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86217A -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86217A
CN108686217A CN201710223970.1A CN201710223970A CN108686217A CN 108686217 A CN108686217 A CN 108686217A CN 201710223970 A CN201710223970 A CN 201710223970A CN 108686217 A CN108686217 A CN 108686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present
particulate carrier
lo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39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方霖
卢星
邹礼常
王建霞
王艺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ua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ua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ua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ua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239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86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86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86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0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ug release technique; Application systems commanded by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9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lyophilised, i.e. freeze-dried,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局部给药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在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局部给药中的用途、以及包含局部用药该组合物的一种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粒载体可以通过与药物的相互作用(物理包埋、化学键合、静电相互作用等)形成载药复合物(例如载药微囊、载药微球、载药脂质体等)。在实际生产制备中,包含载药复合物的体系中也含有末载入微粒载体的药物。在本发明的范围內,术语“药物/微粒载体组合物(以下简称药载组合物)”是指包含微粒载体、微粒载体所载药物和微粒载体未载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局部病变包括实体肿瘤、非瘤肿大、局部发炎、分泌腺功能异常等。局部病变相关疾病有可能在原发病变之外形成继发病变。例如,多数实体肿瘤除了在原发瘤体有癌细胞之外,还可能在淋巴系统中累积癌细胞。通常认为,药载组合物具有基于EPR理论的瘤体靶向性,即由于肿瘤组织部位生长迅速,新血管多,血管壁结构不完整,间隙较大产生的渗透性和滞留性增强效应(Enhanced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EPR),使得较大尺寸的载药复合物获得瘤体内滞留累积的比较优势。载药复合物也被认为具有基于微粒载体亲淋巴性的淋巴靶向性,即载药复合物通过内皮细胞间隙和内皮细胞的胞饮作用进入淋巴系统比进入毛细血管的难度更小。
药载组合物也被认为具有缓释性。一个合格的缓释剂通常要求到达靶部位前,药物和微粒载体最好不要分解开(Muranishi S.Advances in Drug Research Vol.21,(Ed,by Bernard Testa)p2,Academic press,U.S.A.,1991.)。甚至于要求到达到靶部位之后一段时间内(例如0.5小时),微粒载体所载药物从载体上快速释放的突释效应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总之,为了增加靶向效应或/和提高缓释性,现有技术要求药载组合物有一个尽可能高的包封率。事实上,在《中国药典2010版》中,在“微囊、微球与脂质体制剂指导原则”项下,也要求系统中的总药量与液体介质中未包封的药量之间的差最小化,即要求包封率不得小于80%,甚至要求突释效应在0.5小时内低于40%。
临床上存在一个现实的需求:抑制原位病变、同时也预防和抑制继发病变。例如,对大多数癌症而言,除了要抑制原位瘤体内的癌细胞,也需要抑制癌细胞的转移。淋巴转移往往是主要的转移。按照上述现有技术的通常看法,符合上述包封率标准的适当尺寸(例如5-200nm)的药载复合物应当既有良好的瘤体靶向性、又有良好的淋巴靶向性、且有良好的缓释性,从而能够同时有效抑制原位瘤及其淋巴转移。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临床结果、甚至动物实验结果并没有出现。
目前,能够既针对原位病变又针对可能的继发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不多。以癌症为例,仍然是局限于针对原位瘤和相关淋巴结的清除手术。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广泛的手术切除不仅创伤很大,导致难以修复的畸形和重要功能丧失,而且由于微小癌灶和游离癌细胞的脱漏等原因也可引起术后复发。
因此,仍需要不仅对原位癌细胞而且对转移癌细胞能够同时进行有效抑制的药物。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微粒载体、微粒载体所载药物和微粒载体未载药物,且其包封率小于30%,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0.5-10%或0.5-5%,其中所述包封率如下计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非瘤肿大药物、抗局部发炎药物、抗分泌腺功能异常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融剂、光敏剂、免疫药物,所述药物可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色素、非甾体抗炎化合物、喹啉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选自具有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活性生物提取物及其类似物:苷、多酚、多糖、萜类、黄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微粒载体包括有机材料载体、无机材料载体或它们的组合。所述无机材料载体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盐微粒、纳米硅材料、纳米铁材料、纳米碳材料,其中所述无机盐微粒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氢氧化铝微粒、磷酸钙微粒、磷酸铝微粒、硫酸铝微粒;其中所述纳米碳材料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纳米碳粒子、碳纳米管、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纳米碳点及其衍生物。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任选包含用以增加药物活性组分药效的免疫佐剂。所述免疫佐剂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佐剂、合成佐剂、油/乳佐剂、生物佐剂。其中所述生物佐剂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细菌、病毒、及它们的佐剂成分。其中所述佐剂成分包括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脱氧寡核苷酸(CpG ODN))。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例如可以是局部用药的液体制剂、固体制剂或者气体制剂的液体原液,其中所述药物的总浓度为2-15%w/v、优选为3-12%w/v或4-12%,所述微粒载体的浓度为0.1-10%、优选为0.3-8%w/v或0.5-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用以增强药效的多价金属盐,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盐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金属盐:铁盐、铜盐、锌盐、锰盐、铝盐,优选为铁盐和铜盐,更优选为选自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的亚铁盐:二氯化铁、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靶向剂,其中所述靶向剂包括靶向化合物、靶向抗体或它们的组合,优选为选自靶向化合物,更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叶酸、透明质酸、转铁蛋白及其衍生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止痛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冻干制剂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局部给药的剂型,适合于将所述药物递送至局部病变靶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为实体肿瘤,所述局部给药包括瘤内给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为非瘤肿大,所述局部给药包括在包含所述非瘤肿大的器官或组织内给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为局部炎症时,靶区为发炎区或/和药物可达发炎区的周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为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述局部给药包括在分泌腺内或/及其周边给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个体局部给药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给药是给药至所述局部病变靶区。