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7267A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57267A CN108757267A CN201810479677.6A CN201810479677A CN108757267A CN 108757267 A CN108757267 A CN 108757267A CN 201810479677 A CN201810479677 A CN 201810479677A CN 108757267 A CN108757267 A CN 1087572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rel
- extra
- cylinder cap
- welding
- tube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9
- 206010058109 Hangnail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5 sag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50 tim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P—IGNITION, OTHER THAN COMPRESSION IGNITION, FOR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TESTING OF IGNITION TIMING IN COMPRESSION-IGNITION ENGINES
- F02P13/00—Sparking plu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ther part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1/00—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包括外容隔套与缸盖,所述外容隔套包括上下连接的顶套筒与底套筒,所述底套筒包括底外筒壁、底内筒腔,所述顶套筒包括顶上筒壁、顶下筒壁、顶内筒腔,底外筒壁与缸盖中下柱室的内壁进行过盈配合,顶上筒壁、顶下筒壁、底外筒壁与缸盖之间通过三个焊接体密封连接,焊接体位于凹槽中,可增设倒刺棱块限制外容隔套的纵向位移,可增设弹力金属筋提高整体的缓冲效果。本设计不仅能够长时间保持密封、不易密封失效、缓冲效果较强,而且装配难度较低、制造效率较高、易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隔套,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具体适用于能够长时间保持密封,且不易密封失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盖隔套的密封方式基本为:隔套的底端通过一定的外力过盈或挤压入缸盖底板,隔套的另一端与缸盖之间采用上O形密封圈密封。该种密封方法在发动机初始工作时基本能够保证密封,但是随着发动机长时间的运转,受缸盖热变形、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气体冲击底板振动及装配工艺差异性的影响,隔套会在过盈/挤压区域及O形密封圈区域出现泄漏失效,一旦失效,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
申请公布号为CN101886587A,申请公布日为2010年11月17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火花塞密封结构,包括有将高压线与气门室以及火花塞与水套隔开的隔套,在水套与隔套相接处上下各设置有O型密封圈。虽然该设计通过上下两组密封圈进行密封,但其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该设计依赖密封圈进行密封,易被热能、热气或车体振动影响,不能长时间保持密封,易密封失效,导致出现泄漏。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长时间保持密封、易密封失效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保持密封、不易密封失效的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包括外容隔套与缸盖,所述外容隔套包括上下连接的顶套筒与底套筒,顶套筒的直径大于底套筒的直径,所述缸盖的内部开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柱室、冷却液室与下柱室,顶套筒固定于上柱室、冷却液室内,底套筒固定于下柱室内;
所述底套筒包括底外筒壁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底内筒腔,所述顶套筒包括顶外筒壁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顶内筒腔,顶外筒壁上位于上柱室、冷却液室内的部位分别为顶上筒壁、顶下筒壁,顶上筒壁的侧壁与上柱室的内壁相接触,底外筒壁的侧壁与下柱室的内壁进行过盈配合,且上柱室依次经顶内筒腔、底内筒腔后与下柱室相通;
所述顶上筒壁上近顶下筒壁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缸盖上近顶上筒壁、顶下筒壁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外焊接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号内焊接体;所述顶下筒壁上近顶下筒壁底面、冷却液室底面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缸盖上近冷却液室底面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外焊接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号内焊接体;所述底外筒壁上近缸盖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缸盖上近底外筒壁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三号外焊接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三号内焊接体。
所述顶上筒壁上近顶下筒壁的部位设置有下垂的中通网,一号外焊接体经中通网与一号内焊接体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顶上筒壁的侧壁上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一号外凹槽,该一号外凹槽内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所述顶下筒壁上近其底面的部位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二号外凹槽,该二号外凹槽内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所述底外筒壁上近缸盖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三号外凹槽,该三号外凹槽内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
所述缸盖上分别开设有与一号外凹槽、二号外凹槽、三号外凹槽一一对应,且开口方向正对的一号内凹槽、二号内凹槽、三号内凹槽,且在一号内凹槽、二号内凹槽、三号内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一号内焊接体、二号内焊接体、三号内焊接体。
