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73C -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73C
CN1088773C CN96191654A CN96191654A CN1088773C CN 1088773 C CN1088773 C CN 1088773C CN 96191654 A CN96191654 A CN 96191654A CN 96191654 A CN96191654 A CN 96191654A CN 1088773 C CN1088773 C CN 10887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bing
processing
processing section
guide roll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7491A (zh
Inventor
菊地幸一
塚本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kuchi Ko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kuchi Web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kuchi Web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kuchi Web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96191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73C/zh
Publication of CN1197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在用于至少一条长的带状织物带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中,在构成处理区域的至少一个处理段的入口部分、出口部分或其内部中,设置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该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具有引入导向辊,其旋转轴线与被引入的织物带相垂直,和拉出导向辊,其旋转轴线与被拉出的织物带相垂直,并且在这两根辊的旋转轴线之间具有任意设置的相对角。

Description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状织物的处理装置,更为具体地讲,它涉及对诸如座椅带材料的狭窄带状织物带进行诸如染色、热处理、洗涤、精整的处理装置。
相关技术的说明
过去,当对用作诸如安全带、座椅带和悬带的狭窄带状织物进行诸如染色、热处理、洗涤机精整的处理时,通常的方法是进行系列处理的方法,从原织品或本色织品的进给过程开始,行进通过洗涤、色泽显现、清洗、染色、热定形和使用表面处理剂,这些处理步骤是以连续的形式进行的,而若干长织物带则使之由此通过。
例如,在对主要由聚酯合成纤维或纤维丝制成的编织或针织织物狭带进行上述类型处理以获得成品的通常例子中,如图14所示,织物带按进行每个过程的序列形式,并处于织物带布置成若干带相互平行的条件下,连续地通过若干处理步骤。
也即,如下的若干过程连续和序列地布置着,而织物带则连续地进给,并依次通过每个过程,诸如原织品准备和向下游过程供应的装置1,染料浸没和挤干过程2,干燥过程3,色泽显现(热溶胶)过程4,水漂洗(清洗)过程5,干燥过程6,油/树脂浸没和挤干过程7,预干燥过程8,矫正过程9和产品收集过程10,预定处理则在每个过程中进行。
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先前技术的方法中,由于要求有效地进行每个过程,并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生产成品,除了连续进给织物带不在中途使其停顿直至最后过程外,将对应上述过程的处理装置配置成直线布置,而作为被处理产品的织物带则以预定的移动速度沿每个处理装置,接近似为直线的形式移动。
为获得上述处理,由于织物带的移动速度在每一过程的预定条件下是固定的,因而必须对完成要求的处理所需的时间进行调节,这在过去或者必须将各种处理装置制作成按要求的那样长,或者对同一处理装置设置若干级,从而对相同的一个过程进行重复。
但是,在先前技术的用于对上述织物带连续处理的处理装置中,由于从原织品供应装置,它对应装置1,用于准备原织品和将其向下游过程供应,至最后成品收集的最终过程10要求有相当长的空间,因而采用织物带连续处理装置很为困难,除非工厂设置于其上的地面尺寸具有足够长的空间。
在先前技术的上述过程中,由于需要尽可能多的按直线和平行形状进给织物带,因而必须布置若干用于上述过程的处理装置,这样被迫将它们制作成不必要的大,或者必须不必要地加以重复,其结果不仅增加设施的成本,也增加每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这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大上升。
发明内容
为改进先前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织物带处理装置,通过有效、高速地处理织物带,且大大减小能源消耗,这种织物带处理装置有能力减少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下述结构。
具体讲,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出一种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该装置至少连续地处理一根连续地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的长织物带,而此长织物带则被其预定的处理过程所处理,其中至少在构成上述连续处理装置的每一处理区域的一个处理段上,在其入口部分,或出口部分,或其内部至少装有一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它具有的引入导向辊的旋转轴与移动进于其上的织物带的中心线相垂直,它具有的拉出导向辊的旋转轴线则与由此拉出的织物带的中心线相垂直,而这两根导向辊轴线之间的相对角则可任意地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出一种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它应用上述结构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并计设成,当织物带被其预定处理加以处理时,至少一根长织物带连续地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其中,构成上述连续处理装置的上述若干处理段的排列次序与上述织物带的被设计的织物带进给,从而移动通过每一处理段的次序是互不相同的。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出一种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它被设计成,当织物带被其预定处理加以处理时,至少一根长织物带连续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在构成连续处理装置的若干处理段中,至少有一部分的定向是与其它处理段不共直线的。本发明第四方面是提出一种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它被设计成,当织物带被其预定处理加以处理时,至少一根长织物带连续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它还被设计成,至少首先已通过构成上述若干处理段部分的第一处理段,并从而已接受处理的织物带移动至另一第二处理段,在此该织物带接受不同于第一处理段的处理,此后,使该织物带折回至第一处理段。
附图概述
图1是展示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第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处理区域和织物带移动方向的平面图。
图2是展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透视图。
图3至6概括地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
图7(A)至7(C)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的结构情况。
图8展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的结构情况。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引起的织物带残余变形效应的图表。
图10是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图11表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应用形式的实施例。
图12表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应用形式的又一实施例。
图13表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应用形式的再又一实施例。
图14是展示先前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中处理次序实施例的框图。
图15详细地展示了先前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中的一个处理实施例,图15(A)是平面图,图15(B)是侧视图。
图16展示了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劫方向改变装置用于连续处理装置中任一处理区域的一个实施例。
