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9265A -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9265A
CN108799265A CN201810357609.2A CN201810357609A CN108799265A CN 108799265 A CN108799265 A CN 108799265A CN 201810357609 A CN201810357609 A CN 201810357609A CN 108799265 A CN108799265 A CN 108799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fastening structure
section
combination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76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799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92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扣体以及头部,所述扣体呈卷状或折状,其具有相对或非相对的卷状端或折状端,而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之间形成有接合部,且所述扣体具有至少一扣部;所述头部具有用以组合所述扣体的组合部,或所述头部与所述扣体一体成型。借此,可使扣体以卷绕或折迭方式加以制作,并与头部加以组合,而达到降低制作以及提升扣体强度的功效。

Description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接结构,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使扣体以卷绕或折迭方式 加以制作,并与头部加以组合,而制作出扣接结构,以达到降低制作以及提升 扣体强度的功效。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扣接结构通常以塑料射出的方式所制成,虽可达到易于制作的效 果,但是由于所述扣接结构的扣体与头端部的型态,皆会依据扣接的对象与使 用的方式而有所不同,因此,以现有的制作方式而言通常需要准备多套的模具, 以制作不同型态的扣体与头端部,进而导致扣接结构的制作成本较高。
且扣接结构的扣体为塑料的材质,当使用时常会因过度的磨耗,或操作的 不慎而使扣体损坏或断裂,而造成实际使用的缺失。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扣接结构,可使扣体以卷 绕或折迭方式加以制作,之后再与头部加以组合,而达到降低制作以及提升扣 体强度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扣接结构包括:呈卷状或折 状的扣体,其具有相对或非相对的卷状端或折状端,而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之 间形成有接合部,且所述扣体具有至少一扣部;以及头部具有用以组合所述扣 体的组合部,或所述头部与所述扣体一体成型。
所述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扣体及头部,所述扣体卷绕成型或折迭成 型而形成有相对或非相对的卷状端或折状端,且在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之间具 有接合部,并且所述扣体具有至少一扣部;而所述头部形成有用以组合所述扣 体的组合部,或所述头部与所述扣体一体成型。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扣接结构。可使扣体以卷绕或折迭方式 加以制作,之后再与头部加以组合,而达到降低制作以及提升扣体强度的功效。
可选地,所述扣体为片体卷绕成型或折迭成型,且所述扣体表面具有与所 述组合部组合的至少一凸部。
可选地,所述凸部用以被外力施压成型为卷状或折状。
可选地,所述扣体或扣体的扣部用以被外力施压成型为卷状或折状。
可选地,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以适当间距的方式、相接的方式或重迭的方 式形成所述接合部。
可选地,所述组合部为凹部、孔部、槽部、凸部或螺纹部。
可选地,所述扣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组合部内径,用以使所述扣体压入组合 部加以组合。
可选地,所述扣体压入所述组合部,以使所述接合部被压缩而使所述扣体 挡抵在所述组合部加以组合。
可选地,所述接合部被压缩时,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间的移动距离为0mm 至10mm。
可选地,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内扣体,所述内扣体具有第一沟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沟槽具有连接的第二沟槽,或与第二沟槽连接的第三沟 槽。
可选地,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外扣体,所述外扣体具有第一凸部,或第一凸 部与第二凸部。
可选地,更进一步包括有身部,所述身部与扣体活动组合。
可选地,所述头部具有第一挡止部,或所述扣体具有止挡部,所述身部具 有第二挡止部,而所述身部的第二挡止部用以与所述止挡部或第一挡止部相互 挡止活动组合。
可选地,所述身部具有组接部,所述组接部铆接、扩接、锁接、焊接、扣 接或黏接于物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挡止部为用以扣接所述第二挡止部的弹性扣体。
可选地,所述扣接结构更进一步组合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 别抵顶在头部与身部,或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与扣体。
可选地,所述止挡部用以被外力施压成型为卷状或折状。
可选地,所述扣体为柱体。
可选地,所述扣接结构更进一步组合有弹性组件。
可选地,所述扣体以片体经外力施压后被成型为卷状或折状的扣体。
可选地,所述片体被施压先成型为半卷体或半折体后再成型为卷体或折 体。
可选地,所述扣体为可受压后卷状形变或折状形变的金属材质。
可选地,扣体在受压后卷状形变或折状形变后,再以热处理增加硬度。
可选地,所述施压的工具为模具。
可选地,所述模具为分断施压或连续施压。
可选地,所述扣体的内径小于组合部,而所述扣体的外径用以压入组合部 加以组合。
可选地,所述扣体压入组合部,以使接合部被扩张而挡抵在组合部加以组 合。
可选地,所述接合部被扩张时,所述等卷状端或折状端间的移动距离为 0mm至10mm。
可选地,所述扣体的扣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扣体。
可选地,所述头部的组合部与扣体为活动转动组合或活动横向移动组合。
可选地,所述组合部与扣体以拴接部活动转动组合。
可选地,所述头部转动时可带动扣体轴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头部横向移动时可带动扣体轴向移动。
可选地,可将多数的扣接结构置入载体用以搬运或移动。
可选地,所述载体具有封闭所述扣接结构的盖体。
可选地,所述扣接结构先从载体通过工具取出,并移动放置于物体上,之 后进行加热焊接、施压铆接、或施压扩接,进而使所述扣接结构与所述物体组 合。
