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3218A - 压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3218A
CN108923218A CN201810646594.1A CN201810646594A CN108923218A CN 108923218 A CN108923218 A CN 108923218A CN 201810646594 A CN201810646594 A CN 201810646594A CN 108923218 A CN108923218 A CN 108923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wire
splicing sleeve
eleva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press
compression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6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祖春
苏超
李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465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3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3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3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的导线液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接方法。压接方法使用压接装置进行;压接方法包括:步骤001、在液压机的压接口处设置接续管;步骤002、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步骤003、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使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步骤004、将第一导线依次穿设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和接续管;将第二导线依次穿设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和接续管;步骤005、启动液压机。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接续管液压工艺在压接接续管时易出现导线被压弯、导线接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压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的导线液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导线的接续管用于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两终端,将两根导线连接为一体,接续管直接与导线配合安装并传递力学载荷和电气载荷,是架空输电线路中的重要金具。接续管接续方法的不同,接续可分为绞接、对接、搭接、插接和螺接等几种类型,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钳压式、液压式、爆压式和预绞式等几种类型。
架空输电线路中使用最广泛的导线是钢芯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是单层或多层铝绞线绞合在镀锌钢芯线外的导线,接续管多采用液压的工艺与导线连接传递力学和机械载荷。钢芯铝绞线用液压型接续管包括接续管铝管和接续管钢管,接续管铝管用于与钢芯铝绞线的铝绞线部分连接,接续管钢管用于与钢芯铝绞线的钢芯线部分连接,接续管铝管和接续管钢管两者都是通过在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分别与铝绞线和钢芯线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使得两根导线通过接续管连结在一起。传统的接续管液压工艺在压接接续管钢管时,需要操作者两手分别上托两根导线,以保证接接续管钢管水平,而人工的不可控因素,使导线在压接管中间微量位移而造成潜在的工艺质量缺陷和线路运行的安全隐患,导致导线在压接过程中,常常会将导线压弯,并且导线与接续管钢管连接点经常处于松动状态,导致在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导线接续点会出现接续点金具腐蚀、老化、发热等一系列情况,这极大的影响了输电运行的可靠性。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压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接续管液压工艺在压接接续管时易出现导线被压弯、导线接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方法,使用压接装置进行;
所述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夹线管、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液压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线管,两个所述夹线管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液压机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机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夹线管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夹线管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液压机和两个所述夹线管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压接方法包括:
步骤001、在所述液压机的压接口处设置接续管;
步骤002、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得所述液压机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
步骤003、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步骤004、将所述第一导线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和所述接续管,令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第二端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应;
将所述第二导线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所述夹线管和所述接续管,令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第四端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相对应;
步骤005、启动所述液压机,令所述液压机对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和所述接续管施压,从而令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接续管压合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步骤004还包括:所述第一导线为钢芯铝绞线,所述第二导线为钢芯铝绞线;
将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的铝绞线去除,将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的铝绞线去除,从而令去除铝绞线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去除铝绞线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另一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液压升降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夹线管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所述第一半管体与所述第二半管体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第一半管体、所述第二半管体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夹线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液压机上设置有所述接续管,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第一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第二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本发明压接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在使用时,在液压机的压接口处安装接续管;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使得液压机与两个夹线管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以及便于控制液压机运行;然后,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使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将第一导线依次穿设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和接续管,令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穿设接续管的一端,第二端贯穿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应,将第二导线依次穿设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和接续管,令第二导线的第三端穿设接续管的一端,第四端贯穿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应,由两个夹线管分别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拉伸、固定,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线的第三端在接续管内重合;最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机运行,令液压机对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待连接端与接续管进行施压,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与接续管压合在一起。
