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3152B -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3152B
CN108773152B CN201810562117.7A CN201810562117A CN108773152B CN 108773152 B CN108773152 B CN 108773152B CN 201810562117 A CN201810562117 A CN 201810562117A CN 108773152 B CN108773152 B CN 108773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resistant
film
resistant film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21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73152A (zh
Inventor
韩龙
罗帅
周叶平
李渊
胡洁
陈火焰
钱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621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31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3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3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73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3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1/00Inking and printing with a printer's forme
    • B41M1/12Stencil printing; Silk-screen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涉及保护膜领域,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化学强化工艺和热固网印工艺均需要分别进行贴膜和撕膜导致的工艺流程复杂化;该抗酸膜包括:基膜和离型膜;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抗酸基材上的胶层;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胶层至少覆盖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离型膜至少覆盖胶层;去除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以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在制作的后期,为了增强显示屏的边缘强度,通常采用化学强化工艺对边缘区域进行强化;并且在化学强化之后,一般还设置热固网印工艺,对周边区域的金属走线等进行保护。
其中,化学强化工艺是采用酸溶液腐蚀显示屏的边缘,以将显示屏边缘的不平整、裂纹等缺陷去除,从而达到增强边缘强度的目的,在进行化学强化工艺中,通常会在显示屏的正面和背面贴附抗酸膜,以避免酸溶液对显示屏的其他区域造成损坏,并且在完成边缘的化学强化后,需要人工撕除抗酸膜。
热固网印工艺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热固油墨印刷至显示屏周边区域,以达到对周边区域的金属走线进行保护的目的;当然,在进行热固网印工艺中,通常会在显示屏的正面和背面位于中间区域(主要对应显示区域)的位置贴附印刷保护膜,以避免在丝网印刷过程中显示屏中间区域造成损伤和污染,并且在完成丝网印刷后将印刷保护膜撕除。
上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化学强化工艺和热固网印工艺均需要进行贴膜和撕膜的过程,使得整个工艺流程复杂化,导致成本提高,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避免现有技术中因化学强化工艺和热固网印工艺均需要分别进行贴膜和撕膜导致的工艺流程复杂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膜,所述抗酸膜包括:基膜和离型膜;
所述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抗酸基材上的胶层;所述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胶层至少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所述离型膜至少覆盖所述胶层;去除所述离型膜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部分,以使得所述抗酸膜在所述边缘区域具有粘结性,在所述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
可选的,所述胶层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所述离型膜包括第一离型部和第二离型部;所述第一离型部覆盖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胶层,所述第二离型部覆盖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所述第一离型部和所述第二离型部为分离的两个部分;或者,所述第一离型部和所述第二离型部之间通过易撕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胶层仅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所述离型膜为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的面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胶层仅覆盖边缘区域的所述抗酸基材;所述离型膜在对应所述中间区域具有镂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为3.5mm。
可选的,所述离型膜的外边缘超出所述基膜的外边缘。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贴附有可剥胶的显示面板;所述可剥胶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贴附有主体抗酸膜;所述主体抗酸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抗酸基材上的胶层;所述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胶层至少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所述主体抗酸膜通过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粘结;所述主体抗酸膜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可剥胶不粘结。
