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7257A - 温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温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7257A
CN108627257A CN201810238529.5A CN201810238529A CN108627257A CN 108627257 A CN108627257 A CN 108627257A CN 201810238529 A CN201810238529 A CN 201810238529A CN 108627257 A CN108627257 A CN 108627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relay terminal
temperature
termin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85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7257B (zh
Inventor
田中开
松岛知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27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7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7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7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01K1/143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8Protective devices, e.g. cas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6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heat from the object to the sensitive el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1)包括:嵌合部件(4),其具有以围绕将源侧的端子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连接的中继端子(3)的方式与中继端子嵌合的壁部(41)、(42)、(43)、(44)、(45);以及温度检测部(5),其相对于壁部(43)被固定在中继端子侧的相反侧。壁部(41)、(42)、(43)、(44)、(45)具有对中继端子施加朝向温度检测部侧的力(F1)的弹簧部(41)。

Description

温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连接电源侧的端子和负载侧的端子的中继端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气接线箱的技术,该电气接线箱包括:多个汇流条,其与高压电池、低压电池连接;中继端子,其与多个汇流条的板状端子部中的一部分嵌合;以及箱体,其收纳这些汇流条、中继端子等。专利文献1的中继端子将汇流条的板状端子部与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的板状端子部相互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7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研讨进行基于中继端子的温度的电流控制,并保护中继端子。从提高电流控制的可靠性的观点出发,期望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的温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嵌合部件,其具有以围绕将电源侧的端子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连接的中继端子的方式与所述中继端子嵌合的壁部;以及温度检测部,其相对于所述壁部被固定在所述中继端子侧的相反侧,其中,所述壁部具有对所述中继端子施加朝向所述温度检测部侧的力的弹簧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嵌合部件,其具有以围绕将电源侧的端子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连接的中继端子的方式与所述中继端子嵌合的壁部;以及温度检测部,其相对于所述壁部被固定在中继端子侧的相反侧。壁部具有对所述中继端子施加朝向所述温度检测部侧的力的弹簧部。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能够确切地确保经由壁部从中继端子向温度检测部传递热量的传递路径。