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3746A -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3746A
CN108693746A CN201810258397.2A CN201810258397A CN108693746A CN 108693746 A CN108693746 A CN 108693746A CN 201810258397 A CN201810258397 A CN 201810258397A CN 108693746 A CN108693746 A CN 108693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transfer
mode
gear
transf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83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所义多贺
田代义昭
三木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693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54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an intermediate image carrying member, e.g.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or drum, conveyor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包括:转印带;多个转印辊;支撑转印辊的支撑构件;移动构件,使支撑构件往返移动;小齿轮,向移动构件传递驱动力;传感器,具有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的检测部;以及遮光板,利用向小齿轮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的转动而敞开或遮挡检测部的光路。遮光板具有形成有多个狭缝的脉冲部和与脉冲部相邻的遮光部或透光部中至少一个。基于通过检测部的脉冲部的狭缝数来检测齿轮的转动量,并且基于遮光部的边缘遮挡检测部、或透光部的边缘使检测部的光路敞开的时机,检测齿轮的基准位置。

Description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转印单元具有环状转印带和多个转印辊,上述多个转印辊将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层叠转印到转印带或被转印带保持并输送的记录介质上。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有一种串列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利用多个图像形成部使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来形成彩色图像。此外,串列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有直接转印方式和中间转印方式,该直接转印方式是将各图像形成部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在由环状转印带输送来的记录介质上,该中间转印方式是在利用多个图像形成部在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上依次层叠(一次转印)调色剂像后,再一次转印(二次转印)在记录介质上。
这种串列式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输出黑白图像的黑白模式中,仅利用黑色调色剂进行图像形成。如果在上述黑白模式时,使黑色以外的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各图像形成部的像载体与转印带接触,则因与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像载体接触,会产生转印带或记录介质脏污、或者转印带的驱动转矩不必要地变大的不良现象。因此,一种能够切换接触模式和待机模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已为公众所知,该接触模式是隔着中间转印带使转印辊的一部分或全部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像载体接触,该待机模式是使全部的转印辊与像载体分离。
如上所述,当进行转印辊的接触或分离动作时,以往通过控制使转印辊在接触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往返移动的驱动电动机的驱动时间,使转印辊停止在接触位置或分离位置上。因此,转印辊的停止位置有时存在偏差,导致转印辊相对于感光鼓的压力接触状态变化而影响调色剂像的转印性能。
因此,提出了使转印辊精度良好地停止在接触位置或分离位置上的方法。例如,已知一种通过与凸轮的转动对应而使一次转印辊往返移动、使转印带与感光鼓接触或分离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上述结构中具有以光学方式检测凸轮的转动位置的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切换多个转印辊相对于转印带的配置方式的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单元,其包括:环状转印带,沿多个图像形成部移动;多个转印辊,隔着所述转印带与配置在各所述图像形成部上的像载体相对配置,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所述转印带上或保持在所述转印带上的记录介质上;多对支撑构件,将所述转印辊的转动轴的两端部支撑成能够转动,并且能够向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往返移动;一对移动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向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往返移动;以及小齿轮,向所述移动构件传递驱动力,所述转印单元还包括:传感器,具有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的检测部;以及遮光板,与向所述小齿轮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一体形成,利用所述齿轮的转动,敞开或遮挡所述检测部的光路,所述遮光板具有:多个狭缝等间隔形成的脉冲部;与所述脉冲部相邻形成的遮光部或透光部中的至少一个,基于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所述脉冲部的狭缝数来检测所述齿轮的转动量,并且基于在所述遮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而遮挡所述检测部的光路的时机、或者是在所述透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而使所述检测部的光路敞开的时机,检测所述齿轮的基准位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结构的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转印单元,可以用一个传感器来检测向使移动构件往返移动的小齿轮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的基准位置和转动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检测齿轮的基准位置和转动量。此外,由于严格地限制了移动构件和支撑转印辊两端部的支撑构件的移动量,所以能够使转印辊相对于转印带可靠地接触或分离。
