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7359B -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7359B
CN108847359B CN201810674373.5A CN201810674373A CN108847359B CN 108847359 B CN108847359 B CN 108847359B CN 201810674373 A CN201810674373 A CN 201810674373A CN 108847359 B CN108847359 B CN 108847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carbon nano
nano tube
writing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43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7359A (zh
Inventor
林志丹
赖凤麟
曹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743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7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7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7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7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7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G11/86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22Electrodes
    • H01G11/30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H01G11/32Carbon-based
    • H01G11/36Nanostructures, e.g. nanofibres, nanotubes or fuller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84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3Energy storage using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容器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碳纳米管、纳米银、分散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球磨后得到书写电容器的墨水,然后将墨水注入空白签字笔的吸水棉条或空白圆珠笔的笔芯中,组装书写电容器的笔;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在柔性基底上进行电极的绘制,所绘图案与大小可根据需求调节;绘制好的电极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即得到直接书写电容器。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克服了喷墨打印堵塞喷头的问题,并且可以直接在纸上书写平面电容器,不需再进行组装,有效的避免了制造的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的不确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电容器现阶段在工业、智能汽车、医学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未来的发展趋向于柔性能量和显示装置,并用于可穿戴电子、电子报纸、手腕移动电话、弯曲屏幕和其他柔性小工具的新兴领域。然而这些具有多功能特点的柔性电子设备的发展往往受到限制,因为它们需要灵活、轻便和高效的能量存储设备。目前传统的刚性储能器件,在受力弯曲时极易导致电化学性能的不稳定及短路的后果,因此研究柔性的电化学储能器件,成为发展柔性电子技术的重要方向。
目前在医疗卫生方面,会用到许多的柔性的一次性用电器,比如可穿戴的医用传感器、一次性电极等。这些一次性柔性用电器,不仅要求具有柔性可穿戴性,还要求其具有绿色环保性,因此,相应的储能器件也应该满足此两种特点。近几年,关于柔性电容器、柔性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的报道呈指数型增长,但是柔性锂离子/钠离子电池和锂空气电池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概念。中国公开文本CN201610993336.1公布了一种用于纸基喷墨打印的纳米银墨水,通过喷墨打印制备了柔性的纸基电容器,并且绿色环保。但是,用碳纳米管与纳米银混合墨水喷墨打印,容易出现堵塞喷头的现象,并且喷墨打印装置复杂,不够简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克服了喷墨打印堵塞喷头的问题,并且可以直接在纸上书写平面电容器,方法简单,步骤简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银、分散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球磨后得到书写电容器的墨水,然后将墨水注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或空白圆珠笔的笔芯中,组装书写电容器的笔;
(2)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在柔性基底上进行电极的绘制,所绘图案与大小可根据需求调节;
(3)绘制好的电极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即得到直接书写电容器。
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步骤(1)中球磨之后还包括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2000~4000r/min下离心10~20min后取上层悬浮液作为书写电容器的墨水的操作;
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银颗粒的直径为20~30nm;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
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剂为OP-10、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碳纳米管水分散剂中的一种;优选为OP-10;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水分散剂优选为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的碳纳米管水分散剂TNWDIS;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优选为改性碳纳米管;所述的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a)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4~8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2~4ml:8~10mL,超声的功率为80~200w;
(b)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到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10~3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0~30℃下搅拌20~30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1~3g:80~120mL:1~3g,超声的功率为80~200w。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纳米银、分散剂和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6%、2~16%、2~18%、50~94%,四者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是指磨球的直径为5~10mm,在100~600r/min的速度下球磨1~5h;
步骤(3)中所述的电解质可为PVA/H2SO4、PVA/LiCl、PVA/H3PO4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PVA/H2SO4具体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1g PVA粉末加入10ml去离子水中,在85℃下搅拌混合至获得澄清的粘稠溶液,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充分搅拌下加入1g浓硫酸H2SO4(质量分数98%)搅拌混合至获得澄清胶状物质,即为电解质PVA/H2SO4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PVA/LiCl具体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6g PVA和12gLiCl粉末加至40ml去离子水中,并在85℃下搅拌至混合物变澄清的胶状凝胶,即为电解质PVA/LiC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PVA/H3PO4具体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首先将3g PVA分散至30ml的去离子水中,在85℃下搅拌至澄清的粘稠溶液,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充分搅拌下加入10ml H3PO4(>85wt%在水中)直至获得澄清胶状物质;
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直接书写电容器。
上述的直接书写电容器在可穿戴电子、电子报纸、手腕移动电话、弯曲屏幕中的应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球磨工艺将碳纳米管、纳米银和分散剂和水混合制备了CNT与Ag的混合墨水,并且利用空白记号笔或圆珠笔直接在柔性基底上书写了电容器。采用银与碳纳米管混合分散液作为书写墨水,绿色环保,有效的解决了一些一次性使用电容器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医疗方面对一次性电容器的便利使用;
(2)本发明采用直接书写的方法,与喷墨印刷技术相比,有效避免了喷头堵塞的问题;
(3)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求画各种图案的电容器,并且可以通过所画电极的大小以及电极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比电容的大小;
(4)迄今为止,制备超级电容器的印刷都需要掩模的,并且印刷电极还需要与其他非印刷部分进行对齐组装,这些中间步骤增加了制造的超级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的不确定性,并且降低了重复性,而本发明中的直接书写平面超级电容器,利用绘图仪可以精确绘制所需要的电容器图案,不需要掩模,无对齐。有效的避免了制造的超级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的不确定性;
(5)此外,书写电容器的墨水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能大幅提升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结构图,其中1为柔性基底,2为电极,3为覆盖在电极和柔性基底上的电解质;
图2为实施例3中CNT与Ag混合墨水书写电极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3中制备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所用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市场常规购得。本发明中所述的浓硫酸为98%的浓硫酸,所述的浓硝酸为68%的浓硝酸。
