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7632B -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7632B
CN108737632B CN201810122266.1A CN201810122266A CN108737632B CN 108737632 B CN108737632 B CN 108737632B CN 201810122266 A CN201810122266 A CN 201810122266A CN 108737632 B CN108737632 B CN 1087376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nal contact
force
processors
sensors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22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7632A (zh
Inventor
泰勒·里德·库格勒
斯图尔特·默里·斯科特
阿列克谢·波柳多夫
李承妍
菲利普·奎因
基肖尔·顺达拉-拉扬
翟树民
德巴尼亚·慕克吉
詹姆斯·B·米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gle LLC
Original Assignee
Google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gle LLC filed Critical Google LLC
Publication of CN108737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6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76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76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e.g. trackball in the palm rest area, mini-joystick integrated between keyboard keys, touch pads or touch stri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5/00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L5/16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 G01L5/161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measuring force, work, mechanical power, or torqu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several components of force using variations in ohmic resist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the force sensing means being located peripherally, e.g. disposed at the corners or at the side of a touch sensing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1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single handed use or left/right hand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3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33
    • G06F2203/0339Touch strips, e.g. orthogonal touch strips to control cursor movement or scrolling; single touch strip to adjust parameter or to implement a row of soft ke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12.5D-digitiser, i.e. digitiser detecting the X/Y position of the input means, finger or stylus, also when it does not touch, but is proximate to the digitiser's interaction surface and also measures the distance of the input means within a short range in the Z direction, possibly with a separate measurement set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with voice recogni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一种方法包括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信号。所述信号是响应于对所述设备的所述边缘提供外部接触而被接收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所述传感器的力分布。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所述处理器确定:i)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偏移,以及ii)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所述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满足感测准则:i)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ii)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感测准则,所述处理器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Description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有时包括从电子设备外壳的外表面突出的按钮。一般而言,该按钮用作允许用户致使更改设备功能(诸如音量控制、显示器激活/停用、切换到振动模式/从振动模式切换走等)的物理输入。这样的按钮时常位于诸如智能电话、其他移动蜂窝设备、平板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和桌面型计算机的电子设备的侧面。
发明内容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应变仪传感器以实现用户输入的接收。所述应变仪传感器可以各自被安置在所述设备的外壳的内表面处或其附近。基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处检测到的应变特性,所述应变仪传感器能够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其他电路组件对接,以使得所述设备以各种方式作出响应。例如,所述应变仪传感器可以被配置成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来感测特定类型的用户输入:所施加的应变的幅值、所施加的应变的相对位置、以及所施加的应变的持续时间。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主题的一个方面能够以计算机实现的方法来实施。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布;以及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偏移。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满足感测准则: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这些及其他实施方式均能够可选地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自被安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并且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i)基于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挠度性质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挠度性质的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挠度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i)基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识别封装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的性质,ii)基于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i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包括:i)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识别附着到所述保护外壳的机器可读数据,以及iii)基于所述机器可读数据,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i)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ii)基于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以下中的一个:i)沿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的轻扫,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上的敲击,或者i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边缘处的挤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无意的用户输入。所述感测准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阈值力幅值,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力幅值超过所述阈值力幅值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ii)阈值持续时间,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持续时间或低于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或者iii)所述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特定位置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近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力幅值;或者i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持续时间。
该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其他实施方式包括被配置成执行编码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所述方法的动作的对应的系统、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的系统能够借助安装在所述系统上的、在操作中使得所述系统执行所述动作的软件、固件、硬件或其组合被如此配置。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能够借助具有当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所述动作的指令而被如此配置。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主题能够被实现成特定实施例并且能够导致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所述的力敏接口能够实现其他类型的用户输入。例如,本文所述的力敏接口可以使得计算设备能够辨识各种依赖于力或依赖于压力的轻扫、敲击、和挤压手势输入。
另外,计算设备能够使用这样的力敏接口来检测与设备所处的环境相关联的外部场境。例如,计算设备能够分析施加到传感器接口的力,以确定该设备正被用户的特定手握持,或者确定设备已被放置到手提包或用户口袋中。通过分析力敏输入以及确定当前施加的输入指示该设备正被跑步中的用户携带、装入包中或者、在口袋里诸如此类,而能够降低诸如系统存储器和处理器时钟周期的设备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所述的力敏接口使用应变计传感器,其可以在相对于其他传感器接口使用更少电路组件(导线、电容器等)的电子设备中实现。包含所述的力敏接口的电子设备可以降低功耗需求,因此相对于机械按钮接口可能会需要更少的电力来实现感测功能。
在附图以及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在本说明书中所述主题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本主题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通过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与用于感测对示例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的装置相关联的示图。
图2示出包括可以在图1的装置中使用的多个应变仪的示图。
图3示出包括可以实现以感测对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的电阻器配置和示例电桥电路的示图。
图4示出多个应变计传感器以及与各个传感器测量相关联的对应图形数据的示图。
图5示出描绘调整从多个传感器接收的输入信号的过程流程的框图。
图6示出识别容纳电子设备的示例保护壳体的性质的过程流程图。
图7示出描绘检测由电子设备接收的设备场境和设备手势辨识的过程流程的框图。
图8示出使用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基于施加到设备的外部接触力来执行设备响应的过程流程图。
图9示出设备可能因该设备检测到各种外部场境而激活多个设备响应的框图。
图10示出设备可能因该设备检测到特定类别的用户输入而激活多个设备响应的框图。
图11示出设备可能因该设备检测到特定类别的用户输入而激活多个设备响应的另一个框图。
图12示出关于电子设备的力和手势辨识特征的多个设备传感器功能的框图。
图13示出使用由电子设备接收的传感器信号基于由电子设备检测的外部场境来执行设备响应的过程流程图。
在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和名称指示相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的电子设备提供有限的机制来接收用户输入。例如,现代的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和机械按钮一般不提供与依赖于力或依赖于压力的轻扫、敲击和挤压手势输入的选项。另外,当前的设备不会基于设备的外部场境或使用环境来调整用户输入机制。
依靠施加到测力仪的力的电子设备输入能够提供比其他用户输入机制更简单、更用户友好且更直观的与设备交互的方法。因此,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系统和方法详细描述了用于接收对电子设备的多种类型的用户输入的力敏接口。多种类型的用户输入可以包括轻扫、敲击、挤压、基于时间的挤压、或基于频率的敲击。另外,所述的系统能够增补或替换突出到设备的外表面之上的物理按钮。
电子设备的电路组件可以接收向设备的应变仪传感器施加应力时生成的多个模拟传感器信号。所述设备的处理器组件可以被配置成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有意义的参数值,该有意义的参数值指示由用户施加到设备的边缘或侧壁的力以及那些施加的力的位置,其可能不同于设备的各个应变仪受到的应变。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确定用户输入接触到电子设备的侧壁/边缘来执行众多用户输入动作(例如,启动应用、调整音量、修改振动模式等)。
特别地,至少一个传感器可以响应于对恰好与至少一个传感器毗邻的外表面或设备边缘施以接触力的用户接触而检测应变或力,其中至少一个传感器被附着于设备外壳的内表面。因此,本说明书描述了利用力敏输入来确定电子设备的外部场境(例如,如何触摸或携带设备)的系统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执行针对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而定制的用户输入动作。
图1描绘出与用于感测对示例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的装置100相关联的示图。装置100通常包括外壳102,其随后能够容纳多个电子组件以形成用户设备104。一般而言,用户设备104可以包括智能电话、移动设备、蜂窝设备、智能电视、膝上型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笔记本型计算机、桌面型计算机、电子阅读器、或者各种其他类型的计算设备或消费电子设备。
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耦合板106和多个应变仪感测单元108(下文称为“感测单元108”)。如下详述,每个感测单元108可以包括多个应变仪,它们形成在感测单元内以特定配置布置的应变仪组。大体上如图所示,外壳102包括外壳壁,其具有与该壁的第一侧相对应的外表面110以及与该壁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相对应的内表面112。类似地,板106具有第一侧114以及与第一侧114相对的第二侧1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板106可以包括附着到第一侧114的多个感测单元108。如图所示,板106可以通过粘合剂118附着或粘接到内表面112,所述粘合剂能够被大体安置于第二侧116与外壳壁103之间。板106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形成,所述材料诸如钢、玻璃纤维、硬化塑料(hardened plastic)或者具有使得板106能够附着到壁103的属性的其他材料。粘合剂118能够是任何粘合材料或化合物,诸如胶水、环氧树脂、粘接剂、或者适于将板106牢固地附着/附接到外壳壁103的内表面112的其他材料。此外,虽然被标识为粘合剂,但也可以利用适于将耦合板106牢固地附着/附接或耦合到内表面112的各种基于机械的紧固机制。
外壳102容纳多个电子组件以形成用户设备104,其包括覆盖玻璃120。因此,装置100可以包括内置于设备104内的示例电子电路122。导线/导体124能够将感测单元108内的一个或多个应变仪组电气耦合到电路122。
如下详述,示例用户可以通过施加推力118而向设备104提供特定类型的用户输入,所述推力可以在推力幅值以及推力持续时间和/或频率方面变化。推力118提供对应的应力,该应力被施加于附着到外壳壁103的内表面112上的相应感测单元108中的特定应变仪组。一般而言,感测单元108可以以特定配置来布置,以感测/检测例如沿设备104的长度方向(L)维度和/或设备104的宽度方向(W)维度的所施加的应变。
所施加的应变能够通过由电路122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接收的参数信号来检测。所检测到的参数信号的值能够对应于特定类型的用户输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的类型可以是可经由显示设备透过覆盖玻璃120查看的。不同的输入类型例如包括:调整用户设备104的音频音量输出的用户输入、激活或停用用户设备104的显示设备的用户输入、激活或停用用户设备104的振动模式的用户输入、和/或调整用户设备104的铃声的音量的用户输入。在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所检测到的参数信号的特定值来检测各种不同的用户输入类型。
举例而言,装置100可以被使用于以下实施方式中。用户Frank想要更改计算设备——例如Frank的智能电话上的音量。装置100可以在Frank的智能电话内实现以使得感测单元108沿例如Frank的智能电话的长度方向边缘安置。当Frank按压智能电话外壳的与音量设置相关联的一部分时,使感测单元108内的特定应变仪应变。
响应于由Frank施加的压力,通过Frank的智能电话内安置的电子电路检测差分电压值的变化。智能电话能够被配置成:检测差分电压值,并且由于所检测到的电压变化超过阈值电压变化而将特定值与例如音量按压相关联。测量电压变化的持续时间,并且电子电路(其能够是微处理器的一部分)输出值,该值向微处理器指示其要更改正由Frank的智能电话的扬声器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音量。
