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2442A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2442A
CN108692442A CN201810027573.1A CN201810027573A CN108692442A CN 108692442 A CN108692442 A CN 108692442A CN 201810027573 A CN201810027573 A CN 201810027573A CN 108692442 A CN108692442 A CN 108692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rrangement
body part
support member
b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275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明
高桥纪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92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2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21V23/044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88Ventilating systems
    • F21V33/0092Ventilating systems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88Ventilating systems
    • F21V33/0096Fans, e.g. ceil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妨碍空调的空气流动的事态。送风装置,具备本体支撑部件(21),该本体支撑部件(21),具有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的上部、安装有本体部(22)的下部、及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本体部(22),在上面的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正下方设有风扇(47)及马达(48)。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具备风扇及马达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开发安装在家庭的天花板的空气清净机等各种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安装在天花板,被从设在天花板的天花板接线盒供电。如此,作为安装在天花板的电气设备,专利文献1已揭示天花板安装型空气清净机。
上述空气清净机,在天花板接线盒周围设有小径的空心圆板形状的安装体。安装体在中央部具有使天花板接线盒贯通的孔,通过螺杆固定在天花板。在上述安装体,通过螺杆固定上侧的导引板。上侧的导引板与下侧的导引板一起形成壳体,在该壳体内部设有送风机的马达、风扇及滤网。
另外,上述空气清净机,在下侧的导引板的下面安装有照明灯,在下侧的导引板安装有护套以覆盖此照明灯,在护套周围设有盖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17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在天花板接线盒周围,安装体通过螺杆固定在天花板,形成壳体的上侧的导引板通过螺杆固定在此安装体。因此,在天花板与安装体及上侧的导引板之间几乎不存在间隙。因此,在空气清净机的位置,妨碍了空气调节机(以下,简称为空调)沿着天花板面的风的流动。其结果,空调,在设有空气清净机的情形,天花板面的空气的流动因空气清净机而紊乱,具有无法形成空气的顺畅流动的问题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妨碍空调的空气流动的事态的送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式的送风装置,具备具有吹出空气的风扇及使该风扇旋转的马达的本体部,其特征在于:具备本体支撑部件,该本体支撑部件,上部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在下部安装有该本体部,在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该本体部,在下部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在侧部具有空气的吹出口,在上面具有对该本体支撑部件的安装部,该风扇及该马达设在该安装部的正下位置。
根据本发明一方式,在与送风装置相同的房间设置有空调时,送风装置不易妨碍空调沿着天花板面的风的流动,空调可维持空气的顺畅流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安装至房间的天花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的侧视图,图2(b)是图1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的与图2(a)不同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安装在图2所示的天花板接线盒的本体支撑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状态的本体支撑部件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本体支撑部件与本体部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本体支撑部件与本体部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本体部与电源线盖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本体部安装有电源线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a)是表示从图2(a)所示方向观看时的本体部的内部的构造的纵剖面图,图9(b)是表示从图2(b)所示方向观看时的本体部的内部的构造的纵剖面图。
图10(a)是从斜上方观看图9(a)所示构造时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斜下方观看图9(b)所示构造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图9(a)所示的本体部的上壳体部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9(a)、(b)所示的摆叶环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图1所示的送风装置的运转状态通报装置的状态显示动作的说明图,图13(b)是表示上述运转状态通报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13(b)所示的运转状态通报装置的驱动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从图2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开启盖部件且前置滤网保持部件移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从图15所示的送风装置移除盖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从图16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与HEPA滤网保持部件一起移除HEPA滤网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备的摆叶环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备的摆叶环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备的摆叶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送风装置1安装至天花板的构造)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安装至房间的天花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1的侧视图。