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6285A -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6285A
CN108806285A CN201810608369.9A CN201810608369A CN108806285A CN 108806285 A CN108806285 A CN 108806285A CN 201810608369 A CN201810608369 A CN 201810608369A CN 108806285 A CN108806285 A CN 108806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light
density
phase
vehicle
detection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83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6285B (zh
Inventor
马晓龙
刘兴永
刘美妮
李苗华
冯延伟
冯国臣
梁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83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6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6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6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6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6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7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 G08G1/08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according to detected number or speed of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交叉路口信号配时无法准确满足路口各方向交通需求,导致交叉路口车辆积压排队,造成道路拥堵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信号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明显,智能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在路口信号控制方面,根据交通需求自动调整信号时间的产品应用需求尤显强烈。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的基础在于高质量的数据收集,数据采集的基础在于先进高效的检测设备。传统的检测设备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线圈检测和微波检测都是基于截面的检测设备,通过连续检测通过检测点处的汽车来实现测量交通流密度的功能,单点测量范围较小,数据采集耗时长,所采集的数据表现出滞后性的弊端;视频检测相比于线圈和微波检测,具有较大的检测范围,直观性更强,但它在雨、雪、雾天环境下容易误判,且受到视域限制,所能观测的范围有限。
综上所述,传统的检测方法测量的区域范围小、数据类型少,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交通状态与实际交通状态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实时预测交通流短时间的动态发展变化,更无法完成现阶段交通信号精细化管理的微控制要求。此外,传统的模型算法过于生硬的根据某个交通参数的变化设定阈值来进行信号优化,会造成系统对状态的误判。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解决由于交叉路口信号配时无法准确满足路口各方向交通需求,导致交叉路口车辆积压排队,造成道路拥堵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包括:
若所述第一密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若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包括:
在所述第二密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在所述第二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密度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存在绿闪;
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已经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没有排队的车辆。
可选的,所述预设排队条件为:
所述排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
或者,所述排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的排队车辆出现溢出。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一密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二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二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二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二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密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若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密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在所述第二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密度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存在绿闪;
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已经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没有排队的车辆。
可选的,所述预设排队条件为:
所述排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
或者,所述排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的排队车辆出现溢出。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一密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二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二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二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突破传统交通检测手段的局限,获取转向比、车辆的排队长度等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交通数据,可以准确的确定交通的状态。同时根据转向比确定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并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上述方法中,并不像传统技术中那样,简单的根据某个交通参数的变化设定阈值来进行信号优化,这样不仅不准确,还会对信号状态造成误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将获取到的车辆排队长度、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等参数来表征路口交通需求,同时,可以自适应的根据预设排队条件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实现根据交通需求自动调整信号时间,提升路口信号控制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灯时长调节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于交叉路口进口道停车线之前位置,即布设于交叉路口的上游位置。交叉路口出口道也需要布设雷达检测器,根据交叉路口大小,可以单独布设,也可以复用进口道杆件反向布设。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交叉路口中的雷达检测范围划分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需要说明的是,交叉路口中的雷达检测范围还可以划分为多个检测区,例如还包括第三检测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雷达检测范围划分为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情况可以参考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检测区检测以交叉路口的停车线为起始线,第一检测区检的结束位置位于交叉路口的停车线上游,第二检测区的起始线可以位于第一检测区内,即第一检测区与第二检测区可以重叠,也可以将第一检测区检的结束位置作为第二检测区的起始线。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的总长度为L,即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的总长度。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的总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考虑区域越小,对车辆数越敏感,阵列雷达检测器布设的总长度最小取60米,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可以有重叠。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绿闪时间为gf秒,为避免绿灯末尾利用率不高,在检测停车上游需求时,将第一检测区的长度设置为αgf,α为预设参数,例如取10。第二检测区的长度为max(L-αgf,60),max()为取最大值运算。