图2图示出包括能够在装置100的感测单元108中使用的多个应变仪单元的示图。如图所示,图2的实施方式包括如上参照图1所述的多个技术特征。特别地,图2部分地图示出:1)隔离(ISO)视图,其大体上描绘出附接到板106的多个个体感测单元108,所述板被附着到外壳壁103的内表面110;以及2)横截面(X-sec)视图,其描绘出附接/附着到外壳壁103的内表面110的板106。
每个感测单元108能够包括多个应变仪单元208,该应变仪单元形成在感测单元108内以特定配置布置的应变仪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应变仪208能够形成应变仪组208a/b,并且多个应变仪组208a/b能够形成应变仪分组210。当抵靠或附着到内表面110时,多个应变仪组208a/b能够相对彼此以特定取向布置。例如,第一应变仪组208a能够以与第一维度相对应的第一取向布置,以便检测或测量沿第一维度的所施加的应变。同样地,第二应变仪组208b能够以与第二维度相对应的第二取向布置,以便检测或测量沿第二维度的所施加的应变。
一般而言,第一取向和第一维度能够与第二取向和第二维度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设备104被定位成大体纵向竖直时(例如,当被用户握持时),第一取向能够对应于垂直取向,并且第一维度能够对应于长度方向(L)维度。另外,当处于该纵向竖直位置时,第二取向能够对应于水平取向并且第二维度能够对应于宽度方向(W)维度。
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当布置于用户设备104内时,应变仪分组210能够具有包括以水平取向安置(当该设备竖直时)的两个应变仪208的应变仪组208a,以测量宽度方向维度上对表面112施加的应变。此外,应变仪分组210还能够具有包括以竖直取向安置(当该设备竖直时)的两个应变仪单元208的应变仪组208b,以测量长度方向维度上的所施加的应变。如图所示,应变仪分组210的应变仪208能够均以相对彼此平行的配置来布置,并且能够大体上沿外壳102的壁103(例如,侧壁)的长度方向维度安置。
当安装在用户设备104内时,感测单元108的每个应变仪分组210能够被使用于检测或感测以对表面112施加的力的形式的用户输入。所施加的力能够使得应变仪208电气特征改变,以使得电子电路122感测增加的应变。用户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将增加的应变辨识为对应于不同的用户输入类型,该不同的用户输入类型诸如用户推压、轻扫、敲击、挤压或以其他方式触摸用户设备104的侧壁壁上的特定区域。
例如,当用户推压与应变仪208相邻的外壳102的边缘或侧壁时,外壳和板106能够弯曲或折曲,使得应变仪208的电气特征改变(例如,特定应变仪内的电阻器的电阻改变),这影响施加到应变仪208的电信号的电压并且使得(分析电信号的)电子电路122感测例如沿设备104的长度方向维度的增加的应变。因此,用户设备104感测外壳102的边缘上的推压并且能够经由示例显示设备(由覆盖玻璃120保护)向用户指示与该用户的推压/触摸相关联的特定输入类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感测单元108能够沿外壳102的边缘或侧壁安置或定位,以便感测或检测沿设备104的长度施加的推压的特定输入类型和/或近似位置。电子电路122能够分析从应变仪组208a和应变仪组208b中的每一个接收的电信号。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的概述,用户设备104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或感测单元108。每个感测单元108可以包括被指示为特征208a和208b的两个应变仪组。举例而言,应变仪组208a能够被垂直取向,并且应变仪组208b能够被水平取向。每个应变仪组208a或208b包括两个个体应变仪单元208。更具体地,并且换言之,每个感测单元108包括形成两个应变仪组208a/b或电路分支的四个应变仪单元208或电阻器208(如下参照图3所论)。参考特征210指代包括共同形成单个传感器108的四个个体应变仪208的应变仪分组。
图3图示出包括能够被使用于感测对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的电阻器配置和示例电桥电路302的示图。如上所论,每个感测单元108包括多个个体应变仪208,每个应变仪具有动态电阻属性,该动态电阻属性转化成以欧姆为单位测量的特定电阻值。如本说明书中所用,动态电阻属性涉及应变仪208的电阻或电气特征,其响应于施加到应变仪208的应力(例如,用户推压应变仪)而变化。因而,应变仪208的电阻属性的变化将转化成应变仪208的测量的电阻值的变化。因此,如图3所示,在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应变仪208能够被描绘为电阻器R1至R4中的一个,每个电阻器具有基于应变仪208的动态电阻属性的初始或预定义电阻值。特别地,感测单元108能够被建模或描绘为包括正(电压极性)输出308和负(电压极性)输出310的电桥电路302。
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阻器取向304能够包括电阻器R2和R4,它们具有水平取向以便测量宽度方向(W)维度上的所施加的应变,而电阻器R1和R3(垂直取向)在所施加的应变时由于它们的取向而保持相对固定,并且因而不测量所施加的应变。相比之下,电阻器取向306能够包括电阻器R2和R4,它们具有垂直取向以便测量长度方向(L)维度上的所施加的应变,而电阻器R1和R3(水平取向)在所施加的应变时由于它们的取向而保持相对固定,并且因而不测量所施加的应变。
一般而言,当特定的电阻器组垂直于特定的应变方向安置时,该特定的电阻器组通常将不会测量与该特定的应变方向相关联的应变。例如,如电阻器取向304所示,针对宽度方向(W)维度/方向上施加的应力,应变仪组208a垂直于应变方向,并且因而通常将不会测量所施加的应变。然而,应变仪组208b平行于应变方向,并且将测量所施加的应变。另外,如电阻器取向306所示,针对长度方向(L)维度/方向上施加的应力,应变仪组208b垂直于应变方向,并且因而通常将不会测量所施加的应变。然而,应变仪组208a平行于应变方向并且将会测量所施加的应变。
一般而言,电桥电路302包括两个分支。由R1和R3指示第一分支,并且输出节点(用于输出308)居于R1和R3中间。由R2和R4指示第二分支,并且输出节点(用于输出310)居于R2和R4中间。电桥电路302能够接收所施加的电压(VCC)。电子电路122能够响应于电阻器R1至R4中的任一个的电阻属性的变化而接收或检测差分电压信号3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路122提供VCC电压信号,并且然后能够执行基本比较电路以相对于VCC信号来分析信号312。该分析能够使得电路122能够检测或确定信号312的测幅值指示与初始施加的VCC电压值的偏差程度。
在操作期间,并且当在用户设备104内沿内表面110安置时,感测单元108能够响应于施加到外壳壁103的某个位置(例如,用户设备104的边缘/侧壁)的触摸力而检测所施加的应变。例如,并且如上所指出,以向设备104的边缘的所施加的应变的形式的用户输入能够使得参数信号被电子电路122接收。参数信号能够响应于由例如应变仪分组210的感测单元108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而被接收,并且能够指示特定类型的用户输入,例如音量调整、激活振动模式等。因此,对用户输入的检测能够致使来自设备104的对应响应,例如,关于与音量水平增加或降低相关联的在显示设备上的指示。
例如,参照电桥电路302,感测单元108能够包括应变仪组208a(电阻器R1和R3),其指示具有第一电压值的参数信号(经由输出节点308)。感测单元108能够进一步包括应变仪组208b(电阻器R2和R4),其指示具有第二电压值的参数信号(经由输出节点310)。响应于致使来自用户设备104的特定对应响应的特定类型的用户输入,能够并行指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
在一些示例中,W维度上的所施加的应变能够致使应变仪组208b的物理变化,这进而使得以欧姆为单位测量的电阻器R2和R4的电阻值基于所施加的力的幅值而变化(增加或降低)预定义量。因此,假定电路302中的全部电阻值都大体相同,则R2和R4的电阻属性的变化将致使在输出310处所测量的电压值的对应变化。因而,将由电子电路122测量或检测相对于输出308和310的差分电压信号3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测量的参数信号能够例如在微伏或毫伏范围内。因而,所测量的信号能够通过与电子电路122相关联的示例放大电路来放大。
图4图示以菱形配置布置以形成多个感测单元108的多个应变仪208的示图404以及与指示相应传感器的特定应力的各传感器测量相关联的对应图形数据402。图4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图示出与装置100的技术特征相关联的示例数据参数406。如图所示,每个感测单元/传感器108能够具有应变仪组208a,其包括上点位置的应变仪208和下点位置的应变仪208。同样地,每个传感器108还能够具有应变仪组208b,其包括在左点位置的应变仪208和在右点位置的应变仪208。图4的实施例中所描绘的应变仪208的菱形配置与图2的实施例中所描绘的应变仪208的平行配置略有不同。
一般而言,能够使用菱形配置来形成沿设备104的长度的更紧凑(相对于平行配置)的感测单元108。使用菱形配置能够提供关于推压位置的增加的精度以及对于相同的施加的负载可能更高的信号312。替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论的平行配置能够使用较小的宽度,使得能够利用在较薄的电子设备上使用包括以平行配置布置的应变仪的感测单元。此外,平行配置在放置到具有有限空间的电子设备内时能够提供简化的安装过程。
一般而言,根据设备制造者的期望精度水平、关于检测电子设备的用户正推压的特定位置的能力的制造者期望的精度水平、以及将要安装装置100的电子设备内的可用空间,能够将各种不同的应变仪取向使用于装置100。
如上所指出,向与外壳壁103相关联的边缘/侧壁表面的施加的应变/力能够致使传感器108的至少一个应变仪208的轻微的物理变化(例如,膨胀或收缩)。物理变化能够致使应变仪208的电阻属性的变化。电阻属性的变化能够致使所测量的输出电压值的对应改变,由此致使差分电压信号3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对图4的应变仪菱形取向,等式402a指示能够从总左和右电压值中减去总上和下电压值以获得差分电压值。例如,差分电压信号312能够对应于加上与应变仪组208b(正极性)相关联的测量电压值并且减去与应变仪组208a(负极性)相关联的测量电压值以获得差分电压值,该差分电压值能够被映射到特定的应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特定的应力能够被映射到与差分电压信号312相关联的特定电压值。所施加的应力能够以应变单位来测量,并且特定应变值能够对应于每个个体应变仪208的特定电阻属性变化。例如,作为用户输入提供给设备104的所施加的力的幅值能够被表示为一个微应变(μS)。微应变由线图402的y轴的所施加的应变单位(例如,1.00E-06)表示,并且通常对应于每1牛顿力的所施加的应变。因此,1μS能够对应于与单个应变仪208(例如,图3的电阻器R2)相关联的电阻值的1mΩ变化。特别地,针对500Ω±10%的示例电阻值,6.5μS的所施加的应变(参见线图402的传感器6)能够导致506.5Ω±10%的修改的电阻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系列差分输出电压信号值能够被映射到各个用户输入类型。映射值能够供用户设备104用来基于所施加的应变的持续时间和/或幅值(以应力为单位)来确定特定的用户输入类型。
图5示出描绘调整从多个应变仪传感器502接收的输入信号的过程500或逻辑流程图的框图。一般而言,应变仪传感器502能够对应于如上至少参照图1的实施方式所论述的多个个体应变仪传感器108。所述的过程500的动作能够通过计算逻辑或编程指令来启用,该计算逻辑或编程指令可由诸如上文所论述的用户/计算设备104的示例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执行。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包括共同形成用户设备104的计算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数据存储设备。计算系统的处理器处理用于在设备104内执行的指令,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存储设备上的指令,以在用户设备104的示例显示器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执行存储的指令能够使得本文所述的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由用户设备104来执行。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视情况使用多个处理器连同多个存储器和多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用户设备104可以与多个其他计算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设备(例如,服务器库、服务器群组或多处理器系统)执行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各个过程或逻辑流程相关联的动作或操作的部分。
一般而言,多个应变仪传感器502(“传感器502”)能够沿设备104的内侧壁或边缘安置,使得传感器502被电子设备的外壳覆盖(例如,组装后的设备104的外观中不会呈现传感器502特有的传感器部分或用户输入设备部分)。传感器502响应于在设备104的外部边缘处的接触而生成传感器信号(例如,参数信号)。例如,设备104的计算系统的电子电路能够被电气耦合到传感器502中的每个传感器(1至6)。因而,计算系统能够被配置成响应于与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的外表面相交互的用户输入而接收传感器输入/参数信号。
例如,对设备104的边缘(或其他区域)的外部接触或用户输入能够包括施加到设备104的外表面的外部区域的应变或力。在一些实例中,施加到外部区域的力能够与传感器502中的特定传感器相邻或基本上相邻。如上所指示,传感器可以在限定设备104的内部和外/外部表面的外壳壁的另一侧上附着到设备104的内表面。
现参照过程500,根据所述的教导,传感器502生成传感器信号(例如,输出信号),其由设备104的计算系统接收作为输入信号。基于由计算系统执行的信号处理,可以标准化所接收的传感器输入信号。例如,在框504,基于所检测到的容纳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封装或覆盖设备104的保护壳体或保护外壳的壳体类型,计算系统调整或标准化来自传感器502的输入信号。下面参照图6更详细地描述基于所检测到的壳体类型来调整或标准化输入信号。如在本说明书中所用,“基于”并非必然意指“排他性基于”(即,可能使用其他因素)。例如,本文所用的“基于”可以包括可能用来产生特定结果的本公开技术的其他因素、特征或项目。
响应于对设备104的边缘的外部接触,计算系统从传感器502接收输入信号,并且然后使用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传感器502的力分布。换言之,响应于对设备104的边缘的外部接触,计算系统可以基于由传感器502生成的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传感器502的力分布。例如,在框506,确定施加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能够包括计算系统生成示例力分布廓线508。在一些实例中,廓线508被生成并存储在设备104的示例存储器中,并且能够供计算系统参考以用于正在进行的信号分布分析(例如参见框512)。
如图所示,力分布廓线508能够提供指示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的力的示例输入或电压信号的图形表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廓线508指示由计算系统接收并处理的至少两个输入信号的相应特征。输入信号能够对应于给定持续时间内所测量到的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的力。
例如,输入信号的相应特征能够包括:i)施加到设备104的外部或边缘的第一挤压,ii)与超过特定阈值力和/或超过特定阈值时间的接触力相对应的输入力检测起始,或者iii)与降到特定阈值力以下的接触力相对应的输入信号检测停止(均如下详述)。
再次参照框5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包括与多项式逻辑相对应的编程指令,用于基于特定多项式拟合来调整一个或多个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多项式校正来校准传感器502,使得能够基于各种因素来调整或标准化传感器信号值。例如,使用多项式校正逻辑能够允许每个传感器响应被校准,以不论传感器制造公差如何都提供相同或匹配的响应曲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多项式校准允许每个传感器响应被校准,以提供虑及设备104的一个或多个基底层(例如侧壁、橡胶衬垫等)的某些性质的匹配的响应曲线。例如,设备104可以具有单个或多个基底层,其具有挠度(deflection)性质,所述挠度特性影响响应于对设备104的外部接触而由传感器502生成的输入信号值。特别地,设备104能够包括第一基底层和至少第二基底层,它们均被安置于设备的外表面与传感器502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中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基底层能够具有第一挠度性质,其影响基于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施加的不同水平的力的相应传感器502的斜率或其他输入信号值。同样地,第二基底层能够具有第二挠度性质,其也影响基于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施加的不同水平的力的相应传感器502的斜率或其他输入信号值。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挠度性质和第二挠度性质均以不同方式影响传感器502的斜率或信号值。
这就能够导致由传感器502检测的应变水平基于侧壁的挠度水平而在对侧壁均匀施力的整个过程中不同。例如,最初可能很容易使侧壁挠曲,但一旦挠度需要第一基底层(其可能比外壳的外部更刚性)显著形变,则相同或甚至更大的施力可能比类似的额外施力产生更小的侧壁挠曲和更少的应变。一旦施力不仅需要使第一基底层变形而且还需要使第二基底层变形,则为了给定应变增加的施力可能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量与将第一基底层的性质纳入考虑时相比有所不同。
故此,如上所指示,使用多项式校正允许每个传感器提供虑及一个或多个基底层的不同挠度性质的匹配的响应曲线。因此,在框510,计算系统能够执行多项式逻辑,以:a)基于设备104的一定基底层来标准化所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以及b)获得与基于外部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力相关的数据(例如,信号参数值,诸如电压/电流)。
在一些实例中,响应曲线可以是非线性的,或者受挠度性质或其他因素影响的信号值可以在对设备104的边缘施加大力时相对彼此变化。在此实例下,由于电信号波动,可能出现基线漂移。因此,除多项式校正逻辑之外,还能够包括至少一个高通滤波器以相对于由传感器502生成的输出信号(例如,到计算系统的电路的输入信号)移除基线漂移。
在框512,设备104对所确定的力分布执行力分布分析。例如,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分析由力分布廓线508指示的力分布数据,以:i)确定由传感器502测量的力的位置(框514);ii)确定由传感器502测量的力值(框516);以及iii)确定由传感器502测量的力的持续时间(框518)。所确定的力值可以对应于或指示响应于设备的外部边缘或侧壁处的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的力的幅值。在一些实例中,响应于设备的外部边缘或侧壁处的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的力可以对应于或转化成施加到传感器502的力。
在框514,基于对施加到传感器502的力分布的分析,计算系统然后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该外部接触:i)通过在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处施加的力而施加到设备104,ii)使得传感器502生成所接收的输入信号,并且iii)指定从传感器502中的每一个偏移的位置。