图2(b)是图1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1的与图2(a)不同位置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安装在家庭的天花板11。送风装置1,如图2(a)、(b)所示,具备本体支撑部件21及本体部22。
(本体支撑部件21的构成)
图3是表示安装在图2所示的天花板接线盒12的本体支撑部件21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状态的本体支撑部件21的仰视图。
本体支撑部件21,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螺杆23固定在设在家庭的天花板11的例如吊挂天花板接线盒也就是天花板接线盒12。本体支撑部件21,例如由金属形成,具有上板部(上部)21a、圆筒部(中间部)21b、及突缘部(下部)21c。上板部21a具有圆板形状,在中央部具有使天花板接线盒12的中央的突出部贯通的圆形孔21a1。圆筒部21b具有已定高度的圆筒形,上缘部与上板部21a的外周部相连接。突缘部21c是圆形的空心圆板形状,内周部与圆筒部21b的下缘部相连接。在突缘部21c的全周形成有圆形的多个嵌合孔21c1。
(本体部22的构成)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本体支撑部件21与本体部22的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本体支撑部件21与本体部22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本体部22,如图5所示,在上面部的中央位置具有与本体支撑部件21嵌合的支撑部件嵌合部(安装部)31。支撑部件嵌合部31是使剖面Z字形的部件弯曲成U字形的状态者。支撑部件嵌合部31,具体而言,分别具有U字形的上板部31a、竖立部31b及下板部31c。上板部31a位于U字形的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内侧。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U字形的两端部之间为横方向开口的嵌合开口部31d。
上板部31a的外周部与竖立部31b的上缘部相连接。上板部31a,在相当于U字形的两方端部的部分具有往下方折曲的卡止部31a1,在U字形的中央部分具有往下方突出的嵌合凸部31a2。竖立部31b的下缘部与下板部31c的内周部相连接。下板部31c固定在本体部22的上面部。
(通过本体支撑部件21支撑本体部22的构成)
本体部22的支撑部件嵌合部31,如图6所示,与本体支撑部件21嵌合。此情形,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位于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对向的竖立部31b之间,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位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之上。由此,本体部22被本体支撑部件21支撑。另外,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嵌合凸部31a2嵌合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嵌合孔21c1。由此,本体部22固定成不会旋转。
本体支撑部件21,如上述,上部(上板部21a)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在下部(突缘部21c)嵌合本体部22,在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圆筒部21b)。
(电源线盖24的安装状态)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本体部22与电源线盖24的关系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图7所示的本体部22安装有电源线盖24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与天花板接线盒12连接的电源线25,从本体支撑部件21之下往本体部22上面拉出。此电源线25在本体部22上面与本体部22的电源连接部32连接。本体部22具备将交流电力转换成直流电力的AC/DC转换部(未图示)。AC/DC转换部具有电源部的功能。
在电源线25之上,如图8所示,设有电源线盖24以覆盖电源线25。电源线盖24中,本体部22的中央部侧的端部插入本体支撑部件21与本体部22上面之间。在此状态下,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高度位置为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卡止部31a1的高度位置。由此,可阻止本体支撑部件21自支撑部件嵌合部31脱落。
(本体部22的构成)
图9(a)是表示从图2(a)所示方向观看时的本体部22的内部的构造的纵剖面图,图9(b)是表示从图2(b)所示方向观看时的本体部22的内部的构造的纵剖面图。图10(a)是从斜上方观看图9(a)所示构造时的立体图,图10(b)是从斜下方观看图9(b)所示构造时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体部22的上壳体部41移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如图9(a)、(b)、图10(a)、(b)及图11所示,本体部22具备上壳体部41、送风机42、送风通路43、HEPA滤网(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44、照明部45、离子产生元件46(参照图11)、及摆叶环(侧部盖部件)58。
上壳体部41位于本体部22的最上部,从上覆盖本体部22的内部。上壳体部41为周缘部往下方弯曲倾斜的形状。在上壳体部41安装有上述支撑部件嵌合部31。
送风机42配置在支撑部件嵌合部31也就是天花板接线盒12的正下位置,具备风扇47及使风扇47旋转的马达48。这些风扇47及马达48设在本体部22的径方向(与天花板平行的方向)的中央部,以使这些风扇47及马达48的中心在铅锤方向与本体部22的重心大致一致。
马达48设在HEPA滤网44之上,旋转轴48a从马达48的本体部朝向上方突出。风扇47为远心风扇,安装在马达48的旋转轴48a以覆盖马达48的上部及马达48周围。
风扇47,如图11所示,设在送风通路43的内部。送风通路43在相反方向具有二个吹出口43a,通过风扇47旋转,从这些吹出口43a吹出空气。在吹出口43a设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摆叶57。