由于在使用压接装置压接过程中,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通过夹线管拉直、固定,代替操作者两手分别上托两根导线,消除人工的不可控因素,并且,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通过夹线管拉直、固定,保证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压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因此,可以确保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连接的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接续管液压工艺在压接接续管时易出现导线被压弯、导线接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并且,由于液压机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夹线管下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调节液压机和夹线管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工作人员对压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夹线管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液压机;11-接续管;2-夹线管;21-第一半管体;211-第一连接板;2111-第一通孔;22-第二半管体;221-第二连接板;2211-第二通孔;23-橡胶垫;3-第一升降机构;4-第二升降机构;5-支架;6-齿轮;7- 手摇杆;8-支撑板;81-万向轮;91-第一导线;92-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接方法,使用压接装置进行;
所述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1、夹线管2、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所述液压机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线管2,两个所述夹线管2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
所述液压机1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机1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连接,所述夹线管2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的顶部,且所述夹线管2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用于分别带动所述液压机1和两个所述夹线管2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线91和所述第二导线92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压接方法包括:
步骤001、在所述液压机1的压接口处设置接续管11;
步骤002、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使得所述液压机1与两个所述夹线管2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
步骤003、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使所述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
步骤004、将所述第一导线91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1一侧的所述夹线管2和所述接续管11,令所述第一导线91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11的一端,第二端贯穿所述液压机1一侧的所述夹线管2,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应;
将所述第二导线92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1另一侧的所述夹线管2和所述接续管11,令所述第二导线92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11的一端,第四端贯穿所述液压机1一侧的所述夹线管2,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相对应;
步骤005、启动所述液压机1,令所述液压机1对所述第一导线9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92的第三端和所述接续管11施压,从而令所述第一导线91、所述第二导线92和所述接续管11压合在一起。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在使用时,在液压机1的压接口处安装接续管11;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使得液压机1与两个夹线管2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导线91 和第二导线92,以及便于控制液压机1运行;然后,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 和第二升降机构4,使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将第一导线91依次穿设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2和接续管,令第一导线91的第一端穿设接续管11的一端,第二端贯穿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 2,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应,将第二导线92依次穿设液压机1另一侧的夹线管2和接续管,令第二导线92的第三端穿设接续管11的一端,第四端贯穿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2,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应,由两个夹线管2分别将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拉伸、固定,使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 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线91的第一端与第二导线92的第三端在接续管11内重合;最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机1运行,令液压机对第一导线91 和第二导线92的待连接端与接续管11进行施压,使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与接续管11压合在一起。
由于在使用压接装置压接过程中,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分别通过夹线管2拉直、固定,代替操作者两手分别上托两根导线,消除人工的不可控因素,并且,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分别通过夹线管2拉直、固定,保证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在压接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因此,可以确保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接续管液压工艺在压接接续管时易出现导线被压弯、导线接续质量差的技术问题。;并且,由于液压机1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3、夹线管2下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4,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以调节液压机1和夹线管2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工作人员对压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
优选地,所述步骤004还包括:所述第一导线91为钢芯铝绞线,所述第二导线92为钢芯铝绞线;
将所述第一导线91的第一端的铝绞线去除,将所述第二导线92的第三端的铝绞线去除,从而令去除铝绞线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11的一端,去除铝绞线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11的另一端。
也就是说,令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的钢芯线和第二导线的第三段端的钢芯线之间连接。
其中,为了使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可以较好地带动液压机 1、夹线管2上下移动,从而适应人体身高,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压接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均为液压升降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夹线管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使夹线管2可以较好地拉直、固定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 92,使得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在同一直线上,进而确保第一导线91 与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夹线管2包括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所述第一半管体 21与所述第二半管体22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实际生产制造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线管2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 92固定的稳定性,以确保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第一半管体21、第二半管体22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23。在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的内表面铺设橡胶垫23,可以提高夹线管2内表面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夹线管2 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夹持稳定性。