例如,计算系统能够包括与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逻辑相对应的编程指令,用于确定力分布并且用于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因此,在框520,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执行高斯逻辑(Gaussian logic),以:a)生成具有由传感器502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例如,电压值和电流值)的示例数据结构;并且b)分析数据结构的参数值,以确定由传感器502测量的外部接触的位置。作为一个简单例示,如果仅在传感器1和传感器2处检测到应变,其中在传感器1处检测到稍大的应变,则计算系统可以使用高斯逻辑来确定外部接触被施加于设备外壳介于传感器1与传感器2之间但更靠近传感器1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分布力包括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力分布廓线508。另外,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能够包括使用或提取与廓线508相关联的信号/参数值以生成具有响应于外部接触而由传感器502生成的相应输入信号的参数值的数据结构。因此,在一些实例中,所生成的数据结构的参数值能够被映射到廓线508的输入信号曲线。
然后,计算系统能够使用和/或分析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来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数据。例如,计算系统能够将某些信号值映射或关联到特定传感器,并且能够基于该映射或关联来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在一些实例中,计算系统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数据,并且该数据可以指定到传感器502中的每一个的中央或从其偏移(例如,略微或大幅偏移)的位置。
在框516,计算系统基于对施加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的分析来确定由相应传感器502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力值。在一些实例中,所确定的力值指示外部接触的力的一定输入幅值,并且对应于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例如,轻扫、敲击、或挤压)。下面参照图7更详细地描述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确定已经基于设备104的一个或多个基底层来标准化或调整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之后的力值。同样地,在一些实例中,可以在已经基于容纳设备104的特定类型的保护壳体来标准化或调整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之后确定力值(如下详述)。
例如,关于标准化/调整信号值,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第一传感器(例如,传感器4)经受基于从外部接触施加的力的应变。同样地,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第二传感器(例如,传感器5)经受基于从外部接触施加的力的应变。传感器4可以生成4.2V DC(伏特,直流)的信号值,而传感器5可以生成5.1V DC的信号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执行的多项式逻辑和/或基于所检测到的壳体类型,可以将由传感器4生成的4.2V DC信号标准化或调整成7.3V DC。同样地,基于所执行的多项式逻辑和/或基于所检测到的壳体类型,可以将由传感器5生成的5.1V DC信号标准化或调整成6.7V DC。因此,计算系统然后能够确定由传感器4生成的7.3V的调整信号值对应于10.1N(牛顿)的力值。计算系统能够进一步确定由传感器5生成的6.7V的调整信号值对应于8.4N的力值。
在一些示例中,外部接触的确定力值是在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处的外部接触的力的估计幅值。由于可能已经在两个传感器之间施加外部接触,外部接触的力的实际幅值可能分布于两个传感器间,其中设备外壳吸收其中一些力。这样,使用设备外壳的已知特征以及从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设备可以能够估计施加到计算设备的力。
在框518,计算系统执行时序逻辑以确定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或由传感器502测量的力。如上所指示,所确定的力值可以对应于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例如,轻扫、敲击或挤压)。因此,在一些实例中,所确定的力值和所确定的持续时间能够被使用于确定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例如,外部接触对应于敲击还是长按)。
例如,相对小力值(例如,小于5牛顿)的较短持续时间(例如,短于一秒)可以指示轻扫接触,而中等范围力值(例如,5至15牛顿)的相似短持续时间力可以指示敲击接触。类似地,对于相对大力值(例如,大于15牛顿)的较长持续时间(例如,长于一秒)可以指示挤压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使用各种策略来确定用户正在挤压设备104。这些策略涉及对所生成的传感器信号的分析,并且能够包括基于脉冲的辨识、基于峰值的辨识、跨传感器的模式辨识以及辨识百分位点匹配。
针对基于脉冲的辨识,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分析与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信号相关联的示例压力/力曲线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二者。为使计算系统确定用户输入包括挤压,用户可能需要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挤压并释放。这种基于脉冲的辨识策略提供了设备104能够充分利用以防止误触发的益处。
针对基于峰值的辨识,当分析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信号时,设备104能够使用已定义的监听窗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检测用户已经在对于分类为挤压的外部接触(或手势)的预定义时间量内达到一定力阈值。
在一些实例中,阈值力能够是动态阈值。例如,在前几毫秒的外部接触时,阈值可能增加,以使得施加到设备的力可能需要更高或足够的幅值以供设备104检测到挤压。当大于例如500毫秒时,力阈值能够降低,并且计算系统能够分析传感器信号,以检测更持续的力,而不检测超过特定阈值的力。换言之,在挤压持续超过500毫秒的情况下比在所谓的挤压仅持续100毫秒的情况下,需要较小力来调用“挤压”动作。
针对跨传感器的模式辨识,计算系统能够跨设备104的每一侧包括多个传感器502的阵列。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模式,以确定那些力模式指示施加到设备的力与挤压相关联。例如,挤压接触通常可以生成传感器信号,这些传感器信号经分析后指示由用户手掌施加的跨传感器502的均匀力。与由手掌施加的均匀力相比,其他传感器信号值可以指示从外部接触施加的力指示与用户手指相邻的传感器的信号峰值。
针对辨识百分位点匹配,计算系统能够利用上述辨识方法中的每一个以百分比似然值来对潜在的挤压分类。例如,基于与由计算系统定义为挤压的廓线(例如,力/时间廓线)相匹配的百分比似然率,外部接触能够被识别为意图的手势或挤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使用10至20个挤压廓线的示例集合。基于外部接触的百分比似然率(例如,力/时间属性)与示例挤压廓线集合相匹配的程度,外部接触能够被定义为挤压。
图6示出识别容纳例如设备104的电子设备的示例保护壳体的性质的过程流程图。在框602,设备104的计算系统确定该设备已被诸如保护壳体的壳体容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使用该设备的至少一个传感器来确定或检测该设备已被保护壳体容纳。在一些实例中,至少一个传感器可以是并非传感器502中的一个的传感器,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传感器可能是传感器502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设备104能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其基于与射频识别(RFID)相关联的原理来生成传感器数据。在一些实例中,传感器能够是RFID阅读器,其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或识别由设备发射的特定RF信号而从特定设备接收机器可读数据。在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被壳体容纳,设备104能够使用标称力值(nominal force value),其对应于由传感器502例如从壳体的外部接触生成的信号,以确定或检测设备已被保护壳体容纳。该确定能够被使用于触发RFID阅读器的激活,或者能够被使用于确定对于特定壳体可以唯一的壳体的特定“感觉(feel)”。例如,一些壳体可以被设计成在某些位置施加更大的力,并且由该壳体容纳的设备可以确定该施力匹配与特定壳体相关联的力廓线。
在框604,确定壳体类型的过程包括:在判定框606,确定设备104是否已被保护壳体容纳。如果计算系统例如通过检测到或未检测到任何相关的传感器数据而确定设备未被壳体容纳,则确定壳体类型的过程结束于框608。
如果计算系统确定设备104已被壳体容纳,则确定壳体类型的过程继续至两个过程路径中的至少一个。针对第一过程路径(1),在框610,计算系统继续确定壳体类型。在框612,计算系统能够使用设备104的RFID传感器来检测壳体类型。例如,传感器能够是配置成接收机器可读数据的RFID阅读器,其位于或附着到壳体的内部区段上,并且该数据能够指示壳体的特定类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数据通过使用壳体类型或者使其与例如数字、字母数字或其他编码的标识符的类型标识符相关联来指示壳体类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能够是配置成接收、读取或以其他方式捕获机器可读数据的任何电子阅读器型设备,其位于或附着到保护壳体的内部区段上。例如,传感器能够包括条形码阅读器功能,并且机器可读数据能够是附着到保护设备外壳的内表面上的条形码。
作为框612的过程的替选或补充,在框614,计算系统能够接收指示壳体类型的用户输入。例如,如果设备无法使用RFID传感器来检测壳体类型,则设备的用户能够手动输入指示特定壳体类型的壳体标识符。如图所示,针对第二过程路径(2),框615的操作能够与框614的操作相同或基本上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程路径(2)可以被用于不包括RFID或者用于捕获或提供机器可读数据的其他传感器功能的某些设备或壳体。
在框616,计算系统能够基于所确定的壳体类型来识别壳体的一个或多个性质。例如,在框618,计算系统能够访问示例壳体性质数据库。而在框620,能够使用指示壳体类型的标识符从壳体性质数据库中获得与保护壳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挠度特性。
如上所指示,针对容纳设备104的保护壳体,与该保护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基底层相关联的挠度性质能够响应对设备的外部接触而影响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信号的参数值。因此,在框622,计算系统能够基于容纳设备104的保护壳体的所检测到的外壳类型来调整或标准化传感器502的输入信号。
为了扩展上文的确定力值的描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已经基于所确定的壳体类型的性质来标准化/调整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信号的参数值之后,确定力值。例如,确定力值能够包括:i)使用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来识别容纳设备的保护壳体的性质;ii)基于保护壳体的性质来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iii)使用经标准化的参数值来确定力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多个因素——诸如用户属性、壳体类型和性质、以及设备层,传感器502能够受到壳体校准。例如,针对不同类型的壳体,计算系统能够执行编程指令以表征用户的手、特定的壳体类型与设备104的侧壁之间的力转化。
在获得所表征的力转化之后,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将示例壳体性质存储在设备104本地或者可供其访问的数据库中。当设备104确定已经应用特定壳体时(例如,当壳体容纳设备时),设备104然后能够使用所存储的壳体性质对传感器502执行壳体校准。因此,通过将具有壳体ID的标签/指示符(例如,RFID、条形码等)嵌入或附着到壳体内,用户设备能够读取或接收已经应用的壳体的类型,并且相应地校准传感器502。
图7示出描绘检测由诸如设备104的电子设备接收的设备场境和设备手势辨识的过程700的框图。至少参照图7的实施方式(并且可能参照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例),“设备场境”能够至少涉及示例用户设备的物理位置和/或示例用户设备的移动类型,该示例用户设备诸如设备104。另外,“设备手势辨识”至少对应于计算系统检测设备104的边缘或其他位置处的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或输入手势。
应当指出,在框(例如,730至738)的场境中所述的过程700的实施例能够具有图7中所述的全部特征或者仅特征的子集。
类似于过程500的动作/操作,过程700的所描述的操作能够通过可由共同形成示例计算系统的设备104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执行的计算逻辑或编程指令来启用。
如图所示,过程700包括框702,其中分析外部接触和/或用户按压数据。在框704,分析外部接触数据和按压数据(例如,接触力、接触位置和接触持续时间),以确定定义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处的外部接触或用户按压的输入类别。在一些实例中,输入类别被使用于定义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或用户按压(例如,轻扫接触、敲击接触、挤压接触、虚假接触)。
例如,定义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的输入类别能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将外部接触识别为沿电子设备的边缘的轻扫的轻扫输入类别;ii)将外部接触识别为电子设备的边缘上的敲击的敲击输入类别,或者iii)将外部接触识别为电子设备的边缘处的挤压的挤压输入类别。
如本说明书中所用,外部接触能够包括由设备104的用户执行的对设备104的有意接触或无意接触。因此,当用户按压对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有意按压或接触时,外部接触必然包括用户按压。然而,外部接触也可以包括由于并非由用户直接执行的接触导致的对设备104的无意接触。
例如,当对设备104的边缘施加外部接触时,基于设备在定位于用户的旅行包内时的移动,计算系统能够将该外部接触定义为虚假接触。下面参照设备场境辨识来更详细地论述虚假或无意的外部接触。
在框706,分析至少包括接触力的外部接触数据,以确定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处发生的外部接触的力(例如,按压力)的幅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确定的力幅值能够对应于特定力级别。
例如,一些确定的力值(例如,1至5牛顿)可以对应于1级力幅值,其他确定的力值(例如,6至10牛顿)能够对应于2级力幅值,并且另外其他确定的力值(例如,11至15牛顿)能够对应于3级力幅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包括传感器502的电子设备的设计要求,能够定义额外的力幅值(例如,4级、5级或更高),并且将其映射到特定力幅值。
在框708,分析外部接触数据和按压数据(例如,接触力、接触位置、和接触持续时间),以确定设备104的边缘或侧壁处的外部接触或用户按压的按压类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基于对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分析来确定按压类型:外部接触的力值、外部接触的位置数据、或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
例如,如果传感器2(参见图5)生成指示2级力幅值的信号,同时其余的传感器1和传感器3至6生成相对低的力值或至多高的1级力幅值(例如,1N至5N范围内的5N),则计算系统可以至少确定或检测1指按压类型或手掌按压类型。在另一个示例中,传感器3和6可以生成均指示高的3级力幅值(例如,11N至15N范围内的14N)的相应传感器信号。针对该示例,计算系统可以确定2指按压类型或2指挤压按压类型。
过程700的框711包括设备场境辨识和设备手势辨识的操作。如上所指出,设备场境辨识能够涉及设备104的计算系统检测设备的物理位置和/或设备的特定运动类型。另外,设备手势辨识能够对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的检测。
在框710,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包括用于检测或辨识设备的特定场境的程序代码。例如,在框714和框716,针对设备104的边缘处的一定外部接触,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值、力的位置、力的持续时间、以及其他传感器设备数据(例如,接近和/或运动传感器),以检测设备104位于用户的旅行包内(框714)还是用户的口袋内(框7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的接近传感器(参见框738)能够被使用于将外部接触确定或定义为虚假或无意的接触。例如,接近传感器数据可以基于由接近传感器检测到用户的口袋或用户的旅行包的内衬来指示设备被定位于用户的口袋或旅行包里。因此,计算系统然后可以基于所接收的接近传感器输入数据,将某些接收的传感器信号确定或定义为虚假用户输入。
在框718,针对设备104的边缘处的一定外部接触,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值、力的位置、力的持续时间、以及其他设备传感器数据,以检测设备是否正经历快速移动。例如,能够分析频繁或重复发生的低的1级力幅值的传感器信号,以确定设备104的用户正在跑步、慢跑、或以其他方式快速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来自传感器502的信号数据之外,计算系统能够接收来自设备运动传感器的输入数据——诸如来自设备的加速计或陀螺仪传感器的数据——以检测快速的用户移动。
在框712,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包括用于检测或辨识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类型相对应的特定手势的程序代码。例如,在框720和框722,针对对设备104的边缘的一定外部接触,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值、力的位置和力的持续时间,以确定外部接触是手指敲击手势(框720)或手指轻扫手势(框722)。
同样地,在框724和726,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值、力的位置和力的持续时间,以确定外部接触至少是2指/多指挤压手势(框724)或单手或双手握持手势(框7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设备正被单手或双手握持此处能够被描述或分类为设备场境,而非已辨识的手势。
在框728,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包括程序代码以供应用用于辨识设备场境和/或用于辨识特定类型的手势(例如,输入手势)的感测辨识准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通过检测是否已满足一定感测辨识准则而确定设备场境和特定类型的手势。
例如,计算系统能够基于对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一定感测准则:i)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ii)外部接触的确定力值,或者iii)外部接触的确定持续时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感测准则,计算系统基于已接受外部接触来执行示例设备用户输入动作。
在框728,识别感测辨识准则。例如,在框730,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阈值力值,使得响应于检测到外部接触的确定力值超过阈值力值而满足感测准则。
同样地,在框730,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阈值持续时间,使得响应于检测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a)超过阈值持续时间,或者b)低于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感测准则。
