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4988B -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4988B
CN108724988B CN201810326373.6A CN201810326373A CN108724988B CN 108724988 B CN108724988 B CN 108724988B CN 201810326373 A CN201810326373 A CN 201810326373A CN 108724988 B CN108724988 B CN 108724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particles
color material
containing material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63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4988A (zh
Inventor
功刀正尚
吉冈佐登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24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4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4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4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26Devices, non-fluid media or methods for cancelling, correcting errors, underscoring or rul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06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 D21B1/08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dry methods the raw material being waste paper; the raw material being rag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B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0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 D21B1/04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 D21B1/12Fibrous raw materials or their mechanical treatment by dividing raw materials into small particles, e.g. fibres by wet methods, by the use of steam
    • D21B1/30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 D21B1/32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of waste paper
    • D21B1/325Defibrating by other means of waste paper de-ink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4Pap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含纤维材料中包含颜色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实施该颜色材料的去除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解纤部,其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粒子供给部,其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另外,优选为,含纤维材料为包含颜色材料的物质,并且该处理装置中,粒子具有碰撞到含纤维材料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而使颜色材料从纤维剥离的功能。

Description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不仅谋求减少工作场所的纸张(记录介质)的使用量,还谋求实施工作场所的纸张的再生。
作为再生记录介质的方法,例如,已知如下的方法,即,通过向由纸张的薄片构成且被实施了印刷的已使用的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印刷部)喷射喷砂材料,从而去除该记录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被去除了记录层的记录介质能够再次使用。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再生方法中,由于是在记录介质为薄片的状态下喷射喷砂材料而进行击打,因此该喷砂材料不会到达至存在于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的里侧的油墨处,其结果为,无法充分去除该油墨。此外,当欲去除该油墨时,必须确保施以喷砂材料的时间较长,因此存在用于去除油墨的时间也花费较多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84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若干方式所涉及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含纤维材料中含有颜色材料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实施该颜色材料的去除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并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解纤部,其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粒子供给部,其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
由此,即使在含纤维材料中含有颜色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从粒子供给部被供给的干冰粒子碰撞颜色材料,从而迅速地从含纤维材料中去除颜色材料。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所述含纤维材料为包含颜色材料的物质,并且所述粒子具有通过碰撞到所述含纤维材料中所包含的所述颜色材料,而使所述颜色材料从所述纤维剥离的功能。
由此,颜色材料能够通过与粒子的撞击而剥离,并从纤维被去除。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具备颜色材料回收部,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对通过所述粒子的撞击而分离出的所述颜色材料进行回收。
由此,例如能够分离为可以在之后被用于形成为薄片状的纤维、和可以废弃的颜色材料。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利用所述纤维和所述颜色材料的大小的不同,而将所述颜色材料分开并且进行回收。
由此,能够将颜色材料已被去除的纤维例如之后形成为薄片状,并作为记录介质而使用。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利用所述纤维和所述颜色材料的比重差,而将所述颜色材料分开并且进行回收。
由此,能够将颜色材料已被去除的纤维例如之后形成为薄片状,并作为记录介质而使用。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所述颜色材料已分离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为将被形成为薄片状的物质,并且所述粒子在所述含纤维材料被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之前升华。