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能够靶向原位病变和继发病变,同时对原位癌细胞和转移癌细胞进行有效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的药物治疗相比,能够使药物、即使是低效药物靶向局部组织中的原位病变和淋巴组织中的继发病变,产生超过现有临床药物的超有效活性;与手术治疗相比,用药方便、治疗便宜,特别有助于使难以承受高额手术费用的广大人群也享受到有效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浓度”是指组合物单位体积中指定组分的含量,并以%(v/w)表示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以%(v/v)表示体积/体积百分比浓度。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组合物”是指包括包含指定量的各指定组分的产品,以及直接或间接从指定量的各指定组分的组合产生的任何产品。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与“药物组合物”可以互换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在以下叙述中也被简写为组分1/组分2、或组分1/组分2/组分3。组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可以被冠在组分之前。例如,5%水扬酸/4%碳纳米粒子是指水扬酸和碳纳米粒子的组合物,其中碳纳米粒子的浓度为4%,水扬酸的浓度为5%。其它多组分组合物的简写方式以此类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微粒载体、微粒载体所载药物和微粒载体未载药物,且其包封率小于30%,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0.5-10%或0.5-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预防或/和治疗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个体给药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包封率”如下计算: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微粒载体”是指可以与药物相互作用(物理包埋、化学键合、静电相互作用等)的微粒,术语“微粒”是指所有能以局部给药方式进入身体局部(例如病变组织)內的微小粒子,其尺寸在1nm-100μm之间。微粒载体按基质材料分类包括有机材料载体、无机材料载体以及它们的组合,按微粒尺寸分类包括缓释载体(尺寸在1-1000nm之间)、微米载体(尺寸在1-100μm之间)以及它们的组合。
有机材料载体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高分子基质微粒、脂质体微粒、纳米胶束基质、水油微球等,其中所述高分子基质优选为选自以下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之一种或多种:聚乳酸、聚氨基酸、聚羟基丁酸酯、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烷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树脂、壳聚糖等。
无机材料载体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无机盐微粒、硅材料载体、铁化合物载体和碳材料载体。所述无机盐微粒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氢氧化铝微粒、磷酸钙微粒、磷酸铝微粒、硫酸铝微粒及其衍生物。所述碳材料载体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米碳粒子、纳米碳粒子、碳纳米管、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纳米碳点及其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药物”是指具有预防和治疗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活性且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物质。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按照针对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不同活性,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非瘤肿大药物、抗微生物局部感染药物、抗分泌腺功能异常药物等。所述抗肿瘤药物、抗非瘤肿大药物、抗微生物局部感染药物、抗分泌腺功能异常药物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以抗肿瘤药物为例,其为例如动物实验中全身用药时抑瘤率可达40%以上的药物,例如包括以下药物的一种或多种:烷化剂类(例如环磷酰胺、白消安、氮芥、卡莫斯丁等)、破坏DNA的铂类(例如顺铂、卡铂、奈达铂等)、破坏DNA的抗生素类(例如博莱霉素、平阳霉素、丝裂霉素等)、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例如氟尿嘧啶、吉西他滨、阿糖胞苷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例如阿柔比星、多柔比星等)、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例如伊立替康、羟喜树碱等)、影响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例如长春新碱、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小分子靶向药物(例如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索拉菲尼等)、抗体药物(例如利妥昔单抗、替伊莫单抗、西妥昔单抗等)等。活性色素除了本身具有抗肿瘤活性,还具有逆转有效抗肿瘤药物的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功能。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按照不同活性机理,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融剂、光敏剂、免疫药物。所述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融剂、光敏剂、免疫药物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活性色素、非甾体抗炎化合物、喹啉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活性色素”是指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能够使靶区有选择性的将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或反射的物质。所述活性色素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其可以例如包括活体染料、光敏剂和有色化疗药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活体染料”是指局部给药时能够使靶区内的结构上色、但其副作用又在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有机物。所述活体染料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有机染料及其衍生物:亚甲蓝(包括其水合物)、专利蓝、异硫蓝、甲苯胺蓝、台盼蓝、碱性蓝、伊红、碱性品红、结晶紫、龙胆紫、中性红、詹纳斯绿B、番红等。以亚甲蓝为例,其衍生物通常也是染料,例如1,9-二甲基亚甲蓝、1-甲基亚甲蓝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光敏剂”是指在一定波长的光作用下可产生光动力效应而形成治疗作用的物质,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混合卟啉类光敏剂、卟啉类化合物(例如卟啉、卟吩、红紫素、内源性卟啉)及其衍生物、酞菁类化合物、菌绿素类化合物、稠环醌类化合物、苯并卟啉衍生物、5-氨基酮戊酸、二氢卟吩类化合物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有色化疗药物”是指可被用作化疗药物的有色物质,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硝基酚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例如花青素、染料木黄酮等)、姜黄素衍生物、异己烯基萘醌类化合物(例如紫草素类)等。
