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56677A -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56677A
CN108856677A CN201811062175.XA CN201811062175A CN108856677A CN 108856677 A CN108856677 A CN 108856677A CN 201811062175 A CN201811062175 A CN 201811062175A CN 108856677 A CN108856677 A CN 108856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necting tube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board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21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56677B (zh
Inventor
杜尚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6217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56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56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6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56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56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8/00Pressure casting; Vacuum casting
    • B22D18/02Pressure casting making use of mechanical pressure devices, e.g. cast-fo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7/00Treating the metal in the mould while it is molten or ductile ; Pressure or vacuum casting
    • B22D27/04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etal, e.g. by heating or cooling the mou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包括外壳组件、连接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座、压模块、液压缸、通水板和定型块,所述定型块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模块位于所述定型块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定型块可拆卸连接;在原有的机械模具上设置有通水板,在压模块内设置有通水管,通水管和通水板与外部水泵固定通过外部水管进行连接,在压模块进行工作时,冷却水在通水管内进行流动,达到冷却水持续对定型块内的物料进行降温,在通水管上设置有风扇,风扇和从动轴固定连接,从动轴随着冷却水的流动进行转动,达到依靠水流的动力进行转动的效果,达到降低资源浪费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背景技术
机械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原有的机械模具在进行冷却作业时,需要通过流动的冷却水搭配外部降温设备进行降温,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不利于环保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有的机械模具在进行冷却作业时,需要通过流动的冷却水搭配外部降温设备进行降温,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不利于环保作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包括外壳组件、连接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底座、压模块、液压缸、通水板和定型块,所述定型块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压模块位于所述定型块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定型块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压模块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板设于所述底座的左端上表面,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出水管、接水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于所述压模块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设于所述压模块的后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设于所述通水板的右表面,且与所述通水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设于所述通水板的右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后方,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通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通水板的左表面,且与所述通水板固定连接,所述接水管位于所述通水板的左表面,且靠近所述出水管的后方,所述接水管和所述通水板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风扇、从动叶轮、从动轴和通水管,所述风扇设于所述通水板的右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相对靠近的一面,所述风扇和所述通水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设于所述通水板的内部,且与所述通水板转动连接,所述从动叶轮设于所述从动轴的外侧壁,且与所述从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管安装于所述压模块的内部,且与所述压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水管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水板的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从动叶轮贯穿所述容腔和所述风扇,且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扇均对称分布于所述通水板的右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四连接管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的机械模具上设置有通水板,在压模块内设置有通水管,通水管和通水板与外部水泵固定通过外部水管进行连接,在压模块进行工作时,冷却水在通水管内进行流动,达到冷却水持续对定型块内的物料进行降温,在通水管上设置有风扇,风扇和从动轴固定连接,从动轴随着冷却水的流动进行转动,达到依靠水流的动力进行转动的效果,达到降低资源浪费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定型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通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组件;11、底座;12、压模块;13、液压缸;14、通水板;15、定型块;20、连接组件;21、第一连接管;22、第二连接管;23、出水管;24、接水管;25、第三连接管;26、第四连接管;30、降温组件;31、风扇;32、从动叶轮;33、从动轴;34、通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包括外壳组件10、连接组件20和降温组件30,外壳组件10包括底座11、压模块12、液压缸13、通水板14和定型块15,定型块15设于底座11的上表