由此,能够防止被形成为薄片状后的含纤维材料内残留粒子,因而该薄片状物质成为高品质的物质。另外,能够省略在处理装置上另行设置对粒子进行回收的部分,因而使处理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所述粒子供给部具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连接于所述解纤部或者被设置于所述解纤部上,并且朝向处于所述解纤部中的所述含纤维材料而喷射所述粒子。
在被喷射了的粒子之中,存在有碰撞到被附着于解纤物上的颜色材料而接触的粒子。而且,该粒子能够使例如颜色材料从纤维剥离。由此,能够确实地从纤维上去除颜色材料。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具备被连接于所述解纤部并且供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穿过的流道,并且所述粒子供给部具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被连接于所述流道,并且朝向在所述流道中穿过的所述含纤维材料喷射所述粒子。
由此,能够向被充分实施了解纤的含纤维材料供给粒子。通过这样的供给,使粒子遍布于已被解纤的含纤维材料的各个角落,其结果是,也与颜色材料碰撞而接触。由此,能够切实地从含纤维材料中将颜色材料去除。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通过所述粒子的喷射,而所述含纤维材料被搅拌的同时与所述粒子接触。
由此,也能够促进附着于纤维上的颜色材料与粒子的接触(碰撞),从而能够切实地从纤维上去除颜色材料。
在本发明的处理装置中,优选为,向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时的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范围以内。
由此,粒子能够充分地发挥作为从纤维去除颜色材料的去除粒子的功能。另外,即使粒子碰撞到了纤维,也能够防止由该碰撞而引起的对纤维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处理装置。
由此,即使在含纤维材料中包含颜色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从粒子供给部被供给的干冰粒子与颜色材料相接触,从而迅速地从含纤维材料中去除颜色材料。而且,能够进一步由颜色材料已被去除的含纤维材料制造薄片。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和粒子供给工序,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
由此,即使在含纤维材料中包含颜色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在粒子供给工序中被供给的干冰粒子与颜色材料相接触,从而迅速地从含纤维材料中去除颜色材料。
本发明的薄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和粒子供给工序,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并且由供给所述粒子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制造薄片。
由此,即使在含纤维材料中包含颜色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在粒子供给工序中被供给的干冰粒子与颜色材料相接触,从而迅速地从含纤维材料中去除颜色材料。而且,能够进一步由颜色材料已被去除的含纤维材料制造薄片。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
图2为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图3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中被供给有粒子的状态的概念图。
图4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中颜色材料被去除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
图6为依次表示图5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
图8为依次表示图7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
图10为依次表示图9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处理装置1具备:解纤部13,其将包含纤维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大气中)进行解纤;以及粒子供给部25,其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
另外,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具有: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粒子供给工序,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而且,该方法通过处理装置1而执行。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如后文所述那样,即使在解纤物M3中包含颜色材料CM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从粒子供给部25被供给的干冰粒子RM与颜色材料CM例如碰撞而击打,从而迅速地从解纤物M3中去除颜色材料CM。另外,在处理装置1具备颜色材料回收部28的情况下,颜色材料CM从解纤物M3中被去除后,也能够通过颜色材料回收部28而实施颜色材料CM的回收。以此方式能够迅速地实施颜色材料CM的去除。
即,本发明的处理也可以称为废纸的脱墨处理。现有的脱墨处理一般情况下使废纸在水中分散,并机械性、化学性(表面活性剂、碱类药品等)地使着色剂游离、并通过悬浮法、丝网洗净法等而将颜色材料去除。但在本发明中无需将废纸浸入水中就能够进行脱墨。也可以称为干式脱墨技术。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处理装置1。
另外,本发明的薄片的制造方法具有: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粒子供给工序,其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并且由供给粒子RM后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制造薄片S。并且该方法通过薄片制造装置100来执行。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能够享有前述的处理装置1(处理方法)的优点的同时,进一步由供给粒子RM后的材料制造(再生)薄片S。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侧视图。图2为依次表示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图3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中被供给有粒子的状态的概念图。图4为表示在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中颜色材料被去除了的状态的示意侧视图。另外,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图1和图4中(关于图5和图7也同样)的上侧称为“上”或者“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者“下方”,将左侧称为“左”或者“上游侧”,将右侧称为“右”或者“下游侧”。
图1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粒子供给部25、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解开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薄片形成部20、切断部21以及储存部22。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以及加湿部234。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的动作由控制部(未图示)进行控制。
