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3819A -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3819A
CN108923819A CN201710271885.2A CN201710271885A CN108923819A CN 108923819 A CN108923819 A CN 108923819A CN 201710271885 A CN201710271885 A CN 201710271885A CN 108923819 A CN108923819 A CN 108923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broadcast
timer
connection request
mai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718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3819B (zh
Inventor
王国泰
戴景文
贺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718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38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6310 priority patent/WO201819622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3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3819A/zh
Priority to US16/536,346 priority patent/US1078581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3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3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04B1/7156Arrangements for sequenc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主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采用本方案,能够降低主设备和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系统(英文全称:Virtual Reality System,英文简称:VR)和增强现实系统(英文全称:Augmented Reality System,英文简称:AR)应用系统中,目前所能看见的带空间定位输入的头显(HTC Vive、Oculus Rift和PlayStation VR)都是基于有线传输,为提高便利性,目前主要采用无线传输代替有线传输。
由于VR和AR有较高的延时要求,该延时除了包括无线传输的时长,还包括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形渲染、VR屏幕的像素响应时间,由此可见,目前基于VR和AR的无线传输方式均并不能达到低延时的目的。虽然目前VR和AR主要采用的无线传输协议有:无线保真技术(英文全称:WIreless-Fidelity,英文简称:Wi-Fi)、蓝牙或4G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较低延时的无线传输空间点位信息的无线数据传输,但在实际的无线传输流程中,设备之间连接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需要较复杂的协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本申请中,主设备可基于射频芯片进行广播,以及与从设备进行交互,所述方法包括:
在广播模式下,主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广播连接请求还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与连接成功的从设备进行交互。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广播模式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主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1,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从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2,所述主设备在T2内切换T2/T1次频点。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大于所述广播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是指主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
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
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所述从设备接收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是指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发送的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从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主设备进行交互。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设备当前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三频点与第四频点不同,所述第四频点是指所述从设备和所述主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主设备,具有实现对应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连接的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在广播模式下,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目标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广播连接请求还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与连接成功的从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的,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可选的,在广播模式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主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1,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从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2,所述主设备在T2内切换T2/T1次频点。
可选的,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大于所述广播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从设备,具有实现对应于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连接的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设备包括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是指主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接收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是指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发送的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所述收发模块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之后,还用于:
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与所述主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的,所述从设备当前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三频点与第四频点不同,所述第四频点是指所述从设备和所述主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可选的,在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本申请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具有实现上述通信连接的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 或硬件。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第三方面所述的主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第四方面所述的从设备。