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7941A -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7941A
CN108777941A CN201780016129.3A CN201780016129A CN108777941A CN 108777941 A CN108777941 A CN 108777941A CN 201780016129 A CN201780016129 A CN 201780016129A CN 108777941 A CN108777941 A CN 108777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threshing
grilled
dirt valve
stal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6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7941B (zh
Inventor
小林宜泰
林茂幸
松林智也
安田和男
小柳大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60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8622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460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8192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107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4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7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7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7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0Fee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 A01F12/22Threshing cylinders with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44Grain cleaners; Grain separa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在脱粒体的前部,具备将谷秆朝向脱粒体的后方扒入的扒入部;在扒入部上,具备越靠脱粒体的前端侧越小径的尖细状的基台部、设置在基台部的外周部上的螺旋叶片、和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比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径,且比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径小径,被连结在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前侧,支承基台部;在这样的脱谷装置中,不易发生谷秆向螺旋叶片的卡挂。跨越螺旋叶片(32)和支承部件(33)设置有导引部件(37)。导引部件(37)将螺旋叶片(32)的起始端部的外周缘与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相连。

Description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1]
作为以往的脱谷装置,有以下这样的脱谷装置:在脱粒室中具备能够绕脱粒体轴芯旋转驱动地被支承的脱粒体;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体的后方扒入的扒入部;并且在前述脱粒体上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对由前述扒入部送入的谷秆进行脱谷处理的脱粒处理部。在这样的脱谷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有在扒入部上具备以下部分的结构:基台部(在公报中是躯体部分),是越靠脱粒体的前端侧越小径的尖细状;螺旋叶片(在公报中是螺旋齿),设置在基台部的外周部;以及支承部件(在公报中是前壁部件),比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径且比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径小径,被连结在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前侧,支承基台部。借助基台部的尖细状,使基台部周围的空间变大,容易接纳大量的谷秆,并且,支承框架的外径比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径,且支承部件的外径比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径小径,所以能够在使由支承部件对于基台部的支承变得牢固的同时,使螺旋叶片的外周部从支承部件向支承部件的外侧突出,容易使螺旋叶片作用在谷秆上。
[背景技术2]
作为以往的联合收割机,有以下这样的联合收割机:其具备将割取谷秆输送的给料器、和被投入来自前述给料器的割取谷秆并对被投入的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谷装置。在这样的联合收割机中,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有以下这样的结构:在脱谷装置中具备脱粒体和多个送尘阀,所述脱粒体能够旋转驱动地设置在脱粒室中,所述多个送尘阀以在沿着前述脱粒体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被支承在前述脱粒室的顶板上,并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这种联合收割机借助脱粒体对位于脱粒室中的脱谷处理物赋予转动力,送尘阀对于被赋予了转动力的脱谷处理物进行引导作用,由此容易使脱谷处理物向脱粒室的后方流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4898号公报(图3)。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62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课题1](与上述[背景技术1]对应)
在这种脱谷装置中,支承部件的外径比螺旋叶片的外径小径,螺旋叶片的外周部从支承部件向支承部件的外侧突出,所以在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处的外周缘与支承部件的外周缘之间形成阶差,谷秆容易卡挂在呈从支承部件突出到支承部件的外侧的状态的螺旋叶片的前端缘上。在谷秆卡挂在螺旋叶片上的情况下,有谷秆原样滞留而引起谷秆堵塞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发生谷秆向螺旋叶片的卡挂的脱谷装置。
[课题2](与上述[背景技术2]对应)
在采用以往的技术设置送尘阀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以下这样的不良状况。
在脱谷装置的前部侧,起因于脱谷处理物被投入起的经过时间较短、或从脱谷处理物开始接受脱粒处理起的经过时间较短,容易有大量的脱谷处理物位于那里。此外,在将脱粒体与顶板的间隔扩大、以便能够将大量的谷秆一起投入到脱谷装置中的情况下,大量的脱谷处理物位于脱粒体与顶板之间。在构成为使位于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位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的附近,使得即使大量的脱谷处理物位于那里、送尘阀也能够可靠地对脱谷处理物作用的情况下,位于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也与位于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同样,位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的附近。于是,以单粒化的状态位于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谷粒容易受到由送尘阀带来的引导作用,谷粒容易被向脱谷装置的外部排出。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在将脱谷处理物借助送尘阀朝向脱粒室的后方引导的结构中,能够在抑制谷粒被向脱谷装置外排出的谷粒损失的同时,使位于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脱谷处理物不论量怎样都能够朝向脱粒室的后方顺畅地流动。
[解决手段1](与上述[课题1]对应)
