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6774U - 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6774U
CN208336774U CN201820967215.4U CN201820967215U CN208336774U CN 208336774 U CN208336774 U CN 208336774U CN 201820967215 U CN201820967215 U CN 201820967215U CN 208336774 U CN208336774 U CN 208336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wire
elevating mechanism
bonding apparatus
compression bonding
hydraulic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72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祖春
苏超
李炳坤
甄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Qingyuan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72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6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6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6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装置,涉及导线加工设备领域,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夹线管、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液压机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线管,两个夹线管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液压机置于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液压机与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夹线管置于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且夹线管与第二升降机构连接;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液压机和两个夹线管上下移动,以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通过夹线管固定,可以确保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连接的质量;并且,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使液压机和夹线管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使其对压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

Description

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想要将输电线路的两根导线连接,一般情况下,需先将接续管置于液压机,两个技术人员分别手持一根导线的待连接端,将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分别经接续管的两个端口穿入接续管中,且使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重叠,工作人员启动液压机对接续管和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施压,使两根导线与接续管粘合在一起;然后相对液压机移动接续管和导线的压接位置,对接续管和导线进行第二次压接;再次相对液压机移动接续管和导线的压接位置,对接续管和导线进行第三次压接,以将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然而,采用上述压接装置对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进行压接,由于在压接过程中需人工扶持接续管两侧的导线,而人工扶持具有不可控因素,导致在压接过程中,常常会将导线压弯,并且会出现导线与接续管连接处处于松动状态,使得导线连接质量较差,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导线接续点易出现腐蚀、老化、发热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并且,液压机高度有限,会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接装置对两根导线压接时出现两根导线连接质量较差、工作人员操作不便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夹线管、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液压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线管,两个所述夹线管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液压机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机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夹线管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夹线管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液压机和两个所述夹线管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液压升降机。
其中,所述夹线管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所述第一半管体与所述第二半管体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螺母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实际生产制造时,所述第一半管体、所述第二半管体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夹线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上设置有接续管,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第一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第二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接装置在使用时,将液压机的压接口处安装接续管,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使得液压机与两个夹线管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控制液压机运行;并且,使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将第一导线的一端穿设接续管的一端,另一端贯穿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第二导线的一端穿设接续管的另一端,第二导线的另一端贯穿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由两个夹线管分别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拉伸、固定,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二导线的一端在接续管内重合;最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机运行,对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和接续管进行施压,使两根导线与接续管粘合在一起。
由于在压接过程中,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通过夹线管拉直、固定,因此,可以确保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之间连接的质量;并且,由于液压机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夹线管下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以调节液压机和夹线管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工作人员对压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夹线管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液压机;11-接续管;2-夹线管;21-第一半管体;211-第一连接板;2111-第一通孔;22-第二半管体;221-第二连接板;2211-第二通孔;23-橡胶垫;3-第一升降机构;4-第二升降机构;5-支架;6-齿轮;7-手摇杆;8-支撑板;81-万向轮;91-第一导线;92-第二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包括:液压机1、夹线管2、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液压机1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线管2,两个夹线管2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液压机1置于第一升降机构3的顶部,且液压机1与第一升降机构3连接,夹线管2置于第二升降机构4的顶部,且夹线管2与第二升降机构4连接;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用于分别带动液压机1和两个夹线管2上下移动,以使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位于同一直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在使用时,将液压机1的压接口处安装接续管11,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使得液压机1与两个夹线管2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以便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控制液压机1运行;并且,使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将第一导线91的一端穿设接续管11的一端,另一端贯穿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2,第二导线92的一端穿设接续管11的另一端,第二导线92的另一端贯穿液压机1另一侧的夹线管2,由两个夹线管2分别将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拉伸、固定,使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导线91的一端与第二导线92的一端在接续管11内重合;最后,工作人员控制液压机1运行,对两根导线的待连接端和接续管11进行施压,使两根导线与接续管11粘合在一起。
由于在压接过程中,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分别通过夹线管2拉直、固定,因此,可以确保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质量;并且,由于液压机1底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3、夹线管2下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4,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和第二升降机构4,以调节液压机1和夹线管2的高度符合工作人员的身高,从而使工作人员对压接装置的操作更加便利。
其中,为了使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可以较好地带动液压机1、夹线管2上下移动,从而适应人体身高,以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压接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3所示,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均为液压升降机。
当然,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还可以为电动升降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夹线管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为了使夹线管2可以较好地拉直、固定第一导线91和第二导线92,使得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在同一直线上,进而确保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和图4所示,夹线管2包括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第一半管体21与第二半管体22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待连接端进行压接之前,将接续管11置于液压机1的压接口内,调节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上下移动,以使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2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将第一导线91的待连接端从接续管11的一端穿入接续管11,打开夹线管2,将第一导线91的中间部分置于夹线管2的第二半管体22上,将第一半管体21盖合到第二半管体22上,并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半管体21与第二半管体22连接,以将第一导线91拉直、固定;第二导线92的拉直、固定过程与第一导线91的相同;从而使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在同一直线上。