图17展示了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用于连续处理装置中任一处理区域的又一实施例。
图18表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18(A)是平面图,而图18(B)是侧视图。
图19和图20表示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应用的任一处理区域中织物带移动的形式。
图21(A)至21(C)展示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应用的任一处理区域中织物带移动形式的又一实施例,以及张力辊结构的一个实施例。
图22表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的又一实施例,图22(A)是平面图,图22(B)是侧视图。
图23至27是表示本发明提出的连续处理装置中若干处理区域布置的一些实施例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恰当的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处理装置的不同形式的实施例详细地加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中若干处理区域1-1至1-5的布置和结构实施例的所述简图,而图2则简化地展示了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实施例的结构,该装置2至少用于构成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中若干处理区域1-1至1-5的处理段1A至1E中的一个处理段。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设置在进口段IN、出口段OUT、或在相关的处理段内。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结构是这样的,即它具有引入导向辊3,该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与到达其上的织物带5-1的中心线X1相垂直,和拉出导向轴4,该拉出导向轴4的旋转轴线02与由此拉出的织物带的中心线X2相垂直。二导向轴3和4的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θ可各自任意地调整。过去对织物带进行若干预定的处理时,各个处理过程的处理是在不中断织物带移动的情况下连续地进行的,当织物带由于前述可想到的对织物带处理质量的有害影响,而在其处理过程的进给中被缠绕在一个工序或一个位置上,通常的做法是在对织物带进行若干处理步骤时,将各种不同的处理区域排列成近似为共直线的形式,通过将处理区域排列成共直线的形式,使织物带近似为直线地行进,以便在其上进行预定的处理,从而造成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中,过去进行织物带连续处理的技术概念已经有了转变,这样,在使织物带通过若干处理过程对其进行预定的处理过程中,当织物带通过预定的处理区域或在处理区域之间通过时,给予织物带一个扭曲,引起织物带移动方向的任意改变,从而使所要求的若干处理区域中的处理段位置的排列自由度得以改善。
因此,在本发明中,不仅可能对通过若干预定处理过程进行织物带处理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中所应用的处理区域的若干工序进行任意排列,包括把它们排列成一直线,也可将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设置成一直线,或不同于直线的形状。
结果,对织物带进行预定的若干处理时,可能有效地设计构成每个处理区域的处理段的位置,而且,由于还可能重复应用构成处理区域的预定的处理段,因此,不仅可能有效地进行总体生产控制,包括每个处理过程的状态控制,还可使这些处理段的操作能力得到改善,以大大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建立最有效的生产体系,与若干要求的处理区域必须排列成共直线的先前技术不同,由于可能任意布置若干处理区域的排列,包括布置一个三维的排列,还由于可能大大减少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在处理厂内占据的空间数量,因而可能自由地设计一个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以适合于已有工厂土地面积的空间,从而使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设计自由度大为改善。
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可能任意地建立织物带的移动方向,包括沿曲线移动或反向移动,而不是限于直线移动,从而可能使织物带,例如,通过一个处理区域,再返回至同一处理区域,这使得在过去必须的,用以满对织物带进行预定处理时处理条件的部分额外处理区域可能取消,从而,除去上述的空间节约外,还节省了处理织物带所需的能量总数量。
特别是,本发明提出的,如图2和图7所示的,由引入导向辊和拉出导向辊构成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是可按意愿加以布置的,因此,通过任意调节上述引入辊3和拉出导向辊3各自的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θ,可以任意调节在一个处理段内运行的织物带的移动方向或移动路径。
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结构没有特殊限制的,且能具有任何类型的结构,只要此结构允许上述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的任一条旋转轴线能设置于预定的或相对另一辊的旋转轴线为任意的相对角上。例如,可以具有组合结构9,其中所述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的任一辊由一个可枢轴转动的框架加以支承,此框架则与另一辊安装的枢架可旋转地连接。
在本发明中,还可有一种结构,其中可以改变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和02中的任一轴线相对另一旋转轴线的角度。
图3(A)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中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01可旋转地被枢架6所支承,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02则可旋转地被辅助框架7所支承,此辅助框架7进而通过枢轴销8可枢轴转动地安装于框架6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上述辅助框架7绕作为中心的枢轴销8进行枢轴转动,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2就能自由地设置在相对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为任意的角度上。
图3(B)表示从箭头D的方向看时,辊3和4与上述枢轴销8之间的位置关系。
也即,在图3(A)中,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和02被各自定位在相同方向上,在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各自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不存在相对角度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接受相关处理的织物带5能在不给与它任何扭曲的同时,使其移动方向有180度的改变。
图4(A)中表示了这样的实施例中,其中上述辅助框架7绕枢轴销8转动了45度,这样,使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2相对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保持45度的相对角度。
图4(B)表示从箭头D的方向看时,辊3和5与上述枢轴销8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织物带5-1的移动方向能够从由引入导向辊3控制的移动方向I改变至由拉出导向辊4控制的移动方向0,它相对移动方向I改变了45度角。
图5(A)表示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上述辅助框架7绕枢轴销8转动了90度,这样,使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2相对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保持90度的相对角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织物带5-1的移动方向能够从由引入导向辊3控制的移动方向I改变至由拉出导向辊4控制的移动方向0,它相对移动方向I改变了90度角。
图6(A)表示了这样的实施例中,其中上述辅助框架7绕枢轴销8再转动90度,这样就使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2相对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保持180度的相对角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它与图3(A)中所示的情况相似,但是织物带5-1被拉出至方向0,此方向与由此入导向辊3控制的方向I是相同的,只是织物带移动位置被改变了。