所述一号外凹槽、二号外凹槽、三号外凹槽、一号内凹槽、二号内凹槽、三号内凹槽的形状为矩形、圆弧形或棱角形。
所述顶下筒壁的侧壁包括内凹弧边与竖直边,所述内凹弧边的顶端与一号外焊接体相连接,内凹弧边的底端与竖直边的顶端相连接,竖直边的底端与顶下筒壁的底面垂直连接为直角台,该直角台的底面与冷却液室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顶上筒壁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上延伸的倒刺棱块,该倒刺棱块与缸盖内设置的倒刺棱槽进行卡接配合。
所述倒刺棱块包括上斜边、中竖边与下斜边,所述上斜边的顶端经中竖边与下斜边的顶端相连接,上斜边、下斜边相互平行,上斜边与顶上筒壁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个锐角的倒刺夹角。
所述底外筒壁内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弹力金属筋,所有的弹力金属筋都绕底套筒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一种上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沿上柱室至下柱室的方向将外容隔套向缸盖内塞入,直至底外筒壁的侧壁塞入下柱室内为止,此时,底外筒壁、下柱室之间为过盈配合,同时,顶上筒壁、顶下筒壁分别位于上柱室、冷却液室内,顶下筒壁的底面与冷却液室的底面相接触,随后进行三处焊接,焊接之后即可得到所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对顶上筒壁、缸盖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一号内焊接体,对顶下筒壁、缸盖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二号内焊接体,对底外筒壁、缸盖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三号内焊接体。
在将外容隔套向缸盖内塞入之前,先在顶上筒壁、顶下筒壁、底外筒壁上分别开设一号外凹槽、二号外凹槽、三号外凹槽,再在缸盖上分别开设与一号外凹槽、二号外凹槽、三号外凹槽相对应的一号内凹槽、二号内凹槽、三号内凹槽,然后在一号外凹槽、二号外凹槽、三号外凹槽、一号内凹槽、二号内凹槽、三号内凹槽内都放置有焊料,随后再将外容隔套向缸盖内塞入;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先将成形加热感应线圈放入外容隔套内,成形加热感应线圈包括中竖部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上横部、中横部、下横部,放入完毕时,上横部与一号外凹槽、一号内凹槽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中横部与二号外凹槽、二号内凹槽在垂直方向正对设置,下横部与三号外凹槽、三号内凹槽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随后,由成形加热感应线圈对焊料进行加热,直至焊料熔化并充满焊料所在的凹槽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冷却之后的焊料分别形成为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一号内焊接体,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二号内焊接体,以及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三号内焊接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外容隔套与缸盖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过盈配合,其中,焊接的部位包括缸盖与顶上筒壁、顶下筒壁、底外筒壁之间的三处,过盈配合的部位是指底外筒壁与下柱室之间进行过盈配合,这种复合连接的设计,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过盈/挤压或密封圈相比,其优点包括:首先,焊接能够增强连接强度,提高可靠性,密封效果更强,经久耐用,不会受缸盖热变形、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气体冲击底板振动及装配工艺差异性的影响,能够长时间保持密封效果;其次,焊接部位共有三处,位于外容隔套的上、中、下三处,能进一步增强焊接强度,提升密封效果,确保长期密封有效;再次,过盈配合除了增强密封效果之外,还能提供一定的缓冲性,避免焊接体被损坏。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长时间保持密封、不易密封失效,而且缓冲效果较强、稳定性较好。
2、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每一个内、外焊接体都对应一个内、外凹槽,焊接体位于凹槽之中,该设计不仅便于限定焊接的范围,在确保焊接体连接的基础之上,避免焊料四散溢出,而且便于在制造时搁置焊料,确保后续焊接体的顺利形成,既确保焊接质量,又确保焊接速度。因此,本发明不仅焊接效果较好,而且制造效率较高。
3、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顶下筒壁的侧壁包括内凹弧边与竖直边,内凹弧边的底端与竖直边的顶端相连接,竖直边的底端与顶下筒壁的底面垂直连接为直角台,该设计的优点包括:首先,直角台的侧面、底面都为平面,不仅能够在装配时确保外容隔套与缸盖之间的有效定位和对中,还利于实现外容隔套的底端与冷却液室底面之间的有效贴合;其次,内凹弧边为弧形结构,且居于顶上筒壁、底外筒壁之间,能增强外容隔套的缓冲效果,减弱外来冲击对焊接体、过盈配合的影响,确保密封效果。因此,本发明不仅易于对中、装配难度较低,而且缓冲效果较强、密封效果较好。
4、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在顶上筒壁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上延伸的倒刺棱块,该倒刺棱块与缸盖内设置的倒刺棱槽进行卡接配合,使用时,倒刺棱块能限制外容隔套的纵向位移,保持对底外筒壁的压制力,使得底外筒壁不易从下柱室内脱出,从而维持过盈配合持续存在,进而确保密封效果长期有效。因此,本发明能增强过盈配合的有效性,确保密封效果长期有效。
5、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在底外筒壁内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弹力金属筋,所有的弹力金属筋都绕底套筒的中轴线均匀设置,该设计能够增强外容隔套在纵向的整体弹性,提高缓冲效果,减弱外来振动或冲击对焊接体、过盈配合的影响,确保密封效果长期有效。因此,本发明不仅缓冲效果较强,而且密封效果长期有效。
6、本发明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中,在对顶上筒壁、顶下筒壁、底外筒壁与缸盖之间进行焊接时,可预先开设盛装焊料的凹槽,再进行外容隔套、缸盖之间的装配,然后在外容隔套的内部通过成形加热感应线圈对每个凹槽内的焊料进行对应加热,以实现焊接体的形成,从而进行焊接密封,不仅焊接效果较好,而且操作十分方便,此外,在推广应用时,只需在现有的缸盖、外容隔套上进行凹槽的加工即可,十分利于推广应用。因此,本发明不仅焊接效果较强、密封效果较好,而且操作难度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号外焊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直角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使用成形加热感应线圈时的操作示意图。