结合上面的描述,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其中,第一相位可以为所述交叉路口中任意一个相位,这里只是为了描述方便将其称为第一相位,并不代表对其进行做了任何限定。
步骤202: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步骤203: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步骤201中,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可以通过交叉路口中的阵列雷达检测器进行检测后获得。
本申请实施例将密度作为判定需求大小的指标。不同车型在道路上行驶时所占用的时间和空间大不相同,为此密度计算需将不同车型的交通量换算成某一标准车型的交通量。将雷达检测到的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按照表1所列系数进行转换。
表1
车型 换算系数
小型车 1
中型车 2
大型车 3
第一相位的控制方向可以为左转、右转、以及直行,具体根据实际的控制方向确定,因此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可以包括左转对应的转向比、右转对应的转向比、以及直行对应的转向比中的至少一项。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可以为预设的值,或者根据经验设置的值,也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
举例来说,可以根据以下方式确定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
根据历史流量计算第一相位在进口道直行和左转流量比例。以15分钟为间隔,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96个时间段,计算每一个时间段t对应的直行或右转比例。计算时区分周一、周二…周日,每一周分开计算,将4周的数据取平均值,得到分别表示周w时段t的左转对应的转向比和直行对应的转向比。
公式(1)和公式(2)中:
表示历史数据中第i个周w在时段t的左转流量;
表示历史数据中第i个周w在时段t的直行流量;
表示历史数据中第i个周w在时段t的右转流量。
当然,以上只是示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根据公式(1)和公式(2)确定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时,需要根据当前所需要调节的绿灯所处的时间段,选择计算转向比的历史数据。例如,当前所需要调节的绿灯所处的时间段为周一的10点至11点之间,则计算转向比的数据为历史数据中周一的10点至11点之间的左转流量、直行流量和右转流量。
步骤202中,由于每个相位对应至少一个车道,因此可以根据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具体的,第一检测区中,第一相位的车道i的车辆的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i为渠化段内车道i的车辆数,d1为第一检测区的长度,第一检测区渠化段外各车道平均车辆数计算见下式。
式中,Nj′为第一检测区的区划段外车道j的车辆数,N为区划段为总车道数,np为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数,pt,w为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中,与车道i的车辆前进方向相同的控制方向的转向比。例如,车道i为直行道,则pt,w为第一相位中直行对应的转向比。
确定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之后,将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一密度。
举例来说,第一相位对应B个车道,B为大于0的整数。在第一检测区中,可以计算出所述B个车道分别对应的车辆的密度,将最大的密度作为第一相位的第一密度。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二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具体的,在第二检测区中,第一相位的车道i密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2为第二检测区长度,为第二检测区覆盖车道的平均车辆数计算见下式。
式中,N″j为第二检测区中车道j的车辆数,np为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数,pt,w为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中,与车道i的车辆前进方向相同的控制方向的转向比。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1)至公式(6)中的车辆数都是根据表1换算后的标准车辆数。
步骤203中,所述预设排队条件为:所述排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或者,所述排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的排队车辆出现溢出。
所述检测区的长度为所述第一检测区和第二检测区所构成的检测区的长度,即图1中的L。
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切换相位,即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此时,不论绿灯是否应该结束,也强制结束绿灯,点亮红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所述第一密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3秒。
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密度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具体的,在所述第二密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切换相位,即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在所述第二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密度时,切换相位,即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之前,还需要确定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存在绿闪;
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已经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没有排队的车辆。
如果满足以上条件,则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如果确定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不存在绿闪,且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没有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且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有排队的车辆,则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
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密度和第二预设密度可以为根据经验预设的值,也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公式(7)和公式(8)中,np为交叉路口相位数,ξp为权重系数,hts为饱和车头时距,默认为2.5秒,vs为路车辆饱和通行速度,默认6m/s,ht为区划段外车辆饱和行驶时的车头时距,默认为3s,vup为区划段外路段绿灯点亮期间车辆平均速度。权重系数取值可以参考表2所示。
表2ξp权重系数取值表
车道数 n=1 n=2 n=3 n>=4
ξp 1 0.9 0.8 0.7
当然,表2只是示例,权重系数还可能存在其他取值,在此不再举例说明。
下面结合流程图,详细描述前面的流程。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绿灯时长调节示意图。