具体地,为了使连接件可以将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较好地连接,以实现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较好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第一连接板2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11,第二连接板2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211,螺栓穿过第一通孔2111、第二通孔2211与螺母配合以将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连接。
将第一导线91或第二导线92置于第二半管体22上,将第一半管体21盖合到第二半管体22上,通过螺栓穿入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螺母配合,以将第一连接板211和第二连接板221连接,从而使第一半管体21和第二半管体22之间较好地连接,进而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稳固地固定,以确保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
实际生产制造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线管2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固定的稳定性,以确保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连接的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第一半管体21、第二半管体22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23。
在第一半导体、第二半导体的内表面铺设橡胶垫23,可以提高夹线管2内表面与导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夹线管2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夹持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夹线管2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固定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4所示,橡胶垫23的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通过在橡胶垫23的表面上设置螺纹,且螺纹的旋向与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旋向相同,可以使夹线管2对导线夹持时,橡胶垫23与导线之间的贴合度更好,进而提高夹线管2对导线的夹持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压接装置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的压接质量,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2所示,第二升降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支架5,支架5上设置有齿轮6,齿轮6与支架5之间转动连接;夹线管2的底部设置有与齿轮6相啮合的齿。
通过旋转齿轮6,可以带动夹线管2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接续管11移动,以使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不同连接位置进行压接,从而确保压接装置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压接的质量。
并且,通过齿轮6传动,相比技术人员手动移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而言,可以使技术人员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移动距离更加精确,从而可以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连接处的对称位置进行压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质量。
支架5上设置有轴承,齿轮6上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7。
齿轮6与连接轴之间固定连接,连接轴与支架5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当技术人员转动手摇杆7使,可以较好地带动齿轮6转动,由于齿轮6与夹线管2的齿啮合,因此,可以较好地带动夹线管2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移动,从而使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和接续管11的不同位置进行压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一导线91与第二导线9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液压机1上设置有接续管11,接续管11的轴心线与两个夹线管2的轴心线相重合;第一导线91贯穿液压机1一侧的夹线管2、从接续管11的一侧端口穿入接续管11,第二导线92贯穿液压机1另一侧的夹线管2、从接续管11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接续管11。
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在接续管11内重合,通过液压机1对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接续管11进行压接,使得第一导线91、第二导线92连接质量更佳。
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技术人员移动压接装置,避免技术人员搬动压接装置时由于压接装置质量较大而浪费不必要的劳动力,本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中,如图1所示,压接装置还包括支撑板8,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均置于支撑板8上,且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均与支撑板8连接;支撑板8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81,多个万向轮81与支撑板8连接。
通过在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的下方设置支撑板8,且支撑板8下方设置万向轮81,当技术人员想要移动压接装置的位置时,只需一个人推动即可,既省力又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机、夹线管、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液压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夹线管,两个所述夹线管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
所述液压机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液压机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夹线管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且所述夹线管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分别带动所述液压机和两个所述夹线管上下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为液压升降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管包括第一半管体和第二半管体,所述第一半管体与所述第二半管体的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螺母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体、所述第二半管体的内表面上均铺设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旋向相同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架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夹线管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摇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上设置有接续管,所述接续管的轴心线与两个所述夹线管的轴心线相重合;
第一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第二导线贯穿所述液压机另一侧的夹线管、从所述接续管的另一侧端口穿入所述接续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CN201820967215.4U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装置 Active CN208336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7215.4U CN208336774U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7215.4U CN208336774U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6774U true CN208336774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6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7215.4U Active CN208336774U (zh) 2018-06-21 2018-06-21 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6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6358A (zh) * 2020-12-03 2021-06-01 衢州学院 一种用于三芯电缆线的压合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6358A (zh) * 2020-12-03 2021-06-01 衢州学院 一种用于三芯电缆线的压合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218A (zh) 压接方法
CN208336774U (zh) 压接装置
CN106129894B (zh) 电力电网架空线路用便携式导线铝包带缠绕装置
CN110646298A (zh) 一种支柱绝缘子弯曲扭转一体试验机
CN207217815U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导线端接地线夹
CN206029933U (zh) 一种可同时夹持多条线且节省空间的线夹
CN209439226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生产线用牵引装置
CN208234254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放线架
CN216470831U (zh) 一种电源线提线搬运装置
CN214314254U (zh) 用于多分裂输电线路的x光带电检测机器人
CN205376813U (zh) 一种配电电网带电搭接线连接器
CN107640654A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操纵线收取装置
CN208707210U (zh) 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的辅助牵引器
CN209016249U (zh) 一种基于电动推杆升降的天线
CN210866988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辅助装置
CN107442988A (zh) 一种汽车机械三角臂总成制造夹具
CN203574334U (zh) 一种铝管接续金具
CN206733050U (zh) 多自由度线材成品移料机构
CN207323639U (zh) 一种可升降低位电动护理床
CN206702372U (zh) 一种焊锡烙铁头的角度调整装置
CN111306514A (zh) 一种高杆灯分绳器安装方法
CN208656294U (zh) 一种电缆牵引和电缆井盖搬运两用装置
CN218545753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检测装置
CN217882602U (zh) 一种用于电力现场施工的线缆送线装置
CN210178047U (zh) 立体升降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