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082B -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082B
CN108881082B CN201810670194.4A CN201810670194A CN108881082B CN 108881082 B CN108881082 B CN 108881082B CN 201810670194 A CN201810670194 A CN 201810670194A CN 108881082 B CN108881082 B CN 108881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ise ratio
auto
noise
peak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01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1082A (zh
Inventor
魏急波
辜方林
黄圣春
熊俊
唐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67019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82B/zh
Priority to US16/614,353 priority patent/US1092424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01903 priority patent/WO202000061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1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15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1Design or setup of recognition systems or techniques; Extraction of features in feature space;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 G06F18/214Generating training patterns; Bootstrap methods, e.g. bagging or boo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03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
    • H04B1/7105Joint detection techniques, e.g. linear detectors
    • H04B1/71055Joint detection techniques, e.g. linear detectors using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63Coarse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14Carrier regulation
    • H04L2027/0024Carrier regulation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2027/0026Correction of carrier offs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频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利用信号与噪声相互独立的特性,在不增加额外计算复杂度的条件下,通过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实现对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减少了信噪比的计算量。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通过上述信噪比确定方式获取稳定可靠的信噪比来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再通过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与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以便在保留MMSE均衡器良好的均衡性能同时,使输出信号的星座图通过尺度校正达到尺度稳定,便于后续软解模块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速率信息传输系统中,基本的传输技术可以分为多载波传输技术及单载波传输技术。多载波传输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单载波传输技术则为SCFDE(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以SCFDE系统为例,参见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SCFDE系统传输过程示意图,在该图中主要过程如下:对二进制比特流进行信道编码,经过星座映射之后,插入保护间隔(GI),SCFDE系统通常用循环前缀(CP)或者独特字(UW)为GI,信号通过成型滤波、上变频(DUC)、数模转换(D/A)之后进入信道。相反的,接收端是发送端的逆过程。接收端信号首先经过模数转换(A/D)、下变频(DDC)、匹配滤波后,对系统进行定时同步和频率同步。在去除保护间隔之后,将信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导频部分,该部分主要用于信道估计,另一部分是数据部分,该部分通过FFT转换成频域,结合导频部分估计得到的信道响应和信噪比进行MMSE频域均衡,之后经过FFT转换到时域再经过判决和解码得到原始二进制比特流。
在SCFDE系统中,使用的信道均衡方法为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error,MMSE)均衡,采用MMSE均衡器同时考虑了噪声和信道的影响,因此当传输信道存在深衰落时也不会放大噪声对系统的影响。MMSE均衡器的基本思想是求解均衡器系数使均衡器输出与期望信号之差的均方值达到最小,MMSE均衡器系数需要准确的估计信噪比。现有关于信噪比的估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数据辅助的估计方法,一类是盲估计方法。现有实际系统中大都采用基于数据辅助的方法,其中以Boumard算法最为典型。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两个前导符号估计出噪声功率,但是该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比较大,且它直接估计的是噪声功率,信噪比还需要进一步估计实现。
因此,如何减低信噪比的计算量,实现对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减低信噪比的计算量,实现对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其中,所述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包括:
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表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表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k)为训练序列,w(k)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其中,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包括:
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包括:
获取通过上述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得到的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其中,所述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包括:
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自相关函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第一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第二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谷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k)为训练序列,w(k)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过上述的信噪比确定装置得到的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均衡器系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用于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信号均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方案基于的信息传输系统是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频同步的,在该过程中本身便需要寻找自相关函数的最大值,然后利用最大值的位置和相位分别完成符号定时同步与载波频偏估计;因此,本方案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利用信号与噪声相互独立的特性,在不增加额外计算复杂度的条件下,通过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实现对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减少了信噪比的计算量。