另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处理装置1。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装置1由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粒子供给部25、筛选部14以及第一料片形成部15构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的制造方法具有: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割工序、混合工序、解开工序、第二料片形成工序、薄片形成工序以及切断工序。另外,与解纤工序同时实施粒子供给工序,并且与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同时实施颜色材料回收工序。而且,薄片制造装置100能够依次执行这些工序。另外,在这些工序中,处理装置1实施的工序为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粒子供给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以及颜色材料回收工序。
以下,对薄片制造装置100所具备的各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M1的原料供给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作为该原料M1,是由包含纤维(纤维素纤维)的含纤维材料构成的例如呈薄片状的物质。另外,虽然原料M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废纸,即,已使用的薄片,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未使用的薄片。并且,纤维素纤维只要是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并呈纤维状的物质即可,也可以是除了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以外还包含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物质。
粗碎部12为实施将从原料供给部11被供给的原料M1在气体中(空气中)粗碎的粗碎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粗碎部12具有一对粗碎刃121和斜槽(chute)(漏斗)122。
一对粗碎刃121能够通过向互为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在该一对粗碎刃121之间对原料M1进行粗碎,即,裁断而成为粗碎片M2。粗碎片M2的形状和大小,优选为适合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例如,优选为一边的长度在100mm以下的小片,更优选为1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
斜槽122被配置于一对粗碎刃121的下方,并且呈例如漏斗状。由此,斜槽122能够接受通过粗碎刃121而被粗碎并落下来的粗碎片M2。
另外,在斜槽122的上方,与一对粗碎刃121相邻地配置有加湿部231。加湿部231为对斜槽122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231由气化式(或者暖风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且该气化式的加湿器具有包含水分的过滤器(未图示),并且通过使空气穿过过滤器,从而向粗碎片M2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通过向粗碎片M2供给加湿空气,从而能够抑制粗碎片M2因静电而附着于斜槽122等上。
斜槽122经由管(流道)241而连接于解纤部13。被收集在斜槽122中的粗碎片M2穿过管241而被输送至解纤部13。
解纤部13为实施将粗碎片M2(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空气中)进行解纤,即,以干式的方式进行解纤的解纤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能够通过该解纤部13处的解纤处理,从而由粗碎片M2生成解纤物M3。此处,“进行解纤”是指,将多个纤维被粘结而成的粗碎片M2解开成一根一根的纤维。而且,该被解开后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者带状。另外,解纤物M3彼此也可以以缠绕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即,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13由具有高速旋转的转子和位于转子的外周的衬套的叶轮磨机构成。流入到解纤部13中的粗碎片M2被夹持在转子与衬套之间而被解纤。
另外,解纤部13能够通过转子的旋转而产生从粗碎部12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的流动(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抽吸至解纤部13。另外,能够在解纤处理后将解纤物M3经由管242而送出至筛选部14。
解纤部13也具有使附着在解纤物M3(粗碎片M2)上的树脂粒、油墨、调色剂等颜色材料CM以及防渗透剂等物质从纤维上分离的功能。
在这样结构的解纤部13上连接有粒子供给部25。粒子供给部25为向解纤过程中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的部分。在此,“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关于粒子供给部25的结构在后文叙述。
另外,解纤部13经由管(流道)242而连接于筛选部14。解纤物M3(解纤后的含纤维材料)穿过管242而被输送到筛选部14。
在管242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能够促进解纤物M3向筛选部14的送出。
筛选部14为实施根据纤维的长度的大小而对解纤物M3进行筛选的筛选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以及大于第一筛选物M4-1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为具有适合于之后的薄片S的制造的大小的物质。其平均长度优选为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另外,平均长宽比优选为小于3,更加优选为2以下。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包含例如解纤不充分的物质或者被解纤后的纤维彼此过度地凝集的物质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以及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外壳部142。
滚筒部14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且绕着该网体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解纤物M3流入该滚筒部141中。而且,通过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小于网的网眼的解纤物M3作为第一筛选物M4-1而被筛选出,并且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作为第二筛选物M4-2而被筛选出。
第一筛选物M4-1从滚筒部141落下。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被送出至连接于滚筒部141的管(流道)243。管243的与滚筒部141相反的一侧(下游侧)与管241相连接。穿过了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与粗碎片M2汇合,并且与粗碎片M2一起流入到解纤部13中。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返回至解纤部13,并且与粗碎片M2一起被解纤处理。
另外,来自滚筒部141的第一筛选物M4-1在空气中一边分散一边下落,并且朝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分离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实施由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51、三个张紧辊152以及抽吸部(抽吸机构)153。
网状带151为无接头带,并且供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堆积。该网状带151被挂绕在三个张紧辊152上。而且,网状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通过张紧辊152的旋转驱动而被输送到下游侧。
