括传送驱动器411及传送组件412,传送组件412包括主动轮412a、从动轮412b及传动件412c,主动轮412a与从动轮412b沿皮带传输装置41的传输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主动轮412a与传送驱动器411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412a和从动轮412b安装于箱体1上,传动件412c绕设于主动轮412a及从动轮412b上,利用主动轮412a、从动轮412b和传动件412c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放置于传动件412c上的瓶子能够更平稳及顺畅的进行传输,结构简单且稳定性高,控制器2与传送驱动器411电性连接,从而通过控制传动件412c的传动方向来间接控制物品传输的方向,灵活性高。具体的,传送驱动器411具有驱动输出轴411a,传送组件412至少为两组且沿驱动输出轴411a的轴向相间隔开,所有的传送组件412中的主动轮412a各安装于驱动输出轴411a上,由于所有的传送组件412中的主动轮412a均安装于传送驱动器411的驱动输出轴411a上,所有传送组件412的传动件412c能够在同一传送驱动器411的驱动下保持同步的协调传动,并间接使得位于传动件412c上的物体能够做更稳定且顺畅的移动,进而有效的避免因传动件412c的不同步而影响物体的正常传输。张紧结构48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中的主动轮412a的一侧,从而便于调节皮带传输装置41中的传动件412c的张紧程度。较优的是,传送组件412设置为两组,两传送组件412呈对称的布置于箱体1上,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主动轮412a为带轮或链轮,从动轮412b为带轮或链轮,传动件412c对应为皮带或链条,传送驱动器411为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从而提高传动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主动轮412a及从动轮412b均为带轮,传动件412c对应为皮带,传送驱动器411为旋转电机,此时传送组件412的主动轮412a均连接于旋转电机的驱动输出轴411a上,间接使得传动件412c做更平稳可靠及顺畅的运动,从而实现传动件412c带动瓶子移动的目的。值得注意者,由于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至图3,第一检测装置42沿皮带传输装置41的传输方向呈一前一后的布置,利用第一检测装置42,能够精确的检测出皮带传输装置41上所运输的瓶子数量,结构简单且检测精度高。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42设置为两个,两第一检测装置42呈一前一后的布置于箱体1的外侧面。举例而言,第一检测装置42包括分别安装于箱体1两侧的光感传感器421和散光板422,箱体1的外侧面对应光感传感器421和散光板422开设有通光口14,利用散光板422和光感传感器421的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瓶子数量的检测。
请参阅图4至图5,闸门机构5包括用于与投放口121a配合的闸门51、移动驱动器52、移动座53、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及导向组件56。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位于闸门51一侧外,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位于闸门51相对的另一侧外,从而有效避免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和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对闸门51的移动造成干涉;移动座53移动地设于箱体1上,较优的是,移动座53的长度方向与移动座53的移动方向(即图4中双箭头D所指)相交,使得移动座53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为移动座53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便于移动座53横跨闸门51,为闸门51的安装提供充足的安装位置,但不限于此。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包含主动轮541、从动轮542及传动件543,主动轮541与从动轮542沿移动座53的移动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主动轮541与第一输出轴521连接,从动轮542安装于箱体1上,传动件543绕设于主动轮541及从动轮542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包含主动轮551、从动轮552及传动件553,主动轮551与从动轮552沿移动座53的移动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主动轮551与第二输出轴522连接,从动轮552安装于箱体1上,传动件553绕设于主动轮551及从动轮552上。移动驱动器52安装于箱体1上,移动驱动器52位于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之间,且移动驱动器52具有伸向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的第一输出轴521及伸向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的第二输出轴522,不仅简化了整体结构以达到缩小体积的目的,而且能够确保第一输出轴521和第二输出轴522进行同步转动;举例而言,移动驱动器52为一电机,较优为一减速电机,但不限于此。
移动座53的第一端与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中的传动件543连接,移动座53的第二端与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中的传动件553连接,闸门51与移动座53连接,移动驱动器52通过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驱使移动座53连同闸门51一起移动以使闸门51选择性地开闭投放口121a,即无需人手就可实现投放口121a的自动开闭,从而给使用者的投放带来便利,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的主动轮541与移动驱动器52的第一输出轴521连接,而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的主动轮551与移动驱动器52的第二输出轴522连接,且移动座53的第一端与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的传动件543连接而移动座53的第二端与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的传动件553连接,利用第一输出轴521和第二输出轴522的同步转动使得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的传动件543和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的传动件553在移动驱动器52的驱动下进行同步运转,并间接使得移动座53的两端能够实现同步移动,不仅令移动座53在其移动的方向上做更稳定且顺畅的移动,而且有效避免因移动座53之两端的不同步而导致闸门51无法完全关闭投放口121a的现象。导向组件56设于箱体1和移动座53之间,具体地,导向组件56分别布置于闸门51相对的两侧外,较优的是,两导向组件56呈对称布置,对移动座53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移动导向更灵活,从而使得移动座53做更稳定且顺畅的移动。
