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9775A - 变频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9775A
CN108649775A CN201810545894.0A CN201810545894A CN108649775A CN 108649775 A CN108649775 A CN 108649775A CN 201810545894 A CN201810545894 A CN 201810545894A CN 108649775 A CN108649775 A CN 108649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ir
baffle
reactor
frequency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58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土金
韩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58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9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9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9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和空调器,变频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壳体上设置有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靠近出风口的一侧;电抗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电容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风扇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与壳体相连接,位于出风口处。本发明提供的变频器,散热器、电抗器、电容组件和风扇组件均设置在同一风道内,无需将电抗器安装在壳体外,从而不需要对电抗器单独的设置散热装置或安装装置,进而减小了变频器的整体体积。同时,电容组件和电抗器均位于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散热器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提高了电抗器和电容组件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变频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频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电抗器成本高、体积大且占用变频器大量的空间,为了减小变频器的体积,一般大功率通用变频器的电抗器采用外置连接方式,那么外部就需单独给电抗器设置安装装置和散热装置,变频器对外接线端子需预留安装位置,该种结构占宽度尺寸较大,变频器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电抗器连接线复杂、线的长度较长且成本高,另外,现有变频器单机讲究长宽高尺寸比例协调,宽度尺寸因考虑并机占的场地面积而偏小,风扇之间安装紧凑从而影响了风扇效率和安装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频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风道,壳体上设置有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散热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靠近出风口的一侧;电抗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电容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风扇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与壳体相连接,位于出风口处。
本发明提供的变频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风道,散热器、电抗器、电容组件和风扇组件均设置在同一风道内,无需将电抗器安装在壳体外,从而不需要对电抗器单独的设置散热装置或安装装置,进而减小了变频器的整体体积,同时整体体积的减小也使得风道路径相对较短,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风扇组件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处,用于使风由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流动。其中,电容组件和电抗器均位于靠近进风口的一侧,散热器设置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且电容组件和电抗器均位于散热器朝向进风口的一侧,因此风会优先通过电容组件和电抗器,再经过散热器散热,提高了电抗器和电容组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电容组件和电抗器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的变频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隔板,与底座相连接,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设置在容纳腔的一端,与隔板相连接,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挡板上;第二挡板,设置在容纳腔的另一端,与隔板相连接,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相对设置;其中,隔板、底座、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限定出风道。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底座、隔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隔板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端,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挡板上,由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因此进风口可以设置在第二挡板上和/或设置在底座的侧壁上,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底座和隔板共同限定出风道,进一步地,容纳腔为U型槽,隔板盖装在U型槽的与底壁相对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盖装在U型槽两端的开口上。当然,容纳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仅上端具有开口,此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底座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挡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挡板上,而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设置,因此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进而使得风能够由风道的一端流动至风道的另一端,也即风通过整个风道后排出,从而带走风道内更多的热量,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进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上;其中,沿第一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第二进风口靠近散热器的一端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风口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的设置增加了风道内的进风量,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优选地,第二进风口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口相对应的设置在安装腔的两个侧壁上,且两个第二进风口分别位于第一进风口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靠近电容组件设置和/或第二进风口靠近电抗器设置。