第一筛选物M4-1具有网状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被限制从网状带151穿过,因而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51上。另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一边在网状带151上堆积,一边与网状带151一起向下游侧被输送,从而能够作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而形成。
另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混合存在有后述的颜色材料CM。通过从粒子供给部25被供给的粒子RM,该颜色材料CM从第一筛选物M4-1(解纤物M3)中剥离。而且,颜色材料CM小于网状带151的网眼。由此,剥离后的颜色材料CM穿过网状带151而进一步向下方落下。
抽吸部153能够从网状带15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连同空气一起抽吸穿过了网状带151的颜色材料CM。
另外,抽吸部153经由管(流道)244而连接于收纳部(回收部)27。由抽吸部153抽吸的颜色材料CM被回收并收纳于收纳部27中。
收纳部27上还连接有管(流道)245。另外,在管245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53中产生抽吸力。由此,促进了第一料片M5在网状带151上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为被去除了颜色材料CM的料片。另外,通过鼓风机262的工作,从而颜色材料CM穿过管244到达至收纳部27。
外壳部142与加湿部232相连接。加湿部232由与加湿部231相同的气化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外壳部142内供给加湿空气。能够利用该加湿空气而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因而,也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力而附着在外壳部142的内壁上。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5。加湿部235由以喷雾的形式喷射水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一料片M5供给水分,因而调节了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因静电力而引起的第一料片M5向网状带151的吸附。由此,能够使第一料片M5在网状带151于张紧辊152处折回的位置处从网状带151上容易地被剥离。
在加湿部235的下游侧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实施对从网状带151上剥离了的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的分割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螺旋桨161,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外壳部162,其对螺旋桨161进行收纳。而且,通过第一料片M5被卷入旋转的螺旋桨161中,从而能够对第一料片M5进行分割。被分割了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此外,细分体M6在外壳部162内下降。
外壳部162与加湿部233连接。加湿部233由与加湿部231相同的气化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外壳部162内供给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也能够抑制细分体M6因静电力而附着在螺旋桨161或外壳部162的内壁上。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实施将细分体M6和树脂P1进行混合的混合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树脂供给部171、管(流道)172以及鼓风机173。
管172为对细分部16的外壳部162和解开部18的外壳部182进行连接,并且使细分体M6和树脂P1的混合物M7穿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连接有树脂供给部171。树脂供给部171具有螺旋给料机174。通过该螺旋给料机174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将树脂P1作为粉末体或者粒子而供给至管172。被供给至管172的树脂P1与细分体M6被进行混合而成为混合物M7。
并且,树脂P1为在之后的工序中使纤维彼此粘结在一起的物质,并且例如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硬化性树脂等,优选为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AS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聚烯烃、改性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尼龙6、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6等聚酰胺(尼龙)、聚苯醚、聚缩醛、聚醚、聚苯撑氧、聚醚醚酮(PEEK)、聚碳酸酯、聚苯硫醚(PPS)、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PEI)、芳香族聚酯等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类等各种热塑性橡胶等,可以使选自上述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组合使用。优选为,作为热塑性树脂,使用聚酯或者包含聚酯的树脂。
并且,作为从树脂供给部171被供给的物质,除了树脂P1以外,例如,还可以包含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防止纤维的凝集或树脂P1的凝集的防凝集剂以及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等。
另外,在管172的中途且与树脂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处设置有鼓风机173。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解开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和树脂P1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能够在细分体M6和树脂P1均匀地分散了的状态下流入解开部18。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管172内穿过的过程中被解开,从而成为更细的纤维状。
解开部18为实施将混合物M7中的互相缠绕在一起的纤维彼此解开的解开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解开部18具有:滚筒部181;和对滚筒部181进行收纳的外壳部182。
滚筒部181为由呈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且围绕该网体的中心轴旋转的筛子。混合物M7流入该滚筒部181中。而且,通过滚筒部181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混合物M7中的与网的网眼相比较小的纤维等穿过滚筒部181。此时,混合物M7被解开。
另外,由滚筒部181而被解开了的混合物M7在空体中一边分散一边下落,并且朝向位于滚筒部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实施由混合物M7形成第二料片M8的第二料片形成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91、张紧辊192以及抽吸部(抽吸机构)193。
网状带191为无接头带、并且供混合物M7进行堆积。将该网状带191挂卷在四个张紧辊192上。而且,通过张紧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网状带191上的混合物M7向下游侧被输送。