这样,在本发明中,或在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中构成若干连续连接的处理区域的每个处理段内,或在处理段之间,通过适当提供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不仅可以改变每个处理段内织物带连续移动的方向,甚至还可在同一处理段内,任意地改变织物带的移动方向,或移动位置。
也即在本发明,在图1所示的若干处理段1A至1E中每个任选处理段的入口段IN或出口段OUT设置一个或多个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度可以任意地设置,从而使处理段之间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或移动路径能任意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如图2和图7所示,在引入导向辊3上引入的织物带5-1的引入移动表面S1和由拉出导向辊4拉出的织物带5-2的拉出移动表面S2被设置在互为不同的平面位置上,由行进在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之间的织物带5-3构成的变化角度移动表面S3被设置成在任意角度下,以便使引入移动表面S1和拉出移动表面S2直接联通。
虽然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可以任意设置本发明中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θ,但发明人已获知在引入导向辊3与拉出导向辊4间的空间,和在引入导向辊3与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与02间的,至少由辊3和4之一枢轴转动而形成的相对角之间存在内在的关系,为此进行了下面说明的实验,目的在于检验获得具有两辊3和4之间小空间的大相对角θ的关系会对织物带产品产生有害的效应。
在图7(A)和图7(B)所示结构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假如结构如图7(C)所示,引入导向辊3是固定安装,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2任意枢轴转动,进行了一项研究以确定,对于宽度为X的织物带和两导向辊3和4之间的轴线至轴线的距离为Y的情况,当其移动时,织物带的扭曲会对产品性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以上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引入导向辊3的旋转轴线01设置成与到达于其上的织物带5(5-1)的移动轴线D-1相垂直,此外,辊于其一侧与织物带进行表面接触。
织物带与引入导向辊3之间的接触角度可在180度之内任意设置。此外,拉出导向辊4安装成与织物带和引入导向辊3进行接触的表面的织物带的反向表面相接触。
拉出导向辊4和旋转轴线02能从平行于引入导向辊3的方向至最大与此成90度角的范围内的任一处任意地定向。
当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轴线01和02间的相对角θ被各自设置成90度时,在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之间扭曲着行进的织物带端部之间的长度通过计算Z来确定,并对它与织物带5的宽度X的关系,以及对它与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之间的轴线至轴线的距离Y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如由图8(A)和图8(B)可看到,织物带端部之间的长度Z是直角三角形ABD的斜边,该直角三角形以1/2的织物带宽度X作为一个边,进行了织物带与引入导向辊3的接触点和与拉出导向辊4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Y,与距离Z之间的关系的研究,Y是以织物带宽度X的1/2作为一侧的直角三角形ABC的底,而距离Z为在织物带第一侧的边缘与引入导向辊3的接触点和与拉出导向辊4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结果示于表1中。
具体讲,织物带边缘上的距离Z与其中心部分的距离Y的比例是这样的,即引入导向辊3与拉出导向辊4之间的间距越小,也即相对织物带宽度X的距离Y越小,相对织物带中心部分的长度的边缘部分长度上的线度就越大。
通过先前的经验已经发现,为使依赖于织物带边缘部分的长度相对其中心部分的长度的差的变形能本能地矫正本身,这样就不会对织物带的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希望变形等于或小于2.8%。
为研讨将此变形限制于例如小于2.8%的条件,进行了一项实验,其中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上述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相应的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恰当地改变,并在其中确定了上述两辊和织物带边缘部分接触部分间的距离Z与织物带和辊的两个接触点间的距离Y的比例相对织物带残余变形的关系,结果示于图9中。
由此实验的结果可断定,当两辊和织物带边缘部分接触部分间的距离X相对两个接触点间的距离Y的比例变大时,残余变形变大,由此可看到,为使残余变形等于或小于2.8%,必须使辊和织物带边缘部分接触部分间的距离Z相对接触点间的距离Y的比例等于或小于3%。
将此条件与表1所示的关系进行比较,可看到,假如织物带与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Y是织物带宽度的三倍,有可能防止织物的变形对织物带的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在本发明中看到,为使织物带宽度中心与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Y是织物带宽物X的3倍,必须使辊与织物带边缘部分接触点之间的距离Z等于或小于织物带宽度中心与辊的接触点之间距离Y的1.0274倍。
也即,根据上述研究,在本发明中,当构成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各自的旋转轴线01和02间的相对角θ任意改变,从而在使织物带移动,织物带扭曲,形成倾斜的移动表面S-3时,辊间距离应设置成,使得引入导向辊3与织物带宽度X中心的接触点和拉出导向辊4与织物带宽度X中心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Y等于或大于织物带宽度X的三倍。
在倾斜移动表面S-3上,它是织物带在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两辊之间移动时在织物带上形成的,且其中两辊的旋转轴线间的相对角为90度,辊与相对织物带中心线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Y和辊与织物带边缘部分接触点之间的距离Z的关系经计算示于表1中。
例如,当织物带中心线距离Y是织物带宽度X的4倍,边缘部分之间的距离Z为Y的1.0155倍,这表示,织物带边缘部分相对在中心线上的部分近似拉长1.5%。
同样,假如Y是X的3倍,Z是Y的1.0274倍,这表明织物带边缘部分近似拉长2.7%,假如Y是X的2.25倍,Z是Y的1.0482倍,这表明织物带边缘部分近似拉长4.8%,而假如Y是X的2倍,Z是Y的1.0607倍,这表明织物带边缘部分近似拉长6.0%。
图9表示在正常室温下,拉力试验机给予织物带10次预定拉长变形时的织物带的残余变形,此织物带是由聚酯合成纤维制品,长为200毫米的通常类型的带状织物带。
例如,当织物带的拉长变形是原始长度的1%时,织物带的残余变形近似为0.4%。
同样,当拉长变形是3%时,残余变形近似为1%,当拉长变形是7%时,残余变形近似为4.6%,而当拉长变形是11%时,残余变形近似为8%。
因此,可看到,假如在织物带边缘部分的残余拉长变形相对其中心部分等于或小于1%时,变形对织物带的外观及性能没有影响。
还可看到,当织物带的残余拉长变形超过1%时,织物带的边缘可能变成波纹的或扭曲,而当残余变形超过4.6%时,织物带变得十分歪曲,达到其作为带状产品价值完全丧失的程度。
根据这些实验和观察,证实了使许多带状产品在不同的接触点间距离Y下,通过相对角为90度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对它们进行处理的结果为,不影响移动着的织物带外观和性能的必要理想条件是,沿织物带宽度中心线部分的接触点间的距离Y至少等于织物带宽度X的3倍,也即拉长变形为等于或小于距离Y的1.0274倍。
在本发明中,虽然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的一根辊或可是单一的成套进给辊,它具有一组固定于一根辊轴上的辊分段,在其上若干织物带能同时移动,或可是分割辊,它具有的辊部分被分割成若干能相对单一旋转轴自由转动的分段,但至少另一辊必须是单一的辊,单一的织物带在其上移动。
在本发明中,虽然可将上述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做成分离的另件,它们组合起来以形成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但为了更高的效率,也可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结合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将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辊组件设计成一个组件,并将若干这样的组件适当地加以组合。
在本发明中,为使织物带5能更为方便地通过各种处理区域中的每一个,最好或将引入导向辊3或将拉出导向辊4安装成如图10所示那样的悬臂形式的旋转辊。