另外,在框732,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基于外部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的输入力的特定位置,使得响应于检测到外部接触的输入力(或力幅值)的所确定的位置对应于特定位置而满足感测准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测辨识准则还能够包括由计算系统接收的一个或多个输入信号,其充当能够满足(或无法满足)的感测准则,或者充当调整上述力阈值、时间阈值和特定位置的阈值或位置值的基础。
例如,在框734,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指示设备的虚拟现实(VR)模式是活动还是不活动的VR模式输入信号。在框736,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运动传感器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是否正经历或经受快速移动或运动(例如,用户正在跑步、慢跑、在过山车上等)。在框738,感测辨识准则能够包括接近传感器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是否处于用户或者另一个物品或对象的阈值接近度内。
在框740,识别感测辨识准则的调整。例如,与上述传感器输入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传感器数据能够被使用于调整框730的阈值力值和/或阈值持续时间以及调整框732的特定输入力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运动传感器输入信号、接近传感器输入信号、或VR模式输入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能够被使用于调整感测辨识准则。
例如,在框742,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接收第一运动传感器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的加速计检测到快速或无规律的设备运动。响应于接收到第一运动传感器输入,计算系统能够调整感测辨识准则。在框744,计算系统能够接收第二运动传感器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的陀螺仪传感器也检测到快速或无规律的设备运动。响应于接收到第二运动传感器输入,计算系统能够调整感测辨识准则。
例如,响应于接收到指示设备的快速或无规律移动的运动传感器数据,计算系统能够:i)基于从运动传感器接收的满足移动准则的传感器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力值(框750);和/或ii)基于从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满足移动准则的传感器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持续时间(框752)。
在框746,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接收接近传感器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对象处于设备的阈值接近度内(例如,诸如当设备被存放在手提包或口袋里时)。响应于接收到接近传感器输入,计算系统能够调整感测辨识准则。例如,计算系统能够:i)基于从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满足接近度准则的传感器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力值;和/或ii)基于从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满足接近度准则的传感器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持续时间。
在框748,设备的计算系统能够接收VR模式输入信号,其指示设备的VR模式是活动、已激活、或者不活动。响应于接收到VR模式输入信号,计算系统能够调整感测辨识准则。例如,计算系统能够:i)基于接收到的满足一定准则(例如,指示VR模式是活动或不活动)的VR模式输入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力值;和/或ii)基于接收到的满足一定准则的VR模式输入数据,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阈值持续时间。
此外,响应于接收到一定接近传感器输入数据、一定运动传感器输入数据、或一定VR模式输入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计算系统能够调整感测辨识准则。例如,在框756,针对某些外部接触或按压类型,计算系统能够通过要求在预定义的阈值时间内(例如,在一秒内)解除按压来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准则。同样地,在框758,计算系统能够通过定义新要求的按压/接触位置或者通过修改、转移、或以其他方式更改现有的所要求的按压位置来调整场境或手势辨识的准则。
图8示出使用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基于施加到设备的外部接触力来执行设备响应的过程8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程800可以通过上述的设备104的示例计算系统以及传感器502来实施或执行。
过程800开始于框802,其中,响应于对示例电子设备(例如,设备104)的边缘的外部接触,设备的计算系统从可以位于设备的边缘处的多个传感器502接收输入信号。在框804,计算系统使用所接收的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传感器502的力分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确定施加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能够包括生成示例力分布廓线。能够从廓线的数据集中分析和/或提取与力分布廓线相关联的传感器输出信号(例如,向计算系统的输入信号)。在一些实例中,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例如,电压、电流或电荷)能够对应于给定持续时间内所测量到的施加到设备104的边缘的力。
在框806,基于对力分布的分析,计算系统确定外部接触的位置。在一些实例中,所确定的位置可以指定至少从多个传感器502中的每一个偏移的位置。例如,所确定的位置能够对应于:i)与特定传感器的中心轴线对准的位置,ii)与特定传感器的中心轴线偏移(例如,略偏移)的位置,或者iii)通常介于至少两个传感器中间的位置或者通常介于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的位置。
在框808,基于对力分布的分析,计算系统确定指示施加到设备的边缘或者在设备的边缘处施加的外部接触的一定输入力(或力幅值)的力值。所确定的力值也可以对应于特定类型的外部接触。例如,所确定的力值可以对应于多个类型的外部接触,诸如设备的边缘处的轻扫接触、设备的边缘处的敲击接触、或者设备的边缘处的挤压接触。
在框810,计算系统基于对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确定力值、和持续时间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一定感测准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测准则能够包括阈值力值,并且当确定力值超过阈值力值时可以满足该准则。
感测准则能够进一步包括阈值持续时间,并且当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a)超过阈值持续时间或者b)低于阈值持续时间时,可以满足该准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测准则能够进一步包括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并且当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匹配或对应于该特定位置时,可以满足该准则。
在框812,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感测准则,计算系统执行电子设备的用户输入动作。例如,计算系统能够启动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或者可供设备访问的存储器位置中的特定应用程序文件。
图9示出基于诸如设备104的电子设备的外部场境检测而可能出现的多个设备响应的框图。至少参照图9的实施方式(并且也可能参照本文所述的其他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外部场境”能够包括设备相对于用户的至少一个位置或地点和/或设备相对于用户的取向。
例如,外部场境能够对应于或指示设备相对于用户的视平面的垂直取向或者设备相对于用户的视平面的水平取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部场境能够对应于或指示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型:i)输入手势,ii)设备场境,iii)设备位置/地点,或者iv)设备取向。
类似于过程500和过程700的动作/操作,图9(包括图10至图12)的框图中描绘的所述设备操作或设备响应能够通过可由设备104的处理器和存储器执行并且共同形成设备104的示例计算系统的计算逻辑或编程指令来启用。
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参照电子/计算设备的外部场境,在框902,设备104被示为具有包括设备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例如,左手)中并且相对于用户呈垂直/竖直或大体垂直取向的外部场境。替选地,在框904,设备104被示为具有包括设备被定位于用户的双手中并且相对于用户呈水平或大体水平取向的外部场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具有包括设备相对于用户或相对于用户的视平面倾转、倾斜或成角度的外部场境。例如,当用户将设备从垂直或竖直(例如,大体垂直)取向移动或旋转到水平取向时,设备104能够具有相对于用户倾转、倾斜或成角度的取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计算系统响应于设备的第一边缘处的用户接触而从传感器502中的第一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计算系统还响应于设备的第二边缘处的用户接触而从传感器502中的第二传感器接收第二输入信号。如上所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被安置于设备104的内表面附近并且可以被设备104的外壳覆盖,该外壳不包括位于传感器502中的每一个上方的机械致动的按钮。在一些实例中,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分别对应于设备104的外表面并且分别接近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
响应于计算系统接收到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设备104能够检测(例如,确定)设备104的外部场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第一输入信号,ii)第二输入信号,或者iii)由传感器502中的两个或多于两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相对于用户的位置或者设备相对于用户的取向。
为了检测设备104的外部场境,计算系统能够利用来自安置于设备104的一个或多个侧壁处的传感器的传感器读数(例如,所生成的输入信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接收由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并且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或其他类型的机器学习系统,以检测或辨识与某些传感器相关联的重复出现的力值、力位置、和力持续时间(统称为“力数据”)。
另外,机器学习系统能够被训练成针对某些传感器群组检测或辨识重复出现的力分布或力分布廓线(被包括在描述符“力数据”中)。一些力数据能够与以下中的特定类型相关联:i)输入手势、ii)设备场境、iii)设备位置、或者iv)设备取向(统称为“外部场境”)。
响应于训练机器学习系统,计算系统能够使用机器学习系统基于机器学习原理来生成计算模型,并且其编码与所接收到的力数据相关联的各种学习的检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型表示包括在设备104的计算系统内和/或可供其访问的经编程的软件指令。因而,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被使用于基于力数据与输入场境之间的经学习和/或编程的关联来检测或辨识特定类型的输入场境。
当由设备104来使用时,计算模型能够被配置成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而基于对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信号的力数据的分析来检测或辨识某些输入场境。例如,设备104能够包括口袋辨识模式,由此该设备使用计算模型基于所接收到的力数据来检测或辨识设备104已被放置或定位于用户的口袋里。
另外,设备104能够包括手辨识模式,由此设备使用计算模型基于所接收到的力数据来检测设备104被定位——例如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被配置为例如使用计算模型来检测指示设备104正被握持在用户的特定手中的设备的外部场境(或输入场境)。例如,设备104能够使用或分析所接收到的力数据来检测用户正将设备握持在该用户的左手、该用户的右手、还是该用户的左手和右手二者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被配置成通过分析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外部接触而接收到的力数据来检测各种外部/输入场境。响应于检测到外部场境,计算系统能够使得设备104执行特定的用户输入动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动作由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执行。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各种用户输入动作。
再次参照图9的实施方式,框906描绘出与由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有关的设备功能。一般而言,用户输入动作能够由设备104响应于设备的计算系统执行程序代码来执行以至少执行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的特定应用文件。
在框908,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例如,从未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基于在框908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包括计算系统使得设备104的显示器从不显示虚拟键盘转变成显示虚拟键盘9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特定手中,转变成排除定位于用户的双手或用户的另一只手中。例如,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左手中,例如如框902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使得设备104响应于接收到被用于检测指示设备104被定位于用户的特定手中的外部场境的力数据而执行一个或多个特定用户输入动作。例如,可以生成虚拟键盘910,以供在设备104的显示器上呈现给用户,并且特定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调整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调整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能够包括使该键盘位于与用户的握持设备104的特定手的位置相对应的显示位置(参见框920)。
例如,如果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握持在用户的右手中,则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能够被调整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地使用他们的右手来触及虚拟键盘910的键。同样地,如果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握持在用户的左手中(例如参见框902),则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能够被调整成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地使用他们的左手来触及虚拟键盘910的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整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能够提供人体工程学上对用户更有益的键盘显示位置。
在框912,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并且由计算系统分析的力数据使得特定的设备模式被激活。基于在框908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包括激活设备104的监听模式,以供在设备104已经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之后接收语音输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显示器能够点亮麦克风图标914,以向用户提供已经激活监听模式的指示。
除激活监听模式之外,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还能够包括设备104提供对由用户提供的语音输入的可听应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于在框912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激活设备104的语音输入转文本转换模式。例如,在激活语音输入转文本转换模式后,由设备104接收的语音输入在设备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之后被转换成文本,以供在设备104的显示器上呈现给用户。
在框916,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并且由计算系统分析的力数据使得特定的设备模式被激活。基于在框916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a)激活或停用设备104的音频信号传输模式(例如,无线电发射模式),或者b)使得包括音频数据的调制无线电信号被设备104发射并且供设备104的阈值距离内的第二电子设备接收。设备104的显示器能够示出示例无线电发射图标918,以向用户提供设备的音频信号传输模式已被激活的指示。
在框920,检测设备104的外部场境能够包括检测用户的利手性(handedness)。例如,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分析传感器信号的力数据,以检测指示该设备已经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特定手中的外部场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计算系统能够分析与通过来自接触第一边缘的用户的特定手的手掌的外部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第一边缘的力相关联的力数据。此外,经分析的力数据可能与通过来自接触第二边缘的用户的特定手的手指的外部接触而施加到设备104的第二边缘的力相关联。
随着时间推移,对与用户的特定手的手掌或手指相关联的力数据的重复出现的分析能够指示该用户是右利手(right handed)还是左利手(left handed)(例如,用户左利手性或右利手性)。因此,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i)设备104已经转变成定位于用户的右手中,并且ii)经分析的力数据指示用户具有被证实右利手性的倾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该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通过使键盘位于与用户利手性相对应的位置而调整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例如,如果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用户右利手(或左利手),则虚拟键盘910的显示位置能够被调整成使得该用户能够更容易地使用他们的右手(或他们的左手)来触及虚拟键盘910的键)。