此外,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印单元,可以使转印辊相对于像载体的压力接触状态稳定,从而得到调色剂像的转印性能优异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彩色打印机100的结构的简要侧断面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滑块37a的侧视图。
图5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一次转印辊6a的轴承托架38a、支撑辊33的轴承托架38e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一次转印辊6a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6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一次转印辊6a的轴承托架38a、支撑辊33的轴承托架38e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一次转印辊6a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驱动输入齿轮70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从侧面框架32侧(图7的纸面里侧)观察驱动输入齿轮70和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彩色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黑白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待机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13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滑块37a和轴承托架38a~38d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轴承托架38b与第二台阶肋51、轴承托架38c与第三台阶肋52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轴承托架38a~38d的移动机构的其他结构的立体图,表示在滑块37a上形成有按压肋80~83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断面图,在此,表示了串列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彩色打印机100的主体内从输送方向上游(图1中左侧)依次配置有四个图像形成部Pa、Pb、Pc、Pd。上述图像形成部Pa~Pd与不同的四种颜色(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图像对应设置,分别利用带电、曝光、显影和转印各工序,依次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图像。
在上述图像形成部Pa~Pd中,配置有承载各色可视像(调色剂像)的感光鼓1a、1b、1c、1d。此外,利用驱动装置(未图示)沿图1中逆时针方向转动的中间转印带8与各图像形成部Pa~Pd相邻设置。
如果从个人计算机等上位装置输入图像数据,则首先利用带电器2a~2d使感光鼓1a~1d的表面均匀带电。接着,利用曝光装置5与图像数据对应来照射光,从而在各感光鼓1a~1d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利用调色剂容器(未图示)以规定量向显影装置3a~3d内填充双组分显影剂(以下也只称为显影剂),该双组分显影剂包含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利用显影装置3a~3d向感光鼓1a~1d上供给显影剂中的调色剂,并且使调色剂静电附着在感光鼓1a~1d上。由此,形成与利用曝光装置5的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影对应的调色剂像。
并且,利用一次转印辊6a~6d以规定的转印电压向一次转印辊6a~6d和感光鼓1a~1d之间赋予电场,感光鼓1a~1d上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像被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8上。利用清洁装置7a~7d除去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a~1d表面上的调色剂等。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转印纸P收容在彩色打印机100下部的纸盒16内。收容在纸盒16内的转印纸P通过供纸辊12a和对准辊对12b,在规定的时机向与中间转印带8相邻设置的二次转印辊9和中间转印带8的夹缝部(二次转印夹缝部)输送。被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转印纸P向定影部13输送。利用带清洁装置19除去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8表面上的调色剂等。
向定影部13输送的转印纸P被定影辊对13a加热、加压而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转印纸P的表面上,从而形成规定的彩色图像。形成有彩色图像的转印纸P直接(或利用分路部14向翻转输送通道18分配并在双面上形成图像后)利用排出辊对15排出到出纸盘17。
图2是从下方观察安装在图1所示的彩色打印机100上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与图1通用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中间转印单元30包括:由两个侧面框架31、32和上面框架(未图示)构成的单元主体35;支撑在侧面框架31、32之间的一次转印辊6a~6d、张力辊10、驱动辊11、支撑辊33、导向辊34;以及张紧架设在上述各辊上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8等。