离子产生元件46分别设在送风通路43的二个吹出口43a附近的位置,产生离子,将产生的离子赋予从吹出口43a吹出的空气。
HEPA滤网44具有作为集尘滤网的功能,安装在设在本体部22下部的HEPA滤网保持部件50的上面。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具有例如薄板的容器形状,相对于本体部22拆装自如。此外,将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嵌合(固定)在本体部22时的对HEPA滤网保持部件50的操作,也可通过对本体部22按压HEPA滤网保持部件50、或者使HEPA滤网保持部件50相对于本体部22旋转进行。因此,在送风装置1,通过从本体部22移除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可同时从本体部22移除HEPA滤网44。
在HEPA滤网保持部件50的下面形成有例如格子状开口的滤网吸入口50a(参照图10(b)),在HEPA滤网保持部件50之下设有前置滤网49及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前置滤网49在HEPA滤网44之前除去尘埃或异物。
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保持前置滤网49。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在两侧部具有往下方突出的下方突出部51a。下方突出部51a在下部盖部件52的关闭状态与下部盖部件52的上面抵接。由此,在下部盖部件52的关闭状态,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也就是前置滤网49不易脱落,且可针对来自下部盖部件52的下面侧的荷重,补强下部盖部件52。
在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的下方设有下部盖部件52,在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与下部盖部件52之间形成有空间。在下部盖部件52周围的下部盖部件52之上为对本体部22的吸入口60。
下部盖部件52中,一端部通过磁石53、另一端部通过V形弹簧54分别固定在本体部22(详细而言,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因此,下部盖部件52,通过使磁石53所固定之侧从本体部22脱离,可在通过V形弹簧54与本体部22连结的状态下开启。另外,下部盖部件52,通过使磁石53所固定之侧及V形弹簧54所固定之侧从本体部22脱离,可从本体部22移除。此情形,V形弹簧54,如以往公知,通过用户进行从扩展成V形的状态到关闭状态的操作,可容易从本体部22移除。
照明部45具备照明基板(光源)55与覆盖照明基板55的照明盖56。照明基板55设有多个LED,具有空心圆板形状。照明盖56由光透射部件、例如半透明树脂材料形成,具有盖下部56a与盖上部56b。盖下部56a中,环状的侧壁部弯曲成往斜下方突出的状态。盖上部56b中,环状的侧壁部为相对于铅锤方向往照明盖56内侧倾斜的状态。由此,从照明基板55的LED朝向盖下部56a照射的光,一部分在盖下部56a的内面反射,进而透射过盖上部56b及后述摆叶环58后,照射送风装置1周围的天花板。
(摆叶环58的构成)
图12是表示图9(a)、(b)所示的摆叶环58的构成的立体图。摆叶环58形成为环状,设在上壳体部41的外周部与照明部45的照明盖56的外周部之间。摆叶环58具有能与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对向的开口部58a,通过手动操作可相对于上壳体部41及照明盖56旋转。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58a,与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数量对应,形成在相隔180°的二个位置。另外,开口部58a从摆叶环58的下端部开口,具有高度H。
开口部58a的开口高度决定风的吹出方向(吹出角度),开口部58a的高度越低,风的吹出角度越朝下。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58a的开口高度H1,设定成风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往斜下方45°的角度吹出。此吹出角度是考量离子产生元件46产生的离子高效率遍布房间整体的角度。
此外,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数量不限于二个,吹出口43a的数量改变时,开口部58a的数量也对应吹出口43a的数量改变。
(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
图13(a)是表示送风装置1的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的状态显示动作的说明图,图13(b)是表示上述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上述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的驱动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送风装置1,如图13(a)所示,具备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通过在天花板显示图像对用户通报送风装置1正在运转及气味传感器91(参照图14)的检测结果。图13(a)表示通过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在天花板进行状态显示85的情况。
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如图13(b)所示,具备例如基板82、设在基板82的LED83及透镜84。透镜84使LED83发出的光扩散。
另外,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如图14所示,具备用以通过LED83进行状态显示85的驱动控制部。驱动控制部具备气味传感器91、控制部92、LED驱动部93及LED83。气味传感器91设在例如本体部22的内部(参照图17)。
气味传感器91检测进入本体部22的空气的气味也就是污染。LED83,通过具有例如彩色滤光片的构成,由进行水色、黄色、橙色、及红色的各色显示的多个LED构成。水色用于显示空气清净的情形,红色用于显示空气污染的情形,从水色朝向黄色、橙色、红色,表示空气污染变严重的状态。控制部92控制LED驱动部93也就是LED83的驱动,依据气味传感器91的检测结果,使各色任一者的LED点亮。或者,控制部92使所有颜色的LED点亮,依据气味传感器91的检测结果,使相当于空气污染状态的颜色的LED较其他颜色的LED更亮地点亮。
在上述上壳体部41设有使LED83发出的光透射过在天花板11进行状态显示的光透射窗86。光透射窗86具有细长形状,因此,状态显示85为细长形状。
此外,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也可以通过状态显示85显示离子产生元件正在运转。
(送风装置1等的规格的一例)
此处,表示送风装置1的重量及尺寸、以及天花板接线盒12的一例。送风装置1的重量为7.5kg(本体支撑部件21:1.5kg、本体部22:6kg),直径为600mm,高度为200mm。另外,天花板接线盒12依据JIS C8310的规格。
(送风装置1对天花板的安装)
说明在上述构成中送风装置1对天花板的安装方法。
首先,对设在天花板11的天花板接线盒12安装本体支撑部件21。本体支撑部件21通过螺杆23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