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取得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的温度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已安装在中继端子的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已安装在中继端子的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收纳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气接线箱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电气接线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中继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合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部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部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嵌合部件中的温度检测部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温度检测装置与中继端子的嵌合方向的图。
图12是说明弹簧部所施加的力的截面图。
图13是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温度检测装置
2:汇流条
3:中继端子
4:嵌合部件
5:温度检测部
6:端子
7:保持部
30:主体
30a、30b:壁部
31:第一插入口
32:第二插入口
33:弹簧部
33a:基端部
40:开口部
41、47、49:第一壁部(弹簧部)
41a:突起部
41b:被卡止部
42:第二壁部
42a:卡止部
42b:突起部
43:第三壁部
44:第四壁部
44a:卡止部
44b:突起部
44c:内侧限制部
45:第五壁部(外侧限制部)
46:收纳部
46a:底壁部
46b:第一侧壁部
46c:第二侧壁部
48:第五壁部(弹簧部)
51:元件部
51a:温度检测元件
51b:玻璃
52、54:引线
53、55:包覆电线
53a、55a:芯线
56:焊锡
57:连接器
58:包覆部
100:电气接线箱
F1: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构成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
[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2,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温度检测装置。图1是示出已安装在中继端子的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已安装在中继端子的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收纳温度检测装置的电气接线箱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电气接线箱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中继端子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合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部的内部构成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部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嵌合部件中的温度检测部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温度检测装置与中继端子的嵌合方向的图,图12是说明弹簧部所施加的力的截面图。图12中示出图2的XII-XII截面。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1具有嵌合部件4以及温度检测部5。嵌合部件4具有以围绕中继端子3的方式与中继端子3嵌合的壁部41、42、43、44、45。温度检测部5被固定在嵌合部件4的外侧面。温度检测部5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温度检测部5与温度监视装置电气连接,并且,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温度监视装置。
中继端子3例如被配置在图3和图4所示的电气接线箱100的内部。电气接线箱100例如与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高压电池等电源连接。高压电池是车辆行驶用的电源,并且,向行驶用的电动发电机等电气负载供给电力。电气接线箱100存在于电源和电气负载之间,并且,控制对电气负载的电力供给。中継端子3将电源侧的端子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中継端子3是所谓的阴-阴端子,将两个阳端子电气连接。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电气接线箱100具有箱体101以及未图示的盖。盖闭塞箱体101的开口部,并且与箱体101一起构成框体。箱体101由绝缘性合成树脂等成型。在箱体101的内部配置有汇流条2。汇流条2被箱体101保持。汇流条2是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的导电部件。汇流条2具有主体21以及端子部22。主体21以及端子部22通过对金属板的母材进行的弯曲加工而形成。主体21是平板状的构成部,被箱体101保持。端子部22被弯曲为相对于主体21正交。端子部22是平板状的构成部,具有与中继端子3卡合的卡合部。