在侧面框架31、32上,滑块37a、37b被支撑成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转动轴的两端部被轴承托架38a~38e支撑成能够转动,轴承托架38a~38e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滑块37a、37b沿上下方向移动。此外,张力辊10、驱动辊11和导向辊34被侧面框架31、32支撑成能够转动。
在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部配置有轴46,在轴46的两端部固定有小齿轮47a、47b。轴46贯通侧面框架32(参照图2)并向中间转印单元30的外侧突出,在前端部附近固定有驱动输入齿轮70。从设置在彩色打印机100主体侧的驱动电动机(未图示)通过齿轮系(未图示)向驱动输入齿轮70传递转动驱动力。
小齿轮47a、47b配置在与分别形成于滑块37a、37b的下表面的齿条48啮合的位置上。通过使小齿轮47a、47b正反转,能够使滑块37a、37b沿水平方向往返移动。轴46和小齿轮47a、47b构成使滑块37a、37b往返移动的滑块驱动机构。
图4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滑块37a的侧视图。另外,由于滑块37b除了与滑块37a是左右对称形状以外,结构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在滑块37a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由第一台阶肋50、第二台阶肋51、第三台阶肋52和第四台阶肋53构成的四个台阶肋50~53。各台阶肋50~53分别由一个下层部50a~53a、一个上层部50b~53b和一个倾斜部50c~53c构成,上述倾斜部50c~53c连接对应的下层部50a~53a和上层部50b~53b。
图5和图6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一次转印辊6a的轴承托架38a、支撑辊33的轴承托架38e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图5表示一次转印辊6a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接触的状态。图6表示一次转印辊6a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的状态。此外,由于轴承托架38b~38d是与轴承托架38a完全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了说明。
轴承托架38a由托架主体55、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托架主体55上下滑动的轴承部57和螺旋弹簧60构成,该螺旋弹簧60配置在托架主体55和轴承部57之间。轴承部57利用螺旋弹簧60的作用力,向与托架主体55分离的方向(下方向)被压靠。轴承托架38e是轴承部57相对于托架主体55固定在下端位置上的结构,并且未设置螺旋弹簧60。
此外,在托架主体55的上端部形成有夹持部55a,该夹持部55a将一对V形的肋配置成各顶点相对。以上述夹持部55a从上下夹持滑块37a、37b的第一台阶肋50的方式来配置轴承托架38a、38e。由此,轴承托架38a、38e被支撑成能够沿滑块37a、37b的第一台阶肋50滑动。
同样,一次转印辊6b的轴承托架38b被支撑成能够沿第二台阶肋51滑动,一次转印辊6c的轴承托架38c被支撑成能够沿第三台阶肋52滑动,一次转印辊6d的轴承托架38d被支撑成能够沿第四台阶肋53滑动。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驱动输入齿轮70周边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从侧面框架32侧(图7的纸面里侧)观察驱动输入齿轮70和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通过使设置在彩色打印机100主体侧的驱动电动机向正反方向转动规定量,驱动输入齿轮70也向正反方向转动规定量。由于伴随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固定在轴46上的小齿轮47a、47b(参照图3)也向正反方向转动规定量,所以具有与小齿轮47a、47b啮合的齿条48的滑块37a、37b(参照图3)也在图3的左右方向上移动。由此,如上所述,一次转印辊6a~6d的配置方式切换为待机模式、黑白模式(第一模式)或彩色模式(第二模式)。
如图8所示,在驱动输入齿轮70上一体形成有遮光板71。遮光板71从比驱动输入齿轮70的外周边缘更偏向径向内侧的位置向侧面框架32方向呈环状突出。遮光板71具有:以等间隔形成有多个狭缝73a的脉冲(pulse)部73;以及相邻配置在脉冲部73两侧的遮光部75和透光部77。
此外,在驱动输入齿轮70的附近配置有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该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检测驱动输入齿轮70的起始点和齿轮位置(转动角)。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是PI(光断续器)传感器,设置有发光部81a和受光部81b的コ形的检测部81配置成从里外方向夹持遮光板71。
利用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遮光板71向与驱动输入齿轮70相同方向转动。并且,通过使脉冲部73的狭缝73a通过检测部81,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在固定的时机切换为LOW(OFF状态)和HIGH(ON状态)。通过检测上述受光信号电平的切换时机来检测遮光板71的转动角,基于此,可以检测驱动输入齿轮70的位置(转动角)。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动作。图10是表示彩色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方式的侧视图。另外,在此虽然省略了张力辊10、驱动辊11、导向辊34和滑块37b的图示,但是由于彩色模式下的各辊和滑块37b的配置方式如图3所示,所以根据需要参照图3来进行说明。
在输出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中,由于利用四个图像形成部Pa~Pd来进行图像形成,所以使四个一次转印辊6a~6d分别隔着中间转印带8与感光鼓1a~1d压力接触。此外,支撑辊33需要配置在将中间转印带8向感光鼓1a~1d方向按压的位置上。
因此,通过使小齿轮47a、47b向规定方向(图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而使滑块37a、37b向右方滑动,如图10所示将轴承托架38a~38e配置在各台阶肋50~53的下层部50a~53a上。