这样,图10展示了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其中,至少或是引入导向辊3或是拉出导向辊4的旋转支承轴11是通过其与凸轮部件13的连接而加以支承的,该凸轮部件13能在适当设置的框架6的狭缝内滑移,而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的各自旋转轴线01和02之间的相对角则可在此组件式结构9之内任何地设置。
在本发明中,图11中展示了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一个实施例,在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中若干组件9平行地或串接地布置在底座板14上。
在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组件9、9’、9”等等被布置在同一块底座板14上,而每一组件9、9’、9”等中的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至少有一辊的旋转轴能以预定的相对角相对另一导向辊而设置,也可如图3和图10中的实施例所示,组件9、9’、9”等布置成,使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至少有一辊被设计成以使其得以枢轴转动。
此外,在图12中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结构的另一可能的实施例,其中设置在底座板14上的每一组件9、9’、9”等的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都被布置成,诸如引入导向辊3’以及拉出导向辊4和4”的旋转轴线是垂直于底座板14的表面的,在此情况下,图12中所示的上导向辊起拉出导向辊4的作用,而下导向辊起引入导向辊3的作用。
在应用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例如或者在出口,或在如图1所示的连续的若干织物带处理区域中的处理区域1-1的处理段1A之内的此方法中,示于图12中的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如图13所示那样位于引入导向辊3A、3A’、3A”等和拉出导向辊4A、4A’、4A”等之间。结果,在此特定的实例中,在上述引入导向辊3A、3A’、3A”等和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中的若干拉出导向辊4之间形成了本发明的若干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1,而本发明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2则形成于若干引入导向辊3和此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的拉出导向辊4A、4A’、4A”等之间。
按上述方式,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中,一个两组件的组合构成了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
也即,能想象到,可通过各种组合,包括成套结构,以形成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不仅可将这些组合适当地设置在处理区域之内或之外,如需要的话,也可通过改变引入导向辊3和拉出导向辊4中至少一辊的旋转轴的角度自由地改变织物带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角度。
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应用适当数量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将它们以适当的方位适当地放置在选自若干处理区域的组合的若干处理区域之内或之间,从而能连续进给在处理区域之间或之内移动的织物带,同时移动方向可在向后/向前、左/右和上/下方自由改变。
接着,将对过去的织物带连续处理方法和一个应用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使织物带5序列地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以进行预定处理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比较。
图15表示主要由聚酯合成纤维制成的通常类型的编织物带连续处理流水线一个实例的总体图,它比图14更为详细,图15(A)是其平面图,而图15(B)是其侧边主视图。
如图15所示,欲处理的织物带5从织物入口装置101输入,依次移至以(1)表示的洗涤过程,它是包括洗涤槽102的洗涤处理区域,接着移至以(2)表示的洗涤干燥过程,它是包括洗涤干燥机103的洗涤干燥处理区域,然后移至以(3)表示的染料应用过程,它是包括将预定染料使用于其中的染料浸染组件104的染料应用处理区域,此后通过以(4)表示的预干燥处理,它是包括预干燥机105的预干燥处理区域。其后,织物带5通过以(5)表示的色泽显现(热熔胶)过程,它是包括金属预碾光机106、热溶胶定型机101和金属后研光机108的色泽显现处理(热溶胶)区域,进行预定的染料色泽显现处理,此后织物带5通过以(6)表示的水清洗过程,它是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水清洗槽109、110和111的三级水清洗处理区域。接着,织物带5进入以(7)表示的后水清洗干燥过程,它是包括水清洗干燥机112的水清洗干燥处理区域,此后,通过以(8)表示的精整试剂应用过程,它是包括油性树脂浸没组件113的精整试剂浸没区域,此后,依次地通过以(9)表示的最终热定型过程,它是按次序包括金属预碾光机114、热定型机115和金属后碾光机116的精整试剂干燥和热定型处理区域,然后织物带最终作为成品贮藏在织物输出装置117中。
也即,在过去的连续织物带处理中,所有处理区域是沿直线布置的,织物带沿这些处理区域近似以直线移动,以便通过每个处理区域,这样,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总长度能达例如40米。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设置了具有同类功能的多个处理区域,工作效率变坏,消费额外的能量,从而使生成本增加。
参考图13和图16,例如,假定在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中,至少一条长的织物带5连续地通过若干处理区域以便在每个处理区域接受预定的处理,与上述系统相反,通过有效地使用上述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则可能至少在构成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一个处理段1A之内,使织物带5通过移动方向改变点H1、H2、H3等,这形成若干移动路径P1、P2、P3等,并接受预定的处理,织物带在处理段1A之内沿移动路径P1通过,在移动方向改变点H1设置了一个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1,在点H1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改变,另一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2被设置在点上,织物带5在其上接着进入和邻近移动路径P2,其结果是织物带5依次地沿着为平行的移动路径P1、P2、P3等移动。
在上述结构中,例如有可能在构成处理区域的处理段之内得到螺旋形或Z字形形状的织物带任意数目的环形行程,从而不仅能使处理段要求的长度能缩短,还能使欲加以处理的织物带通过同一的处理段,这样,即使已在别的处理区域经过处理的织物带也可再一次通过该处理段。
此能力意味着,有可能将一个处理段中为一个预定目而设置的条件用于为不同目的而处理同一织物带,从而实现单一处理区域的多目的用途,这对节约能量起很大作用。
此外,由于构成单一处理区域的处理段内部分割成若干处理腔,有可能使这些处理腔中每个腔的处理条件互为不同,这提供了比上述实施例更高水平的自由度,得以在同一织物带上实现不同的处理。
如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在若干处理段的至少一个处理段1A之内,织物带5通过移动路径改变点H1、H2、H3等时,所述织物带构成若干移动路径P1、P2、P3等,并接受预定的处理,在通过此处理段1A内部的一个所选的移动路径P1之后,一个织物带方向改变装置21设置于移动路径改变点H1的一个位置上,织物带在此进入,而另一织物带方向改变装置22”则设置在织物带5进入另一所选移动路径P3的点上,其结果是织物带5沿着同一处理段1A之内的任意路径以互为平行的方式移动。
虽然在上述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结构中,相同的织物带5位于给定的单一处理区域,也可以如图1的处理区域1C那样,在不同处理区域内处理之后,折回或再送入织物带。
也即,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若干移动路径中,有可能在此处理段中,与在上述处理段中接受预定处理的织物带混合和叠加,使已经通过此处理段,并已在不同处理区域中接受过预定处理的织物带接受相同的处理,或接受用于不同目的的处理。
为此原因,有可能构造本发明,使通过若干处理区域并在其中受到处理的织物带是连续的,而构成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此若干处理段的布置次序是不同于织物带连续通过处理段的次序的。
例如,图18(A)和图18(B)相应为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平面和侧视图。在此装置中,从图的右侧开始,此装置包括织物入口装置201、洗涤槽202、染料充填组件206,它包括金属预碾光机205、金属后碾光机203和熬炼组件204(该染料浸料组件206包括染料槽和通用挤干辊)、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207、三级水清洗,它分别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水槽208、209和210、组合式油浸没组件213,它包括金属预碾光机211和金属后碾光机212(此油浸没组件213包括油槽和通用挤干辊)、组合式洗涤干燥/清洗干燥/热定型机214,和织物出口装置215。
