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0764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0764A
CN108790764A CN201810542684.6A CN201810542684A CN108790764A CN 108790764 A CN108790764 A CN 108790764A CN 201810542684 A CN201810542684 A CN 201810542684A CN 108790764 A CN108790764 A CN 108790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storage battery
energy
pedestal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2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勋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B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B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B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Bo Innovati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268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07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0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0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H01M10/6568Liquids characterised by flow circuits, e.g. loops, located externally to the cells or cel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33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 H01M50/2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sings or racks, e.g. dimensions adapted for protecting batteries from their environment, e.g. from cor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包括防护罩、电机、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保护罩、底座和盛放装置,通过设置防护罩对扇叶和电机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避免头发等杂物对扇叶和电机输出轴进行缠绕,保证了电机和扇叶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用于对汽车移动过程中对盒体造成的震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盒体内存放的储能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性能,通过设置保护罩用于对盛放装置、降温装置、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进一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使设备表面呈规则形状,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设备整体的移动和存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安装支架,具体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减震性能较差,车辆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过大的情况容易对储能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同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的散热性能较差,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储能电池寿命缩短,实用性不强,同时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移动和储存不便,便携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减震装置、通风孔、防尘网、盛放装置、保护罩、水泵、水箱、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第二安装槽、降温装置、第一安装槽、底座、定位孔和第一散热装置,所述底座顶部正上方设置有盛放装置,所述盛放装置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顶部设置有盒盖,所述盒体包括外盒体和内盒体,所述内盒体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盒体,所述内盒体和外盒体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盛放装置底部正下方和底座顶部之间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冷却管和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金属材质,所述过滤网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过滤网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底座顶部正对过滤网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和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盒体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弹簧、支撑柱、第二减震弹簧、第二横板和限位块,所述第二横板固定安装在盒体一侧,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支撑柱顶端竖向贯穿第二横板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第二横板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横板底部和底座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套设在支撑柱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底部和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块底部和第二横板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套设在支撑柱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顶部和限位块底部,所述盛放装置、降温装置、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外侧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底部与底座顶部接触,所述保护罩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固定连接在通风孔内壁,所述保护罩两侧底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定位螺栓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保护罩一侧底端,第一横板上开设有用于与定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底座顶部正对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顶部位于保护罩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空腔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空腔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冷却管的一端连接,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水箱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材料层,所述防水材料层为塑料薄膜。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电机、防护罩和扇叶,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侧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防护罩为金属网罩。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罩为长方体塑料罩。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罩一侧开设有用于导水管和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位于过滤网顶部的部分为盘旋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盒盖用于对盒体进行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进入盒体对储能电池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防护罩对扇叶和电机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避免头发等杂物对扇叶和电机输出轴进行缠绕,保证了电机和扇叶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用于对汽车移动过程中对盒体造成的震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盒体内存放的储能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性能,通过设置保护罩用于对盛放装置、降温装置、第一减震装置、第二减震装置、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进一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使设备表面呈规则形状,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设备整体的移动和存储,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通过设置通风孔用于方便保护罩内部热量的散出,避免保护罩内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和电机等设备出现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防尘网用于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等通过通风孔进入保护罩内部对保护罩内部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转动定位螺栓从而使定位螺栓伸入定位孔内,从而实现了定位螺栓在定位孔内位置的固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保护罩在底座顶部位置的固定,利用水泵使水箱内的水通过导水管进入空腔内,利用水箱内的冷水对盒体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盒体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空腔内的水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冷却管后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水箱内,从而实现了空腔内冷水的持续流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盒体内热量仅需持续吸收的目的,通过设置防水材料层用于避免空腔内的水进入盒体内部,所述冷却管位于过滤网顶部的部分为盘旋设置,利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扇叶转动扇风,从而实现了对过滤网顶部的冷却管进行降温的目的,冷却管通过采用盘旋设置提高了冷却管内水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中第一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中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中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中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中保护罩的右视图。