有的活性色素,例如亚甲兰,既是活体染料、光敏剂,又是有色化疗药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活性色素优选为选自活体染料,更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亚甲蓝、专利蓝、异硫蓝、甲苯胺蓝、碱性蓝、伊红、结晶紫、中性红、詹纳斯绿B、番红及其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非甾体抗炎化合物”是指不含有甾体结构、但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包括例如水杨酸类化合物、丙酸类抗炎化合物(例如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等)、吲哚类抗炎化合物(例如吲哚美辛、舒林酸等)、苯胺类抗炎化合物(例如非那西丁、N-(4-羟基苯基)乙酰苯胺(对乙酰氨基酚))、灭酸类抗炎化合物(例如甲灭酸、氯灭酸、双氯灭酸和氟灭酸等)、乙酸类抗炎化合物(例如双氯芬酸钠等)、喜康类抗炎化合物(例如炎痛喜康等)、吡唑酮类抗炎化合物(例如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水杨酸类化合物”是指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包括例如以下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乙酰水杨酸(Aspirin阿斯匹林)、二氟苯水杨酸、氨基水杨酸、水杨酰苯胺、水杨酸苯酯、双水杨酸酯、双香豆素等。以乙酰水杨酸衍生物为例,可以是包括例如其单一衍生物(例如一氧化氮阿司匹林、硫化氢阿司匹林等)、两种衍生物形成的衍生物(例如一氧化氮阿司匹林和硫化氢阿司匹林形成的一氧化氮硫化氢(NOSH)阿司匹林)。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喹啉类化合物”是指药学上可以接受的含有喹啉环的喹啉衍生物,包括例如氯喹(chloroquine)、羟氯喹啉、氨甲喹、氨酚喹、奎宁、硝喹、哌喹、伯氨喹(primaquine)、扑疟喹、戊烷喹及其异构体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优选为奎宁、氯喹、伯氨喹及其异构体和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更优选为奎宁及其药物学上可接受的盐。奎宁盐例如可以是盐酸奎宁、二盐酸奎宁、硫酸奎宁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青蒿素衍生物”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包括例如青蒿素的酯类衍生物、醚类衍生物、肽类衍生物、二聚体衍生物、及多聚体衍生物等,优选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酚类化合物”是指其化学结构中含有酚基团的化合物,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优选具有解偶联作用者,包括例如硝基酚化合物、氯酚化合物和氨基酚化合物。所述硝基酚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2,4-二硝基苯酚(dinitrophenol,本发明中简记作DNP)、间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等和它们的衍生物。DNP衍生物可以包括例如2,4-二硝基-1-萘酚(玛蒂乌斯黄)、4,6-二硝基-邻甲酚(维多利亚黄)、酚类氟姜黄色素衍生物等。所述氯酚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2,4,5-三氯苯酚、3,3’,4’,5-四氯水杨酰苯胺(TCS)等和它们的衍生物。所述氨基酚化合物可以包括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及其衍生物。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酚类化合物优选为选自硝基酚化合物和氨基酚化合物,更优选为选自以下化合物之一种或多种:2,4-二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对乙酰氨基酚及其衍生物。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按照不同活性机理,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活性成分。所述化学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例如为选自具有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活性生物提取物及其类似物:苷、多酚、多糖、萜类、黄酮。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生物活性成分”是指具有药学活性的生物提取物及其类似物。术语“活性”是指针对所述局部病变相关疾病能够产生治疗作用的药理学性质。术语“生物提取物”是指以生物材料为原料、通过分离过程及其它加工过程获取的特定组分(例如包含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提取物:苷、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术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生物提取物类似物”是指与生物提取物虽不相同、但结构或/和性质上相似的天然产物、衍生物、半合成物、或合成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是例如选自分子量大于5000、优选大于10000的高分子生物活性成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可以是例如具有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基团的生物活性成分:磺酸基、羧甲基化、乙酰基,优选为具有磺酸基的生物活性成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多糖。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多糖”是指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聚合物,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刺松藻多糖、紫菜多糖、海带多糖、褐藻多糖、褐藻多糖硫酸脂酯、石莼聚糖、浒苔多糖、礁膜多糖、螺旋藻多糖、紫球藻多糖、小球藻多糖、红球藻多糖、三角褐指藻、等鞭金藻多糖、人参多糖、黄茋多糖、红芪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等,优选为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褐藻多糖硫酸脂酯、螺旋藻多糖、海藻硒多糖、人参多糖、黄茋多糖、红芪多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云芝多糖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苷。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苷”是指糖和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所述活性苷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人参皂苷、三七总皂苷、皂角苷、虎杖皂苷、海参总皂苷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多酚。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多酚”是指具有多个羟基酚基团的化合物,包括例如类黄酮、水解单宁、原花青素等。所述活性多酚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茶多酚、白藜芦醇、苹果多酚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萜。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萜”是指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所述活性萜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青蒿素、大花旋覆花内酯、倍半萜烯内酯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黄酮。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黄酮”是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链相互联结而成的化合物。所述活性黄酮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葛根素、木犀草素、水飞蓟宾、白杨素、染料木素、川陈皮素、甘草总黄酮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活性生物碱。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生物碱”是指来源于生物界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述活性生物碱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及其类似物:喜树碱类生物碱、苦参碱类生物碱、长春花类生物碱、石蒜科生物碱、小檗碱类生物碱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包含止痛剂。所述止痛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例如苯甲醇、盐酸普鲁卡因、三氯叔丁醇、盐酸利多卡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参数,可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成不同的制剂,例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固体制剂可以是舌下片剂、粘贴片、固相植入剂;半固体制剂可以是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栓剂;液体制剂可以是注射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滴剂、以及以下气态制剂的母液: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微粒载体的浓度为0.5-13%w/v、优选为1-12%w/v或1-10%w/v。