另外,网状带191上的绝大部分的混合物M7具有网状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会限制混合物M7穿过网状带191,因而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91上。并且,由于混合物M7堆积在网状带191上,并且连同网状带191一起向下游侧被输送,从而作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而被形成。
抽吸部193能够从网状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抽吸在网状带191上,因而促进了混合物M7向网状带191上的堆积。
在抽吸部193上连接有管(流道)246。另外,在该管246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63。能够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工作,而在抽吸部193中产生抽吸力。
外壳部182与加湿部234相连接。加湿部234由与加湿部231相同的气化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外壳部182内供给加湿空气。能够通过该加湿空气,而对外壳部182内进行加湿,因而能够抑制混合物M7因静电力而附着在外壳部182的内壁上。
在解开部18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6。加湿部236由与加湿部235相同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因而调节了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通过该调节,能够抑制因静电力而引起的第二料片M8向网状带191的吸附。由此,第二料片M8在网状带191通过张紧辊192而被折回的位置处从网状带191上容易地被剥离。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配置有薄片形成部20。薄片形成部20为实施由第二料片M8形成薄片S的薄片形成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该薄片形成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砑光辊203,并且能够在该一对砑光辊203之间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压而不进行加热。由此,提高了第二料片M8的密度。而且,该第二料片M8朝向加热部202被输送。另外,一对砑光辊203中的一个为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个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并且能够在该一对加热辊204之间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通过该加热加压,从而在第二料片M8内树脂P1熔融,经由该熔融了的树脂P1而使纤维彼此进行粘结。由此,形成薄片S。而且,该薄片S朝向切断部21被输送。另外,一对加热辊204中的一个为通过电机(图示略)的工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个为从动辊。
在薄片形成部20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21。切断部21为实施将薄片S切断的切断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该切断部21具有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
第一切断器211为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切断薄片S的部件。
第二切断器212为在第一切断器211的下游侧且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切断薄片S的部件。
通过这样的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的切断,从而能够得到所需的大小的薄片S。而且,该薄片S进一步向下游侧被输送,并且被蓄积在储存部22中。
如上所述,在解纤部13上连接(或者设置)有粒子供给部25(参照图1)。粒子供给部25为实施向在解纤部13内解纤过程中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的粒子供给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解纤物M3在气体中实施解纤工序的同时也实施粒子供给工序。
虽然在图1中示出了粒子供给部25被连接于解纤部13的中央处的图,但只要能够向解纤部13供给粒子RM既可,因此并非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构成为,例如,粒子供给部25与解纤部13的上游侧的管241相连接,并且与从斜槽122被输送过来的粗碎片M2一起将粒子RM输送到解纤部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料M1为被印刷而已使用的废纸。因此,如图3所示,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为包含颜色材料CM的物质,即,为附着有颜色材料CM的解纤物。作为颜色材料CM,例如,可以列举出黑色或者彩色的调色剂、各种油墨、各种染料以及颜料等。
由粒子供给部25供给的粒子RM具有如下的功能,即,通过在解纤部13内碰撞到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中所包含的颜色材料CM,而使颜色材料CM从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中剥离(分离)。而且,如图3所示,通过粒子RM发挥该剥离功能,从而颜色材料CM切实地从解纤物M3中被去除。如此,粒子RM作为从解纤物M3中去除颜色材料CM的去除粒子而发挥功能。特别是,在颜色材料CM为调色剂的情况下,粒子RM作为去除粒子的功能会提高,从而优选。
颜色材料CM剥离了(分离了)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为将会在之后的工序(薄片形成工序)中被形成为薄片状的物质。而且,粒子RM与大气(空气)接触而升温,在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被形成为薄片状之前升华并消失。特别是,优选为,在成为如图4所示的状态前,粒子RM消失。由此,会切实地实现颜色材料CM的分离并回收。这样的粒子RM在颜色材料CM的剥离中被使用之后,通过升华而从薄片制造装置100(处理装置1)内消失。由此,能够防止在薄片S中粒子RM以杂质的形式残留的情况,因而薄片S成为高品质的薄片。另外,能够省略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另行设置对粒子RM进行回收的部分的情况,因而,薄片制造装置100的结构被简化。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虽然粒子RM会与解纤物M3和从解纤物M3中剥离了的颜色材料CM一起从解纤部13被排出到管242中,但在穿过该管242的过程中升华。由此,粒子RM不会到达位于管242的下游侧处的筛选部14,而解纤物M3和颜色材料CM流入该筛选部14中。并且,管242的长度成为在粒子RM穿过时能够使该粒子RM升华的程度的长度。另外,在粒子RM之中也可以具有在解纤部13内升华的粒子(参照图3)。
粒子供给部25具有贮存部251。贮存部251为对粒子RM进行贮存的罐。在该贮存部251中粒子RM的大小(粒径)被维持。另外,作为贮存部251,优选使用以能够根据需要而制造粒子RM的方式被构成的装置。
粒子供给部25具有喷射部252,该喷射部252在解纤部13和贮存部251之间与解纤部13连接(或者被设置于解纤部13上),并且朝向存在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喷射粒子RM。喷射部252由管253和鼓风机254构成。并且,粒子供给部25也可以设置于解纤部13的内部,或者也可以与解纤部13一体地被设置。
管253对贮存部251和解纤部13进行连接。并且,粒子RM能够从贮存部251朝向解纤部13而在管253内穿过。
在管253的长度方向的中途设置有鼓风机254。鼓风机254能够产生朝向解纤部13的气流。由此,粒子RM在管253内穿过并被喷射至解纤部13内。在被喷射的粒子RM之中存在有与附着于解纤物M3上的颜色材料CM碰撞而接触的粒子。由此,粒子RM能够发挥使颜色材料CM从解纤物M3中剥离的剥离功能,因而能够切实地将颜色材料CM从解纤物M3中去除。
并且,虽然对向解纤部13内被喷射的粒子RM的速度(喷射速度)不特别地进行限定,但例如根据粒子RM的构成材料或粒径而适当地被设定。