端子部22插入到中继端子3,并与中继端子3卡合。中继端子3经由汇流条2而被箱体101保持,并且被箱体101的盖(未图示)保持。如图12所示,在中继端子3,除了端子部22之外,还连接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该端子6例如是继电器的阳端子。继电器被设置于电气接线箱100的盖的保持部保持。端子6插通设置在盖的插通孔,并插入到中继端子3。如图12所示,端子6从端子部22的相反侧插入到中继端子3,并与中继端子3卡合。即,在中继端子3,朝向相互不同的方向插入两个阳端子(端子部22、端子6)。
如图5所示,中继端子3是整体形状为长方体的部件。中继端子3是由导电性的金属板形成的导电部件。中继端子3例如通过对铜板进行的弯曲等加工而形成。也可以对中继端子3进行锡等的镀敷。中继端子3具有主体30以及弹簧部33。主体30是角筒状的构成部,并且两端开口。弹簧部33是将作为母材的金属板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弹簧部33的末端部呈U字形状折回,而且,主体30侧的端部(以下,称作“基端部”)33a被呈U字形状折回。弹簧部33以呈U字形状折回的末端部分位于主体30的内部空间的方式在基端部33a被弯曲。
中继端子3具有第一插入口31以及第二插入口32。第一插入口31是主体30的一侧的开口部。第二插入口32是主体30的另一侧的开口部。如图12所示,在第一插入口31插入电气负载侧的端子6。端子6被插入到主体30的壁部30a与弹簧部33之间。弹簧部33将端子6向壁部30a按压,并保持端子6。在第二插入口32插入端子部22即电源侧的端子。端子部22被插入到主体30的壁部30b与弹簧部33之间。弹簧部33将端子部22朝向壁部30b按压,并保持端子部22。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端子6被连接在电源侧,端子部22被连接在电气负载侧。
如图6所示,嵌合部件4具有第一壁部41、第二壁部42、第三壁部43、第四壁部44、第五壁部45以及收纳部46。五个壁部41、42、43、44、45按照该顺序连接。五个壁部41、42、43、44、45以及收纳部46通过对金属板进行的弯曲等加工而形成。壁部41、42、43、44、45以及收纳部46是一体的。第一壁部41是由金属板形成的壁部41、42、43、44、45的一端部,第五壁部45是壁部41、42、43、44、45的另一端部。
壁部41、42、43、44、45弯曲成围绕中继端子3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中继端子3的主体30的截面形状是长方形。壁部41、42、43、44、45与主体30的形状相对应,以截面形状成为长方形的方式被弯曲加工。更具体而言,第一壁部41与第三壁部43相互对置,并且第二壁部42与第四壁部44相互对置。另外,第一壁部41以及第三壁部4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壁部42以及第四壁部44的延伸方向正交。
在以下说明中,将第二壁部42与第四壁部44对置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X”,将第一壁部41与第三壁部43对置的方向称作“进深方向Y”。宽度方向X与进深方向Y正交。将与宽度方向X以及进深方向Y分别正交的方向称作“高度方向Z”。高度方向Z与中继端子3的轴向一致。电气接线箱100例如以高度方向Z与车辆上下方向一致的方式搭载于车辆。以下说明中的上侧以及下侧与电气接线箱10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车辆上侧以及车辆下侧相对应。但是,以下说明的上侧以及下侧有时也与电气接线箱100实际搭载于车辆时的车辆上侧以及车辆下侧不同。
第五壁部45在进深方向Y从温度检测部5侧的相反侧与第一壁部41对置。第五壁部45从第四壁部44的端部朝向第二壁部42侧在宽度方向X延伸。嵌合部件4被形成为在进深方向Y在第一壁部41与第五壁部45之间具有间隙。进深方向Y的第一壁部41与第五壁部45的间隔的大小被确定为如后所述那样将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抑制在允许范围内。
收纳部46与第三壁部43的下端连接。如图2以及图6所示,收纳部46在比第三壁部43更靠近第一壁部41侧的相反侧的位置收纳以及保持温度检测部5。如图7所示,收纳部46具有底壁部46a、第一侧壁部46b以及第二侧壁部46c。底壁部46a、第一侧壁部46b以及第二侧壁部46c通过对金属板进行的弯曲等加工而形成。底壁部46a从第三壁部43的下端朝向第一壁部41侧的相反侧突出。第一侧壁部46b从底壁部46a朝向上侧突出,与第三壁部43对置。第二侧壁部46c从底壁部46a中的第二壁部42侧的端部朝向上侧突出。由第三壁部43、底壁部46a、第一侧壁部46b以及第二侧壁部46c形成收纳温度检测部5的收纳空间。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温度检测部5具有元件部51、引线52、54以及包覆部58。温度检测部5与包覆电线53、55以及连接器57一起构成温度检测单元。元件部51具有温度检测元件51a以及玻璃51b。温度检测元件51a是电阻值等电气特性与温度相应地变化的元件,例如是热敏电阻。在温度检测元件51a电气连接有一对引线52、54。温度检测元件51a以及引线52、54的末端部被玻璃51b覆盖。在引线52、54分别通过焊锡56而电气连接有包覆电线53、55的芯线53a、55a。包覆电线53、55被与连接器57连接。在连接器57连接温度监视装置侧的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温度检测元件51a以及引线52、54的末端部可以由树脂等进行覆盖,来代替玻璃51b。
