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7594A -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7594A
CN108897594A CN201810675914.6A CN201810675914A CN108897594A CN 108897594 A CN108897594 A CN 108897594A CN 201810675914 A CN201810675914 A CN 201810675914A CN 108897594 A CN108897594 A CN 108897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d
next time
memorizing words
occurrence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59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7594B (zh
Inventor
岳校
曹译珑
谭锦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Ink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Ink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Ink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Ink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59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7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7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7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7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Calcul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包括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步骤,建立周期日步骤,设定单词属性步骤,设定反馈选项步骤,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计算单词属性步骤,排序步骤;计算单词属性步骤包括:获取在记忆单词属性步骤,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采用设定待记忆单词属性以及反馈选项,根据用户对在记忆单词的反馈重新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这种根据用户的反馈将用户熟知度高的单词移出列表,熟知度底的单词反复记忆,提高了用户记忆单词的效率,节约了用户的记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 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词复习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全民的英语学习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英语学习,各种各样的英语学习软件也应运而生。现有的学习软件的单词学习模式都是用户选定需要背诵的单词列表,然后软件根据用户选定的待背诵的单词列表按照单词列表的顺序或者随机向用户推荐,这种复习单词的方式往往使用户需要背诵完整个单词列表的单词才能进行复习,或者是第二天复习第一天学过的所有单词,这种复习单词的方式往往使用户在背到单词列表末尾单词时已经忘记了最开始背过的单词;还会出现一些用户完全熟知的单词也按照单词列表顺序出现至用户背诵列表中,或者第二天仍需复习,浪费用户的背诵时间;并且无法根据用户对具体某个单词的背诵反馈提供单词复习计划,大大降低了单词的记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根据用户对单词的掌握情况作出的复习反馈,寻找用户对该反馈单词的遗忘临界点,安排该反馈单词的下次复习时间,生成新的单词复习列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存储有上述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的计算机指令的存储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存储有上述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方法的计算机指令的存储设备的并且可以控制所述计算机指令的移动终端。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适用于在智能终端设备中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步骤: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步骤: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步骤: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X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步骤: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步骤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优选的,所述设定反馈选项步骤S5具体为: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优选的,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优选的,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优选的,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优选的,所述建立周期日步骤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一种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下操作: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X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
S6-1.获取反馈选项: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优选的,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所述建立周期日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用于执行各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多条指令的存储设备,所述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X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
S6-1.获取反馈选项: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优选的,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所述建立周期日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采用设定待记忆单词属性以及反馈选项,根据用户对在记忆单词的反馈重新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这种根据用户的反馈将用户熟知度高的单词移出列表,熟知度底的单词反复记忆,提高了用户记忆单词的效率,节约了用户的记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计算单词属性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适用于在智能终端设备中执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步骤: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假设用户选定需要背诵的单词列表为{A,B,C,D,E,F,G,H,I,J},默认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10,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步骤: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步骤: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A的出现次数T为0,熟知度F为0,下次出现间隔数X为0,由于T=0,故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本实施例用户选择“认识”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20,即F=F+20,故A的熟知度值F为20;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20,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Y=10-1=9;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为20;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B,C,D,E,F,G,H,I,J}。
重复S4-S7步骤: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b的出现次数T为0,熟知度F为0,下次出现间隔数X为0,由于T=0,故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本实施例用户选择“不认识”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4,即F=F-4,故a的熟知度值F为-4;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单词B的熟知度值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为2;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C,D,B,E,F,G,H,I,J}。
重复S4-S7步骤: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c的出现次数T为0,熟知度F为0,下次出现间隔数X为0,由于T=0,故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本实施例用户选择“不确定”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8,即F=F+8,故a的熟知度值F为8;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单词C的熟知度值2<F<20,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8;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为8;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D,B,E,F,G,H,I,J,C,}。
重复S4-S7步骤: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D的出现次数T为0,熟知度F为0,下次出现间隔数X为0,由于T=0,故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本实施例用户选择“不确定”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20,即F=F+20,故D的熟知度值F为20;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该单词熟知度F≥20,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为8;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B,E,F,G,H,I,J,C,}。
重复S4-S7步骤: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本实施例中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B的出现次数T为1,熟知度F为-4,下次出现间隔数X为2,由于T=1,故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1,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本实施例用户选择“模糊”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8,即F=F+8,故D的熟知度值F=-4+8,F=4;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2<F<20,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所以X的值为4,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1+1=2。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为4;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E,F,G,H,B,I,J,C,}。
重复S4-S7步骤,直至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里的单词个数Y为0。
采用此种根据用户对正在记忆单词的反馈,确定用户对该单词的熟知度,根据用户对该单词的熟知度安排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的单词数,用户不熟悉的单词下次出现间隔的单词数更少,可以更早的巩固不熟悉的单词,对于用户熟悉的单词,熟知度高,因而可以间隔多一些单词再巩固复习,通过此种方式提高了用户记忆单词的效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适用于在智能终端设备中执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步骤: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步骤: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步骤: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步骤: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步骤: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步骤: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步骤: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步骤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步骤: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步骤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反馈选项步骤S5具体为:
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出现次数T,熟知度F,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T>0,则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时,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步骤: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步骤: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步骤: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步骤: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周期日步骤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7.一种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下操作: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X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
