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1107A -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1107A
CN108721107A CN201810697921.6A CN201810697921A CN108721107A CN 108721107 A CN108721107 A CN 108721107A CN 201810697921 A CN201810697921 A CN 201810697921A CN 108721107 A CN108721107 A CN 108721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processing
hole
moxa
desk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792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1107B (zh
Inventor
沈敬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69792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21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21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1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1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1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加压组件、第一承压组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桌板及加热机构。上述艾柱成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艾绒填装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然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加压组件从第一加工通孔的其中一端进入第一加工通孔,第一承压组件固定在第二驱动机构上,且第一承压组件的其中一端伸入第一加工通孔,使得艾绒能够滞留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艾绒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受到第一加压组件施加的压力,同时,加热组件将热量经过加压端与承压端传递至艾绒。艾绒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会相互粘结。从而使得艾柱无需卷纸包裹即可成型,提高了艾柱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往往是通过艾柱对人体进行理疗,艾柱首先通过卷纸将艾绒卷成柱状,然后对艾柱进行灼烧,艾绒挥发的烟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这种艾柱在燃烧过程中卷纸会跟随艾绒一同燃烧,卷纸在燃烧时会产生一部分污染或刺激性气体,这种气体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从而导致艾柱的使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艾柱的使用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组件、第一承压组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桌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相连,所述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之间,所述桌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工通孔,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均与所述加工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均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
上述艾柱成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艾绒填装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然后第一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加压组件从第一加工通孔的其中一端进入第一加工通孔,第一承压组件固定在第二驱动机构上,且第一承压组件的其中一端伸入第一加工通孔,使得艾绒能够滞留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艾绒在第一加工通孔内部受到第一加压组件施加的压力,同时,加热组件将热量经过加压端与承压端传递至艾绒。艾绒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会相互粘结。从而使得艾柱无需卷纸包裹即可成型,提高了艾柱的使用效果。
所述第一加压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与多根加压柱,所述第一承压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与多根承压柱,所述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压柱及承压柱对应的多个第一加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加压柱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承压柱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
所述加压柱的端部设置有穿孔针,所述承压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穿孔针相对应的穿孔,且所述承压柱的侧部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穿孔相连通。
所述承压柱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所述承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桌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承压柱的长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压组件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加热件与多个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加压柱与所述第一加热件相连,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承压柱与所述第二加热件抵触配合。
艾柱成型装置还包括加工板,所述加工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加工通孔,所述桌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加工板伸入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桌板相连。
艾柱成型装置还包括推料板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桌板上,所述推料板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推料板沿所述加工板的表面水平移动。
艾柱成型装置还包括多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桌板相连,且所述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
一种艾柱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加工的艾绒填装至第一加工通孔内部;对第一加工通孔内部的艾绒同时加热、加压;将加工完成的艾绒从第一加工通孔内部顶出。
当所述艾绒在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加工时,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所受到的压力为8pa~10pa,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的温度为80℃~120℃,所述第一承压组件的温度为100℃~140℃。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所述的艾柱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加压组件,110、第一连接板,111、第一加热件,120、加压柱,121、穿孔针,200、第一承压组件,210、第二连接板,211、第二加热件,220、承压柱,221、穿孔,222、凹槽,300、第二加压组件,400、第二承压组件,500、第一驱动机构,600、第二驱动机构,610、第三驱动机构,620、第四驱动机构,700、桌板,710、第一加工通孔,720、第二加工通孔,730、加工板,740、安装口,750、推料板,760、导向柱,800、温控器,810、温度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加压组件100、第一承压组件200、第一驱动机构500、第二驱动机构600、桌板700及加热机构(未标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相连。