接着,将本体部22安装在本体支撑部件21。此情形,将本体部22拿起至天花板11的位置,使其朝向本体支撑部件21与天花板11的下面平行移动(参照图5),使本体部22的支撑部件嵌合部31嵌合于本体支撑部件21(参照图6)。在两者的嵌合状态,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位于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对向的竖立部31b之间,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位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之上。由此,本体部22被本体支撑部件21支撑。
接着,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嵌合凸部31a2使本体部22旋转,以嵌合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嵌合孔21c1。由此,本体部22被固定成不会旋转。
接着,将与天花板接线盒12连接且从本体支撑部件21之下往本体部22的上面部拉出的电源线25与本体部22的电源连接部32连接(参照图7)。
接着,将电源线盖24安装在本体部22以覆盖电源线25(参照图8)。此时,将电源线盖24中本体部22的中央部侧的端部插入本体支撑部件21与本体部22的上面部之间。在此状态下,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高度位置为本体部22的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卡止部31a1的高度位置。由此,可阻止本体支撑部件21自支撑部件嵌合部31脱落。
本体部22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移除,能以与上述本体部22对本体支撑部件21的安装相反的顺序进行。
(摆叶环58的旋转)
本体部22,如图11所示,沿着摆叶环58的内面具有环状的空间区域59。在此空间区域59会有堆积从开口部58a侵入的虫的尸体或尘埃的情形。
因此,通过使摆叶环58旋转,使开口部58a的位置成为虫的尸体或尘埃的位置,经由开口部58a通过例如吸尘器可除去存在于空间区域59的虫的尸体或尘埃。
(前置滤网49的清扫及更换)
图15是表示从图2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1开启下部盖部件52且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移除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从图15所示的送风装置1移除下部盖部件52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清扫或更换前置滤网49时,如图15所示,开启本体部22的下部盖部件52,移除前置滤网保持部件51,由此可移除前置滤网49。图15的状态,是从磁石53固定之侧开启下部盖部件52,由V形弹簧54固定之侧支撑的状态。移除的前置滤网49的清扫,通过以吸尘器除去尘埃或水洗进行。
此外,下部盖部件52,如图16所示,除了磁石53固定之侧外,可通过使V形弹簧54固定之侧脱离而从本体部22移除。
(HEPA滤网44的清扫及更换)
图17是表示从图16所示状态的送风装置1与HEPA滤网保持部件50一起移除HEPA滤网44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7所示,送风装置1中,可从送风装置1移除保持HEPA滤网44的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因此,在清扫HEPA滤网44时,从送风装置1移除HEPA滤网保持部件50以清扫HEPA滤网44。此外,在更换HEPA滤网44时,同样地,从送风装置1与HEPA滤网44一起移除HEPA滤网保持部件50,更换HEPA滤网44。
另外,在简单清扫HEPA滤网44时,如图15或图16所示,也可以不从送风装置1移除HEPA滤网保持部件50,开启下部盖部件52,从HEPA滤网保持部件50的滤网吸入口50a,例如通过吸尘器的吸入清扫HEPA滤网44。
(送风装置1的优点)
送风装置1,在天花板接线盒12的正下配置送风机42也就是风扇47及使风扇47旋转的马达48,这些风扇47及马达48的中心在铅锤方向与本体部22的重心大致一致。此情形,风扇47及马达48的中心在铅锤方向与本体支撑部件21的圆筒部21b的中心一致。因此,送风装置1为重量平衡稳定的安装状态。
另外,送风装置1的本体部22,透过本体支撑部件21安装在天花板接线盒12,本体支撑部件21,上部(上板部21a)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在下部(突缘部21c)嵌合本体部22,在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圆筒部21b)。
因此,送风装置1,除了与天花板接线盒12大致同径的本体支撑部件21的部分外,在天花板11与本体部22上面之间具有风流动的间隙。由此,送风装置1,不易妨碍沿着天花板的空调的风的流动,空调可维持沿着天花板的空气的顺畅流动。
另外,在送风装置1,由于在天花板接线盒12的正下存在风扇47及马达48,因此从天花板接线盒12拉出的电源线25与本体部22的连接被迫在本体部22的外部进行。此情形,在送风装置1,如上述,在天花板11与本体部22上面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利用此间隙容易进行电源线25与本体部22的连接。
另外,在送风装置1,本体部22可在支撑部件嵌合部31对本体支撑部件21的嵌合位置旋转。由此,用户可使本体部22旋转容易改变吹出口43a的位置、也就是在水平方向的空气吹出方向。
具体而言,用户想改变来自吹出口43a(开口部58a)的风的吹出方向时,在移除电源线盖24后,拿起本体部22,解除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嵌合凸部31a2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嵌合孔21c1的嵌合。接着,用户以吹出口43a(开口部58a)成为所希望的位置的方式使本体部22旋转后,使支撑部件嵌合部31的上板部31a的嵌合凸部31a2嵌合于本体支撑部件21的突缘部21c的嵌合孔21c1。之后,用户将电源线盖24安装成原来的状态。
另外,送风装置1,通过一端侧的磁石53与相反侧的V形弹簧54将下部盖部件52安装在本体部22。因此,下部盖部件52,通过使磁石53侧从本体部22脱离成为开启状态,可从本体部22容易移除前置滤网49。另外,下部盖部件52,除了磁石53侧之外,通过使V形弹簧54侧从本体部22脱离,可从本体部22容易移除。在此种下部盖部件52对本体部22的安装构造,相较于使用铰链将下部盖部件52连结于本体部22的构造,在外观上,不易观看到本体部22与下部盖部件52的连结部,可提升美感。
另外,具有开口部58a的摆叶环58,能使其旋转以使开口部58a的位置移动。因此,在未使用送风装置1时,通过使摆叶环58旋转以使开口部58a成为与吹出口43a错开的位置,可防止虫或尘埃侵入送风通路43。
进而,在虫的尸体或尘埃堆积在沿着摆叶环58的内面的空间区域59时,使摆叶环58旋转可从开口部58a除去虫的尸体或尘埃。
另外,照明盖56的盖上部56b(参照图9(a)、(b)),环状的侧壁部为相对于铅锤方向往照明盖56内侧倾斜的状态。因此,从照明基板55的LED朝向盖下部56a照射且在盖下部56a内面反射的光透射过盖上部56b及摆叶环58。由此,可通过照明基板55的LED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照射送风装置1周围的天花板。
另外,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通过状态显示85在天花板11显示气味传感器91检测出的房间的污染状态。因此,用户不会被点亮中的照明部45的光妨碍,通过显示在天花板的状态显示85可容易得知房间的空气的状态(污染状态)及送风装置1正在运转。