图中:缸盖1、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下柱室13、倒刺棱槽14、外容隔套2、顶套筒3、顶外筒壁31、顶内筒腔32、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中通网35、底套筒4、底外筒壁41、底内筒腔42、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一号外凹槽5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二号外凹槽62、二号内凹槽63、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三号外凹槽72、三号内凹槽73、直角台8、内凹弧边81、竖直边82、倒刺棱块9、上斜边91、中竖边92、下斜边93、倒刺夹角94、弹力金属筋10、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中竖部151、上横部152、中横部153、下横部15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包括外容隔套2与缸盖1,所述外容隔套2包括上下连接的顶套筒3与底套筒4,顶套筒3的直径大于底套筒4的直径,所述缸盖1的内部开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与下柱室13,顶套筒3固定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底套筒4固定于下柱室13内;
所述底套筒4包括底外筒壁4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底内筒腔42,所述顶套筒3包括顶外筒壁3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顶内筒腔32,顶外筒壁31上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的部位分别为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与上柱室11的内壁相接触,底外筒壁41的侧壁与下柱室13的内壁进行过盈配合,且上柱室11依次经顶内筒腔32、底内筒腔42后与下柱室13相通;
所述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缸盖1上近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外焊接体5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号内焊接体51;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顶下筒壁34底面、冷却液室12底面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缸盖1上近冷却液室12底面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外焊接体6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号内焊接体61;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缸盖1上近底外筒壁41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三号外焊接体7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三号内焊接体71。
所述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设置有下垂的中通网35,一号外焊接体5经中通网35与一号内焊接体51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一号外凹槽52,该一号外凹槽52内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其底面的部位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二号外凹槽62,该二号外凹槽62内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三号外凹槽72,该三号外凹槽72内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
所述缸盖1上分别开设有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一对应,且开口方向正对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且在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分别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一号内焊接体51、二号内焊接体61、三号内焊接体71。
所述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的形状为矩形、圆弧形或棱角形。
所述顶下筒壁34的侧壁包括内凹弧边81与竖直边82,所述内凹弧边81的顶端与一号外焊接体5相连接,内凹弧边81的底端与竖直边82的顶端相连接,竖直边82的底端与顶下筒壁34的底面垂直连接为直角台8,该直角台8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
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上延伸的倒刺棱块9,该倒刺棱块9与缸盖1内设置的倒刺棱槽14进行卡接配合。
所述倒刺棱块9包括上斜边91、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所述上斜边91的顶端经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的顶端相连接,上斜边91、下斜边93相互平行,上斜边91与顶上筒壁33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个锐角的倒刺夹角94。
所述底外筒壁41内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弹力金属筋10,所有的弹力金属筋10都绕底套筒4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一种上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沿上柱室11至下柱室13的方向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直至底外筒壁41的侧壁塞入下柱室13内为止,此时,底外筒壁41、下柱室13之间为过盈配合,同时,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分别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顶下筒壁34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随后进行三处焊接,焊接之后即可得到所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对顶上筒壁33、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对顶下筒壁34、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对底外筒壁41、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在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之前,先在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底外筒壁41上