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主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携带通信跳频信息的广播连接请求,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也就是根据第一定时器来切换频点;由于目标从设备是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去接收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所以,能够将从设备成功接收广播连接请求的时间限定在第二定时器内,这样可以保证目标从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覆盖这期间主设备所有的广播连接请求,并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由此可见,通过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长,也能简化建立通信连接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一种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跳频序列时序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另一种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另一种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的另一种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和交互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和交互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的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英文全称:Radio Access Network,英文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英文全称: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英文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英文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英文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终端设备、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一些实施方式中,从设备还可以是手柄、遥控、三轴陀螺仪等无线配件,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定义主设备在广播模式和连接模式时采用不同的2.4G频点,即在广播模式时采用的跳频信息与在连接模式时采用的跳频信息不同,并定义主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的频点的切换周期小于从设备监听广播连接请求的频点的切换周期。
请参照图1,以下对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101、在广播模式下,主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目标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102、从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广播模式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主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1,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从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2,那么所述主设备可在T2内切换(T2/T1)-1次频点。
举例来说,预连接状态前,Host每间隔T1时长发送广播数据请求连接,T1大于或等于2ms;Device每间隔时间T2切换一次频点进行广播数据的监听接收,可设T2=3*T1,具体的T2与T1的倍数关系本申请不作限定。
103、从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通信跳频信息。
104、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由步骤102可知,可能会存在所述至少一个从设备在相同定时器内或不同的定时器内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那么,这些接收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都需要向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一种实施方式中,从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可采用自动应答的方式,以将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广播连接请求的时延控制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以及将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交互数据的发送时延控制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例如,主设备采针对广播调频信息中的频点的跳频间隔(即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2毫秒(英文全称:millisecond,英文简称:ms),每个从设备都采用自动应答包的方式,那么从设备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后,则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向主设备返回广播应答响应;例如在40-150微秒(英文全称:microsecond,英文简称:us)之间返回;或者,从设备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数据请求后,则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向主设备返回广播应答响应;例如在40-150us之间返回。可见,通过这种自动应答的方式反馈主设备,能够保障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每次广播连接时延控制在2ms内,另外,也能将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的每次双向交互数据的发送时间时延控制在2ms内。换句话来说,就是通过这种自动应答的方式,能够保证每一次双向传输在2ms内完成,如果不能在本次2ms内完成双向传输,那么就可在这个2ms内重新建立广播连接,然后,在下一个切换频点的2ms内进行依次双向传输。
105、所述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目标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在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后,从设备便获知主设备当前进行广播使用的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那么为了保证二者通信连接后,双方能够正常通信,对于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而言,还需要根据上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这样就可以保证从设备与主设备跳频一致,也就是说,在二者通信连接后,从设备和主设备都是按照第一定时器来跳频。
106、所述主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107、所述从设备接收连接请求,且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步骤102-步骤106中的从设备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至于每个从设备是否是在同一个频点或相同的定时器内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本申请不作限定,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针对每一个接收到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都可执行本申请中的从设备所执行的操作,具体本申请均不再赘述。
相较于现有机制,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携带通信跳频信息的广播连接请求,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也就是根据第一定时器来切换频点;由于目标从设备是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去接收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所以能够将从设备成功接收广播连接请求的时间限定在第二定时器内,这样可以保证从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覆盖这期间主设备所有的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主设备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即可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由此可见,通过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长,也能简化建立通信连接的复杂度。
一方面,将主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的第一定时器和从设备接收广播连接请求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不同,在从设备接收主设备的广播连接请求期间,从设备与主设备还未建立通信连接,而从设备暂时不知道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广播跳频信息,所以为了保证从设备能够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设备需要经过至少一次尝试与主设备对频成功后,即可正确接收主设备发送的广播数据,然后再根据广播数据中携带的通信跳频信息来与主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另一方面,将主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的第一定时器和从设备接收广播连接请求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不同,可以减少从设备由于高频的监听所带来的功耗。具体来说,从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T2内监听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这样保障可以覆盖主设备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T2内所切换的所有用于发送广播连接请求的频点,若在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T2内未成功对频,那么在未对频成功的从设备侧,第二定时器重新定时,从设备继续监听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T2内主设备切换的频点,直到对频成功。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的跳频时序控制图,图2中,Host TX channel一行表示主设备(Host)的发射通道的跳频时序控制示意图,每个阴影方框表示一个时间区间,Device Rxchannel一行则表示从设备(Device)的接收通道的跳频时序控制示意图,Host每2ms跳一次频点,Device在与Host对频过程中每2ms跳一次频点。Device在d2对应的6ms时间区间开始进行广播连接请求的射频接收,Device在d2内未能与host成功对频,则会继续进入下一个6ms(例如图2中的d3对应下一个6ms的一部分时长,在d3结束时将定时器由6ms切换到2ms)进行广播连接请求的射频接收,而Host在d1时间区间启动广播连接请求的射频发送。