所述桌板700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之间,所述桌板700上开设有第一加工通孔710,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均与所述加工通孔710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均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与第二驱动机构600均为气缸、油缸或液压缸。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10与多根加压柱120。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还包括第二连接板210与多根承压柱220,所述桌板700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压柱120及承压柱220对应的多个第一加工通孔710。所述第一连接板110与所述加压柱120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10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与所述承压柱220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相连。具体地,所述加压柱120可以为为一个、两个或多个。所述承压柱220可以为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与第二驱动机构600均为气缸。在所述艾柱成型装置的外部还设置有气压泵。在所述气压泵的出气端引出两根气压分管,其中一根气压分管为加压分管,另一根气压分管为承压分管。所述加压分管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相连,所述承压分管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相连,且在所述加压分管与承压分管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例如:当第一驱动机构500对第一加压组件100施加压力时,打开加压分管上的控制阀,关闭承压分管上的控制阀。进一步地,当第一加压组件100对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的艾绒加压完成后,第一驱动机构500带动第一加压组件100从第一加工通孔710内抽出。此时,关闭加压分管上控制阀,打开承压分管上的控制阀,第二驱动机构600带动第一承压组件200在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移动,加工完成的艾柱能够在第一承压组件200的带动下从第一加工通孔710的另一端伸出。气压泵能够对第一加压组件100与第一承压组件200进行单独控制,提高了驱动机构的利用率,降低了艾柱的加工成本。上述这种实施方式仅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例如:气压泵在满足气缸加工所需正常压力值的情况下,可以在气缸的出气端设置多个气压分管,并将每根气压分管与相应的气缸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承压柱220穿过第一加工通孔710的其中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从而使得艾绒放入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能够滞留在第一加工通孔710中。然后,第一驱动机构500向加压柱120输送压力驱使加压柱120从第一加工通孔710的另一端进入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此时,承压柱220在第二驱动机构600以及第二连接板210的辅助支撑下不会被加压柱120顶出。因此,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在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实现了对艾绒的相对挤压。在本实施例中,加压柱120从第一加工通孔710的一端进入并对艾绒实施单侧挤压,这种挤压方式在艾绒成型为艾柱的过程中能够降低艾柱中部的受力,从而提高了艾绒在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向艾柱转变时的成功率。进一步地,这种单侧挤压的方式将加压柱120传递的压力集中在了艾绒与承压柱220上。加热机构在向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传递热量时,由于承压柱220与艾绒之间的作用力相较于加压柱120与艾绒之间的作用力更大,因此,承压柱220相较于加压柱120需要更高的热量才能使承压柱220附近的艾绒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工过程中,加压柱120的温度为80℃~120℃,承压柱220的温度为100℃~140℃。加压柱120伸入第一加工通孔710的加压时间为2.5min~3.5min。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艾柱成型装置从艾绒装设在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到艾绒最终成型为艾柱所需的时间为5min~7min,而加压柱120对艾绒施压的时间为2.5min~3.5min。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桌板700的附近又加设了第二加压组件300、第二承压组件400、第三驱动机构610与第四驱动机构620。所述第二加压组件300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610相连,所述第二承压组件400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620相连。所述桌板700位于所述第二加压组件300与第二承压组件400之间,且所述桌板70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加压组件300及第二承压组件400相对应的第二加工通孔720。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与第三驱动机构610在所述桌板700的其中一侧通过支撑杆辅助支撑,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与第四驱动机构620在所述桌板700的其中另一侧通过支撑杆辅助支撑。更具体地,当其中一组加压组件与承压组件对艾绒进行加工时,无需等待即可直接对另外一组加压组件与承压组件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艾柱成型装置对于艾绒的处理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气缸所能输出的最大压力以及到达预设压力值所需的加压时间,将所述第一连接板110上共设置12根加压柱120,将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上共设置12根承压柱220。所述加压柱120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0上采用行×列为3×4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所述承压柱220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上采用行×列为3×4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同时,在桌板700上也开设有与所述加压柱120及承压柱220相对应的第一加工通孔710。这种设计方式保证了相邻两根加压柱120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得多根加压柱120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了多根加压柱120对于艾绒的加压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艾柱成型装置对于艾绒的加工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柱120的端部设置有穿孔221针121,所述承压柱220上开设有与所述穿孔221针121相对应的穿孔221。且所述承压柱220的侧部还开设有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与所述穿孔221相连通。具体地,所述穿孔221针121的内部为实体。当艾绒填充至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后,第一驱动机构500驱动加压柱120伸入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对艾绒进行加压加工。此时,位于加压柱120端部的穿孔221针121能够插入艾绒内部,随着加压柱120不断伸入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穿孔221针121能够伸入加工通孔并最终插入承压柱220上的穿孔221。进一步地,穿孔221针121经过艾绒插入穿孔221的过程中会携带一部分艾绒,这部分艾绒会从承压柱220侧部开设的凹槽222掉落。本实施例的这种设计方式将穿孔221针121插入艾绒中部进行加压、加热,大大降低了艾绒在向艾柱成型时中部的受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艾绒在向艾柱成型时的成功率。这仅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例如:当所述穿孔221针121还为针管,即穿孔221针121内部设有通道。在所述加压柱120的侧部开设凹槽222,所述凹槽222与所述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当所述穿孔221针121插入艾绒以后,一部分艾绒会经过穿孔221针121的通道进入穿孔221针121内部,待艾绒填充了穿孔221针121内部的整条通道后,多余的艾绒会从加压柱120上的凹槽222直接掉落在桌板700上。