进一步,本方案为了解决MMSE均衡器输出的信号星座图尺度随信噪比等因素发生变化,提供了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式,该方式通过上述信噪比确定方式获取稳定可靠的信噪比来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再通过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与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以便在保留MMSE均衡器良好的均衡性能同时,使输出信号的星座图通过尺度校正达到尺度稳定,便于后续软解模块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SCFDE系统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重复训练序列结构的信噪比估计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SNR的真实值与估计值的关系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噪比为4dB条件下MMSE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噪比为12B条件下MMSE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MMSE信道均衡方法框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噪比为4dB的条件下尺度变化后的星座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噪比为4dB的条件的期望星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减低信噪比的计算量,实现对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
可以理解的是,假设发送信号为s(k),其平均功率为1,采样频率为1/T,s(k)的信道冲激响应为h(l),l=0,1,…,L-1,其中L为信道冲激响应的抽头数目。w(k)为加性高斯白噪声,它的平均功率为Pnoise。时域接收端接收信号r(k)可以表示为:
其中,*表示线性卷积。由于循环前缀的引入,信号s(k)与信道冲激响应h(k)的线性卷积可以转化为循环卷积。即当循环前缀持续时间TG满足TG≥τmax,τmax为最大时延扩展,并且系统中的收发部分严格同步,除去循环前缀之后得到:
其中,表示循环卷积,NF表示FFT点数。对式(2)进行FFT变换,可得接收信号r(k)的频域表达式:
R(k)=H(k)S(k)+W(k),0≤k≤NF-1…………………(3)
其中,R(k)、H(k)、S(k)和W(k)分别表示r(k)、h(k)、s(k)和w(k)的频域表示。式(3)是SCFDE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和频域均衡的基本出发点。
假设均衡器系数为C(k),则均衡后的频域输出为:
根据均方误差MSE的定义,推导出均衡后的MSE为
当均方误差MSE取得最小值时,得到最
小均方误差MMSE均衡器为
其中,Psignal表示信号的平均功率,Pnoise表示噪声的平均功率,SNR表示信噪比。根据式(6)所示MMSE均衡器得知,实现MMSE均衡器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信噪比的准确估计,它是实现MMSE均衡的关键之一;二是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并不能保证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处于某一特定值,而是只能保证位于某一区间,因此会使信号平均功率、噪声平均功率、信道估计值等参数的相对值会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均衡后输出星座图尺度发生变化,这种尺度变化会导致软解模块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克服这种尺度变化。
目前,现有的基于数据辅助的信噪比估计方法大都单独针对信噪比估计问题,没有从整个系统考虑的情形,往往需要单独设计帧结构和比较大的计算复杂度。因此,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包括:
S101、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传输系统SCFDE、OFDM等往往采用重复导频结构用于解决时频同步问题,并且系统在基于重复训练序列结构的时频同步算法实现过程中,需要对自相关函数的相关参数进行确定,具体来说是利用自相关函数最大值的位置和相位分别完成符号定时同步与载波频偏估计。因此,本方案在系统完成时频同步的同时,不用增加额外的计算复杂度就可以根据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确定信噪比,从而解决信噪比的估计问题,便于硬件实现。
S102、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自相关函数的峰值与谷值能确定信噪比,是因为在自相关函数的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而自相关函数的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因此,根据信噪比的定义,利用峰值与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
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可以看出,本方案通过对自相关函数峰值和谷值的简单运算,便能实现对信噪比的准确估计。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包括:
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表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m)为训练序列,w(m)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参见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重复训练序列结构的信噪比估计原理图,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系统可能会存在多段重复训练序列,但是多段重复序列不会给信噪比估计方法带来质的变化,其谷值与峰值分别取前两段重复序列的结果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仅以两段重复训练序列为例进行描述;假设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为N,则计算接收信号的延时N个采样时刻的自相关函数可得:
其中,(.)*表示共轭运算。在计算自相关函数的峰值时,存在信息传输系统收、发端不存在频偏以及存在频偏这两种情况;如若信息传输系统收、发端不存在频偏,则自相关峰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spreamble(m)表示训练序列,Psignal表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表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并且可以发现,峰值出现过程呈现山坡状,且由山底到山顶需要N个采样周期。
如若信息传输系统收、发端存在频偏,假设收、发端之间存在归一化频偏ε=foffset/Δf,其中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在此情况下,自相关峰值可以表示为
可以发现,频偏并不会对计算信噪比的算法产生影响,频偏只会导致自相关函数的峰值携带一个与频偏值相关的相位,该相位值可用于实现频偏估计。
另一方面,假设信道中噪声为高斯白噪声,且与发送信号相互独立。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自相关函数山底的值Rauto(k+N)可以表示为:
进一步,根据信噪比的定义,利用峰值与谷值得到信噪比SNR;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综上可以看出,本方案通过寻找接收信号延时自相关函数值的峰值实现频偏估计与信噪比估计,其中峰值的绝对值用于实现信噪比估计,而峰值的相位值可用于实现频偏估计。参见图4,为本实施例公开了SNR的真实值与估计值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直线为估计值,折线为真实值,可以看出,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基本呈现出线性关系,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系统信噪比的稳定可靠估计。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6)所示的MMSE均衡算法会导致均衡后的信号星座图尺度随信噪比等因素发生变化。参见图5a,为信噪比为4dB条件下MMSE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参见图5b,为信噪比为12B条件下MMSE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可以看出,随着信噪比的增加,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尺度会变小。星座图尺度变小会导致后续的软解模块不能正常工作。此外,在实际实现过程中,需要引入自动增益控制(AGC)来保证系统的接收信号电平,然而AGC并能保证接收信号的平均功率为定值,只能保证接收信号平均功率位于某一区间,这还会导致信道估计值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导致MMSE均衡器输出信号星座图发生变化。
因此,参见图6,为了解决均衡后的信号星座图尺度随信噪比等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后续软解模块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包括:
S201、获取通过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具体的,该信噪比为通过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求得的,具体求取方法详见信噪比确定方法实施例所述,在此并不赘述。
S202、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具体的,本方案中的MMSE均衡器系数与上述公式(6)中的计算方式相同,即MMSE均衡器系数CMMSE(k)为:
只不过在公式(12)中的信噪比SNR,为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求得的。
S203、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其中,所述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包括:
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对公式(6)所示的计算MMSE均衡器系数的方法进行变换,具体过程如下:
其中,
S204、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为了进一步更好理解所述MMSE均衡器为何能够实现尺度校正,这里借鉴式(15)所示LS均衡算法来说明
可以证明LS均衡器输出信号星座图尺度不会随信噪比等因素变化。基于上述考虑,将式(6)所示的MMSE均衡器变换为式(13)所示均衡器,可以看出式(13)所示MMSE均衡器相较于式(15)所示LS均衡器,在保留了MMSE均衡器通过考虑信噪比的影响获得更优性能的同时,通过引入尺度校正因子Θ,获得了LS均衡器输出信号星座图尺度不随信噪比变化的性质,从而可以消除信噪比、信道估计值等引起的均衡器输出信号星座图的尺度变化。
参见图7,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MMSE信道均衡方法框图。包括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MMSE均衡单元、尺度校正因子计算单元和尺度校正单元。MMSE均衡单元利用频域接收信号Y、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H、信号功率P和噪声功率N按照式(12)所示算法进行处理,获得均衡后的信号星座图尺度校正因子计算单元利用频域信道响应估计值H、信号功率P和噪声功率N按照式(13)所示算法进行处理,获得尺度校正因子Θ。尺度校正单元利用尺度校正因子Θ和均衡后的信号星座图获得尺度校正后的星座图
参见图8a,为信噪比为4dB的条件下尺度变化后的星座图,参见图8b,为信噪比为4dB的条件的期望星座图;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尺度校正的方式使均衡器输出信号的星座图尺度不会随着信噪比、AGC信号调整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与期望星座图相比差异较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噪比确定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信噪比确定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装置,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信噪比确定模块120,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10包括:
自相关函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第一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第二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谷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k)为训练序列,w(m)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信噪比确定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信噪比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噪比确定方法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均衡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信道均衡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信道均衡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装置,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上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得到的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均衡器系数确定模块220,用于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230,用于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信号均衡模块240,用于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230可以理解为上述信道均衡方法中的尺度校正因子计算单元,实现尺度校正因子的确定;本实施例中的信号均衡模块240包括上述信道均衡方法中的MMSE均衡单元、和尺度校正单元,实现了信号星座图确定以及信号星座图的校正。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信道均衡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道均衡方法的步骤。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方法,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其中,所述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包括:
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表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表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k)为训练序列,w(k)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包括:
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2.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噪比确定方法得到的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包括:
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4.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端的信噪比确定装置,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基于采用重复训练序列结构实现时序同步的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自相关函数的峰值和谷值;所述峰值代表信号平均功率与噪声平均功率之和;所述谷值代表噪声平均功率;
信噪比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确定信噪比;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自相关函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自相关函数Rauto(k+N);所述自相关函数其中,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下标,N为重复训练序列的长度,r(k+m)为与k时刻延后m个采样周期的信号;m为延迟的采样周期;(.)*表示共轭运算;
第一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不存在频偏,则峰值为:
第二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峰值若所述信息传输系统存在频偏ε=foffset/Δf,foffset表示载波偏移,Δf表示子载波频率间隔,则峰值为:
谷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自相关函数Rauto(k+N)确定自相关函数的谷值
其中,spreamble(k)为训练序列,w(m)为噪声,Psignal为信号平均功率,Pnoise为噪声平均功率;kΔ为与峰值对应的时间下标;k为与谷值对应的时间下标;
所述信噪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峰值与所述谷值以及信噪比确定规则确定信噪比SNR;其中,所述信噪比确定规则为:
其中,|·|表示绝对值运算。
5.一种基于MMSE均衡器的信道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噪比确定装置得到的信噪比,以及频域信道冲激响应;
均衡器系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信噪比和所述频域信道冲激响应确定MMSE均衡器系数;
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用于利用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噪声的平均功率,确定尺度校正因子;
信号均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MMSE均衡器系数和所述尺度校正因子对接收的频域信号进行均衡处理,得到尺寸校正后的频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道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以及信道频域响应的平均值信号的平均功率Psignal、噪声的平均功率Pnoise,确定尺度校正因子Θ;
