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1855B -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1855B
CN108701855B CN201780002349.0A CN201780002349A CN108701855B CN 108701855 B CN108701855 B CN 108701855B CN 201780002349 A CN201780002349 A CN 201780002349A CN 108701855 B CN108701855 B CN 1087018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electrode
mask
separator sheet
adhesive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3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1855A (zh
Inventor
李相均
具滋训
表廷官
赵姝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66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70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1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1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1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片;以及分别粘附至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其中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分别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第一电极片粘附至两个表面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的掩模,且第二电极片粘附至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的掩模。

Description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2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18002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作为整体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电极与隔板之间的粘合力和润湿性方面得到改善并且有助于除去气体的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不同于不可充电的原电池,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是指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这种二次电池正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摄像机之类的高科技电子领域中。
根据现有技术的这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在此,将正极(positiveelectrode)和负极(negative electrode)分别设置在隔板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随后利用压力进行层压(lamination)并折叠(folding),从而制造出电极组件。
然而,在电极组件中,正极具有比负极更大的粘合力。因此,当将正极和负极在相同的条件下粘附至隔板时,可能会在正极和负极的粘合力方面产生偏差。结果,很难制造出具有均匀品质的电极组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做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隔板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的每一个上的粘合层被图案化,使得正极和负极以相同的粘合力粘附,润湿性得到改善,气体易于排出。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片;以及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分别粘附至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其中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分别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第一电极片粘附至两个表面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的掩模,且第二电极片粘附至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的掩模。
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每一个可经等离子体(plasma)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第二表面可相较于第一表面经相对较弱地等离子体处理。
仅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可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
在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或两个表面上除了掩模之外的表面可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比所述掩模小的粘合力。
其上设置有具有预定图案的掩模的粘合剂涂层可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每一个上,其中第二表面可提供有粘合剂涂层,在该粘合剂涂层上设置的掩模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的掩模的表面积和厚度小。
其上设置有具有预定图案的掩模的粘合剂涂层可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每一个上,其中第二表面可提供有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的粘合剂涂层,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的掩模可比第一表面的掩模的表面积和厚度小。
藉由等离子体(plasma)处理使粘合力得到激活且具有预定图案的掩模可从粘合剂涂层突出。
相较于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可经相对较弱地等离子体处理。
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粘合剂涂层中除了掩模之外的表面可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比所述掩模小的粘合力。
第一电极片可以是负极,第二电极片可以是正极。
电极组件可进一步包括粘附至第一电极片或第二电极片的一个外表面的第二隔板片。
粘附至第一电极片或第二电极片的第二隔板片的表面可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
当第二隔板片粘附至第二电极片的外表面时,设置在第二隔板片上的掩模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第二表面上的掩模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当第二隔板片粘附至第一电极片的外表面时,设置在第二隔板片上的掩模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上的掩模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包括上述组分的电极组件的方法包括:步骤(S10),制造第一隔板片,使得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步骤(S20),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的掩模上设置第一电极片,并且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的掩模上设置第二电极片;和步骤(S30),施加热和压力,以使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粘附至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从而制造出基本单元。
在步骤(S10)中,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每一个可经等离子体(plasma)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且第二表面可相较于第一表面经相对较弱地等离子体处理。
在步骤(S10)中,仅第一表面可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
在步骤(S10)中,具有预定图案的掩模从中突出的粘合剂涂层可设置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的每一个上,其中设置在第二表面上的掩模可比设置在第一表面上的掩模具有更小的表面积和厚度。
在步骤(S30)之后,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步骤(S40),施加热和压力,以使第二隔板片粘附至基本单元的第二电极片,并且将基本单元缠绕以制造电极组件。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可提供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不同地施加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以统一地调整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的粘合力,具体地,气体可得以排出,或者电解质可通过图案化掩模之间的空间被引入以改善浸渍,从而提高电极组件的品质。
其次:可提供图案化掩模,其中施加至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等离子体的强度不同以向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不同地施加粘合力。