图中所示:第一固定装置1、第一减震装置2、通风孔3、冷却管4、防尘网5、盛放装置6、保护罩7、水泵8、水箱9、第二固定装置10、第二减震装置11、第二散热装置12、第二安装槽13、降温装置14、过滤网15、第一安装槽16、底座17、定位孔18、定位螺栓19、第一横板20、第一减震弹簧21、第一通孔22、支撑柱23、第二减震弹簧24、第二横板25、限位块26、防护罩27、扇叶28、第一散热装置29、电机30、空腔31、外盒体32、内盒体33、盒体34、盒盖35、第二通孔36和防水材料层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第一减震装置2、通风孔3、防尘网5、盛放装置6、保护罩7、水泵8、水箱9、第二固定装置10、第二减震装置11、第二散热装置12、第二安装槽13、降温装置14、第一安装槽16、底座17、定位孔18、第一通孔22、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通孔36,所述底座17顶部正上方设置有盛放装置6,所述盛放装置6包括盒体34和盒盖35,通过设置盒体34用于存放储能电池,所述盒体34顶部设置有盒盖35,通过设置盒盖35用于对盒体34进行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进入盒体34对储能电池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盒体34包括外盒体32和内盒体33,所述内盒体33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盒体32,所述内盒体33和外盒体32之间设置有空腔31,所述盒体34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材料层37,所述防水材料层37为塑料薄膜,所述盛放装置6底部正下方和底座17顶部之间设置有降温装置14,所述降温装置14包括冷却管4和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为金属材质,所述过滤网15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所述过滤网15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4,所述底座17顶部正对过滤网15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6和第二安装槽13,所述第二安装槽13和第一安装槽16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12和第一散热装置29,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9包括电机30、防护罩27和扇叶28,所述电机3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6内侧底部,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28,所述扇叶28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27,所述防护罩27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所述防护罩27为金属网罩,通过设置防护罩27对扇叶28和电机30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避免头发等杂物对扇叶28和电机30输出轴进行缠绕,保证了电机30和扇叶28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的结构相同;
所述盒体3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2和第二减震装置11,所述第一减震装置2包括第一减震弹簧21、支撑柱23、第二减震弹簧24、第二横板25和限位块26,所述第二横板25固定安装在盒体34一侧,所述支撑柱23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支撑柱顶端竖向贯穿第二横板25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6,第二横板25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23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横板25底部和底座17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24,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4套设在支撑柱23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25底部和底座17顶部,所述限位块26底部和第二横板25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2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1套设在支撑柱23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25顶部和限位块26底部,所述第一减震装置2和第二减震装置11的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21和第二减震弹簧24用于对汽车移动过程中对盒体34造成的震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盒体34内存放的储能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性能,所述盛放装置6、降温装置14、第一减震装置2、第二减震装置11、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外侧套设有保护罩7,所述保护罩7的底部与底座17顶部接触,所述保护罩7为长方体塑料罩,通过设置保护罩7用于对盛放装置6、降温装置14、第一减震装置2、第二减震装置11、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进一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使设备表面呈规则形状,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设备整体的移动和存储,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所述保护罩7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通过设置通风孔3用于方便保护罩7内部热量的散出,避免保护罩7内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和电机30等设备出现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所述通风孔3内部设置有防尘网5,所述防尘网5固定连接在通风孔3内壁,通过设置防尘网5用于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等通过通风孔3进入保护罩7内部对保护罩7内部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所述保护罩7两侧底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定位螺栓19和第一横板20,所述第一横板20固定安装在保护罩7一侧底端,第一横板20上开设有用于与定位螺栓19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底座17顶部正对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18,所述定位孔18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的结构相同,转动定位螺栓19从而使定位螺栓伸入定位孔18内,从而实现了定位螺栓19在定位孔18内位置的固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保护罩7在底座17顶部位置的固定,所述底座17顶部位于保护罩7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9,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泵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8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空腔3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空腔31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冷却管4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水箱9的进水口连接,当需要对盒体34内的储能电池进行降温时,利用水泵8使水箱9内的水通过导水管进入空腔31内,利用水箱31内的冷水对盒体34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盒体34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空腔31内的水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冷却管4后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水箱9内,从而实现了空腔31内冷水的持续流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盒体34内热量仅需持续吸收的目的,通过设置防水材料层37用于避免空腔31内的水进入盒体34内部,所述冷却管4位于过滤网15顶部的部分为盘旋设置,利用电机30转动进而带动扇叶28转动扇风,从而实现了对过滤网15顶部的冷却管4进行降温的目的,冷却管4通过采用盘旋设置提高了冷却管4内水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所述保护罩7一侧开设有用于导水管和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3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设置盒体34用于存放储能电池,通过设置盒盖35用于对盒体34进行密封,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等进入盒体34对储能电池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防护罩27对扇叶28和电机30起到了防护的作用,避免头发等杂物对扇叶28和电机30输出轴进行缠绕,保证了电机30和扇叶28的正常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第一减震弹簧21和第二减震弹簧24用于对汽车移动过程中对盒体34造成的震动进行缓冲和吸收,避免震动过大对盒体34内存放的储能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性能,通过设置保护罩7用于对盛放装置6、降温装置14、第一减震装置2、第二减震装置11、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进一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进一步使设备表面呈规则形状,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设备整体的移动和存储,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通过设置通风孔3用于方便保护罩7内部热量的散出,避免保护罩7内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和电机30等设备出现一定的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防尘网5用于避免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等通过通风孔3进入保护罩7内部对保护罩7内部造成污染,提高了设备的环保性,转动定位螺栓19从而使定位螺栓伸入定位孔18内,从而实现了定位螺栓19在定位孔18内位置的固