在框922,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并且已经被定向成具有相对于用户的垂直/竖直取向或者相对于用户的水平取向。基于该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调整(例如,自动调整)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器上呈现给用户的内容的取向。
如在框92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已经从相对于用户的垂直/竖直取向转变成相对于用户的水平取向,在所述垂直/竖直取向下使用与显示器尺寸一致的纵向取向(portrait orientation)来显示呈现给用户的内容,在所述水平取向下能够使用该纵向取向或者使用与显示器尺寸一致的横向取向(landscapeorientation)来显示呈现给用户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已经从相对于用户的垂直/竖直取向转变成相对于用户的水平取向。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还能够指示设备104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的用户接触正在发生或同时发生过。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进一步指示用户输入手势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沿设备104的特定边缘的轻扫输入;ii)设备104的特定边缘上的敲击输入;或者iii)设备104的特定边缘处的挤压输入。
再次参照位置/取向,设备104能够被定位和/或定向成相对于用户的多个取向或位置中的一个。因而,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连续检测指示相对于用户的新的或修改的设备位置或取向的外部场境。基于这些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设备104的计算系统不论设备相对于用户的取向(或位置)如何都检测相同的输入手势。
例如,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a)检测沿设备的特定边缘的轻扫输入,而不考虑设备相对于用户的特定取向或位置;b)检测设备的特定边缘上的敲击输入,而不考虑设备相对于用户的特定取向或位置,或者c)检测设备的特定边缘处的挤压输入,而不考虑设备相对于用户的特定取向或位置。
在框926,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并且通过计算系统数据分析的力数据指示恒定或相对恒定的外部接触已经被施加于设备104的边缘超过阈值时间。基于在框926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包括计算系统调整与设备104的屏幕或显示器超时功能相关联的阈值参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整阈值参数能够包括通过使用基于力的参数而非基于时间的参数来启动屏幕超时功能(框928)。例如,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可以基于经分析的力数据,其指示用户正握持设备104并且观看在设备的显示器上可观看的媒体内容(例如,流送的内容)。
不同于设备104使用时间参数来启动显示器超时特征(例如,通过测量自上一次接收到的用户输入以来的已流逝时间),设备104作为替代能够使用基于力的参数来启动显示器超时特征。例如,当计算系统接收指示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正由用户接触施加一定阈值力的力值时,基于力的参数能够被用于延长或阻止显示器超时。这样,当设备104正被用户握持时,设备104的屏幕可以不关闭,或者可以延迟更长时间才关闭。
此外,当计算系统接收指示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正由用户接触施加一定阈值力的力值时,基于力的参数能够被用于开启设备显示器。这样,当设备104从未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转变成被定位或握持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可以开启设备104的屏幕。
在框930,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并且由计算系统分析的力数据致使特定应用被激活。基于在框930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包括激活设备104的相机应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框930所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使得相机应用使用设备相机来捕获数字图像内容。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使得相机应用执行在框932所指示的各种其他的相机相关功能。例如,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使得相机应用进行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激活前置成像器相机功能;ii)激活后置成像器相机功能;iii)打开或关闭相机闪光灯功能;iv)启动图像缩放相机功能;v)激活相机的图像对焦特征;vi)识别所显示对象的活动成像区域;或者vii)捕获数字图像内容。
图10示出针对确定成已由电子设备接收的特定类别的用户输入而能够出现的多个设备响应的框图。如上所论,外部场境能够对应于或指示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类型:i)输入手势/类别,ii)设备场境,iii)设备位置/地点,或者iv)设备取向。
另外,某些力数据能够指示特定类型的用户按压或输入手势(例如,轻扫、敲击、或挤压)。在一些实例中,输入类别定义特定类型的用户接触或用户按压(例如,轻扫接触、敲击接触、或挤压接触)。框1002描绘出与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相关的设备功能,该外部场境指示设备的边缘处的特定输入手势或用户接触。
参照图10,在框1004,响应于识别为在设备104的边缘处的敲击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如框1006所示,设备104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多个项目,并且通常由设备的边缘处的点指示的敲击输入手势能够被用户用来选择为呈现以供向用户显示的一个或多个项目。
在框1008,响应于被识别为设备104的边缘处的特定挤压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激活设备104的设备助理或个人助理应用。在一些实例中,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使得设备104的用户能够从多种不同类型的输入手势(例如,挤压、敲击、轻扫等)当中选择用户期望在设备104的边缘处施加的特定类型的输入手势,以激活或启动某个设备功能。在其他实例中,用户能够根据该用户的需要来定义并动态地调整特定类型的输入手势。
例如,大体上如框1010所示,设备104能够被配置以使得当被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通常由点以及指向设备边缘并且与这些点相邻的相应箭头指示的2指挤压输入手势能够被用户用来激活助理应用。激活助手应用能够使得设备104播放录制的音频数据以作为用户能够用语音输入应答的提示(框1010)。
在框1012,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挤压输入,能够激活设备104的语音输入转文本转换应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使用特定的挤压输入手势来激活语音转文本应用。
例如,设备104能够被配置以使得当被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该用户作出的1指挤压能够激活用于接收来自该用户的语音输入的语音转文本应用(框1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1指挤压对设备的第一边缘施加一定幅值和持续时间的恒力(例如,2级幅值和达2秒的持续时间)。
响应于检测到具有2级力幅值并且满足或超过特定时间阈值的1指挤压,设备104能够激活语音转文本应用以供接收来自用户的语音输入(框1014)。在1指挤压期间,用户的手掌可以被检测为对设备104的第二边缘施加更小幅值(例如,1级)的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指示用户的手掌在第二边缘处施加的力的力数据也能够被使用于激活语音转文本应用。
在框1016,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挤压输入,能够激活与设备104的相机应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相机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使用特定的挤压输入手势来激活某些相机功能。例如,用户同时对设备104的相对边缘施加力的2指挤压能够被使用于激活某些相机功能(或其他设备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2指挤压期间,用户的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能够各自对设备104的两个相对边缘施加恒力,以激活特定的设备功能(例如,相机功能)。施加到设备104的两个相对边缘中的每一个的力能够具有一定幅值和持续时间(例如,1级幅值和达1秒的持续时间)。
例如,在框1018,设备104能够被配置以使得当被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2指挤压响应于该挤压对设备的相对边缘施加1级力达1秒的持续时间而激活设备相机的图像对焦特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基于用户i)达到(或超过)用于激活对焦特征的力阈值、和/或ii)达到(或超过)用于激活对焦特征的持续时间阈值,向用户提供触觉响应或指示。
同样地,在框1018,设备104能够被进一步配置以使得当被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2指挤压响应于该挤压对设备的相对边缘施加2级力达2秒的持续时间而激活设备相机的图像捕获功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在相机捕获图像内容和/或激活相机的快门功能的同时,向用户提供触觉响应或指示。
在一些实例中,当设备的相机应用使用定时延迟来发生图像捕获时,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基于用户i)达到(或超过)用于激活延迟成像捕获的力阈值、和/或ii)达到(或超过)用于激活延迟成像捕获的持续时间阈值,向用户提供触觉响应或指示。
在替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当用户达成或超过用于激活某些相机功能或者其他设备应用或设备模式的预定义的力和时间阈值时,向用户提供触觉响应。在一些实例中,除达到力和时间阈值之外,还可能需要在沿设备104的边缘的特定位置处施加输入手势(例如,挤压输入)来激活某个设备应用或设备模式。
在框1020,响应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挤压输入,能够延后(snooze)(例如,基于时间参数重复发生)或解除警示/通知和/或能够激活设备104的振动模式或静音模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能够使用特定的挤压输入手势来延后、解除、静音、或以其他方式取消由设备104生成的警示,或者进入特定设备模式。
例如,大体上如框1022所指示,由用户作出的同时对设备104的相对边缘施加力的2指挤压能够被用于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延后/解除/静音/取消设备104的警示或通知;ii)激活设备104的振动模式;或者iii)激活设备104的静音模式,其中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警示、电话呼叫、警示、消息、电子邮件、或日历提醒不会致使来自设备的听觉或触觉响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2指挤压期间,用户的同一只手的不同手指均能够对设备104的单个边缘施加恒力,以解除一个或多个警示和/或激活特定设备模式。由每个手指对设备104的单个边缘施加的力能够具有一定幅值和持续时间(例如,1级幅值和达1秒的持续时间)。类似于上文参照框1016所述的2指挤压输入手势,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使用不同的力和时间阈值以及不同的力位置来解除一个或多个警示和/或激活特定设备模式。
图11示出针对由电子设备接收的特定类别的用户输入而能够出现的多个设备响应的另一框图。类似于框1002,框1102也描绘出与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相关的设备功能,该外部场境指示设备的边缘处的特定输入手势或用户接触。
在框1104,响应于识别为设备104的边缘处的特定挤压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激活设备104的记事本(note-taking)应用。例如,大体上如框1106所指示,设备104能够被配置以使得当被握持在用户的至少一只手中时,该用户能够使用2指双次挤压输入手势(2x)来激活记事本应用(例如,一次双指挤压,随后释放,以及另一次2指挤压)。2指双次挤压输入手势通常由点以及指向设备的边缘并且与这些点相邻的相应箭头来指示。
在框1108,响应于被识别为沿设备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调整设备104的音量控制。例如,如框1110所示,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向下)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手势能够使得设备的音量控制被降低。同样地,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向上)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手势能够使得设备的音量控制被增加。轻扫输入手势通常由设备的边缘处的点和方向箭头来指示。
在框1112,响应于被识别为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滚动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如框1114所示,设备104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多个项目,并且用户能够使用轻扫输入手势来滚动包括呈现以供显示给用户的多个项目的列表。轻扫输入手势通常由设备边缘处的点和方向箭头来指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检测或辨识沿设备104的侧面或边缘的滚动(例如,轻扫输入),设备的计算系统能够监视和分析示例力波跨相邻传感器行进的方式。在一些实例中,力波对应于示例力分布廓线的力曲线的传感器信号数据。另外,计算系统能够分析力波,以得出在设备104的相对边缘处由用户接触施加的轻力或微力(例如,相对轻柔的接触)的指示。
这些对轻力的指示符能够被用于检测很可能是即将进行的轻扫输入手势的前兆的用户接触,例如该轻扫输入手势用于发起滚动所显示的内容列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发起或调整他们对设备104的抓握以便开始提供沿设备的边缘的轻扫输入(例如,以开始滚动所显示的项目)时,轻力指示符能够出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动所显示的项目的速度大体上可以与对针对轻扫输入所施加的力和/或用户沿设备104的边缘轻扫的速度成比例。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增加或降低他们的轻扫输入手势的速度和/或增加或降低由他们的轻扫输入手势对设备104的边缘施加的力来调整示例滚动速度。例如,以相同的速度但用对设备104的边缘的更大的力的轻扫能够使得设备104比设备104确定力较小的情况下滚动得更快。
在框1116,能够调整媒体播放,并且响应于被识别为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滚动所显示的媒体项目。例如,媒体项目或其他电子内容可以是在设备104的显示器上可由用户查看的。如框1118所指示,基于设备104的边缘处的轻扫和敲击手势输入,能够滚动或选择媒体项目。另外,至少一个媒体项目能够是录制的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其能够在用户选择文件后经由设备104向用户播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播放所选择的媒体项目期间,与一个或多个输入手势相关联的用户接触能够被用于调整媒体文件的播放属性。例如,基于改变设备104的边缘处的轻扫输入手势的速度以及改变其力幅值,用户能够增加或降低视频播放的帧速率以及视频捕获的速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于改变设备104的边缘处的轻扫输入手势的所施加的力和相对长度,用户能够激活和调整视频播放或视频捕获的慢动作特征。轻扫的相对长度能够被限定成从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起始点(初始且持续的接触)到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结束点(接触结束)。
在一些实例中,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快速导航音频或视频文件。例如,在媒体播放期间,设备104能够启动示例媒体应用的滑动(scrubbing)特征,以通过改变设备104的边缘处的轻扫输入手势的速度、所施加的力、和相对长度而至少快速地导航音频文件。例如,以较小力的轻扫能够使得设备104比更大力的情况下更慢的速度来导航该音频。
在框1120,响应于被识别为沿设备的边缘的轻扫输入的用户接触,能够调整设备104的一个或多个显示特征。如框1122所示,设备104的显示器可以显示特定项目,并且设备104的边缘处的轻扫输入手势能够被用于启动设备显示器的缩放功能。
例如,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向上)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手势能够使得所显示的内容在呈现给用户时扩大或放大(例如,增加表观字体大小)。同样地,在第二方向上(例如,向下)沿设备104的边缘的轻扫输入手势能够使得所显示的内容的表观大小在呈现给用户时被降低(例如,降低表观字体大小)。在框1122,轻扫输入手势通常由设备的边缘处的点和方向箭头来指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包括车载(car-mount)辨识模式,由此计算系统使用响应于设备104处的外部接触而接收到的力数据来检测设备被定位于机动车辆内部并且定位在用户操作车辆时定位于被配置成保持电子设备的安装设备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经由设备104使用的游戏应用内,传感器502能够启用输入控制功能以供操纵游戏控件,诸如转向机制、触发机制、和/或放大和缩小特定游戏环境。
图12示出关于电子设备的力和手势辨识特征的多个设备传感器功能的框图。类似于框1002和1102,框1202也描绘出与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执行的用户输入动作相关的设备功能,该外部场境指示设备的边缘处的特定输入手势或用户接触。
框1204指示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向用户提供或生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触觉响应或反馈。响应于设备104的计算系统基于设备边缘处的用户接触而检测到阈值水平的力被施加到设备的边缘,能够生成触觉响应。用户接触能够对应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例如,输入手势)。
例如,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生成不同的触觉响应或指示,其能够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i)在框1206,基于设备104检测到用户接触正施加1级力的单个触觉响应(振动/嗡鸣一秒);ii)在框1208,基于设备104检测到用户接触正施加2级力的两个触觉响应(1秒的振动/嗡鸣(2x));iii)在框1210,基于设备104检测到用户接触正施加3级力的三个触觉响应(1秒的振动/嗡鸣(3x))。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被配置成生成用于在设备104的显示器上呈现给用户的视觉指示符。视觉指示符能够提供描绘示例力曲线或力标度的图形表示,其能够供用户参考以获得在设备104的边缘处由用户接触施加的特定力的力幅值(例如,级别和牛顿)。
