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4750B - 发动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4750B
CN108884750B CN201780018670.8A CN201780018670A CN108884750B CN 108884750 B CN108884750 B CN 108884750B CN 201780018670 A CN201780018670 A CN 201780018670A CN 108884750 B CN108884750 B CN 108884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exhaust
fresh air
low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6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4750A (zh
Inventor
内堀正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416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7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4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3/00Crankcase ventilating or breat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013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with exhaust-driven pumps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02Gas passages between engine outlet and pump drive, e.g. reservoi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02B37/12Control of the pumps
    • F02B37/18Control of the pumps by bypassing exhaust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of turbine or 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B67/1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auxiliary apparatus not being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the apparatus having different functions; Driving auxiliary apparatus from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charging or scaveng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15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type
    • F02M35/10157Supercharged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发动机装置(1)具备:在缸盖(2)的左右两侧分配配置的排气歧管(4)以及进气歧管(3)、以及利用从排气歧管(4)排出的废气的流体能量对流入于进气歧管(3)的新气进行压缩的增压机(30)。增压机(30)由包括与排气歧管(4)连结的高压增压机(51)和与高压增压机(51)连结的低压增压机(52)的二级增压机构成。高压增压机(51)配置于排气歧管(4)的左右一侧方,并且低压增压机(52)配置于排气歧管(4)上方。

Description

发动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具备增压机的发动机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以发动机输出的提高、燃油经济性改善为目的,为了使发动机的气缸内的空气密度增大,而在发动机装置搭载:利用排气能量对新气进行压缩的增压机(专利文献1参照)。在柴油发动机中,通过将高密度的空气大量地供给至气缸内而使大量的燃料燃烧,这不仅使发动机输出、发动机扭矩增大,还能够促进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由此能够预先抑制混合燃烧,从而实现NOx排出量的减少。
另外,在具有1台增压机的单级增压机中,对于高输出发动机中的要求还是有极限的,因此,提出有:搭载了将2台增压机以高压级和低压级串联连结得到的二级增压机的发动机(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175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237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柴油发动机的搭载空间根据搭载对象的作业车辆(建设机械、农作业机等)而多种多样,但是,近年来,大多是由于轻量化/紧凑化的需求而对搭载空间进行了限制(狭小)。因此,需要将柴油发动机的结构部件紧凑地进行布置。另外,不仅存在着搭载空间的限制这一问题,而且还由于将EGR装置、涡轮增压机等部件连结并支承于缸盖,因此,要求缸盖具有刚性高的构造。
另外,如专利文献2的发动机装置那样,在将二级增压机中的高压级和低压级各自的增压机在从排气歧管离开的位置处以上下排列方式进行配置的情况下,施加给对二级增压机进行支承的排气歧管出口的力矩就会变大,其结果,二级增压机的支承刚性会变低。另外,将在高压级的涡轮机侧设置的旁通路径作为外部配管进行配设,因此,二级增压机中的配管构造变得复杂,针对发动机装置的组装也就变得繁杂。
本申请发明研究了上述现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实施了改善的发动机装置。
本申请发明是一种发动机装置,其具备:分配于缸盖的左右两侧而配置的排气歧管以及进气歧管;以及增压机,其利用从所述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的流体能量而对流入于所述进气歧管的新气进行压缩,其中,所述增压机由包括与所述排气歧管连结的高压增压机和与该高压增压机连结的低压增压机的二级增压机构成,所述高压增压机配置于所述排气歧管的左右一侧方,并且,所述低压增压机配置于所述排气歧管上方。
在上述发动机装置中,可以是,所述高压增压机具备:与所述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连通的高压涡轮机、以及将压缩空气供给至所述进气歧管的高压压缩机,
所述低压增压机具备:排气入口经由排气侧中继管而与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连通的低压涡轮机、以及新气出口经由新气侧中继管而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连通的低压压缩机,在所述高压涡轮机上方配置有所述低压压缩机,并且在所述高压涡轮机的前后一侧方配置有所述高压压缩机,另一方面,在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前后另一侧方配置有所述低压涡轮机。
在上述发动机装置中,也可以是,使所述排气歧管的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出口朝向左右一侧方而呈开口,使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朝向所述排气歧管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排气出口朝向前后另一侧方而呈开口,使所述低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朝向下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排气出口朝向前后另一侧方而呈开口,与相互对置的所述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和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连结,而将所述高压增压机在所述排气歧管的左右一侧方进行固定,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固定于L字状的所述排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另一方面,所述低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固定于所述排气侧中继管的另一端,而将所述低压增压机在所述高压增压机上方进行固定。
在上述发动机装置中,可以是,使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朝向前后一侧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新气出口朝向下方而呈开口,所述低压压缩机构成为:使新气入口朝向前后一侧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新气出口从左右一侧方突出之后再朝向前后一侧方,U字状的所述新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另一方面,将所述新气侧中继管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新气出口连结。
在上述发动机装置中,可以是,将用于吸取漏气的漏气还原装置设置于所述缸盖上,并且,在所述漏气还原装置的前后一侧方设置的漏气出口经由还原软管而与连结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的供气管连结,所述供气管配置于所述新气侧中继管和所述缸盖之间。
在上述发动机装置中,可以是,在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设置有:用于排出使涡轮机轮旋转的废气的涡轮机排气孔、使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连通的旁通孔、以及对所述旁通孔进行开闭的废气门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将小容量的高压增压机与排气歧管对置地配置,另一方面,将大容量的低压增压机配置于排气歧管4上方。因此,不仅能够在发动机左侧方的空间紧凑地配置排气歧管和二级增压机,还能够将二级增压机的最上部位置设置为比发动机装置的最上部位置还低的位置。因此,不仅有助于发动机装置的小型化,还能够将低压增压机配置于:连结有排气歧管的缸盖附近,从而将二级增压机以高刚性进行固定。
根据本申请发明,将高压涡轮机连结于排气歧管,从而能够以高刚性对高压增压机进行支承,在此基础上,将低压涡轮机与连结于高压增压机的排气侧中继管上表面连结,由此,能够利用高压增压机而从下侧对低压增压机进行支承。另外,低压增压机设置于靠近排气歧管上方的位置,因此,使得低压增压机的重心位置处于:排气歧管和高压增压机的连结位置的上方附近的位置。所以,在发动机装置周边,能够以高刚性也紧凑地对二级增压机进行支承。