可选的,所述胶层仅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或者,所述胶层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所述主体抗酸膜还包括覆盖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胶层的离型膜。
本发明实施例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所述显示组件包括贴附有可剥胶的显示面板;所述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包括:去除如前述的抗酸膜中的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暴露出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形成主体抗酸膜;
将所述主体抗酸膜通过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贴附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所述主体抗酸膜的中间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可剥胶之间不粘结;对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进行边缘强化;在完成边缘强化后,撕除所述主体抗酸膜,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所述可剥胶。
可选的,所述对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进行边缘强化包括:对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进行脱泡;对脱泡后、且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采用HF进行边缘强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该抗酸膜包括:基膜和离型膜;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抗酸基材上的胶层;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胶层至少覆盖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离型膜至少覆盖胶层;去除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以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
采用本发明的抗酸膜在应用至显示面板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时,去除抗酸膜中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后,能够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的胶层裸露,具有粘结性;而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不与显示面板上贴附的可剥胶粘结,这样一来,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撕除抗酸膜时,并不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在此情况下,显示面板上原本贴附的可剥胶可以直接作为印刷保护膜,从而可以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即使在化学强化工艺前不撕除可剥胶(实际中在化学强化工艺前直接将可剥胶撕离),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由于抗酸膜与可剥胶整面贴附,撕除抗酸膜时,也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热固网印工艺进行单独贴附印刷保护膜,并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印刷保护膜,从而导致整个工艺流程的复杂化;相比之下,采用本发明中的抗酸膜,一方面,省去印刷保护膜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省去了印刷保护膜的贴附和撕除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一方面,还避免印刷保护膜不耐高温导致的残留问题,提高了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酸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酸膜中基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体抗酸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体抗酸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抗酸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抗酸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沿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沿B-B’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抗酸膜;01’-主体抗酸膜;10-基膜;101-抗酸基材;102-胶层;20-离型膜;201-第一离型部;201’-胶层分离膜层;202-第二离型部;30-显示面板;40-可剥胶;11-中间区域;12-边缘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抗酸膜主要应用于制作显示装置(尤其针对触摸显示装置,例如OGS触摸屏)时,在化学强化和热固网印过程中对显示面板进行保护,但并不限制于此。以下实施例均是以抗酸膜在制作显示装置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且由于现有的显示装置(或者说显示面板多为矩形),因此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抗酸膜的形状一般与显示面板的形状相适应,多为矩形,但并不限制于此,实际中抗酸膜的形状可以根据显示面板形状的变化而适应性的调整;本实施例主要以抗酸膜为矩形为例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附图中为了清楚的对抗酸膜的结构进行示意说明,人为的将附图的抗酸膜中的部分层间结构进行分离示出,应当理解到,实际中,各层均是粘结在一起的状态,而在使用时可以将离型膜的部分或者全部进行撕离;并且应当理解到,附图中各膜层的大小、厚度,相对尺寸仅是示意的给出,并不绝对与实际相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酸膜(也可以成为耐酸保护膜),如图1a、图3、图4所示,该抗酸膜01包括:基膜10和离型膜20。