具体地说,如图9所示,如果由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部81检测到形成在遮光板71上的遮光部75的边缘75a的通过、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从HIGH(ON状态)切换为LOW(OFF状态),则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保持LOW的状态。因此,通过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持续规定时间,并且在成为LOW的时点使驱动电动机停止,轴承托架38a~38e配置在第一台阶肋50~第四台阶肋53的下层部50a~53a上。另外,将此时的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位置(转动角)作为基准位置。
此时,虽然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接触,但是如图5所示,利用来自中间转印带8的阻力,轴承托架38a~38d内的螺旋弹簧60的压缩长度变化。因此,在托架主体55和轴承部57之间形成间隙,一次转印辊6a~6d以规定的压力隔着中间转印带8与感光鼓1a~1d压力接触。此外,支撑辊33在规定的位置上将中间转印带8向下方按压。由此,轴承托架38a~38e向下方移动,成为四个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的彩色模式。
图11是表示黑白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方式的侧视图。在输出黑白图像的黑白模式中,由于仅利用黑色的图像形成部Pd来进行图像形成,所以仅需要使一次转印辊6d隔着中间转印带8与感光鼓1d压力接触。因此,使小齿轮47a、47b向反方向(图3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而使滑块37a、37b从图10的状态向左滑动规定量。
在驱动输入齿轮70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如果使小齿轮47a、47b向反方向转动,则固定在轴46上的驱动输入齿轮70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根据脉冲部73的狭缝73a的通过,对受光信号电平从LOW向HIGH切换的次数进行计数。例如,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从LOW向HIGH切换了五次,直到检测到边缘73b通过为止都使驱动电动机的驱动继续。
其结果,小齿轮47a、47b向反方向转动规定角度,轴承托架38a~38e从第一台阶肋50~第三台阶肋52的下层部50a~52a通过倾斜部50c~52c而向上层部50b~52b移动。另一方面,轴承托架38d停留在第四台阶肋53的下层部53a。由此,轴承托架38a~38c向上方移动,切换为仅一次转印辊6d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的黑白模式。
在黑白模式中,由于一次转印辊6a~6c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所以能够防止因感光鼓1a~1c表面的残留调色剂导致中间转印带8脏污。此外,使中间转印带8转动的驱动辊11的驱动转矩不会不必要地增大。
图12是表示待机模式下的滑块37a、轴承托架38a~38e、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的配置方式的侧视图。在不输出图像的待机模式中,使小齿轮47a、47b进一步向反方向转动而使滑块37a、37b从图11的状态向左滑动规定量。
通过使驱动输入齿轮70从图11的状态进一步转动,与脉冲部73相邻的透光部77通过检测部81。此时,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保持HIGH(ON状态)。通过在上述位置上使驱动电动机停止驱动,轴承托架38d、38e分别向第四台阶肋53的上层部53b、第一台阶肋50的上层部50b移动。即,通过检测部81的受光信号电平持续规定时间,并且在成为HIGH的时点使驱动电动机停止,如图12所示全部的轴承托架38a~38e向上层部50b~53b移动,从而切换为四个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的待机模式。
在待机模式中,由于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所以向中间转印带8施加的张力变小,从而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8的变形和伸长。
另外,当从待机模式向彩色模式转移时,滑块37a、37b和轴承托架38a~38e以与上述相反方式动作。此外,由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检测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角的步骤也与上述相反。
按照上述的结构,通过由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检测与驱动输入齿轮70一体形成的遮光板71,可以检测与驱动输入齿轮70同轴(轴46)固定的小齿轮47a、47b的转动量(转动角)。由此,还能够高精度地控制滑块37a、37b的移动量和移动方向。
此外,通过在遮光板71上形成脉冲部73、遮光部75和透光部77,并且将遮光部75的边缘75a通过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的检测部81时的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位置(转动角)作为基准位置,可以使驱动输入齿轮70准确地停止在基准位置上。即,能够利用一个齿轮位置检测传感器80来检测驱动输入齿轮70的基准位置和转动角两者。因此,不需要设置多个高价的PI传感器,并且作为驱动电动机可以使用低价的DC有刷电机,所以在成本方面也十分有利。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遮光部75的边缘75a通过检测部81时的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位置(转动角)作为基准位置,但是也可以将透光部77的边缘77a(参照图8)通过检测部81时的驱动输入齿轮70的转动位置(转动角)作为基准位置。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驱动输入齿轮70位于基准位置时设定为彩色模式,但是也可以驱动输入齿轮70位于基准位置时设定为待机模式。
图13是从中间转印单元30的内侧观察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滑块37a和轴承托架38a~38d的侧视图。图13表示待机模式下的轴承托架38a~38d的配置方式,省略了对支撑辊33进行支撑的轴承托架38e的图示。此外,在此说明了滑块37a和滑块37a侧的轴承托架38a~38d,但是滑块37b和滑块37b侧的轴承托架38a~38d除了左右对称以外结构相同。