如图9所示,元件部51以及引线52、54被包覆部58覆盖。包覆部58是由环氧树脂等绝缘性合成树脂形成的绝缘包覆。包覆部58一体地覆盖元件部51、引线52、54、焊锡56以及芯线53a、55a。包覆部58也覆盖包覆电线53、55的包覆,从而避免芯线53a、55a露出。即,包覆部58从嵌合部件4电气遮蔽引线52、54、焊锡56以及芯线53a、55a等导体部。
包覆部58具有末端部58a、中央部58b以及基端部58c。末端部58a是覆盖元件部51的部分。中央部58b是包覆部58中的收缩部分,覆盖引线52、54。基端部58c是覆盖焊锡56以及包覆电线53、55以及包覆电线53、55的包覆的部分。包覆部58如下所述地被封入嵌合部件4的收纳部46,并且被固定在收纳部46。
如图10所示,温度检测部5被放置在收纳部46。更具体而言,温度检测部5以使包覆部58的末端部58a与第二侧壁部46c接触的方式放置在底壁部46a。换言之,温度检测部5以包覆电线53、55从收纳部46朝向宽度方向X突出的方式放置在收纳部46。基端部58c的一部分也可以从收纳部46向外部突出。从该状态开始,向收纳部46注入树脂,并且,包覆部58被固定在收纳部46。被注入的树脂是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例如是环氧树脂。被注入的树脂优选的是传热性高的树脂。被注入后的树脂硬化,成为图2所示的保持部7。保持部7保持温度检测部5。保持部7被收纳部46以及第三壁部43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中,热量从中继端子3经由嵌合部件4以及保持部7而传递至温度检测部5。此处,为了温度检测部5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优选确切地确保热量的传递路径。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壁部43存在于温度检测部5与中继端子3之间。如果第三壁部43与中继端子3的接触状态稳定,则温度检测部5与中继端子3之间的热传递路径稳定。其结果是,温度检测部5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4具有对中继端子3施加朝向温度检测部5侧的弹力的弹簧部。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是第一壁部41。第一壁部41被支承为悬臂状。更具体而言,第一壁部41被支承在第二壁部42的端部,并且第四壁部44侧的端部是自由端。因此,第一壁部41作为向进深方向Y弯曲形变的板簧而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4以第一壁部41将中继端子3朝向第三壁部43按压的方式设置有第一壁部41与第三壁部43的间隔Y1(参照图10)。间隔Y1是嵌合部件4未与中继端子3嵌合时的间隔,换言之在嵌合部件4未作用有外力时的间隔。嵌合部材4被构成为通过与中继端子3嵌合从而第一壁部41向第五壁部45侧弯曲形变。
在第一壁部41设置有突起部41a。突起部41a朝向第三壁部43侧突出。突起部41a在第一壁部41被设置在比宽度方向X的中央位置更靠近第二壁部42侧的位置。换言之,突起部41a被设置在第一壁部41的基端侧。突起部41a也可以被配置为在进深方向Y与末端部58a对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中继端子3按压在第三壁部43中的末端部58a的附近的部分。从图1等可知,突起部41a在高度方向Z从第一壁部41的下端延伸到上端附近。
在中继端子3对于电气接线箱100的组装中,首先,在中继端子3嵌合嵌合部件4。如图11所示,中继端子3从嵌合部件4的上侧的开口部40插入。此时,中继端子3一边使第一壁部41弯曲形变一边插入到第一壁部41与第三壁部43之间。中继端子3使第一壁部41向从第三壁部43离开的方向弯曲形变。弯曲形变后的第一壁部41将中继端子3向第三壁部43按压。换言之,第一壁部41向温度检测部5侧按压中继端子3。因此,中继端子3与第三壁部43的稳定的接触状态被维持。
在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4中,在第一壁部41设置有突起部41a。因此,第一壁部41与中继端子3的接触位置的松动被抑制。换言之,能够使第一壁部41的目标位置与中继端子3抵接。因此,中继端子3与第三壁部43的稳定的接触状态被维持。另外,第一壁部41按压中继端子3的按压力容易稳定。
已插入到嵌合部件4的中继端子3被图10所示的卡止部42a、44a卡止。卡止部42a、44a被设置在嵌合部件4的下端,向宽度方向X突出。卡止部42a从第二壁部42的下端朝向第四壁部44侧突出。卡止部44a从第四壁部44的下端向第二壁部42侧突出。利用卡止部42a、44a进行中继端子3在高度方向Z的定位。
在第二壁部42以及第四壁部44分别设置有朝向对方侧的壁部42、44突出的突起部42b、44b。突起部42b、44b在宽度方向X对置。突起部42b、44b抑制中继端子3与壁部42、44的间隙的产生。突起部42b、44b抑制中继端子3与嵌合部件4的松动。突起部42b、44b能够使第三壁部43与中继端子3的接触状态稳定。
与嵌合部件4嵌合后的中继端子3被组装在汇流条2。中继端子3例如被组装在由箱体101预先保持的汇流条2。中继端子3被组装在汇流条2的端子部22后,在温度检测部5的连接器57连接温度监视装置侧的连接器。另外,在中继端子3连接电气负载侧的端子6。