如上所论,框1212进一步指示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确定或检测用户利手性和/或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来认证用户。
在框1214,基于包括来自用户的左手掌和来自用户的右手掌的力输入/接触的用户接触来生成力数据。在框1216,基于包括来自用户左手的手指和来自用户右手的手指的分立的力输入/接触的用户接触来生成力数据。
在框1218,设备104的计算系统使用经分析的、由来自用户左手和右手在设备104的边缘处的用户接触所生成的力数据来确定设备:a)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左手中,还是b)已经转变成被定位于用户的右手中。
如上所论,对与用户的特定手的手掌或手指相关联的力数据的分析能够指示被用户是右利手还是左利手(例如,用户左利手性或右利手性)。因此,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能够指示设备104已经转变成被定位在用户的右手中,并且经分析的力数据指示被用户具有被证实用其右手使用设备的倾向。因此,设备104的计算系统可以确定用户是右利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的计算系统能够被配置成生成设备的用户的左手和右手的用户-力量简档。基于由在设备104的边缘处由用户接触所致并且与用户的左手和右手相关联的重复出现的力值,能够生成用户-力量简档。
在一些实例中,用户-力量简档能够包括对特定用户唯一(例如,基本上唯一)并且基于用户的利手性的力值。例如,对于左利手用户的左手用户-力量简档能够包括基于用户基本上用其左手来使用设备的倾向的详细的手掌和手指的力数据。因此,在框1220,设备104能够被配置成基于所生成的包括针对特定用户利手性的力数据的用户-力量简档来认证特定用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104能够包括指纹传感器,其能够捕获并分析与用户的左手手指和/或右手手指的指纹相关联的多个脊线的数据。经分析的指纹数据能够被使用于确定用户的手的大小(例如,近似大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确定用户的手的大小,设备104使用所确定的手的大小来标准化/调整或校准由传感器502生成的传感器信号。
图13示出使用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基于检测到的电子设备的外部场境来执行设备响应的过程1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程1300可以通过设备104的示例计算系统以及上述传感器502来实施或执行。
过程1300开始于框1302,其中响应于设备的第一边缘处的用户接触,示例电子设备(例如,设备104)从第一传感器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在框1304,响应于设备的第二边缘处的用户接触,设备104从第二传感器接收第二输入信号。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被安置于设备的内表面附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缘接近第一传感器,并且第二边缘接近第二传感器。
在框1306,响应于设备104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并且接收第二输入信号,该设备检测该设备的外部场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检测外部场境能够基于设备104的计算系统分析由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指示的力数据。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至少指示该设备相对于用户的位置或者该设备相对于用户的取向。
在框1308,响应于检测到外部场境,设备104基于所检测到的外部场境来执行供该设备执行的特定用户输入动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激活特定设备模式,诸如设备监听模式或无线电发射模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用户输入动作能够包括使用/执行特定应用的设备,诸如执行相机应用并且使用该相机应用来捕获数字图像内容。
为提供与用户的交互,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设备,例如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用户能够通过其向计算机提供输入的键盘和指示设备,例如鼠标或跟踪球。其他种类的设备也能够被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能够是任何形式的感官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来自用户的输入能够以任何形式来接收,包括声音、语音或者触觉输入。
本文已对多个实施例予以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所公开的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因此,其他实施例属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虽然本说明书包含许多具体实施方式细节,但它们不应被理解为限制可能要求保护的内容的范围,而应理解为描述可能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本说明书中在分开的实施例的场境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能够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来实现。
反之,在单个实施例的场境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能够分开地或者以任何适当的子组合来在多个实施例中实现。此外,尽管上文中可能将特征描述为以某些组合进行动作,并且甚至最初如此要求保护,但来自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一些情况下能够从所述组合中去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涉及子组合或者子组合的变型。
类似地,虽然在图中以特定次序来描绘操作,但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次序或者以顺序次序来执行这样的操作,或者执行所有图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以及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系统模块和组件的分离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均要求这样的分离,而应理解的是,所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通常能够一起被集成于单个软件产品中或者被封装到多个软件产品中。
已对所述主题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他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例如,能够以不同的次序来执行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动作并且仍然获得期望的结果。作为一个示例,在附图中所描绘的一些过程并非必然要求所示的特定次序或者顺序次序来获得期望的结果。
在下文中,一些实施例被示例性地总结。
示例1: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满足感测准则:
i)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以及
ii)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示例2:根据示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自被安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并且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挠度性质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挠度性质的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挠度特性,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示例3:根据示例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识别封装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的性质,
ii)基于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示例4:根据示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包括:
i)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
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识别附着到所述保护外壳的机器可读数据,以及
iii)基于所述机器可读数据,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
示例5:根据前述示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
i)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示例6:根据前述示例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i)沿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的轻扫,
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上的敲击,或者
i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边缘处的挤压。
示例7:根据前述示例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无意的用户输入。
示例8:根据前述示例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测准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阈值力幅值,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力幅值超过所述阈值力幅值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ii)阈值持续时间,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持续时间或低于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或者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特定位置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示例9:根据示例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近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力幅值;或者
i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所述接近或所述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持续时间。
示例10: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用于存储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的存储设备,所述指令能够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操作的执行,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满足感测准则:
i)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
ii)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力幅值;以及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示例11:根据示例10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自被安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
示例12:根据示例10或11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挠度性质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挠度性质的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挠度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示例13:根据示例10至12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识别封装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的性质,
ii)基于所述保护外壳的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示例14:根据示例13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包括:
i)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
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识别附着到所述保护外壳的机器可读数据,以及
iii)基于所述机器可读数据,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
示例15:根据示例10至1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
i)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示例16:根据示例10至15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外部接触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i)沿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的轻扫,
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上的敲击,或者
i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边缘处的挤压。
示例17:根据示例10至16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外部接触包括无意的用户输入。
示例18:根据示例10至17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感测准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阈值力幅值,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力幅值超过所述阈值力幅值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ii)阈值持续时间,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持续时间或低于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或者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以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特定位置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示例19:根据示例18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近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或运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力幅值;或者
i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和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或运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持续时间。
示例20:存储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所述指令能够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操作的执行,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满足感测准则:
i)所述外部接触的所确定的位置,以及
ii)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Claims (19)

1.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介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以及
ii)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自被安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并且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挠度性质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挠度性质的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挠度特性,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
i)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i)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所述外部接触的中心位置;ii)所述外部接触的中心位置介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以及iii)所述外部接触的中心位置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
4.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介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以及
ii)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其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识别封装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的性质,
ii)基于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包括:
i)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
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识别附着到所述保护外壳的机器可读数据,以及
iii)基于所述机器可读数据,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
6.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指令的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介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以及