如图13所示,待机模式的轴承托架38a~38c与第一台阶肋50~第三台阶肋52的倾斜部50c~52c的水平方向的分离距离W1~W3相互不同。具体地说,分离距离W1~W3满足W1>W2>W3的关系。此外,分离距离W1~W3之间的差比齿条48的齿条齿的间距大。
当从待机模式向黑白模式转移时,通过使滑块37a、37b从图13的状态向右滑动规定量,轴承托架38d沿第四台阶肋53的倾斜部53c向下方移动而配置在下层部53a上。另一方面,轴承托架38a~38c未到达倾斜部50c~52c而停留在上层部50b~52b上。由此,一次转印辊6d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
当从黑白模式向彩色模式转移时,通过使滑块37a、37b比黑白模式时进一步向右滑动,轴承托架38a~38c沿第一台阶肋50~第三台阶肋52的倾斜部50c~52c向下方移动而配置在下层部50a~52a上。由此,一次转印辊6a~6c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因此,全部的一次转印辊6a~6d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
此时,由于分离距离W1~W3满足W1>W2>W3,所以当使滑块37a向图13的右方滑动时,轴承托架38a~38c以轴承托架38c、38b、38a的顺序具有时间差地到达倾斜部50c~52c。例如,如图14所示,与支撑一次转印辊6b的轴承托架38b到达第二台阶肋51的倾斜部51c相比,支撑一次转印辊6c的轴承托架38c先到达第三台阶肋52的倾斜部52c。并且,以轴承托架38c、38b、38a的顺序沿倾斜部52c、51c、50c向下层部52a、51a、50a移动。其结果,一次转印辊6a~6c以一次转印辊6c、6b、6a的顺序相互具有时间差地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
按照上述结构,由于向彩色模式转移时一次转印辊6a~6c以具有时间差的方式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所以能够抑制急剧地向中间转印带8施加大的负荷。因此,能够缩短到中间转印带8的转动状况稳定的时间,从而能够缩短打印等待时间。
此外,通过缩短打印等待时间,能够频繁地(例如每次作业结束后)转移至待机模式。因此,能够频繁地解除施加到中间转印带8的负荷,所以能够实现中间转印带8的长寿命化。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一次转印辊6a~6c两端部的一对轴承托架38a~38c在相同的时机向下层部50b~52b移动,但是例如通过使第一台阶肋50~第三台阶肋52的形状(分离距离W1~W3)在滑块37a和滑块37b中不同,可以使支撑一次转印辊6a~6d一端部的轴承托架38a~38c和支撑另一端的轴承托架38a~38c,在相互不同的时机向下层部50b~52b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一次转印辊6a~6d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相互不同的时机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急剧地向中间转印带8施加大的负荷。
此外,如上所述,一次转印辊6a~6d沿中间转印带8的移动方向(水平方向)依次(在此为从图13的左侧依次)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急剧地向中间转印带8施加大的负荷。
此外,如上所述,分离距离W1~W3之间的差比齿条48的齿条的齿距大。由此,可以防止使一次转印辊6a~6c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时的振动在一个间距内产生两次以上,所以能够抑制在中间转印单元30上产生大的振动。
此外,当从彩色模式向黑白模式(或待机模式)转移时,由于一次转印辊6a~6c以具有时间差的方式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所以能够防止向中间转印带8施加的负荷急剧变化。由此,当向黑白模式(或待机模式)转移时,也能够缩短到中间转印带8的转动状况稳定的时间。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与黄色、青色、品红色和黑色各色对应的图像形成部Pa~Pd的配置顺序能够任意设定。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轴承托架38a~38e上形成夹持第一台阶肋50~第四台阶肋53的夹持部55a,使轴承托架38a~38e沿第一台阶肋50~第四台阶肋53上下移动,但例如图15所示,可以在滑块37a、37b上形成按压肋90~93,上述按压肋90~93具有倾斜部90c~93c和下层部90a~93a,上述下层部90a~93a与倾斜部90c~93c的下端连接并沿滑块37a、37b的移动方向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滑块37a、37b从图15的状态向左移动,轴承托架38a~38e的抵接部55b按压倾斜部90c~93c并向下方移动,并且通过按压下层部90a~93a,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压力接触。此外,通过使滑块37a、37b向相反方向(右方)移动,轴承托架38a~38e的抵接部55b从下层部90a~93a的下方朝向倾斜部90c~93c移动,使轴承托架38a~38e与按压肋90~93分离,从而一次转印辊6a~6d和支撑辊33与中间转印带8分离。
此外,作为安装有本发明的中间转印单元30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此以彩色打印机10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彩色复印机、传真机等使用具有环状转印带和多个转印辊的转印单元的各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安装在直接转印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上的转印单元,该直接转印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环状转印带上保持纸并进行输送,且将由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各色的调色剂像直接转印在纸上。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括沿各图像形成部移动的环状转印带以及相对于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多个转印辊的转印单元。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以简单的结构、高精度地切换多个转印辊相对于转印带的配置方式的转印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9)

1.一种转印单元,其包括:
环状转印带,沿多个图像形成部移动;
多个转印辊,隔着所述转印带与配置在各所述图像形成部上的像载体相对配置,将形成在所述像载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所述转印带上或保持在所述转印带上的记录介质上;