分别开设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再在缸盖1上分别开设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相对应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然后在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都放置有焊料,随后再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先将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放入外容隔套2内,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包括中竖部151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上横部152、中横部153、下横部154,放入完毕时,上横部152与一号外凹槽52、一号内凹槽5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中横部153与二号外凹槽62、二号内凹槽63在垂直方向正对设置,下横部154与三号外凹槽72、三号内凹槽7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随后,由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对焊料进行加热,直至焊料熔化并充满焊料所在的凹槽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冷却之后的焊料分别形成为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以及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所采用的密封方式为焊接密封与过盈配合相结合的复合密封设计,其中,焊接密封能增强连接强度,提高密封效果,延长密封有效性,同时还能确保过盈配合的有效发挥,而过盈配合除了发挥自身的密封效果之外,还能增强整个外容隔套的缓冲性,减弱外来冲击或振动对焊接体的影响,确保焊接体密封效果的正常发挥,两者相辅相成,在整体上提高密封效果,延长密封有效期。
本发明中顶上筒壁上近顶下筒壁的部位设置有下垂的中通网,一号外焊接体经中通网与一号内焊接体连接为一体结构,使用时,中通网在焊接之初,可以对外凹槽内的焊料进行固定,避免装配时焊料的溢出,在焊接时与焊接之后,中通网能作为焊接体的内部框架,提升焊接体的机械强度,避免其被外来冲击或振动所损坏。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包括外容隔套2与缸盖1,所述外容隔套2包括上下连接的顶套筒3与底套筒4,顶套筒3的直径大于底套筒4的直径,所述缸盖1的内部开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与下柱室13,顶套筒3固定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底套筒4固定于下柱室13内;所述底套筒4包括底外筒壁4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底内筒腔42,所述顶套筒3包括顶外筒壁3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顶内筒腔32,顶外筒壁31上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的部位分别为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与上柱室11的内壁相接触,底外筒壁41的侧壁与下柱室13的内壁进行过盈配合,且上柱室11依次经顶内筒腔32、底内筒腔42后与下柱室13相通;所述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缸盖1上近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外焊接体5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号内焊接体51;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顶下筒壁34底面、冷却液室12底面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缸盖1上近冷却液室12底面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外焊接体6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号内焊接体61;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缸盖1上近底外筒壁41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三号外焊接体7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三号内焊接体71。优选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设置有下垂的中通网35,一号外焊接体5经中通网35与一号内焊接体51连接为一体结构。
一种上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沿上柱室11至下柱室13的方向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直至底外筒壁41的侧壁塞入下柱室13内为止,此时,底外筒壁41、下柱室13之间为过盈配合,同时,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分别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顶下筒壁34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随后进行三处焊接,焊接之后即可得到所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对顶上筒壁33、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对顶下筒壁34、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对底外筒壁41、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一号外凹槽52,该一号外凹槽52内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其底面的部位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二号外凹槽62,该二号外凹槽62内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三号外凹槽72,该三号外凹槽72内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所述缸盖1上分别开设有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一对应,且开口方向正对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且在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分别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一号内焊接体51、二号内焊接体61、三号内焊接体71。优选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的形状为矩形、圆弧形或棱角形。