本发明的脱谷装置,在脱粒室中具备能够绕脱粒体轴芯旋转驱动地被支承的脱粒体;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体的后方扒入的扒入部,并且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对被前述扒入部送入的谷秆进行脱谷处理的脱粒处理部;在前述扒入部上,具备越靠前述脱粒体的前端侧越小径的尖细状的基台部、设置在前述基台部的外周部上的螺旋叶片、和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比前述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径,且比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径小径,被连结在前述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前侧,支承前述基台部;具备导引部件,所述导引部件跨越前述螺旋叶片和前述支承部件设置,将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周缘与前述支承部件的外周缘相连。
根据本方案,将在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处的螺旋叶片的外周缘与支承部件的外周缘之间形成的阶差用导引部件罩住,将谷秆从支承部件的外周缘向螺旋叶片的外周缘用导引部件引导,能够使得谷秆不易卡挂在螺旋叶片的前端缘上。
因而,在是螺旋叶片的外周部从支承部件向其外侧突出的结构的同时,谷秆不易卡挂在螺旋叶片上,能够使谷秆向脱粒处理部顺畅地流动而效率良好地进行脱谷处理。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导引部件被前述支承部件支承。
根据本方案,使支承部件将导引部件的起始端侧牢固地支承,以使其不会在来自谷秆的反作用力下移位,能够使谷秆可靠地接纳到导引部件中。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导引部件在相对于前述支承部件前后重叠的状态下,借助前后方向朝向的紧连件连结在前述支承部件上;具备将前述支承部件从前侧覆盖的罩。
根据本方案,通过将紧连件切换为作用状态和解除状态,能够将导引部件相对于支承部件容易地拆装,并且在支承部件的前侧,紧连件被罩覆盖,能够由罩避免谷秆卡挂在紧连件上、或紧连件因与谷秆的摩擦而磨损的情况。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导引部件被前述螺旋叶片支承。
根据本方案,能够使螺旋叶片将导引部件的末端侧牢固地支承,以使其不会在来自谷秆的反作用力下移位,将谷秆用导引部件向螺旋叶片可靠地引导。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导引部件是与前述螺旋叶片及前述支承部件不同的部件。
根据本方案,当导引部件磨损或变形时,能够仅将导引部件更换而便宜地修理。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前述螺旋叶片上,具备被固定在前述基台部的外周部上的螺旋状的安装部件、和被安装在前述安装部件的输送面侧的螺旋状的内衬部件;前述内衬部件借助紧连件连结在前述安装部件上,并且前述导引部件借助紧连件连结在前述内衬部件上。
根据本方案,借助紧连件的解除,能够将内衬部件从安装部件拆下,借助紧连件的解除,能够使内衬部件与导引部件分离,所以当内衬部件磨损或变形时,能够仅将内衬部件更换而便宜地修理。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将前述内衬部件向前述安装部件连结的紧连件和将前述导引部件向前述内衬部件连结的紧连件是相同的部件;前述安装部件、前述内衬部件和前述导引部件在以该顺序被前后重叠的状态下借助相同的紧连件一起紧固连结。
根据本方案,仅通过将紧连件切换为解除状态,就能够一下子进行内衬部件从安装部件的拆卸和内衬部件从导引部件的分离,能够轻松而效率良好地进行内衬部件的更换作业。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螺旋叶片和前述导引部件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方案,能够将螺旋叶片和导引部件一下子形成而便宜地得到。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导引部件的外周缘将前述支承部件的外周缘与前述螺旋叶片的外周缘平滑地相连。
根据本方案,将谷秆从支承部件向螺旋部件用导引部件的外周缘顺畅地引导,能够使谷秆顺畅地流动。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前述螺旋叶片的末端侧的从前述基台部的竖起高度比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侧的从前述基台部的竖起高度低。
根据本方案,不论基台部的尖细状如何,都能够将扒入部构成为螺旋叶片从起始端侧到末端侧的外径为相同或接近于相同的外径的简洁的构造。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前述脱粒室的前部具备将谷秆的全秆投入的供给口;在前述脱粒处理部中,具备:支轴,被配置在前述脱粒体轴芯上;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是棒状的,以沿着前述脱粒体轴芯的姿势,在前述脱粒体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脱粒齿,是棒状的,以朝向前述脱粒体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在前述脱粒齿支承部件上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设置;以及板状部件,被前述支轴支承,将前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的中间部支承;前述脱粒齿支承部件以位于比前述板状部件的外周缘更靠前述脱粒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的状态,被前述板状部件的外周部支承。
根据本方案,对被从供给口投入到脱粒室中、被扒入部向脱粒处理部扒入的谷秆实施由脱粒齿支承部件及脱粒齿进行的击打及脱粒齿的梳刮等进行的脱谷处理,容许通过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从脱粒齿支承部件彼此之间向脱粒体的内部空间进入,能够一边将内部空间的处理物和没有向内部空间进入的处理物搅拌,一边对这些处理物实施由脱粒齿支承部件及脱粒齿的击打及脱粒齿的梳刮等进行的脱谷处理。由于脱粒齿支承部件在位于比板状部件的外周缘更靠脱粒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的状态下被板状部件的外周部支承,所以能够用板状部件牢固地支承脱粒齿支承部件,可靠地进行由脱粒齿支承部件及脱粒齿进行的击打及脱粒齿的梳刮,能够对遍及全秆被投入到脱粒室中的谷秆可靠地进行脱谷处理。
[解决手段2](与上述[课题2]对应)
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具备:给料器,输送割取谷秆;以及脱谷装置,被投入来自前述给料器的割取谷秆,对被投入的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在前述脱谷装置中,具备能够旋转驱动地设置在脱粒室中的脱粒体、和多个送尘阀,所述多个送尘阀在前述脱粒室的顶板上以在沿着前述脱粒体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被支承,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根据本方案,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间隔比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间隔窄,所以不论位于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脱谷处理物的量多少,送尘阀都能够可靠地对脱谷处理物进行引导作用。
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间隔比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送尘阀的下端与脱粒体的外周部的间隔宽,所以能够抑制位于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谷粒受到送尘阀的引导的情况。