多对支撑构件,将所述转印辊的转动轴的两端部支撑成能够转动,并且能够向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往返移动;
一对移动构件,使所述支撑构件向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往返移动;以及
小齿轮,向所述移动构件传递驱动力,
所述转印单元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具有由发光部和受光部构成的检测部;以及
遮光板,与向所述小齿轮传递驱动力的齿轮一体形成,利用所述齿轮的转动,敞开或遮挡所述检测部的光路,
所述遮光板具有:多个狭缝等间隔形成的脉冲部;与所述脉冲部相邻形成的遮光部或透光部中的至少一个,
基于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所述脉冲部的狭缝数来检测所述齿轮的转动量,并且基于在所述遮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而遮挡所述检测部的光路的时机、或者是在所述透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而使所述检测部的光路敞开的时机,检测所述齿轮的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能够切换待机模式、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待机模式使全部的所述转印辊与所述转印带分离,所述第一模式仅使与配置在特定的所述图像形成部上的所述像载体相对配置的所述转印辊与所述转印带压力接触,所述第二模式使全部的所述转印辊与所述转印带压力接触,
当基于所述遮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时机、或所述透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时机而检测到所述齿轮的所述基准位置时,使所述齿轮停止转动并完成向所述第二模式或所述待机模式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板具有所述脉冲部以及与所述脉冲部的两端相邻形成的所述遮光部和所述透光部,
当基于所述遮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时机而检测到所述齿轮的所述基准位置时,使所述齿轮停止转动并完成向所述第二模式的切换,并且基于所述脉冲部的狭缝以规定数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时机来完成向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基于所述透光部的边缘通过所述检测部的时机来完成向所述待机模式的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是一对滑块,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前进方向平行地往返移动,并且将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往返移动,
在所述滑块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台阶肋,所述多个台阶肋具有下层部、与所述下层部平行的上层部、以及连接所述下层部和所述上层部的倾斜部,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形成有夹持所述台阶肋能够滑动的夹持部,通过利用所述小齿轮的转动而使所述滑块往返移动并将所述支撑构件配置在所述下层部或所述上层部上,将所述转印辊的配置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和所述待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以及所述第二模式和所述待机模式切换时,所述移动构件使相对于所述转印带压力接触或分离的全部的所述转印辊,在相互不同的时机相对于所述转印带压力接触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辊沿所述转印带的移动方向相对于所述转印带依次压力接触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构件是一对滑块,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印带的前进方向平行地往返移动,并且将所述支撑构件支撑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方向上往返移动,
在所述滑块的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台阶肋,上述多个台阶肋具有下层部、与所述下层部平行的上层部、以及连接所述下层部和所述上层部的倾斜部,在所述支撑构件上形成有夹持所述台阶肋能够滑动的夹持部,通过利用所述小齿轮的转动而使所述滑块往返移动并将所述支撑构件配置在所述下层部或所述上层部上,将所述转印辊的配置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所述第二模式和所述待机模式中任意的一种,并且
所述待机模式的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倾斜部的水平方向的分离距离相互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分离距离之间的差,比所述齿条的齿距大。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印单元。
CN201810258397.2A 2017-03-31 2018-03-27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86937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1068A JP6638686B2 (ja) 2017-03-31 2017-03-31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71068 2017-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746A true CN108693746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67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8397.2A Pending CN108693746A (zh) 2017-03-31 2018-03-27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6688B2 (zh)
JP (1) JP6638686B2 (zh)