其中,所述尺度校正因子确定规则为:
CN201810670194.4A 2018-06-26 2018-06-26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81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194.4A CN108881082B (zh) 2018-06-26 2018-06-26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US16/614,353 US10924248B2 (en) 2018-06-26 2018-08-23 Signal-to-noise ratio deter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channel equal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18/101903 WO2020000613A1 (zh) 2018-06-26 2018-08-23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0194.4A CN108881082B (zh) 2018-06-26 2018-06-26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082A CN108881082A (zh) 2018-11-23
CN108881082B true CN108881082B (zh) 2019-09-24

Family

ID=6429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0194.4A Active CN108881082B (zh) 2018-06-26 2018-06-26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4248B2 (zh)
CN (1) CN108881082B (zh)
WO (1) WO2020000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720B (zh) * 2020-12-31 2022-08-16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均衡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5469273B (zh) * 2021-06-11 2024-06-21 宁波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信噪比的方法
CN114189296B (zh) * 2021-12-03 2023-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信噪比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6393A (zh) * 2022-06-07 2022-08-05 清华大学 基于前导序列的信令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7279013B (zh) * 2023-11-17 2024-02-02 芯迈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识别方法和端口识别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82A (zh) * 2008-05-04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76208B1 (en) * 2007-03-30 2011-05-25 Sony Deutschland Gmbh Sing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2035765A (zh) * 2010-11-18 2011-04-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基于最大时延实时估计的mmse信道估计方法
CN102420796B (zh) * 2011-12-21 2014-07-02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终端及其噪声估计方法和装置
US9313020B2 (en) 2014-02-19 2016-04-12 Origin Wireless, Inc. Handshaking protocol for time-reversal system
CN106465308B (zh) * 2014-04-02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22980B (zh) * 2014-06-16 2017-04-05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一种ofdm系统信干噪比盲估计方法及系统
US9945926B2 (en) * 2014-11-26 2018-04-17 Vesperix Corporation Method of designing bandwidth efficient ranging waveform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82A (zh) * 2008-05-04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信噪比估计方法;李银永等;《军事通信技术》;20110630;第18-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0613A1 (zh) 2020-01-02
CN108881082A (zh) 2018-11-23
US10924248B2 (en) 2021-02-16
US20200412499A1 (en)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1082B (zh) 信噪比确定方法及装置、信道均衡方法及装置
US8488690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US7260055B2 (en) Method for reducing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 in an OFDM system
KR100764012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의 지연확산에 따른 채널 추정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229011B2 (en) Fine symbol timing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OFDM system
JP4046515B2 (ja) Ofdm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反復最大尤度チャンネル推定及び信号検出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8712353B (zh) 软迭代信道估计方法
CN108156101B (zh) 一种mimo-scfde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迭代均衡方法
US11381442B2 (en) Time domain channel prediction method and time domain channel prediction system for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347203B2 (ja) マルチパスチャネルの遅延スプレッドを推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9194594A (zh) 一种基于连续载波聚合的相位噪声抑制方法
US20100074346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receivers
Zhou et al.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Linear Filtering Least Square in OFDM Systems.
CN101577581A (zh)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
CN103415067A (zh) 一种基于探测参考信号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CN110830398B (zh) 应用于光纤dmt系统中的符号内频域平均信道估计方法
CN107612860A (zh) 适用于802.11ac接收机的同步与下采样估计方法
CN109617851B (zh) 一种基于dft平滑滤波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860502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估计和校正相位误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00366B (zh) 复杂多径环境下的ofdm符号定时同步方法及接收设备
WO200914296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ffective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systems
CN113132276B (zh) 一种用于远程无人机图传的单载波频域均衡传输系统
WO20091270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0948511B1 (ko) 디맵퍼의 하드 디시젼을 이용한 채널 추정장치 및 채널 추정방법과 그 추정장치를 포함한 ofdm 수신장치
CN108390837B (zh) 一种lte下行信道估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