根据本申请发明,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由U字状的新气侧中继管进行连结,能够将低压增压机的前方部位固定于:利用排气歧管而被高刚性地支承的高压增压机。低压压缩机构成为:将新气入口和新气出口朝向相同方向延伸设置,并容易分别连结于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通的供气管以及新气侧中继管,因此,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根据本申请发明,供气管连结于成为二级增压机上侧的结构部件的低压增压机,并且配置于靠近缸盖的位置。因此,能够拉近配置于缸盖上方的漏气还原装置和供气管之间的距离,能够将还原软管缩短。另外,供气管配置于:由新气侧中继管和缸盖包围的空间,从而能够防止:与连结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结的树脂管之间的连结部分受到外力的破损等。
根据本申请发明,构成为:将涡轮机排气孔和旁通孔并排设置于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由此,能够根据发动机装置的转速而设定:能否基于高压增压机来进行压缩动作。因此,在二级增压机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排气能量而使供给至燃烧室的新气量稳定化,从而能够增加发动机输出,并减少黑烟排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的主视图。
图2是发动机的后视图。
图3是发动机的左侧视图。
图4是发动机的右侧视图。
图5是发动机的俯视图。
图6是发动机的仰视图。
图7是从斜前方观察发动机时的立体图。
图8是从斜后方观察发动机时的立体图。
图9是从进气歧管侧观察缸盖时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从排气歧管侧观察缸盖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进气歧管侧观察缸盖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缸盖的俯视图。
图13是缸盖的主视图。
图14是缸盖以及EGR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15是缸盖以及排气歧管的剖视立体图。
图16是缸盖的与EGR冷却器的连结部分的剖视立体图。
图17是EGR装置的剖视立体图。
图18是EGR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EGR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缸盖的与EGR冷却器的连结部分的分解图。
图21是缸盖的与EGR冷却器的连结部分的剖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二级增压机的配置的发动机的左侧视图。
图23是发动机的后视放大图。
图24是发动机的主视放大图。
图25是二级增压机的左侧视图。
图26是二级增压机的立体图。
图27是二级增压机的右侧视图。
图28是冷却水泵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冷却水泵安装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8对柴油发动机(发动机装置)1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与曲轴5平行的两侧部(夹着曲轴5而处于两侧的侧部)称作左右,将飞轮罩7设置侧称作前侧,将冷却扇9设置侧称作后侧,为了方便,将它们作为柴油发动机1的四方以及上下的位置关系的基准。
如图1~图8所示,在柴油发动机1中的与曲轴5平行的一侧部配置有进气歧管3,在另一侧部配置有排气歧管4。在实施方式中,在缸盖2的右侧面,与缸盖2一体地成型有进气歧管3,在缸盖2的左侧面设置有排气歧管4。缸盖2搭载于:内置有曲轴5和活塞(省略图示)的缸体6之上。
使曲轴5的前后前端侧从缸体6的前后两侧面突出。在发动机1的与曲轴5交叉的一侧部(实施方式中为缸体6的前侧面侧)固定设置有飞轮罩7。在飞轮罩7内配置有飞轮8。飞轮8被轴支承于曲轴5的前端侧,构成为与曲轴5一体地旋转。构成为:将柴油发动机1的动力经由飞轮8而输出给作业机械(例如,液压挖掘机、叉车等)的工作部。在柴油发动机1的与曲轴5交叉的另一侧部(实施方式中为缸体6的后侧面侧),设置有冷却扇9。构成为:从曲轴5的后端侧经由V型带10而向冷却扇9传递旋转力。
在缸体6的下表面配置油盘11。在油盘11内储存有润滑油。在缸体6的与飞轮罩7连结的连结部分亦即缸体6的右侧面侧,配置有油泵(省略图示),油盘11内的润滑油被油泵吸引,并经由配置于缸体6的右侧面的机油冷却器13以及滤油器14而向柴油发动机1的各润滑部供给。供给到各润滑部后的润滑油在之后再返回油盘11。油泵(省略图示)构成为:通过曲轴5的旋转而被驱动。
在缸体6的与飞轮罩7连结的连结部分,安装有用于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泵15,燃料供给泵15配置于EGR装置24下方。共轨16在缸盖2的进气歧管3下侧而被固定于缸体6侧面,并配置于燃料供给泵15上方。在被缸盖罩18覆盖着的缸盖2的上表面部,设置有4气缸用的各喷射器(省略图示),各喷射器具有电磁开闭控制型的燃料喷射阀。
各喷射器经由燃料供给泵15以及圆筒状的共轨16而被连接于:搭载于作业车辆上的燃料箱(省略图示)。燃料箱的燃料从燃料供给泵15被加压输送到共轨16,高压的燃料被储存于共轨16。通过分别对各喷射器的燃料喷射阀(省略图示)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将共轨16内的高压的燃料从各喷射器喷射至柴油发动机1的各气缸。
缸盖罩18覆盖着在缸盖2的上表面部设置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省略图示)等,在缸盖罩18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吸取从柴油发动机1的燃烧室等漏出到缸盖2上表面侧的漏气的漏气还原装置19。漏气还原装置19的漏气出口经由还原软管68而与二级增压器30的进气部连通。在漏气还原装置19内被去除了润滑油成分后的漏气又经由二级增压器30回到进气歧管3。
在飞轮罩7上安装有发动机起动用启动器20,发动机起动用启动器20被配置于排气歧管4下方。发动机起动用启动器20是在处于缸体6和飞轮罩7的连结部下方的位置,而被安装于飞轮罩7。
在缸体6的后面靠左的部位,配置有冷却水循环用的冷却水泵21,且该冷却水润滑用的冷却水泵21被配置于冷却扇9的下方。通过曲轴5的旋转,经由冷却扇驱动用的V型带10来同时驱动冷却扇9和冷却水泵21。搭载于作业车辆的散热器(省略图示)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21的驱动而被供给至冷却水泵21。而且,冷却水被供给至缸盖2以及缸体6,用来对柴油发动机1进行冷却。
冷却水泵21配置于排气歧管4下方,与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连通的冷却水入口管22被固定设置于:缸体6的左侧面的且与冷却水泵21同一高度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与散热器的冷却水入口连通的冷却水出口管23被固定设置于:缸盖2的后面上方。缸盖2具有:在进气歧管3后方突出设置的冷却水排水部35,在该冷却水排水部35上表面设置冷却水出口管23。
进气歧管3的入口侧经由后述的EGR装置24(废气再循环装置)的集管(EGR主体箱)25而被连结于空气滤清器(省略图示)。被吸入至空气滤清器的新气(外部空气)在该空气滤清器中被除尘·净化,之后,经由集管25而被送入至进气歧管3,然后供给至柴油发动机1的各气缸。在实施方式中,EGR装置24的集管25连结于:和缸盖2一体成形的且构成缸盖2右侧面的进气歧管3的右侧方。即,在设置于缸盖2的右侧面的进气歧管3的入口开口部,连结有:EGR装置24的集管25的出口开口部。此外,本在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那样,EGR装置24的集管25经由中间冷却器(省略图示)以及二级增压器30而被连结于空气滤清器。
EGR装置24具有:作为中继管路的集管25,其用来将柴油发动机1的再循环废气(从排气歧管4排出的EGR气体)和新气(来自空气滤清器的外部新鲜空气)混合之后而供给至进气歧管3;进气风门构件26,其使集管25与空气滤清器连通;再循环废气管28,其成为还流管路的一部分,该再循环废气管28经由EGR冷却器27而与排气歧管4连接;以及EGR阀门构件29,其使集管25与再循环废气管28连通。
EGR装置24配置于缸盖2中的进气歧管3的右侧方。即,EGR装置24固定于缸盖2的右侧面,且与缸盖2内的进气歧管3连通。EGR装置24的集管25连结于缸盖2右侧面的进气歧管3,并且,再循环废气管28的EGR气体入口与缸盖2右侧面的进气歧管3前方的部分连结而被固定。另外,在集管25的前后分别连结有:EGR阀门构件29以及进气风门构件26,在EGR阀门构件29的后端连结有再循环废气管28的EGR气体出口。
EGR冷却器27被固定于缸盖2的前侧面,在缸盖2内流动的冷却水和EGR气体流入流出于EGR冷却器27,EGR气体在EGR冷却器27被冷却。在缸盖2的前侧面的左右位置,突出设置有:连结EGR冷却器27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在连结底座33、34上连结有:EGR冷却器27。即,EGR冷却器27配置于:飞轮罩7上方的位置且是缸盖2的前方位置,以使得EGR冷却器27后端面和缸盖2的前侧面分开。
在排气歧管4的侧方(实施方式中为左侧)配置有二级增压器30。二级增压器30具备:高压增压器51和低压增压器52。高压增压器51具有:内置有涡轮机叶轮(省略图示)的高压涡轮机53、和内置有鼓风机叶轮(省略图示)的高压压缩机54,并且低压增压器52具有:内置有涡轮机叶轮(省略图示)的低压涡轮机55、和内置有鼓风机叶轮(省略图示)的低压压缩机56。
使排气歧管4与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入口57连结,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出口58经由高压废气管59而与低压涡轮机55的排气入口60连结,低压涡轮机55的排气出口61与废气排出管(省略图示)的废气取入侧端部连结。另一方面,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取入口(新气入口)63经由供气管62而与空气滤清器(省略图示)的新气供给侧(新气出口侧)连接,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供给口(新气出口)64经由低压新气通路管65而与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取入口66连结,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供给口67经由高压新气通路管71而与中间冷却器(省略图示)的新气取入侧连接。