因而,抑制了谷粒因受到由送尘阀带来的引导而被向脱谷装置的外部排出的情况,并且不论位于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脱谷处理物多少,都能够使其朝向脱粒室的后方顺畅地流动,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脱谷处理。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位于前述扒入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在扒入部中,有大体积的脱谷处理物,但由于扒入部上方的送尘阀与脱粒体外周部的间隔较窄,所以送尘阀能够对大体积的脱谷处理物可靠地进行引导作用,能够使得脱谷处理物向脱粒室内部侧顺畅地流动。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且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脱粒处理部;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由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送尘阀与脱粒体外周部的间隔比脱粒处理部的后部上方的送尘阀与脱粒体外周部的间隔窄,所以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侧的脱谷处理物即使是大量的,也可靠地受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上方的送尘阀的引导,能够向脱粒室的后方顺畅地流动。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沿着前述脱粒体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前述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处的从前述顶板朝向前述脱粒体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高度比前述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两端侧部分处的从前述顶板朝向前述脱粒体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高度高。
根据本方案,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所位于的部位处的脱粒体外周部与顶板的间隔比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两端侧部分所位于的部位处的脱粒体外周部与顶板的间隔宽,所以对于沿着送尘阀流动的脱谷处理物,能够在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所位于的部位和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两端侧部分所位于的部位赋予不同的压缩力及输送力,容易将脱谷处理物解开。
为了将本发明做成更优选的形态,具备以下的方案。
具备以下方案: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且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脱粒处理部;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以其下端缘越靠进给方向起始端侧越接近于前述顶板的方式,形成为尖细形状;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量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量大,并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大。
根据本方案,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尖细量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尖细量大,并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比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大,所以能够将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前端部做成脱谷处理物不易卡挂的尖细形状。
能够以在前端部不易卡挂脱谷处理物、不易发生脱谷处理部的滞留或堵塞的状态,得到下端位于距脱粒体外周部的旋转轨跡较近的位置、将位于脱谷处理部的前部的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的后方有效地进给的送尘阀,不论位于脱谷处理部的前部的脱谷处理物多少,都能够将其向脱粒室的后方顺畅地进给而效率良好地进行脱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侧视图。
图2是表示脱谷装置的纵剖左侧视图。
图3是表示脱谷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脱粒体的扒入部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脱粒体的脱粒处理部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部分断裂状态的脱粒体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拆下状态的导引部件及内衬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导引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IX-IX截面向视图。
图10是表示螺旋叶片的末端侧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位于扒入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后视图。
图12是表示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后视图。
图13是表示位于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送尘阀的后视图。
图14是表示具备第1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具备第2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具备第3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具备第4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说明有关本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实施方式。对应用到作为联合收割机的一例的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中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侧视图。将图1所示的[F]的方向定义为自行进车的前侧,[B]的方向定义为自行进车的后侧,纸面表侧的方向定义为自行进车的左侧,纸面背侧的方向定义为自行进车的右侧。
如图1所示,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将方管材等多个钢材连结而构成车体框架1的自行进车。在车体框架1上的前部的右侧区域中形成有搭乘驾驶部2。在搭乘驾驶部2上,装备有将搭乘空间覆盖的遮棚2a。在车体框架1的下部,装备有左右一对的履带式行进装置3。在车体框架1上的左侧的前端部,以能够进行以左右朝向的升降轴芯P1为支点的升降摆动的状态连结着割取输送部4,所述割取输送部4在作业行进时将位于车体的前方的水稻、麦或油菜籽等作物的谷秆割取并输送。割取输送部4的升降摆动通过跨越车体框架1和给料器5而架设的油压式的升降缸6的伸缩动作来进行。在车体框架1的左半部,设置有脱谷装置7,所述脱谷装置7将割取输送部4输送的割取后的谷秆作为脱谷对象物接纳并进行脱谷处理,对脱谷处理后的处理物实施甄选处理。在车体框架1的右后部,设置有谷粒箱8,所述谷粒箱8将由扬送装置(未图示)从脱谷装置7输送来的单粒化谷粒回收并储存。在谷粒箱8中,装备有将所储存的谷粒运出的由螺杆输送机构成的运出螺旋推运器9。
对割取输送部4进行说明。
割取输送部4随着车体的行进,借助配备在其前部的左右两端上的分禾器11,将未割谷秆梳理分类为收获对象的谷秆和收获对象外的谷秆。此外,借助配备在割取输送部4的前部上方的旋转拨禾轮12,将收获对象谷秆的穂尖侧朝向后方扒入,借助装备在割取输送部4的底部的理发推子型的割取装置13,将收获对象谷秆的株根侧切断,将收获对象的谷秆割取。然后,借助配备在割取装置13的后方的横送螺旋推运器14,将割取谷秆聚拢在左右方向的规定部位并向后方送出,借助从该规定部位到脱谷装置7架设的给料器5,将割取谷秆向脱谷装置7投入。
对脱谷装置7进行说明。
在脱谷装置7及脱粒体21的说明时,设脱谷装置7及脱粒体21的处理起始端侧[谷秆投入侧(图2的纸面下侧)]为“前”,设脱谷装置7及脱粒体21的处理末端侧[谷秆排出侧(图2的纸面上侧)]为“后”。
图2是表示脱谷装置7的纵剖左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在脱谷装置7中,具备将给料器5投入的割取谷秆作为脱谷处理物并对该脱谷处理物实施脱谷处理的脱谷部7A、对脱谷处理后的处理物实施甄选处理的甄选部7B、以及将甄选处理后的回收对象的处理物回收的回收部7C。在该脱谷装置7中设定为,脱谷部7A中的脱谷处理方向及甄选部7B中的甄选处理方向与车体的前后方向一致,脱谷处理方向的上游侧及甄选处理方向的上游侧位于车体的前侧。
如图2所示,在脱谷部7A中,具备形成在脱谷装置7的上部的脱粒室20。在脱粒室20中支承着脱粒体21,以将其以脱谷装置前后朝向的脱粒体轴芯为旋转轴芯P2、向后视左旋方向R(参照图5)旋转驱动。在脱粒室20的前下部,形成有能够进行给料器5扒起输送来的脱谷处理物向脱粒室20的投入的供给口22。在脱粒室20的后下部,形成有能够进行脱谷处理后的排出对象的处理物从脱粒室20的排出的排尘口23。在脱粒体21的周围中的脱粒体21的下方的区域,配备有前后方向观察为U字状(参照图4)的承接网24。
