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0614B -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0614B
CN108660614B CN201810495403.6A CN201810495403A CN108660614B CN 108660614 B CN108660614 B CN 108660614B CN 201810495403 A CN201810495403 A CN 201810495403A CN 108660614 B CN108660614 B CN 108660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mixed solution
porous film
preparation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54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0614A (zh
Inventor
王勇
张迪
杨静晖
祁晓东
黄婷
张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4954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0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60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0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0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0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04H1/72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by electro-spin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4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rtain kinds of fibres insofar as this use has no preponderant influence o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fleece
    • D04H1/4326Condensation or reaction polymers
    • D04H1/435Polyesters

Abstract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涉及废水处理领域。该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反应条件温和、设备通用,具备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另外,上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处理,使得其所制备出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具备吸油量大的优点,进而使得上述聚乳酸多孔薄膜对含油废水处理表现出较佳的净化效果。因此,上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是主要的有害工业废水之一,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的生产规模大,排出的废水多、对环境的污染最大,因此,为保护环境必须对含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静电纺丝薄膜是对含油废水进行处理最常用的手段,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薄膜(产品)的吸油量小(净化处理效果差),且工艺相对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并且其所制备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吸油量大,对含油废水具有较佳的净化处理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其吸油量大,对含油废水具有较佳的净化处理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8-9:0.5-1.5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
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质量分数为6-12%的第一混合溶液;
将0-1.8g的氧化铁溶解在0.5-1.5mL的含氨基的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
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根据上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反应条件温和、设备通用,具备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另外,上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处理,使得其所制备出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具备吸油量大的优点,进而使得上述聚乳酸多孔薄膜对含油废水处理表现出较佳的净化效果。因此,上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试验例中不同聚乳酸纤维薄膜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试验例中不同聚乳酸纤维薄膜的吸油量柱状图;
图3为本发明试验例中甘氨酸含量为0.5mL时,对应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吸附剂循环使用次数和吸附量的柱状图;
图4为本发明试验例中甘氨酸含量为1.0mL时,对应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吸附剂循环使用次数和吸附量的柱状图;
图5为本发明试验例中甘氨酸含量为1.5mL时,对应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吸附剂循环使用次数和吸附量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S1、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8-9:0.5-1.5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之所以对混合溶剂的成分进行限定是因为通过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8-9:0.5-1.5的体积比混合配置成的混合溶剂非常有利于聚乳酸的溶解,从而有助于步骤2(S2)中形成质量分数为6-12%的第一混合溶液。
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在配制混合溶剂时,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9:1。
S2、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质量分数为6-12%的第一混合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之所以采用聚乳酸作为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的溶质基体,是聚乳酸不但环保、化学性能稳定,而且本身属于亲水亲油两亲性的物质,易于改性表现出亲油疏水性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混合溶液中聚乳酸的质量分数为10%。
S3、将0-1.8g的氧化铁溶解在0.5-1.5mL的含氨基的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之所以将氧化铁溶解于含氨基的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中,是为了通过络合作用形成络合物,从而有助于含有该络合物的第二混合溶液在于含有聚乳酸的第一混合溶液混合时,能够促使该络合物与聚乳酸分子更容易结合,进而形成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纤维薄膜。
进一步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氧化铁的质量为0.15g,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的质量为1.0mL。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中,之所以对氧化铁、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以及第一混合溶液中聚乳酸进行量化限定,是因为这三种物质及其比例关系,有助于聚乳酸的改性,从而使最终薄膜表面表现出良好的亲油疏水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为甘氨酸。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它实施当中,并不仅限于甘氨酸这一种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其还可以是其它含氨基的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
S4、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得到稳定的第三混合溶液,并实现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的充分反应(第二混合溶液中络合物与第一混合溶液中聚乳酸分子的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当中,在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0.5-1.5h的超声处理,并且优选的超声处理时间为1h。