高压增压器51连结于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58,并被固定于排气歧管4的左侧,另一方面,低压增压器52经由高压废气管59以及低压新气通路管65而与高压增压器51连结,并被固定于排气歧管4的上方。即,直径较小的高压增压器51和排气歧管4在直径较大的低压增压器52下方被左右排列设置,由此,将二级增压器30以包围排气歧管4的左侧面和上表面的方式配置。即,排气歧管4和二级增压器30在后视(主视)状态下被配置成矩形,紧凑地固定于缸盖2的左侧面。
接下来,参照图9~图16对缸盖2的结构说明如下。如图9~图16所示,缸盖2形成有:将新气导入至多个进气端口(省略图示)的多个进气流路36、以及将废气从多个排气端口导出的多个排气流路37。而且,将多个进气流路36集合的进气歧管3一体地形成于缸盖2的右侧部。通过将缸盖2和进气歧管3一体地构成,从而能够提高从进气歧管3相对于进气流路36的气体密封性,并且,能够提高缸盖2的刚性。
缸盖2在与构成进气歧管3的右侧面相反侧的左侧面,连结有排气歧管4,在与左右侧面相邻的前侧面(飞轮罩7侧侧面)连结有EGR冷却器27。而且,与EGR冷却器27连结的连结底座(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形成为:从缸盖2的前侧面突出出来,在连结底座33、34内形成有:EGR气体流路(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以及冷却水流路(冷却水中继流路)38、39。
通过在EGR冷却器27所连结的连结底座33、34构成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以及冷却水流路38、39,从而无需在EGR冷却器27和缸盖2之间设置出冷却水用配管以及EGR气体用配管。因此,不会有由于EGR气体、冷却水而影响配管的伸缩等,从而能够确保与EGR冷却器27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密封性,不仅如此,还能够提高针对热、振动等来自外部的变动要素而言的耐性(构造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能够紧凑地构成。
缸盖2具备:从左侧面前方部分连通至前侧面的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设置于排气歧管4前端侧的EGR气体出口41与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连通。另外,缸盖2具备:从右侧面前方部分(进气歧管3前方)连通至前侧面的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再循环废气管28的EGR气体入口与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连通。在缸盖2的前侧面的左右两缘侧(缸盖2的前左角部部分以及前右角部部分)具备:向前方突出设置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而且,在连结底座33内设置有: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在连结底座34内设置有: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
EGR装置24连结于:在缸盖2的右侧面突出设置的进气歧管3。进气歧管3靠近缸盖2右侧面后方(冷却扇9侧)设置,将缸盖2右侧面下侧部分构成为:在右侧突出设置,在进气岐管3的前后中心位置具有:进气入口40。EGR装置24的集管25中的进气出口83连结于:在缸盖2右侧面突出设置的进气歧管3的进气入口40,在缸盖2的右侧固定有EGR装置24。
在缸盖2的右侧面前方(飞轮罩7侧),朝向前方突出设置有:与EGR冷却器27连结的连结底座34,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的EGR气体出口在连结底座34右侧面呈开口。而且,EGR装置24的再循环废气管28的一端与连结底座34的右侧面连结,由此,EGR装置24的集管25经由再循环废气管28以及EGR阀门构件29而与缸盖2内的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连通。
在缸盖2的右侧面后方(冷却扇9侧),朝向后方而突出设置有:上表面呈开口且与冷却水出口管(恒温器罩)23连通的冷却水排水部(恒温器箱)35,该其内部设置恒温器(省略图示)。由于在缸盖2的右侧面后方偏置地构成冷却水排水部35,因此,能够使卷绕于对冷却扇9进行固定的风扇带轮9a的V型带10从冷却水排水部35下侧的空间穿过,从而能够缩短柴油发动机1的前后方向长度。冷却水排水部35还相对于缸盖2右侧面而突出,在缸盖2的右侧面,进气歧管3和冷却水排水部35在前后并排设置。
在缸盖2的左侧面前方(飞轮罩7侧),朝向前方突出设置有:与EGR冷却器27连结的连结底座33,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的EGR气体入口96在连结底座33左侧面呈开口。即,在缸盖2的左侧面,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的EGR气体入口96和多个排气流路37的排气出口在前后方向并排呈开口。另一方面,关于排气歧管4,在作为与缸盖2左侧面连结的连结面的右侧面,与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连通的EGR气体出口41、和与多个排气流路37连通的排气入口42是在前后方向上并排呈开口。因此,将EGR入口以及排气出口并排设置于缸盖2的同一面,因此,对于缸盖2和排气歧管4的连结部分而言,通过夹持1张垫片45就能够容易地确保气密性(气体密封性)。
在排气歧管4,以将前后方向设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内设有:与EGR气体出口41以及排气入口42连通的排气集合部43,与排气集合部43连通的排气出口44在排气歧管4的后方左侧面呈开口。关于排气歧管4,如果来自缸盖2的排气流路37的废气从排气入口42穿过而流入至排气集合部43,则废气的一部分变为EGR气体,从EGR气体出口41流入至缸盖2的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废气的剩余部分从排气出口44流入至二级增压机30。
在缸盖2的前侧面,且在排气歧管4侧以及进气歧管3侧分别设置有:左右成对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而且,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设置有:使排气歧管4以及EGR冷却器27各自的EGR气体流路连通的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另一方面,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设置有:使EGR装置24以及EGR冷却器27各自的EGR气体流路连通的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另外,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设置有:将冷却水从EGR冷却器27排出的下游侧冷却水流路38。另一方面,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设置有:将冷却水向EGR装置24以及EGR冷却器27供给的上游侧冷却水流路39。
通过构成为使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突出设置,从而不需要使排气歧管4、EGR冷却器27、以及EGR装置24各自连通的EGR气体用的配管,从而,EGR气体流路中的连结部位变少。因此,在实现了基于EGR气体的NOx的减少的柴油发动机1中,不仅能够降低EGR气体泄漏,还能够抑制:由于因配管的伸缩所引起的应力变化等导致的变形。另外,由于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构成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和冷却水流路38、39,因此,在缸盖2内构成的各流路31、32、38、39的形状实现简单化,因此,无需使用复杂的型芯,就能够容易地对缸盖2进行铸造。
由于进气歧管3侧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和排气歧管4侧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相分离,因此,能够抑制:由连结底座33、34各自的热变形带来的相互影响。因此,不仅能够防止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和EGR冷却器27之间的连结部分的气体泄漏、破损,还能够保持缸盖2的刚性平衡。另外,能够减小缸盖2前侧面的容积,因此,实现缸盖2的轻量化。进一步地,能够使EGR冷却器27从缸盖2前侧面分离开地配置,能够构成为在EGR冷却器27的前后具有空间,因此,能够使冷却空气流过EGR冷却器27的周边,因此,能够提高EGR冷却器27的冷却效率。
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下游侧冷却水流路38和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和上游侧冷却水流路39以上下排列的方式配置。而且,下游侧冷却水流路38的冷却水入口和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的EGR气体入口配置于同一高度,另一方面,上游侧冷却水流路39的冷却水出口和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的EGR气体出口配置于同一高度。
构成为,在分离开地突出设置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内设有: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以及冷却水流路38、39,从而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双方的热变形的影响得到缓和。另外,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内,流过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的EGR气体由于流过冷却水流路38、39的冷却水而得到冷却,还能够抑制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中的热变形本身。并且,分别在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与冷却水流路38、39分别置换上下高度位置而配置。因此,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中的热分布变为上下相反的方向,从而能够降低缸盖2中的高度方向的热变形的影响。
缸盖2具备:通过从缸盖2的上表面周缘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外周壁而与缸盖罩18下面周缘连结的分隔座46。分隔座46在右侧面具备:多个开口部47,将设置于缸盖2的喷射器(省略图示)和共轨16连结起来的燃料管48穿过该开口部47。通过构成为将分隔座46一起地设置于缸盖2上方,从而提高缸盖2的刚性,不仅能够降低缸盖2自身的形变,还能够高刚性地对与缸盖2连结的各部件进行支承。