具体来说,图2中,Device在d2结束后进入d3时间区间继续进行广播连接请求的射频接收,在d3结束期间,将6ms定时器改为2ms定时器(对应图2中的c1时间区间)向Host返回连接确认应答,同时Host在d3时间区间接收到Device返回的连接确认应答,然后在c1时间区间内向Devic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同时,Device在c1时间区间内接收Host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在100us内自动应答Host,最后Device在c1时间区间内,Device与hos t建立连接状态,表明二者已经成功建立通信连接,二者可以进行交互了。可见图2中,Device端只进行了2次跳频,就和Host完成对频。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主设备和建立通信连接的各从设备还可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进行交互。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在主设备的辐射范围内,每个从设备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不同,可能会存在以下情况:
A、部分从设备与主设备已建立通信连接;
B、部分从设备正在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C、部分从设备依然未收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那么,主设备与未连接的从设备之间的广播连接,会对主设备与已连接的从设备的交互造成干扰;或者,主设备与已连接的从设备的交互,会对主设备与未连接的从设备之间的广播连接造成干扰。为减少此类干扰,本申请中还可设置:
对于主设备而言:
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具体可通过设置广播频点信息和通信频点信息来达到这个目的。可见,主设备广播时采用的频点,与连接后交互时所采用的频点不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周围已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从设备的数据传输,会影响那些未与主设备连接的从设备长时间内无法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或者导致建立通信连接的时间拉长。由此可见,一方面中,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则可保障每个从设备都能够快速与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另一方面中,本申请还能够实现在相同空间环境内,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这样的通信系统,例如同时存在:主设备与从设备交互的通信系统、主设备与从设备进行广播连接的通信系统。
对于从设备而言:
可设置所述从设备当前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三频点与第四频点不同,所述第四频点是指所述从设备和所述主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正在与主设备进行交互的从设备,与正在与主设备进行对频的从设备互不干扰,进而实现多个通信系统共存。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大于所述广播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还可设定超时机制,即使主设备未接收到从设备反馈的广播确认响应,主设备也会进入下一次的第一定时器内的广播连接请求的发送流程,或者,即使主设备未接收到从设备反馈的数据请求响应,主设备也会进入下一次的第一定时器内的数据请求的发送流程。其中,超时机制是指接收方的接收应答超时,例如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或者数据请求的从设备,或者接收数据请求的主设备,又或者接收从设备发送交互数据的主设备。并且本申请中的第一定时器每在定时结束后,就会重新开始一次定时,定时时长可固定,也可动态更改,具体本申请不作限定。
此外,在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期间,若触发了定时中断,那么,也会立刻重新启动一次定时。由此可见,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定时器的定时,能够保障主设备与从设备通过在至少一个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内的跳频实现同步,也就是实现对频。并且,可保证对频成功后,主设备与从设备能够同一时间在同一频点进行交互。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还可针对从设备设置一个超时机制,具体来说,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若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那么,该从设备则可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或者,在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之后,若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那么该从设备则可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的通信连接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通信系统可由一个主设备(Host)、多个从设备(Device)组成,Host 和Device基于2.4G无线射频芯片进行交互。下面以主设备为Dongle,以从设备为手柄和Camera为例。参考图3,Dongle为host,手柄1、手柄2和Camera都为Device。其中,Dongle可为电子狗或接收器,其可将待发送的数据通过数据线(USB)输出到手机或者PC,Camera用于图像捕捉,其可对手柄1、手柄2和Dongle进行光学定位,手柄1和手柄2则可用于运算用户的手势姿态角。其中,姿态角包括偏航角、俯仰角和横滚角。
Dongle与手柄1、手柄2、Camera之间的传输模式主要分为广播模式和连接模式。其中,广播模式和连接模式使用不同的2.4G频点,为保障低延时,射频调制速率使用2Mbps,广播模式和连接模式使用不同的跳频序列,例如可设广播模式使用3个频点做跳频序列,连接模式使用12个频点做跳频序列。
在广播模式下:
Host端与Device端未建立连接,只进行广播数据的收发。在Host进行广播时,Host启动2ms的定时器,Host可每2ms切换一次频点。相应的,Device启动6ms的定时器,每6ms切换一次频点。那么,Host可在6ms内切换2次频点,Device可在6ms内监听Host使用的3个频点。
下面对图4所示的Host端与Device端之间的广播连接建立过程和数据收发过程分别进行说明:
401、Host每间隔2ms向Device发送一次广播数据,每2ms切换一次跳频序列中的频点。
402、Device每间隔6ms切换一次频点,进行广播数据的监听和接收。
403、Device接收到广播数据后,在100us内向Host反馈广播确认响应,且进入预连接状态。
404、Host端接收到广播确认响应,进入预连接状态,向Device发送连接请求。
406、Device接收到连接请求,100us内向Host反馈连接确认响应,然后进入连接状态。
407、Host端接收到连接确认响应,进入连接状态,与Device建立通信连接。
由于Device持续在6ms内不切换频点去监听Host的广播连接请求,这样保障Device可以覆盖Host在6ms内切换的所有广播频点,即使前几个2ms内,Device与Host没有完成对频,在6ms内,Device也会继续监听后面的每个2ms内的频点,这样能够保障Device端最多跳频几次(图4中为最多2次)就能和Host对频上。
连接模式下,主设备与从设备依旧基于2ms的定时器进行交互:
主设备向从设备请求数据的过程如图5a所示,具体包括:
501-1、主设备每隔2ms发送一次数据请求,并且每隔2ms跳一次频点。
502-1、从设备每隔2ms跳一次频点去监听主设备的数据请求。
503-1、从设备在监听到主设备的数据请求后,在100us内反馈数据至主设备,并进入数据发送状态。
504-1、主设备接收从设备反馈的数据。
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如下:
505-1、主设备每隔2ms发送一次数据,并且每隔2ms跳一次频点。
506-1、从设备每隔2ms跳一次频点去监听主设备的数据。
507-1、从设备在接收到主设备的数据后,在100us内反馈数据确认响应至主设备,并进入数据接收状态。
508-1、主设备接收从设备反馈的数据确认响应。
相应的,从设备向主设备请求数据的过程如下如图5b所示,具体包括:
501-2、从设备每隔2ms发送一次数据请求,并且每隔2ms跳一次频点。
502-2、主设备每隔2ms跳一次频点去监听主设备的数据请求。
503-2、主设备在监听到从设备的数据请求后,在100us内反馈数据至从设备,并进入数据发送状态。
504-2、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反馈的数据。
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如下:
505-2、从设备每隔2ms发送一次数据,并且每隔2ms跳一次频点。
506-2、主设备每隔2ms跳一次频点去监听从设备的数据。
507-2、主设备在接收到从设备的数据后,在100us内反馈数据确认响应至从设备,并进入数据接收状态。