这些掉落在桌板700上的艾绒可以和填料时的艾绒混合在一起,避免了艾绒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柱220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所述承压柱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0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与所述桌板700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承压柱220的长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具体地,由于承压柱220在加工过程中受压、受热均较高,导致承压柱220的损耗较大,因此将所述承压柱220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0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承压柱220进行更换。更具体地,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00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与第二连接板210相互抵触。当第二连接板210与所述凸块相互抵触时,第二连接板210与桌板700之间的间隔等于所述承压柱220的整体长度。此时在凸块的限位抵触下第二连接板210不会再继续下落,从而避免了由于第二连接板210与桌板700之间的间隔过大导致加压柱120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加热件111与多个第二加热件211。所述第一加热件11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10上,所述加压柱120与所述第一加热件111相连,所述第二加热件21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210上,所述承压柱220与所述第二加热件211抵触配合。所述第一加热件111与所述第二加热件211为加热块或加热环。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温控器800与温度显示器810,所述温控器800与所述加热件连接,所述温控器800与所述温度显示器810电性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810还与桌板700相连,由于艾绒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桌板700表面的温度也会随着加热件的加热不断升高。因此,将加工完成的艾柱从桌板700上取出,或者向桌板700上的第一加工通孔710填充艾绒时,可以事先观察温度显示器810上显示的温度,待温度合适时在对艾柱进行装卸或者是选择隔热道具对艾柱进行装卸。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艾柱成型装置还包括加工板730。所述加工板73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加工通孔710,所述桌板700上开设有安装口740,所述加工板730伸入所述安装口740与所述桌板700相连。加工板730受到加热、加压的影响会对加工板730造成损坏或发生形变。将加工板730装入入安装口740并与桌板700相连,这种设计方式便于后期对加工板730的维修与更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艾柱成型装置包括推料板750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桌板700上,所述推料板750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推料板750沿所述加工板730的表面水平移动。具体地,当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的艾绒加工成型为艾柱后,承压柱220将艾柱从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顶出。此时,伸缩杆带动推料板750移动,退料板能够将承压柱220顶出的艾柱推出桌板700进行回收,提高了艾柱的回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艾柱成型装置还包括多根导向柱760。所述导向柱760与所述桌板700相连,且所述桌板700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760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导向柱7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10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76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10活动连接。具体地,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在导向柱760的导向下,能够更加准确的与第一加工通孔710的端部对位,避免了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艾柱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加工的艾绒填装至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对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的艾绒同时加热、加压。将加工完成的艾绒从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顶出。当所述艾绒在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加工时,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内部所受到的压力为8pa~10pa,所述第一加压组件100的温度为80℃~120℃,所述第一承压组件200的温度为100℃~1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工通孔710的端部直径为3cm,轴向高度也为3cm。首先打开加热机构对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进行预热。然后,称取120g的艾绒放置在桌板700上并将其平均填充至12个第一加工通孔710中,待加压柱120与承压柱220加压、加热完成后,即可得到表面直径为3cm、柱高为2.5cm的艾柱。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加压组件、第一承压组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及桌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相连,所述桌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之间,所述桌板上开设有第一加工通孔,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均与所述加工孔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均能够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加压组件与所述第一承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与多根加压柱,所述第一承压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与多根承压柱,所述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加压柱及承压柱对应的多个第一加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加压柱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承压柱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柱的端部设置有穿孔针,所述承压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穿孔针相对应的穿孔,且所述承压柱的侧部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穿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柱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所述承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抵触配合,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桌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承压柱的长度,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加压组件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承压组件沿所述第一加工通孔的轴向方向相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加热件与多个第二加热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加压柱与所述第一加热件相连,所述第二加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承压柱与所述第二加热件抵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工板,所述加工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加工通孔,所述桌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加工板伸入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桌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料板与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桌板上,所述推料板与所述伸缩杆相连,所述伸缩杆能够带动推料板沿所述加工板的表面水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艾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桌板相连,且所述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多个通孔,所述导向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艾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加工的艾绒填装至第一加工通孔内部;