其中,参考图1b,基膜10包括抗酸基材101以及设置在抗酸基材101上的胶层102。
实际中,抗酸基材一般多采用聚酯薄膜;例如PET(英文全称: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中文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U(英文全称:polyurethane;中文全称:聚氨基甲酸酯);胶层多采用丙烯酸胶黏剂;离型膜多采用PET材料;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此处应当理解到,本发明中的抗酸基材101与现有技术中的抗酸基材基本一致,为一个整体结构;其在对应中间区域,一般为面状的连续结构,不存在孔、洞、缝隙等镂空或其他缺陷结构;在边缘区域根据具体的应用,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可能在边缘区域对应显示装置的听筒、摄像机等位置设置有相应大小的孔洞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只要在抗酸膜01在使用时,该抗酸基材101能够保证显示面板的断面位置与酸溶液接触,达到化学强化的目的;而对非断面位置起到保护作用,以避免酸液进入造成不必要的腐蚀或者破坏。
在此基础上,参考图1b中的虚线,上述抗酸基材101划分为:中间区域11以及包围中间区域11的边缘区域12;胶层102至少覆盖边缘区域12的抗酸基材101。
上述离型膜20至少覆盖胶层102,以保证在未使用状态下,胶层102不裸露。
在使用时,通过去除离型膜20位于边缘区域12的部分(可能是去除离型膜20的部分,也可能是去除离型膜20的全部,具体视基膜10的设置情况而定),以使得抗酸膜(也可以称之为主体抗酸膜)在边缘区域12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11不具有粘结性。
采用本发明的抗酸膜在应用至显示面板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时,去除抗酸膜中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后,能够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的胶层裸露,具有粘结性;而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不与显示面板上贴附的可剥胶粘结,这样一来,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撕除抗酸膜时,并不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在此情况下,显示面板上原本贴附的可剥胶可以直接作为印刷保护膜,从而可以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即使在化学强化工艺前不撕除可剥胶(实际中在化学强化工艺前直接将可剥胶撕离),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由于抗酸膜与可剥胶整面贴附,撕除抗酸膜时,也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热固网印工艺进行单独贴附印刷保护膜,并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印刷保护膜,从而导致整个工艺流程的复杂化;相比之下,采用本发明中的抗酸膜,一方面,省去印刷保护膜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省去了印刷保护膜的贴附和撕除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一方面,还避免印刷保护膜不耐高温导致的残留问题,提高了产品良率。
以下对上述边缘区域和中间区域的界定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应当理解到,本发明中的抗酸膜应用至显示装置制作过程中,避免化学强化工艺过程中酸溶液对显示面板造成损坏,因此需要通过抗酸膜进行保护,基于此,应当理解到,抗酸膜实际是通过位于边缘区域的胶层与显示面板进行贴附的,因此,如果该边缘区域的宽度太小,必然导致抗酸膜与显示面板的粘结可靠性不足,如果边缘区域的宽度太大,则抗酸膜会与显示面板原来贴附的可剥胶粘结在一起(可剥胶一般在与显示面板的边缘具有一定距离),从而导致在撕除抗酸膜时,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进而不能达到本发明中设计的抗酸膜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中一般优选的设置边缘区域12的宽度D1大于或者等于为3.5mm,例如可以为4mm;当然,对于边缘区域12的上限值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示意的可以参考图6b,实际中需要根据显示装置的类型,视显示面板上贴附的可剥胶40距离显示面板30的外边界的距离D2而定(一般的该距离D2大于4mm),因此,只要在保证可剥胶的外边界与抗酸膜01的边缘区域12的内边界不重叠(也即抗酸膜01中胶层与可剥胶不粘接的)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的增加抗酸膜01中边缘区域12的宽度D1,也即加宽位于抗酸膜01在边缘区域12胶层102的宽度,以提高抗酸膜01与显示面板30的可靠粘结性。
以下通过具体的抗酸膜01设置方式,对上述“去除离型膜20位于边缘区域12的部分,以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12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11不具有粘结性”做进一步的说明。
方式一
如图1a所示,胶层102覆盖整个抗酸基材101;在此情况下,必然的离型膜20需要覆盖整个胶层102(或者整个抗酸基材101),以保证在未使用状态下,基膜10上的胶层102不裸露。
在此基础上,如图1a所示,上述离型膜20包括:第一离型部201和第二离型部202;第一离型部201覆盖位于中间区域11的胶层102(可参考图1c),第二离型部202覆盖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可参考图1b)。