第三:等离子体可仅施加至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以激活图案化掩模,从而向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不同地施加粘合力。
第四:可将具有不同表面积和厚度的图案化掩模应用于在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涂覆的粘合剂涂层,以向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施加不同的粘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图解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中设置的第一隔板片的第一表面的平面图。
图3是图解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中设置的第一隔板片的第二表面的平面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二隔板片在内的电极组件的截面图。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隔板片的制造工艺的视图。
图9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隔板片的制造工艺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以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将省略任何对描述本发明不必要的内容,此外,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电极组件]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100包括第一隔板片130;以及分别粘附至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即当从图1中看时为第一隔板片130顶表面和底表面)的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在此,第一电极片110为负极,第二电极片120为正极。
在电极组件100中,作为正极的第二电极片120具有比作为负极的第一电极片110更大的粘合力。因此,当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分别以相同的粘合力粘附至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时,由于第二电极片120的粘合力比第一电极片110的粘合力大很多,因此可能会产生阻碍界面粘合的因素。
具体地,当电极组件100进行粘合时,可能会在第一隔板片130与第一电极片110之间以及第一隔板片130与第二电极片120之间产生气体。因此,气体未被排放到外部,导致产生阻碍电极组件100的粘合的因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和图3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100可通过在其两个表面上提供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的第一隔板片130来统一地调整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的粘合力。具体地,当电极组件进行粘合时产生的气体可通过图案化掩模之间的路径被快速地排放到外部,此外,电解质可被引入以改善浸渍。
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100中,如图4中所示,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133和134可分别提供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第一电极片110粘附至两个表面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131的掩模133,且第二电极片120粘附至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132的掩模134。
也就是说,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133和134可分别提供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在此,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第二表面132(第二电极片120粘合其上)上的掩模134可降低粘合力以统一地调整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的粘合力。
具体地,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的掩模133和134可形成有预定图案,以沿纵向或宽度方向在掩模133和134之间提供路径。因此,当电极组件100进行粘合时产生的气体可被排出,或者电解质可通过该路径被引入以改善浸渍。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极组件100。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8,电极组件100的第一隔板片130具有图案化掩模133和134设于其上的两个表面,所述图案化掩模133和134具有粘合力且具有藉由等离子体装置200的等离子体处理而形成的预定图案。在此,相较于第一表面131,可在第二表面132上执行相对较弱的等离子体处理。因此,第二表面132的图案化掩模133可具有比第一表面131的图案化掩模134更低的粘合力。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电极片120粘附至经相对较弱的等离子体处理的第二表面132的掩模134,第一电极片110粘附至经相对较强的等离子体处理的第一表面131的掩模133,因此,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可具有统一的粘合力。
在此,掩模133和134可从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以预定图案突出。因此,可在掩模133和134之间限定气体排放空间,从而更容易地排放当电极组件100进行粘合时产生的气体。
在此,掩模133和134的每一个可具有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和长条形中的一种形状。
具体地,其中未设置掩模133和134以限定气体排放空间的表面可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比掩模133和134小的粘合力,从而同时实现粘结性能和气体排放性能。
在此,如图6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100进一步包括粘附至第一电极片110或第二电极片120的一个外表面的第二隔板片140。
也就是说,电极组件100需在其最外侧部分上包括第二隔板片140,以使电极组件100得以缠绕以制成包卷形状。如图6中所示,第二隔板片140粘附至第二电极片120的下部,因而,电极组件100具有其中第一电极片110、第一隔板片130、第二电极片120和第二隔板片140层压并缠绕的结构。因此,电极组件100被制成包卷形状。
粘附至第一电极片110或第二电极片120的第二隔板片140的表面可经等离子体(plasma)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141,从而改善粘附至第二隔板片140的电极片的粘合力。
在此,当第二隔板片140粘附至第二电极片120的外表面时,第二隔板片140的掩模141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第二表面132上的掩模134具有相同的粘合力,因而,第二电极片120的两个表面可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此外,当第二隔板片140粘附至第一电极片110的外表面时,第二隔板片140的掩模141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第一表面131上的掩模133具有相同的粘合力,因而,第一电极片110的两个表面可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和图9,在电极组件100中,仅有第一表面131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133。也就是说,由于第一表面131经等离子体处理而具有比第二表面132更大的粘合力,因此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可统一地调整粘合力。
[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以下将描述包括上述组分在内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如图7中所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制造第一隔板片130,使得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133和134;步骤(S20),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设置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和步骤(S30),使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分别粘附至形成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的掩模133和134。将未完成的电极组件缠绕成包卷形以制造完成的电极组件100。
在步骤(S10)中,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133和134。
根据第一方法,如图8中所示,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经由等离子体装置200的等离子体处理以形成掩模133和134,掩模133和134的每一个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在此,相较于第一表面131,第二表面132经相对较弱的等离子体处理,因此,第二表面132的掩模134具有比第一表面131的掩模133更低的粘合力。