另外,状态显示85为细长形状,形成为长范围,因此即使在天花板有凹凸或木材条纹等图案时,用户也可以容易确认状态显示85。
此外,光透射窗86也可以具有凸形状。在此情形,在上壳体部41上,光透射窗86周围也明亮,因此可更容易确认房间的空气的污染状态。
另外,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也可以具备用以将状态显示85显示为图像的过滤器等。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的构成具备本体支撑部件21、离子产生元件46、送风机42(风扇47及马达48)、HEPA滤网44、照明部45、前置滤网49、摆叶环58、及运转状态通报装置81,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具备至少本体支撑部件21与具有送风机42的本体部22即可。关于此点在以下实施方式也相同。
(实施方式二)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方便说明,针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以省略其说明。
(摆叶环71的构成)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具备的摆叶环71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参照图1),具备图18所示的摆叶环(侧部盖部件)71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摆叶环71具有开口部71a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的开口部58a。开口部71a,与开口部58a相同,形成在摆叶环71的二处。
摆叶环71的开口部71a的高度阶段性变化。具体而言,开口部71a具有开口部58a的大致二倍的长度,具有在摆叶环71的周方向连续的第一开口区域71a1与第二开口区域71a2。第一开口区域71a1与第二开口区域71a2的开口高度彼此不同,第二开口区域71a2的开口高度高于第一开口区域71a1的开口高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区域71a1的开口高度设定成与上述开口部58a的开口高度相同的H1。此情形,将第一开口区域71a1配置在吹出口43a的位置时,从第一开口区域71a1相对于水平方向以往斜下方45°的角度吹出风。第二开口区域71a2的开口高度为H2,此开口高度H2,设定成将第二开口区域71a2配置在吹出口43a的位置时,从第二开口区域71a2往大致水平方向吹出风。送风装置2的其他构成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具备摆叶环71的优点)
在具备摆叶环71的送风装置2,用户使摆叶环71旋转,将配置在吹出口43a的开口部71a的开口区域在第一开口区域71a1与第二开口区域71a2改变,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第一开口区域71a1配置在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摆叶环71旋转将第二开口区域71a2配置在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大致水平方向,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另外,在具备摆叶环71的送风装置2,通过使本体部22旋转改变在水平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且通过使摆叶环71旋转可改变在上下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送风装置2的其他优点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实施方式三)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方便说明,针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以省略其说明。
(摆叶环72的构成)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3具备的摆叶环72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3(参照图1),具备图19所示的摆叶环(侧部盖部件)72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摆叶环72具有开口部72a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的开口部58a。开口部72a,与开口部58a相同,形成在摆叶环72的二处。
摆叶环72的开口部72a的开口高度,以从摆叶环72的周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高的方式变化。具体而言,开口部72a的开口高度H线性变化。开口部72a具有开口部58a的大致二倍的长度,开口部72a在摆叶环72的周方向的一端侧的开口高度低,另一端侧的开口高度高。开口部72a的一端侧的开口高度为例如H1,另一端侧的开口高度为例如H2。送风装置3的其他构成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具备摆叶环72的优点)
在具备摆叶环72的送风装置3,用户使摆叶环72旋转,改变配置在吹出口43a的开口部72a的区域,由此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此情形,由于开口部72a的开口高度H连续改变,因此通过使摆叶环72旋转,可连续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具备摆叶环72的送风装置3,在开口部72a的开口高度低的区域配置在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摆叶环72旋转将开口高度高的区域配置在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大致水平方向,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另外,在具备摆叶环72的送风装置3,通过使本体部22旋转改变在水平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且通过使摆叶环72旋转可改变在上下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送风装置3的其他优点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实施方式四)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方便说明,针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说明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以省略其说明。
(摆叶环73的构成)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4具备的摆叶环73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4(参照图1),具备图20所示的摆叶环(侧部盖部件)73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摆叶环73具有四个开口部、也就是二个开口部73a及二个开口部73b以替代上述摆叶环58的二个开口部58a。这些四个开口部73a,73b,以开口部73a,73b,73a,73b的顺序形成在摆叶环73的周方向。