接下来,参照图9~图11、图14、图15以及图17~图19,对EGR装置24的结构说明如下。如图9~图11、图14、图15以及图17~图19所示,EGR装置24具备:将新气和EGR气体混合并供给至进气歧管3的集管(主体箱)25,将进气歧管3和新气导入用的进气风门构件26经由集管25以连通的方式连接。集管25以连通的方式连接有:与再循环废气管28的出口侧相连的EGR阀门构件29。
在集管25内,新气流动方向和EGR气体流动方向正交、或者以形成钝角的方式交叉,将EGR气体和新气的混合气体朝向进气歧管3吸入的方向成为:与新气流动方向以及EGR气体流动方向分别交叉的方向。另外,用于供给新气的新气入口81、和用于供给EGR气体的EGR气体入口82分配于集管25的前后两侧面而呈开口,与进气歧管3连结的进气出口83在集管25的左侧面呈开口。EGR气体入口82和进气出口83配置于同一高度的位置,并且新气入口81和EGR气体入口82配置于不同高度的位置。
在集管25内,从进气风门构件26被导入至新气入口81的新气是从前后方向向上下方向以L字状弯曲地流动,另一方面,从EGR阀门构件29被导入至EGR气体入口82的EGR气体是朝向斜上方流动。因此,EGR气体以朝向新气的流动方向的方式流入,EGR气体容易与新气混合。另外,新气和EGR气体的混合气体是从上下方向向左右方向以L字状弯曲地流动,并从进气出口83流入至进气歧管3。混合气体的导出方向不仅与新气的导入方向以及EGR气体的导入方向交叉,还与集管25内的新气以及EGR气体的流动方向交叉,因此,能够使得EGR气体向新气进行混合的混合分布呈现均匀化。
如上所述,在集管25内,EGR气体流动方向相对于新气流动方向大于或等于90°,新气流和EGR气体流交叉,由此,能够使EGR气体相对于新气的混合分布均匀,从而能够抑制EGR气体在进气歧管3内的偏流。其结果,能够使向缸盖2中的多个进气流路36分别供给的进气的EGR气体浓度均匀化,从而能够抑制柴油发动机1中的各气缸的燃烧作用的不均衡。其结果,能够抑制黑烟的产生,并能够将柴油发动机1的燃烧状态保持于良好,从而能够减少NOx量。即,不会引起在特定的气缸中失火,从而能够通过EGR气体的回流而实现废气的清洁化(净化)。
将具有新气入口81的上侧箱(第一箱)84、和具有EGR气体入口82及进气出口83的下侧箱(第二箱)85连结起来,来构成集管25。通过将集管25构成为能够利用上侧箱84和下侧箱85进行上下分割,从而能够容易地在集管25内构成EGR气体流和新气流以90°以上交叉的混合流路。因此,不仅能够利用刚性高的铸件构成集管25,还通过做成铝类的铸造件而实现了轻量化。
EGR气体所流过的EGR气体流路86的一部分即下游侧EGR气体流路(第一EGR气体流路)86a、和将新气和EGR气体进行混合的混合室87是被设置于上侧箱84。使下游侧EGR气体流路86a和EGR气体入口82连通的上游侧EGR气体流路(第二EGR气体流路)86b、以及将新气和EGR气体进行混合后而得到的混合气体从混合室87供给至进气歧管3的混合气体流路88是被设置于下侧箱85。
在下侧箱85设置有EGR气体入口82,另一方面,在上侧箱84设置有新气入口81和混合室87,因此,在混合室87中,从新气入口81流入的新气、和从下侧箱85流入的EGR气体是以相互交叉的方式流动的,从而新气和EGR气体能够高效地混合。并且,通过在下侧箱85设置进气出口83,流入至上侧箱84的新气就会要朝向下侧箱85流动,由此,朝向上侧箱84流动的EGR气体与新气的混合能够实现均匀化。另外,能够在集管25内将EGR气体流路86、混合室87、以及混合气体流路88分别紧凑地构成,从而能够实现集管25的小型化。
在俯观察时,下游侧EGR气体流路86a以朝向设置有进气出口83的侧面(左侧面)相反的一侧的侧面侧(右侧)偏置的方式而与混合室87的中心轴连结,将下游侧EGR气体流路86a和上游侧EGR气体流路86b连通而将EGR气体流路86构成为螺旋状。即,由下游侧EGR气体流路86a和上游侧EGR气体流路86b构成的EGR气体流路86以在俯观察时朝向进气出口83的相反侧(右侧)鼓出的方式呈弯曲的形状。而且,上游侧EGR气体流路86b的底是由从EGR气体入口82朝向上侧箱84的倾斜面(向后方上侧的倾斜面)来构成的。
在混合室87中,与EGR气体流路86之间的连通部位处于进气出口83的相反侧,因此,流入至混合室87内的EGR气体受到新气的流动引导而到达至进气出口83,能够使EGR气体与新气均匀地混合。另外,从EGR气体流路86流入至混合室87的EGR气体流向:与从混合室87朝向混合气体流路88的流动相反的方向,因此,在混合室87内,新气和EGR气体以相互碰撞的方式流动,从而EGR气体能够顺利地与新气混合。
并且,EGR气体沿着螺旋状的EGR气体流路86流动,因此,EGR气体变为形成顺时针的漩涡的回旋流,而流入至混合室87内。以上述方式紊乱的EGR气体流向:与新气气体的流向相反的方向,因此,EGR气体在向混合室87内流入的同时,能够顺利地与在内部流动的新气混合。因此,在集管25内,能够在将新气和EGR气体送入至进气歧管3之前,一边进行搅拌一边高效地混合(在混合气体中,能够顺利地将EGR气体分散),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抑制集管25内的气体混合状态的不均衡(不匀)。其结果,能够将不匀较少的混合气体分配至柴油发动机1的各气缸,从而能够抑制各气缸之间的EGR气体量的不均衡,因此,一边能够抑制黑烟的发生而将柴油发动机1的燃烧状态保持为良好,一边能够减少NOx量。另外,通过使EGR气体流路86成为螺旋状,从而能够赋予流入至混合室87内的EGR气体具有充分的旋转性,因此,能够将集管25的前后方向长度形成得较短。
将上侧箱84的下面凸缘84a和下侧箱85的上面凸缘85a螺栓紧固,构成:具有3个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左方向)的开口部(新气入口81、EGR气体入口82、以及进气出口83)的集管25。上侧箱84在开口有新气入口81的后面凸缘84b螺栓紧固有:进气风门构件26的新气出口。进气风门构件26通过对处于其内部的进气阀(蝶阀)26a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新气向集管25的供给量进行调节。
下侧箱85在开口设置有EGR气体入口82的前面凸缘85b,经由矩形管状的中继凸缘89而利用螺栓紧固有EGR阀门构件29的EGR气体出口。EGR阀门构件29通过对处于其内部的EGR阀(省略图示)的开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对EGR气体向集管25的供给量进行调节。插入于EGR气体入口82的簧片阀90在下侧箱85的前面凸缘85b内侧被固定。而且,利用螺栓被紧固于前面凸缘85b的中继凸缘(分隔座)89对簧片阀90前方进行覆盖,由此,集管25则将簧片阀90内设于EGR气体流路86的EGR气体入口82侧。
中继凸缘89在与集管25连结的后表面开口设置有:与EGR气体入口82连通的EGR气体出口89a。中继凸缘89的前表面突出设置有:与EGR阀门构件29连结的阀连结座89b、89c,阀连结座89b、89c的开口部与EGR阀门构件29的EGR气体出口连通。在中继凸缘89,使EGR气体在上下的阀连结座89b、89c中的EGR气体入口处汇流,从EGR气体入口82经由簧片阀90而向集管25内的EGR气体流路86流入。
关于EGR阀门构件29,将EGR阀(省略图示)内设于在阀主体29e设置的EGR气体流路29f,并将对该EGR阀的开度进行调节的致动器29d设置于阀主体29e上方,且将上下方向作为长度方向,EGR阀门构件29经由中继凸缘89而与集管25前方连结。EGR阀门构件29在下侧阀主体29e的后表面,以上下排列的方式设置:与中继凸缘89的阀连结座89b、89c分别连结的出口侧凸缘29a、29b。另一方面,在EGR阀门构件29的前表面具备:入口侧凸缘29c,该入口侧凸缘29c具备:与再循环废气管28的EGR气体出口连通的EGR气体入口。
对于EGR阀门构件29,如果在EGR冷却器27被冷却之后的EGR气体经由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的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以及再循环废气管28,而流入至入口侧凸缘29c的EGR气体入口,则EGR气体从阀主体29e的EGR气体流路29f穿过而向上下分配。而且,通过EGR气体流路29f而向上下流动的EGR气体又通过EGR阀而被进行流量调整,并从上下的出口侧凸缘29a、29b的EGR气体出口流入至中继凸缘89内。
再循环废气管28具有:俯视观察时弯曲为L字状的气体管部28a、以及从气体管部28a的外壁内周侧突出设置的平板状的筋28b。另外,关于再循环废气管28,将与EGR阀门构件29的入口侧凸缘29c连结的出口侧凸缘28c设置于:气体管部28a一端(后端),另一方面,将与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的右侧面连结的入口侧凸缘28d设置于:气体管部28a另一端(左端)。并且,再循环废气管28在气体管部28a的弯曲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EGR气体温度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座28e。
关于EGR装置24,由于能够将集管25的长度构成得较短,因此,能够缩短EGR阀门构件29和进气风门构件26的距离,其结果,能够将EGR装置24的前后长度构成得较短。另外,EGR阀门构件29构成为:将致动器29d设置在上方,因此,能够使得EGR阀门构件29、集管25、以及进气风门构件26各自的最上部为同一高度,这样,不仅能够将EGR装置24的上下高度构成得较低,还能够将EGR装置24的左右宽度构成得较窄。因此,EGR装置24构成得紧凑,因此,在与进气歧管3一体形成的缸盖2右侧方向,仅在再循环废气管28进行调整就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不仅如此,还能够有助于柴油发动机1的小型化。
再循环废气管28构成为:以将气体管部28a的两端连接的方式对平板状的筋28b进行连结,因此,再循环废气管28构成为高刚性,并且还能够提高相对于缸盖2而言的EGR装置24的前端侧的支承强度。另外,再循环废气管28构成为:沿着气体管部28a内的EGR气体流路28f而设置有平板状的筋28b,因此,通过筋28b,能够增大气体管部28a的散热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在EGR气体流路28f流过的GR气体的冷却效果。其结果,有助于在EGR装置24中精制出的混合气体的冷却,能够产生容易将基于混合气体的NOx量降低效果维持为适当的状态的效果。
接下来,参照图9~图11、图13~图16、以及图20~图21,对EGR冷却器27的结构说明如下。如图9~图11、图13~图16、以及图20~图21所示,EGR冷却器27具备:将冷却水流路和EGR气体流路交替地进行层叠的热交换部91、以及在热交换部91的一个侧面的左右两端部分设置的左右一对凸缘部92、93。而且,冷却水出口94以及冷却水入口95分配设置于:左右的凸缘部92、93,另一方面,EGR气体入口96以及EGR气体出口97分配设置于:左右的凸缘部92、93。另外,左右的凸缘部92、93连结于缸盖2的前侧面,EGR冷却器27固定于缸盖2。
通过构成为在左右一对凸缘部92、93分别设置冷却水用的开口部分和EGR气体用的开口部分,从而不仅能够利用共用的部件分别构成凸缘部92、93,还能够抑制凸缘部92、93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另外,凸缘部92、93构成为:将冷却水用以及EGR气体用各自的贯穿孔100~103贯穿设置于与缸盖2之间的连结用的平板上,因此,能够容易实现EGR冷却器27的制造。另外,由于能够以最小限度构成凸缘部92、93和热交换部91之间的连结部分,因此,能够减小热从缸盖2向热交换部91传递的量,从而能够提高热交换部91的EGR气体的冷却效果。