可选地,所述身部的组接部上或所述物体上具有可焊层,或所述组接部上 或所述物体上默认焊料,用以进行加热焊接。
可选地,所述身部的组接部具有进料空间,以使所述组接部被施压后压入 物体,让物体的部分材料进入进料空间,用以使组接部与物体组合。
可选地,所述身部的组接部被施压后产生外扩,使所述组接部扣接或卡住 物体的部分,用以使所述身部与物体组合。
可选地,所述头部为圆型、单翼型、双翼型、T型、多边型、曲面型、蛋 型、扁平型、帽型、盖型、长条型或片体。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 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 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片体示意图;
图2及图3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4及图5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示意图;
图6及图7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体与头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8及图9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收纳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片体示意图;
图13及图14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扣体与头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16及图17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片体示意图;
图20及图21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扣体与头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第三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片体示意图;
图25及图26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扣体与头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第四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的片体示意图;
图30及图31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的扣体与头部的结合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第五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第六具体实施例的扣体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第七具体实施例的头部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第八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第八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第九具体实施例的扣接结构示意图;
图39及图40是本发明第九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1及图42是本发明第十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第十一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第十二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5及图46是本发明第十三具体实施例的扣体成型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47是本发明第十四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扣接结构
10、10a、10b、10c、10d、10k 片体
11、11a、11b、11c、11d、11e、11f、11g、11h、11k、11l 扣体
111、111a、111b、111c、111d、111e 卷状端
111k、111l 折状端
112、112a、112b、112c、112d、112e、112k 接合部
113、113a、113c、113k 扣部
1131、1131a 第一沟槽
1132、1132a 第二沟槽
1133 第三沟槽
1134c 第一凸部
1135c 第二凸部
114a、114b 止挡部
115b 凸部
12、12a、12b、12c、12d、12e、12f、12g、12h 头部
121、121a、121b、121c、121d、121e、121f、121g 组合部
122 第一挡止部
123f 拴接部
13、13a、13b、13c、13i、13j 身部
131、131a、131b、131c 第二挡止部
132、132i、132j 组接部
1321 可焊层
1322i 进料空间
14、14a、14b、14c 弹性组件
2、2a、2b、2c、2d、2e、2f 施压体
3 载体
31 盖体
4 工具
5 物体
51 可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请参阅图1至图11,如图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而所述扣接结构1至少由扣体11以及头部12所构成。
所述扣体11以片体10以外力施压而卷绕成型出呈卷状的柱体,使所述扣 体11形成有相对的卷状端111,而所述卷状端111之间形成有接合部112,其 中所述扣体11为可受压后卷状形变的金属材质,且在所述扣体11在受压后卷 状形变后,再以热处理增加硬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状111端之间以具有适当 间距的方式形成所述接合部112,且所述片体10先冲压出至少扣部113的形 状,使所述扣体11在卷绕成型时,同时让所述扣部113被外力施压后成型为 卷状,其中所述扣体11的扣部113为内扣体,所述扣部113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沟槽1131、第二沟槽1132及第三沟槽1133;而在所述片体10进行冲压时 以施压体2进行操作(如图2所示),且所述片体10以另一施压体2a、2b、 2c以分断施压或连续施压的方式进行卷绕成型,而将所述片体10施压先成型 为半卷体后再成型为卷体(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施压时的施压体2、2a、 2b、2c为模具。
所述头部12形成有用以组合所述扣体11的组合部121,而所述头部12 为圆型、单翼型、双翼型、T型、多边型、曲面型、蛋型、扁平型、帽型、盖 型、长条型或片体,且所述头部12周缘具有第一挡止部122,所述组合部121 为凹部、孔部或槽部,所述扣体11的外径大于所述组合部121内径,用以使 所述扣体11的接合部112被压缩,而让所述卷状端111相互接触,并将所述 扣体11压入组合部121,进而使所述接合部112被压缩而使所述扣体11挡抵在所述组合部121,借以使所述扣体11的外径压入头部12的组合部121加以 组合,而当所述接合部112被压缩时,所述卷状端111间的移动距离为0mm至 10mm。