脱粒室20由支承脱粒体21的前支承壁25和后支承壁26、设置在脱粒体21的上方的顶板27及承接网24等划区形成。如图2、图4所示,承接网24具备:多根纵撑条24a,以沿着脱粒体21的周向的方式,在沿着脱粒体轴芯的方向观察形成为圆弧形状,在沿着脱粒体轴芯的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以及多根横撑条24b,形成为沿着脱粒体轴芯的方向的直线形状,在与纵撑条24a交叉的状态下在脱粒体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排列。脱粒体21具备设置在脱粒体21的前部的扒入部30和设置在脱粒体21的后部的脱粒处理部40。
因而,脱谷部7A将由给料器5从供给口22投入到脱粒室20中的割取谷秆的从株根到穂尖的全秆作为脱谷处理物,借助扒入部30向脱粒室20的内部侧送入,借助脱粒处理部40和承接网24进行脱谷处理,使由脱谷处理得到的谷粒从承接网24向甄选部7B漏下,将由脱谷处理产生的脱谷排秆及碎秸秆等从排尘口23向脱谷装置7的外部排出。
对脱粒体21进行说明。
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脱粒体21具备:支轴29,被脱粒室20支承,以将脱谷部7A的处理方向上的脱粒体轴芯作为旋转轴芯P2进行旋转驱动;扒入部30,设置在脱粒体21的前部,被支轴29旋转驱动;以及脱粒处理部40,被设置在脱粒体21中的扒入部30的后侧的部位,被支轴29旋转驱动。
脱粒处理部40具备支承在支轴29上、被支轴29旋转驱动的脱粒体主体21A。在作为脱粒体21的外周面的脱粒体主体21A的外周面上,以在沿着脱粒体轴芯的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并且以在脱粒体21的周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设置有多个脱粒齿41。各脱粒齿41从脱粒体主体21A的外周面朝向脱粒体径向外侧突出。
如图2、图5、图6所示,脱粒体主体21A具备6根棒状的脱粒齿支承部件42,其以沿着脱粒体轴芯的状态且以在支轴29的周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支承在支轴29上。在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上,以在沿着脱粒体轴芯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支承着多个棒状的脱粒齿41。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脱粒齿41从脱粒齿支承部件42朝向脱粒体21的径向外侧突出。在支轴29的处理方向起始端部,一体旋转地设置有圆盘状的前支承部件43。在支轴29的处理方向末端部,一体旋转地设置有圆盘状的后支承部件44。在支轴29中的前支承部件43与后支承部件44之间的部位,一体旋转地设置有在处理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3个圆盘状的板状部件45。将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前端侧支承在前支承部件43的外周部上,将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中间部支承在各板状部件45的外周部上,将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后端侧支承在后支承部件44的外周部上,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一体旋转地支承在支轴29上。与6根脱粒齿支承部件42外接的圆筒面成为脱粒体主体21A的外周面。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如图5所示,以位于比板状部件45的外周缘45a更靠板状部件45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状态支承在板状部件45的外周部上。具体而言,脱粒齿支承部件42进入到板状部件45的凹入部中,经由板状的连结部件47连结在板状部件45上。将连结部件47和脱粒齿支承部件42借助焊接连结。将连结部件47和板状部件45借助连结螺栓连结。
将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上的脱粒体轴芯方向上的脱粒齿41的排列间距设定为相同。将在脱粒体周向上相邻的一对脱粒齿支承部件42以前后朝向相反的状态支承在前支承部件43、板状部件45及后支承部件44上,构成为,在脱粒体周向上,相邻的一对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另一方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脱粒齿41位于一方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脱粒齿彼此的间隙处。能够进行各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拆装而构成,在脱粒齿41上发生了磨损时,能够将脱粒齿支承部件42的前后朝向替换。
在本实施例中,脱粒齿支承部件42由圆管钢材构成。在脱粒齿支承部件42中,除了圆管钢材以外,还可以采用圆钢材、方棒钢材、方管钢材等各种棒状部件。此外,在脱粒齿支承部件42中,还可以采用角材或槽材。在本实施例中,各脱粒齿41由圆钢材构成。在脱粒齿41中,除了圆钢材以外,还可以采用方棒钢材、圆管材、各管材等各种棒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板状部件45,采用支轴29与脱粒齿支承部件42之间遍及整个区域封闭的形状的板状部件。作为板状部件45,可以采用在支轴29与脱粒齿支承部件42之间具有沿板状部件45的周向排列的多个贯通孔的形状的板状部件。
脱粒体21构成为在内部形成有经由脱粒齿支承部件42彼此之间连通到脱粒室20的内部空间S2(参照图5、图6)的笼状,并且构成为,以在脱粒体21的周向及处理方向上隔开间隔整齐排列的状态具备从脱粒体21的外周面朝向脱粒体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脱粒齿41,构成为所谓的条形的脱粒体。
因而,脱粒体21通过以处理方向的脱粒体轴芯为旋转轴芯P2向后视左旋方向R旋转,将来自扒入部30的脱谷处理物导入到脱粒处理部40与承接网24之间。脱粒体21对位于与承接网24之间的脱粒处理空间S1(参照图2)中的脱谷处理物实施由脱粒齿支承部件42及脱粒齿41的击打及脱粒齿41的梳刮等进行的脱谷处理,容许由该脱谷处理得到的处理物向内部空间S2的进入,将脱粒处理空间S1的处理物和内部空间S2的处理物搅拌,同时对这些处理物实施由脱粒齿支承部件42及脱粒齿41的击打及脱粒齿41的梳刮等进行的脱谷处理。
对扒入部30进行说明。
如图2、图4、图6所示,扒入部30具备越靠脱粒体21的前端侧越为小径的基台部31、和以从基台部31的外周部朝向基台部31的外侧竖起的状态设置在基台部31的外周部的螺旋叶片32。具备2个螺旋叶片32。2个螺旋叶片32以在基台部31的周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2重螺旋状,从基台部31的后端部跨至前端部而设置。2个螺旋叶片32以螺旋叶片32的末端侧的从基台部31的竖起高度A1(参照图6)比螺旋叶片32的起始端侧的竖起高度A2(参照图6)低的状态设置。不论基台部31的尖细形状如何,螺旋叶片32的从末端侧到起始端侧的整体的外径都为恒定或大致恒定。以在螺旋叶片32的较长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在基台部31的外周部上立设有多个支承部件39,所述多个支承部件39在与螺旋叶片32的输送面侧相反的侧面中支承螺旋叶片32。
基台部31由被卷绕为圆锥台状的金属板部件构成。基台部31的后端部被连结在前支承部件43上。基台部31的后端侧被支承在前支承部件43上。跨越基台部31的前端部和支轴29,连结着圆盘状的支承部件33。基台部31的前端侧被支承在支承部件33上。支承部件33具有比基台部31的前端的外径大的径,并且具有比2个螺旋叶片32的外径小的径。
基台部31经由支承部件33及前支承部件43被支轴29驱动,2个螺旋叶片32以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为旋转轴芯被旋转驱动。扒入部30将由给料器5从供给口22投入到脱粒室20中的割取谷秆的从株根到穂尖的全秆作为脱谷处理物,用旋转的螺旋叶片32将其沿着引导底板34(图2参照)朝向脱粒体21的后方扒入,向脱粒体21的脱粒处理部40与承接网24之间的脱粒处理空间S1送入。
在各螺旋叶片32上,如图4、图8、图9所示,跨越螺旋叶片32的起始端侧和支承部件33设置有导引部件37。导引部件37具有外周缘37a,由外周缘37a将螺旋叶片32的起始端部的外周缘32a与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33a相连。螺旋叶片32的外周缘32a具体而言,由后述的内衬部件35的外周缘形成。导引部件37的外周缘37a与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33a及螺旋叶片32的外周缘32a平滑地相连。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33a与螺旋叶片32的外周缘32a被导引部件37的外周缘32a平滑地相连。螺旋叶片32的外周缘32a与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33a之间的阶差被导引部件37覆盖,承受由螺旋叶片32进行的扒入的脱谷处理物被导引部件37从支承部件33的外周缘33a向螺旋叶片32的外周缘32a引导。能够防止脱谷处理物卡挂在从支承部件33向支承部件33的外侧竖起的螺旋叶片32的前端缘32b(参照图8)上。