508-2、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反馈的数据确认响应。
下面分别针对Host和Device在广播模式和连接模式下的数据收发、定时器设置等分别进行说明。对于Host,如图6a所示,Host上电初始化后,启动射频收发,并启动用于发送广播连接请求的2ms定时器。当2ms定时结束时,Host跳一次频点(即设置新的频点)发送广播连接请求,当收到Device反馈的请求应答时,就标识反馈请求应答的Device进入预连接状态,并将当前使用的广播跳频序列设置为连接跳频序列,若未接收到请求应答,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在2ms定时时间到时,Host向预连接状态的Device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若Host接收到Device反馈的连接确认应答,则标识反馈连接确认应答的Device进入连接状态,Host可与之进行交互。
若Host未接收到Device反馈的连接确认应答,则判断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若超时,则标识该未在2ms内反馈连接确认应答的Device进入广播状态。
在交互过程中,Host和Device均启动2ms定时器,host在定时器定时开始后向Device发送数据/请求,若接收到Device反馈的应答(包括数据确认应答或数据),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进行下一轮的交互。若未接收到Device反馈的应答(包括数据确认应答或数据),则判断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进入下一轮的交互;若超时,则标识该未在2ms内反馈连接确认应答的Device进入广播状态。
若Host未接收到Device反馈的连接确认应答,则判断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若超时,则标识该未在2ms内反馈连接确认应答的Device进入广播状态。
对于Device,如图6b所示,Device上电初始化后,启动射频收发,并启动用于监听广播连接请求的6ms定时器。当6ms定时结束时,Device跳一次频点(即设置新的频点)继续监听广播连接请求,当收到Host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后,Device进入预连接状态,并将当前使用的广播跳频序列设置为连接跳频序列,以及将当前的6ms定时器设置为2ms定时器。若未接收到Host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则重新启动6ms定时器,继续监听Host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Device启动监听Host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的流程:Device启动2ms定时器,在2ms定时时间到时,切换监听连接建立请求的频点。当接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后,Device进入连接状态,此后可与Host进行交互。
若Device未收到连接建立请求,则判断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继续进行监听Host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的流程;若超时,则Device进入广播状态,并将跳频序列设置为广播跳频序列,将2ms定时器设置为6ms定时器。
若Device在2ms内接收到Host发送的数据/请求,则响应接收到的请求,向Host发送应答/数据,在2ms定时结束后,重新启动2ms定时器,继续监听Host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下一轮的交互。
在交互过程中,Host和Device均启动2ms定时器,若Device未接收到Host发送的数据/请求,则判断是否超时,若未超时,则重新启动2ms定时器,进入下一轮的交互;若超时,则Device进入广播状态,并将跳频序列设置为广播跳频序列,将2ms定时器设置为6ms定时器。
由图6a和图6b所对应的实施例可知,相较于传统的基于wifi的连接建立过程,本申请不需要复杂的连接协议,也不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相较于现有机制,本申请有效的简化连接步骤和缩短连接建立的时长。
上述图1-图6b所描述的任意实施例中的第一定时器、第二定时器、广播调频信息、通信调频信息、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等特征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中的图4和图6a所对应的实施例,后续类似之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中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对执行上述通信连接的方法的主设备、从设备和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一、参照图7,对主设备70进行说明,主设备70包括收发模块701和处理模块702,所述处理模块702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701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701,用于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702,用于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701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通过所述收发模块701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广播连接请求还用于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702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处理模块702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701与连接成功的从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在广播模式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主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1,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从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2,所述主设备在T2内切换T2/T1次频点。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大于所述广播跳频信息所包括的频点数目。
二、参照图8,对从设备80进行说明,所述从设备80包括包括收发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所述处理模块802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801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801,用于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是指主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801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801接收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是指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发送的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802在所述所述收发模块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之后,还用于:
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802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801与所述主设备进行交互。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从设备当前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三频点与第四频点不同,所述第四频点是指所述从设备和所述主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收发模块801还用于: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可选的,在一些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之后,所述收发模块801还用于: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三、参照图9,对通信系统90进行说明,所述通信系统90包括包括图7所示的主设备和图8所示的从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申请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6)

1.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主设备根据主设备的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其中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目标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主设备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所述主设备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连接请求还用于所述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主设备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与连接成功的从设备进行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广播模式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所述主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1,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为从设备切换频点的周期T2,所述主设备在T2内切换T2/T1次频点。