EGR冷却器27构成为:将凸缘部92、93从热交换部91后面突出设置,由此,在热交换部91和缸盖2之间构成空间。因此,EGR冷却器27处于:热交换部91的前后面的较宽的外围暴露于外部空气的状态,还从热交换部91散热,因此,能够提高EGR冷却器27的EGR气体的冷却效果。因此,与安装了热交换部91后面前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热交换部91的层叠数量,能够缩短EGR冷却器27的前后长度,因此,还能够实现柴油发动机1的小型化。
在左侧凸缘部92设置有:冷却水出口94和EGR气体入口96,另一方面,在右侧凸缘部93设置有:冷却水入口95和EGR气体出口97。而且,在左侧凸缘部92,将冷却水出口94和EGR气体入口96以上下排列的方式进行设置,另一方面,在右侧凸缘部93,将EGR气体出口97和冷却水入口95以上下排列的方式进行设置。另外,将冷却水出口94和EGR气体出口97配置于同一高度,另一方面,将冷却水入口95和EGR气体入口96配置于同一高度。
此时,在从缸盖2前侧面突出而形成的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34,分别连结有:EGR冷却器27的左右凸缘部92、93。而且,左侧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3的上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1、以及下游侧冷却水流路38分别与左侧凸缘部92的EGR气体入口96、以及冷却水出口94连通,右侧EGR冷却器连结底座34的下游侧EGR气体中继流路32、以及上游侧冷却水流路39分别与右侧凸缘部93的EGR气体出口97、以及冷却水入口95连通。
在与EGR冷却器27的凸缘部92、93进行连结的连结底座33、34,来构成EGR气体中继流路31、32以及冷却水流路38、39,在凸缘部92、93上,使EGR气体入口96以及出口97、与冷却水出口94以及入口95连通。因此,也就无需在EGR冷却器27和缸盖2之间设置冷却水用配管以及EGR气体用配管。所以,不会由于EGR气体、冷却水而影响配管的伸缩等,从而能够确保EGR冷却器27和缸盖2的连结部分的密封性,在此基础上,能够提高针对热、振动等引起的来自外部的变动要素而言的耐性,从而EGR冷却器27能够紧凑地设置于缸盖2。
构成为,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在凸缘部92设置:冷却水出口94和EGR气体入口96,另一方面,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在凸缘部93设置:EGR气体出口97和冷却水入口95,因此,呈相同形状的凸缘部92以及93相互向下反转而被安装于热交换部91。因此,能够减少构成EGR冷却器27的部件的种类,EGR冷却器27的组装性呈现良好,并且能够降低部件成本。
另外,在凸缘部92设置:供于热量较大的冷却水或EGR气体所通过的冷却水出口94、和EGR气体入口96,另一方面,在凸缘部93设置:供于热量较小的冷却水或EGR气体所通过的冷却水入口95、和EGR气体出口97。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因凸缘部92、93各自的热变形引起的形变,而且,因为凸缘部92、93为分体结构,故而相互的热变形引起的影响较少,从而,能够防止EGR冷却器27的破损、故障。
关于EGR冷却器27,在后视观察时,冷却水出口94和冷却水入口95配置于对角,并且,EGR气体入口96和EGR气体出口97配置于对角。热量不同的EGR气体以及冷却水分别从对角位置进行供给或排出,因此,能够使EGR冷却器27和缸盖2之间的连结部分的热变形相互缓和,能够抑制连结部分的挠曲、松动。因此,不仅能够防止EGR冷却器27和缸盖2的EGR气体、冷却水的泄漏,还能够防止连结强度的下降。
板状的垫片98以架设左右的凸缘部92、93的方式被夹持于缸盖2和凸缘部92、93之间。在与凸缘部92、93的冷却水出口94以及冷却水入口95分别连通的缸盖2的冷却水入口以及冷却水出口,分别埋设有:作为环状的密封部件的O型垫圈99,利用凸缘部92、93覆盖O型垫圈99。
分体设置的凸缘部92、93经由垫片98而连结于缸盖2的连结底座33、34,这样,因为与缸盖2之间的连结部分的热变形,就会有张力作用于垫片98。因此,在EGR气体入口96以及EGR气体出口97各自的连结部分,利用垫片98能够提高密封性(密封性能),从而能够防止在缸盖2和EGR冷却器27之间来往的EGR气体的泄漏。另外,O型垫圈99被埋设于:由缸盖2的连结底座33、34的冷却水入口以及冷却水出口和凸缘部92、93的后端面构成的空间内,因此,在冷却水流过时,使连结底座33、34以及凸缘部92、93的连通部分与O型垫圈99抵接,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水出入口94、95的连结部分的密封性(密封性能)。因此,即使将进行液体以及气体的流入流出的EGR冷却器27连结于缸盖2,也能够确保液体以及气体各自的密封性,从而能够防止EGR气体以及冷却水各自的泄漏。
在凸缘部92、93的外周部的外侧位置,穿设有:螺栓紧固用的贯穿孔100。即,左侧凸缘部92在上下以及左侧具有:5个贯穿孔100,右侧凸缘部93在上下以及右侧具有:5个贯穿孔100。因此,左侧凸缘部92在冷却水出口94的上侧、EGR气体入口96的下侧、以及冷却水出口94以及EGR气体入口96之间的左侧,分别设置有:贯穿孔100,从而,在与缸盖2的连结底座33进行了螺栓紧固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冷却水出口94以及EGR气体入口96的密封性。同样地,右侧凸缘部93在冷却水入口95的下侧、EGR气体出口97的上侧、以及冷却水入口95以及EGR气体出口97之间的右侧,分别设置有:贯穿孔100,由此,在与缸盖2的连结底座34进行了螺栓紧固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冷却水入口95以及EGR气体出口97的密封性。
垫片98是将设置有贯穿孔101~103的2张板98a、98b贴合而构成的,EGR气体从贯穿孔(EGR气体用贯穿孔)101通过,冷却水从贯穿孔(冷却水用贯穿孔)102通过,将紧固用螺栓插入至贯穿孔(螺栓用贯穿孔)103。垫片98构成为:具有以使得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向前后方向翘曲的方式进行分支之后的形状,使冷却水用贯穿孔102的开口面积大于冷却水出入口94、95的开口面积。
关于垫片98,使前侧板98a的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向前侧返翘,另一方面,使后侧板98b的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向后侧返翘,通过熔接来使前侧板98a和后侧板98b贴合起来,由此,使得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成为Y字状的截面。通过使得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成为向前后返翘的形状,能够使EGR气体用贯穿孔101的内周缘的前后面密接于:连结底座33、34以及凸缘部92、93各自的端面,从而能够确保充分的气密性。
垫片98构成为:使冷却水用贯穿孔102的开口大于冷却水出入口94、95,从而,能够将O型垫圈99插入至冷却水用贯穿孔102。即,凸缘部92、93的冷却水出入口94、95和连结底座33、34内的冷却水中继流路38、39之间的连通部分通过与垫片98的冷却水用贯穿孔102嵌合的O型垫圈99而被密封。
另外,缸盖2的连结底座33、34通过分别对冷却水出入口94、95施加台阶结构而呈开口,由此,该开口大于连结底座33、34内的冷却水中继流路38、39的流路径,从而能够将O型垫圈99嵌合于:连结底座33、34的冷却水出入口94、95上、且是冷却水中继流路38、39的外周侧。即,O型垫圈99被插入于垫片98,并且O型垫圈99嵌合于连结底座33、34的冷却水出入口94、95的台阶部分而被连结底座33、34以及凸缘部92、93所夹持。所以,冷却水从由弹性材料构成的O型垫圈99的内侧通过,O型垫圈99就会以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变形,而与连结底座33、34以及凸缘部92、93紧密接触,从而能够确保冷却水的密封性。
环状的O型垫圈99具备:内周部分向前后膨胀的形状,由于受到从O型垫圈99的内周部分通过的冷却水按压,从而以内周部分的前后缘向前后突出的方式进行变形。由此,O型垫圈99的内周部分与连结底座33、34以及凸缘部92、93紧密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缸盖2和EGR冷却器27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冷却水的密封性。
另外,环状的O型垫圈99构成为:内周部分向前后鼓出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具有:在其内周面具备凹部的形状。即,构成为:O型垫圈99的内周面向前后返翘的Y字状的截面,由此,因为受到从O型垫圈99的内周部分通过的冷却水按压而使得内周部分的前后缘向前后更加突出,从而能够提高O型垫圈99的内周部分与连结底座33、34及凸缘部92、93之间的密接性,因此,能够提高缸盖2和EGR冷却器27之间的连结部分的冷却水的密封性。
接下来,参照图22~图27等,对二级增压机30的结构说明如下。如图22~图27所示,二级增压机30通过从排气歧管4排出的废气的流体能量而对流入至缸盖2的进气歧管3的新气进行压缩。二级增压机30构成为包括:与排气歧管4连结的高压增压机51、以及与该高压增压机51连结的低压增压机52。
将高压增压机51配置于排气歧管4的左侧方,并且,将低压增压机52配置于排气歧管4上方。即,将小容量的高压增压机51与排气歧管4对置地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将大容量的低压增压机52配置于:相对于缸盖2而向左侧方突出设置的排气歧管4上方。因此,不仅能够将排气歧管4和二级增压机30紧凑地配置于缸盖2左侧方的空间,还能够使二级增压机30的最上部位置处于:比柴油发动机1的最上部位置还低的位置。因此,不仅有助于柴油发动机1的小型化,还能够将低压增压机52配置于靠近缸盖2的位置,从而能够高刚性地对二级增压机30进行固定。
高压增压机51具备:与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44连通的高压涡轮机53、以及将压缩空气供给至进气歧管3的高压压缩机54。此外,高压压缩机54经由未图示的中间冷却器而与进气风门构件26的新气入口81(参照图17等)连通,由此能够将压缩空气经由EGR装置24而供给至进气歧管3。另一方面,低压增压机52具备:经由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出口和排气侧中继管而与排气入口连通的低压涡轮机55、以及经由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入口和新气侧中继管而与新气出口连通的低压压缩机56,在高压涡轮机53上方配置有:低压压缩机56,并且,在高压涡轮机53的前后一侧方配置有:高压压缩机54,另一方面,在低压压缩机56的前后另一侧方配置有:低压涡轮机55。
排气歧管4的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出口44朝向左右一侧方而呈开口。而且,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入口57朝向排气歧管4而呈开口,另一方面,排气出口58朝向前方而呈开口。另外,低压涡轮机55的排气入口60朝向下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排气出口61朝向前方而呈开口。