二个开口部73a的开口高度为H1,以能与二个吹出口43a对向的方式相隔180°形成。同样地,二个开口部73b的开口高度为H2,以能与二个吹出口43a对向的方式相隔180°形成。送风装置4的其他构成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具备摆叶环73的优点)
在具备摆叶环73的送风装置4,用户使摆叶环73旋转,将配置在吹出口43a的开口部在开口部73a与开口部73b改变,由此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开口部73a配置在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摆叶环73旋转将开口部73b配置在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大致水平方向,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另外,在具备摆叶环73的送风装置4,通过使本体部22旋转改变在水平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且通过使摆叶环73旋转可改变在上下方向的风的吹出方向。送风装置4的其他优点与上述送风装置1相同。
(总结)
本发明方式一的送风装置,具备具有吹出空气的风扇47及使该风扇47旋转的马达48的本体部22,其特征在于:具备本体支撑部件21,该本体支撑部件21,上部(上板部21a)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在下部(突缘部21c)安装有该本体部22,在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圆筒部21b);
该本体部22,在下部具有空气的吸入口60,在侧部具有空气的吹出口(开口部58a),在上面具有对该本体支撑部件21的安装部(支撑部件嵌合部31),该风扇47及该马达48设在该安装部的正下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本体部22从下部的空气的吸入口60吸入空气,从侧部的空气的吹出口吹出空气。
本体部22安装在本体支撑部件21的下部,本体支撑部件21,上部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12,在上部与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因此,送风装置,除了本体支撑部件21的部分外,在天花板面与本体部22的上面之间通过本体支撑部件21的中间部具有风可流动的间隙。由此,送风装置,在与送风装置相同的房间设置有空调(空气调节机)的情形,送风装置不易妨碍空调的沿着天花板面的风的流动,空调可维持空气的顺畅流动。
另外,风扇47及马达48设在对本体支撑部件21的安装部的正下位置,本体支撑部件21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因此,送风装置为重量平衡稳定的安装状态。
另外,在送风装置,由于在天花板面与本体部22的上面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利用此间隙容易进行从天花板接线盒12拉出的电源线25与本体部22的连接。
本发明方式二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一中,该本体支撑部件21的该上部(上板部21a)的外周为圆形的板形状,该中间部(圆筒部21b)的上缘部为与该上部的外周相连接的圆筒形状,该下部(突缘部21c)的外周为圆形的板形状,与该中间部的下缘部相连接;该风扇47及该马达48的中心在铅锤方向与该中间部的中心一致。
根据上述构成,送风装置可为重量平衡更稳定的安装状态。
本发明方式三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一或二中,具备覆盖该本体部22的侧部的环状的侧部盖部件(摆叶环58);该侧部盖部件,在能与来自该风扇47的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对向的位置具有作为该本体部22的侧部的空气的吹出口的开口部58a,可相对该本体部22旋转。
根据上述构成,具有开口部58a的侧部盖部件,用户可使其旋转使开口部58a的位置移动。因此,在未使用送风装置时,通过使侧部盖部件旋转以使开口部58a成为与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错开的位置,可防止虫或尘埃侵入送风通路43。
进而,在虫的尸体或尘埃堆积在沿着侧部盖部件的内面的区域(空间区域59)时,使侧部盖部件旋转可从开口部58a除去虫的尸体或尘埃。
本发明方式四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三中,该侧部盖部件(摆叶环71)的该开口部71a,在该侧部盖部件的周方向连续具有高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开口区域(第一开口区域71a1、第二开口区域71a2)。
根据上述构成,用户使侧部盖部件旋转,改变配置在来自风扇47的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开口部71a的开口区域,由此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开口高度相对较低的开口区域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侧部盖部件旋转将开口高度相对较高的开口区域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朝上,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本发明方式五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三中,该侧部盖部件(摆叶环72)的该开口部72a,以开口高度从该侧部盖部件的周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高的方式变化。
根据上述构成,用户使侧部盖部件旋转,改变配置在来自风扇47的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开口部72a的开口区域,由此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开口高度相对较低的开口区域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侧部盖部件旋转将开口高度相对较高的开口区域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朝上,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本发明方式六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三中,该侧部盖部件(摆叶环73)具有高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开口部73a,73b作为该开口部。
根据上述构成,用户使侧部盖部件旋转,改变配置在来自风扇47的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开口部73a,73b,由此可在上下方向改变风的吹出方向。
因此,在开口高度相对较低的开口部73a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的状态下,因直接吹到风使用户感到寒冷等不舒服感的时候,使侧部盖部件旋转将开口高度相对较高的开口部73b配置在送风通路43的吹出口43a。由此,将风的吹出方向改变成朝上,可消除用户的上述不舒服感。