其中,第一离型部201和第二离型部202为分离的两个部分,从而可以通过撕除第二离型部202,而保留第一离型部201,参考图1c,使得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裸露,位于中间区域11的胶层102仍被第一离型部201覆盖,从而使得抗酸膜(此时为抗酸膜10的使用状态,也可以称为主体抗酸膜01’)在边缘区域12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11不具有粘结性。
或者,第一离型部201和第二离型部202通过易撕线连接,当然,该易撕线的设置应当保证第一离型部201和第二离型部202通过较小的张力即可分离;这样一来,通过撕除第二离型部202,而保留第一离型部201,参考图1c,使得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裸露,位于中间区域11的胶层102仍被第一离型部201覆盖,从而使得抗酸膜(此时为抗酸膜10的使用状态,也可以称为主体抗酸膜01’)在边缘区域12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11不具有粘结性。
方式二
参考图2,在基膜10中,胶层102仅覆盖边缘区域12的抗酸基材101。
在此基础上,参考图3,离型膜20为覆盖整个抗酸基材101的面状结构。
此处,应当理解到,第一,上述面状结构是指,该离型膜为连续整体结构,其上没有孔、洞、缝隙等镂空或其他缺陷结构。
第二,如前述,离型膜20需要覆盖胶层102,因此,此处离型膜20覆盖整个抗酸基材101必然是指,离型膜20在抗酸基材101设置胶层102的一侧覆盖整个抗酸基材101。
在此情况下,在撕除离型膜20位于边缘区域12的部分时,必然将整个离型膜20(包括位于边缘区域12和中间区域11的整体)一起去除,由于该抗酸膜中的基膜10在中间区域11未设置有胶层102,因此,在撕除离型膜20后,参考图2,抗酸膜(此时为抗酸膜10的使用状态,也可以称为主体抗酸膜01’)在边缘区域12具有粘结性,在中间区域11不具有粘结性。
方式三
参考图2,在基膜10中,胶层102仅覆盖边缘区域12的抗酸基材101。
在此基础上,参考图4,离型膜20在对应中间区域11具有镂空结构。
此处,应当理解到,离型膜20中对应中间区域11的镂空结构的边界,可以与中间区域的外边界一致;也可以位于中间区域的外边界内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只要保证胶层102仅设置与边缘区域,离型膜20至少覆盖胶层102即可。
在此情况下,在撕除离型膜20后,参考图2,抗酸膜(此时为抗酸膜10的使用状态,也可以称为主体抗酸膜01’)在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裸露,使得边缘区域具有粘结性,而中间区域11未设置胶层,不具有粘结性。
综上所述,对于本发明中的抗酸膜01而言,在实用时均需要撕除离型膜20(全部或者部分),基于此,本发明优选的,离型膜20的外边缘超出基膜10的外边缘,以便于离型膜20的撕除。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覆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相对水平位置的关系,并不限定相对垂直位置的关系;例如,A1“覆盖”A2,是指A1的投影覆盖A2的投影,对于A1和A2本身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是A1位于A2的上方,可以是A1位于A2的下方(也即,A1可以是从上到下覆盖A2,也可以是从下到上覆盖A2),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如图5所示,该显示组件包括:贴附有可剥胶40的显示面板30。
参考图6a和图7a,该显示组件中,可剥胶40在背离显示面板一侧贴附有主体抗酸膜01’。
参考图6b(图6a沿A-A’位置处的剖面图)和图7b(图7a沿B-B’位置处的剖面图),该主体抗酸膜01’包括基膜10;基膜10包括抗酸基材101以及设置在抗酸基材101上的胶层102;抗酸基材101划分为:中间区域11以及包围中间区域11的边缘区域12;胶层102至少覆盖边缘区域12的抗酸基材101;主体抗酸膜01’通过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与显示面板30的边缘粘结(且不与可剥胶40粘结);主体抗酸膜01’的中间区域12与可剥胶40不粘结。
具体的,以下对上述主体抗酸膜01’做进一步的说明。
例如,参考图6b所示,该显示组件中,胶层102覆盖整个抗酸基材101(的下表面);在此情况下,该主体抗酸膜01’还包括覆盖位于中间区域11的胶层102的胶层分离膜层201’(优选的,可以是离型膜层),例如前述实施例中采用的离型膜20中的第一离型部201;此时,主体抗酸膜01’由抗酸基材101、胶层102、胶层分离膜层201’构成。
在此情况下,该主体抗酸膜01’相当于前述抗酸膜实施例中图1a示出的抗酸膜01在撕除离型膜20中的第二离型部202后的状态,该主体抗酸膜01’与图1c中示出的结构一致。
又例如,参考图7b所示,该显示组件中,主体抗酸膜01’中,胶层102仅覆盖边缘区域12的抗酸基材101;此时,主体抗酸膜01’由抗酸基材101和胶层102构成。
在此情况下,该主体抗酸膜01’相当于前述抗酸膜实施例中图3和图4示出的抗酸膜01在撕除离型膜20后的状态,该主体抗酸膜01’与图2中示出的结构一致。
对上述显示组件中主体抗酸膜01’中的相关结构,例如基膜10、抗酸基材101、胶层102、中间区域11、边缘区域12的相关设置情况,以及相关的技术效果、有益效果等,均可以参考前述抗酸膜实施例中对应的部分,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仅是示意的以单面贴附抗酸膜为例,进行说明的,而实际中包括抗酸膜、可剥胶在内的多个膜层一般均为双面贴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该显示组件包括贴附有可剥胶40的显示面板30(可参考图5)。
如图8所示,该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包括:
步骤S101、去除如前述抗酸膜01中的离型膜20位于边缘区域12的部分,暴露出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形成主体抗酸膜01’(可参考图1c或图2)。
步骤S102、将主体抗酸膜01’通过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贴附在显示面板30上(可参考图6a或图7a),主体抗酸膜01’的中间区域11与显示面板30上的可剥胶40之间不粘结(可参考图6b或图7b,可剥胶40与位于边缘区域12的胶层102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
步骤S103、对贴附有主体抗酸膜01’的显示面板30进行边缘强化。
具体的,进行边缘强化可以包括:
对贴附有主体抗酸膜01’的显示面板30进行脱泡。
对脱泡后、且贴附有主体抗酸膜01’的显示面板采用HF(氢氟酸)进行边缘强化。
步骤S104、在完成边缘强化后,撕除主体抗酸膜01’,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
具体的,通过丝网印刷将油墨涂覆在显示面板30的边缘区域(对应主体抗酸膜01’的边缘区域12),以对边缘区域进行保护。