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药物的浓度为0.5-15%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活性色素的浓度为1-12%w/v、优选为2-12%w/v或3-11%w/v、更优选为4-10%w/v或5-10%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非甾体抗炎化合物的浓度为1.5-15%w/v、优选3-15%w/v或4-10%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喹啉类化合物的浓度为1.5-10%w/v、优选2-10%w/v或3-8%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青蒿素衍生物的浓度为1-6%w/v、优选2-5%w/v或3-5%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可以为0.1-10%w/v、优选0.1-8%w/v,其中所述硝基酚化合物的浓度可以为0.1-1%w/v,而所述氨基酚化合物的浓度可以为2-10%w/v。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的浓度可以为0.1-10%w/v、优选0.25-8%w/v或0.5%-4%。
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如果存在,所述多价金属化合物(例如铁盐或铜盐,尤其是亚铁盐)的浓度为0.02-2%w/v,其优选为0.05-1.5%w/v,更优选为0.1-1.2%w/v或0.1-1.6%w/v。
在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如果存在,止痛剂的浓度例如可以是0.1-4%(重量)。例如苯甲醇的浓度可以为1-4%,盐酸普鲁卡因、三氯叔丁醇、盐酸利多卡的浓度可以分别为1-3%。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任选包含用以增加药物活性组分药效的免疫佐剂。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疫苗佐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以佐剂材料所分类的一种或多种:无机佐剂、合成佐剂、油/乳佐剂、生物佐剂,也可以是包括以佐剂尺寸所分类的微粒佐剂、或/和分子佐剂。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无机佐剂”是指基于无机物的佐剂(例如矿物质盐);术语“合成佐剂”是指基于合成物的佐剂(例如双链多聚核苷酸);术语“油/乳佐剂”是指基于油或/和乳化物的佐剂(例如弗式佐剂、MF59);术语“生物佐剂”是指基于生物来源的佐剂(例如微生物、细菌、病毒、它们的佐剂成分(DNA、蛋白质、多肽片断、等等)及其类似物);术语“微粒佐剂”是指微粒形式的佐剂(例如脂质体微粒佐剂);术语“分子佐剂”是指微粒形式以外的分子形式的佐剂(例如TLR9激动剂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脱氧寡核苷酸(CpG ODN))。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疫苗佐剂优选为选自分子量大于5000的大分子佐剂、尺寸大于1nm的微粒佐剂及它们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微粒佐剂包括佐剂微粒和佐剂化微粒。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微粒”是指所有能以局部给药方式进入身体局部(例如病变组织)內的微小粒子,其尺寸在1nm-100μm之间;术语“佐剂微粒”是指起佐剂作用的物质本身具有微粒形式的一类微粒佐剂;术语“佐剂化微粒”是指起佐剂作用的主要物质本身不具有微粒形式但被固定在微粒载体上的一类微粒佐剂。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佐剂微粒包括以下组的一种或多种:佐剂固体微粒、佐剂半固体微粒、佐剂脂质微粒。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佐剂半固体微粒可以是包括例如生物微粒,其中所述生物微粒可以是包括例如以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分枝杆菌、百日咳杆菌、内毒素、细菌提取物、磷脂酶G(PLG)、病毒样颗粒(VLP)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佐剂脂质微粒例如可以是包括例如乳剂微粒,其中所述乳剂微粒可以是包括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以下组的一种或多种:MF59、AS02、MPL、QS21、W805EC、ISA-51、ISA-720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佐剂化微粒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组的一种或多种:固定在微粒载体(例如纳米金刚石)上的细胞因子、独特抗原构架、多肽(例如CpG ODN)、热休克蛋白、白细胞介素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大分子佐剂包括生物大分子免疫刺激剂,其中所述生物免疫剌激剂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热休克蛋白。
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所述疫苗佐剂例如可以是包括由一种以上的多种疫苗佐剂组成的联合疫苗佐剂,其中所述联合疫苗佐剂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组:氢氧化铝微粒和CpG ODN、氢氧化铝微粒和MPL、AS04(LPS衍生物、单磷脂酰脂质A和铝佐剂)、AS03(维生素E、角鲨烯和吐温-80)等。
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如果存在,免疫佐剂的浓度例如为0.01-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局部给药液体制剂。该液体制剂可以是通过将组合物组分分散在分散介质中而形成的。所述分散介质包括溶媒,优选在药学上适宜的亲水溶媒。术语“亲水溶媒”是指具有亲水性的溶媒,其包括例如水、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或者包含水和水可混溶性有机溶剂的溶媒系统。
以本发明组合物的液体制剂(例如注射剂)为例,其可按照以下方法来制备。
方法一:如果组合物中所含药物、微粒载体以及任选存在的其他添加剂(例如金属盐、其它增效剂、止痛剂、赋形剂等)的所需浓度均在水溶或水可分散的浓度范围内时,则将这些原料直接加入注射用水即可获得相应的液体制剂。
方法二:如果组合物中所含药物、微粒载体以及任选存在的其他添加剂(例如金属盐、其它增效剂、止痛剂、赋形剂等)的所需浓度有不在水溶或水可分散的浓度范围内时,则将这些原料溶于或分散于所有组合物组分均可在所需浓度下溶解或分散的溶媒(例如含水可混溶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即可获得相应的液体制剂。
方法三:首先制备(例如通过上述方法)含全部组份的液体,再将其制备(例如通过冻干工艺)为干粉,使用前将该干粉与不含任何组份的溶媒(例如注射用水或含水可混溶有机溶剂的溶媒)混合形成组合物液体制剂。
方法四:首先制备(例如通过上述方法)含部份组份的液体,再将其制备(例如通过冻干工艺)为干粉,使用前将该干粉与含有另外部份组份的液体(例如水溶液或含水可混溶有机溶剂的溶液)混合形成组合物液体制剂。
以本发明组合物的气态制剂(例如喷雾剂)的母液为例,其制备方法可参考上述组合物液体制剂制备方法,通过在上述液体制剂的制备中加入以下一种或多种赋形剂来制备:甘油、聚山梨酯-80、苯扎氯铵、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以本发明组合物的半固体制剂(例如栓剂)为例,其制备方法可参考上述组合物液体制剂制备方法,通过在上述液体制剂的制备中加入以下一种或多种赋形剂来制备:棉籽油、杏仁油、橄榄油、青篙油、薄荷脑、冰片、增溶乳化剂、甘油等。
