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0219B - 正像显微镜 - Google Patents

正像显微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0219B
CN108780219B CN201780017417.0A CN201780017417A CN108780219B CN 108780219 B CN108780219 B CN 108780219B CN 201780017417 A CN201780017417 A CN 201780017417A CN 108780219 B CN108780219 B CN 108780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cope
lens
erecting
operation r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74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0219A (zh
Inventor
船越靖生
梅村卓实
望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jing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8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0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1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adapted to interchange lenses
    • G02B7/16Rotatable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24Base structure
    • G02B21/248Base structure objective (or ocula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2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24Base structure
    • G02B21/26Stages; Adjusting me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由换镜旋座的切换操作引起的显微镜观察人员的负担的正像显微镜。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100)的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3),其用于载置标本(2);换镜旋座(5),其用于保持多个物镜(4),该换镜旋座(5)通过旋转操作环(5a)而能够将物镜(4)切换到观察光轴上;镜筒(6),其具有使观察光轴上的物镜(4)所会聚的光入射到目镜(7)的光学系统;显微镜主体(1),其具有基底部(1a)、竖立设置于基底部(1a)的背面侧且用于保持载物台(3)的支架部(1b)、以及臂部(1c),该臂部(1c)支承于支架部(1b)并朝向正面侧延伸,该臂部(1c)在上部安装有镜筒(6),在下部安装有换镜旋座(5);以及手抓部(10),其位于换镜旋座(5)和镜筒(6)之间,在旋转操作环(5a)时,该手抓部(10)用于载置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