进一步地,沿第一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第二进风口靠近散热器的一端与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隙,也即第二进风口与散热器之间在第一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那么由第二进风口进入风道内的风必定经过散热器,保证了散热效果,避免了由第二进风口进入的风不经过散热器的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隔板包括:通风口,位于电容组件和散热器之间;电容过孔,与电容组件相对设置,电容组件能够穿过电容过孔;过线孔,设置在隔板上,与电抗器相对设置;安装部,设置在隔板上,散热器通过安装部安装在隔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隔板包括通风口、电容过孔、过线孔和安装部,其中,通风口设置在电容组件和散热器之间的位置,且通风口与出风口相连通,以使设置在隔板上侧的发热源,也即不在散热风道内的发热源,比如铜排等,通过风扇组件将热量经过风道导出壳体,进而降低壳体内的温度,也有利于安装在散热器上的发热源(比如IGBT模块)的散热;电容组件穿过电容过孔,大部分设置在风道内,利于电容组件的散热;过线孔与电抗器相连接,用于电抗器与铜排等的组件连接;散热器通过安装部安装在隔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座还包括:安装架,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抗器安装在安装架上;支撑件,设置在容纳腔内,分别与底座的底壁和隔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座上还设置有安装架和支撑件,安装架用于安装电抗器,进一步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分别与电抗器相对应设置。支撑件与底座和隔板相连接,用于支撑隔板。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密封板,设置在容纳腔的底壁上,用于密封风道;安装孔,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将变频器挂在其他结构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器为一体式散热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器可以为一个整体。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与电抗器之间;第二散热器,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与电容组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器由多个子散热器组成,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进而使得散热器加工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第一散热器位于出风口与电抗器之间,第二散热器位于出风口与电容组件之间,进而保证了进入风道内的风优先通过电抗器和电容组件,保证了电抗器和电容组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器的翅片比第二散热器的翅片稀疏,且沿第一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上,第一散热器比第二散热器短。
其中,二极管等发热量低些的元器件设置在第一散热器上,故可将第一散热器的翅片设计的稀疏些,一般地,电抗器体积较大,在电抗器后方的一定距离内存在死区,若第一散热器紧邻电抗器,则进入第一散热器的风量将会减少,从而影响第一散热器的散热,因此,将第一散热器设计的短一些,使得第一散热器与电抗器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利于减小风阻,在保证了电抗器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第一散热器及其上元器件的散热效果;第二散热器翅片密集,增加了第二散热器的散热面积,第二散热器位于电容组件和出风口之间,电容组件由多个电容构成,多个电容之间设置有间隙,风经过电容组件时的阻力较小,进而使得经过第二散热器的风量较大,提高了第二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散热器上一般安装发热量较大的发热源,将第二散热器设置在电容组件的后方,提高了第二散热器上的发热源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包括功率模块组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抗器为直流电抗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抗器为直流电抗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容组件包括多个电容,多个电容沿第一挡板至第二挡板方向呈多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容成多排设置,进一步地,多个电容沿第一挡板至第二挡板方向设置呈两排,成排设置的电容更加整齐、紧凑,有利于减小散热风道路径,对电容温升的均匀性和整体散热均具有很大的好处。
具体地,在组装变频器时,先将电抗器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上,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水平放置,并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通过安装部固定在隔板上,然后将安装有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隔板安装在底座上,进行固定,然后将电容逐个穿过电容过孔并固定在隔板上,之后将风扇组件固定在第一挡板上与出风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最后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底座连接并进行相应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出的变频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变频器,因此具有所述变频器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散热器安装在隔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安装在第一挡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后的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10进风口,100第一进风口,102第二进风口,12出风口,14底座,140安装架,142支撑件,144密封板,146安装孔,16隔板,160通风口,162电容过孔,164过线孔,166安装部,18第一挡板,19第二挡板,2散热器,20第一散热器,22第二散热器,3电抗器,4电容组件,5风扇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变频器和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风道,壳体1上设置有与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10和出风口12;散热器2,设置在风道内,位于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电抗器3,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2朝向进风口10的一侧;电容组件4,设置在风道内,位于散热器2朝向进风口10的一侧;风扇组件5,设置在风道内,与壳体1相连接,位于出风口12处。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变频器包括壳体1,壳体1具有风道,散热器2、电抗器3、电容组件4和风扇组件5均设置在同一风道内,无需将电抗器3安装在壳体1外,从而不需要对电抗器3单独的设置散热装置或安装装置,进而减小了变频器的整体体积,同时整体体积的减小也使得风道路径相对较短,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风扇组件5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12处,用于使风由进风口10向出风口12方向流动。其中,电容组件4和电抗器3均位于靠近进风口10的一侧,散热器2设置在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且电容组件4和电抗器3均位于散热器2朝向进风口10的一侧,因此风会优先通过电容组件4和电抗器3,再经过散热器2散热,提高了电抗器3和电容组件4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电容组件4和电抗器3并排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1包括:底座14,底座14包括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开口;隔板16,与底座14相连接,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18,设置在容纳腔的一端,与隔板16相连接,出风口12设置在第一挡板18上;第二挡板19,设置在容纳腔的另一端,与隔板16相连接,第二挡板19与第一挡板18相对设置;其中,隔板16、底座14、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限定出风道。