待完成上述扣体11与头部12的组合后,可将扣体11与身部13活动组合, 而所述身部13一端具有第二挡止部131,另一端具有组接部132,其中所述第 一挡止部122为用以扣接所述第二挡止部131的弹性扣体;而当组装时可在所 述扣体11组合有弹性组件14,并使所述扣体11在所述身部13组合,且同时 让所述头部12的第一挡止部122与所述身部13的第二挡止部131以活动组合 的方式相互扣接并挡止,使所述弹性组件14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13与扣体 11,进而完成扣接结构1的制作。
之后可将多数的扣接结构1置入载体3用以搬运或移动,所述载体3具有 封闭所述扣接结构1的盖体31,使用时通过工具4将扣接结构1先从载体3 中取出,并移动放置在所述物体5上,之后进行加热焊接、施压铆接、或施压 扩接,进而使所述扣接结构1与所述物体5组合,其中所述组接部132以铆接、 扩接、锁接、焊接、扣接或黏接于物体5,本实施例中所述身部13的组接部 132上或所述物体5上具有可焊层1321、51,或所述组接部132上或所述物体 5上默认焊料(图未示),用以进行加热焊接,以使所述扣接结构1的身部13 与物体4组合。
请参阅图12至图18,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体10a上冲压出 至少扣部113a及至少止挡部114a,其中所述扣部113a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沟 槽1131a及第二沟槽1132a,如此,可使所述片体10a以外力施压而卷绕成型 出呈卷状的扣体11a,并使所述扣体11a具有卷状端111a、接合部112a、扣 部113a以及止挡部114a。
待扣体11a卷绕成型之后,再压缩所述扣体11a的接合部112a,而让所 述卷状端111a相互接触,借以将扣体11a压入所述头部12a的组合部121a, 进而使所述接合部112a被压缩而挡抵在所述组合部121a,借以使所述扣体11a 与头部12a加以组合,再于所述身部13a套设弹性组件14a,之后将扣体11a 穿设于身部13a,并使所述身部13a的第二挡止部131a形变后扣入止挡部 114a,且所述弹性组件14a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13a与头部12a,进而完成 扣接结构1的制作。
请参阅图19至图2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体10b上冲压出 至少止挡部114b及至少凸部115b,可使所述片体10b以外力施压而卷绕成型 出呈卷状的扣体11b,并使所述扣体11b具有卷状端111b、接合部112b,并 在扣体表面形成至少止挡部114b及至少凸部115b,而止挡部114b与凸部115b 成型为卷状。
待扣体11b卷绕成型之后,再于所述扣体11b套设弹性组件14b,且将扣 体11b穿设于身部13b,之后压缩所述体11b的接合部112b,而让所述卷状端 111b相互接触,借以将扣体11b压入所述头部12b的组合部121b,进而使所 述接合部112b配合凸部115b而结合在所述组合部121b,借以使所述扣体11b 与头部12b加以组合,并使弹性组件14b两端分别抵顶在止挡部114b与头部 12b的第二挡止部131b,进而完成扣接结构1的制作。
请参阅图24至图28,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体10c上冲压出 扣部113c,所述扣部113c为外扣体,如此,可使所述片体10c以外力施压而 卷绕成型出呈卷状的扣体11c,并使所述扣体11c具有卷状端111c、接合部 112c以及扣部113c,而所述扣部113c具有第一凸部1134c与第二凸部1135c。
待扣体11c卷绕成型之后,再压缩所述扣体11c的接合部112c,而让所 述卷状端111c相互接触,借以将扣体11c压入所述头部12c的组合部121c, 进而使所述接合部112c被压缩而挡抵在所述组合部121c,借以使所述扣体11c 与头部12c加以组合,再于所述扣体11c套设弹性组件14c,之后将扣体11c 穿设于身部13c,并使所述头部12c的第一挡止部122c形变后扣入身部13c 的第二挡止部131c,且所述弹性组件14c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13c与头部 12c,进而完成扣接结构1的制作。
请参阅图29至图35,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体10d以外力施 压而卷绕成型出呈卷状的扣体11d,所述扣体11d的卷状端111d以相接的方 式形成所述接合部112d,而所述头部12d的组合部121d为凸部,且所述扣体 11d的内径小于组合部121d,当扣体11d与所述头部12d组合时,以扣体11d 的接合部112d压入所述头部12d的组合部121d,以使扣体11d的接合部112d 被扩张而挡抵在组合部121d加以组合,其中所述接合部112d被扩张时,所述 卷状端111d间的移动距离为0mm至10mm。
另外,所述扣体11e的各卷状端111e亦可以相互重迭的方式形成所述接 合部112e(如图34所示),且所述头部12e的组合部121e可为螺纹部(如图 35所示),借以使本发明能更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请参阅图36及图37,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2f的组合部 121f与扣体11f为活动转动组合,而所述组合部121f与扣体以拴接部123f 活动转动组合,使所述头部12f转动时可带动扣体11f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38至图40,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2g的组合部 121g与扣体11g为活动横向移动组合,使所述头部12g横向移动时可带动扣 体11g轴向移动。
请参阅图41及图42,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2h与所述扣 体11h为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4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部13i的组接部132i具 有进料空间1322i,以使所述组接部132i被施压后压入物体5,让物体5的部 分材料进入进料空间1322i,用以使身部13i的组接部132i与物体5组合。
请参阅图44,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部13j的组接部132j被 施压体2d施压后产生外扩,使所述组接部132j扣接或卡住物体5的部分,用 以使所述身部13j的组接部132j与物体5组合。
请参阅图45至图47,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体10k以施压体 2e、2f经外力被施压先成型为半折体后再成型为折体,使所述片体10k施压 后成型为折状的扣体11k,并同时使所述扣部113k被外力施压成型为折状, 且折迭后具有呈相对的折状端111k,让各折状端111k之间形成有接合部112k。
另外,亦可经由折迭后,使所述扣体11l具有非相对的折状端111l(如 图47所示)。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使扣体 以卷绕或折迭方式加以制作,之后再与头部加以组合,而达到降低制作以及提 升扣体强度的功效。