S5、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
进一步地,在进行静电纺丝时,对应的静电电压为10.78-15.65kV。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对静电纺丝的静电电压参数进行限定,是因为静电电压为10.78~15.65kV的条件下,聚乳酸能在静电纺丝机上连续且稳定的出丝,并促进溶剂在静电纺过程中的挥发,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最终聚乳酸多孔薄膜形成多孔结构,进而提升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吸油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根据上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纤维上孔洞分布均匀,纳米氧化铁颗粒分布均匀,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9:1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10%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将0.15g的氧化铁溶解在1.0mL的甘氨酸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1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5.65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9:1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10%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将0.15g的氧化铁溶解在0.5mL的甘氨酸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1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5.65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9:1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10%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将0.15g的氧化铁溶解在1.5mL的甘氨酸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1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5.65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8:0.5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6%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将1.8g的氧化铁溶解在1.0mL的甘氨酸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1.5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0.78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9:1.5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12%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将0.15g的氧化铁溶解在1.0mL的甘氨酸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进一步地,对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0.5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5.65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首先,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9:1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进而将聚乳酸加入混合溶剂中,形成聚乳酸质量分数为10%的第一混合溶液。
其次,对第一混合溶液和1.0mL的甘氨酸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其中,具体的混合过程包括:将第一混合溶液和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1h的超声处理。
最后,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机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电压为15.65kV。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该聚乳酸多孔薄膜是由本实施例介绍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试验例
为了证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例以实施例1-3的聚乳酸多孔薄膜为样本例,并设定甘氨酸含量为0时对应的聚乳酸纤维薄膜为空白对照组进行试验表征和测试分析,具体结果如图1-5:
图1为不同聚乳酸纤维薄膜(即,聚乳酸多孔薄膜)的扫描电镜图,从左到右,依次为甘氨酸含量为0、0.5mL、1.0mL、1.5mL时,对应的聚乳酸纤维薄膜的扫描电镜图(也就是说,图1的最左侧图示为空白对照组的SEM,即就是纯聚乳酸纤维薄膜的SEM);从图1可以看出,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经过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上的纤维孔洞和附着于孔洞上的纳米氧化颗粒分布非常均匀,而根据本技术领域的公知常识可推知,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由于其结构特征可以决定它们具有较大的疏水亲油性。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探究试验例中的不同样本的吸油性能,本试验例进行了对应的吸油量的测试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吸附机油和硅油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进一步地,结合图3、图4和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性后的聚乳酸纤维薄膜均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其在循环吸油十次后依旧有较好的吸附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不但工艺简单,而且反应条件温和、设备通用,具备制备成本低的优点;另外,上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处理,使得其所制备出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具备吸油量大的优点,进而使得上述聚乳酸多孔薄膜对含油废水处理表现出较佳的净化效果。因此,上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二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照8-9:0.5-1.5的体积比配制成混合溶剂;
将聚乳酸加入所述混合溶剂中,形成质量分数为6-12%的第一混合溶液;
将0.15g的氧化铁溶解在1.0mL的含氨基的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溶液;
将第三混合溶液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配制所述混合溶剂时,所述二氯甲烷和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所述聚乳酸的质量分数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包括: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和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添加到一起进行震荡后,再进行0.5-1.5h的超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超声处理时,超声处理时间为1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静电纺丝时,对应的静电电压为10.78-15.65kV。
7.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多孔薄膜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1810495403.6A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660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5403.6A CN108660614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5403.6A CN108660614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0614A CN108660614A (zh) 2018-10-16
CN108660614B true CN108660614B (zh) 2020-04-03

Family

ID=63777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5403.6A Active CN108660614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6061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9732A (zh) * 2007-03-30 2010-03-24 帝人株式会社 聚乳酸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纤维