Description

正像显微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使用的正像显微镜。
背景技术
正像显微镜以医学、生物学为首,在其他的领域中用作研究、检查、教育用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2)。在检查用途中,存在主要将许多个玻片标本放大观察来进行检查的情况。在检查玻片标本时,使用4倍~10倍的低倍的物镜,一边利用设置有玻片标本的载物台的XY手柄使玻片标本移动一边观察该玻片标本。此时,在作为标本存在组织、细胞的异常、细菌的有无这样的应关注的部位的情况下,通过使换镜旋座的操作环旋转,从而从低倍的物镜切换为20倍~100倍的中高倍的物镜进行观察。
近年来,不仅作为显微镜的功能寻求清晰的观察图像,而且对于显微镜的各部的操作性、减轻由操作引起的疲劳的要求有所升高。特别是在检查用途中,由于有时1天检查许多个玻片标本,因此该要求较强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628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221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正像显微镜中,如图10所示,由于聚焦手柄9、XY手柄3a配置在相对于桌子上表面较低的位置,因此能够在将胳膊、手的侧面放置在桌子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因而,能够进行稳定的手柄操作,也能够减轻由操作引起的疲劳。
但是,由于换镜旋座5配置在相对于桌子上表面较高的位置,因此在显微镜观察人员如图11所示地用手指转动操作环5a而切换物镜4时,会在抬起胳膊的状态、或者用胳膊肘支着而抬起手的状态下转动操作环5a,对于减轻由操作引起的负担并未进行任何考虑。其结果,在专利文献1、2的正像显微镜中,显微镜观察人员的负担较大。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轻由换镜旋座的切换操作引起的显微镜观察人员的负担的正像显微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其用于载置标本;换镜旋座,其用于保持多个物镜,该换镜旋座通过旋转操作环而能够将所述物镜切换到观察光轴上;镜筒,其具有使观察光轴上的所述物镜所会聚的光入射到目镜的光学系统;显微镜主体,其具有基底部、竖立设置于基底部的背面侧且用于保持所述载物台的支架部、以及臂部,该臂部支承于所述支架部并朝向正面侧延伸,该臂部在上部安装有所述镜筒,在下部安装有所述换镜旋座;以及手抓部,其位于所述换镜旋座和所述镜筒之间,在旋转所述操作环时,该手抓部用于载置显微镜观察人员的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抓部呈自所述显微镜主体突出的突起状。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抓部呈自所述显微镜主体凹入的凹形状。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抓部呈载置手指的面平缓的凹凸形状。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抓部位于所述换镜旋座和所述臂部之间且是该正像显微镜的左右的任一侧或左右两侧。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手抓部能够相对于该正像显微镜进行装拆,所述手抓部距所述操作环的距离能够变更。
此外,根据上述发明,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换镜旋座是以多个所述物镜朝向正面侧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臂部的朝外换镜旋座,所述操作环包括位于所述臂部侧且呈圆筒形状的圆筒部和位于所述物镜侧且呈截头圆锥状的圆锥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通过在换镜旋座的操作环附近设置在旋转操作环时用于载置显微镜观察人员的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的手抓部,从而使物镜的切换变容易,并且能够减轻显微镜观察人员的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正像显微镜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俯视图。
图3是从正面右上方观察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手抓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说明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操作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正像显微镜的手抓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手抓部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正像显微镜的换镜旋座附近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正像显微镜的侧视图。
图10是以往使用的正像显微镜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11是说明图10的正像显微镜中的换镜旋座的切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正像显微镜。另外,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例所限定。并且,在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需要留意各构件的厚度与宽度之间的关系、各构件的比例等与现实是不同的。此外,在附图相互之间也包含相互的尺寸、比例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正像显微镜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俯视图。图3是从正面右上方观察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立体图。图4是图1的正像显微镜的手抓部的放大立体图。在本说明书中,将显微镜观察人员为了进行观察所处的一侧设为正像显微镜的正面侧,将与正面相对的一侧设为正像显微镜的背面侧。
正像显微镜100在显微镜主体1设有用于载置标本2的载物台3、用于保持多个物镜4的换镜旋座5、以及镜筒6。显微镜主体1是用于支承正像显微镜100的各构成构件的壳体,其利用由铝合金等、塑料材料形成的配件的组合构成。显微镜主体1具有在内部设有未图示的照明光学系统的基底部1a、用于保持载物台3的支架部1b、以及从支架部1b向正像显微镜100的正面侧伸出地设置且用于保持换镜旋座5和镜筒6的臂部1c。
用于载置标本2的载物台3利用未图示的聚焦机构而升降移动,进行聚焦,该聚焦机构与在显微镜主体1的左右的侧面部突出设置的聚焦手柄9的转动操作相连动地进行驱动。此外,载物台3具有XY手柄3a,能够使标本2在XY平面内自如地移动。
换镜旋座5装拆自如地安装有倍率不同的多个物镜4。实施方式1的换镜旋座5是以除了观察光轴O上的物镜4之外的物镜4朝向背面侧的方式安装于臂部1c的下表面的朝内换镜旋座。换镜旋座5呈圆筒形状,具有外周被进行了滚花加工的操作环5a。操作环5a的正面侧是供显微镜观察人员放置大拇指的操作部5b。
镜筒6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臂部1c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目镜7和用于安装CCD照相机等摄像部的TV(电视机)端口8。此外,在镜筒6的内部内置有使观察光轴O上的物镜4所会聚的光入射到目镜7或摄像部的光学系统(未图示)。在利用正像显微镜100进行观察时,镜筒6以目镜7处于正像显微镜100的正面侧的方式安装,但也可以是镜筒6能够旋转,旋转为目镜7朝向正像显微镜100的背面侧,并从背面侧观察或者收纳标本。
手抓部10是在显微镜观察人员旋转操作环5a时载置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的部位,其配置在操作环5a的上部也就是换镜旋座5和臂部1c之间、即换镜旋座5的上方且是背面侧。手抓部10配置在当位于正像显微镜100的前面的显微镜观察人员将大拇指放置于操作环5a的操作部5b时能够载置其他的手指的位置、例如手抓部10的距操作部5b最远的最远部为150mm以内、优选为50mm~100mm左右的位置。