在本发明中,当在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中对织物带5进行预定的处理时,如图18(B)底部表示的移动路径所示,织物带首先由织物入口装置201输入,接着被洗涤槽202处理,它构成以(1)表示的洗涤干燥处理区域,此后织物带被输入至组合式处理槽214,此组合式处理槽214构成以(2)表示的清洗/干燥区域,包括洗涤干燥/清洗干燥/热定型机。通过处理槽214的洗涤干燥处理区域后,织物带在反方向移动通过冷却组件204,并进入染料浸染组件206,它们构成以(3)表示的染料应用区域,在此区域中预定的染料溶液被应用于此,此后织物带通过预干燥/热溶胶定型机207内的预干燥区域,它构成以(4)表示的预干燥区域。此后,织物带5再反方向折回至金属预碾光机205,其后它再反转方向以便再折回至同一上述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207,这样,由于张力应用于金属预光碾光机205和金属后碾光机207之间,它被色泽显现(热溶胶)。
这时,织物带5通过上述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207的热溶胶定型区域。
织物带5在处理区域(5)接受染料显现处理后,织物带5再一次反向,同时通过金属后碾光机203,然后相应地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水槽208、209和210,它们构成以(6)表示的三级水清洗区域。接着,织物带5进入处理槽214,此处理槽214是一台组合式洗涤干燥/水清洗干燥/热定型机,构成以(7)表示的水清洗区域,进入其水清洗干燥区域。
此后,当织物带5在包括金属预碾光机211和金属后碾光机212,并构成以(8)表示的精整试剂浸没区域的油浸没组件213中受预定油的作用后,织物带5通过上述金属预碾光机211,并被输送至处理槽214,该处理槽214包括以(9)表示的组合式洗涤干燥/水清洗干燥/热定型机。接着,通过处理槽214的热定型区域后,织物带折回至构成以(8)表示的精整试剂浸没区域的金属后碾光机212,且在金属预碾光机211与金属后碾光机212之间作用于其上的拉力达到预定值之后,它作为成品保持在织物输出装置215中。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进行预定处理的处理段基本是已知的处理装置,最好,例如在洗涤槽202中,或在水清洗槽208、209和210,或洗涤干燥/水清洗干燥/热定型槽214,使织物带5如图19所示的那样,在若干导向辊191和192之间以Z字形通过。为加长处理时间,这些导向辊191和192放置在顶部和底部。也可以如图20所示,不仅使织物带在放置于顶部和底部的若干导向辊191和192之间以Z字形通过,还可在织物带5部分移动路径上设置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这样,织物带5以螺旋线形状在同一处理段内通过任意次,因为其移动路径在相邻移动路径之间是依次改变的。
在例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包括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207和组合式洗涤干燥/水清洗干燥/热定型机214的处理槽中,可以使用诸如在图21(A)中以A表示的加热装置。也即,若干加热装置193平行地加以布置,而织物带则使用在图19或图20所示的导向辊191和192使之在其间通过。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冷却组件204、金属预碾光机205和211,以及金属后碾光机203和212,可以由诸如以图21(A)中在B或C处表示的一组辊来构成。
也即,图21(A)的B或C上的辊组合(5-1至5-4)是金属辊5,至少它们的表面是由金属制成的,此外,这4根辊5-1至5-4应放置成互不接触,还应使这些金属表面的辊是通过适当的驱动装置6进行主动的驱动或制动的。
每一金属表面辊5-1至5-4是藉助具有适当结构的驱动装置在预定的旋转转速度下旋转的,每一金属表面辊5-1至5-4的旋转轴由诸如传送链、齿轮或皮带的适当的驱动传输装置17在互为相贩速度下加以转动。
虽然本发明的金属表面辊(5-1至5-4)必须不进行直接接触,但对于其间的空间没有特定的限制,此空间是可任意设置的。对金属表面辊的数也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这是因为在传输具有预定拉力的织物带5时,织物带5的外形和金属表面辊表面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设计成不发生滑动。
虽然上述金属表面辊5-1至5-4最好全部由金属制成,但也可以只是与织物带5接触的表面部分由金属制成。在本发明中,至少形成上述金属配面辊5-1至5-4的表面的金属最好用硬铬进行镀敷,此外,金属表面辊5-1至5-4的表面最好尽可能的光滑,如果可能,它们是镜面加工的。
在用于图21(A)以A表示的加热装置193的导向辊51至57中,至少有一个另件具有若干辊部分,它们如图21(B)或图21(C)所示,是相互分割、位于单一的旋转轴上的,它们安装在此进给辊的旋转轴上,其结构做成使它们能相对旋转轴自由地转动。如果需要,也可使所有被分割的辊部分自由转动,或者它们的部分是相对轴而处于锁紧接触的。最好使用一种结构,它得以相对不同类型编织带的收缩、拉长性能按要求而锁紧接触。
例如,如图21(B)所示,在进给辊中,该进给辊本身至少被分割成两部分62和63,这些部分之一62是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并设置成相对旋转轴61而固定,而另一部分63则被设置成能自由地和被动地相对旋转轴61而转动。
图21(C)展示了上述可被动转动辊的分割的另一实施例,其中辊被分割成三部分,中心部分65相对旋转轴61而固定,而其两侧的部分65和66则可被动地转动。此辊的分割长度能任意地加以设置。
在本发明的此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位于图18中以记号Q表示的部分,这样,当织物带5被处理时,织物带的移动方向在上、下,左、右,还向前及向后(也即包括反向进给)移动。
按照上述结构,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总长度缩短至29、16米。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207中,由于织物带5在不同时间两次通过,最好至少设置两个处理区域。在这些处理区域中的每一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温度条件,而在每一处理区域的目的是不同的情况下,则可在每一处理区域设置互为不同的处理条件。
同样,在上述实施例的包括组合式洗涤干燥/水清洗干燥/热定型机的处理槽214中,由于织物带5在不同时间下三次通过,最好至少设置三个处理区域。在这些处理区域中的每一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温度条件,而在每一处理区域的目的是不同的情况下,则可在每一处理区域设置互内不同的处理条件。
在本发明中,对作用于织物带的拉力加以改变的拉力改变装置T设置在至少一个处理段,例如1B的输入段或输出段上,这些处理段形成处理区域1-1至1-5,它构成诸如图1所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移动通过处理段1B内部的织物带至少其一个部分是通过拉力改变装置T的,从而当织物带在处理段内不同区域中通过和处理时,使织物带具有不同的作用于其上的拉力。
请参考图18所示的实施例,例如,拉力施加装置T1,它包括处理区域216中的金属预碾光机205、金属后碾光机203和调节辊,对应本发明的拉力改变装置T。
也即,包括调节辊的拉力施加装置T1是过去熟知的拉力施加装置,它能任意设置负载,金属预碾光机205和金属后碾光机203是受控制信号控制的,该控制信号由拉力施加装置T1根据每一旋转辊组合的相对旋转速度而输出,从而得以对织物带施加预定的拉力。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另一方面,至少一根长的带状织物带在其连续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时,被若干处理区域所处理,织物带至少通过构成若干处理段一个部分的第一处理段,以便由此通过而被处理,此后,织物带至少通至第二处理段,在此它接受不同于第一处理段处理的处理,此后,它再次折回至上述第一处理段。
在完成本发明的上述方面时,最好至少将上述处理段之一内的织物带移动方向划分成若干处理区域,而在这些处理区域的每一个处理区域中,处理或者具有相同的目的,或者具有不同于在其它区域所进行处理的目的。
图22(A)和图22(B)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平面图和侧向主视图,织物带移动方向也被标出。
具体讲,在图22实施例所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中,从图的右侧开始,该装置包括织物输入装置301、织物输出装置315、洗涤槽302、金属预碾光机305和309、金属后碾光机306、染料/油浸没组件310(A)和310(B)(这些染料/油浸没组件310(A)和310(B)包括染料槽或油槽,以及常规的挤干辊)、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被划分成区域(A)和(B))、冷却组件307、金属后碾光机308和各自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水清洗槽311、312和313的三级水清洗上述部件是按直线而连续地放置的。