图3的步骤301开始时,第一相位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
步骤301:判断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是否大于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如果否,则进行步骤302,否则进行步骤303。
步骤301实际是判断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雷达检测器检测范围。
步骤302:判断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是否溢出,如果溢出则进行步骤309,如果没有溢出则进行步骤303。
步骤303:判断第一相位在第一检测区的第一密度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若是,转至第八步,否则进行第四步。
步骤304:判断绿灯在结束之前是否存在绿闪(或倒计时牌),如果存在绿闪,则跳至步骤307,如果没有绿闪则进行步骤305。
步骤305:判断绿灯的绿灯时长是否已经延长了第一时长,如果是,则跳至步骤307,否则进行步骤306。
步骤306:判断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是否有排队的车辆,如果有则跳至步骤308,否则进行步骤307。
所述预设长度可以为30米等。
步骤307:判断当前第一相位在第二检测区的第二密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若是,转至步骤308,否则进行步骤309。
步骤308:判断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大绿灯时长,如果大于或等于最大绿灯时长,则转至步骤309,否则转至步骤310。
步骤309: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切换相位。
步骤310: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处理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所述处理单元402,用于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密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若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二密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在所述第二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密度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还用于:
确定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存在绿闪;
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已经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没有排队的车辆。
可选的,所述预设排队条件为:
所述排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
或者,所述排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的排队车辆出现溢出。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一密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4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二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二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二密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包括:
若所述第一密度大于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若所述第一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密度,在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时,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包括:
在所述第二密度大于第二预设密度时,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小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将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延长第一预设时长;或者,若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绿灯的最大绿灯时长,则在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结束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或者,在所述第二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密度时,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密度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满足以下条件:
所述绿灯在结束之前存在绿闪;
所述绿灯的绿灯时长已经延长了所述第一时长;
所述第一相位的停车线的上游在预设长度内没有排队的车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队条件为:
所述排队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
或者,所述排队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相位内的检测区的长度,且所述第一相位的下游出口道的排队车辆出现溢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一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一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一密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二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每个车道在第二检测区中的车辆的密度;
将所述第二相位对应的车道中,在所述第二检测区中最大的密度作为所述第二密度。
8.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交叉路口中第一相位对应的转向比,以及所述第一相位中车辆的排队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向比确定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第一密度以及第二密度;所述第一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一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所述第二密度为所述第一相位的第二检测区中车辆的密度;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排队长度满足预设排队条件时,根据所述第一密度与所述第二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对所述第一相位的绿灯的绿灯时长进行调节;或者在所述排队长度不满足所述预设排队条件时,若所述第一相位对应的绿灯处于点亮状态,则将所述绿灯切换为红灯。
9.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08369.9A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06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369.9A CN108806285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8369.9A CN108806285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6285A true CN108806285A (zh) 2018-11-13
CN108806285B CN108806285B (zh) 2020-07-10

Family

ID=64085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8369.9A Active CN108806285B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628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2267A (zh) * 2019-06-25 2019-11-19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口渠化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67719A (zh) * 2021-02-23 2021-05-07 上海慈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691105A (zh) * 2022-09-06 2023-02-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车队离散的路段行人过街最大压信号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6184A (ko) * 2006-04-28 2007-11-01 주식회사 에스컨자인 차량신호시간의 효율적인 배분이 가능한 교차로 구조 및신호 제어방법