按上述这些方法的原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具体方法制备多种包含本发明组合物的局部给药制剂。例如,本发明的医用制剂中的变化包括: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钠米载体,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金属盐,含不同种类和浓度的其他添加剂(例如其它有效药物、止痛剂、增活剂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组合物为冻干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还提供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所述应用中该药物组合物局部给药至所述局部病变靶区。本发明的应用既包括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病变细胞的直接作用,也包括其在抗药性逆转方面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其还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包含局部病变的疾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由此需要的个体局部靶区给药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局部病变”是指在动物身体局部部位原生或继生的病变。术语“局部部位”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器官中的局部:分泌系统所在的分泌器官、血液循环系统所在的心血管器官、皮肤等。局部病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实体肿瘤、非瘤肿大、局部炎症和分泌腺分泌功能异常。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肿瘤”是指实体肿瘤,其包括恶性实体肿瘤和非恶性实体肿瘤。所述恶性肿瘤包括例如乳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肝癌、肺癌、肠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喉癌、睾丸癌、阴道癌、子宫癌、卵巢癌等。所述非恶性瘤包括例如乳腺瘤、胰腺瘤、甲状腺瘤、前列腺瘤、肝瘤、肺瘤、肠瘤、口腔瘤、食道瘤、胃瘤、鼻咽瘤、喉瘤、睾丸瘤、阴道瘤、子宫瘤、输卵管瘤、卵巢瘤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非瘤肿大”包括实体肿瘤以外的肿大,包括例如增生(例如乳腺、胰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前列腺等的增生)、囊肿(例如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的囊肿)、结节(例如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的结节)、异常静脉团(例如痔疮等)、局部炎症发肿、微生物感染发肿。所述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局部炎症”是指局部部位的非瘤性发炎,包括例如变质性炎(alterative inflammation)、渗出性炎(exudative inflammation)和增生性炎。分泌腺器官的发炎包括例如乳腺炎、胰腺炎、甲状腺炎、前列腺炎、肝炎、肺炎、肠炎、口腔炎、咽炎、食道炎、胃炎、胃溃疡、鼻炎、鼻窦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阴道炎、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分泌腺分泌功能异常”包括分泌腺功能亢进症和分泌腺功能减退症。其中,术语“分泌腺功能亢进症”是指分泌细胞功能过分活跃则激素合成增加分泌也增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术语“分泌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分泌细胞功能下降或某种特有的酶缺少使激素合成减少并分泌减少,例如甲状腺功能減退症、胰岛功能減退症(糖尿病之一种)等。术语“激素”是指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体液的化学信息物质,其包括类固醇激素(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氨基酸衍生物激素(例如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肽与蛋白质激素(例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胰岛素、降钙素等)、脂肪酸衍生物激素(例如前列腺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相关疾病包括分泌疾病。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分泌腺”是指由腺细胞或腺细胞群组成的、执行分泌功能(secretion)的结构,其包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术语“分泌疾病”是指原生或继生在分泌腺或分泌腺所在的组织、器官的病变,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肿瘤、非瘤肿大、分泌功能异常。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局部病变相关疾病包括皮肤病。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术语“皮肤病”是指原生或继生在皮肤或皮肤附属器官的病变,其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合适者,包括肿瘤、非瘤肿大、局部炎症等,例如可以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皮肤癌、皮肤非恶性肿瘤、病毒性皮肤病(例如疱疹、疣、风疹、手足口病)、细菌性皮肤病(例如脓疱病、疖、麻风)、真菌性皮肤病(例如各种癣)、动物引起的皮肤病(例如疥疮、螨皮炎、隐翅虫皮炎、虱病、虫螯伤或咬伤)、性传播疾病(例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例如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物理性皮肤病(例如日光性皮肤病、冻疮、鸡眼、手足皲裂、压疮)、结缔组织疾病(例如红斑狼疮)、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例如文身、雀斑、色素痣、各种斑)、皮肤附属器疾病(例如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斑秃、秃发、多汗症及臭汗症)。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术语“局部给药”是指主要利用外源方式(例如注射、植入、灌注、喷出、滴入、插入或其他方式)将药物递送至接近或相邻局部病变、与局部病变部位邻近或直接相邻、在局部病变周边或与局部病变接触、或者局部病变内部的身体部位。术语“局部给药剂型”是指可局部给药的剂型。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局部给药靶向局部病变靶区。术语“靶”是指局部病变,“靶区”是指局部病变所在的区域。例如,当病变为实体肿瘤时,靶为肿瘤,靶区为瘤区(例如瘤体、或瘤体和瘤体周边);当病变为非瘤肿大时,靶为肿块,靶区为肿大区(例如增生、囊肿、结节等病变处、或病变处和病变处周边);当病变为局部炎症时,靶区为发炎区(例如发炎肿块或/和药物可达肿块的周边);当病变为分泌异常时,靶为分泌异常的分泌腺,靶区则为包含这些异常分泌腺的组织或器官或/及其周边。例如,胰岛素分泌异常时,靶即为胰岛,靶区则为胰岛或/和周边。当疾病为皮肤病时,靶即为皮肤或皮肤附属器官的病变,靶区则为该病变区或/和周边。
本发明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医用制剂还可与其它介入疗法(例如经动脉导管灌注/拴塞)、全身化疗、免疫疗法、光动力疗法、声动力疗法、加热疗法、物理消融法(例如射频、微波、激光、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纳米刀、氩氦刀等消融)、手术干预或此类疗法的组合相组合施用,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基于在下文中更详细描述的研究,尽管具体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本发明的组合物显示出促进哺乳动物局部病变所在组织的相关结构(例如病变组织、病变细胞及参与构成它们的任一结构)的更为有效的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更好药学效果。
实施例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有的实验均依照相关规定在细胞或实验动物上进行。如无特殊说明,所有实验均按常规方法进行。
以下具体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部分试剂列于表1中。
表1
此外,以下生物提取物由西安瑞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虫草多糖、猪苓多糖、猴头茹多糖、海藻硒多糖、香菇硒多糖、螺旋藻多糖、复合真菌多糖、三七总皂苷(纯度>80%)、人参提取物(人参总皂苷含量≥80%)、茶多酚(纯度>98%)、苹果多酚(纯度>98%)、蜂胶黄酮(纯度>98%)、葛根黄酮(纯度>98%)、枳实黄酮(纯度>98%)等等。
实施例1:组合物的制备
1、组合物液体的制备
使用前述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的本发明的部分组合物液体列于表2。
表2
*:在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所用醇类溶剂为乙醇、PEG300和丙二醇的共用,它们的浓度比(%浓度:%浓度:%浓度)为1:1:1。例如,一个含75%醇类溶剂的溶液中,乙醇、PEG300和丙二醇的浓度可以分别是25%、25%和25%。