在此实施例中,在对织物带5采用连续处理装置1进行预定的处理时,如在图22(B)底部的织物带5的路径所示,欲处理的织物带5首先从织物输入装置301供入,然后它以(1)表示的洗涤槽302中接受洗涤和清洗处理,此后它被供入至以(2)表示的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A)的低温区域,织物带通过处理区域304(A)的洗涤干燥处理的处理,此后,它通过冷却组件307和在反向方向移动,以便进入构成以(3)表示的染料应用区域的金属预碾光机309和组合式染料浸没组机310(A),在此区域它受到预定染料对其的作用,此后,织物带5又折回至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熔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它通过此处理槽304高温区域304(B)的预干燥处理区,此后,它通过金属预碾光机309,并在(5)处,再一次折回至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在其高温区域304(B)的热溶胶定型处理区域,它得到色泽显现,此后,它再通过金属后碾光机308,预定拉力在金属预碾光机309和金属后碾光机308之间向其作用。
织物带5通过处理区域的色泽显现处理后,它通过三级水清洗,这三级水清洗相应为第一、第二和第三水清洗槽311、312和313,它们构成以(6)表示的水清洗区域。此后,织物带5又再折回至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在此处它进入此处理槽304低温区304(A)的水清洗干燥处理区域。
此后,织物带5折回至以(8)表示的金属预碾光机305和组合式染料浸没组件310(B),预定油在此向其作用,其后,织物带5通过金属预碾光机305,并在(9)处再折回至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并在此处理槽304的低温区304(A)的最终热定型处理区域接受最终的热定型处理,此后,它通过金属后碾光机306,预定拉力在金属预碾光机305和金属后碾光机306之间向其作用。
接着,织物带5跳过洗涤槽302,并作为成品贮藏在织物输出装置315中,它是与织物输入装置301作为一个装置而设置的。
构成上述实施例中连续处理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处理机械303,在内部划分成三个组。第一组R1包括染料/油浸没组件310(A)和310(B),以及金属预碾光机309、金属预碾光机305和金属后碾光机306的整体式组合。第二组R2包括处理槽304,它包括整体式的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组合,以及用于加热上述处理槽的气体燃烧装置,上述处理槽304还具有低温区304(A)和高温区304(B)。
第三组R3包括冷却组件307、金属后碾光机308和拉力控制机构的整体式组合。
织物带5在织物输入装置301出发,通过洗涤槽302,跳过上述处理机械303的第一组R1,通过其第二组R2的304(A),到达第三组R3的冷却组件307,此后,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反转,织物带跳过第二组R2,折回至设置在第一组R1中的染料浸没组件310(A),接着它再一次反转方向以便在起始的移动方向进给,在那里它通过第二组R2的304(B),其后,它再一次反转方向,到达第一组R1的金属预碾光机309。
接着,织物带5又在起始方向上通过第二组R2的304(B),通过第三组R3的308,并在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水槽311、312和313后,它又反转方向以通过第二组R2的304(A),从而到达第一组R1的油充填机组件310(B)。
织物带5接着移至第一组R1之内的金属预碾光机305,此后,它反转其移动方向,通过第二组R2的最终热定型区域304(A),此后,其移动方向再一次反转,这样,在它通过第一组R1的金属后碾光机306之后,它移至织物输出装置315,该织物输出装置315设置成与织物输入装置301成为一体,织物带作为成品而贮藏于其中。
在本发明的这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位于图22中以记号Q表示的部分,这样,当织物带5被处理时,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为上、下,左、右,也向前、后(也即包括反向进给)移动。
按照上述结构,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总长度为21.65米,从而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比,在要求表面面积方面达到进一步的减少。
由上述实施例清楚地看到,在本发明中可在内部将构成一个处理区域的处理段划分成若干处理区域,还可能对若干处理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设置互为不同的织物带处理条件。
这样,在本发明中,在单一处理段之内的若干处理区域内,可将织物带进给至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在此之后,同一织物带就已在不同的处理段内进行了处理。
例如,最好将图22中的组合式洗涤干燥机/预干燥机/热溶胶定型机/水清洗干燥机/热定型机304至少划分成两个区304(A)和304(B),由于这些处理是互不相同的,最好在每个区中分别进行预定的处理。
由上述实施例可清楚,在本发明中,还可将进给至处理装置的织物带在上述一个处理段中若干处理区域的一个选定处理区域内进行处理后,在不同的处理段内,或在相同处理段的不同处理区域内进行织物带的不同处理,此后,使织物带折回至上述选定处理区域,在那里它再一次接受相同的处理。
在本发明中,由上述实施例可清楚,可使图1中若干处理区域的部分处理段,例如1C和1D的排列方向不同于其它处理区域1A和1B的直线排列,这样,此方向相对处理段1A和1B的直线排列方向成某一角度。
也即在本发明中,当将织物带从选自一组处理段的至少一个处理段移动至至少另一所选处理段时,可能将织物带的移动方向设置成任意不同于织物带从另一处理段至再另一处理段的移动方向。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当将织物带从选自若干处理段的至少一个处理段移动至至少另一所选处理段时,织物带移动方向是与织物带从另一处理的至至少再另一处理段的移动方向相反的。
下面将对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23展示了一个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其中图15所示的若干或所有处理区域(1)至(9)适当地如图所示地按U字形排列而设置,那里,织物带的移动方向藉助本发明提出的织物带移动方向改变装置2适当地加以调整,这样,织物带移动方向被改变成以适合处理区域的排列,图24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L形排列,其中图15所示的某些或所有处理区域(1)至(9)适当地按L字形排列而设置。
图25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中图15所示的某些或所有处理区域(1)至(9)适当地如图所示地按S形排列而设置。
图26展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在此装置中处理区域按横向平行形式而排列,这样使织物带按蛇形方式由此通过而移动,其结果是处理区域(1)至(9)按系列排列以形成若干处理区域组,然后将它们平行地排列。
具体讲,织物输入装置401、组合式包括冷却组件和洗涤槽的洗涤处理段402以及洗涤干燥机403构成组I;织物输出装置412、包括结构类型和功能与上述金属预碾光机211或金属后碾光机212相同的拉力控制组件的油浸没组件404以及包括组合式的水清洗干燥机和热定型机的处理槽405构成组II;二级系列连接水槽406和407构成组III;二级系列连接水槽408和409构成组IV;包括结构类型和功能与上述金属预碾光机205或金属后碾光机203相同的拉力控制组件的染料浸染组件410,以及作为组合式预干燥机和热溶胶定型机的处理槽411构成组V。每组排列成如图26所示的,按互为平行的排列而连接。
要接受预定处理的织物带5从织物输入装置401移动至洗涤处理段402的洗涤槽后,它进入洗涤干燥机403,此后它反转方向,移动至洗涤处理段402的冷却组件,然后,它被供给至组V的染料浸染组件410。接着,此织物带5移动至处理槽411的预干燥机处理区域,该预干燥机处理区域由预干燥机和热溶胶定型机构成,此后,它移动至处理槽411的热溶胶定型处理区域。
与此同时,预定拉力在热溶胶定型机处理区域和包括于染料浸染组件410中的拉力控制组件之间作用于织物带5上。
离开此拉力控制组件的织物带5依次、连续地通过构成组IV的水槽408和409,此后,它依次、连续地通过构成组III的水槽407和406,在那里它进入构成组II的油充填机组件404。
此后,织物带5进入由组合式水清洗干燥机和热定型机构成的处理槽405的水清洗干燥处理区域,此后它移动至热定型机处理区域。
与此同时,预定拉力在上述热定型机处理区域和拉力控制组件之间作用于织物带5上,该拉力控制组件包括在油充填机组件404中,此后,织物带5作为成品在织物输出装置12处最终接收。
图27展示了示于图18的具有其部件为双层竖直布置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1的实施例。
也即,在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除了将包括图18的水清洗槽208至210的处理区域布置在二层部分外,将作为最终处理区域的织物输出装置215放置在织物输入装置201的隔壁,从而实现土地面积的有效利用和工作效率的改进。
发明的效果
按本发明,当将织物带通过若干处理型式以进行预定处理时,通过对在预定处理区域之内或处理区域之间移动的织物带进行扭曲,移动方向可任意地改变,从而使若干类型的处理区域的处理段的布置自由度得到改进。
因此,按本发明,不仅可以采用若干类型处理区域的任意布置结构,包括直线结构,还可将织物带5的移动方向自由地改变成任意形状,包括但不限于直线。