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底座14、隔板16、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隔板16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分别设置在底座14的两端,出风口12设置在第一挡板18上,由于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相对设置,因此进风口10可以设置在第二挡板19上和/或设置在底座14的侧壁上,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与底座14和隔板16共同限定出风道,进一步地,容纳腔为U型槽,隔板16盖装在U型槽的与底壁相对应的开口上,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盖装在U型槽两端的开口上。当然,容纳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仅上端具有开口,此时第一挡板18和第二挡板19与底座1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进风口10包括:第一进风口100,设置在第二挡板19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进风口10包括第一进风口100,第一进风口100设置在第二挡板19上,而第一挡板18与第二挡板19相对设置,因此第一进风口100和出风口12相对设置,进而使得风能够由风道的一端流动至风道的另一端,也即风通过整个风道后排出,从而带走风道内更多的热量,进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进风口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102,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上;其中,沿第一进风口100至出风口12方向上第二进风口102靠近散热器2的一端与散热器2之间设置有间隙。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进风口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102,第二进风口102设置在容纳腔的侧壁上,第二进风口102的设置增加了风道内的进风量,进而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进风口102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口102相对应的设置在安装腔的两个侧壁上,且两个第二进风口102分别位于第一进风口100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102靠近电容组件4设置和/或第二进风口102靠近电抗器3设置。
进一步地,沿第一进风口100至出风口12方向上,第二进风口102靠近散热器2的一端与散热器2之间设置有间隙,也即第二进风口102与散热器2之间在第一进风口100至出风口12方向上有一定的距离,那么由第二进风口102进入风道内的风必定经过散热器2,保证了散热效果,避免了由第二进风口102进入的风不经过散热器2的情况的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隔板16包括:通风口160,位于电容组件4和散热器2之间;电容过孔162,与电容组件4相对设置,电容组件4能够穿过电容过孔162;过线孔164,设置在隔板16上,与电抗器3相对设置;安装部166,设置在隔板16上,散热器2通过安装部166安装在隔板16上。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隔板16包括通风口160、电容过孔162、过线孔164和安装部166,其中,通风口160设置在电容组件4和散热器2之间的位置,且通风口160与出风口12相连通,以使设置在隔板16上侧的发热源,也即不在散热风道内的发热源,比如铜排等,通过风扇组件5将热量经过风道导出壳体1,进而降低壳体1内的温度,也有利于安装在散热器2上的发热源(比如IGBT模块)的散热;电容组件4穿过电容过孔162,大部分设置在风道内,利于电容组件4的散热;过线孔164与电抗器3相连接,用于电抗器3与铜排等的组件连接;散热器2通过安装部166安装在隔板16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底座14还包括:安装架140,设置在容纳腔内,电抗器3安装在安装架140上;支撑件142,设置在容纳腔内,分别与底座14的底壁和隔板16相连接。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底座14上还设置有安装架140和支撑件142,安装架140用于安装电抗器3,进一步地,安装架140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分别与电抗器3相对应设置。支撑件142与底座14和隔板16相连接,用于支撑隔板16。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底座14还包括:密封板144,设置在容纳腔的底壁上,用于密封风道;安装孔146,设置在底座14上,用于将变频器挂在其他结构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器2为一体式散热器。
在该实施例中,散热器2可以为一个整体。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散热器2包括:第一散热器20,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12与电抗器3之间;第二散热器22,设置在风道内,位于出风口12与电容组件4之间。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散热器2由多个子散热器2组成,进一步地,散热器2包括第一散热器20和第二散热器22,进而使得散热器2加工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第一散热器20位于出风口12与电抗器3之间,第二散热器22位于出风口12与电容组件4之间,进而保证了进入风道内的风优先通过电抗器3和电容组件4,保证了电抗器3和电容组件4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器20的翅片比第二散热器22的翅片稀疏,且沿第一进风口100至出风口12方向上,第一散热器20比第二散热器22短。
其中,二极管等发热量低些的元器件设置在第一散热器20上,故可将第一散热器20的翅片设计的稀疏些,一般地,电抗器3体积较大,在电抗器3后方的一定距离内存在死区,若第一散热器20紧邻电抗器3,则进入第一散热器20的风量将会减少,从而影响第一散热器20的散热,因此,将第一散热器20设计的短一些,使得第一散热器20与电抗器3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利于减小风阻,在保证了电抗器3的散热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第一散热器20及其上元器件的散热效果;第二散热器22翅片密集,增加了第二散热器22的散热面积,第二散热器22位于电容组件4和出风口之间,电容组件4由多个电容构成,多个电容之间设置有间隙,风经过电容组件4时的阻力较小,进而使得经过第二散热器22的风量较大,提高了第二散热器22的散热效果,具体地,第二散热器22上一般安装发热量较大的发热源,将第二散热器22设置在电容组件4的后方,提高了第二散热器22上的发热源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2包括功率模块组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电抗器3为直流电抗器。
在该实施例中,电抗器3为直流电抗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电容组件4包括多个电容,多个电容沿第一挡板18至第二挡板19方向呈多排设置。
如图7和图9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电容成多排设置,进一步地,多个电容沿第一挡板18至第二挡板19方向设置呈两排,成排设置的电容更加整齐、紧凑,有利于减小散热风道路径,对电容温升的均匀性和整体散热均具有很大的好处。
具体地,在组装变频器时,如图4所示,先将电抗器3安装在底座14上的第一安装架140和第二安装架140上,如图5所示,将第一散热器20和第二散热器22水平放置,并将第一散热器20和第二散热器22通过安装部166固定在隔板16上,然后如图6所示,将安装有第一散热器20和第二散热器22的隔板16安装在底座14上,进行固定,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安装方向,然后如图7所示,将电容逐个穿过电容过孔162并固定在隔板16上,之后如图8所示,将风扇组件5固定在第一挡板18上与出风口12相对应的位置处,最后如图9所示,将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和底座14连接并进行相应的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变频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变频器,因此具有所述变频器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电抗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电容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朝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风扇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与所述壳体相连接,位于所述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