6.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是指主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
所述从设备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所述从设备接收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是指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发送的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设备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主设备进行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从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使用所述第二定时器和所述广播跳频信息监听所述主设备发送的广播连接请求。
10.一种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向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在每个定时时长内所使用的频点不同;
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用于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所述从设备是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到所述广播连接请求的从设备,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的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连接请求还用于所述目标从设备将当前使用的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与发送广播确认响应的至少一个从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与连接成功的从设备进行交互。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设备当前发送广播连接请求所使用的第一频点与第二频点不同,所述第二频点是指所述主设备和从设备当前交互所使用的频点。
14.一种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设备包括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收发模块的收发操作;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是指主设备根据所述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一定时器发送的请求,所述广播连接请求携带通信跳频信息,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小于所述第二定时器的定时时长;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跳频信息设置为所述通信跳频信息;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向所述主设备发送广播确认响应;
通过所述收发模块接收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是指所述主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广播确认响应后根据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发送的请求,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所述收发模块根据广播跳频信息和第二定时器接收广播连接请求之后,还用于:
根据所述广播连接请求将当前使用的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为所述第一定时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在所述根据所述连接请求与所述主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之后,还用于:
使用所述通信跳频信息和所述第一定时器,通过所述收发模块与所述主设备进行交互。
CN201710271885.2A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89238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1885.2A CN108923819B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17/096310 WO2018196222A1 (zh) 2017-04-24 2017-08-07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6/536,346 US10785812B2 (en) 2017-04-24 2019-08-09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71885.2A CN108923819B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3819A true CN108923819A (zh) 2018-11-30
CN108923819B CN108923819B (zh) 2020-04-21

Family

ID=63919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71885.2A Active CN108923819B (zh) 2017-04-24 2017-04-24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5812B2 (zh)
CN (1) CN108923819B (zh)
WO (1) WO201819622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3474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970669A (zh) * 2020-08-17 2020-11-20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12291831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深圳市启望科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2.4g设备动态多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4915919A (zh) * 2022-04-29 2022-08-16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44683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短距无线通信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594B (zh) * 2019-12-06 2023-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组网级联方法、音频采集设备、会议系统、存储介质
CN111148087B (zh) * 2020-01-13 2023-04-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服药依从性监测装置的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787674B (zh) * 2020-12-31 2022-04-12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88044B (zh) * 2021-01-28 2023-04-25 南京奇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匹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382A1 (zh) * 2012-08-17 2014-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79629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跳频无线通信中的同步接入方法以及通信设备和系统
CN105099924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信息协议的路由更新方法和设备
US20160337873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assis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hopping
CN106231533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6488460A (zh) * 2015-08-28 2017-03-08 苏州恩泽迅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其对应的主设备、从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4250B2 (en) * 2000-12-15 2004-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ing in uncoordinated frequency hopping piconets
EP1411686A3 (en) * 2002-10-18 2006-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apable of connectionless broadcast
GB0224753D0 (en) * 2002-10-24 2002-12-04 Konin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eacon channel for frequency hopping wireless devices