也就是说,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131的掩模133可粘附至作为负极的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一电极片110,且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132的掩模134可粘附至作为正极的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二电极片120。因此,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可统一地调整粘合力。具体地,当电极组件进行粘合时产生的气体可经由图案化掩模133和134之间的空间被排出,以防止由气体的发生而导致的粘附缺陷。
根据第二方法,如图9中所示,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中仅第一表面131可经由等离子体装置200的选择性等离子体处理以形成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133,因此,第二表面132可具有比第一表面131更低的粘合力。因此,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可统一地调整粘合力。
在步骤(S20)中,第一电极片110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第一表面131上,且第二电极片120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第二表面132上。
在步骤(S30)中,施加热和压力,以使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粘附至第一隔板片130的两个表面,从而制造出未完成的电极组件。
在步骤(S30)之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40),使第二隔板片140粘附至未完成的电极组件的最外侧部分。
如图6中所示,在步骤(S40)中,施加热和压力,以使第二隔板片140粘附至未完成的电极组件的第二电极片120,然后,将第二隔板片140和第二电极片120缠绕成包卷形以制备电极组件。在此,第二隔板片140的掩模141可与设置在第一隔板片130的第二表面132上的掩模134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极组件中,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可分别粘附至隔板的具有不同粘合力的两个表面,以统一地调整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的粘合力,从而改善质量。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和其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限定。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和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意义范围内做出的各种修改均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隔板片;和
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分别粘附至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两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经相对较弱地等离子体处理,使得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并且
所述第一电极片粘附至两个表面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掩模,且所述第二电极片粘附至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掩模,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片是负极,所述第二电极片是正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所述两个表面上除了掩模之外的表面不具有粘合力或具有比所述掩模小的粘合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进一步包括粘附至所述第一电极片或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个外表面的第二隔板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粘附至所述第一电极片或所述第二电极片的所述第二隔板片的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二隔板片粘附至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外表面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片上的掩模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掩模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二隔板片粘附至所述第一电极片的外表面时,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片上的掩模与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掩模具有相同的粘合力。
7.一种用于制造电极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制造第一隔板片,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经等离子体处理,以提供具有预定图案和活化的粘合力的掩模,并且所述两个表面中的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两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经相对较弱地等离子体处理,使得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不同粘合力的图案化掩模;
步骤(S20),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粘合力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掩模上设置第一电极片,并且在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中的具有相对较低的粘合力的所述第二表面的掩模上设置第二电极片;和
步骤(S30),施加热和压力,以使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粘附至所述第一隔板片的两个表面,从而制造出基本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片是负极,所述第二电极片是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在步骤(S30)之后,进一步包括步骤(S40),施加热和压力,以使第二隔板片粘附至所述基本单元的所述第二电极片,并且将所述基本单元缠绕以制造所述电极组件。
CN201780002349.0A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701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6685.1A CN113270690B (zh)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18002 2016-02-16
KR1020160018002A KR101977639B1 (ko) 2016-02-16 2016-02-16 전극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CT/KR2017/000398 WO2017142206A1 (ko) 2016-02-16 2017-01-12 전극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685.1A Division CN113270690B (zh)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1855A CN108701855A (zh) 2018-10-23
CN108701855B true CN108701855B (zh) 2021-04-23

Family

ID=5962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685.1A Active CN113270690B (zh)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80002349.0A Active CN108701855B (zh)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6685.1A Active CN113270690B (zh) 2016-02-16 2017-01-12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9160B2 (zh)
EP (1) EP3300156B1 (zh)
JP (1) JP6699874B2 (zh)
KR (1) KR101977639B1 (zh)
CN (2) CN113270690B (zh)
PL (1) PL3300156T3 (zh)
WO (1) WO20171422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91856B2 (ja) * 2016-09-28 2020-05-13 株式会社エンビジョンAescジャパン 二次電池
JP7186747B2 (ja) * 2020-07-27 2022-12-09 プライムプラネットエナジ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30052713A (ko) * 2021-10-13 2023-04-2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접착코팅부가 부가된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7371A (zh) * 2011-09-26 2013-05-22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电极的压制装置,电极制造装置,以及电极制造方法
CN104517872A (zh) * 2013-10-03 2015-04-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极形成装置、电极形成系统、以及电极形成方法