具体而言,例如,当药物1和药物2为同一药物时,以最终10ml组合物液体体积计,在室温下,按照表2所示的量量取相应的药物和微粒载体干粉,加入适当溶媒(如注射用水或含65%醇类溶剂的溶媒),在超声条件下震荡15分钟溶解和复合,然后将任选存在的其他成分干粉(如以下之一种或多种:亚铁化合物、亚叶酸类似物、聚乙烯吡咯酮)加入进行溶解,再将溶媒加入至总体积10ml,混合均匀后分装为2ml/瓶备用,制得组合物液体。
又例如,当药物1和药物2不为同一药物时,以最终10ml组合物液体体积计,在室温下,按照表2所示的量量取相应的药物2和微粒载体干粉,加入适当溶媒(如注射用水或含65%醇类溶剂的溶媒),在超声条件下震荡15分钟溶解和复合,然后将所示量的药物1以及任选存在的其他成分干粉(如以下之一种或多种:亚铁化合物、亚叶酸类似物、聚乙烯吡咯酮)加入进行溶解,再将溶媒加入至总体积10ml,混合均匀后分装为2ml/瓶备用,制得组合物液体。
为了保证组合物的组成稳定性,除可以加入相关稳定剂以外,还可将药物1、药物2-微粒载体复合物、以及任选存在的其他成分(如上述化合物)以固态(例如冻干粉)或/和液态形式分别储放,在应用前混合均匀使用。
2、冻干制剂的制备
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制备,既可以将药物单独制成冻干制剂、临用前再与包含微粒载体或含其它添加剂的复溶液混合复溶制成,也可以将药物、微粒载体与添加剂制成冻干制剂、临用前再与注射用水混合复溶制成,还可以将药物与部分添加剂制成冻干制剂、临用前再与含微粒载体的复溶液混合复溶制成。
冻干制剂的制备,例如,称取3g亚甲蓝加入60ml注射用水中溶解,形成5%亚甲蓝溶液,经0.22um微孔膜过滤,再以每支2ml的液装量灌装在7ml容量小瓶中,再经冷冻干燥、压塞和轧盖,即得到注射用亚甲蓝冻干粉针制剂。
上述冷冻干燥的优选工艺条件如下。预冻条件:在预冻温度-45℃保持4小时,样品溶液完全冻实。升华干燥条件:升华干燥阶段的升温速率为0.1℃/分钟、且升至-15℃时至少保持10小时,水分基本升华完全,且无喷瓶现象发生。解吸附干燥条件:在解吸附干燥阶段,于30℃保持6小时,样品水分能控制在3%以下。
上述亚甲蓝冻干粉针制剂的外观均为类白色疏松块状物,其在室温下以注射用水复溶至2ml时溶解性均小于20秒,复溶后亚甲蓝含量(固装量)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亚甲蓝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为液装含量的97-103%之间,其他各项指标也均符合冻干制剂的相关规定。
3、包封率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包封率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如下:变化相对量(例如亚甲蓝/纳米金刚石相对量(w/w)6:1至3:1之间)测定悬浮液中微粒载体与药物的包封率变化,选择最接近目标包封率(例如8.5%)的相对量(例如亚甲蓝/纳米金刚石相对量(w/w)5:1),根据欲配制的组合物总量(例如10ml包封率8.6的亚甲蓝/纳米金刚石组合)及前述相对量称量80%量的药物(例如0.85g亚甲蓝)和100%量的微粒载体(例如0.5g纳米金刚石),将称量的药物、微粒载体和定容9ml的水配制半成品,测定半成品包封率,据此计算达到目标包封率所需加入的药物量(0.14g亚甲蓝),加入该药物及定容10ml的水配制组合物悬浮液,测定组合物悬浮液包封率。
本实施例中,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如下:将药物与微粒载体按所需比例分散在溶媒中,完成吸附反应后将混合液进行离心分离,然后吸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药物特征吸收峰处检测,测得吸附后游离药物吸光值,与不同浓度药物对照品的吸光值的标准曲线对比,计算出微粒载体所载药物和微粒载体未载药物的量,从而计算出包封率。本实施例制备的部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液体的包封率列于表3。
表3
实施例2:动物实验
在本实施例中,以肿瘤为模型研究了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防治局部病灶疾病。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说明,皮下移植瘤和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动物试验按药管当局颁发的试验指南进行。
实验动物为体重约2.3-2.6kg的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按以下方法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1)麻醉(动物耳缘静脉注射3%苯巴比妥钠,30mg/kg);2)造模(胸壁右侧第二乳头乳垫下注射1mlV2细胞株肿瘤组织块悬液);3)成模筛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处出现10mm以上肿瘤及腋窝触及5mm以上肿大淋巴结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采用PEMS 3.2软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编制)随机区组为阴性对照组和若干个研究组,每组6只。观察给药期间动物活力、进食、体重及爪垫局部情况。试验期满处死动物后,取样检测爪垫肿瘤抑瘤率和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
肿瘤生长抑制率(本发明中简记为抑瘤率)计算公式如下:
抑瘤率(%)=(TW-CW)/CW×100%,其中TW为阳性对照组或研究组的平均瘤重;CW为阴性对照组的平均瘤重。
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检测方法如下:动物腘窝淋巴结经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制作的4μm厚度石蜡切片。再利用TUNEL凋亡试剂盒检测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计算公式如下:
AI=凋亡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研究组的基于抑瘤率的药效评价标准为:抑瘤率<40%为无效活性,抑瘤率≥40%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效活性。
研究组的基于凋亡指数的药效评价标准为:凋亡指数<5为无效活性,凋亡指数≥5并经方差分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为有效活性。
在以下实施例中,实验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μres ANOVA)分别对指标均数的组别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对各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进行比较。定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误(X±SEM)描述。当LEVENE方差齐性检验提示方差不齐时(P≤0.05),采用Mann-WhitneyΜ秩和检验(M-W法)比较组间差异。所有的统计分析,均在SPSS for Windows 13.0软件下完成。
1、原位瘤和淋巴结中的癌细胞的抑制
在一个实验中,造模成功后,采用PEMS 3.2软件随机区组,分为6个研究组(A、B、C、D、E、F组)和阴性对照组(G组)。A、B、C、D、E、F组所用药物分别为:2%亚甲蓝/1%纳米金刚石悬浊液、2%亚甲蓝/5%纳米金刚石悬浊液、2%亚甲蓝水溶液、2%5-Fu/1%纳米金刚石悬浊液、2%5-Fu/5%纳米金刚石悬浊液组和2%5-Fu注射液。各研究药物均为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用药量均为100mg药物/kg动物。分组当日给药,于爪垫肿瘤周围皮下四点注射。在第8日对动物进行安乐死,解剖后测定爪垫肿瘤重量和检测腘窝淋巴结细胞,并计算爪垫肿瘤抑制率和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表4给出结果。
表4
在表4中,A、B、D、E组的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与G组相比,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按照现有技术的教导,纳米炭具有淋巴靶向性,腘窝淋巴结抑制率应当随包封率下降而下降。出乎意料的是,A组的包封率比B组下降400%以上,然而A组的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与B组相比的下降並无统计学意义。D组和E组的比较,也显示出类似结果。
在表4中,A、B、D、E组的爪垫肿瘤抑瘤率与G组相比,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按照现有技术的教导,纳米碳又是缓释载体,爪垫肿瘤抑瘤率应当随包封率下降而下降。出乎意料的是,A组的包封率比B组下降400%以上,然而A组的爪垫肿瘤抑瘤率与B组相比却显著上升。D组和E组的比较,也显示出类似结果。
通常认为,药载组合物通过缓慢释放化疗药物,避免了化疗药物瞬时高浓度的毒性作用(例如注射部位溃烂、体重减小等),有利于安全性提高。这也是现有技术要求药载组合物有一个尽可能高的包封率(例如包封率不得小于80%)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上述动物实验中的观察却出人意料。
A、B两组所用组合物的包封率相差400%以上。在实验中,两组动物每次给药后注射部位均皮肤完整,活动力变化均不明显,进食均在轻微减少后短时(4h内)恢复,爪垫局部均未观察到强烈刺激反应,实验期间动物体重的变化均在20%以内且无死亡。总之,两组用药的安全性并无明显不同。
2、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研究