US20090167562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Aochengtongli S&T Development ( Beijing ) Co., Ltd Traffic light control system for a high flow intersection
CN103065477A (zh) * 2012-12-20 2013-04-24 北京交通大学 具有动态时长调节功能的全红信号设置系统及方法
CN104282161A (zh) * 2014-09-29 2015-01-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实时车辆轨迹的信号交叉口两难区控制方法
CN104332059A (zh) * 2014-10-14 2015-02-04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法
US9129526B2 (en) * 2013-07-19 2015-09-08 Superior Traffic Sysems, LLC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CN10671024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西华大学 基于密度的快速路多车道匝道控制方法
CN108053649A (zh) * 2017-12-14 2018-05-18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排队长度检测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8133602A (zh) * 2017-11-17 2018-06-08 北京华道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06184A (ko) * 2006-04-28 2007-11-01 주식회사 에스컨자인 차량신호시간의 효율적인 배분이 가능한 교차로 구조 및신호 제어방법
US20090167562A1 (en) * 2007-12-26 2009-07-02 Aochengtongli S&T Development ( Beijing ) Co., Ltd Traffic light control system for a high flow intersection
CN103065477A (zh) * 2012-12-20 2013-04-24 北京交通大学 具有动态时长调节功能的全红信号设置系统及方法
US9129526B2 (en) * 2013-07-19 2015-09-08 Superior Traffic Sysems, LLC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CN104282161A (zh) * 2014-09-29 2015-01-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实时车辆轨迹的信号交叉口两难区控制方法
CN104332059A (zh) * 2014-10-14 2015-02-04 苏州合欣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方法
CN106710245A (zh) * 2016-12-23 2017-05-24 西华大学 基于密度的快速路多车道匝道控制方法
CN108133602A (zh) * 2017-11-17 2018-06-08 北京华道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053649A (zh) * 2017-12-14 2018-05-18 迈锐数据(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排队长度检测系统、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URAG KANUNGO ; AYUSH SHARMA: "Smart traffic lights switching and traffic density calculation using video processing", 《2014 RECENT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S (RAECS)》 *
曲大义,杨建: "基于雷达多目标检测技术的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
白克钊,孔令江: "转向概率对平面环形交叉路口交通流的影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2267A (zh) * 2019-06-25 2019-11-19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口渠化仿真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67719A (zh) * 2021-02-23 2021-05-07 上海慈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5691105A (zh) * 2022-09-06 2023-02-0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车队离散的路段行人过街最大压信号控制方法
CN115691105B (zh) * 2022-09-06 2023-09-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车队离散的路段行人过街最大压信号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6285B (zh) 2020-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37535B (zh) 交通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US5646853A (e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CN108986546B (zh) 一种车辆事故预警方法及其服务器
WO2015166876A1 (ja) 交通信号制御装置、交通信号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5654720B (zh) 基于城市道路拥堵识别的检测器布设方法
CN108806285A (zh) 一种基于阵列雷达的交叉路口信号调整方法及装置
TW201901632A (zh) 道路交通控制系統、方法以及電子設備
CN106097730A (zh) 一种路段车辆排队长度的估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872544A (zh) 一种交通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05078679A1 (ja) 交通情報算出装置、交通情報算出方法、交通情報表示方法及び交通情報表示装置
CN109272744B (zh) 一种基于排队长度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
WO2009150528A2 (en) Traff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3280113A (zh) 一种自适应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CN108615376A (zh) 一种基于视频检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评价方法
CN108364486B (zh) 多场景车辆优先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3257024B (zh) 一种基于v2i的高速公路雨雾环境防追尾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6846835A (zh) 一种城市区域交通信号自适应协调控制方法
JP5223533B2 (ja) 交通信号制御装置、交通パラメータ算出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交通信号制御方法、及び交通パラメータ算出方法
CN111477016A (zh) 快速路匝道信号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6133942A (ja) 交通指標算出装置、交通指標算出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00124435A1 (en) Distributed route determination system
WO2012086301A1 (ja) 信号制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信号制御方法
CN108573607A (zh) 一种红绿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170247A (zh) 一种确定交叉口排队长度方法及装置
JP2008077505A (ja) 交差点における交通量算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