如图6~图9所示,导引部件37由与螺旋叶片32及支承部件33不同的部件构成,被支承部件33及螺旋叶片32支承。在导引部件37磨损或变形的情况下,可以将导引部件37从支承部件33及螺旋叶片32拆下而更换为新的导引部件。
具体而言,如图8、图9所示,将导引部件37的起始端侧相对于支承部件33前后重叠,将导引部件37和支承部件33用前后方向朝向的紧连件38连结。设置有2个紧连件38。各紧连件38具备从支承部件33的后方将导引部件37及支承部件33朝向前方贯通的连结螺栓38a、和在支承部件33的前侧与连结螺栓38a螺纹接合的螺纹部件38b。将螺纹部件38b借助焊接固定在支承部件33的前表面侧。
如图8、图9所示,将导引部件37的末端侧相对于螺旋叶片32前后重叠,将导引部件37和螺旋叶片32借助前后方向朝向的紧连件36连结。设置有2个紧连件36。各紧连件36具备从螺旋叶片32的前方将螺旋叶片32及导引部件37朝向后方贯通的连结螺栓36a、和在导引部件37的后侧与连结螺栓36a螺纹接合的螺纹部件36b。如图7所示,用于一方的连结螺栓36a的螺纹部件36b和用于另一方的连结螺栓36a的螺纹部件36b一体地形成。螺纹部件36b如图4、图7、图8所示,具备伸出部36c,所述伸出部36c从对2个连结螺栓36a中的位于螺旋叶片32的内周侧的连结螺栓36a作用的螺纹孔所位于的部位进一步朝向螺旋叶片32的内周侧伸出。螺纹部件36b以由伸出部36c较大地确保的紧固面积推压作用在内衬部件35上。作为紧连件36、38,并不限于连结螺栓36a、38a及螺纹部件36b、38b,可以采用带头的连结销及相对于带头的连结销能够拆装的防松脱销等。
如图2所示,在扒入部30的前方,以被前支承壁25支承的状态设置有罩46。罩46如图6所示,由具有比支承部件33的外径大的外径的圆盘状的板部件构成,将支承部件33的整体从前方覆盖。如图9所示,紧连件38中的从支承部件33向前方突出的部位被罩46覆盖,能够用罩46防止谷秆卡挂在紧连件38上。
在各螺旋叶片32上,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具备立设在基台部31的外周部上的螺旋状且板状的安装部件32A、和被安装在安装部件32A的输送面侧的螺旋状且板状的内衬部件35。
如图4、图8所示,内衬部件35中的与导引部件37重叠的起始端侧以外的部位被在内衬部件35的较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紧连件48连结在安装部件32A上。紧连件48与紧连件36同样,具备连结螺栓48a和螺纹部件48b。内衬部件35中的与导引部件37重叠的起始端侧向安装部件32A的连结和导引部件37向内衬部件35的连结由相同的紧连件36进行。在螺旋叶片32的起始端侧,安装部件32A、内衬部件35和导引部件37在以该顺序被前后重叠的状态下借助相同的紧连件38一起紧固连结。通过将紧连件38操作为解除状态,能够一下子进行导引部件37的末端侧从内衬部件35的分离、和内衬部件35的起始端侧从安装部件32A的拆卸。如图4、图6所示,在内衬部件35的较长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紧连件48中的跳过1个定位的紧连件48A中,在螺纹部件48b上具备从螺旋叶片32向外周侧突出、将脱谷处理物扒拢进给操作的突出部48c。
如图6、图10所示,在螺旋叶片32的末端侧的外周部上设置有缺口部32c。缺口部32c跨越安装部件32A和内衬部件35而设置。如图10所示,能够将螺旋叶片32的末端侧与脱谷装置7的横壁28的间隙K用缺口部32c扩大,能够使脱谷处理物容易向脱粒处理部40移动。
如图2、图3所示,在形成脱粒室20的顶板27的内表面侧,设置有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脱谷部7A的处理方向)上排列的多个送尘阀50。各送尘阀50由带板状的部件构成,经由在送尘阀50的较长方向上隔开间隔排列的多根安装螺纹件51被支承在顶板27上。各送尘阀50通过接触被脱粒体21赋予了转动力的脱谷处理物,将脱谷处理物朝向脱粒室20的后方引导。因而,送尘阀50促进脱谷处理物从排尘口23的排出。
图11是表示送尘阀50A的后视图,所述送尘阀50A是在多个送尘阀50中的位于脱谷装置7的前部侧的多个送尘阀50A、50B中的位于最靠脱谷装置前方侧的送尘阀,位于扒入部30的上方。图12是表示在位于脱谷装置7的前部侧的多个送尘阀50A、50B中的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前部的上方的多个送尘阀50B中的一个送尘阀50B的后视图。图13是表示多个送尘阀50C中的一个送尘阀50C的后视图,所述多个送尘阀50C是多个送尘阀50中的位于脱谷装置7的后部侧的多个送尘阀50C,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后部的上方。
如图2、图11、图12、图13所示,位于扒入部30的上方的送尘阀50A的下端50At及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50B的下端50Bt位于比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后部的上方的多个送尘阀50C的下端50Ct距作为脱粒体21的外周部的脱粒齿前端的旋转轨跡T更近的部位,构成为,即使位于脱谷装置7的前部侧(扒入部30及脱粒处理部40的前部)的脱谷处理物是大量的,也能够使送尘阀50A、50B可靠地作用于该脱谷处理物,将位于脱谷装置7的后部侧(脱粒处理部40的后部)的送尘阀50C构成为,使其难以对谷粒作用。
如图11所示,位于扒入部30的上方的送尘阀50A构成为从前端到后端的部位处的下端50At与旋转轨跡T的间隔a相同的状态。如图12所示,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50B构成为从前端部50Bs的末端到送尘阀50B的后端50Br的部位处的下端50Bt与旋转轨跡T的间隔a相同的状态。如图13所示,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后部的上方的送尘阀50C构成为从前端部50Cs的末端到送尘阀50C的后端50Cr的部位处的下端50Ct与旋转轨跡T的间隔b相同的状态。送尘阀50A的间隔a和送尘阀50B的间隔a为相同大小的间隔。送尘阀50C的间隔b为比送尘阀50A的间隔a及送尘阀50B的间隔a大的间隔。
如图11所示,送尘阀50A构成为以下的状态: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观察,送尘阀50A中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位于脱粒室20的横宽方向中央部的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Ah突出,送尘阀50A中的后端侧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Az突出。送尘阀50A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处的突出高度50Ah比送尘阀50A的后端侧部分处的突出高度50Az高。
如图12所示,送尘阀50B构成为以下的状态: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观察,送尘阀50B中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处的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径向上突出的高度50Bh比送尘阀50B中的两端侧部分处的从顶板27从脱粒体21向径向的突出高度50Bx、50Bz高。
具体而言,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观察,送尘阀50B中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位于脱粒室20的横宽方向中央部的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Bh突出,送尘阀50B中的前端侧部分(前端部50Bs或相对于前端部50Bs更靠横宽方向中央侧的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Bx突出,送尘阀50B中的后端侧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Bz突出。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h比前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x高。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h比后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z高。前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x比后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Bz高。