在一个实验中,建模成功后的动物分为经口喂药、腹腔注射、瘤内注射3个系列。每个系列分设阴性对照组和2个研究组。阴性对照组用药生理盐水。研究用药的包封率相同,分别为2%亚甲蓝/1%纳米金刚石悬浊液、2%亚甲蓝/5%纳米金刚石悬浊液。各研究药物均为按实施例一的方法制备,所用溶媒为注射用水,用药量均为100mg亚甲蓝/kg动物。分组当日给药,于爪垫肿瘤周围皮下四点注射。在第8日对动物进行安乐死,解剖后测定爪垫肿瘤重量和检测腘窝淋巴结细胞,并计算爪垫肿瘤抑制率和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表5给出结果。
表5
表5中,经口给药和腹腔注射瘤周注射各组均观察不到有效活性(抑瘤率<40%,凋亡指数<5),而且不同包封率组(D、E组比较;G、H组比较)之间的抑瘤率和凋亡指数区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瘤内注射的A、B组显示出有效活性(抑瘤率>40%,凋亡指数>5)。且瘤内注射不同包封率组(A、B组)的抑瘤率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原因不详,亚甲蓝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药学行为:瘤内注射与低包封率共用可产生针对原位瘤和淋巴结中癌细胞的有效活性。
3、药物总浓度研究
在一个实验中。研究组(A、B、C组)用药分别为1%亚甲蓝/2%纳米金刚石悬浊液、2%亚甲蓝/2%纳米金刚石悬浊液、4%亚甲蓝/2%纳米金刚石悬浊液。各研究药物均为按实施例一的方法制备,所用溶媒为注射用水,用药量均为100mg亚甲蓝/kg动物。阴性对照组(D组)用药生理盐水。分组当日给药,于爪垫肿瘤周围皮下四点注射。在第8日对动物进行安乐死,解剖后测定爪垫肿瘤重量和检测腘窝淋巴结细胞,并计算爪垫肿瘤抑制率和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表6给出结果。
表6
在表5中,A、B、C组的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指数与D组相比,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同一浓度(2%)纳米金刚石与不同浓度(1%、2%、4%)亚甲蓝的组合物显示出对腘窝淋巴结细胞凋亡的有效活性。对爪垫肿瘤抑瘤率进行的比较,A、B、C组之间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1%亚甲蓝/2%纳米金刚石悬浊液未显示出对爪垫肿瘤的有效活性。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的药物总浓度为大于或等于2%(W/V)、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4%(W/V)。
在其它荷瘤动物试验、以及使用本发明的其它类似组合物(例如表2或表3中的组合物)实验时,也可以观察到与上述类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哺乳动物局部病变相关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微粒载体、微粒载体所载药物和微粒载体未载药物,且其包封率小于30%,优选为0.5-20%,更优选为0.5-10%或0.5-5%,其中所述包封率如下计算:
2.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抗肿瘤药物、抗非瘤肿大药物、抗局部发炎药物、抗分泌腺功能异常药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化学消融剂、光敏剂、免疫药物,所述药物可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色素、非甾体抗炎化合物、喹啉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包括以下之一种或多种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选自具有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结构的活性生物提取物及其类似物:苷、多酚、多糖、萜类、黄酮。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微粒载体包括有机材料载体、无机材料载体以及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无机材料载体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氢氧化铝微粒、磷酸钙微粒、磷酸铝微粒、硫酸铝微粒、纳米碳粒子、碳纳米管、富勒烯、纳米金刚石、纳米碳点及其衍生物。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为可局部用药的液体制剂、固体制剂或者气体制剂的液体原液,其中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药物的总浓度为2-15%w/v、优选为3-12%w/v或4-12%,而所述微粒载体的浓度为0.1-10%、优选为0.3-8%w/v或0.5-8%。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含用以增强药效的多价金属盐,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盐优选为选自以下之一种或多种的金属盐:铁盐、铜盐、锌盐、锰盐、铝盐,优选为铁盐和铜盐,更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亚铁盐:二氯化铁、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还包含靶向剂,其中所述靶向剂包括靶向化合物、靶向抗体或它们的组合,优选为选自靶向化合物,更优选为选自以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叶酸、透明质酸、转铁蛋白及其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为冻干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局部病变为实体肿瘤、非瘤肿大、局部炎症、分泌腺功能异常。
CN201710223970.1A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686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3970.1A CN108686217A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23970.1A CN108686217A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86217A true CN108686217A (zh) 2018-10-23

Family

ID=6384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3970.1A Pending CN108686217A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8621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3184A (zh) * 2018-11-08 2019-02-22 大连工业大学 牛肉汤中纳米锌离子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9464559A (zh) * 2018-10-26 2019-03-15 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贴膏剂
CN110741854A (zh) * 2019-11-12 2020-02-04 西南大学 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
CN112472624A (zh) * 2020-11-23 2021-03-12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的透明质酸纳米磷酸钙负载叶酸载体、制备方法及化妆品
CN114288278A (zh) * 2021-11-19 2022-04-08 浙江大学 一种载药微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767722A (zh) * 2022-05-05 2022-07-22 郑州大学 一种药碳点修饰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174812A1 (zh) * 2021-02-18 2022-08-25 成都夸常奥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免疫球蛋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4159A1 (en) * 2003-04-23 2004-10-28 Tadamasa Fujimura Carrier of a diamond fine particle for immobilizing virus
CN101461944A (zh) * 2009-01-09 2009-06-2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磁性聚丙烯酸改性碳纳米管药物载体
CN104055736A (zh) * 2014-07-08 2014-09-24 安徽医科大学 包封纳米铝的载体及其应用
CN105920303A (zh) * 2016-06-01 2016-09-07 朱国平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4159A1 (en) * 2003-04-23 2004-10-28 Tadamasa Fujimura Carrier of a diamond fine particle for immobilizing virus