ii)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各自被安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表面与所述多个传感器之间的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并且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所述第一基底层的第一挠度性质以及不同于所述第一挠度性质的所述第二基底层的第二挠度特性,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
i)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基于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8.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指令的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力分布;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介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间,以及
ii)从所述至少两个相邻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其中,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包括:
i)基于从所述电子设备的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识别封装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的性质,
ii)基于所述保护外壳的性质,标准化所接收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以及
iii)基于所标准化的参数值,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包括:
i)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
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被所述保护外壳容纳,识别附着到所述保护外壳的机器可读数据,以及
iii)基于所述机器可读数据,识别所述保护外壳的所述性质。
10.一种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分布,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以及
ii)使用所述数据结构中包括的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来确定;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以及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i)沿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的轻扫,
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上的敲击,或者
i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边缘处的挤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外部接触包括无意的用户输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感测准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阈值力幅值,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超过所述阈值力幅值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ii)阈值持续时间,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持续时间或低于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以及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特定位置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近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基于从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力幅值;以及
i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基于从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持续时间。
15.一种电子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指令的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通过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边缘定位的多个传感器接收输入信号,所述输入信号是响应于由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到的外部接触而生成的;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述输入信号来确定施加到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力分布,其中,确定所述力分布包括通过以下操作来生成分布廓线:执行高斯分布逻辑以生成数据结构,所述数据结构包括响应于所述外部接触而由所述多个传感器生成的输入信号的参数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其中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是:
i)从所述多个传感器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位置偏移;以及
ii)使用所述数据结构中包括的所述参数值的至少一个子集来确定;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所确定的力分布来确定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基于对以下的分析来检测是否已满足感测准则:
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
ii)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以及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以及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响应于检测到已满足所述感测准则而执行用户输入动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外部接触包括以下中的一个:
i)沿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的轻扫,
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边缘上的敲击,或者
iii)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两个边缘处的挤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包括所述外部接触包括无意的用户输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感测准则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阈值力幅值,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力幅值超过所述阈值力幅值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ii)阈值持续时间,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部接触的持续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持续时间或低于所述阈值持续时间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以及
iii)所述外部接触的特定位置,使得响应于检测到所确定的所述外部接触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特定位置而满足所述感测准则。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系统,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接近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基于从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力幅值;以及
ii)基于从所述接近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接近准则或基于从所述运动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满足移动准则,调整所述阈值持续时间。
CN201810122266.1A 2017-04-18 2018-02-07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Active CN1087376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490,760 US10514797B2 (en) 2017-04-18 2017-04-18 Force-sensitive user input interfac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5/490,760 2017-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7632A CN108737632A (zh) 2018-11-02
CN108737632B true CN108737632B (zh) 2021-03-30

Family

ID=60888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2266.1A Active CN108737632B (zh) 2017-04-18 2018-02-07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4797B2 (zh)
EP (1) EP3612917B1 (zh)
CN (1) CN108737632B (zh)
TW (1) TWI708178B (zh)
WO (1) WO20181947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35255B2 (en) 2017-04-18 2020-04-28 Google Llc Electronic device response to force-sensitive interface
US11136000B2 (en) 2017-11-17 2021-10-05 Magna Closures Inc. Touch and gesture pad for swipe/tap entry verification system
US11089446B2 (en) * 2018-01-11 2021-08-10 Htc Corpor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10831307B2 (en) * 2018-10-29 2020-11-10 Dell Products, L.P.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with automatically reconfigurable palm rejection
US10656763B1 (en) * 2019-01-04 2020-05-19 Sensel, Inc. Dynamic adjustment of a click threshold corresponding to a force-based tactile sensor
US11556240B2 (en) * 2019-04-02 2023-01-17 Google Llc Gesture recognition on watch bezel using strain gauges
CN110273322B (zh) 2019-06-20 2022-04-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纳米纸及制备方法、进行图形处理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86346B (zh) * 2019-09-12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按键模式设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999421B1 (en) * 2019-12-17 2021-05-04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pressure sensors in an electric device
US10812639B1 (en) * 2019-12-17 2020-10-20 Robert Bosch Gmbh Pressure chamber and associated pressure sensors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762202B1 (en) 2020-03-31 2023-09-19 Snap Inc. Ring-mounted flexible circuit remote control
US20230046333A1 (en) * 2021-08-11 2023-02-16 Google Llc Force-Based Peripheral Control Toggl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75344A2 (en) * 2008-10-06 2010-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CN106445374A (zh) * 2016-08-2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275A (en) * 1925-02-25 1926-05-25 Douglas Motors Ltd Improvements in taps for controlling liquid fuel supply
GB1391830A (en) 1972-06-26 1975-04-23 Welwyn Electric Ltd Switches
US5648757A (en) 1994-10-24 1997-07-15 Vernace; Salvatore J. Remote control protective holder and detection device
JP3662682B2 (ja) * 1996-09-20 2005-06-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航空機主翼に作用する荷重の推定方法
DE59801856D1 (de) 1997-02-12 2001-11-29 Siemens Ag 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kodierter hochfrequenzsignale
US6414619B1 (en) 1999-10-22 2002-07-02 Eric J. Swanson Autoranging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circuitry
US6392584B1 (en) 2000-01-04 2002-05-21 Richard Eklu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warning of potential failure of rotating and vibrating machines
US7657128B2 (en) 2000-05-23 2010-02-02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Optical force sensor
JP4333019B2 (ja) 2000-10-25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制御方法
US6526801B2 (en) 2000-12-29 2003-03-04 Edwards Systems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drift in gas sensing equipment
CA2353697A1 (en) 2001-07-24 2003-01-24 Tactex Controls Inc. Touch sensitive membrane
US7020503B2 (en) 2002-03-27 2006-03-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mechanical strain in a mobile phone
US7532202B2 (en) 2002-05-08 2009-05-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selining techniques in force-based touch panel systems
US20040203503A1 (en) 2002-05-31 2004-10-14 Rollins Thomas James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990435B2 (en) 2002-10-10 2006-01-24 Harmonic Drive Systems Inc. Tactile sensing method and system
US8373660B2 (en) 2003-07-14 2013-02-12 Matt Pallakoff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portable multimedia client
US20060041926A1 (en) 2004-04-30 2006-02-23 Vulcan Inc. Voice control of multimedia content
SG155167A1 (en) 2004-08-03 2009-09-30 Silverbrook Res Pty Ltd Walk-up printing
CN101065721B (zh) 2004-09-27 2010-08-1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输入设备的磁传感器
WO2006068115A1 (ja) 2004-12-20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
US7546772B2 (en) 2004-12-30 2009-06-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iezoresistive pressure sensor
US7337085B2 (en) 2005-06-10 2008-02-26 Qsi Corporation Sensor baseline compensation in a force-based touch device
KR20090045934A (ko) 2006-08-11 2009-05-08 엔테그리스, 아이엔씨. 아날로그 신호를 위한 자동 범위조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80053713A1 (en) 2006-08-30 2008-03-06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A Legal Entity Of Taiwan) 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
US8564544B2 (en) 2006-09-06 2013-10-22 Apple Inc. Touch scree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customizing display of content category icons
WO2008063987A2 (en) 2006-11-13 2008-05-29 Veveo, In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d presenting content based on user identification
US8539765B2 (en) 2007-02-19 2013-09-24 Michael Miller Engine