CN (1) CN10869374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8456B2 (ja) 2019-12-25 2023-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2164A (ja) * 2006-10-17 2008-05-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28836A (zh) * 2010-05-31 2012-01-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凸轮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带运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016085A (ja) * 2015-06-29 2017-01-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0852B2 (en) 2005-09-09 2008-07-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selectively movable transfer rollers
KR101639806B1 (ko) * 2009-09-15 2016-07-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사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화상형성장치
JP5156846B2 (ja) * 2011-03-22 2013-03-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トナー収納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3219871A (ja) * 2012-04-05 2013-10-24 Canon Inc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707381B2 (ja) * 2012-11-30 2015-04-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17840B2 (ja) * 2014-10-08 2018-11-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02164A (ja) * 2006-10-17 2008-05-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28836A (zh) * 2010-05-31 2012-01-2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凸轮驱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带运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7016085A (ja) * 2015-06-29 2017-01-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126688B2 (en) 2018-11-13
US20180284657A1 (en) 2018-10-04
JP6638686B2 (ja) 2020-01-29
JP2018173518A (ja)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48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172263A1 (en) Transfer device
US91464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uel color image forming control modes
CN10383809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02602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693746A (zh) 转印单元和具有该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22112901A (ja) 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934116B2 (en) Transfer unit with a non-selected transfer roller retracted behind a guid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US11520256B2 (en) Transfer unit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a plurality of transfer rollers
US923954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243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278295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8398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809911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组件
JPH10786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88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052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19738A (ja) 転写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8408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06927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non-image portion exposure amount that is lower in mono mode than in color mode
JP20040124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25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801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849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22037A (ja) 転写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