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3015A -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3015A
CN108923015A CN201810577603.6A CN201810577603A CN108923015A CN 108923015 A CN108923015 A CN 108923015A CN 201810577603 A CN201810577603 A CN 201810577603A CN 108923015 A CN108923015 A CN 108923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layer
battery
film structure
oxide
isolat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7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跃
鲍晋珍
陈永乐
庄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7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3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3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30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4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35Safety or regulating additives or arrangements in electrodes, separator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池隔离膜结构包括:基材层;及功能层,功能层形成于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功能层的电池隔离膜结构,通过功能层的设计,可以阻止电池中产生不良影响的副产物的通过,从而解决副产物导致的对电池的影响,改善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使得电池的循环性能、针刺测试通过率、100次循环变形情况等均有显著提高。

Description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及膜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体积小、能量大、可反复使用的二次电池,已经广泛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随着人们对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已经遇到了种种困境,新型电化学二次装置应运而生,包括锂硫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电化学装置的正负极、电解液体系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存在很多差异,而且各自的细分领域均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但在隔离层方面很少有专门的研究,目前,很多新型电化学装置所使用的隔离膜仍然是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隔离膜,呈现出一些问题。例如在锂硫电池中,正极材料容易发生副反应产生多硫化物,溶解在电解液中,穿过隔离膜在负极形成枝晶。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中的反应副产物对电池性能产生的影响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作用反应副产物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所述电池隔离膜结构包括:
基材层;及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的材料选自于聚合物、硫族化合物及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于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其衍生物或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硫族化合物,所述硫族化合物选自于锂锗磷硫、TiS2、MoS2、WS2、SnS2、CdS、TaSe2、TiSe2、MoSe2、WSe2、SnSe2、CdSe、TaSe2、TiTe2、MoTe2、WTe2、SnTe2、CdTe、TaTe2、Li2S、SiS2以及P2S5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所述氧化物选自于非晶态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石榴石型氧化物以及钠超导体型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氧化物包括非晶态氧化物,所述非晶态氧化物选自于锂磷氧氮及锂硅磷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物包括钙钛矿型氧化物,所述钙钛矿型氧化物包括锂镧钛氧;所述氧化物包括石榴石型氧化物,所述石榴石型氧化物选自于锂镧锆氧、锂镧铌氧及锂镧钽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物包括钠超导体型氧化物,所述钠超导体型氧化物包括LiTi2(PO4)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于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粘胶纤维、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包括至少两层叠置的功能膜单元,所述功能膜单元的厚度介于0.5μm~10μm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功能层物料,并将所述功能层物料溶于溶剂中制备得到功能层浆料;
2)提供一基材层,将所述功能层浆料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以及
3)去除步骤2)得到结构中的所述溶剂,以得到由所述基材层及形成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上的功能层构成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中,所述功能层基于涂覆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所述功能层浆料得到,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及丙酮中的至少一种;步骤3)中去除所述溶剂的方式包括烘烤及萃取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中,进行所述涂覆的方式包括凹版涂布、喷涂、浸涂及印刷涂布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功能层浆料中所述功能层物料的重量百分比介于10%~90%之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功能层的电池隔离膜结构,通过功能层的设计,可以阻止电池中产生不良影响的副产物的通过,从而解决副产物导致的对电池的影响,改善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使得电池的循环性能、针刺测试通过率、100次循环变形等情况均有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
图2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的示例。