如图13所示,送尘阀50C构成为以下的状态: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观察,送尘阀50C中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处的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径向上突出的高度50Ch比送尘阀50C中的两端侧部分处的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径向上突出的高度50Cx、50Cz高。
具体而言,在沿着脱粒体21的旋转轴芯P2的方向观察,送尘阀50C中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位于脱粒室20的横宽方向中央部的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Ch突出,送尘阀50C中的前端侧部分(前端部50Cs或相对于前端部50Cs更靠宽度方向中央侧的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Cx突出,送尘阀50C中的后端侧部分从顶板27朝向脱粒体21在脱粒体21的径向上以突出高度50Cz突出。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h比前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x高。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h比后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z高。前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x比后端侧部分的突出高度50Cz高。
如图12、图13所示,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上方的送尘阀50B、50C的前端部50Bs、50Cs以其下端缘50BL、50CL越靠处理物的进给方向起始端侧越接近于顶板27的方式,被形成为尖细形状。将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前部的上方的送尘阀50B的前端部50Bs处的周向长度L1(脱粒体周向上的长度)相对于前端部50Bs处的缺口部K1的径向长度H1(脱粒体径向上的长度)的比例,设为送尘阀50B的尖细量BS。将位于脱粒处理部40的后部的上方的送尘阀50C的前端部50Cs处的周向长度L2相对于前端部50Cs处的缺口部K2的径向长度H2的比例,设为送尘阀50C的尖细量CS。将送尘阀50B的尖细量BS设定得比送尘阀50C的尖细量CS大。将送尘阀50B的前端部50Bs的周向长度L1设定得比送尘阀50C的前端部50Cs的周向长度L2大。送尘阀50B的下端50Bn与旋转轨跡T的间隔a比送尘阀50C的下端50Cn与旋转轨跡T的间隔b窄,但可以将送尘阀50B的前端部50Bs做成脱谷处理物不易卡挂的尖细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将送尘阀50C的前端部50Cs的下端缘形成为朝向脱粒室内侧突的曲线状。送尘阀50C的前端部50Cs的下端缘与送尘阀50B的前端部50Bs的下端缘50BL同样能够形成为直线状。
对甄选部7B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甄选部7B中,具备设置在承接网24的下方的摆动甄选装置55。在摆动甄选装置55中,通过装备在后端部的偏心凸轮式的驱动机构56动作而在前后方向上摆动。此外,在摆动甄选装置55的前下方配备有风车57。风车57由在左侧视中向左旋方向旋转的送风体产生甄选风。摆动甄选装置55一边摆动一边将来自承接网24的处理物等承接,将承接的处理物作为甄选对象的处理物,一边向甄选处理方向移送一边进行筛分甄选,并且借助来自风车57的甄选风进行风力甄选。
对回收部7C进行说明。
在回收部7C中,在摆动甄选装置55的甄选处理方向上游侧的下方形成有1号回收部58。此外,在摆动甄选装置55的甄选处理方向下游侧的下方形成有2号回收部59。1号回收部58在侧视中形成为底部变窄形状,将从摆动甄选装置55的甄选处理方向上游侧流下的单粒化谷粒作为1号物,向底部流下引导。在1号回收部58的底部、以左右朝向配备有1号物运出用的1号螺杆58a。1号螺杆58a将流下到1号回收部58的底部的1号物向连通连接在1号螺杆58a的右端部上的扬送装置(未图示)输送。2号回收部59在侧视中形成为底部变窄形状,将从摆动甄选装置55的甄选处理方向下游侧流下的带枝梗的谷粒等作为2号物,向底部流下引导。在2号回收部59的底部,以左右朝向配备有2号物运出用的2号螺杆59a。2号螺杆59a将流下到2号回收部59的底部的2号物向连通连接在2号螺杆59a的右端部上的2号还原装置60供给。2号还原装置60将来自2号螺杆59a的2号物扬送,向摆动甄选装置55还原。
〔其他实施例〕
(1)图14是表示具备第1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的俯视图。在具备第1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中,导引部件37的末端侧没有被连结在螺旋叶片32中的内衬部件35上,而以仅连结在螺旋叶片32的安装部件32A上的状态被螺旋叶片32支承。
(2)图15是表示具备第2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的俯视图。在具备第2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中,导引部件37的起始端侧没有被连结在螺旋叶片32上,而被推抵在螺旋叶片32上。导引部件37仅被支承部件33支承。
(3)图16是表示具备第3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的俯视图。具备第3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以一体地形成在螺旋叶片32中的安装部件32A上的状态被螺旋叶片32支承。导引部件37也可以一体地形成在螺旋叶片32中的内衬部件35上。
(4)图17是表示具备第4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的俯视图。在具备第4其他实施构造的导引部件37中,导引部件37的起始端侧没有被连结而是被推抵在支承部件33上。导引部件37没有被支承部件33支承,而是被螺旋叶片32支承。
(5)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在螺旋叶片32上具备内衬部件35的例子,但作为螺旋叶片32可以采用不具备内衬部件35的结构的螺旋叶片。
(6)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在扒入部30的上方设置有送尘阀50A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设置扒入部30的上方的送尘阀50A而实施。
(7)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设置有罩46的例子,但也可以不设置罩46而实施。
(8)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在扒入部30上具备2个螺旋叶片32的例子,但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采用具备仅1个螺旋叶片32或3个以上的螺旋叶片32的扒入部。
(9)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脱粒处理部40被构成为条形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在圆筒形的脱粒体主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脱粒齿的鼓筒形的脱粒处理部40。
(10)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构成为脱谷装置7的处理方向沿着自行进车的前后方向的例子,但也可以构成为脱谷装置7的处理方向沿着自行进车的横向而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20 脱粒室
21 脱粒体
22 供给口
29 支轴
30 扒入部
31 基台部
32 螺旋叶片
32a 外周缘
33 支承部件
33a 外周缘
35 内衬部件
36 紧连件
37 导引部件
37a 外周缘
38 紧连件
40 脱粒处理部
41 脱粒齿
42 脱粒齿支承部件
45 板状部件
45a 外周缘
46 罩
A1 竖起高度
A2 竖起高度

Claims (16)

1.一种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脱粒室中具备能够绕脱粒体轴芯旋转驱动地被支承的脱粒体;
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体的后方扒入的扒入部,并且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对被前述扒入部送入的谷秆进行脱谷处理的脱粒处理部;
在前述扒入部上,具备越靠前述脱粒体的前端侧越小径的尖细状的基台部、设置在前述基台部的外周部上的螺旋叶片、和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比前述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外径大径,且比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径小径,被连结在前述基台部的前端部的前侧,支承前述基台部;