在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之前,先在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底外筒壁41上分别开设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再在缸盖1上分别开设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相对应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然后在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都放置有焊料,随后再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先将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放入外容隔套2内,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包括中竖部151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上横部152、中横部153、下横部154,放入完毕时,上横部152与一号外凹槽52、一号内凹槽5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中横部153与二号外凹槽62、二号内凹槽63在垂直方向正对设置,下横部154与三号外凹槽72、三号内凹槽7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随后,由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对焊料进行加热,直至焊料熔化并充满焊料所在的凹槽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冷却之后的焊料分别形成为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以及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顶下筒壁34的侧壁包括内凹弧边81与竖直边82,所述内凹弧边81的顶端与一号外焊接体5相连接,内凹弧边81的底端与竖直边82的顶端相连接,竖直边82的底端与顶下筒壁34的底面垂直连接为直角台8,该直角台8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上延伸的倒刺棱块9,该倒刺棱块9与缸盖1内设置的倒刺棱槽14进行卡接配合。所述倒刺棱块9包括上斜边91、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所述上斜边91的顶端经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的顶端相连接,上斜边91、下斜边93相互平行,上斜边91与顶上筒壁33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个锐角的倒刺夹角94。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包括外容隔套(2)与缸盖(1),所述外容隔套(2)包括上下连接的顶套筒(3)与底套筒(4),顶套筒(3)的直径大于底套筒(4)的直径,所述缸盖(1)的内部开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与下柱室(13),顶套筒(3)固定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底套筒(4)固定于下柱室(13)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套筒(4)包括底外筒壁(4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底内筒腔(42),所述顶套筒(3)包括顶外筒壁(31)及其内部开设的同轴的顶内筒腔(32),顶外筒壁(31)上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的部位分别为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与上柱室(11)的内壁相接触,底外筒壁(41)的侧壁与下柱室(13)的内壁进行过盈配合,且上柱室(11)依次经顶内筒腔(32)、底内筒腔(42)后与下柱室(13)相通;
所述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缸盖(1)上近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一号外焊接体(5)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一号内焊接体(51);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顶下筒壁(34)底面、冷却液室(12)底面交接处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缸盖(1)上近冷却液室(12)底面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二号外焊接体(6)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二号内焊接体(61);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缸盖(1)上近底外筒壁(41)的部位的内部设置有与三号外焊接体(7)连接为一体结构的三号内焊接体(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上筒壁(33)上近顶下筒壁(34)的部位设置有下垂的中通网(35),一号外焊接体(5)经中通网(35)与一号内焊接体(51)连接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一号外凹槽(52),该一号外凹槽(52)内设置有一号外焊接体(5),所述顶下筒壁(34)上近其底面的部位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二号外凹槽(62),该二号外凹槽(62)内设置有二号外焊接体(6),所述底外筒壁(41)上近缸盖(1)的一侧的部位的内部开设有单向外开口的三号外凹槽(72),该三号外凹槽(72)内设置有三号外焊接体(7);
所述缸盖(1)上分别开设有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一对应,且开口方向正对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且在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分别设置有一一对应的一号内焊接体(51)、二号内焊接体(61)、三号内焊接体(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的形状为矩形、圆弧形或棱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下筒壁(34)的侧壁包括内凹弧边(81)与竖直边(82),所述内凹弧边(81)的顶端与一号外焊接体(5)相连接,内凹弧边(81)的底端与竖直边(82)的顶端相连接,竖直边(82)的底端与顶下筒壁(34)的底面垂直连接为直角台(8),该直角台(8)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上筒壁(33)的侧壁上开设有向上延伸的倒刺棱块(9),该倒刺棱块(9)与缸盖(1)内设置的倒刺棱槽(14)进行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棱块(9)包括上斜边(91)、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所述上斜边(91)的顶端经中竖边(92)与下斜边(93)的顶端相连接,上斜边(91)、下斜边(93)相互平行,上斜边(91)与顶上筒壁(33)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一个锐角的倒刺夹角(9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外筒壁(41)内沿纵向设置有多根弹力金属筋(10),所有的弹力金属筋(10)都绕底套筒(4)的中轴线均匀设置。