图3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另外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的示例。
图4显示为本发明提供的功能层的电镜照片。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基材层
101 功能层
101a 功能膜单元
S1~S3 步骤1)~步骤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虽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如本发明所用,“电化学装置”包括锂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
如图2~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所述电池隔离膜结构包括:
基材层100;及功能层101,所述功能层101形成于所述基材层100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功能层101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作为示例,所述基材层100的材料选自于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粘胶纤维、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膜结构,包括基材层100及功能层101,其中,所述基材层100可以是本领域熟知的PE基膜等,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的材料层,依据实际需求选择,所述基材层优选多孔基材层,其的厚度范围在3μm~50μm以内,优选在5μm~20μm以内。另外,所谓的“导通电池离子”是指所述功能层101使得电池工作的粒子通过,例如,在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电池离子指的是锂离子;所谓的“反应副产物”是指电池工作中,产生的工作介质之外的可能对电池造成影响的产物,例如在锂硫电池中,正极材料容易发生副反应产生多硫化物,溶解在电解液中,穿过隔离膜在负极形成枝晶,所述反应副产物是指多硫化物,其他电池中依次类推。
另外,本示例中,可以在所述基材层100的一表面或者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形成所述功能层100,所述功能层100可以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所述功能层可以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如可以在所述功能层100的制备过程中形成网状结构,其可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如图4所示,该网状结构的形成可以使得一部分粒子通过,同时阻止另一部分粒子通过,例如,在锂硫电池中,网状结构的所述功能层100可以保证锂离子的通过,阻止正极材料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多硫化物通过,从而防止多硫化物穿过后在负极处形成的枝晶。
另外,在其他电池中,如全固态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二次电池中,电池隔离膜中功能层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阻隔电极上可能产生的副产物的扩散,维持电极界面的完整,保证锂离子的通过。同样,所述功能层100可以包括锂化合物层,可以使一部分粒子通过,同时阻止另一部分粒子通过,如锂硫电池中,可以保证锂离子的通过,阻止正极材料发生副反应产生的多硫化物通过,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当所述功能层在制备过程中包含能制备网状结构材料层和锂化合物层的材料时,所述功能层包含网状结构材料层和锂化合物层这两种材料层。
作为示例,所述功能层101的材料选自于聚合物、硫族化合物及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本示例中,提供用于制备所述功能层101的材料,以得到上述功能层结构,上述材料的选择,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功能层及电池隔离膜结构。
作为示例,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于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其衍生物或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当采用聚合物制备所述功能层时,所述聚合物可以选自上述材料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是上述材料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合物包括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从而得到性能更优、过滤效果更佳的所述功能层。
作为示例,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硫族化合物,所述硫族化合物选自于锂锗磷硫、TiS2、MoS2、WS2、SnS2、CdS、TaSe2、TiSe2、MoSe2、WSe2、SnSe2、CdSe、TaSe2、TiTe2、MoTe2、WTe2、SnTe2、CdTe、TaTe2、Li2S、SiS2以及P2S5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当采用硫族化合物制备所述功能层时,所述硫族化合物可以选自上述材料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是上述材料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硫族化合物包括Li2S、SiS2、锂锗磷硫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从而得到性能更优、过滤效果更佳的所述功能层。
作为示例,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所述氧化物选自于非晶态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石榴石型氧化物以及钠超导体型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当采用氧化物制备所述功能层时,所述氧化物可以选自上述材料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是上述材料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氧化物包括非晶态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石榴石型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从而得到性能更优、过滤效果更佳的所述功能层。
作为示例,所述氧化物包括非晶态氧化物,所述非晶态氧化物选自于锂磷氧氮及锂硅磷氧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示例,所述氧化物包括钙钛矿型氧化物,所述钙钛矿型氧化物包括锂镧钛氧;
作为示例,所述氧化物包括石榴石型氧化物,所述石榴石型氧化物选自于锂镧锆氧、锂镧铌氧及锂镧钽氧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示例,所述氧化物包括钠超导体型氧化物,所述钠超导体型氧化物包括LiTi2(PO4)3
作为示例,所述功能层101包括至少两层叠置的功能膜单元,所述功能膜单元的厚度介于0.5μm~10μm之间。
