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7441A -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7441A
CN108887441A CN201811042503.XA CN201811042503A CN108887441A CN 108887441 A CN108887441 A CN 108887441A CN 201811042503 A CN201811042503 A CN 201811042503A CN 108887441 A CN108887441 A CN 108887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eaf
health protection
protection tea
purs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25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425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7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7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7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马齿苋0.5‑4份,盲肠草1‑5份,野芙蓉0.5‑4份,花斑竹1‑7份。本发明的保健茶风味独特,成分简单,各种原料相互协同,可从根本上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各种机能,具有清热排毒、散瘀通结、消除疲劳、排毒养颜、抗菌消炎、预防感冒等作用,长期服用可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消除血液毒素,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排毒、助眠、通血管、养颜的功效显著,能使得服用者的肝胆胃脾肾肠等器官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本发明所选原料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毒素是人体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在正常的情况下,人自身有能力对自己内部出现的毒物加以化解,并且可以排出体外,以此维持身体的健康。但是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人体内积累的毒素得不到及时的清除,进而在身体内进行不断地累积,则进入了亚健康的状态,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引发失眠、阴虚火旺、咳嗽、便秘、色斑、免疫力低下、血管堵塞等多种疾病的产生,严重时还可能会引发癌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散瘀通结、消除疲劳、排毒养颜的保健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健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马齿苋0.5-4份,盲肠草1-5份,野芙蓉0.5-4份,花斑竹1-7份。
优选地,所述的保健茶,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马齿苋0.5-3份,盲肠草1-3份,野芙蓉0.5-3份,花斑竹2-5份。
优选地,所述的保健茶,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马齿苋1份、盲肠草3份、野芙蓉2份、花斑竹4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健茶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分: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紫苏叶、南非叶、桑叶、九龙虫、陈皮、沉香果。
优选地,所述陈皮选用三年份陈皮,所述沉香果采用未开苞的沉香果。
优选地,所述的保健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
花斑竹2-5份,野芙蓉0.5-2份,盲肠草1-2份,马齿苋0.2-2份,石斛0.1-1份,花生根 0.3-1.2份,九龙虫0.1-0.8份,沉香果0.2-1份,南非叶1.2-2份,桑叶0.8-2.2份,陈皮0.1-0.8 份,牛筋草0.3-1.2份,紫苏叶0.2-1份,黄皮叶0.8-2份。
优选地,所述的保健茶,按重量份计算包括以下组分:
花斑竹2份,野芙蓉0.5份,盲肠草1.5份,马齿苋0.3份,石斛0.2份,花生根0.5份,九龙虫 0.2份,沉香果0.3份,南非叶1.5份,桑叶1份,陈皮0.2份,牛筋草0.5份,紫苏叶0.3份,黄皮叶1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以及秋季新采摘的花斑竹为原料,清洗后在50℃以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采集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紫苏叶、南非叶、桑叶、陈皮、沉香果为原料,清洗后在50℃以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其中选用秋季采摘的紫苏叶、桑叶。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鲜活的九龙虫,用去离子水清洗,甩干九龙虫表面水分,将甩干的九龙虫捣碎。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花斑竹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所述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干燥的温度为10℃-50℃。
本发明的保健茶马齿苋、盲肠草、野芙蓉、花斑竹四味中药组成,其风味独特,成分简单,各种原料相互协同,可从根本上调理人体五脏六腑的各种机能,具有清热排毒、散瘀通结、消除疲劳、排毒养颜、抗菌消炎、预防感冒等作用,长期服用可改善人体血液微循环,消除血液毒素,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排毒、助眠、通血管、养颜的功效显著,能使得服用者的肝胆胃脾肾肠等器官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本发明所选原料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值得推广。
配方中各原料药理如下:
花斑竹:微温,味甘,无毒,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内含有大量的大黄素、草酸、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等,具有助睡眠、护肝、降血糖血脂、解热镇痛作用,其中,大黄素具有细胞毒作用,对于对HL-60细胞、HSV-1、HSV-2、HZV病毒、流感及副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具有强心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镇咳平喘、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抗过敏、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防治上具有良好的作用。
盲肠草:味甘,微苦,性凉,其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健脾作用,对于感冒、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暑湿吐泻、肠炎、痢疾、肠痈、小儿疳积、血虚黄肿、痔疮的治疗功效优良;盲肠草中的1-苯基 -1,3,5-庚三烯有明显的抗微生物与抗寄生虫作用:对细菌、酵母菌、真菌均有效,可抑制枯草芽胞杆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石膏状孢子菌等微生物。
野芙蓉:味甘,微寒,无毒,能清热解毒,利湿和络,野芙蓉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有机酸类、甾类及挥发性成分,具有消炎止痛、抗氧化、保肝保肾、保护心脑血管等药理活性,对保护脑缺血、心肌缺血、降糖、镇痛、抗炎解热,改善肾功能及修复口腔黏膜等具有明显作用。