请参阅图4至图5,闸门51开闭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闸门51开启时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57及用于检测闸门51关闭时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58,第一位置传感器57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8均安装于箱体1上;使用时,将第一位置传感器57、第二位置传感器58和移动驱动器52分别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起来,由第一位置传感器57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8将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2,控制器2对反馈的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移动驱动器52工作,从而精确的控制闸门51的移动位置,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1以及图5至图7上腔体12的门体121内侧还开设有用于拓展投放口121a的拓展口121b,投放口121a与拓展口121b相连通,若将闸门51开闭机构安装于门体121内侧,门体121外侧的遮盖件(图未示)将会遮盖于拓展口121b,换句话说,生产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拓展口121b之遮盖面积的大小,从而利用拓展口121b的未遮盖部分对投放口121a的开口大小进行拓展,并同时更换相应的闸门51就可适配不同类型的垃圾投放,调节灵活且适用性强。较优的是,投放口121a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闸门51的横截面为圆形,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拓展口121b删除。
请参阅图4至图5,箱体1上具有第一安装座15和第二安装座16,第一安装座15和第二安装座16沿移动座53的移动方向呈间隔开布置,主动轮541、551安装于第一安装座15上后再与移动驱动器52连接,从动轮542、552安装于第二安装座16,从而使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5和第二安装座16均设置为两个,两第一安装座15沿移动座53的长度方向位于传动件543和传动件553之间,同样,两第二安装座16位于传动件543及传动件553之间,从而使得各部件之间各位紧凑。
请参阅图4至图5,导向组件56包括沿移动座53的移动方向布置的直线导向件561及滑套于直线导向件561上的配合件562,直线导向件561和配合件562中的一者安装在箱体1上,直线导向件561和配合件562中的另一者安装在移动座53上。由于移动座53存在使其向下滑移的重力,直线导向件561和配合件562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对移动座53实现较好的定位和支撑,而且能够使移动座53更加稳定和顺畅的进行移动。于本实施例中,直线导向件56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座15和第二安装座16,配合件562连接于移动座53。直线导向件561位于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的传动件543与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的传动件553之间,从而使得各部件之间的布置更为紧凑。举例而言,直线导向件561为直线导杆或直线导轨,配合件562对应为导套或滑块,从而达到更好的导向效果。
请参阅图4至图5,第一输出轴521与第二输出轴522呈同轴心线布置,从而使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布置更为紧凑,较优的是,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和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呈对称的布置于箱体1,以达到更优的传动效果。举例而言,主动轮541、551为带轮或链轮,从动轮542、552为带轮或链轮,传动件543、553对应为皮带或链条,移动驱动器52为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从而提高传动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主动轮541、551及从动轮542、552均为带轮,传动件543、553对应为皮带,移动驱动器52为旋转电机,此时的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和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分别安装于旋转电机的第一输出轴521和第二输出轴522上,间接使得移动驱动器52驱使移动座53做更平稳可靠及顺畅的运动,从而实现移动驱动器52带动闸门51移动的目的。值得注意者,由于旋转电机或旋转气缸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4至图5,移动座53设有用于夹紧传动件543、553的固定压板531,具体地,固定压板53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紧压于传动件543、553,从而实现移动座53和传动件543、553的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移动座53的安装或更换,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较优的是,固定压板531与传动件543、553接触的一侧为第二齿形结构531a,第二齿形结构531a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增大固定压板531和传动件543、553之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传动过程中传动件543、553相对固定压板531进行滑移。固定压板531的数量与传动件543、553的数量对应,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压板531设置为两个,且固定压板531呈对称的布置于移动座53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处,从而使各部件的之间的布置更为紧凑,但不限于此。另,闸门51与移动座53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移动座53的安装或更换,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
结合附图1至图8,对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当要将垃圾从投放口121a投入箱体1内时,此时的移动驱动器52工作,由工作的移动驱动器52通过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带动移动座53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做同步协调的移动,从而由移动座53带动闸门51做同步协调的移动,使得闸门51移离投放口121a而实现投放口121a的开启,故使用者可将垃圾投入未经闸门51遮挡的投放口121a中;当垃圾投放完毕时,移动驱动器52再通过第一中间传动组件54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55驱使移动座53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做复位移动,从而由复位移动的移动座53带动闸门51移向投放口121a,从而实现闸门51关闭投放口121a的目的。当瓶子从投放口121a进入到检测传输机构4时,皮带传输装置41的传动件412c将瓶子往回收口111传输,第一检测装置42将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瓶子数量进行检测,并反馈给控制器2,摄像仪43对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瓶子图像进行拍摄并将相关图像反馈给控制器2,根据反馈的数据,若瓶子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传输至回收口111以进行回收,若瓶子不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传输至导向滑梯46,瓶子沿着导向滑梯46退回至所述投放口121a,控制器2控制闸门机构5再次打开闸门51,以使得用户取走不合标准的瓶子,从而避免用户的错误投放影响正常的回收,进而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分类,其中,第一位置传感器57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8将闸门51移动的位置信号反馈到控制器2,控制器2对反馈的位置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移动驱动器52工作,从而精确的控制闸门51的移动位置。第二检测装置47对瓶子的退回情况进行检测以确保瓶子准确的退回投放口121a。