具体地,为了使连接件可以将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较好地连接,以实现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较好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第一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11,第二连接板2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2211,螺栓穿过第一通孔2111、第二通孔2211与螺母配合以将第一连接板 211和第二连接板221连接。
将第一导线91或第二导线92置于第二半管体22上,将第一半管体21 盖合到第二半管体22上,通过螺栓穿入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螺母配合,以将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连接,从而使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之间较好地连接,进而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稳固地固定,以确保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
优选地,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半管体21、所述第二半管体22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23。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线管2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橡胶垫23的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通过在橡胶垫23的表面上设置螺纹,且螺纹的旋向与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旋向相同,可以使夹线管2对导线夹持时,橡胶垫23与导线之间的贴合度更好,进而提高夹线管2对导线的夹持稳定性。
优选地,参见图4所示,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 91、所述第二导线92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与所述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夹线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压接装置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压接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2所示,第二升降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齿轮6,齿轮6与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夹线管 2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6相啮合的齿。
通过旋转齿轮6,可以带动夹线管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接续管11移动,以使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不同连接位置进行压接,从而确保压接装置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压接的质量。
并且,通过齿轮6传动,相比技术人员手动移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而言,可以使技术人员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移动距离更加精确,从而可以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连接处的对称位置进行压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支架5上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6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7。
支架5上设置有轴承,齿轮6上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7。
齿轮6与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连接轴与支架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当技术人员转动手摇杆7,可以较好地带动齿轮6转动,由于齿轮6与夹线管2的齿啮合,因此,可以较好地带动夹线管2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导线 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移动,从而使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不同位置进行压接。
优选地,所述液压机1上设置有所述接续管11,所述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
第一导线91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第二导线92贯穿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液压机1上设置有接续管11,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第一导线91贯穿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2、从接续管11的一侧端口穿入接续管11,第二导线92贯穿液压机1另一侧的夹线管2、从接续管 11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接续管11。
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在接续管11内重合,通过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接续管11进行压接,使得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 92连接质量更佳。
优选地,参见图1所示,压接装置还包括支撑板8,所述第一升降机构 3、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均置于所述支撑板8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3、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均与所述支撑板8连接;
所述支撑板8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81,多个所述万向轮81与所述支撑板8连接。
通过在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的下方设置支撑板8,且支撑板8下方设置万向轮81,当技术人员想要移动压接装置的位置时,只需一个人推动即可,既省力又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续管即为接续管钢管,压接装置还包括接续管铝管;
本实施例的压接方法还包括步骤006、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成接续导线;
将所述接续管铝管套设于所述接续导线之外,且令所述接续管铝管套设于所述接续管之外;
将所述接续导线设置于所述液压机的压接口处,且令所述接续管铝管与所述液压机的压接口处相对应,且令所述接续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另一端穿过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所述夹线管;
启动所述液压机,令所述液压机对所述接续管铝管施压,从而令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接续管铝管压合在一起。
本实施例的压接方法还包括步骤007、一模压合之后,摇动手摇杆,带动齿轮6转动,由于齿轮6与夹线管2的齿啮合,因此,可以较好地带动夹线管2移动,进而带动接续导线移动,从而使液压机1对接续管铝管的不同位置进行压接,完成对接续管铝管的二模、三模等的位置转换。
本实施例的压接方法还包括步骤008、将两根导线压接完毕后,将护套套在导线的压接点上,保护压接点附近的导线,完成整个压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压接装置进行;
所述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夹线管、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液压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线管,两个所述夹线管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液压机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机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夹线管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夹线管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液压机和两个所述夹线管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压接方法包括:
步骤001、在所述液压机的压接口处设置接续管;