S6-1.获取反馈选项: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存储设备,该存储设备中存储有多条指令,其特征在于,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所述建立周期日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9.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用于执行各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多条指令的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适用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
S1.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
用户选定需要记忆的单词,根据用户选定的需要记忆的单词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根据选定单词的顺序将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排序,默认用户以该顺序记忆单词;记录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数为Y,记录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
S2.建立周期日:
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之后满18-24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S3.设定单词属性:
设定单词列表中每个单词的熟知度为F,出现次数为T,下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为X;
所述熟知度F的初始值为0;
所述出现次数T的初始值为0;
所述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的初始值为0;
S4.显示待记忆单词:
根据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中的单词顺序逐个显示给用户记忆,获取正在记忆单词的单词属性,熟知度F,出现次数T以及下次出现间隔数X;
S5.设定反馈选项:
根据正在记忆单词的出现次数X设定若干个反馈选项;
S6.计算单词属性:
S6-1.获取反馈选项:
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根据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计算该单词的熟知度属性;
S6-3.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S6-4.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
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S7.排序:
S7-1.获取计算单词属性结果:
获取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后的单词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
S7-2.排序:
根据获取的下一次出现的间隔单词数X将本周期日内的待记忆单词列表重新排序,生成新的待记忆单词列表;
重复S4至S7直至本周期日内的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不确定,不认识”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a,即F=F+a;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确定”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不认识”,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
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若获取到正在记忆的单词的出现次数T>0,设置“认识,模糊,忘记”三个反馈选项,所述计算单词属性步骤S6具体为:
S6-1.获取反馈选项:获取用户选择的反馈选项;
S6-2.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认识”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b,即F=F+b;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模糊”选项,则该单词的熟知度F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加c,F=F+c;
若获取到用户选择“忘记”,则该单词熟知度在原来熟知度F的基础上减d,即F=F-d;
S6-3.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获取计算单词熟知度属性结果,根据单词熟知度F计算单词下次出现间隔数X;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无需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将该单词移出本周期日的待记忆单词列表,所述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Y-1;
若该单词熟知度F<a,则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
若2<F<a,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为F;
若F≤2,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为2,即X=2;
若计算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的结果X大于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则该单词下次出现间隔单词数X变更为本周期日内待记忆单词列表的单词数Y-1;
S6-4.计算单词出现次数:单词出现次数T每出现一次,在上次出现次数T的基础上加1,即T=T+1;
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8≤a≤24};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b|4≤b≤14且b<a};所述c的取值范围为{c|2≤c≤10且c<b};所述d的取值范围为{d|2≤d≤8且d<c};
所述a的最优值为20;所述b的最优值为10;所述c的最优值为8;所述d的最优值为4;
所述建立周期日以建立待记忆单词列表的时刻t为时间起点,时刻t后满20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日。
CN201810675914.6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 Active CN108897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5914.6A CN108897594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5914.6A CN108897594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7594A true CN108897594A (zh) 2018-11-27
CN108897594B CN108897594B (zh) 2021-02-23

Family

ID=6434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5914.6A Active CN108897594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759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741A (zh) * 2019-01-25 2019-06-14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间断重复的知识点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158560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清远墨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循环播放复习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1522904A (zh) * 2020-04-14 2020-08-11 天津洪恩完美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信息的提供方法和装置
CN111581912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清远墨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背诵熟悉度标记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223148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可定制单词学习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3011181A (zh) * 2021-04-26 2021-06-22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学生平板听写内容确定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0840A (zh) * 2011-04-18 2012-10-2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背诵单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3116648A (zh) * 2013-02-28 2013-05-22 魏骁勇 基于图形式上下文语境和机器学习的单词记忆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30200A (zh) * 2017-09-27 2018-02-23 北京明德时代行知教育科技研究院 智能提醒用户学习单词的方法以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0840A (zh) * 2011-04-18 2012-10-2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背诵单词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3116648A (zh) * 2013-02-28 2013-05-22 魏骁勇 基于图形式上下文语境和机器学习的单词记忆方法及其装置
CN107730200A (zh) * 2017-09-27 2018-02-23 北京明德时代行知教育科技研究院 智能提醒用户学习单词的方法以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5741A (zh) * 2019-01-25 2019-06-14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间断重复的知识点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09885741B (zh) * 2019-01-25 2021-05-18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间断重复的知识点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158560A (zh) * 2019-12-31 2020-05-15 清远墨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循环播放复习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1522904A (zh) * 2020-04-14 2020-08-11 天津洪恩完美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信息的提供方法和装置
CN111581912A (zh) * 2020-04-30 2020-08-25 清远墨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词背诵熟悉度标记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2231487A (zh) * 2020-09-08 2021-01-15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可定制单词学习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13011181A (zh) * 2021-04-26 2021-06-22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学生平板听写内容确定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7594B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7594A (zh) 一种根据用户反馈生成单词复习列表的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6251216B (zh) 一种用于缓解节点存储压力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51358A (zh) 一种机场地面服务人员的排班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ripathy et al. Test case generation using activity diagram and sequence diagram
CN105653652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7729291A (zh) 一种基于分解技术的双线性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CA2577202A1 (en) Capturing a user&#39;s design intent with resolvable objects
CN108446814A (zh) 同顺序流水线车间调度问题的树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5375193B (zh) 双目标生产调度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86589A (zh) 一种系统配置项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ella State minimization of incompletely specified sequential machines
CA3168300A1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member data for e-commerce platforms and system thereof
CN115292529A (zh) 影像自动处理及成果自动入库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6372121B (zh) 服务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5269548A (zh) 一种数据仓库开发模型的生成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5988655A (zh) 一种电子表格行列区域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930734B (zh) 基于任务和字段的数据下线方法及系统
CN112613286A (zh) 一种表格内容批量编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47122A (zh) 一种出站时刻确定、数据确定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5740131B (zh) 软件用户行为回退处理方法及装置
JP7055350B2 (ja) 学習支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711600A (zh) 一种可设置交易延时上链的方法和系统
Huang et al. An orthogonal local search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s
CN104809175A (zh) 特征库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224472B (zh) 一种寻找常用内容的匹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