9.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沿上柱室(11)至下柱室(13)的方向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直至底外筒壁(41)的侧壁塞入下柱室(13)内为止,此时,底外筒壁(41)、下柱室(13)之间为过盈配合,同时,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分别位于上柱室(11)、冷却液室(12)内,顶下筒壁(34)的底面与冷却液室(12)的底面相接触,随后进行三处焊接,焊接之后即可得到所述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对顶上筒壁(33)、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对顶下筒壁(34)、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对底外筒壁(41)、缸盖(1)之间进行焊接以得到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之前,先在顶上筒壁(33)、顶下筒壁(34)、底外筒壁(41)上分别开设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再在缸盖(1)上分别开设与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相对应的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然后在一号外凹槽(52)、二号外凹槽(62)、三号外凹槽(72)、一号内凹槽(53)、二号内凹槽(63)、三号内凹槽(73)内都放置有焊料,随后再将外容隔套(2)向缸盖(1)内塞入;
所述三处焊接是指:先将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放入外容隔套(2)内,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包括中竖部(151)及与其垂直连接的上横部(152)、中横部(153)、下横部(154),放入完毕时,上横部(152)与一号外凹槽(52)、一号内凹槽(5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中横部(153)与二号外凹槽(62)、二号内凹槽(63)在垂直方向正对设置,下横部(154)与三号外凹槽(72)、三号内凹槽(73)在水平方向正对设置,随后,由成形加热感应线圈(15)对焊料进行加热,直至焊料熔化并充满焊料所在的凹槽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冷却之后的焊料分别形成为成一体结构的一号外焊接体(5)、一号内焊接体(51),成一体结构的二号外焊接体(6)、二号内焊接体(61),以及成一体结构的三号外焊接体(7)、三号内焊接体(7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79677.6A CN108757267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79677.6A CN108757267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57267A true CN108757267A (zh) | 2018-11-06 |
CN108757267B CN108757267B (zh) | 2023-10-24 |
Family
ID=64007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79677.6A Active CN108757267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5726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5970A (zh) * | 2020-06-05 | 2020-08-14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及压入式火花塞隔套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1042A (en) * | 1979-12-26 | 1981-08-13 | Outboard Marine Corp | Engine with cylinder liner separately manufactured |
JPH09144597A (ja) * | 1995-11-20 | 1997-06-03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冷却構造 |
CN101517850A (zh) * | 2006-08-03 | 2009-08-26 | 费德罗-莫格尔公司 | 整片外壳的高螺纹火花塞 |
CN201318242Y (zh) * | 2008-12-17 | 2009-09-30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隔套 |
CN101886586A (zh) * | 2010-07-15 | 2010-11-17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火花塞密封结构 |
CN101886587A (zh) * | 2010-07-15 | 2010-11-17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密封结构 |
US20110227472A1 (en) * | 2010-03-17 | 2011-09-22 | Werner Niessner | Spark Plu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park Plug |
CN202142771U (zh) * | 2011-05-11 | 2012-02-08 | 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水冷式火花塞套管及其安装固定结构 |
CN202756159U (zh) * | 2012-08-15 | 2013-02-27 | 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 | 天然气发动机火花塞衬套 |
CN203009079U (zh) * | 2012-11-27 | 2013-06-19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可调式火花塞密封结构 |
EP2690726A1 (en) * | 2012-07-25 | 2014-01-29 | MWM GmbH | Spark plug |
CN204357576U (zh) * | 2015-01-05 | 2015-05-27 | 重庆科克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的密封结构 |
DE102016007161A1 (de) * | 2015-06-15 | 2016-12-15 | Caterpillar Inc. | Zündkerzenanordnung mit verbesserter Kühlung |