结果,按本发明,当织物带在若干类型处理中加以处理时,除了能有效地设计构成每一处理区域的处理段的布置外,这是因为可以重复应用部分预定处理区域的处理段,还可以改进总体生产效率,包括对每个过程条件的控制,以及改进工作效率,从而使总的生产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此外,按本发明,不仅可以减少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在工厂内所占空间的尺寸,还可以设计一种适合于在已有工厂的露天场地上应用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从而大大地改进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更有甚者,在本发明中对织物带不只限于使用直线移动方向,而可以使织物带在任意方向移动,包括沿曲线移动和在反向方向移动,从而使已经移动通过给定处理区域的织物带得以反转方向,使它折回至同一个处理区域,并使部分处理区域或整个处理区域得以取消,这不仅得以节约空间,还可以使处理织物带所消耗的能量值得到整体的削减。
            表1
    距离Y   距离Z
    0.125 X   5.7446 Y
    0.250 X   3.0000 Y
    0.375 X   2.1344 Y
    0.500 X   1.7321 Y
    0.625 X   1.5100 Y
    0.750 X   1.3744 Y
    0.875 X   1.2857 Y
    1.000X   1.2247 Y
    1.125 X   1.1811 Y
    1.250 X   1.1489 Y
    1.375 X   1.1245 Y
    1.500 X   1.1055 Y
    1.625 X   1.0906 Y
    1.750 X   1.0785 Y
    1.875 X   1.0687 Y
    2.000 X   1.0607 Y
    2.125 X   1.0539 Y
    2.250 X   1.0482 Y
    2.375 X   1.0434 Y
    2.500 X   1.0392 Y
    2.625 X   1.0356 Y
    2.750 X   1.0325 Y
    2.875 X   1.0298 Y
    3.000 X   1.0274 Y
    3.125 X   1.0253 Y
    3.250 X   1.0234 Y
    3.375 X   1.0217 Y
    3.500 X   1.0202 Y
    3.625 X   1.0188 Y
    3.750 X   1.0176 Y
    3.875 X   1.0165 Y
    4.000 X   1.0155 Y
    4.125 X   1.0146 Y
    4.250 X   1.0537 Y
    4.375 X   1 0130 Y
    4.5 00X   1.0123 Y
    4.625 X   1.0116 Y
    4.750 X   1.0110 Y
    4.875 X   1.0105 Y
    5.000 X   1.0100 Y

Claims (22)

1.一种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若干处理段,每个处理段包括一个入口部分、出口部分、内部部分和至少一个处理区域;和至少一条长的带状织物带,该织物带连续地移动通过若干处理区域,同时在每个处理区域接受预定处理,
其中,至少有一个处理段在其入口部分、其出口部分或其内部部分中的一个位置上包括至少一台织物带变向装置,该变向装置具有:引入导向辊,其旋转轴线与移动进于其上的所述织物带的中心线相垂直;和拉出导向辊,其旋转轴线与由此拉出的所述织物带的中心线相垂直,而所述引入导向辊和拉出导向辊在其之间限定出一个相对角,该相对角可被调整,以便被改变从而容纳上述不同设置的织物带处理装置。
2.如权利要求1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相对角,由此可改变所述织物带在所述处理段内的移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1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干处理段中的所选定的一个处理段的入口部分或出口部分至少设置一台所述织物带变向装置,改变所述旋转轴线之间相对角,可以改变所述织物带在所选定处理段和另一选定处理段之间的移动方向。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引入导向辊的所述织物带的引入表面和由所述拉出导向辊出口的所述织物带的拉出表面是位于不同平面的,此外,其中由于在所述引入导向辊和所述拉出导向辊之间的所述织物带所形成的变化角度表面设置成以一个角度从上述引入导向辊扭曲到拉出导向辊时连接到所述织物带的所述引入表面和所述拉出表面。
5.如权利要求4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化角度的表面进一步使位于上述两辊之间的织物带进行预定的扭曲,从而使得所述引入导向辊上的第一接触点和拉出导向辊上的第二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至少为织物带宽度的三倍。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织物带在所述处理段之内沿一条移动路径移动后进入的所述第一方向改变点上设置一台第一织物带移动变向装置,在所述织物带离开第一织物带变向装置后接纳该织物带的第二方向改变点上设置一台独立的织物带变向装置,从而使所述织物带得以沿着互为平行的相邻移动路径移动。
7.如权利要求6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平行的相邻移动路径位于一个并且是同一个处理段内。
8.如权利要求7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同一个处理段内还包括至少一个单独的形成相互平行的相邻移动路径的织物带。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处理段的物理布置限定出第一序列的处理段,该第一序列的处理段的排列次序不同于所述织物带移动通过每一处理段时该第二序列处理段的排列次序。
10.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处理段中至少有一个部分被布置成不是沿着与其它处理段相同的直线。
11.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段还包括一个拉力改变装置,用于改变施加在所述织物带上的拉力,该拉力改变装置被设置于构成至少一个处理段的入口部分或出口部分,当所述织物带移动通过所述处理段时,以互不相同的拉力条件对所述织物带进行预定的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带首先通过所述若干处理段的部分的第一处理段,并已在该第一处理段接受处理,随后织物带移动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段,并在此接受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段的处理的处理,此后所述织物带被折回第一处理段。
13.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段在内部再被划分成若干处理区域,在每一所述处理区域内对所述织物带进行处理的目的或与在该处理段中其它处理区域内进行处理的目的相同,或与之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于所述一个处理段的每个所述若干处理区域具有的对所述织物带处理的条件是互不相同的。
15.如权利要求13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带在所述一个处理段的若干处理区域中的第一个处理区域内加以处理,此后该织物带在另一处理段内被处理,其中在该处理段内的处理不同于上述第一处理区域内的处理,随后该织物带被折回第一处理段以便在一单独的第二处理区域内被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3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带在所述一个处理段中若干处理区域中所选取一个处理区域内加以处理,然后在不同处理段或相同处理段的一个单独处理区域中加以处理,此后,所述织物带被折回至所述一个所选处理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织物带变向装置上可旋转地安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辊,由此可以任意设置在所述织物从引入导向辊到拉出导向辊的移动方向直线和上述可旋转导向辊的旋转轴线之间的导向辊角度。
1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条权利要求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所述引入导向辊和一根拉出导向辊是设计成一个组件的。
19.如权利要求18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组件设置在所述若干处理段中至少一个处理段的入口部分、出口部分和内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上。
20.如权利要求19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组件是作为一个组合加以应用的。
21.如权利要求3的连续织物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使得所述织物带从选自一组处理段的至少一个第一处理段被移动至至少一个所选的第二处理段时,所述织物带从所述第一处理段到第二处理段的移动方向不同于所述织物带从所述第二处理段到另一个第三处理段的移动方向。
22.一种如权利要求3的织物带处理方法,其中当所述织物带从选自若干处理段的至少一个第一处理段移动至至少一个所选定的第二选处理段时,所述织物带的第一移动方向是与当所述织物带从至少一个所选的第三处理段移动至所选的第四处理段时的第二移动方向互为相对的。