手抓部10具有自显微镜主体1突出而呈突起状的主体部10a,形成突起的主体部10a的背面侧成为手抓面10b。手抓部10的自显微镜主体1突出的突出长度优选为供其他的手指勾挂的量的长度、例如5mm以上。手抓面10b也可以为了进行载置除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时的定位而设为凹凸状。手抓部10在从显微镜观察人员侧观察时设于显微镜主体1的左右两侧,配置于左右的手抓部10通过由环状部10c连结主体部10a而形成为一体。优选的是,手抓部10设为与显微镜主体1和操作环5a不同的色彩。通过将手抓部10上色为与显微镜主体1和操作环5a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利用色彩来识别手抓部10。一般来讲,显微镜主体1上色为白色,操作环5a上色为黑色,因此手抓部10上色为例如蓝色。
通常,在使用载玻片进行的标本2的检查中,显微镜观察人员利用以下的操作进行标本2的观察。
(1)操作换镜旋座5的操作环5a,将物镜4切换为低倍(例如10倍)。
(2)将标本2设置在载物台3的上表面。
(3)操作聚焦手柄9,将焦点对准标本2。
(4)一边利用目镜7进行观察,一边操作XY手柄3a使载物台3在XY方向上移动,筛选标本2。
(5)在标本2上存在应关注的部位的情况下,操作操作环5a,将物镜4切换为中高倍(例如40倍)。
(6)操作聚焦手柄9,将焦点再次对准标本2。
(7)利用中高倍的物镜4详细地观察标本2。
(8)操作操作环5a,将物镜4再次切换为低倍(例如10倍),再次从(4)重复操作。
图10是以往使用的正像显微镜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11是说明图10的正像显微镜中的换镜旋座的切换的图。如图10所示,聚焦手柄9和XY手柄3a配置在正像显微镜300的较低的位置、即相对于载置显微镜观察人员的胳膊的桌子上表面较低的位置。因而,就上述的检查过程中的(3)、(6)的利用聚焦手柄9进行的聚焦、(4)的利用XY手柄3a进行的载物台3的XY方向上的操作而言,显微镜观察人员能够在不怎么移动手、胳膊而将手、胳膊放置在桌子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能够进行稳定的操作,并且由操作引起的疲劳较小。
另一方面,换镜旋座5配置在正像显微镜300的比较高的位置、即相对于显微镜观察人员载置胳膊的桌子上表面较高的位置。因而,就上述的检查过程中的(1)、(5)、(8)的利用操作环5a进行的物镜4的切换操作而言,在大拇指载置于操作环5a的正面侧并将其他的手指载置于操作环5a的背面侧地旋转操作环5a、或者如图11所示地仅将大拇指载置于操作环5a、使大拇指左右移动而旋转操作环5a。在用大拇指和其他的手指操作操作环5a的情况下,显微镜观察人员在抬起胳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因此疲劳增大。此外,在仅用大拇指操作操作环5a的情况下,是在将胳膊肘支在桌子上而抬起手的状态下进行的,虽然与抬起胳膊的状态下的操作相比能够减轻疲劳,但由于换镜旋座5采用卡扣机构,因此在脱扣-滑动旋转-扣入这样的一连串的操作中需要微妙的操作感,使得在扣入时不超出卡扣。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1的正像显微镜100中,如图5所示,在将胳膊肘支在桌子上的状态下将大拇指载置于操作环5a的正面侧的操作部5b时,由于将手抓部10配置在其他的手指所处的显微镜主体1的部位、即换镜旋座5的上方且是背面侧,因此能够使用大拇指和其他的手指,在减轻显微镜观察人员的疲劳的同时可靠地进行操作环5a的操作。此外,由于手抓部10配置在通过如图5所示地在将胳膊肘支在桌子上的状态下升降前臂而能够进行操作环5a和聚焦手柄9的操作的位置,因此在利用操作环5a切换物镜4之后,能够在借助目镜7观察标本2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将焦点对准标本2的操作(上述的(5)~(6)的操作)。此外,由于手抓部10自显微镜主体1突出且上色为与显微镜主体1等不同的颜色,因此将形状和彩色作为抓手进行的操作、特别是盲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实施方式1的手抓部10配置在左右两侧,但也可以是形成于在从显微镜观察人员观察时左右的任一侧。
此外,手抓部10的主体部10a自环状部10c形成平缓的突起状,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设为主体部10a自环状部10c形成角度地突起的手抓部10A。
并且,也可以是手抓部10能够相对于显微镜主体1进行装拆。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手抓部10B的图。图7的(a)是手抓部10B的俯视图,图7的(b)是图7的(a)的A-A线剖视图,图7的(c)是变更了手抓部10B安装于显微镜主体1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手抓部10B呈矩形板状,在主体部10a的两端部具有长孔的沉孔10d。向该沉孔10d中穿入固定螺钉10e,将手抓部10B固定于显微镜主体1。沉孔10d是手抓部10B的短边方向较长的长孔,通过像图7的(c)那样使固定螺钉10e相对于沉孔10d的固定位置错开,从而能够变更手抓部10B安装于显微镜主体1的安装位置。通过变更手抓部10B安装于显微镜主体1的安装位置,从而能够变更从操作环5a的操作部5b到手抓部10B的手抓面10b的距离,因此显微镜观察人员能够在易于操作的位置配置手抓部10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和变形例中,说明了使用朝内换镜旋座的情况,但在使用朝外换镜旋座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设置手抓部来减轻显微镜观察人员的疲劳。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正像显微镜100D的换镜旋座附近的侧视图。
正像显微镜100D具有朝外的换镜旋座5D,该换镜旋座5D以除了观察光轴O上的物镜4之外的物镜4朝向正面侧的方式安装于臂部1c的下表面。
换镜旋座5D的操作环5a具有臂部1c侧的呈圆筒形状的圆筒部5a-1和物镜4侧的呈截头圆锥状的圆锥部5a-2。圆筒部5a-1的外周和圆锥部5a-2的外周被进行了滚花加工。
显微镜观察人员通过将大拇指载置于圆锥部5a-2的正面侧的操作部5b-2并将其他的手指载置于手抓部10的手抓面10b来旋转操作环5a。由于圆锥部5a-2呈截头圆锥状,因此正面侧的操作部5b-2变为大致铅垂。因此,物镜4的切换操作变容易。此外,显微镜观察人员也可以将大拇指载置于圆筒部5a-1的正面侧的操作部5b-1并将其他的手指载置于圆筒部5a-1的背面侧来旋转操作环5a。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正像显微镜呈手抓部自显微镜主体凹入的凹形状。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正像显微镜200的侧视图。
正像显微镜200在显微镜观察人员旋转操作环5a时载置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的部位、即换镜旋座5的上方且是背面侧具有手抓部110。手抓部110具有呈自显微镜主体1凹入的凹形状的主体部110a,主体部110a的正面侧成为手抓面110b。手抓部110自显微镜主体1凹入的凹部的深度优选为供其他的手指勾挂的量的长度、例如5mm以上。此外,凹部的长度优选为50mm以上,凹部的宽度优选为15mm以上,以供其他的指尖进入到凹部内。
优选的是,手抓部110在从显微镜观察人员侧观察时设于显微镜主体1的左右两侧或者左右的任一侧,将手抓部110和其附近设为与显微镜主体1和操作环5a不同的色彩。
在本实施方式2的正像显微镜200中,由于手抓部110配置于在将胳膊肘支在桌子上的状态下将大拇指载置于操作部5b时显微镜主体1的供其他的手指所处的部位,因此能够在减轻显微镜观察人员的疲劳的同时可靠地进行操作环5a的操作。此外,由于手抓部110呈凹部形状,且上色为与显微镜主体1等不同的颜色,因此根据形状和彩色进行的手抓操作、特别是盲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像以上那样,本发明的正像显微镜主要可用于检查用所使用的正像显微镜。
附图标记说明
1、显微镜主体;1a、基底部;1b、支架部;1c、臂部;2、标本;3、载物台;4、物镜;5、换镜旋座;5a、操作环;5a-1、圆筒部;5a-2、圆锥部;5b、5b-1、5b-2、操作部;6、镜筒;7、目镜;8、TV端口;9、聚焦手柄;10、10A、10B、110、手抓部;10a、主体部;10b、手抓面;10c、环状部;10d、沉孔;10e、固定螺钉;100、100D、200、300、正像显微镜。