步骤002、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得所述液压机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相适配;
步骤003、调节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步骤004、将所述第一导线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和所述接续管,令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第二端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应;
将所述第二导线依次穿设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所述夹线管和所述接续管,令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第四端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所述夹线管,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相对应;
步骤005、启动所述液压机,令所述液压机对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和所述接续管施压,从而令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和所述接续管压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004还包括:所述第一导线为钢芯铝绞线,所述第二导线为钢芯铝绞线;
将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的铝绞线去除,将所述第二导线的第三端的铝绞线去除,从而令去除铝绞线的第一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一端,去除铝绞线的第三端穿设所述接续管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液压升降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管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所述第一半管体与所述第二半管体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所述第二半管体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夹线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上设置有所述接续管,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第一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第二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压接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CN201810646594.1A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方法 Pending CN108923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6594.1A CN108923218A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6594.1A CN108923218A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3218A true CN108923218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6594.1A Pending CN108923218A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321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542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输电导线压接辅助装置及压接方法
CN11001115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芯铝绞导线接续管压接工具
CN111969386A (zh) * 2020-07-30 2020-11-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一种钢芯铝绞线的压接装置
CN113948935A (zh) * 2021-10-14 2022-01-18 三峡大学 基于接触电阻的导线接续智能液压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6789U (zh) * 1987-12-28 1988-09-14 王龙 钢绞线连接锁
US4856187A (en) * 1988-03-31 1989-08-15 Artos Engineer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erminated wire segments
CN201699303U (zh) * 2010-06-24 2011-01-05 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 导线连接装置
CN201829871U (zh) * 2010-10-13 2011-05-11 山东省电力学校 一种高压电缆头的固定装置
CN202444211U (zh) * 2012-03-06 2012-09-19 禹州市电力工业公司 电缆头固定装置
CN202662961U (zh) * 2012-07-26 2013-01-09 庄建芳 导线液压连接数控工作台
CN106159628A (zh) * 2015-03-30 2016-11-23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压接管弯曲自动控制器
CN106451007A (zh) * 2016-11-14 2017-02-2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一种可调的导线压接机托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16789U (zh) * 1987-12-28 1988-09-14 王龙 钢绞线连接锁
US4856187A (en) * 1988-03-31 1989-08-15 Artos Engineer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erminated wire segments
CN201699303U (zh) * 2010-06-24 2011-01-05 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 导线连接装置
CN201829871U (zh) * 2010-10-13 2011-05-11 山东省电力学校 一种高压电缆头的固定装置
CN202444211U (zh) * 2012-03-06 2012-09-19 禹州市电力工业公司 电缆头固定装置
CN202662961U (zh) * 2012-07-26 2013-01-09 庄建芳 导线液压连接数控工作台
CN106159628A (zh) * 2015-03-30 2016-11-23 辽宁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压接管弯曲自动控制器
CN106451007A (zh) * 2016-11-14 2017-02-2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 一种可调的导线压接机托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虹云,俞成彪,李瑞: "《电力线路器材应用与检测》", 31 August 2007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542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输电导线压接辅助装置及压接方法
CN109713542B (zh) * 2018-12-29 2020-11-1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输电导线压接辅助装置及压接方法
CN110011157A (zh) * 2019-04-12 2019-07-12 吉林省长春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芯铝绞导线接续管压接工具
CN111969386A (zh) * 2020-07-30 2020-11-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原县供电公司 一种钢芯铝绞线的压接装置
CN113948935A (zh) * 2021-10-14 2022-01-18 三峡大学 基于接触电阻的导线接续智能液压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218A (zh) 压接方法
CN105552681B (zh) 一种电力线缆快接装置
CN106953274A (zh) 一种变电站导线压接修补装置及方法
CN206396544U (zh) 一种钢丝绳插编辅助工装
CN208336774U (zh) 压接装置
CN203734217U (zh) 一种架空线路直线改耐张带电紧线器
CN209718151U (zh) 多根钢绞线可拆卸快速牵引接头
CN104775772A (zh) 机械化修井作业油管拧扣方法及装置
CN110444913A (zh) 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压接模具及具有其的压接装置
CN206516883U (zh) 导线压接装置
CN109494545A (zh) 一种用于输电线施工现场的便携耐张钢芯压接装置
CN109787144A (zh) 一种用于耐张线夹高空压接用自动压接机及压接方法
CN111306514B (zh) 一种高杆灯分绳器安装方法
CN113043259B (zh) 一种绳传动机构以及一种机械手的绳传动机构
CN112659185A (zh) 自动化输电高压线对接机器人整机
CN207503728U (zh) 一种简易绞线装置
CN106205873A (zh) 一种电缆压型装置
CN113937591A (zh) 一种用于电缆与线鼻的压接装置
CN208495651U (zh) 一种编织电缆的地线压平装置
CN107681520B (zh) 变电设备紧固工具
CN106466755B (zh) 一种自动化钢丝绳圆环焊接装置
CN206951835U (zh) 一种输电线路空中接续管弯曲校正器
CN106180305B (zh) 一种管道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107591727B (zh) 一种带限位装置的线缆线芯拉直装置
CN109944393A (zh) 一种钢绞线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