另外,虽然粒子RM的温度不被特别地进行限定,但考虑到直至升华为止的时间和硬度的平衡,例如,优选设为-110度以上且-70度以下。
另外,通过粒子RM的喷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被搅拌的同时,与粒子RM接触。由此,也能够促进附着于解纤物M3上的颜色材料CM与粒子RM的接触,因而能够充分地实施颜色材料CM从解纤物M3中的去除。
优选为,向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供给时的粒子(粉末)RM的平均粒径为在5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范围以内,更加优选为10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由此,能够有效地发挥对于颜色材料CM的剥离功能。当平均粒径小于上述的下限值时,即使粒子RM碰撞到了颜色材料CM,也可能会根据例如颜色材料CM的种类或数量等条件,而导致针对颜色材料CM的剥离功能变得不充分。另外,当平均粒径超过上述的上限值时,有可能会根据例如解纤物M3的大小,而导致粒子RM相对于该解纤物M3变得过大,从而在撞击时给解纤物M3造成损伤。
如图1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处理装置1)具备颜色材料回收部28,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28为实施对通过粒子RM的撞击而从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中分离出的颜色材料CM进行回收的颜色材料回收工序(参照图2)的部分。通过该回收,从而能够分开为成为第一料片M5的解纤物M3、和可以废弃的颜色材料CM。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解纤物M3实施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同时实施颜色材料回收工序。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颜色材料回收部28由第一料片形成部15、收纳部27、管244、管245以及鼓风机262构成。
在第一料片形成部15的上方,如上所述,解纤物M3通过筛选部14而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第二筛选物M4-2。如图4所示,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混合存在有分离了的颜色材料CM。而且,第一筛选物M4-1与颜色材料CM一起在第一料片形成部15的网状带151上落下。并且,在第一筛选物M4-1中也可以包含有未完全升华完的粒子RM。该情况下,粒子RM与颜色材料CM一起由颜色材料回收部28进行回收。
颜色材料回收部28是利用第一筛选物M4-1(纤维)和颜色材料CM的大小(粒径)的不同而将颜色材料CM分开并回收的部分。即,颜色材料回收部28具备网状带151(网状体),所述网状带151(网状体)具有会使颜色材料CM穿过但是限制了第一筛选物M4-1穿过的尺寸的网眼。由此,如图4所示,第一筛选物M4-1堆积在网状带151上,并作为第一料片M5而形成。另一方面,颜色材料CM通过抽吸部153的抽吸力,而穿过网状带151,然后依次经由抽吸部153、管244,并且被收纳于收纳部27中。由此,第一料片M5为颜色材料CM被去除后的料片。而且,该第一料片M5被移送至之后的工序,最终成为薄片S。
另外,即便是假设粒子RM残留于第一筛选物M4-1内,也能够将该粒子RM与颜色材料CM一起由颜色材料回收部28进行回收。
如上所述,在薄片制造装置100(处理装置1)中,即使在作为薄片再生用的原料M1的废纸中包含颜色材料CM,也能够通过从粒子供给部25被供给的粒子RM而实施颜色材料CM的剥离并去除,之后通过颜色材料回收部28而实施颜色材料CM的回收。由此,被制造的薄片S为,再生时可能成为杂质的颜色材料CM已被去除的高品质的薄片。
第二实施方式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图6为依次表示图5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以下,参照这些图,而对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并且对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粒子供给部的配置位置不同、随之实施粒子供给工序的时机不同,除此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5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处理装置1)具备管(流道)242,所述管(流道)242与解纤部13连接,并且供解纤物M3(解纤后的含纤维材料)穿过。
在本实施方式中,粒子供给部25在解纤工序之后,实施向解纤物M3(解纤后的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粒子RM的粒子供给工序(参照图6)。该粒子供给部25具有喷射部252,所述喷射部252被连接于管(流道)242的与鼓风机261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处,并且向穿过管(流道)242的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喷射粒子RM。由此,能够针对被充分地实施了解纤的解纤物M3供给粒子RM。
通过这样的供给,粒子RM遍布至解纤物M3的各个角落,其结果是,也与颜色材料CM碰撞而接触。由此,能够完全地发挥粒子RM的剥离功能,能够更加切实地从解纤物M3中去除颜色材料CM。
第三实施方式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图8为依次表示图7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以下,参照这些图而对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并对相同的事项省略对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颜色材料回收部的配置位置、和颜色材料回收部的结构不同,除此以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颜色材料回收部28被配置于管242的中途、且与鼓风机261相比靠下游侧的位置处。由此,通过颜色材料回收部28而实施的颜色材料回收工序在解纤工序之后被实施(参照图8)。
颜色材料回收部28利用解纤物M3(含纤维材料)和颜色材料CM的比重差,而将颜色材料CM分开并进行回收。即,颜色材料回收部28构成为通过离心分离而去除颜色材料CM,并且具有离心分离部281、管282以及收纳部283。离心分离部281和收纳部283经由管282而被连接。
离心分离部281被配置并连接于管242的中途。穿过管242而过来的解纤物M3和颜色材料CM一并流入离心分离部281中。而且,能够通过离心分离部281的离心分离,而分离为朝向筛选部14进一步在管242中流下的解纤物M3与朝向管282的颜色材料CM。朝向管282的颜色材料CM被收纳在收纳部283中。
通过这样的颜色材料回收部28也能够切实地从解纤物M3中去除颜色材料CM。
第四实施方式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包含本发明的处理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上游侧的示意侧视图。图10为依次表示图9所示的薄片制造装置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以下,参照这些图而对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并对相同事项省略对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粒子供给部的配置位置不同以外,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粒子供给部25被配置并连接于管242的中途、且与颜色材料回收部28相比靠上游侧的位置处。由此,通过粒子供给部25而进行的粒子供给工序在解纤工序之后被实施,进而在该粒子供给工序之后实施颜色材料回收工序(参照图10)。并且,粒子供给部25的配置位置成为与颜色材料回收部28相比靠上游侧,进而优选为,与鼓风机261相比靠上游侧。
另外,在管242上,且在连接有粒子供给部25的部分与鼓风机261之间,形成有蜿蜒的蜿蜒部247。由此,粒子RM在穿过蜿蜒部247时与颜色材料CM碰撞的机会增大,从而能够促进对颜色材料CM的吸附。
进一步而言,通过鼓风机261的作用,而使得粒子RM穿过管242的速度会增大。由此,粒子RM与解纤物M3发生碰撞的机会增大,其结果是,也会与附着在该解纤物M3上的颜色材料CM接触,从而促进了颜色材料CM的剥离。