步骤S105、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可剥胶40。
应当理解到,可剥胶40的撕除,一般采用设备自动撕除,并且可剥胶在撕除后不会残留;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热固网印工艺贴附的印刷保护膜而言,需要人工手动撕除,并且因受热固网印工艺的高温影响,容易造成残留问题,需要人工擦拭,进而造成人力浪费以及划伤风险等。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抗酸膜在进行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中,通过去除抗酸膜中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后,能够使得抗酸膜在边缘区域的胶层裸露,具有粘结性;而中间区域不具有粘结性,不与显示面板上贴附的可剥胶粘结,这样一来,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撕除抗酸膜时,并不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在此情况下,显示面板上原本贴附的可剥胶可以直接作为印刷保护膜,从而可以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即使在化学强化工艺前不撕除可剥胶(实际中在化学强化工艺前直接将可剥胶撕离),在完成化学强化工艺后,由于抗酸膜与可剥胶整面贴附,撕除抗酸膜时,也会连同可剥胶一起撕离(整面贴附的),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针对热固网印工艺进行贴附印刷保护膜,并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印刷保护膜,从而导致整个工艺流程的复杂化。
相比之下,采用本发明中的抗酸膜,一方面,省去印刷保护膜的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省去了印刷保护膜的贴附和撕除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一方面,还避免印刷保护膜不耐高温导致的残留问题,提高了产品良率。
当然,在实际的显示转至的制备过程中,在上述步骤S101前,一般还设置有切割(Cutting)、检测、打孔(Hole Punch)工艺,在上述步骤S105后还设置有耐磨层ASF、保护膜PPF、FOG工艺、电学检测BT、外观检测VT等等,该部分与现有技术中类似,本发明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贴附有可剥胶的显示面板;所述可剥胶在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贴附有主体抗酸膜;
所述主体抗酸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抗酸基材上的胶层;所述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
所述胶层至少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
所述主体抗酸膜通过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粘结;所述主体抗酸膜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可剥胶不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层仅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
或者,所述胶层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且所述主体抗酸膜还包括覆盖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胶层的离型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区域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为3.5mm。
4.一种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所述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包括:
对所述显示组件进行边缘强化;
在完成边缘强化后,撕除主体抗酸膜,直接进行热固网印工艺;
在完成热固网印工艺后,撕除可剥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还包括:去除抗酸膜中的离型膜位于边缘区域的部分,暴露出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形成主体抗酸膜;
其中,所述抗酸膜包括:基膜和离型膜;
所述基膜包括抗酸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抗酸基材上的胶层;
所述抗酸基材划分为:中间区域以及包围所述中间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胶层至少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
所述抗酸膜中的离型膜至少覆盖所述胶层;
将所述主体抗酸膜通过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贴附在显示面板上,所述主体抗酸膜的中间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可剥胶之间不粘结,以得到所述显示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
所述抗酸膜中的离型膜包括第一离型部和第二离型部;所述第一离型部覆盖位于所述中间区域的胶层,所述第二离型部覆盖位于所述边缘区域的胶层;
所述第一离型部和所述第二离型部为分离的两个部分;
或者,所述第一离型部和所述第二离型部之间通过易撕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仅覆盖所述边缘区域的抗酸基材;所述抗酸膜中的离型膜为覆盖整个所述抗酸基材的面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组件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仅覆盖边缘区域的所述抗酸基材;所述抗酸膜中的离型膜在对应所述中间区域具有镂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显示组件边缘强化包括:
对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进行脱泡;
对脱泡后、且贴附有所述主体抗酸膜的显示面板采用HF进行边缘强化。