US20090312051A1 (en) 2008-06-13 2009-12-1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KR20100006219A (ko) * 2008-07-09 2010-0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015918A1 (en) 2008-07-18 2010-01-21 Ferro Solutions, Inc. Wireless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using magneto-electric devices
WO2010036050A2 (en) * 2008-09-26 2010-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98078B1 (ko) 2008-10-06 2016-02-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압전 센서를 이용한 입력 장치 및 그의 운용 방법
KR101555511B1 (ko) 2008-10-09 2015-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압전 센서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의 홀드 기능 제어 방법 및장치
CN201663225U (zh) 2008-11-06 2010-12-01 黄耀辉 嵌入电池内的天线、无线设备和无线设备的智能外壳
US20100123686A1 (en) 2008-11-19 2010-05-2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iezoresistive force sensor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KR100993733B1 (ko) 2008-12-11 2010-11-10 이상선 Rfid 태그를 이용한 위치확인 시스템
US8305358B2 (en) 2009-02-10 2012-11-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ensor, display including a sensor,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ensor
US20120098530A1 (en) 2009-03-26 2012-04-26 Namiki Seimitsu Houseki Kabushiki Kaisha Piezoelectric/magnetostrictive composite magnetic sensor
JP2010262557A (ja) * 2009-05-11 2010-11-18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364814B1 (ko) * 2009-06-16 2014-02-19 인텔 코오퍼레이션 핸드헬드 디바이스를 위한 적응형 버츄얼 키보드
KR20110031797A (ko) 2009-09-21 2011-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US8780055B2 (en) 2009-10-02 2014-07-15 Blackberry Limited Low power wakeup detection circuit and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low power wakeup detection circuit
US20130135223A1 (en) 2009-12-13 2013-05-30 Ringbow Ltd. Finger-worn inpu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110187651A1 (en) * 2010-02-03 2011-08-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Touch screen having adaptive input parameter
US8559086B2 (en) 2010-02-17 2013-10-15 Microvision, Inc. Piezoresistive sensors for MEMS device having rejection of undesired motion
CN101859227A (zh) * 2010-06-11 2010-10-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US8417303B2 (en) 2010-07-09 2013-04-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device case
US8593418B2 (en) 2010-08-0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display content
US8351993B2 (en) * 2010-10-08 2013-01-0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 having side sensor
US20130002565A1 (en) 2011-06-28 2013-01-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Detecting portable device orientation and user posture via touch sensors
JP5588931B2 (ja) 2011-06-29 2014-09-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情報端末、配置領域取得方法、プログラム
US8780074B2 (en) 2011-07-06 2014-07-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ual-function transducer for a touch panel
US8988384B2 (en) 2011-09-23 2015-03-24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terface for touch controller
US8723824B2 (en) 2011-09-27 2014-05-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idewall displays
EP2766895A4 (en) * 2011-10-14 2015-07-15 Nextinput Inc FORCE-SENSITIVE INTERFACE DEVICE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US9246486B2 (en) 2011-12-16 2016-01-2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noise-cancelling force sensor
US20130160567A1 (en) 2011-12-21 2013-06-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orce sensor
US8878788B2 (en) 2012-01-09 2014-11-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Touch screen device with surface switch
US20130300668A1 (en) 2012-01-17 2013-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Grip-Based Device Adaptations
US9008976B2 (en) 2012-02-09 2015-04-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Wireless torque measurement system using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
US9134807B2 (en) 2012-03-02 2015-09-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essure sensitive key normalization
US9315004B2 (en) 2012-03-06 2016-04-19 Apple Inc. Accessory units for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8928593B2 (en) 2012-03-11 2015-01-06 Beijing Hefengxin Keji Co. Ltd. Selecting and updating location of virtual keyboard in a GUI layout in response to orientation change of a portable device
US8583198B1 (en) 2012-04-18 2013-11-12 Thomas E. Coverstone Active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9298912B2 (en) 2012-04-24 2016-03-29 Behaviometrics Ab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human swipe input sequence behavior and using a confidence value on a score to detect fraudsters
US9046431B2 (en) 2012-06-28 2015-06-0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ingle ear stator antenna for wireless torque measurement system
US9279733B2 (en) 2012-07-03 2016-03-08 Apple Inc. Bulk amorphous alloy pressure sensor
US9916060B2 (en) * 2012-07-05 2018-03-13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rranging icons displayed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KR101388142B1 (ko) 2012-07-11 2014-04-23 전자부품연구원 휴대 단말기의 전력공급용 압전 발전기
US8953310B2 (en) 2012-08-08 2015-02-10 Samuel G. Smith Magnetic system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ccessories
US9218032B2 (en) 2012-08-09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mobile device
WO2014093506A1 (en) 2012-12-11 2014-06-1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Through Its Center For Commercialization Use of hand posture to improve text entry
US20140200054A1 (en) 2013-01-14 2014-07-17 Fraden Corp. Sensing case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543861B2 (en) 2013-02-04 2017-01-10 Blackberry Limited Piezoelectric generator
US20140218372A1 (en) 2013-02-05 2014-08-07 Apple Inc. Intelligent digital assistant in a desktop environment
US9904394B2 (en) 2013-03-13 2018-02-27 Immer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ser contact
EP2784521B1 (en) 2013-03-28 2019-04-1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2118403B1 (ko) 2013-05-08 2020-06-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성 기기, 연성 기기의 형상 감지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US9405379B2 (en) * 2013-06-13 2016-08-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lassification of user input
EP2816442B1 (en) * 2013-06-20 2019-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grip sensing
US10032592B2 (en) 2013-08-23 2018-07-24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switch
US20150069126A1 (en) 2013-09-09 2015-03-12 Omne Mobile Paym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devices using magnetic field generator and magnetic field detector
US9915572B2 (en) * 2013-09-29 2018-03-13 Apple Inc. Force sensing compliant enclosure
US20150160770A1 (en) * 2013-12-05 2015-06-11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Contact signature control of device
KR102145739B1 (ko) 2014-02-28 2020-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398456B2 (en) 2014-03-07 2016-07-1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ccessory-based transmit power control
US20150296622A1 (en) 2014-04-11 2015-10-15 Apple In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With Semiconductor Strain Gauge
CN106489116B (zh) 2014-04-21 2019-08-16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多触摸输入设备的力的分配
US9965076B2 (en) 2014-05-15 2018-05-08 Bebop Sensors, Inc. Piezoresistive sensors and applications
US9594427B2 (en) 2014-05-23 2017-03-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nger tracking
WO2016027113A1 (en) 2014-08-22 2016-02-25 Thomson Licensing Pairing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by pressing the devices together
US10345091B2 (en) 2014-09-19 2019-07-09 Crocus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gnetic sensor based surface shape analysis
KR20170086538A (ko) * 2014-10-30 2017-07-26 티모시 징 인 스제토 터치 감지, 압력 감지 및 디스플레이 가능 측면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CN104461322A (zh) * 2014-12-30 2015-03-25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的用户界面显示方法及系统
WO2016154762A1 (en) 2015-04-02 2016-10-06 Insight Diagnostics Inc. Portable detection device
WO2017011810A1 (en) 2015-07-15 2017-01-19 Interlink Electronics, Inc. Force sensing bezel touch interface
US10055048B2 (en) 2015-07-31 2018-08-21 Apple Inc. Noise adaptive force touch
CN105468199B (zh) 2015-12-26 2019-01-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压力感测的面板
TWM533228U (en) 2016-07-26 2016-12-01 Asia Tech Image Inc Contact image sensor module
TWM538191U (zh) 2016-10-14 2017-03-11 佳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指紋辨識區之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75344A2 (en) * 2008-10-06 2010-04-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CN106445374A (zh) * 2016-08-2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交互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14797B2 (en) 2019-12-24
EP3612917A1 (en) 2020-02-26
EP3612917B1 (en) 2023-09-20
US20180300004A1 (en) 2018-10-18
TW201839590A (zh) 2018-11-01
TWI708178B (zh) 2020-10-21
WO2018194718A1 (en) 2018-10-25
CN108737632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37632B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力敏用户输入界面
US112376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response to force-sensitive interface
EP2521959B1 (en) User interface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force-sensitive input
US10719162B2 (en) Force sensing bezel touch interface
US9098117B2 (en) Classifying the intent of user input
EP3211514A1 (en) Touch signal-based mobile terminal ope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50160770A1 (en) Contact signature control of device
US20130181902A1 (en) Skinnable touch device grip patterns
KR20100006219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장치
JP5856313B2 (ja) 荷重感知ジェスチャ認識のための方法及び機器
US9898153B2 (en) Force sensing using capacitive touch surfaces
US11556240B2 (en) Gesture recognition on watch bezel using strain gauges
US201601792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put method and program
KR20140016853A (ko) 터치 감응성 디스플레이 상의 터치를 검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03583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touches on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20220196498A1 (en) Force sensor sample classif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