本发明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说明,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的 是,所述多个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发明,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应 注意的是,举凡与所述多个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发明 的范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结构包括:
扣体,呈卷状或折状,其具有相对或非相对的卷状端或折状端,而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之间形成有接合部,且所述扣体具有至少一扣部;以及
头部,具有用以组合所述扣体的组合部,或所述头部与所述扣体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为片体卷绕成型或折迭成型,且所述扣体表面具有与所述组合部组合的至少一凸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组合部内径,用以使所述扣体压入组合部加以组合,或所述扣体的内径小于组合部,而所述扣体的外径用以压入组合部加以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压入所述组合部,以使所述接合部被压缩而使所述扣体挡抵于所述组合部加以组合,或所述扣体压入组合部,以使接合部被扩张而挡抵于组合部加以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内扣体,所述内扣体具有第一沟槽,或所述第一沟槽具有连接的第二沟槽,或与第二沟槽连接的第三沟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外扣体,所述外扣体具有第一凸部,或所述外扣体具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或所述扣体的扣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扣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有身部,所述身部与扣体活动组合,所述头部具有第一挡止部,或所述扣体具有止挡部,所述身部具有第二挡止部,而所述身部的第二挡止部用以与所述止挡部或第一挡止部相互挡止活动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部为用以扣接所述第二挡止部的弹性扣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结构更进一步组合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头部与身部,或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与扣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组合部与扣体为活动转动组合或活动横向移动组合。
11.一种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有扣体及头部,所述扣体卷绕成型或折迭成型而形成有相对或非相对的卷状端或折状端,且在所述卷状端或折状端之间形成有接合部,并且所述扣体具有至少一扣部;而所述头部具有用以组合所述扣体的组合部,或所述头部与所述扣体一体成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为片体卷绕成型或折迭成型,且所述扣体表面具有与所述组合部组合的至少一凸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组合部内径,用以使所述扣体压入所述组合部加以组合,或所述扣体的内径小于组合部,而所述扣体的外径用以压入组合部加以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压入所述组合部,以使所述接合部被压缩而挡抵在所述组合部加以组合,或所述扣体压入组合部,以使接合部被扩张而挡抵在组合部加以组合。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内扣体,所述内扣体具有第一沟槽,或所述第一沟槽具有连接的第二沟槽,或与第二沟槽连接的第三沟槽。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的扣部为外扣体,所述外扣体具有第一凸部,或所述外扣体具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或所述扣体的扣部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扣体。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更进一步包括有身部,所述身部与扣体活动组合,所述头部具有第一挡止部,或所述扣体具有止挡部,所述身部具有第二挡止部,而所述身部的第二挡止部用以与所述止挡部或第一挡止部相互挡止活动组合。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部为用以扣接所述第二挡止部的弹性扣体。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结构更进一步组合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头部与身部,或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身部与扣体。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扣接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组合部与扣体为活动转动组合或活动横向移动组合。
CN201810357609.2A 2017-04-26 2018-04-20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08799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14012A TWI632003B (zh) 2017-04-26 2017-04-26 Fastening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106114012 2017-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9265A true CN108799265A (zh) 2018-11-13

Family

ID=63959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7609.2A Withdrawn CN108799265A (zh) 2017-04-26 2018-04-20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9265A (zh)