将相互对置的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44和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入口57在凸缘处利用螺栓进行连结,从而能够将高压增压机51固定于排气歧管4的左侧方。而且,将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出口58在凸缘处利用螺栓连结于L字状的高压废气管59(排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后端),另一方面,将低压涡轮机55的排气入口60在凸缘处利用螺栓连结于高压废气管59的另一端(上端),从而能够将低压增压机52固定于高压增压机51上方。
通过凸缘结合而将高压涡轮机53连结于排气歧管4,从而能够以高刚性对高压增压机51进行支承,在此基础上,通过凸缘结合而将低压涡轮机55连结于:利用凸缘结合而连结于高压增压机51前方的高压废气管59的上表面,由此,能够利用高压增压机51而从下侧对低压增压机52进行支承。另外,将低压增压机52设置于靠近排气歧管4上方,因此,低压增压机52的重心位置位于:排气歧管4和高压增压机51之间的连结位置的上方。因此,在柴油发动机1周边,能够以高刚性且紧凑地对二级增压机30进行支承。
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取入口63(新气入口)朝向后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新气供给口64(新气出口)朝向下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低压压缩机56构成为:新气取入口66(新气入口)朝向后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在使新气供给口67(新气出口)朝向左侧方突出之后再朝向后方。而且,将U字状的低压新气通路管65(新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固定于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取入口63(新气入口),另一方面,将低压新气通路管65的另一端和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供给口67(新气出口)连结。
利用后方的U字状的低压新气通路管65而将高压压缩机54和低压压缩机56连结起来,从而,能够将低压增压机52的前方部位固定于:受到排气歧管4高刚性支承的高压增压机51。低压压缩机56构成为:将新气取入口66和新气供给口67朝向相同方向(后方)延伸设置,容易分别连结于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连通的供气管62、以及低压新气通路管65,由此能够实现组装作业性的提高。
低压新气通路管65构成为包括:一端通过凸缘连结而被螺栓紧固于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取入口66的金属管65a、以及使金属管65a的另一端和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供给口67连通的树脂管65b。由此,低压新气通路管65的金属管65a能够以高刚性固定于高压压缩机54,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树脂管65b来使低压压缩机56和金属管65a的组装误差得以缓和地进行连通。
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供给口67构成为:在从低压压缩机56的左侧面向左侧方突出之后再朝向后方上侧,因此,能够使低压新气通路管65(金属管65a)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变大。所以,能够抑制在低压新气通路管65内的紊流的发生,从而能够将从低压压缩机56排出的压缩空气顺利地供给至高压压缩机54。
将用于吸取漏气的漏气还原装置19设置于缸盖2上。漏气还原装置19被载置固定于:将缸盖2上表面覆盖的缸盖罩18上表面。设置于漏气还原装置19后方的漏气出口70经由还原软管68而被连结于:与低压压缩机56的新气取入口66(新气入口)连结的供气管62。另外,供气管62配置于:低压新气通路管65(新气侧中继管)和缸盖2之间。
将供气管62连结于:成为二级增压机30上侧的构成部件的低压增压机52后方,并且供气管62被配置于靠近缸盖2的位置,因此,能够拉近配置于缸盖2上方的漏气还原装置19和供气管62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缩短还原软管68,从而能够防止低温环境下的还原软管68内的结冻。供气管62配置于由低压新气通路管65和缸盖2包围的空间,从而能够防止:与连结于未图示的空气滤清器的树脂管之间的连结部分受到外力的破损等。
朝向下方呈开口的新气供给口64突出设置于:高压增压机51的高压压缩机54的下面的缸盖2侧。高压压缩机54连结于:与未图示的中间冷却器连通的高压新气通路管71,经由高压新气通路管71而将压缩空气供给至中间冷却器。在高压压缩机54的下方设置有:朝向左侧方呈开口的冷却水入口管22。将与未图示的散热器连通的冷却水配管和高压新气通路管71一起配设到:缸体6的后方左侧面,由此,能够分别连结于冷却水入口管22以及高压压缩机54的新气供给口64。因此,能够将冷却水配管以及高压新气通路管71各自的配管的绕引集中,因此,不仅能够将用于搭载柴油发动机1的本机侧的配管构造简单化,还能够构成为容易进行组装作业、维护作业的状态。
另外,柴油发动机1在缸盖2上方、且冷却扇9侧,配置有:冷却水出口管23、供气管62、以及进气风门构件26。因此,在用于搭载柴油发动机1的本机侧,在将利用冷却扇9的冷却风的散热器(省略图示)、空气滤清器(省略图示)、以及中间冷却器(省略图示)配置于冷却扇9后方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将与散热器连接的冷却水配管、与空气滤清器以及中间冷却器连通的新气用配管缩短,还能够统一进行上述配管的连接作业。因此,本机侧的组装作业性、维护作业性变得容易,除此之外,在本机侧,还能够有效地配置与柴油发动机1连结的各部件。
在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出口58设置有:涡轮机排气孔58a,其用于排出使涡轮机轮(省略图示)旋转的废气;旁通孔58b,其用于使排气入口57和排气出口58连通;以及废气门阀69,其用于对旁通孔58b进行开闭。构成为:在高压涡轮机53的排气出口58,并排设置有涡轮机排气孔58a和旁通孔58b,由此,能够根据柴油发动机1的转速而设定:能否基于高压增压机51来进行压缩动作。因此,在二级增压机30中,能够有效地使用排气能量而使供给至燃烧室的新气量稳定化,从而能够增加发动机输出,并降低黑烟排出量。
另外,通过使高压涡轮机53的旁通孔58b敞开,来构成从排气歧管4朝向低压涡轮机55的旁通路径,因此,只要配设将高压涡轮机53和低压涡轮机55连通起来的高压废气管59即可,无需使排气歧管4和低压涡轮机55连通的旁通用的配管。因此,不仅能够将二级增压机30中的配管构造简单化,还能够增大二级增压机30周边的空间,例如,能够在二级增压机30前侧下方,将作业机用的液压泵(省略图示)与发动机起动用启动器20进行上下排列设置。
高压增压机51在高压涡轮机53和高压压缩机54之间的连结部分亦即中央罩72的上下,连结有: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以及高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4。同样地,低压增压机52在低压涡轮机55和低压压缩机56之间的连结部分亦即中央罩75的上下,连结有: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6、以及低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7。
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的下端连接于:在缸体6的左侧面设置的连结部件78,另一方面,其上端连结于高压增压机51的中央罩72上表面。在高压增压机51的中央罩72上表面,设置有:使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上端和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6下端连通的连结接头79。而且,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6上端连结于低压增压机52的中央罩75上表面。由此,在缸体6内的油路流过的工作油从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通过而被供给至高压增压机51的中央罩72,并且,从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以及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6通过而被供给至低压增压机52的中央罩75。
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3被配设成:从缸盖2以及缸体6和高压增压机51之间通过,并且迂回绕过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44后方。另外,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76以沿着高压增压机51上表面和低压增压机52的中央罩75的方式被配设为L字状。这样,能够将工作油供给管73、76缩短,并且能够以由被高刚性部件亦即二级增压机30包围的方式进行配设,由此,能够将工作油高效地供给至二级增压机30,同时能够防止由外力引起的工作油供给管73、76的破损。
高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4的一端(下端)与在缸体6的左侧面设置的连结接头80的前端(左侧前端)连结,另一方面,另一端(上端)与高压增压机51的中央罩72下表面连结。另外,低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7的一端(下端)与连结接头80的分支出的上端连结,另一方面,另一端(上端)与低压增压机52的中央罩75下表面连结。因此,分别流动于高压增压机51以及低压增压机52的工作油从中央罩72、75下方的低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4、77而在连结接头80处汇合,然后返回至缸体6内的油路。
高压用工作油返回管74被配设成:迂回绕过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44后方。另外,低压用工作返回管77被配设成:从缸盖2以及缸体6和高压增压机51之间通过,并且迂回绕过排气歧管4的排气出口44前方。这样,能够将工作油返回管74、77缩短,并且能够以由被高刚性部件即二级增压机30包围的方式进行配设,由此,能够将工作油有效地供给至二级增压机30,同时能够防止由外力引起的工作油返回管74、77的破损。