马齿苋:全草治痢疾、肠炎腹泻、心慌心跳、头痛、肺病肠炎、肾炎、泌尿道感染水肿、溃疡病、痔疮出血、咽喉痛、牙痛、无名肿毒等病症,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葡萄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 C、ω—3脂肪酸等营养物质,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花生根:性味甘平,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助邪,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花生根中富含白藜芦醇,主要有预防心血管病、抗衰老、降脂、消炎、抑癌和治疗冠心病等作用,对肿瘤疾病防治效果显著。
南非叶:味苦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南非叶中倍半萜内酯和斑鸠菊苷都有很强的抗癌药理活性,治疗发热、疟疾、腹泻、痢疾、肝炎、疥疮、咳嗽、头痛和胃痛等疾病,适用于降血压、降胆固醇、糖尿病、风热性或血热性皮肤病,还具有抗氧化性、保肝、促胃酸分泌、降血脂、抗疟原虫和抗癌作用,对预防和治疗乳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均有明显功效。
桑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桑叶中的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能增加心脏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改善心肌循环,促进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脑细胞功能,同时,能改善脑部血液流动,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的活性,促使血压下降,还具有抑菌、抗炎作用;桑叶中的DNJ、植物甾醇、黄酮类,可降血糖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九龙虫:温中理气、活血止痛、祛风除湿,九龙虫体内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促进人体充分吸收和利用,调节造血器官的阴阳平衡,达到补肾填精益髓、健脾益气养血、凉血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祛瘀功效,可治疗骨髓增生低下性贫血,续发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症等,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增效作用。
黄皮叶:味辛,性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治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气胀腹痛、黄肿、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疏郁行气,止痛退热,治气胀腹痛,温病身热,疏风解表。
石斛:味甘、微寒,入胃、肾经入胃、肺,肾经,润肺止咳,益肾明目,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可解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不退、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具有增强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能显著提高外周白细胞数和促进淋巴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强有力地清除实验条件下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的加入所引发的副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具有滋养皮肤,抗衰老,刺激唾液分泌、抗疲劳、耐缺氧等方面的作用。
紫苏叶:味辛,微温,归脾、肺二经,和血,温中,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可散邪而解表,理气和营,治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脚气疝气,胸腹胀满,气滞胸闷,脾胃气滞。
沉香果:味辛,具有纳气归元之功,温而不燥,行而不泄,达肾而导火归元,有降气之功,无破气之害,治肾虚喘咳,其油气通三界,有麻醉、止痛、镇静、平喘、降压、肌松之效,以热水泡之,可润肠通便,提神醒脑,对人型结核杆菌、伤寒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之效。
陈皮:气香,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症,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可使血管产生轻度的收缩,迅速升高血压。
牛筋草:全草药用,性味甘、淡,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具解热发汗、行血解郁、增长力气、恢复元气的功能,有强精门、治淋浊、黄疸、热痢等功能。
以马齿苋、盲肠草、野芙蓉、花斑竹为君药,具有清热排毒、散瘀通结、消除疲劳、排毒养颜等作用;以花生根、南非叶、桑叶、石斛、九龙虫作为臣药,具有降脂、消炎、抑癌、治疗冠心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祛邪补虚等作用;以黄皮叶、紫苏叶和沉香果为佐药,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利水消肿和润肠通便等作用;以陈皮和牛筋草为使药,起到调和诸药,进一步增强该配方的排毒、下气、祛风利湿等作用。上述药物按君臣佐使配伍,各药协同作用,具有降脂降压、抗癌,清热解毒,养胃健脾和营养保健等功效,可使人体身轻气爽、排毒养颜,对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术后放化疗病症有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处方:马齿苋1份、盲肠草3份、野芙蓉2份、花斑竹4份。
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以及中秋过后新采摘的花斑竹为原料,清洗后,将花斑竹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花斑竹的阴干的温度为 10℃-35℃,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的晒干温度为20℃-50℃,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步骤4:将步骤1至步骤3获得的产品分袋包装,每袋10g。
实施例2:
处方:花斑竹2份,野芙蓉0.5份,盲肠草1.5份,马齿苋0.3份,石斛0.2份,花生根0.5份,九龙虫0.2份,沉香果0.3份,南非叶1.5份,桑叶1份,陈皮0.2份,牛筋草0.5份,紫苏叶0.3份,黄皮叶1份。
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中秋过后新采摘的花斑竹、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紫苏叶、南非叶、桑叶、陈皮、沉香果为原料,清洗后,将花斑竹、紫苏叶分别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阴干的温度为10℃-35℃,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南非叶、桑叶、陈皮、沉香果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晒干温度为20℃-50℃,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其中选用秋季采摘的紫苏叶、桑叶;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采集鲜活的九龙虫,用去离子水清洗,甩干九龙虫表面水分,将甩干的九龙虫捣碎;
步骤4: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步骤5:将步骤1至步骤3获得的产品分袋包装,每袋10g。
实施例3:
处方:花斑竹1.5份,野芙蓉0.5份,盲肠草1.5份,马齿苋0.5份,花生根1份,石斛1份,牛筋草1份,紫苏叶1份,黄皮叶2份。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中秋过后新采摘的花斑竹、花生根、石斛、牛筋草、紫苏叶、黄皮叶为原料,清洗后,将花斑竹、紫苏叶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阴干的温度为10℃-35℃,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花生根、石斛、牛筋草、黄皮叶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晒干温度为20 ℃-50℃,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步骤4:将步骤1至步骤3获得的产品分袋包装,每袋10g。
实施例4:
处方:花斑竹1份,野芙蓉1份,盲肠草2份,马齿苋1份,南非叶1份,陈皮0.5份,桑叶1份,九龙虫1份,花生根1.5份。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中秋过后新采摘的花斑竹、花生根、南非叶、桑叶、陈皮为原料,清洗后,将花斑竹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阴干的温度为10℃-35℃,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石斛、花生根、南非叶、桑叶、陈皮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晒干温度为20℃-50℃,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其中选用霜降后采摘的桑叶;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采集鲜活的九龙虫,用去离子水清洗,甩干九龙虫表面水分,将甩干的九龙虫捣碎;
步骤4: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步骤5:将步骤1至步骤3获得的产品分袋包装,每袋10g。
实施例5:
急性毒性实验
试验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1-4的保健茶为对象,选择30只成年白鼠进行试验(雌雄各半)分为 4组试验组和1组为对照组,每日量取本发明实施例1-4的保健茶各30g,煎煮1小时,分别给四组试验组的6只白鼠灌胃,观察7日。结果24只白鼠均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慢性毒性试验
试验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1-4的保健茶为对象,取100只成熟的生命体征相同的白鼠作为对象,雌雄参半,将其随机划分为5个组,1个空白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20只,空白组灌喂水,试验组灌保健茶浸泡的水,每日量取本发明实施例1-4的保健茶各10g,煎煮1小时,分别给四组试验组的80 只白鼠灌胃,用药进行30天,通过比较用药前、用药30天、以及停药30天后的白鼠的行为、精神状态、粪便等变化,来进行药物的毒性检测。通过对试验组的白鼠观察,喂药后的白鼠,在行为、精神状态以及粪便等方面,与未投药的白鼠,无任何区别。因此,该药物长期服用,不具有蓄积毒性,不会在体内淤积毒素。
实施例6效果实验
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
采用的受试病毒包括副流感-1、呼吸道合胞病毒、CoxB5、ADV3和HSV-1。本发明的采用实施例1-4 保健茶的茶液作为抗病毒试验用药。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对病毒致病细胞作用的影响
流感病毒类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副流感-1 ++ ++ ++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 ++ ++
CoxB5 + ++ + ++
ADV3 + ++ ++ +
HSV-1 ++ ++ ++ ++
由表1的结果显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保健茶对2种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3中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实施例2的保健茶对5种病毒的生长都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实施例3、实施例4的保健茶对4 种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保健茶的对流感病毒的抑制能力较强。
实施例7效果实验
对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实验对象:2016~2018年间,将100例高血糖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将100例患者分为4组治疗组和1组对照组,每组各20人,其中4组治疗组中男10人,女10人,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 45.3±11.4岁;对照组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45.3±11.4岁,具有齐同可比性。
分组后,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服用本茶饮料,服用方法为:30g(3包)/天,服用时间患者自定,连续服用30天。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不服用本保健茶。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数据,比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 /L(150mg/dl),24小时尿糖总量<10.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150mg/d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 L(180mg/dl),24小时尿糖总量<25.0g,或血糖、24小时尿糖总量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尿糖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保健茶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对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组别 例数 保健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一 20 实施例1 9 8 3 85%
治疗组二 20 实施例2 13 7 0 100%
治疗组三 20 实施例3 11 7 2 90%
治疗组五 20 实施例4 12 7 1 95%
对照组 20 5 10 5 75%
通过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保健茶具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其中实施例2中的保健茶的降血糖效果最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马齿苋0.5-4份,盲肠草1-5份,野芙蓉0.5-4份,花斑竹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备而成:马齿苋0.5-3份,盲肠草1-3份,野芙蓉0.5-3份,花斑竹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备而成:马齿苋1份、盲肠草3份、野芙蓉2份、花斑竹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分: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紫苏叶、南非叶、桑叶、九龙虫、陈皮、沉香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备而成:花斑竹2-5份,野芙蓉0.5-2份,盲肠草1-2份,马齿苋0.2-2份,石斛0.1-1份,花生根0.3-1.2份,九龙虫0.1-0.8份,沉香果0.2-1份,南非叶1.2-2份,桑叶0.8-2.2份,陈皮0.1-0.8份,牛筋草0.3-1.2份,紫苏叶0.2-1份,黄皮叶0.8-2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健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组分制备而成:花斑竹2份,野芙蓉0.5份,盲肠草1.5份,马齿苋0.3份,石斛0.2份,花生根0.5份,九龙虫0.2份,沉香果0.3份,南非叶1.5份,桑叶1份,陈皮0.2份,牛筋草0.5份,紫苏叶0.3份,黄皮叶1份。
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以及秋季新采摘的花斑竹为原料,清洗后在50℃以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
步骤2:除去步骤1中所得的原料中夹杂的杂质;
步骤3:将各种原料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后,按以上重量份混合均匀,干燥,灭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采集石斛、花生根、黄皮叶、牛筋草、紫苏叶、南非叶、桑叶、陈皮、沉香果为原料,清洗后在50℃以下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的各组分的含水量不超过3%,其中选用秋季采摘的紫苏叶、桑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鲜活的九龙虫,用去离子水清洗,甩干九龙虫表面水分,将甩干的九龙虫捣碎。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花斑竹置于阴凉干燥处进行风干,所述盲肠草、马齿苋、野芙蓉置于阳光充足处进行晒干,干燥的温度为10℃-50℃。