由于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100设置有检测传输机构4及用于与投放口121a配合并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121a的闸门机构5,检测传输机构4和闸门机构5均与控制器2电性连接,检测传输机构4位于闸门机构5和回收口111之间,闸门机构5选择性的开闭投放口121a,以允许用户将瓶子从投放口121a投入至检测传输机构4,不仅能够实现闸门机构5和检测传输机构4的相互对接,而且有效避免因用户的错误投放而影响正常的回收;又由于检测传输机构4设置有皮带传输装置41、第一检测装置42和摄像仪43,皮带传输装置41对从投放口121a投入至皮带传输装置41上的瓶子进行运输,第一检测装置42设于皮带传输装置41相对的两侧外以对皮带传输装置41上所传输的瓶子数量进行检测并反馈给控制器2,从而使得控制器2可根据瓶子的数量对用户进行相应的奖励,进而提高用户对于垃圾回收的积极性;摄像仪43位于皮带传输装置41的对应上方并将获取的图像来反馈给控制器2,控制器2根据摄像仪43反馈的信息控制皮带传输装置41将从投放口121a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111或退回至投放口121a,换句话说,若瓶子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传输至回收口111以进行回收,若瓶子不符合标准,则皮带传输装置41将瓶子退回至投放口121a,以使得用户取走不合标准的瓶子,从而避免用户的错误投放影响正常的回收,进而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分类;综上,本发明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100能够实现投放口121a的自动开闭、对投入的瓶子进行检测、数量统计及将瓶子选择性的传输至回收口111和投放口121a,从而实现垃圾的全自动分类回收。
值得注意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导向组件56、第一位置传感器57和第二位置传感器58中至少一者删除,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可理解的是,控制器2包含有接收模块及处理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检测装置42、摄像仪43、第二检测装置47、第一位置传感器57及第二位置传感器58传来的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再控制第一检测装置42、摄像仪43、第二检测装置47、皮带传输装置41、第一位置传感器57、第二位置传感器58及移动驱动器52进行相应工作;但,接收模块及处理模块为本领域所熟知的结构模块,故在此不再详述。另,图8中实线箭头表示信号传输的方向及路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适用与一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开设有供瓶子投入所述箱体内的投放口及与对投入所述箱体内的瓶子进行收集的回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还包括检测传输机构及用于与所述投放口配合并选择性的开闭所述投放口的闸门机构,所述检测传输机构和闸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检测传输机构位于所述闸门机构和回收口之间,所述检测传输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皮带传输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皮带传输装置所传输瓶子数量的第一检测装置及用于对从所述投放口投入至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上的瓶子进行摄像的摄像仪,所述摄像仪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对应上方,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相对的两侧外,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摄像仪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将从所述投放口投入的瓶子传输至回收口或退回至所述投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包括传送驱动器及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沿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传送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驱动器具有驱动输出轴,所述传送组件至少为两组且沿所述驱动输出轴的轴向相间隔开,所有的所述传送组件中的主动轮各安装于所述驱动输出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箱体的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档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及第二限位挡板呈倒“八”字形的间隔开布置,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用于将退回的瓶子导向至所述投放口的导向滑梯,所述导向滑梯位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与所述投放口之间,所述导向滑梯具有呈排列的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皮带传输装置的传输方向相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传输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瓶子退回情况的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导向滑梯相邻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包括用于与所述投放口配合的闸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移动驱动器、移动地设于所述箱体的移动座、位于所述闸门一侧外的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位于所述闸门相对的另一侧外的第二中间传动组件,所述移动驱动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之间,且所述移动驱动器具有伸向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第一输出轴及伸向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的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各包含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件,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沿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呈间隔开的布置,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一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主动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箱体上,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主动轮及从动轮上,所述移动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连接,所述移动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中的传动件连接,所述闸门与所述移动座连接,所述移动驱动器通过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及第二中间传动组件驱使所述移动座连同所述闸门一起移动以使所述闸门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投放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和移动座之间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沿所述移动座的移动方向布置的直线导向件及滑套于所述直线导向件上的配合件,所述直线导向件和配合件中的一者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直线导向件和配合件中的另一者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中的直线导向件位于所述第一中间传动组件的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中间传动组件的传动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机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闸门开启时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及用于检测所述闸门关闭时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CN201811013498.XA 