实施例中的电解质PVA/H2SO4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1重量份PVA粉末加入10重量份去离子水中,在85℃下搅拌混合至获得澄清的粘稠溶液,然后在空气中冷却,充分搅拌下加入1重量份H2SO4搅拌混合至获得澄清胶状物质,即为电解质PVA/H2SO4
实施例中所述的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试得到;所述的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实施例中所述的墨水的电阻率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试:将滤纸浸泡在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墨水中,浸泡5min后取出自然干燥,然后用四探针电阻测试仪(KDB-1,广州市坤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测试;实施例中所述的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附着力强度-X型切口法(ASTM D3359),其中:5A表示表面无脱落;4A表示沿切口或交叉处有轻微剥落;3A表示沿割线两侧大部分锯齿状剥落达1.6cm;2A表示沿割线两侧大部分锯齿状剥落达3.2cm;1A表示X型区域大部分脱落;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通过一定电流密度时得到的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以及公式C=IΔt/ΔU(其中C代表比电容,I代表电流密度,t代表时间,U代表电压)计算得到。
实施例1: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SDS、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cm,电极间距离为0.1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8.98F/cm3
实施例2: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6.44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3: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SDS、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5.50F/cm3
实施例4: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1.25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5: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SDS、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0.2cm,电极间距离为0.4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0.98F/cm3
实施例6: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5.16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5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7: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SDS、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15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3.12F/cm3
实施例8: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7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7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8.44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7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9: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SDS、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5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0.90F/cm3
实施例10: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9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3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20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15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22.39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9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1: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OP-10、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cm,电极间距离为0.1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3.37F/cm3
实施例12: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1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1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30.46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1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3: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OP-10、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9.88F/cm3
实施例14: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3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3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20.17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5: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OP-10、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cm,电极间距离为0.4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3.88F/cm3
实施例14: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5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5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7.37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7: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OP-10、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0.15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7.15F/cm3
实施例18: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7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7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5.33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7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9: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1)将3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碳纳米管、5质量份的OP-10、2质量份的直径30nm的纳米银与9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混合进行球磨,磨球直径为5mm,转速为300r/min,球磨时间为2h。
(2)将墨水利用注射器注射入空白记号笔的吸水棉条中,即可得到书写电容器的笔。
(3)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将两电极尺寸为(长×宽)2cm×0.25cm,电极间距离为0.2cm精确的绘制在纸基底上。
(4)待书写完成后,使其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干燥后的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PVA/H2SO4,两块电极上均留出一段不涂抹电解质的地方,以便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即得直接书写电容器。
(5)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5.34F/cm3
实施例20:直接书写电容器的制备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9的差别在与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他条件参数和步骤与实施例19相同。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5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3ml:9mL,超声的功率为80w。
(2)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2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5℃下搅拌24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2g:100mL:2g,超声的功率为80w。
所制备墨水粘度通过数字粘度计测得为7.8mPa·S,附着力强度的测试采用胶带测试测定为4A,表面张力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得到为19mN/m;所绘电极电阻率通过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测得为103Ω·cm;所组装的电容器的比电容为36.89F/cm3
该实施例在步骤(1)中采用了改性碳纳米管替代碳纳米管,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比实施例19制备得到的电容器的比电容要大幅提高。