CN201810562117.7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Active CN1087731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117.7A CN108773152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2117.7A CN108773152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3152A CN108773152A (zh) 2018-11-09
CN108773152B true CN108773152B (zh) 2020-11-10

Family

ID=6402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2117.7A Active CN108773152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31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135B (zh) * 2019-04-23 2020-07-17 捷卡(厦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窗口的标签的生产工艺
CN113370601B (zh) * 2021-06-21 2022-07-29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组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2167A (en) * 1978-04-06 1979-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4422975A (zh) * 2013-08-22 2015-03-18 明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图案的制造方法
CN204605085U (zh) * 2015-02-04 2015-09-0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及具有保护膜的触控屏
CN207143169U (zh) * 2017-05-27 2018-03-2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的抗酸保护膜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3301B1 (en) * 1999-02-16 2002-07-23 Jeffrey S. Cox Acid resistant film forming dent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us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2167A (en) * 1978-04-06 1979-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anufa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4422975A (zh) * 2013-08-22 2015-03-18 明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图案的制造方法
CN204605085U (zh) * 2015-02-04 2015-09-02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及具有保护膜的触控屏
CN207143169U (zh) * 2017-05-27 2018-03-27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的抗酸保护膜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3152A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3152B (zh) 一种抗酸膜、显示组件及其化学强化及热固网印工艺过程
US11247449B2 (en) Methods of thinning substrate and thinning display panel
CN210325859U (zh) 一种显示面板母板及显示面板
CN113646163A (zh) 保护膜模组和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散热组件
TWM444273U (zh) 背膠以及具有背膠之線路板
KR100777086B1 (ko) 전자 부품 이송용 커버 테이프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6202169A (ja) Rfidタックラベル
US20110239510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90224946A1 (en) Protective sticker sheet and method of pasting protective sticker sheet
JP4633394B2 (ja) 剥離用プルタブ付両面接着テープの貼り付け方法
JP2007158940A (ja) アンテナシート
JP5473356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4422975A (zh) 遮光图案的制造方法
CN114690461B (zh)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
JP2005056625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池パックの分解方法
CN215162340U (zh) 复合胶带
TWI608778B (zh) Multilayer printed wiring board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9105303A (ja) 回路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CN210628426U (zh) 一种电池封装结构、电池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10156378U (zh) 一种显示母板及显示面板
CN113411939A (zh) 一种显示模组
KR100635178B1 (ko) 부착 회로, 부착 회로 시트 및 부착 회로 시트 제조 방법
CN111818750B (zh) 功能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54669B (zh) 一种便于拆除的遮光胶带及其生产工艺
CN113370601B (zh) 支撑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