接下来,参照图28以及图29等,对冷却水泵21以及冷却水入口管22的结构说明如下。如图28以及图29等所示,在缸体6的左侧面的靠近后侧面的部位,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冷却水泵21(参照图2等)的冷却水泵安装部319、以及用于安装冷却水入口管22(参照图3等)的入口管安装座320。冷却水泵安装部319以及入口管安装座320与缸体6一体成型。另外,入口管安装座320的后侧面侧的部位与冷却水泵安装部319连结。冷却水泵安装部319以及入口管安装座320朝向从曲轴5离开的方向突出设置,从而能够提高缸体6的刚性、强度以及冷却效率。
在缸体6的后侧面312以及冷却水泵安装部319,利用螺栓而紧固有:冷却水循环用的冷却水泵21。冷却水泵21大致由底板部331、盖板部332和泵用带轮333构成。
关于底板部331和盖板部332,从盖板部332侧将盖用螺栓347分别插入于以及紧固于:在底板部331的周缘部设置的5个部位的贯穿螺纹孔、和与该贯穿螺纹孔相对应的盖板部332的贯穿孔,从而能够将周缘部相互紧密连接地固定。
另外,关于冷却水泵21,通过将装配用螺栓348分别插入:在底板部331以及盖板部332的周缘部的9个部位设置的贯穿孔,从而在与板部331、332共同紧固的状态下而被螺栓紧固于缸体6。通过装配用螺栓348的紧固,而将底板部331和盖板部332的周缘部进行相互地紧密连接固定,并且,将缸体6的冷却水通路出口327的周围部和冷却水泵21的泵吸入口334的周围部进行相互地紧密连接固定,此外,还将缸体6的冷却水导入口328的周围部和冷却水泵21的泵喷出口335的周围部进行相互地紧密连接固定。在沿着冷却水泵21的周缘部的螺栓347、348的排列中,在相邻的盖用螺栓347、347之间配置有:1个或2个装配用螺栓348。
利用盖用螺栓347而将底板部331和盖板部332连结起来,由此,能够将冷却水泵21作为1个部件而流通使用,通过装配用螺栓348而将冷却水泵21安装于缸体6时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底板部331具备:泵吸入口334,该泵吸入口334与冷却水通路出口327连接,且该冷却水通路出口327是在包含例如冷却水泵安装部319的部位在内的缸体6的后侧面的靠近左侧的部位呈开口;以及泵喷出口335,泵喷出口335与冷却水导入口328连接,且该冷却水导入口328在缸体6的后侧面的靠近左侧的部位呈开口。
将底板部331和盖板部332的彼此的周缘部进行紧密连接,来形成将泵吸入口334和泵喷出口335连接起来的泵内冷却水通路336。在底板部331和盖板部332的密接部,配置有:将泵吸入口334、泵喷出口335以及泵内冷却水通路336包围起来的环状密封部件。盖板部332将在一端部固接有叶轮部(叶轮)的泵轴337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泵轴337的另一端部固接有:泵用带轮333。
冷却水通路入口329在缸体6的左侧面呈开口。冷却水通路入口329在突出设置于左侧面的入口管安装座320呈开口。在缸体6内部形成有:近似L字状的缸体内冷却水通路338(冷却水通路),该缸体内冷却水通路338将在左侧面呈开口的冷却水通路入口329、和在后侧面呈开口的冷却水通路出口327连接起来。
在入口管安装座320,以夹着冷却水通路入口329的方式而形成有一对螺纹孔,从而能够具有冷却水入口339的冷却水入口管22(冷却水入口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利用螺栓而被紧固于入口管安装座320。在冷却水入口管22连接有:与散热器的冷却水出口相连的配管。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被从冷却水入口管22取入至发动机1,经由缸体内冷却水通路338以及冷却水泵21而被从冷却水导入口328导入到缸体6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1中,由于将具有冷却水入口339的冷却水入口管22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与冷却水泵21的泵吸入口334相连的冷却水通路入口329,因此,仅仅对冷却水入口管22的形状等进行变更,就能够对冷却水入口339的位置进行变更。由此,能够简单且不会招致大幅变更设计以及制造成本增加地,来对冷却水泵21的冷却水入口339的位置进行变更。
另外,将来自散热器的冷却水供给至冷却水泵21的冷却水通路出口327、和将来自冷却水泵21的冷却水导入至缸体6内的冷却水导入口328配置成:分别配设在缸体6的左右。并且,将冷却水导入口328与冷却水通路出口327连接起来的泵内冷却水通路336配置成:从缸体6的靠近左侧面的部位而跨越到靠近右侧面的部位。根据上述结构,从泵内冷却水通路336内通过的冷却水在从冷却水通路出口327而朝向冷却水导入口328移动的期间,会受到来自冷却扇9(参照图2)的冷却风冷却。因此,能够在将冷却水从冷却水导入口328导入至缸体6内之前,在冷却水泵21内对冷却水进行冷却,因此,能够提高发动机1的冷却效率。
此外,本申请发明的各部分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的说明
1 发动机
2 缸盖
3 进气歧管
4 排气歧管
5 曲轴
6 缸体
7 飞轮壳体
8 飞轮
9 冷却扇
51 高压增压机
52 低压增压机
53 高压涡轮机
54 高压压缩机
55 低压涡轮机
56 低压压缩机
57 排气入口
58 排气出口
58a 涡轮机排气孔
58b 旁通孔
59 高压废气管
60 排气入口
61 排气出口
62 供气管
63 新气取入口
64 新气供给口
65 低压新气通路管
65a 金属管
65b 树脂管
66 新气取入口
67 新气供给口
68 还原软管
69 废气门阀
70 漏气出口
71 高压新气通路管
72 中央壳体
73 高压用工作油供给管
74 高压用工作油返回管
75 中央壳体
76 低压用工作油供给管
77 低压用工作油返回管
78 连结部件
79 连结接头
80 连结接头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装置,其具备:分配于缸盖的左右两侧而配置的排气歧管以及进气歧管;以及增压机,其利用从所述排气歧管排出的废气的流体能量而对流入于所述进气歧管的新气进行压缩,
所述发动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机由包括与所述排气歧管连结的高压增压机和与该高压增压机连结的低压增压机的二级增压机构成,在所述高压增压机与所述缸盖之间配置有所述排气歧管,并且,所述低压增压机配置于所述排气歧管上方,
所述低压增压机所具备的低压压缩机构成为:使新气入口朝向前后一侧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新气出口从左右一侧方突出之后再朝向前后一侧方,
所述新气入口和所述新气出口朝向相同方向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增压机具备:与所述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连通的高压涡轮机、以及将压缩空气供给至所述进气歧管的高压压缩机,
所述低压增压机具备:排气入口经由排气侧中继管而与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连通的低压涡轮机、以及新气出口经由新气侧中继管而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连通的低压压缩机,
在所述高压涡轮机上方配置有所述低压压缩机,并且在所述高压涡轮机的前后一侧方配置有所述高压压缩机,另一方面,在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前后另一侧方配置有所述低压涡轮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排气歧管的用于排出废气的排气出口朝向左右一侧方而呈开口,
使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朝向所述排气歧管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排气出口朝向前后另一侧方而呈开口,
使所述低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朝向下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排气出口朝向前后另一侧方而呈开口,
与相互对置的所述排气歧管的排气出口和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连结而将所述高压增压机在所述排气歧管的左右一侧方进行固定,
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固定于L字状的所述排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另一方面,所述低压涡轮机的排气入口固定于所述排气侧中继管的另一端,从而将所述低压增压机在所述高压增压机上方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朝向前后一侧方而呈开口,另一方面,使新气出口朝向下方而呈开口,
U字状的所述新气侧中继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另一方面,将所述新气侧中继管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新气出口进行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用于吸取漏气的漏气还原装置设置于所述缸盖上,并且,在所述漏气还原装置的前后一侧方设置的漏气出口经由还原软管而与连结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的供气管连结,
所述供气管配置于所述新气侧中继管和所述缸盖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高压涡轮机的排气出口设置有:用于排出使涡轮机轮旋转的废气的涡轮机排气孔、使排气入口和排气出口连通的旁通孔、以及对所述旁通孔进行开闭的废气门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气侧中继管构成为包括:一端通过凸缘连结而被螺栓紧固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新气入口的金属管、以及使所述金属管的另一端和所述低压压缩机的新气出口连通的树脂管。
CN201780018670.8A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Active CN108884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41682.7A CN114687853A (zh)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8467 2016-04-08
JP2016078467A JP6796944B2 (ja) 2016-04-08 2016-04-08 エンジン装置
PCT/JP2017/012963 WO2017175641A1 (ja) 2016-04-08 2017-03-29 エンジン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1682.7A Division CN114687853A (zh)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4750A CN108884750A (zh) 2018-11-23