CN201811042503.XA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887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2503.XA CN108887441A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2503.XA CN108887441A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7441A true CN108887441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60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2503.XA Pending CN108887441A (zh) 2018-09-06 2018-09-06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744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683A (zh) * 2012-08-25 2012-12-19 李多多 一种降血糖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783A (zh) * 2014-01-14 2014-04-30 廖宣植 一种芙蓉金花茶
CN105028832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眼部疲劳的蓝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772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用于降血脂的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533A (zh) * 2015-08-14 2015-11-25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糖的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451A (zh) * 2015-08-14 2015-11-25 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446A (zh) * 2015-08-14 2015-12-02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压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927A (zh) * 2015-08-14 2015-12-16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可治疗糖尿病的保健灵芝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28734A (zh) * 2017-04-10 2017-05-31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感冒药物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3683A (zh) * 2012-08-25 2012-12-19 李多多 一种降血糖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783A (zh) * 2014-01-14 2014-04-30 廖宣植 一种芙蓉金花茶
CN105028832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眼部疲劳的蓝莓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8772A (zh) * 2015-08-14 2015-11-11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用于降血脂的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533A (zh) * 2015-08-14 2015-11-25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糖的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451A (zh) * 2015-08-14 2015-11-25 安徽金水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446A (zh) * 2015-08-14 2015-12-02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血压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927A (zh) * 2015-08-14 2015-12-16 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 一种可治疗糖尿病的保健灵芝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728734A (zh) * 2017-04-10 2017-05-31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感冒药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771A (zh) 一种保健绿茶及其加工配制方法
CN104857290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消毒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913B (zh) 一种治疗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药物组合物
CN104524146A (zh) 一种预防和辅助治疗“三高症”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127813A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826A (zh) 一种可清肺祛湿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0415A (zh) 一种减肥保健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5615A (zh) 一种用于辅助降血压的组合物
CN108887441A (zh)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170A (zh) 一种保健足浴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52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中药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1316A (zh) 一种治疗食管癌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571A (zh) 一种生津止渴鲜菠菜根代茶饮及制备方法
CN104258224A (zh) 一种治疗肺肾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五味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659A (zh) 一种调整气血功能障碍的中药及其配制方法
CN106728478A (zh) 一种预防恶性肿瘤的颗粒剂
KR20130060950A (ko) 한방 발효차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7232570A (zh) 一种枸杞营养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5879A (zh) 临床护理用健脾补肾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5770115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药膏
CN105192424A (zh) 一种肉兔免疫增强剂
CN105169259A (zh) 治疗癫狂的方剂及制备方法
CN104107404A (zh) 驱虫散
CN117281246A (zh) 一种香料配方及其应用
WO2023189035A1 (ja) 腎精不足に伴う皮膚、毛髪及び爪の症状又は状態の予防、改善又は緩和のための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