而且,剥离了颜色材料CM的粒子RM也可以与颜色材料CM一起通过颜色材料回收部28进行回收。
另外,即便是假设粒子RM残留于解纤物M3内,也能够将该粒子RM与颜色材料CM一起通过颜色材料回收部28进行回收。
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相对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另外,构成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的各部能够与发挥同样功能的任意结构进行置换。另外也可以添加任意的结构物。
另外,本发明的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对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两个以上的结构(特征)进行组合。
另外,也可以多次(在处理装置的不同的地方处)供给(使其碰撞)用于去除颜色材料的粒子。该情况下,也可以使每次供给的粒子的粒径不同,例如能够使初次的粒径设为较大,下次的粒径设为较小。由此,会提高颜色材料的去除效率。
符号说明
100…薄片制造装置;1…处理装置;11…原料供给部;12…粗碎部;121…粗碎刃;122…斜槽(漏斗);13…解纤部;14…筛选部;141…滚筒部(筛部);142…外壳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1…网状带;152…张紧辊;153…抽吸部(抽吸机构);16…细分部;161…螺旋桨;162…外壳部;17…混合部;171…树脂供给部;172…管(流道);173…鼓风机;174…螺旋给料机;18…解开部;181…滚筒部;182…外壳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1…网状带(分离带);192…张紧辊;193…抽吸部(抽吸机构);20…薄片形成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砑光辊;204…加热辊;21…切断部;211…第一切断器;212…第二切断器;22…储存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加湿部;241…管(流道);242…管(流道);243…管(流道);244…管(流道);245…管(流道);246…管(流道);247…蜿蜒部;25…粒子供给部;251…贮存部;252…喷射部;253…管;254…鼓风机;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7…收纳部(回收部);28…颜色材料回收部;281…离心分离部;282…管;283…收纳部;CM…颜色材料;M1…原料;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P1…树脂;RM…粒子;S…薄片。

Claims (13)

1.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解纤部,其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
粒子供给部,其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含纤维材料为包含颜色材料的物质,并且
所述粒子具有通过碰撞到所述含纤维材料中所含的所述颜色材料,从而使所述颜色材料从所述纤维剥离的功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具备颜色材料回收部,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对通过所述粒子的碰撞而分离出的所述颜色材料进行回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利用所述纤维与所述颜色材料的大小的不同,而将所述颜色材料分开并进行回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颜色材料回收部利用所述纤维与所述颜色材料的比重差,而将所述颜色材料分开并进行回收。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颜色材料分离了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为将被形成为薄片状的物质,并且
所述粒子在所述含纤维材料形成为所述薄片状之前升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粒子供给部具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被连接于所述解纤部或者被设置于所述解纤部上,并且朝向处于所述解纤部中的所述含纤维材料喷射所述粒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具备与所述解纤部连接并且供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穿过的流道,并且
所述粒子供给部具有喷射部,所述喷射部连接于所述流道,并且朝向穿过所述流道的所述含纤维材料喷射所述粒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粒子的喷射,所述含纤维材料被搅拌的同时与所述粒子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向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时的所述粒子的平均粒径在50μm以上且1000μm以下的范围以内。
11.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
12.一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
粒子供给工序,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
13.一种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解纤工序,将包含纤维的含纤维材料在气体中进行解纤;以及
粒子供给工序,向解纤过程中或者解纤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供给干冰的粒子,并且
由供给所述粒子后的所述含纤维材料来制造薄片。
CN201810326373.6A 2017-04-24 2018-04-12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7249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5119 2017-04-24
JP2017085119A JP6855904B2 (ja) 2017-04-24 2017-04-24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4988A CN108724988A (zh) 2018-11-02
CN108724988B true CN108724988B (zh) 2020-07-14

Family

ID=6214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6373.6A Active CN108724988B (zh) 2017-04-24 2018-04-12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8877B2 (zh)
EP (1) EP3396061B1 (zh)
JP (1) JP6855904B2 (zh)
CN (1) CN108724988B (zh)
TW (1) TWI7004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08637B1 (en) * 2016-08-31 2021-07-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heet production device
JP6855903B2 (ja) * 2017-04-24 2021-04-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119622B2 (ja) * 2018-06-18 2022-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ウェブ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657A (ja) * 1999-03-29 2000-10-13 Canon Inc 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DE10144574A1 (de) * 2001-09-11 2003-03-27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s Transportbands einer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terialbahn