具备导引部件,所述导引部件跨越前述螺旋叶片和前述支承部件设置,将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部的外周缘与前述支承部件的外周缘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引部件被前述支承部件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引部件在相对于前述支承部件前后重叠的状态下,借助前后方向朝向的紧连件连结在前述支承部件上;
具备将前述支承部件从前侧覆盖的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引部件被前述螺旋叶片支承。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引部件是与前述螺旋叶片及前述支承部件不同的部件。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螺旋叶片上,具备被固定在前述基台部的外周部上的螺旋状的安装部件、和被安装在前述安装部件的输送面侧的螺旋状的内衬部件;
前述内衬部件借助紧连件连结在前述安装部件上,并且前述导引部件借助紧连件连结在前述内衬部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内衬部件向前述安装部件连结的紧连件和将前述导引部件向前述内衬部件连结的紧连件是相同的部件;
前述安装部件、前述内衬部件和前述导引部件在以该顺序被前后重叠的状态下借助相同的紧连件一起紧固连结。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螺旋叶片和前述导引部件一体地形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导引部件的外周缘将前述支承部件的外周缘与前述螺旋叶片的外周缘平滑地相连。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螺旋叶片的末端侧的从前述基台部的竖起高度比前述螺旋叶片的起始端侧的从前述基台部的竖起高度低。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脱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脱粒室的前部具备将谷秆的全秆投入的供给口;
在前述脱粒处理部中,具备:支轴,被配置在前述脱粒体轴芯上;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是棒状的,以沿着前述脱粒体轴芯的姿势,在前述脱粒体的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多个脱粒齿,是棒状的,以朝向前述脱粒体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在前述脱粒齿支承部件上沿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设置;以及板状部件,被前述支轴支承,将前述多个脱粒齿支承部件的中间部支承;
前述脱粒齿支承部件以位于比前述板状部件的外周缘更靠前述脱粒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的状态,被前述板状部件的外周部支承。
12.一种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
给料器,输送割取谷秆;以及
脱谷装置,被投入来自前述给料器的割取谷秆,对被投入的割取谷秆进行脱粒处理;
在前述脱谷装置中,具备能够旋转驱动地设置在脱粒室中的脱粒体、和多个送尘阀,所述多个送尘阀在前述脱粒室的顶板上以在沿着前述脱粒体的旋转轴芯的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被支承,将谷秆朝向前述脱粒室的后方进给引导;
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前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
位于前述扒入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谷装置的后部侧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体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且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
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脱粒处理部;
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与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下端相比,位于距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外周部的旋转轨跡更近的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前述脱粒体的旋转轴芯的方向观察,前述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中央侧部分处的从前述顶板朝向前述脱粒体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高度比前述送尘阀的宽度方向两端侧部分处的从前述顶板朝向前述脱粒体沿径向突出的突出高度高。
16.如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脱粒体的前部具备扒入部,所述扒入部具有螺旋叶片,并且借助前述螺旋叶片的旋转将谷秆向前述脱粒室内部侧扒入;
在前述脱粒体中的前述扒入部的后侧具备脱粒处理部;
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以其下端缘越靠进给方向起始端侧越接近于前述顶板的方式,形成为尖细形状;
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量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量大,并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前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比位于前述脱粒处理部的后部的上方的前述送尘阀的尖细部的周向的长度大。
CN201780016129.3A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08777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766.9A CN113924858B (zh)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6056A JP6786228B2 (ja) 2016-03-09 2016-03-09 コンバイン
JP2016-046056 2016-03-09
JP2016046055A JP6581928B2 (ja) 2016-03-09 2016-03-09 脱穀装置
JP2016-046055 2016-03-09
PCT/JP2017/009263 WO2017154984A1 (ja) 2016-03-09 2017-03-08 脱穀装置、及び、コンバイン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766.9A Division CN113924858B (zh)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7941A true CN108777941A (zh) 2018-11-09
CN108777941B CN108777941B (zh) 2021-11-02

Family

ID=597896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129.3A Active CN108777941B (zh)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N202111210766.9A Active CN113924858B (zh)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766.9A Active CN113924858B (zh) 2016-03-09 2017-03-08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08777941B (zh)
PH (1) PH12018501766A1 (zh)
WO (1) WO201715498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4858A (zh) * 2016-03-09 2022-01-14 株式会社久保田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N114173550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以及脱粒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79415A (ko) * 2018-12-25 2020-07-03 가부시끼 가이샤 구보다 콤바인