TW (1) TWI6320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099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46146A (en) * 1939-12-29 1942-06-30 Tinnerman Products In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astening devices
DE4227670A1 (de) * 1992-08-21 1994-02-24 Friedrich Lob Befestigungselement
CN205173166U (zh) * 2015-03-05 2016-04-20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拆扣件
CN205173145U (zh) * 2015-08-07 2016-04-20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定位扣件及其组合、模块
CN205446322U (zh) * 2015-11-20 2016-08-10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固定组件的扣件结构及固定组件
CN205618514U (zh) * 2015-11-13 2016-10-0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取置的扣件结构
CN10633786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弹扣件
CN106438608A (zh) * 2015-08-07 2017-02-22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快速扣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8363A (en) * 1973-11-09 1976-02-17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Forming metal plate
JPH01172605A (ja) * 1987-12-25 1989-07-07 Kayou Kogyo Kk 埋込ナット
CN101036927A (zh) * 2006-03-17 2007-09-19 徐福川 镶埋膨胀扣件成型方法及其结构
TWM314270U (en) * 2006-11-21 2007-06-21 Mean Jaan Ind Co Ltd Multi-function sleeve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46146A (en) * 1939-12-29 1942-06-30 Tinnerman Products Inc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fastening devices
DE4227670A1 (de) * 1992-08-21 1994-02-24 Friedrich Lob Befestigungselement
CN205173166U (zh) * 2015-03-05 2016-04-20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拆扣件
CN10633786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弹扣件
CN205173145U (zh) * 2015-08-07 2016-04-20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定位扣件及其组合、模块
CN106438608A (zh) * 2015-08-07 2017-02-22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快速扣件结构
CN205618514U (zh) * 2015-11-13 2016-10-05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取置的扣件结构
CN205446322U (zh) * 2015-11-20 2016-08-10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固定组件的扣件结构及固定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0997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CN111980997B (zh) * 2019-05-24 2022-05-10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扣件高度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2003B (zh) 2018-08-11
TW201838733A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2386B (zh) 按压式化妆品盖体结构
CN108799265A (zh) 扣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17667A (zh) 皮革穿孔装置、皮革穿孔方法及皮革片
CA2707083A1 (en) Tool for forming construct
JP2021074536A (ja) 湾曲可能な紙製ストロ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品
TWM546458U (zh) 扣接結構
JP3234160U (ja) 二重キーリング構造
KR101310240B1 (ko) 고표면적을 가지는 다공성 금속폼 콘 어셈블리의 제조방법
WO2018117635A8 (ko) 금속이 도핑된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제조용 코발트 전구체
EP2047957A4 (en) EXTERNAL BLADE OF AN ANIMATED ELECTRIC RAZOR OF A GO-AND-VIENT MOVEM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6505383A (ja) 引出し用引出しガイドのためのシート金属形状化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るシート金属形状化材並びこの方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る引出し用引出しガイド
CN103406884B (zh) 包括带有锥形对夹锁紧装置的工具柄的手动工具
CN207623804U (zh) 一种独立下压扭矩控制机构
CN110421640B (zh) 一种预制杯
TWI671043B (zh) 把手之製造方法
CN109930527A (zh) 一种吹风机
CN210841686U (zh) N翘度假睫毛的制造工具
CN202566867U (zh) 叠加组合式化妆刷
CN201065224Y (zh) 保护钢卷角部区域的包装元件
CN205795212U (zh) 按压式化妆品盖体结构
CN207645536U (zh) 指纹识别芯片载带收卷辊
US10195658B1 (en) Crown cap fabrication method
CN202800198U (zh) 口罩结构
CN201450096U (zh) 一种拉杆天线
CN203281668U (zh) 一种可折叠的金属板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