对第一加工通孔内部的艾绒同时加热、加压;
将加工完成的艾绒从第一加工通孔内部顶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艾柱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艾绒在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加工时,所述第一加工通孔内部所受到的压力为8pa~10pa,所述第一加压组件的温度为80℃~120℃,所述第一承压组件的温度为100℃~140℃。
CN201810697921.6A 2018-06-29 2018-06-29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721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7921.6A CN108721107B (zh) 2018-06-29 2018-06-29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7921.6A CN108721107B (zh) 2018-06-29 2018-06-29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1107A true CN108721107A (zh) 2018-11-02
CN108721107B CN108721107B (zh) 2024-04-12

Family

ID=63925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7921.6A Active CN108721107B (zh) 2018-06-29 2018-06-29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211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1808A (zh) * 2019-01-16 2019-04-0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艾炷生产装置
CN112220675A (zh) * 2020-10-22 2021-01-15 王鹏飞 一种艾柱的卷制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0783A (ko) * 1999-01-14 2000-08-05 원영두 쑥뜸용 쑥봉 성형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302583Y1 (ko) * 2002-10-04 2003-01-30 이제홍 쑥봉 성형장치
KR20050098082A (ko) * 2004-04-06 2005-10-11 김진섭 쑥봉 성형장치 및 쑥봉 제조방법
CN201399086Y (zh) * 2009-04-30 2010-02-10 卢家凤 艾柱制作器
KR20100122232A (ko) * 2009-05-12 2010-11-22 백경화 인진 쑥봉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122233A (ko) * 2009-05-12 2010-11-22 백경화 인진 쑥봉 성형장치
KR20110010590A (ko) * 2010-12-07 2011-02-01 김향숙 뜸질용 쑥 제조구
CN202314395U (zh) * 2011-11-02 2012-07-11 刘志勇 一种艾柱制作装置
KR20130007262U (ko) * 2012-06-12 2013-12-20 김향숙 뜸질용 쑥 제조구
CN203447499U (zh) * 2013-08-02 2014-02-26 贺成功 成批艾炷制作器
CN103919676A (zh) * 2014-04-17 2014-07-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半自动艾炷制备装置及艾炷制备方法
CN103998224A (zh) * 2011-10-21 2014-08-20 菲特压片机械有限公司 压机
CN205685781U (zh) * 2016-06-12 2016-11-16 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压制机
CN207088546U (zh) * 2017-06-19 2018-03-13 广州百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粉体pvc稳定剂的压片机
CN209316494U (zh) * 2018-06-29 2019-08-30 沈敬国 艾柱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0783A (ko) * 1999-01-14 2000-08-05 원영두 쑥뜸용 쑥봉 성형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302583Y1 (ko) * 2002-10-04 2003-01-30 이제홍 쑥봉 성형장치
KR20050098082A (ko) * 2004-04-06 2005-10-11 김진섭 쑥봉 성형장치 및 쑥봉 제조방법
CN201399086Y (zh) * 2009-04-30 2010-02-10 卢家凤 艾柱制作器
KR20100122232A (ko) * 2009-05-12 2010-11-22 백경화 인진 쑥봉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00122233A (ko) * 2009-05-12 2010-11-22 백경화 인진 쑥봉 성형장치
KR20110010590A (ko) * 2010-12-07 2011-02-01 김향숙 뜸질용 쑥 제조구
CN103998224A (zh) * 2011-10-21 2014-08-20 菲特压片机械有限公司 压机
CN202314395U (zh) * 2011-11-02 2012-07-11 刘志勇 一种艾柱制作装置
KR20130007262U (ko) * 2012-06-12 2013-12-20 김향숙 뜸질용 쑥 제조구
CN203447499U (zh) * 2013-08-02 2014-02-26 贺成功 成批艾炷制作器
CN103919676A (zh) * 2014-04-17 2014-07-1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半自动艾炷制备装置及艾炷制备方法
CN205685781U (zh) * 2016-06-12 2016-11-16 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压制机
CN207088546U (zh) * 2017-06-19 2018-03-13 广州百沙塑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粉体pvc稳定剂的压片机
CN209316494U (zh) * 2018-06-29 2019-08-30 沈敬国 艾柱成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1808A (zh) * 2019-01-16 2019-04-0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艾炷生产装置
CN112220675A (zh) * 2020-10-22 2021-01-15 王鹏飞 一种艾柱的卷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1107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3637C (zh) 液压压力机控制装置以及其操作方法和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压力机
CN108721107A (zh) 艾柱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05834998B (zh) 一种轴承拆装装置
CN103671302A (zh) 铰杆液压增压装置及液压压力机
CN106223391A (zh) 一种挖掘机能量回收及利用系统
CN110567855A (zh) 一种电液伺服压渗装置
CN209316494U (zh) 艾柱成型装置
CN105628526B (zh) 动态加载水压致裂岩石力学试验系统
CN104383849B (zh) 用于干法制粒机的挤压装置
CN108721108A (zh) 艾柱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01881571U (zh) 一种双缸节能压榨油机
CN103867507B (zh) 一种为输出端为油缸的被测液压系统提供负载的装置
CN103925208B (zh) 室内注浆模型试验用稳压注浆泵及其安装和使用方法
DE102013007148A1 (de) Hydraulischer Pressantrieb mit Energierückspeisung
CN206364107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注液装置
CN202900560U (zh) 油压陶瓷柱塞泥浆泵压力补偿装置
CN109226408A (zh) 一种废钎杆加工用移动式操作机
CN205523303U (zh) 一种陶瓷拼花压平机
CN209316493U (zh) 艾柱加工装置
CN206882783U (zh) 新型干模式等静压成型机
CN107161907A (zh) 带液压助力的升降装置
CN203809385U (zh) 为输出端为油缸的被测液压系统提供负载的装置
CN207580218U (zh) 一种锡膏针筒灌装机
CN202283509U (zh) 气液增压的喷雾系统高压产生装置
CN202431284U (zh) 静压水升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