Claims (6)

1.一种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该正像显微镜包括:
载物台,其用于载置标本;
换镜旋座,其用于保持多个物镜,该换镜旋座通过旋转操作环而能够将所述物镜切换到观察光轴上;
镜筒,其具有使观察光轴上的所述物镜所会聚的光入射到目镜的光学系统;
显微镜主体,其具有基底部、竖立设置于基底部的背面侧且用于保持所述载物台的支架部、以及臂部,该臂部支承于所述支架部并朝向正面侧延伸,该臂部在上部安装有所述镜筒,在下部安装有所述换镜旋座;以及
手抓部,其固定于所述显微镜主体,位于所述换镜旋座和所述镜筒的下方之间,在旋转所述操作环时,该手抓部用于载置显微镜观察人员的除大拇指之外的任意手指,
所述手抓部位于所述换镜旋座和所述臂部之间且是该正像显微镜的左右的任一侧或左右两侧,且所述手抓部相对于所述显微镜主体不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抓部呈自所述显微镜主体突出的突起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抓部呈自所述显微镜主体凹入的凹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抓部呈载置手指的面平缓的凹凸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抓部能够相对于该正像显微镜进行装拆,所述手抓部距所述操作环的距离能够变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像显微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镜旋座是以多个所述物镜朝向正面侧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臂部的朝外换镜旋座,
所述操作环包括位于所述臂部侧且呈圆筒形状的圆筒部和位于所述物镜侧且呈截头圆锥状的圆锥部。
CN201780017417.0A 2016-03-16 2017-03-03 正像显微镜 Active CN108780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2757 2016-03-16
JP2016052757A JP6637350B2 (ja) 2016-03-16 2016-03-16 正立顕微鏡
PCT/JP2017/008505 WO2017159404A1 (ja) 2016-03-16 2017-03-03 正立顕微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0219A CN108780219A (zh) 2018-11-09
CN108780219B true CN108780219B (zh) 2021-09-14