CN101461944A (zh) * 2009-01-09 2009-06-24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磁性聚丙烯酸改性碳纳米管药物载体
CN104055736A (zh) * 2014-07-08 2014-09-24 安徽医科大学 包封纳米铝的载体及其应用
CN105920303A (zh) * 2016-06-01 2016-09-07 朱国平 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保法主编: "《肿瘤介入化学免疫治疗学》", 30 September 2014 *
周建平等: "现代药剂学研究新进展",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周立君: "以Akt为靶标的奎宁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2015第八届世界癌症大会会刊》 *
张毅: "非甾体类抗炎药aspirin、sulindac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及其机制的研究", 《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
杨颖: "《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合成及其应用》", 31 August 2013 *
许鹏: "《肿瘤中医食疗集荟》", 31 January 2006 *
赖百塘: "亚甲蓝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药学杂志》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4559A (zh) * 2018-10-26 2019-03-15 杭州仁德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贴膏剂
CN109363184A (zh) * 2018-11-08 2019-02-22 大连工业大学 牛肉汤中纳米锌离子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10741854A (zh) * 2019-11-12 2020-02-04 西南大学 一种降低患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
CN110741854B (zh) * 2019-11-12 2021-10-26 西南大学 一种降低柑橘黄龙病病原菌CLas含量的方法
CN112472624A (zh) * 2020-11-23 2021-03-12 湖南御家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非晶的透明质酸纳米磷酸钙负载叶酸载体、制备方法及化妆品
WO2022174812A1 (zh) * 2021-02-18 2022-08-25 成都夸常奥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免疫球蛋白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288278A (zh) * 2021-11-19 2022-04-08 浙江大学 一种载药微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88278B (zh) * 2021-11-19 2023-12-05 浙江大学 一种载药微藻、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767722A (zh) * 2022-05-05 2022-07-22 郑州大学 一种药碳点修饰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67722B (zh) * 2022-05-05 2023-06-20 郑州大学 一种药碳点修饰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6217A (zh) 一种包含药物和微粒载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Ji et al. Naringenin-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controlled delivery, cellular uptake, and 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Kumar et al. A review on phytosomes: novel approach for herbal phytochemicals
SreeHarsha et al. Graphene-based hybrid nanoparticle of doxorubicin for cancer chemotherapy
Adlravan et al. Potential activity of free and PLGA/PEG nanoencapsulated nasturtium officinale extract in inducing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 human lung carcinoma A549 cells
CN108685927A (zh) 包含亚甲蓝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Di Martino et al. Recent progress on curcumin-based therapeutics: a patent review (2012-2016). Part I: curcumin
Arunraj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urcumin nanospheres
Mai et al. Designing intelligent nano-bomb with on-demand site-specific drug burst release to synergize with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cancer ablation
Anwar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herbal combination nanomedicine for cancer: delivery technology and therapeutic outcomes
Nagar Phytosomes: A novel drug delivery for herbal extracts
CN102935068B (zh) 一种包载水溶性药物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Karpuz et al. Liposomes and phytosomes for phytoconstituents
Zheng et al. The combin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spires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review on nanotechnology in TCM-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Teaima et al. Efficacy of pomegranate extract loade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transdermal emulgel against Ehrlich ascites carcinoma
Saraf et al. Advancements and avenues in nanophytomedicines for better pharmacological responses
Wang et al. Status and prospect of novel treatment options toward alveolar and cystic echinococcosis
CN108686216A (zh) 包含化学消融剂和生物活性多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997943B (zh) 一种人血清白蛋白负载喜树碱类药物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86215A (zh) 包含化学消融剂、生物活性成分和疫苗佐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hen et al. Microneedle‐Assisted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2D Bimetall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Based Cascade Biocatalysts for Enhanced Catalytic Therapy of Melanoma
Li et al. Carrier-free nanoplatforms from natural plants for enhanced bioactivity
Tafish et al. Carvacrol-Loaded Phytosomes for Enhanced Wound Healing: Molecular Docking, Formulation, DoE-Aided Optimization, and in vitro/in vivo Evaluation
CN108685944A (zh) 包含活体染料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685926A (zh) 包含化学消融剂和生物活性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