KR101500333B1 (ko) * 2008-09-08 2015-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통신 장치 탐색 방법 및 장치
JP5434230B2 (ja) * 2009-04-22 2014-03-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35411B2 (en) * 2012-08-22 2015-01-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dvertisement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nnection setup
TWI533741B (zh) * 2014-01-23 2016-05-1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支援點對點連線之無線通訊裝置與方法
CN103812535A (zh) * 2014-02-18 2014-05-21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连接方法和蓝牙设备
US9918213B2 (en) * 2014-05-07 2018-03-13 DewMobile Inc. Discovery and networking of proximate wireless devices by acoustic messaging
US10136429B2 (en) * 2014-07-03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udio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681591B2 (en) * 2014-07-31 2020-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WO2016017909A1 (ko) * 2014-07-31 2016-02-04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자기기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577293B (zh) * 2014-10-13 2018-10-30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917920B2 (en) * 2015-05-14 2021-02-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means using bluetooth low energy (LE)
WO2018062370A1 (ja) * 2016-09-30 2018-04-0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26382A1 (zh) * 2012-08-17 2014-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3796295A (zh) * 2012-10-31 2014-05-14 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 跳频无线通信中的同步接入方法以及通信设备和系统
US20160337873A1 (en) * 2015-05-15 2016-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chor assis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hopping
CN105099924A (zh) * 2015-06-30 2015-11-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路由信息协议的路由更新方法和设备
CN106488460A (zh) * 2015-08-28 2017-03-08 苏州恩泽迅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及其对应的主设备、从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06231533A (zh) * 2016-07-20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短距离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33474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1970669A (zh) * 2020-08-17 2020-11-20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11970669B (zh) * 2020-08-17 2023-11-24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蓝牙设备
CN112291831A (zh) * 2020-10-28 2021-01-29 深圳市启望科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2.4g设备动态多频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291831B (zh) * 2020-10-28 2023-04-04 深圳市启望科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2.4g设备动态多频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3044683A1 (zh) * 2021-09-23 2023-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短距无线通信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915919A (zh) * 2022-04-29 2022-08-16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15919B (zh) * 2022-04-29 2024-02-27 合肥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3819B (zh) 2020-04-21
US20190364609A1 (en) 2019-11-28
WO2018196222A1 (zh) 2018-11-01
US10785812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819A (zh) 一种通信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167091B (zh) 下行信道的接收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和基站
US10885793B2 (en) Ground sta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ground station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JP200325881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4221449A (zh) 用于实现共存同步蓝牙和lte/wimax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81463B (zh) 一种旁链路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6454981B (zh) 一种随机跳频方法、通讯设备及随机跳频系统
CN107852187A (zh) 在lte‑u与wlan之间共享天线
CN110474744A (zh) 一种传输资源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035556A (zh) 通信业务过程冲突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8307449B (zh) 一种RB级别QoS参数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EP425871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near field, device and system
CN110351836A (zh) 中继资源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JP2016519869A (ja) Ieee802.11高速セッション転送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マルチプロトコルドライバ
CN109788559A (zh) 非对称频谱的带宽部分bwp切换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20090110833A (ko) 혼성 타입의 지향성 단말기를 위한 디바이스 발견
JP200434350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9392186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38488A (zh) 网络切换方法、终端、控制器、网关及系统
CN110445511A (zh) 一种自适应同步跳频方法、装置、无线ap及通信系统
CN109429243A (zh) 监测配网设备的网络接入状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4113474B2 (ja) チャンネル共用機能を備えた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単一通信チャンネルで時分割多元接続を操作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5933988B (zh) 蓝牙与2.4g双模块自动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284320B (zh) 用户设备直连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10311905A (zh) 基于软件定义的5g小基站侧数据传输方法及5g小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equipment and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

Pledgee: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Guangzhou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