Family

ID=5985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7417.0A Active CN108780219B (zh) 2016-03-16 2017-03-03 正像显微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29174A1 (zh)
JP (1) JP6637350B2 (zh)
CN (1) CN108780219B (zh)
WO (1) WO2017159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6789B (zh) * 2019-02-26 2021-10-22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高内涵超分辨一体化显微成像系统及方法
DE102021001403A1 (de) 2021-03-16 2022-09-22 Systamatec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nehmen und Positionieren von bis zu 4 optischen Objektiven über einem Beobachtungspunkt mit einer zentralen Drehachse in Mikroskop Anwendungen
PL437476A1 (pl) 2021-03-31 2022-10-03 Uniwersytet Warszawski Mikroskop optyczn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122A (zh) * 1995-12-27 2002-05-15 欧林巴斯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显微镜
CN101910906A (zh) * 2007-12-27 2010-12-08 西泰克公司 用于单手控制显微镜功能的仪器
CN204462532U (zh) * 2015-03-24 2015-07-08 管星 创新型电子检验显微镜
CN10509351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显微镜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7177A (en) * 1989-09-13 1994-08-09 Nikon Corporation Microscope
US5198927A (en) * 1989-09-20 1993-03-30 Yale University Adapter for microscope
US7315414B2 (en) * 2004-03-31 2008-01-01 Swift Instruments, Inc. Microscope with adjustable stag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122A (zh) * 1995-12-27 2002-05-15 欧林巴斯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显微镜
CN101910906A (zh) * 2007-12-27 2010-12-08 西泰克公司 用于单手控制显微镜功能的仪器
CN105093511A (zh) * 2014-05-23 2015-11-2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显微镜装置
CN204462532U (zh) * 2015-03-24 2015-07-08 管星 创新型电子检验显微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37350B2 (ja) 2020-01-29
US20180329174A1 (en) 2018-11-15
WO2017159404A1 (ja) 2017-09-21
JP2017167353A (ja) 2017-09-21
CN108780219A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0219B (zh) 正像显微镜
US4762405A (en) Inverted-design microscope
US8624967B2 (en) Integrated portable in-situ microscope
US20070177258A1 (en) Arrangement for micromanipulation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JP4267030B2 (ja) 顕微鏡装置、コントローラ、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136223B2 (en) Erogonomically arranged object adjustment controls
EP2947494A1 (en) Microscope apparatus
US7408704B2 (en) Device for optically controlled micro-manipulation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US6791767B2 (en) Magnetic optical element holder and microscope assembly including same
US7324275B2 (en) Microscope stage apparatus and movement means
JP7251957B2 (ja) 拡大観察装置
JP2015082099A (ja) 顕微鏡を制御する制御装置、顕微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68992B2 (ja) 拡大観察装置
US9869853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for microscope and microscope
JP2009037039A (ja) 顕微鏡の光学素子切換装置
JP5166200B2 (ja) 顕微鏡
JP4751501B2 (ja) 光学要素切換ターレット
US20030030898A1 (en) Microscope having switchable illumination in at least two spectral regions, and apparatus for illumination switchover
Salmon et al. Proper align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JP2004109919A (ja) 倒立顕微鏡
JP2000338418A (ja) 顕微鏡
JP2001021815A (ja) ビデオマイクロスコープ
Salmon et al. Proper align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Salmon et al. Proper align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light microscope
JP2014092640A (ja) 顕微鏡および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5

Address after: Nagano

Patentee after: Yijingt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