2018-08-31 2018-08-31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Pending CN108932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3498.XA CN108932790A (zh) 2018-08-31 2018-08-31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3498.XA CN108932790A (zh) 2018-08-31 2018-08-31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2790A true CN108932790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3498.XA Pending CN108932790A (zh) 2018-08-31 2018-08-31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27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6300A (zh) * 2019-09-20 2019-12-24 广州游艺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水瓶传动装置及水瓶回收柜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4651A1 (en) * 1996-07-12 2004-09-23 Tomra Systems Asa Method and return vending machine device for handling empty beverage containers
CN103422769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刘小勇 自动门公共垃圾桶
CN105354920A (zh) * 2015-12-03 2016-02-24 杭州步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料瓶回收机
CN206097285U (zh) * 2016-09-09 2017-04-12 深圳市中兴恒熙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料瓶自动回收机
CN206158445U (zh) * 2016-09-30 2017-05-10 宁波朝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密集架存储库窗口门平移机构
CN106846621A (zh) * 2017-02-20 2017-06-13 湖南大学 “互联网+”包装瓶智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6921189U (zh) * 2017-07-11 2018-01-23 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瓶子智能回收机
CN208766744U (zh) * 2018-08-31 2019-04-19 广东远见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4651A1 (en) * 1996-07-12 2004-09-23 Tomra Systems Asa Method and return vending machine device for handling empty beverage containers
CN103422769A (zh) * 2012-05-24 2013-12-04 刘小勇 自动门公共垃圾桶
CN105354920A (zh) * 2015-12-03 2016-02-24 杭州步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料瓶回收机
CN206097285U (zh) * 2016-09-09 2017-04-12 深圳市中兴恒熙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饮料瓶自动回收机
CN206158445U (zh) * 2016-09-30 2017-05-10 宁波朝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密集架存储库窗口门平移机构
CN106846621A (zh) * 2017-02-20 2017-06-13 湖南大学 “互联网+”包装瓶智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6921189U (zh) * 2017-07-11 2018-01-23 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瓶子智能回收机
CN208766744U (zh) * 2018-08-31 2019-04-19 广东远见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6300A (zh) * 2019-09-20 2019-12-24 广州游艺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水瓶传动装置及水瓶回收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56739U (zh) 用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智能环保装备主体结构
CN208766744U (zh)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CN209467622U (zh) 一种智能检测和投送物品的装置
CN211168349U (zh) 一种自动分类垃圾回收箱
CN209663773U (zh) 一种基于小型家电的货物分配系统
CN103480585B (zh) 全自动跟线外观检测设备
CN105268659A (zh) 基于视觉技术的红枣筛选机
CN109352169A (zh) 激光打标检测机
CN103935747B (zh) 真空采血管的传输装置及质量检测系统
CN101275915A (zh) 磁环表面质量的自动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设备
CN105151350A (zh) 一种用于同时离轨发射的装箱装置
CN106005852A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自助还书机及还书方法
CN107185858A (zh) 一种果品检测分级系统和方法
CN108932790A (zh) 全自动瓶子回收装置
CN110496790A (zh) 自动分拣设备
CN105512693B (zh) 一种盒式介质发放机
CN108622567A (zh) 垃圾内桶及分类垃圾箱
CN104105551A (zh) 弹射器装置和阵列,分类离散物体的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CN203578237U (zh) 全自动跟线外观检测设备
CN210417874U (zh) 分拣式智能分选垃圾桶
CN109332200B (zh) 一种流动式柑橘品质现场检测分级方法
CN111874487A (zh) 一种具备自动垃圾分类的环保型垃圾桶
CN206064842U (zh) 弹簧光学自动筛选机
CN208662835U (zh) 多头飞行激光打标机
CN108622607B (zh) 抗生素瓶盖自动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