本发明方式七的送风装置,也可以在上述方式三至六的任一方式中,在该侧部盖部件(摆叶环58,71~73)之下具备照明部45;该照明部45具有照明盖56、及设在该照明盖56内部的光源(照明基板55);该侧部盖部件为光透射性的部件;该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在该照明盖56的内面反射,透射过该侧部盖部件后照射至天花板面。
根据上述构成,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在照明盖56的内面反射,透射过侧部盖部件照射至天花板面。由此,可通过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照明送风装置周围的天花板。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在不同实施方式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所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而,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可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的说明
1~4 送风装置
11 天花板
12 天花板接线盒
21 本体支撑部件
21a 上板部
21b 圆筒部
21c 突缘部
21c1 嵌合孔
22 本体部
23 螺杆
24 电源线盖
25 电源线
31 支撑部件嵌合部(安装部)
31a 上板部
31a1 卡止部
31a2 嵌合凸部
31b 竖立部
31c 下板部
31d 嵌合开口部
41 上壳体部
42 送风机
43 送风通路
43a 吹出口
44 HEPA滤网
45 照明部
46 离子产生元件
47 风扇
48 马达
49 前置滤网
50 HEPA滤网保持部件
50a 滤网吸入口
51 前置滤网保持部件
51a 下方突出部
52 下部盖部件
53 磁石
54 V形弹簧
55 照明基板(光源)
56 照明盖
56a 盖下部
56b 盖上部
57 摆叶
58,71~73 摆叶环(侧部盖部件)
58a,71a,72a,73a,73b 开口部
59 空间区域
60 吸入口
71a1 第一开口区域
71a2 第二开口区域
81 运转状态通报装置
85 状态显示
86 光透射窗

Claims (7)

1.一种送风装置,具备具有吹出空气的风扇及使该风扇旋转的马达的本体部,其特征在于:
具备本体支撑部件,该本体支撑部件,上部固定在天花板接线盒,在下部安装有该本体部,在该上部与该下部之间具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部;
该本体部,在下部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在侧部具有空气的吹出口,在上面具有对该本体支撑部件的安装部,该风扇及该马达设在该安装部的正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支撑部件的该上部的外周为圆形的板形状,该中间部的上缘部为与该上部的外周相连接的圆筒形状,该下部的外周为圆形的板形状,与该中间部的下缘部相连接;
该风扇及该马达的中心在铅锤方向与该中间部的中心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覆盖该本体部的侧部的环状的侧部盖部件;
该侧部盖部件,在能与来自该风扇的送风通路的吹出口对向的位置具有作为该本体部的侧部的空气的吹出口的开口部,可相对该本体部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部盖部件的该开口部,在该侧部盖部件的周方向连续具有高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开口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部盖部件的该开口部,以开口高度从该侧部盖部件的周方向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逐渐变高的方式变化。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侧部盖部件具有高度彼此不同的多个开口部作为该开口部。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侧部盖部件之下具备照明部;
该照明部具有照明盖、及设在该照明盖内部的光源;
该侧部盖部件为光透射性的部件;
该光源发出的光的一部分在该照明盖的内面反射,透射过该侧部盖部件后照射至天花板面。
CN201810027573.1A 2017-04-07 2018-01-11 送风装置 Pending CN1086924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6822 2017-04-07
JP2017076822A JP6920863B2 (ja) 2017-04-07 2017-04-07 送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2442A true CN108692442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44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27573.1A Pending CN108692442A (zh) 2017-04-07 2018-01-11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920863B2 (zh)
CN (1) CN108692442A (zh)
TW (1) TWI6743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597A (ja) * 2001-06-11 2002-12-18 Nippon Kobunshi Kk 空気攪拌装置
CN102933909A (zh) * 2010-10-16 2013-02-13 许万承 具有气流转换部和旋转排气部的吸顶式四向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4717529U (zh) * 2015-05-04 2015-10-21 王金 一种具有高效换气功能的led照明灯
CN105444265A (zh) * 2015-12-07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6536946A (zh) * 2015-03-03 2017-03-22 夏普株式会社 顶棚设置型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0503A (ja) * 1984-05-25 1985-12-1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器付照明器具
JPS6212435U (zh) * 1985-07-05 1987-01-26
JP2573711Y2 (ja) * 1991-10-18 1998-06-04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天井扇風機
JP4047971B2 (ja) * 1998-05-25 2008-02-13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引掛シーリング
JPH11337137A (ja) * 1998-05-29 1999-12-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取付空気清浄機
JP2000081232A (ja) * 1998-09-05 2000-03-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取付空気清浄機
JP2000161729A (ja) * 1998-11-30 2000-06-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取付型空気清浄機