具体的,本示例提供一种功能层的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层包括两层及以上的功能膜单元,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功能膜单元的结构及制备等与本实施例介绍的单层所述功能层一致,多层膜层结构的设置,可以通过控制单层所述功能膜单元的厚度得到需要厚度的整体功能层结构,多层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功能层的制备工艺难度,并进一步改善整体功能层的性能,电化学装置的能量密度和离子传导性要求功能膜单元的厚度越小越好;锂硫电池功能层整体厚度太小阻硫作用可能会受影响;涂覆工艺方面也影响功能层的厚度;功能层的制备材料也影响功能层的厚度,这都可以通过多层功能膜单元的设置得到改善。优选地,所述功能膜单元的厚度介于0.8μm~5μm之间,本示例中,可以选择为1μm、2μm、2.5μm及3.5μm等,以改善上述问题,提高器件性能,简化制备工艺。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池隔离膜结构优选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中的S1所示,进行步骤1),提供一功能层物料,并将所述功能层物料溶于溶剂中制备得到功能层浆料;其中,本示例中的功能层物料是指后续用于形成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如本实施例结构部分所述,可以选自于聚合物、硫族化合物及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示例,步骤1)中,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及丙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示例,步骤1)中,所述功能层浆料中所述功能层物料的重量百分比介于10%~90%之间。
具体的,该步骤中,配置后续制备功能层的浆料,即所述功能层浆料,其中,浆料的固含量为10%~90%,优选介于30%~60%之间,本示例选择为55%,所述溶剂可以是上述溶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从而可以有利于在简单的工艺下制备更具有更稳定的网状结构的功能层。
如图1中的S2所示,进行步骤2)提供一基材层100,将所述功能层浆料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
作为示例,步骤2)中,进行所述涂覆的方式包括凹版涂布、喷涂、浸涂及印刷涂布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该步骤中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功能层浆料涂涂覆在基材层的表面上,其涂布方式可以选择上述任意一种,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另外,当所述电池隔离膜的所述功能层设置在多孔基膜层的两面时,可以是两面同时涂覆,也可以是一面先涂覆,一面后涂覆。
如图1中的S3所示,进行步骤3),去除步骤2)得到结构中的所述溶剂,以得到由所述基材层100及形成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上的功能层101构成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中,所述功能层基于涂覆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所述功能层浆料得到,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作为示例,步骤3)中去除所述溶剂的方式包括烘烤及萃取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该步骤中,去除基材层表面的涂覆物中的溶剂,当然,众所周知,此处的去除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完全去除,可能还有部分残留,可以采用烘箱烘烤及萃取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当然也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另外,当形成的所述功能层为多层结构时,即包括至少两层功能膜单元时,每层功能膜单元的制备工艺与上述步骤1)至3)一致。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提供对比例及实施例,以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对比例1:
隔离膜:厚度20μm的PP基膜;
锂硫电池:将单质硫正极片、隔离膜、锂片负极片依次层叠后放入包装壳中,注入电解液后制备成锂硫电池。
对比例2:
隔离膜:在厚度12μm的PE基膜上涂布单面3μm的三氧化二铝涂层;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对比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1:
隔离膜:将聚氧化乙烯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浆料,采用凹版涂布的方式在厚度12μm的PE基膜上单面涂覆2μm的聚氧化乙烯层,萃取并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2:
隔离膜:将锂锗磷硫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凹版涂覆的方式在厚度12μm的PE基膜上单面涂覆3μm的锂锗磷硫层,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3:
隔离膜:将TiS2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在厚度12μm的PE基膜上单面涂覆5μm的TiS2层,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4:
隔离膜:将锂磷氧氮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在厚度12μm的PE基膜上单面涂覆4μm的锂磷氧氮层,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5:
隔离膜:将锂镧钛氧溶解在去离子水中中形成浆料,采用凹版涂覆的方式在厚度16μm的PP基膜上单面涂覆4μm的锂镧钛氧层,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6:
隔离膜:将锂镧锆氧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在厚度16μm的无纺布基膜上单面涂覆4μm的锂镧锆氧层,烘干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7:
隔离膜:将锂镧锆氧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凹版的方式在厚度16μm的无纺布基膜上单面涂覆4μm的锂镧锆氧层,烘干后得到单面涂布隔离膜;再将聚偏氟乙烯溶于丙酮中,采用凹版涂布的方式在锂镧锆氧的相反一面涂布厚度2μm的聚偏氟乙烯涂层,干燥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8:
隔离膜:将锂镧锆氧和聚偏氟乙烯以质量比为3:7混合溶于离子水中形成浆料,采用喷涂的方式形成厚度5μm的混合涂层,干燥后得到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实施例9:
隔离膜:将聚氧化乙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浸涂在厚度为12μm的PE基膜的两面,干燥后得到总厚度18μm的隔离膜;
锂硫电池:其他同对比例1,除了隔离膜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隔离膜。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2的锂硫电池进行以下性能测试:
1)循环寿命:将锂硫电池在室温下1C倍率充电,1C倍率放电,直到放电容量小于初始容量的70%,结束测试并记录循环次数;
2)针刺测试:直径为3mm的钢钉以25mm/s的速度从正上方刺入电池内部,并停留10min,观察电池的起火、冒烟及爆炸情况。每组测试5个,通过数记为N,OK率为N/5;
3)100次循环后电池形变情况:将锂硫电池在室温下1C倍率充电,1C倍率放电,循环100次,观察电池是否发生明显形变。