EP2894694A1 (en) * 2013-09-30 2015-07-15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separator manufactured by method,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8471A (ja) * 1985-07-04 1987-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ボタン電池
JP3797729B2 (ja) * 1996-12-16 2006-07-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WO2000060690A1 (en) * 1999-03-31 2000-10-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bonding a separator and an electrode, more particularly a cathode or an anode, as well as a battery
JP3447610B2 (ja) * 1999-04-23 2003-09-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極セパレータ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KR100321264B1 (ko) * 1999-11-15 2002-01-19 다니구찌 이찌로오, 기타오카 다카시 리튬이온전지 및 그의 형성법
JP3745593B2 (ja) 2000-06-29 2006-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958649B1 (ko) 2002-12-27 2010-05-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지부와, 이의 감는 방법과, 이를 채용하여 제조된 리튬이차 전지
JP4429851B2 (ja) * 2004-09-08 2010-03-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耐久性に優れた電解質膜
CN101479877B (zh) * 2006-05-04 2013-07-31 株式会社Lg化学 锂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KR101171835B1 (ko) 2009-07-03 2012-08-14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친수성 고분자로 표면개질된 폴리올레핀 미세다공성막, 그의 표면개질방법 및 표면개질된 폴리올레핀 미세다공성막을 구비한 리튬이온폴리머전지
KR101100990B1 (ko) * 2009-12-15 2011-12-2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
KR20110075631A (ko) * 2009-12-28 2011-07-06 롯데알미늄 주식회사 나노기공을 갖는 세퍼레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JP5499758B2 (ja) * 2010-02-22 2014-05-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31924B2 (ja) * 2011-03-31 2015-12-09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KR101457546B1 (ko) * 2011-11-04 2014-11-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분리막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분리막
JP2013157121A (ja) * 2012-01-27 2013-08-15 Nagano Automation Kk 二次電池用の電極組立体を組み立て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557302B1 (ko) * 2012-11-21 2015-10-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종 분리막들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PL2996188T3 (pl) * 2013-10-31 2019-06-28 Lg Chem, Ltd. Zespół elektrod oraz litowa bateria akumulatorowa go zawierająca
WO2015065159A1 (ko) * 2013-11-04 2015-05-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용 접착층 형성 방법
CN103956450B (zh) * 2014-05-16 2016-08-2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50448B1 (ko) * 2015-07-10 2019-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7371A (zh) * 2011-09-26 2013-05-22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电极的压制装置,电极制造装置,以及电极制造方法
EP2894694A1 (en) * 2013-09-30 2015-07-15 LG Chem,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parator for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separator manufactured by method, and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same
CN104517872A (zh) * 2013-10-03 2015-04-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极形成装置、电极形成系统、以及电极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49160B2 (en) 2020-08-18
EP3300156B1 (en) 2020-05-13
EP3300156A4 (en) 2018-07-04
JP6699874B2 (ja) 2020-05-27
CN113270690A (zh) 2021-08-17
CN113270690B (zh) 2022-11-25
JP2018526794A (ja) 2018-09-13
KR101977639B1 (ko) 2019-05-14
KR20170096517A (ko) 2017-08-24
EP3300156A1 (en) 2018-03-28
WO2017142206A1 (ko) 2017-08-24
PL3300156T3 (pl) 2020-08-24
US20180323415A1 (en) 2018-11-08
CN108701855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8242B2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701855B (zh) 电极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1502080B1 (ko) 신축가능한 에너지 저장소자용 전극 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전극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소자
US1039634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US11050046B2 (en) Electrode slurry co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296260B2 (ja) 二次電池用接着層の形成方法
CN110828709B (zh) 中大型二次电池用铝软包薄膜的制造方法
US9825275B2 (en) Bi-cell for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US8486561B2 (e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8933273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等离子体产生设备
KR20160037488A (ko) 전극 구조체, 전극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보호 필름의 제거 방법
KR20120060325A (ko) 전극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극 적층 장치 및 방법
KR20180039561A (ko) 젖음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용 단위 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772418B1 (ko) 절연층을 포함하는 단위 전극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82959A (ko)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KR101941144B1 (ko) 이차전지의 제조방법 및 전극 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KR20180115152A (ko) 잔류응력 편차 해소를 위한 전지의 단위 전극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온 폴리머 전지
CN116666567A (zh) 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20180123331A (ko) 이차전지, 그의 제조장치 및 방법
CN112969578B (zh) 多孔性膜、二次电池用隔膜及二次电池
KR20200077240A (ko) 애노드 일체형 셀 파우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121588A (ko) 다른 색의 코팅부를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60084056A (ko) 전극 제조 방법 및 전극 제조 장치
KR20070041919A (ko) 이차전지용 집전체 및 이를 사용한 극판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