JP2000167328A (ja) * 1998-11-30 2000-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2000167327A (ja) 1998-11-30 2000-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天井取付型空気清浄機
JP2002124124A (ja) * 2000-10-12 2002-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サーキュレータ機能付照明器具
JP3991575B2 (ja) * 2000-10-27 2007-10-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循環送風機
TW559117U (en) * 2002-06-18 2003-10-21 Taiwan Kanlee Co Ltd Structure of air cleaner
CN1270140C (zh) * 2002-11-26 2006-08-1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吸顶式空气调节装置的风量调整装置
JP3095358U (ja) * 2003-01-20 2003-07-31 秀雄 島崎 空気清浄器付照明器具
TWM246550U (en) * 2003-10-17 2004-10-11 Taiwan Fluorescent Lamp Co Ltd Light rigid frame type light catalyst air purifying machine
JP2006189182A (ja) * 2005-01-04 2006-07-20 Tatsuhiko Ifuku サーキュレーター
TWM367314U (en) * 2009-05-06 2009-10-21 Yong-Hua Chen Air flow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ceiling-type air conditioner
JP5414466B2 (ja) * 2009-11-06 2014-02-12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イオン送風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天吊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器
TWM402997U (en) * 2010-10-08 2011-05-01 Hashizume Kenjiro Illumination tool which is air-conditioned
JP5985219B2 (ja) * 2012-03-16 2016-09-06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装置
CN202868862U (zh) * 2012-07-05 2013-04-10 刘屹 气流循环顶灯式空气净化器
JP5938287B2 (ja) * 2012-07-13 2016-06-22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器具用ローゼットカバー、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器具用取付具、および、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器具
JP2014185590A (ja) * 2013-03-25 2014-10-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送風装置及びこの送風装置を備えた居室
TWM476242U (en) * 2013-12-17 2014-04-11 Shan Sung Green-Energy Tech Co Ltd Improvement of circulation fan structure
KR101390285B1 (ko) 2013-12-23 2014-05-02 잘만테크 주식회사 조명부를 구비한 천장용 선풍기 및 천장용 선풍기 시스템
KR101632418B1 (ko) * 2014-06-17 2016-06-21 잘만테크 주식회사 조명부를 구비한 천장용 선풍기 및 천장용 선풍기 시스템
JP6450125B2 (ja) * 2014-09-26 2019-01-09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装置
JP6159758B2 (ja) 2015-07-15 2017-07-05 株式会社エム・エイチ・シー 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597A (ja) * 2001-06-11 2002-12-18 Nippon Kobunshi Kk 空気攪拌装置
CN102933909A (zh) * 2010-10-16 2013-02-13 许万承 具有气流转换部和旋转排气部的吸顶式四向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6536946A (zh) * 2015-03-03 2017-03-22 夏普株式会社 顶棚设置型设备
CN204717529U (zh) * 2015-05-04 2015-10-21 王金 一种具有高效换气功能的led照明灯
CN105444265A (zh) * 2015-12-07 2016-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95910B2 (ja) 2023-06-21
JP2021169923A (ja) 2021-10-28
JP2018179358A (ja) 2018-11-15
TWI674384B (zh) 2019-10-11
JP6920863B2 (ja) 2021-08-18
TW201837386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3885B (zh) 空气清洁器
US6517316B1 (en) Ceiling fan housing assembly
CN112013488B (zh) 空气清洁器
JP6339219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JP5985219B2 (ja) 空気清浄機能付き照明装置
CN111256232B (zh) 空气清洁器
CN108692442A (zh) 送风装置
KR200466988Y1 (ko) 엘이디 그릴 조립체를 구비하는 환풍기
KR20190025882A (ko) 공기 청정기
JP4685476B2 (ja) 換気装置
KR101975054B1 (ko) 공기 청정기
JP7091194B2 (ja) 送風装置
CN110475976B (zh) 送风装置
KR101955877B1 (ko) 공기 청정기
CN216644495U (zh) 一种空气消毒单元和空气消毒装置
CN108981026A (zh) 具备送风机的天花板安装型电气设备
CN109751264A (zh) 送风装置
JP2002100236A (ja) 照明器具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5014408A (ja) 換気扇
KR20210156358A (ko) 천정형 공기청정기
JP2017180924A (ja) 送風装置
JP200118299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0097463A (ja) レンジフードファ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