对比例1-2和实施例1-9的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1是采用了未涂布的聚丙烯隔离膜制备的锂硫电池,对比例2为单面涂布了3μm三氧化二铝的聚乙烯隔离膜,该两项对比例的所使用的隔离膜均为传统锂离子电池使用的隔离膜,在锂硫电池上室温循环寿命仅有500次左右,针刺通过率低,电池变形明显,主要是因为锂硫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正极会产生多硫化物副产物,溶解在电解液中穿过隔离膜沉积在负极上形成枝晶,影响了锂硫电池的性能;
实施例1-6分别采用了本发明的不同材料涂覆层(形成功能层)的隔离膜,而且所用的基膜材料及厚度均在本发明范围内变动,隔离膜的制备方法均为本发明范围的涂覆方法,所制备的单面涂覆的隔离膜具有很好的阻止多硫化物的效果,锂硫电池的室温循环寿命提高到700次以上,100次循环不出现形变,针刺安全测试通过率高;
实施例7采用多孔基膜层的两面分别涂覆本发明的两种不同的材料所制得的隔离膜,阻止多硫化物的效果很好,锂硫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到800次以上,安全性能较好;实施例8采用的隔离膜是在多孔基膜的单面涂布两种材料的混合涂层,对锂硫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改善效果与实施例7相近;实施例9采用的隔离膜是在多孔基膜的两面通过浸涂的方式涂覆同种材料的涂层,所制备的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针刺测试通过率、100次循环变形情况均比对比例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池隔离膜结构包括:基材层;及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功能层的电池隔离膜结构,通过功能层的设计,可以阻止电池中产生不良影响的副产物的通过,从而解决副产物导致的对电池的影响,改善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使得电池的循环性能、针刺测试通过率、100次循环变形情况均比对比例有显著提高。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离膜结构包括:
基材层;及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形成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材料选自于聚合物、硫族化合物及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于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及其衍生物或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硫族化合物,所述硫族化合物选自于锂锗磷硫、TiS2、MoS2、WS2、SnS2、CdS、TaSe2、TiSe2、MoSe2、WSe2、SnSe2、CdSe、TaSe2、TiTe2、MoTe2、WTe2、SnTe2、CdTe、TaTe2、Li2S、SiS2以及P2S5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物,所述氧化物选自于非晶态氧化物、钙钛矿型氧化物、石榴石型氧化物以及钠超导体型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包括非晶态氧化物,所述非晶态氧化物选自于锂磷氧氮及锂硅磷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物包括钙钛矿型氧化物,所述钙钛矿型氧化物包括锂镧钛氧;所述氧化物包括石榴石型氧化物,所述石榴石型氧化物选自于锂镧锆氧、锂镧铌氧及锂镧钽氧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氧化物包括钠超导体型氧化物,所述钠超导体型氧化物包括LiTi2(PO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材料选自于聚烯烃、聚酯、聚酰胺、聚酰亚胺、粘胶纤维、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包括至少两层叠置的功能膜单元,所述功能膜单元的厚度介于0.5μm~10μm之间。
9.一种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功能层物料,并将所述功能层物料溶于溶剂中制备得到功能层浆料;
2)提供一基材层,将所述功能层浆料涂覆于所述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上;以及
3)去除步骤2)得到结构中的所述溶剂,以得到由所述基材层及形成于所述基材层至少一表面上的功能层构成的电池隔离膜结构,其中,所述功能层基于涂覆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所述功能层浆料得到,所述功能层包括网状结构材料层及锂化合物层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导通电池离子并阻止反应副产物通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包括去离子水、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及丙酮中的至少一种;步骤3)中去除所述溶剂的方式包括烘烤及萃取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行所述涂覆的方式包括凹版涂布、喷涂、浸涂及印刷涂布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隔离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功能层浆料中所述功能层物料的重量百分比介于10%~90%之间。
CN201810577603.6A 2018-06-05 2018-06-05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923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7603.6A CN108923015A (zh) 2018-06-05 2018-06-05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7603.6A CN108923015A (zh) 2018-06-05 2018-06-05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3015A true CN108923015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0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7603.6A Pending CN108923015A (zh) 2018-06-05 2018-06-05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301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11621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211272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隔膜、涂覆浆料和制备方法
CN111416090A (zh) * 2020-03-10 2020-07-14 上海电力大学 用于锂硫电池的钙钛矿氧化物修饰的隔膜材料、锂硫电池
CN111755648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对称涂覆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916618A (zh) * 2020-06-29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硫(硒)化物改性隔膜及其制备、回收方法和用途
CN113113726A (zh) * 2021-04-09 2021-07-13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隔离膜热稳定性的涂层组合物