CN206533032U (zh) * | 2017-02-06 | 2017-09-2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天然气发动机火花塞衬套和天然气发动机点火系统 |
US20180123324A1 (en) * | 2016-11-03 | 2018-05-03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Prechamber spark plug for a gas-power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CN208534674U (zh) * | 2018-05-18 | 2019-02-2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
-
2018
- 2018-05-18 CN CN201810479677.6A patent/CN1087572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01042A (en) * | 1979-12-26 | 1981-08-13 | Outboard Marine Corp | Engine with cylinder liner separately manufactured |
JPH09144597A (ja) * | 1995-11-20 | 1997-06-03 | Yamaha Motor Co Ltd | シリンダヘッドの冷却構造 |
CN101517850A (zh) * | 2006-08-03 | 2009-08-26 | 费德罗-莫格尔公司 | 整片外壳的高螺纹火花塞 |
CN201318242Y (zh) * | 2008-12-17 | 2009-09-30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隔套 |
US20110227472A1 (en) * | 2010-03-17 | 2011-09-22 | Werner Niessner | Spark Plu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park Plug |
CN101886586A (zh) * | 2010-07-15 | 2010-11-17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式火花塞密封结构 |
CN101886587A (zh) * | 2010-07-15 | 2010-11-17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密封结构 |
CN202142771U (zh) * | 2011-05-11 | 2012-02-08 | 东莞市康达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水冷式火花塞套管及其安装固定结构 |
EP2690726A1 (en) * | 2012-07-25 | 2014-01-29 | MWM GmbH | Spark plug |
CN202756159U (zh) * | 2012-08-15 | 2013-02-27 | 潍柴动力西港新能源发动机有限公司 | 天然气发动机火花塞衬套 |
CN203009079U (zh) * | 2012-11-27 | 2013-06-19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弹性可调式火花塞密封结构 |
CN204357576U (zh) * | 2015-01-05 | 2015-05-27 | 重庆科克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火花塞的密封结构 |
DE102016007161A1 (de) * | 2015-06-15 | 2016-12-15 | Caterpillar Inc. | Zündkerzenanordnung mit verbesserter Kühlung |
US20180123324A1 (en) * | 2016-11-03 | 2018-05-03 | Federal-Mogul Ignition Gmbh | Prechamber spark plug for a gas-power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CN206533032U (zh) * | 2017-02-06 | 2017-09-29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天然气发动机火花塞衬套和天然气发动机点火系统 |
CN208534674U (zh) * | 2018-05-18 | 2019-02-22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35970A (zh) * | 2020-06-05 | 2020-08-14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及压入式火花塞隔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57267B (zh) | 2023-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59160A (zh) | 集成吸气剂的真空玻璃封口结构及其封口方法 | |
CN108757267A (zh)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8534674U (zh) | 一种发动机内火花塞的外容隔套装置 | |
CN109175746A (zh) | 一种真空保温钛杯的制造工艺 | |
CN109860723A (zh) | 一种改善锂电池表面平整度的方法、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63069A (zh) | 卫星用热管充液管封装技术 | |
CN109470230A (zh) | 一种固体波/谐振陀螺密封结构 | |
CN104500972B (zh) | 用于深冷压力容器的低温吸附剂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 |
CN214378388U (zh) | 一种新型带胶陶瓷帽的封装结构 | |
CN207358408U (zh) | 一种压力式温控器的感温筒与毛细管钎焊结构 | |
CN205531975U (zh) | 一种高密封性断桥式铝合金门窗 | |
CN105414739B (zh) | 一种管板与管子大结合面摩擦封焊的方法 | |
KR101266994B1 (ko) | 집어등 제조 방법 | |
CN1176313C (zh) | 玻璃金属副过渡连接装置及其在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中的应用 | |
CN207373709U (zh) | 洗衣机进风组件焊接装置 | |
CN103644668B (zh) | 一种用于真空型平板集热器的柔性密封结构 | |
CN106825887A (zh) | 一种非晶合金电子产品外壳与中板的接合方法 | |
CN207199737U (zh) | 用于锂电池软包注液机的封装装置 | |
CN209584005U (zh) | 一种真空玻璃 | |
CN208217494U (zh) | 一种带镀层的红外探测器真空封装结构 | |
TW593957B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orged heat pipe and product thereof | |
CN100462661C (zh) | 热管压合封口方法 | |
CN207773955U (zh) | 一种真空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容器 | |
CN205551822U (zh) | 一种带有保护壳的焊条 | |
CN205812012U (zh) | 一种光通讯微球管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