隔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
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与所述隔板相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上;
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另一端,与所述隔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隔板、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限定出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
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上;
其中,沿所述第一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方向上所述第二进风口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
通风口,位于所述电容组件和所述散热器之间;
电容过孔,与所述电容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电容组件能够穿过所述电容过孔;
过线孔,设置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电抗器相对设置;
安装部,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抗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底壁和所述隔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为一体式散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电抗器之间;
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风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电容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抗器为直流电抗器;和/或
所述电容组件包括多个电容,多个所述电容沿所述第一挡板至所述第二挡板方向呈多排设置。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
CN201810545894.0A 2018-05-25 2018-05-25 变频器和空调器 Pending CN108649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5894.0A CN108649775A (zh) 2018-05-25 2018-05-25 变频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5894.0A CN108649775A (zh) 2018-05-25 2018-05-25 变频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9775A true CN108649775A (zh) 2018-10-12

Family

ID=63758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5894.0A Pending CN108649775A (zh) 2018-05-25 2018-05-25 变频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97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4662A (zh) * 2019-04-02 2019-07-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器
CN110891406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箱体以及离心机
CN112654207A (zh) * 2020-11-06 2021-04-13 广州菲亚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电气盒以及电气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4106U (zh) * 2011-12-19 2012-08-01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
CN206195597U (zh) * 2016-11-11 2017-05-24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CN206533290U (zh) * 2016-12-02 2017-09-29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变频器主回路及其电容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4106U (zh) * 2011-12-19 2012-08-01 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
CN206195597U (zh) * 2016-11-11 2017-05-24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CN206533290U (zh) * 2016-12-02 2017-09-29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变频器主回路及其电容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超: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第3版)》", 30 April 2017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4662A (zh) * 2019-04-02 2019-07-19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器
CN110891406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箱体以及离心机
CN110891406B (zh) * 2019-11-29 2021-06-01 上海美控智慧建筑有限公司 变频箱体以及离心机
CN112654207A (zh) * 2020-11-06 2021-04-13 广州菲亚兰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散热风道的电气盒以及电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834B (zh) 液冷模块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209358435U (zh) 一种紧凑型svg功率单元
CN108649775A (zh) 变频器和空调器
WO2021115104A1 (zh) 嵌入式微波炉
CN112152475B (zh) 逆变装置
WO2021077802A1 (zh) 一体式空气源热泵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204741656U (zh) 一种有源滤波通风散热结构
CN106659064A (zh) 一种换热器及使用该换热器的充电机机柜及充电机
CN217825775U (zh) 充电设备
CN110957775A (zh) 一种充电模块及充电柜
CN109842276A (zh) 变频器和空调器
CN106101029A (zh) 交换机
CN217240571U (zh) 变频器功率单元
CN216391914U (zh) 电力设备机柜
CN103702546A (zh) 一种变频器及其散热方法
CN115103578A (zh) 一种外置内循环风道组件以及应用该组件的逆变器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212785146U (zh) 变频柜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09283080U (zh) 变频器
CN216600442U (zh) 控制柜和纺织机
CN221228145U (zh) 逆变器及其散热结构
CN221629824U (zh) 一种电燃灶
CN218602539U (zh) 散热装置、供电装置及一体式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