JP2012056819A (ja) * 2010-09-10 2012-03-22 Sakai Ovex Co Ltd 溶出制御体および水溶性物質の溶出制御方法
CN102741317A (zh) * 2009-12-29 2012-10-17 株式会社三养生物制药 蛋白,多肽或肽药物递送用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及蛋白,多肽或肽药物的缓释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5177A (zh) * 2014-05-29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植物精油的疏水性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10957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增强的水凝胶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43260A (zh) * 2017-06-16 2017-10-1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超疏水聚偏氟乙烯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829A (zh) * 2017-07-18 2017-11-03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阴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6902378U (zh) * 2017-03-08 2018-01-19 杭州安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由纳米连续多孔结构的聚乳酸纤维构成的薄膜
CN107999039A (zh) * 2017-12-06 2018-05-08 苏州大学 一种PLA-TPs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8706A1 (en) * 2003-06-13 2006-08-24 Mitsuaki Kobayashi Thermally activatable removable adhesive tap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9732A (zh) * 2007-03-30 2010-03-24 帝人株式会社 聚乳酸组合物及由其形成的纤维
CN102741317A (zh) * 2009-12-29 2012-10-17 株式会社三养生物制药 蛋白,多肽或肽药物递送用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及蛋白,多肽或肽药物的缓释型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2012056819A (ja) * 2010-09-10 2012-03-22 Sakai Ovex Co Ltd 溶出制御体および水溶性物質の溶出制御方法
CN104005177A (zh) * 2014-05-29 2014-08-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含植物精油的疏水性纳米纤维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10957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纤维增强的水凝胶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902378U (zh) * 2017-03-08 2018-01-19 杭州安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由纳米连续多孔结构的聚乳酸纤维构成的薄膜
CN107243260A (zh) * 2017-06-16 2017-10-13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超疏水聚偏氟乙烯油水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8829A (zh) * 2017-07-18 2017-11-03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阴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的聚乳酸多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7999039A (zh) * 2017-12-06 2018-05-08 苏州大学 一种PLA-TPs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0614A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opajärvi et al. Lead adsorption with sulfonated wheat pulp nanocelluloses
Zhou et al. Adsorption of fluoride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La3+-impregnated cross-linked gelatin
Zhang et al. One-step 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ized poly (l-lactide) porous fibers by electrospinning and the adsorption/separation abilities
Duraikkannu et al. A review on phase-inversion technique-based polymer microsphere fabrication
EP2271419B1 (de) Verfahren zur stofftrennung unter verwendung einer cellulosehydrat-membran in der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Nandi et al. A dipeptide‐based superhydrogel: Removal of toxic dyes and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ste water
CN108660614B (zh) 一种聚乳酸多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2738A (zh) 一种多孔MnFe2O4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52571A (zh) 一种多孔胺化有机氟胶囊及其制法与应用
Eteba et al. Modified coal fly ash for textile dye removal from industrial wastewater
CN113292984B (zh) 具有CO2/双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Pickering乳状液及制备方法
CN108745320B (zh) 基于海水提铀的纳米明胶/聚合物复合纤维带的制备方法
Abdelmonem et al. Cellulose-embedded polyacrylonitrile/amidoxime for the removal of cadmium (II) from wastewater: Ad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proposed mechanism
CN105879837B (zh) 一种负载型脱氯剂的制备方法
CN109569500B (zh) 负载微生物的酸改性海泡石生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ldin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mino diacetic acid functionalized alginate beads for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from waste water: I. methylene blue cationic dye model
CN115558123B (zh) 一种印迹型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212277C (zh) 改性菌丝体水处理剂制备方法
KR20210093330A (ko) 플루오린화물 제거 공정
Liu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acidic and basic dyes by thiourea-modified nanocomposite aerogels based on nanofibrillated cellulose
CN113044952B (zh) 一种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活化单过氧硫酸氢盐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JP2000169828A (ja) 粉末状キレート捕捉材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該捕捉材を用いたイオン捕捉法
CN114210311A (zh) 一种锗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回收锗的方法
CN106607014A (zh) 一种高效吸附汞离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基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He et al. Mussel-inspired polydopamine-modified silk nanofibers as an eco-friendly and highly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cationic dy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