面,且与底座11固定连接,压模块12位于定型块15的上表面,且与定型块15可拆卸连接,液压缸13安装于压模块12的上表面,且与压模块12固定连接,通水板14设于底座11的左端上表面,且与底座11固定连接,液压缸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出水管23、接水管24、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第一连接管21设于压模块12的前表面,且与压模块12固定连接,第四连接管26设于压模块12的后表面,且与压模块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22设于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与通水板14固定连接,第三连接管25设于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靠近第二连接管22的后方,第三连接管25和通水板14固定连接,出水管23位于通水板14的左表面,且与通水板14固定连接,接水管24位于通水板14的左表面,且靠近出水管23的后方,接水管24和通水板14固定连接,降温组件30包括风扇31、从动叶轮32、从动轴33和通水管34,风扇31设于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靠近第二连接管22和第三连接管25相对靠近的一面,风扇31和通水板14固定连接,从动轴33设于通水板14的内部,且与通水板14转动连接,从动叶轮32设于从动轴33的外侧壁,且与从动轴33固定连接,通水管34安装于压模块12的内部,且与压模块12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工作人员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之间,并将外部水管连接在接水管24和外部水泵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出水管23和外部冷却水源之间,工作人员将外部水泵连接外部电源,将液压缸13连接外部电源,将加热熔融后的物料注入定型块15中,开启液压缸13和外部水泵,液压缸13推动压模块12向下运动,外部水泵将冷却水注入接水管24中,并向第三连接管25的方向移动,流动的冷却水推动从动叶轮32,从而使得从动轴33转动,从动轴33转动并带动风扇31转动,达到无动力风扇31转动的效果,达到环保的作用,冷却水从第三连接管25通入第四连接管26内,并继续通入至通水管34内,使得整体压模块12的温度降低,从而将定型块15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定型,冷却水继续流动至第一连接管21,然后继续通入第二连接管22,并带动另一个风扇31转动,然后冷却水从出水管23中排出至外部,并被外部水泵再次利用,继续通入压模块12内,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压模工作。
进一步的,通水管34的一端和第四连接管26固定连接,通水管34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管2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部水泵将冷却水源中的冷却水通入至接水管24内,并继续通入第三连接管25内,然后继续通入第四连接管26内,然后通入通水管34内,并依次从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和出水管23中排出至冷却水元中,重新被外部水泵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进一步的,通水板14的内部开设有容腔,从动叶轮32贯穿容腔和风扇31,且与风扇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外部水泵将冷却水注入接水管24中,并向第三连接管25的方向移动,流动的冷却水推动从动叶轮32,从而使得从动轴33转动,从动轴33转动并带动风扇31转动,达到无动力风扇31转动的效果,达到环保的作用。
进一步的,风扇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风扇31均对称分布于通水板14的右表面。
本实施例中,两个风扇31分别安装在接水管24的通路和出水管23的通路中,充分利用冷却水的流动,来达到开启风扇31的效果,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之间,并将外部水管连接在接水管24和外部水泵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出水管23和外部冷却水源之间,使外部冷却水源的机械模具本体之间形成通路,方便工作人员对机械模具本体进行冷却作业,同时达到环保的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工作人员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一连接管21和第二连接管22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之间,并将外部水管连接在接水管24和外部水泵之间,将外部水管连接在出水管23和外部冷却水源之间,工作人员将外部水泵连接外部电源,将液压缸13连接外部电源,将加热熔融后的物料注入定型块15中,开启液压缸13和外部水泵,液压缸13推动压模块12向下运动,外部水泵将冷却水注入接水管24中,并向第三连接管25的方向移动,流动的冷却水推动从动叶轮32,从而使得从动轴33转动,从动轴33转动并带动风扇31转动,达到无动力风扇31转动的效果,达到环保的作用,冷却水从第三连接管25通入第四连接管26内,并继续通入至通水管34内,使得整体压模块12的温度降低,从而将定型块15内的物料进行冷却定型,冷却水继续流动至第一连接管21,然后继续通入第二连接管22,并带动另一个风扇31转动,然后冷却水从出水管23中排出至外部,并被外部水泵再次利用,继续通入压模块12内,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压模工作,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将外部电源切断,并将外部水管拆卸下来,将压模块12和定型块15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工作人员将机械模具本体放置在安全适合的地点,方便下次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连接组件(20)和降温组件(3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底座(11)、压模块(12)、液压缸(13)、通水板(14)和定型块(15),所述定型块(15)设于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压模块(12)位于所述定型块(15)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定型块(15)可拆卸连接,所述液压缸(13)安装于所述压模块(12)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12)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板(14)设于所述底座(11)的左端上表面,且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0)包括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出水管(23)、接水管(24)、第三连接管(25)和第四连接管(26),所述第一连接管(21)设于所述压模块(12)的前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1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26)设于所述压模块(12)的后表面,且与所述压模块(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22)设于所述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与所述通水板(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25)设于所述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22)的后方,所述第三连接管(25)和所述通水板(14)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23)位于所述通水板(14)的左表面,且与所述通水板(14)固定连接,所述接水管(24)位于所述通水板(14)的左表面,且靠近所述出水管(23)的后方,所述接水管(24)和所述通水板(14)固定连接,所述降温组件(30)包括风扇(31)、从动叶轮(32)、从动轴(33)和通水管(34),所述风扇(31)设于所述通水