CN108884750B true CN108884750B (zh) 2022-04-26

Family

ID=6000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1682.7A Pending CN114687853A (zh)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CN201780018670.8A Active CN108884750B (zh)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41682.7A Pending CN114687853A (zh) 2016-04-08 2017-03-29 发动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781743B2 (zh)
EP (2) EP3441588B1 (zh)
JP (1) JP6796944B2 (zh)
CN (2) CN114687853A (zh)
WO (1) WO20171756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9138B2 (ja) * 2016-10-06 2019-04-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過給装置
US11113424B2 (en) * 2019-05-07 2021-09-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encrypted data
EP4018084A1 (en) * 2019-08-19 2022-06-29 Turbo Systems Switzerland Ltd. Multi-stage turbocharging assembly
USD960201S1 (en) 2020-06-16 2022-08-09 Powerhouse Engine Solutions Switzerland IP Holding GmbH Turbocharger pedesta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6102A (en) * 1969-05-08 1971-04-27 Allis Chalmers Mfg Co Turbocharger system
CN101341319A (zh) * 2006-08-10 2009-01-0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多级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CN103282619A (zh) * 2010-12-28 2013-09-04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增压装置
DE102015200155A1 (de) * 2014-01-08 2015-07-09 Honda Motor Co., Ltd. Steuer-/Regel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7785B2 (zh) 1973-02-16 1977-09-24
JP2595660Y2 (ja) * 1993-10-06 1999-05-3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過給機付エンジン
JPH09100725A (ja) * 1995-10-04 1997-04-1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の排気バイパス装置
DE10019774A1 (de) * 2000-04-20 2001-11-22 Daimler Chrysler Ag Turbolader-Einrichtung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EP1208322B1 (de) * 2000-06-27 2004-07-21 Phoenix AG Schlauchanordnung
JP4517550B2 (ja) 2001-08-13 2010-08-0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ターボチャージャ付エンジン
DE50213429D1 (de) * 2002-08-30 2009-05-20 Borgwarner Inc Aufladesystem für eine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5133651A (ja) * 2003-10-30 2005-05-26 Toyota Motor Corp 過給装置付きエンジン
US7360362B2 (en) * 2006-01-20 2008-04-2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wo-stage turbocharge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exhaust manifold and bypass assembly
CN101082318B (zh) * 2006-05-31 2011-09-21 卡特彼勒公司 涡轮增压器控制系统
JP4495120B2 (ja) * 2006-08-10 2010-06-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過給式排気ターボ過給機
JP2008121635A (ja) * 2006-11-15 2008-05-29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
US7802428B2 (en) * 2007-10-04 2010-09-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urbocharger system sub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assembly methods
JP5237785B2 (ja) 2008-12-24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過給装置付き内燃機関
JP2010281282A (ja) * 2009-06-05 2010-12-16 Toyota Motor Corp 過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JP5499953B2 (ja) * 2010-06-30 2014-05-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ターボ過給装置
KR101859534B1 (ko) * 2011-01-27 2018-06-27 보르그워너 인코퍼레이티드 조절 플랩 장치
JP2013133796A (ja) 2011-12-27 2013-07-08 Yanmar Co Ltd エンジン装置
JP5638660B2 (ja) * 2013-05-27 2014-12-10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
US9316183B2 (en) * 2013-08-15 2016-04-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 intake duct ice ingestion features
JP5925738B2 (ja) * 2013-08-29 2016-05-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多段過給装置
JP6109040B2 (ja) * 2013-10-28 2017-04-05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装置
US9845722B2 (en) * 2014-09-29 2017-12-19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Engine system for emissions compliance
JP6437597B1 (ja) * 2017-06-16 2018-12-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6102A (en) * 1969-05-08 1971-04-27 Allis Chalmers Mfg Co Turbocharger system
CN101341319A (zh) * 2006-08-10 2009-01-07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多级排气涡轮增压器的方法
CN103282619A (zh) * 2010-12-28 2013-09-04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级增压装置
DE102015200155A1 (de) * 2014-01-08 2015-07-09 Honda Motor Co., Ltd. Steuer-/Regel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61416A2 (en) 2024-05-01
US20190085757A1 (en) 2019-03-21
US20210310404A1 (en) 2021-10-07
CN108884750A (zh) 2018-11-23
US10781743B2 (en) 2020-09-22
EP3441588B1 (en) 2024-01-31
US11073075B2 (en) 2021-07-27
CN114687853A (zh) 2022-07-01
US20210010409A1 (en) 2021-01-14
JP6796944B2 (ja) 2020-12-09
JP2017187008A (ja) 2017-10-12
EP3441588A1 (en) 2019-02-13
EP3441588A4 (en) 2019-03-20
WO2017175641A1 (ja)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4778B (zh) 发动机装置
CN108884791B (zh) 发动机装置
US11073075B2 (en) Engine device
US11002174B2 (en) Engine device
JP7270087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2017180227A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6442429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7035146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7415068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JP6944567B2 (ja) エンジ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NMA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