JP6880517B2 (ja) * 2019-06-26 2021-06-0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の扱胴
JP6994175B2 (ja) * 2019-06-26 2022-01-14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の扱胴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8541U (zh) * 1987-12-18 1989-06-30
JPH06253658A (ja) * 1993-03-05 1994-09-13 Kubota Corp 全稈投入型脱穀装置
JPH07184466A (ja) * 1993-12-27 1995-07-25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JPH08294321A (ja) * 1995-04-27 1996-11-12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JPH09191759A (ja) * 1996-01-17 1997-07-29 Kubota Corp 脱穀装置の扱胴駆動構造
US6036598A (en) * 1998-05-21 2000-03-14 Deere & Company Crop processing element for a rotary combine
JP2010226989A (ja) * 2009-03-26 2010-10-14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構造
CN103648671A (zh) * 2011-04-06 2014-03-19 布拉斯特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由连续成型且螺旋形的条带生成管状体的机器的条带引导系统
CN105123147A (zh) * 2015-09-22 2015-12-09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8981Y2 (zh) * 1977-06-11 1982-08-27
JP2531429Y2 (ja) * 1990-11-30 1997-04-02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汎用コンバイン用シリンダー
JP3424281B2 (ja) * 1993-10-27 2003-07-07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の扱胴
JP2002000053A (ja) * 2000-06-19 2002-01-08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構造
CN104396459B (zh) * 2007-01-11 2017-12-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脱粒装置
JP6061793B2 (ja) * 2013-06-18 2017-01-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脱穀装置
JP6020424B2 (ja) * 2013-11-20 2016-11-0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脱穀装置の扱胴
EP2910107A1 (en) * 2014-02-24 2015-08-26 John Deere (Tianjin) Co., Ltd Threshing and separating device and combine harvester having the same
JP6250472B2 (ja) * 2014-05-08 2017-12-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05103772B (zh) * 2015-09-02 2017-10-17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及其系统
CN108777941B (zh) * 2016-03-09 2021-11-02 株式会社久保田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98541U (zh) * 1987-12-18 1989-06-30
JPH06253658A (ja) * 1993-03-05 1994-09-13 Kubota Corp 全稈投入型脱穀装置
JPH07184466A (ja) * 1993-12-27 1995-07-25 Yanmar Agricult Equip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JPH08294321A (ja) * 1995-04-27 1996-11-12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
JPH09191759A (ja) * 1996-01-17 1997-07-29 Kubota Corp 脱穀装置の扱胴駆動構造
US6036598A (en) * 1998-05-21 2000-03-14 Deere & Company Crop processing element for a rotary combine
JP2010226989A (ja) * 2009-03-26 2010-10-14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脱穀構造
CN103648671A (zh) * 2011-04-06 2014-03-19 布拉斯特克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由连续成型且螺旋形的条带生成管状体的机器的条带引导系统
CN105123147A (zh) * 2015-09-22 2015-12-09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24858A (zh) * 2016-03-09 2022-01-14 株式会社久保田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N114173550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以及脱粒装置
CN114173550B (zh) * 2019-07-31 2024-01-09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以及脱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4984A1 (ja) 2017-09-14
PH12018501766A1 (en) 2019-05-15
CN113924858A (zh) 2022-01-14
CN113924858B (zh) 2023-05-23
CN108777941B (zh)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7941A (zh) 脱谷装置及联合收割机
CN106973652B (zh) 脱粒装置
US9750189B2 (en) Crop flow assisting device for harvesting header
CN202364590U (zh) 脱粒装置的脱粒滚筒
CN206923305U (zh) 联合收割机
CN205093171U (zh) 联合收割机
CN106470541A (zh) 联合收割机
EP2314148A2 (en) Grain conveyor apparatus and system including separation capability
CN204217505U (zh)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CN108207285A (zh) 联合收割机及脱粒装置
CN104641811B (zh) 脱粒装置的处理筒
CN106102447A (zh) 玉米收获机
JP6581928B2 (ja) 脱穀装置
JP2015146802A (ja) 脱穀装置
KR20100126383A (ko) 콤바인의 탈곡 장치
US11140828B2 (en) Grain feeding and conveying assembly for a combine
CN211671404U (zh) 一种工业大麻收割装置
CN110972695A (zh) 一种工业大麻收割装置
KR102290741B1 (ko) 탈곡장치
JP6786228B2 (ja) コンバイン
CN201467720U (zh) 新型纵轴流脱粒分离系统
JP2014014327A (ja)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の脱穀装置
CN203675628U (zh) 联合收割机
JP7085902B2 (ja) 扱胴
JP2021007415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