CN96191654A 1996-09-13 1996-09-13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773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91654A CN1088773C (zh) 1996-09-13 1996-09-13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6191654A CN1088773C (zh) 1996-09-13 1996-09-13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7491A CN1197491A (zh) 1998-10-28
CN1088773C true CN1088773C (zh) 2002-08-07

Family

ID=512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6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773C (zh) 1996-09-13 1996-09-13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73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2556A (zh) * 2017-12-28 2018-05-04 宁波高新区盛文途纺织品有限公司 服装面料杀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6831B2 (ja) * 1995-11-10 2002-02-18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染色機
CN108930118B (zh) * 2018-06-28 2020-12-08 阿斯福特纺织(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退浆的印染工艺
CN108796882B (zh) * 2018-06-28 2021-04-06 阿斯福特纺织(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染色自动化程度高的印染工艺
CN108750225A (zh) * 2018-06-29 2018-11-06 江苏仅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多列袋包装设备的变间距调整结构及调整方法
CN112678595A (zh) * 2020-12-22 2021-04-20 抚州市鸿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传送装置
CN114655769B (zh) * 2022-03-02 2024-04-02 安徽致达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降解聚乙烯热收缩膜切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5057A1 (en) * 1981-05-18 1982-11-24 The Ichiki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textile sheet material by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s
JPS6434845A (en) * 1987-07-27 1989-02-06 Kikuchi Kogyo Device for displacing running position of narrow width web
CN1079786A (zh) * 1992-05-15 1993-12-22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带状物的方法和装置
JPH0712360A (ja) * 1993-06-22 1995-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搬送装置
CN1108323A (zh) * 1993-01-21 1995-09-13 汉斯·彼得·施坦格 用于对长形织物进行处理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65057A1 (en) * 1981-05-18 1982-11-24 The Ichiki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textile sheet material by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s
JPS6434845A (en) * 1987-07-27 1989-02-06 Kikuchi Kogyo Device for displacing running position of narrow width web
CN1079786A (zh) * 1992-05-15 1993-12-22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带状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23A (zh) * 1993-01-21 1995-09-13 汉斯·彼得·施坦格 用于对长形织物进行处理的装置
JPH0712360A (ja) * 1993-06-22 1995-01-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搬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82556A (zh) * 2017-12-28 2018-05-04 宁波高新区盛文途纺织品有限公司 服装面料杀菌方法
CN107982556B (zh) * 2017-12-28 2020-04-28 宁波高新区盛文途纺织品有限公司 服装面料杀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7491A (zh) 199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73C (zh) 带状织物处理装置
CN1021979C (zh) 具有高强度和拉伸均匀性的长丝及纺和拉伸类似物的方法和设备
EP0942090B1 (en) Band-like cloth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53537A (zh) 用来连续生产金属带材卷的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08110B (zh) 拉伸设备
CN1960926A (zh) 组合几股受到预变形的短纤纱来制造纱线的方法及其操作装置
CN1079786A (zh) 处理带状物的方法和装置
CN1694975A (zh) 用于对金属连铸坯进行去氧化皮和/或清洗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130575A (ko) 잉곳의 절단방법
JP2018521236A (ja) スラブ糸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スラブ糸
JP5378640B2 (ja) 鋸歯ワイヤー並びに鋸歯針布及び全スチール針布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MXPA97004866A (en) Band-like cloth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0685017B (zh) 一种羊毛轻碳除草工艺
CN1110587C (zh) 用于导行纱线的加热方法及其装置
KR20000070216A (ko) 선형 금속재의 청정화용 숏-블라스팅 기기
CA2205434C (en) Belt-type woven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82405C (zh) 自动拉制装置
CN1668791A (zh) 假捻变形机
CN110670202B (zh) 一种浸轧装置
AU2003203342A1 (en)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nimal fibers of continuous web form
CN106436123B (zh) 螺旋刷毛机
JP2001248000A (ja) ワイヤ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671490A (zh) 金属板材连续生产的方法及设备
JP2006026477A (ja) 超音波洗浄装置
EP3268517A1 (en) Device for overlapping, crossing, and transferring textile fibres, and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IKUCHI SUB-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IKUCHI WEB TECH.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12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223

Address after: Shizuoka

Patentee after: Kikuchi Ko Industries Ltd

Address before: Shizuoka

Patentee before: Kikuchi Web Tech.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