US7537674B1 (en) * 2006-06-12 2009-05-26 Narayanasamy Seenivasan Closed floatation de-inking module for recycled paper
JP2012144825A (ja) * 2011-01-14 2012-08-02 Seiko Epson Corp 紙再生装置及び紙再生方法
CN104947488A (zh) * 2014-03-26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CN1049474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CN105556015A (zh) * 2013-10-01 2016-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N105980619A (zh) * 2014-02-14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原料解纤装置
CN106414827A (zh) * 2014-01-23 2017-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制造装置、纸制造方法以及由此制造出的纸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8339A (en) * 1983-11-22 1987-05-26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dry deinking of secondary fiber sources
US4744181A (en) * 1986-11-17 1988-05-17 Moore David E Particle-blast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223090A (en) * 1991-03-06 1993-06-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Method for fiber loading a chemical compound
US6200416B1 (en) * 1997-06-10 2001-03-13 Praxair Technology, Inc. Recycled paper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incorporates carbon dioxide
US5853493A (en) * 1997-08-22 1998-12-29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Cleaning of industrial fabrics using cryoblasting techniques
US20020141007A1 (en) * 1999-03-31 2002-10-03 Shiseido Co.,Ltd. Special image reproducing and observing device
JP2000284675A (ja) 1999-03-31 2000-10-13 Shiseido Co Ltd 特殊映像再生観察装置
DE102007041630B4 (de) * 2007-09-03 2010-09-30 Carl Freudenberg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lächengebildes aus zumindest teilweise gesplitteten Garnen, Fasern oder Filamenten und Vorrichtung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14208925A (ja) * 2013-03-27 2014-1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84657A (ja) * 1999-03-29 2000-10-13 Canon Inc 記録媒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再生装置
DE10144574A1 (de) * 2001-09-11 2003-03-27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s Transportbands einer Maschine zur Herstellung einer Materialbahn
US7537674B1 (en) * 2006-06-12 2009-05-26 Narayanasamy Seenivasan Closed floatation de-inking module for recycled paper
JP2012144825A (ja) * 2011-01-14 2012-08-02 Seiko Epson Corp 紙再生装置及び紙再生方法
CN105556015A (zh) * 2013-10-01 2016-05-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N106414827A (zh) * 2014-01-23 2017-02-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纸制造装置、纸制造方法以及由此制造出的纸
CN105980619A (zh) * 2014-02-14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原料解纤装置
CN104947488A (zh) * 2014-03-26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CN1049474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84671A (ja) 2018-11-22
EP3396061B1 (en) 2019-11-06
CN108724988A (zh) 2018-11-02
JP6855904B2 (ja) 2021-04-07
TW201839215A (zh) 2018-11-01
EP3396061A1 (en) 2018-10-31
US10538877B2 (en) 2020-01-21
TWI700410B (zh) 2020-08-01
US20180305868A1 (en) 2018-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4988B (zh)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WO2015121903A1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原料解繊装置
JP7003422B2 (ja) シート、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08724989B (zh)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N108729287B (zh)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N109750544B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原料再生装置
JP7035532B2 (ja) 処理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0022961B (zh) 集尘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6933123B2 (ja) 繊維処理装置、及び、繊維原料再生装置
JP7043739B2 (ja) 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9572263B (zh) 薄片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处理方法
TWI688463B (zh) 處理裝置、片材製造裝置及處理方法
JP6946673B2 (ja) シート
JP2021122803A (ja) 粗砕装置、解繊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JP2019076870A (ja) 分別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