板(14)的右表面,且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22)和所述第三连接管(25)相对靠近的一面,所述风扇(31)和所述通水板(1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33)设于所述通水板(14)的内部,且与所述通水板(14)转动连接,所述从动叶轮(32)设于所述从动轴(33)的外侧壁,且与所述从动轴(33)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管(34)安装于所述压模块(12)的内部,且与所述压模块(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34)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接管(26)固定连接,所述通水管(3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管(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板(14)的内部开设有容腔,所述从动叶轮(32)贯穿所述容腔和所述风扇(31),且与所述风扇(3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扇(31)均对称分布于所述通水板(14)的右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25)和所述第四连接管(26)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21)和所述第二连接管(22)通过外部水管固定连接。
CN201811062175.XA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Active CN108856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175.XA CN108856677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2175.XA CN108856677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6677A true CN108856677A (zh) 2018-11-23
CN108856677B CN108856677B (zh) 2023-05-16

Family

ID=6432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2175.XA Active CN108856677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566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206A (zh) * 2020-10-10 2021-01-29 滁州恒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包装箱用模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1722A (ja) * 1994-09-05 1996-03-19 Kawasaki Yukou Kk 金型の冷却構造
JP2008168495A (ja) * 2007-01-11 2008-07-24 Totoku Electric Co Ltd 成型金型および成型金型装置
CN203876148U (zh) * 2014-05-05 2014-10-15 泉州市科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风扇风叶轮的模具
CN206825985U (zh) * 2017-06-21 2018-01-02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机械模具
CN207447114U (zh) * 2017-11-07 2018-06-05 青岛大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热传导的冲压模具
CN208825520U (zh) * 2018-09-12 2019-05-07 贵州大学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71722A (ja) * 1994-09-05 1996-03-19 Kawasaki Yukou Kk 金型の冷却構造
JP2008168495A (ja) * 2007-01-11 2008-07-24 Totoku Electric Co Ltd 成型金型および成型金型装置
CN203876148U (zh) * 2014-05-05 2014-10-15 泉州市科信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风扇风叶轮的模具
CN206825985U (zh) * 2017-06-21 2018-01-02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机械模具
CN207447114U (zh) * 2017-11-07 2018-06-05 青岛大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热传导的冲压模具
CN208825520U (zh) * 2018-09-12 2019-05-07 贵州大学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206A (zh) * 2020-10-10 2021-01-29 滁州恒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包装箱用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56677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6677A (zh)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CN208825520U (zh)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CN113059771A (zh) 一种具有快速下料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4111406U (zh) 一种挤出机螺杆循环冷却装置
CN210525765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定型装置
CN212598807U (zh) 一种轮毂模具的水冷却装置
CN21610024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血压计壳体注塑模具
CN21049771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挤压模具
CN111804892A (zh) 一种具有环保冷却技术的机械模具
CN209224443U (zh) 一种汽车电路用端片注塑模具
CN207120477U (zh) 一种pvc管材冷却定型装置
CN20793104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
CN214726277U (zh) 一种方向机壳体注塑模具
CN111873348A (zh) 一种加快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7252610U (zh) 一种水循环高效冷却的浇铸型模具
CN217944224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汽车加工模具
CN214056335U (zh) 一种生产加工用注塑机模具冷却装置
CN216804243U (zh) 一种便于散热及工件整理的注塑模具
CN110253836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6506607U (zh) 一种用于加工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装置
CN21460186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金属模具
CN21509523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臂式血压计壳体注塑模具
CN217916620U (zh) 一种模组上壳塑胶设备注塑用冷却装置
CN21498257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聚氨酯泡棉生产用光固化装置
CN212860321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餐盒注塑机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