实施例1~20中制备得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其中1为柔性基底,2为电极,3为覆盖在电极和柔性基底上的电解质。
实施例3中自然干燥后的电极的SEM图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电容器电极同时含有CNT(长条状)和Ag(颗粒状),说明可以通过物理混合将CNT和纳米银同时分散在水中制备成导电墨水。
实施例1~20中,由于所用分散剂不同,所得的电容器的性能也有差异,在此研究中,OP-10相对SDS具有更好的分散性,电极电阻率更小,拥有更好的比电容。
实施例1~20中,由于电极图案以及电极间距离的不同,所得的电容器的性能也有差异,两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大,比电容越小;电极宽度越大,电容越大。
实施例3中电极尺寸为2*0.2(cm*cm)、电极间距离为0.2(cm),在电流密度为0.5mA/cm2时得到的电容器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根据公式C=IΔt/ΔU,其中C代表比电容,I代表电流密度,t代表时间,U代表电压,计算得到电容器的比电容为5.5F/cm3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碳纳米管、纳米银、分散剂和水混合进行球磨后得到书写电容器的墨水,然后将墨水注入空白签字笔的吸水棉条或空白圆珠笔的笔芯中,组装书写电容器的笔;
(2)将笔安装在绘图仪上,在柔性基底上进行电极的绘制,所绘图案与大小根据需求调节;
(3)绘制好的电极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在两块电极及两块电极之间的柔性基底的上表面涂抹上一层电解质即得到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为改性碳纳米管,所述的改性碳纳米管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取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后超声4~8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其中碳纳米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用量比为1g:2~4ml:8~10mL,超声的功率为80~200w;
(b)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加入到pH为8.0的磷酸缓冲液中超声10~30min;然后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在20~30℃下搅拌20~30h;过滤并洗涤沉淀得改性碳纳米管;其中,酸化后的碳纳米管、磷酸缓冲液以及多巴胺盐酸盐的用量比为1~3g:80~120mL:1~3g,超声的功率为80~200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球磨之后还包括将球磨后的混合物在2000~4000r/min下离心10~20min后取上层悬浮液作为书写电容器的墨水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纳米银的直径为20~30nm;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0~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分散剂为OP-10、SDS、SDBS、TN WDIS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管、纳米银、分散剂和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16%、2~16%、2~18%、50~94%,四者的质量分数之和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球磨是指磨球的直径为5~10mm,在100~600r/min的速度下球磨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电解质为PVA/H2SO4、PVA/LiCl、PVA/H3PO4中的一种。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接书写超级电容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报纸、弯曲屏幕中的应用。
CN201810674373.5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8847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4373.5A CN108847359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4373.5A CN108847359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7359A CN108847359A (zh) 2018-11-20
CN108847359B true CN108847359B (zh) 2020-11-13

Family

ID=6420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4373.5A Active CN108847359B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7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5928A (zh) * 2021-01-19 2021-06-11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自动书写式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199B (zh) * 2007-12-26 2010-09-0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30033888A (ko) * 2011-09-27 2013-04-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03923529B (zh) * 2014-05-05 2015-12-02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复合油墨、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及其制作方法
CN104817891B (zh) * 2015-04-13 2017-03-2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直写式纳米银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57466B (zh) * 2016-11-11 2020-09-01 暨南大学 一种用于纸塑基的喷墨打印用纳米银墨水
CN106783220A (zh) * 2016-12-19 2017-05-31 北京印刷学院 一种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CN107686688A (zh) * 2017-09-23 2018-02-13 南京林业大学 石墨烯/聚吡咯/炭黑导电油墨及制备方法和柔性纸基书写导电线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硅-改性多壁纳米碳管柔性复合电极》;余向南等;《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531;第4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7359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7226B (zh) 一种制备聚合物基高介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WO2018228407A1 (zh) 一种石墨烯/金属纳米带复合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3786B (zh) 一种石墨烯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US8083970B2 (en) Electroconductive carbon fibril-based inks and coatings
CN106243836A (zh) 一种石墨烯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3774B (zh) 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6688A (zh) 石墨烯/聚吡咯/炭黑导电油墨及制备方法和柔性纸基书写导电线路
CN104212241A (zh) 一种高导热的聚合物导电油墨及其生产工艺
CN113025125B (zh) 一种用于rfid电子标签的石墨烯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239143A1 (zh) 一种石墨烯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Zhao et al. Flash foam stamp-inspired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in-plane graphene integrated micro-supercapacitors on paper
WO2022041518A1 (zh) 柔性压力传感器用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压力传感器
CN108659614A (zh) 一种丝网印刷银纳米线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9384A (zh) 一种水性石墨烯基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47359B (zh) 一种直写CNT/Ag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ang et al. Printability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based conductive inks for inkjet printing
Gao et al. Using “intercalation bridging”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ctrothermal properties of sheet graphite/ultrafine carbon powder conductive paste for screen printing
CN104817891B (zh) 一种直写式纳米银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55166B (zh) 一种柔性图案化电极的制备和柔性电子设备
US880858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ve adhesive containing on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anomaterial
JP2010165594A (ja) 導電性ペースト、その製造方法、これを用いた回路配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593042A (zh) 兼有高灵敏度和宽量程的纸基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Chen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Carbon Nanocolloid‐Silver Composite In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ll Inkjet‐Printed Wearable Electronics
CN115274213A (zh) 一种耐弯折的电阻碳浆的制备方法
CN105244077A (zh) 一种导电碳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