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保护罩7在底座17顶部位置的固定,当需要对盒体34内的储能电池进行降温时,利用水泵8使水箱9内的水通过导水管进入空腔31内,利用水箱31内的冷水对盒体34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盒体34内部温度过高造成储能电池损坏,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空腔31内的水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冷却管4后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进入水箱9内,从而实现了空腔31内冷水的持续流通,从而进一步实现了对盒体34内热量仅需持续吸收的目的,通过设置防水材料层37用于避免空腔31内的水进入盒体34内部,所述冷却管4位于过滤网15顶部的部分为盘旋设置,利用电机30转动进而带动扇叶28转动扇风,从而实现了对过滤网15顶部的冷却管4进行降温的目的,冷却管4通过采用盘旋设置提高了冷却管4内水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固定装置(1)、第一减震装置(2)、通风孔(3)、防尘网(5)、盛放装置(6)、保护罩(7)、水泵(8)、水箱(9)、第二固定装置(10)、第二减震装置(11)、第二散热装置(12)、第二安装槽(13)、降温装置(14)、第一安装槽(16)、底座(17)、定位孔(18)和第一散热装置(2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顶部正上方设置有盛放装置(6),所述盛放装置(6)包括盒体(34)和盒盖(35),所述盒体(34)顶部设置有盒盖(35),所述盒体(34)包括外盒体(32)和内盒体(33),所述内盒体(33)外侧固定套设有外盒体(32),所述内盒体(33)和外盒体(32)之间设置有空腔(31),所述盛放装置(6)底部正下方和底座(17)顶部之间设置有降温装置(14),所述降温装置(14)包括冷却管(4)和过滤网(15),所述过滤网(15)为金属材质,所述过滤网(15)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所述过滤网(15)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管(4),所述底座(17)顶部正对过滤网(15)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6)和第二安装槽(13),所述第二安装槽(13)和第一安装槽(16)内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装置(12)和第一散热装置(29),所述盒体(34)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减震装置(2)和第二减震装置(11),所述第一减震装置(2)包括第一减震弹簧(21)、支撑柱(23)、第二减震弹簧(24)、第二横板(25)和限位块(26),所述第二横板(25)固定安装在盒体(34)一侧,所述支撑柱(23)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支撑柱顶端竖向贯穿第二横板(25)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6),第二横板(25)上开设有用于支撑柱(23)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横板(25)底部和底座(17)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24),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4)套设在支撑柱(23)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25)底部和底座(17)顶部,所述限位块(26)底部和第二横板(25)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弹簧(21),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1)套设在支撑柱(23)外侧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25)顶部和限位块(26)底部,所述盛放装置(6)、降温装置(14)、第一减震装置(2)、第二减震装置(11)、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外侧套设有保护罩(7),所述保护罩(7)的底部与底座(17)顶部接触,所述保护罩(7)顶部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所述通风孔(3)内部设置有防尘网(5),所述防尘网(5)固定连接在通风孔(3)内壁,所述保护罩(7)两侧底端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包括定位螺栓(19)和第一横板(20),所述第一横板(20)固定安装在保护罩(7)一侧底端,第一横板(20)上开设有用于与定位螺栓(19)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底座(17)顶部正对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一个定位孔(18),所述定位孔(18)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17)顶部位于保护罩(7)一侧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9),水箱(9)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泵(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水泵(8)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空腔(3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空腔(31)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与冷却管(4)的一端连接,冷却管(4)的另一端通过导水管与水箱(9)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4)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材料层(37),所述防水材料层(37)为塑料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9)包括电机(30)、防护罩(27)和扇叶(28),所述电机(3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6)内侧底部,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扇叶(28),所述扇叶(28)的外侧套设有防护罩(27),所述防护罩(27)固定安装在底座(17)顶部,所述防护罩(27)为金属网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9)和第二散热装置(12)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装置(2)和第二减震装置(11)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为长方体塑料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1)和第二固定装置(10)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7)一侧开设有用于导水管和导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位于过滤网(15)顶部的部分为盘旋设置。
CN201810542684.6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Pending CN1087907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684.6A CN108790764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684.6A CN108790764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0764A true CN108790764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8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684.6A Pending CN108790764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076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219A (zh) * 2019-07-01 2019-09-13 黄明德 一种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CN111907447A (zh) * 2020-08-06 2020-11-10 建德希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除杂物功能的蓄电池安装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3219A (zh) * 2019-07-01 2019-09-13 黄明德 一种汽车电池箱专用底托装置
CN111907447A (zh) * 2020-08-06 2020-11-10 建德希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清除杂物功能的蓄电池安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093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CN11037996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蓄电池散热保护装置
CN11021226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装置
CN21132015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散热辅助设备
CN20677528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CN10879076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CN108790664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发电装置
CN205753778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汽车发电机后端盖
CN108682770A (zh) 一种具有较好防尘效果的电池箱
CN212685217U (zh) 一种汽车新能源安装固定架
CN212046908U (zh) 一种具有高稳定性的电动汽车电池组
CN210984835U (zh) 一种保护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保护装置
CN209843808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散热装置
CN116093782B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新能源箱变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6457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用安装框架
CN210074986U (zh) 一种高集成飞轮储能设备
CN114039531B (zh) 一种车用蓄电池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9267371U (zh) 液冷式伺服马达
CN108237889A (zh) 一种具有高性能电池箱的油电混合汽车
CN2125876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设备
CN212848654U (zh) 冬季电加热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
CN21659783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防护装置
CN220510142U (zh) 一种新能源锂电池缓冲装置
CN219067622U (zh) 一种防雨配电箱
CN217214971U (zh) 一种耐高温效果好的低速车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