CN115020914A (zh) * 2022-05-19 2022-09-06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锂/钠硫电池的蒲棒结构陶瓷复合隔膜夹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104A (zh) * 2013-12-18 2014-03-1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
CN105428699A (zh) * 2014-09-23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型结构的锂硫电池
CN106784549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膜及其制备的抗重物冲击的电化学装置
CN107665966A (zh) * 2016-07-27 2018-02-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7104A (zh) * 2013-12-18 2014-03-1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
CN105428699A (zh) * 2014-09-23 2016-03-23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型结构的锂硫电池
CN107665966A (zh) * 2016-07-27 2018-02-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
CN106784549A (zh) * 2016-12-20 2017-05-31 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膜及其制备的抗重物冲击的电化学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5648A (zh) * 2019-03-27 2020-10-0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对称涂覆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55648B (zh) * 2019-03-27 2022-09-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对称涂覆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11621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功能锂硫电池隔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211272A (zh) * 2020-01-10 2020-05-29 武汉中兴创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隔膜、涂覆浆料和制备方法
CN111416090A (zh) * 2020-03-10 2020-07-14 上海电力大学 用于锂硫电池的钙钛矿氧化物修饰的隔膜材料、锂硫电池
CN111916618A (zh) * 2020-06-29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硫(硒)化物改性隔膜及其制备、回收方法和用途
CN113113726A (zh) * 2021-04-09 2021-07-13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隔离膜热稳定性的涂层组合物
CN115020914A (zh) * 2022-05-19 2022-09-06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锂/钠硫电池的蒲棒结构陶瓷复合隔膜夹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3015A (zh) 电池隔离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ao et al. A universal and facile approach to suppress dendrite formation for a Zn and Li metal anode
CN103413904B (zh)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
CN105826508B (zh) 压电陶瓷复合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DE112014003358B4 (de) Positive Elektrode und Lithium-Schwefel-Batterie
CN104600240B (zh)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US11380881B2 (en) Anode material of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battery
CN107732293B (zh) 类三明治结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665966A (zh) 一种锂硫电池
CN105470576B (zh) 一种高压锂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US20150056491A1 (en)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porous separat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09994740A (zh) 复合集流体与包含其的复合极片及电化学装置
CN109755448A (zh) 一种带有补锂涂层的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TW201630232A (zh) 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及鋰離子二次電池
CN10703962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隔膜
JP6374117B2 (ja) セルロースナノ繊維分離膜を含む電気化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102123A (zh) 具有改善的循环特性的电化学装置
CN110571391A (zh) 一种补锂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
CN104795249A (zh) 一种基于复合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电池电容
JP2013539186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向けの一体型セパレータの電界紡糸
TW201801378A (zh) 一種電極漿料、電池極片及其製備方法
CN105869898B (zh) 一种可低温充电的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29498A (zh) 一种适用于水系金属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518889A (ja) 電気化学装置及び当該電気化学装置を含む電子装置
CN1731601A (zh) 改善二次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安全性能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399 No. 155 Nan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ENJI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99 No. 155 South Lu highway, Pudo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ENERGY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