如图12所示,嵌合部件4的第一壁部41对中继端子3的壁部30b施加力F1。力F1是在进深方向Y的朝向温度检测部5侧的力。力F1将中继端子3的壁部30a向第三壁部43按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30a以及第三壁部43,与对方抵接的抵接面30c、43a分别是平面。力F1使抵接面30c、43a相互接触,例如紧贴。因此,确保从壁部30a向温度检测部5并且经由第三壁部43以及保持部7的热量传达的路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能够提高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的检测精度。
如下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4具有限制第一壁部41的可动范围的限制部。第五壁部45是限制第一壁部41向从温度检测部5离开的方向过度形变的外侧限制部。如图2所示,第五壁部45在进深方向Y从与温度检测部5侧的相反侧与第一壁部41对置。第一壁部41对中继端子3施加朝向温度检测部5侧的力F1。力F1的方向是进深方向Y。即,第五壁部45在力F1的方向隔着第一壁部41与中继端子3对置。
在中继端子3与嵌合部件4嵌合时,第一壁部41受到力F1的反力,朝向温度检测部5侧的相反侧形变。在中继端子3被倾斜插入的情况等下,有可能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变得过大。第五壁部45在第一壁部41向从温度检测部5离开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与第一壁部41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壁部41的进一步形变。第五壁部45被构成为在第一壁部41进行塑性形变之前与第一壁部41抵接。即,第五壁部45在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达到塑性形变范围的形变量之前与第一壁部41抵接。使中继端子3与嵌合部件4的嵌合的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判断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是否为允许范围内的大小。如果第一壁部41与第五壁部45抵接,则可知发生了某些不良状况。
如图1所示,在第四壁部44设置有内侧限制部44c。内侧限制部44c在第一壁部41向温度检测部5侧形变的情况下,与第一壁部41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壁部41的进一步形变。内侧限制部44c是朝向进深方向Y中的温度检测部5侧的相反侧的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4中,第五壁部45的高度Z2比第四壁部44的高度Z1小。在第四壁部44与该高度Z1、Z2的差相对应设置有形成内侧限制部44c的阶梯差。内侧限制部44c是第四壁部44的第五壁部45侧的端部,并且被设置在下侧的边缘部。
第一壁部41具有被内侧限制部44c卡止的被卡止部41b。被卡止部41b是在第一壁部41的自由端侧设置的片部。被卡止部41b被配置在第一壁部41的末端中的下端部。被卡止部41b以在俯视观察时与第四壁部44交叉的方式在第四壁部44的下部的空间延伸。被卡止部41b在进深方向Y与内侧限制部44c对置。
在使中继端子3与嵌合部件4嵌合的作业中,作业人员保持嵌合部件4。此时,当作业人员保持嵌合部件4的力过强时,有可能第一壁部41向温度检测部5侧过度形变。内侧限制部44c被构成为在第一壁部41进行塑性形变之前与第一壁部41抵接。即,内侧限制部44c在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达到塑性形变范围的形变量之前与被係止部41b卡止。作业人员能够容易地判断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如果第一壁部41与内侧限制部44c抵接,则可知作业人员的保持力过强。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具有嵌合部件4和温度检测部5。嵌合部件4是具有以围绕将电源侧的端子即端子部22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6连接的中继端子3的方式与中继端子3嵌合的壁部41、42、43、44、45的部件。温度检测部5相对于第三壁部43,被固定在中继端子3侧的相反侧。壁部41、42、43、44、45具有对中继端子3施加朝向温度检测部5侧的力F1的弹簧部。本实施方式的弹簧部是第一壁部41。
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通过弹簧部所施加的力F1将中继端子3向温度检测部5侧按压。力F1向壁部41、42、43、44、45中的固定有温度检测部5的第三壁部43按压中继端子3。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确保在中继端子3与温度检测部5之间确切的热量传递路径,并且能够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度。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电源侧的端子作为端子6,将电气负载侧的端子作为端子部22。
本实施方式的壁部41、42、43、44、45被形成为被中继端子3插入的筒状。在壁部41、42、43、44、45的中继端子3的插入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卡止中继端子3的卡止部42a、44a。卡止部42a、44a能够与已插入的中继端子3卡止,对中继端子3进行定位。另外,卡止部42a、44a能够抑制中继端子3从嵌合部件4脱落。
例如,在与温度检测装置1组合后的中继端子3组装于电气接线箱100时,有时对嵌合部件4施加力。作为一例,可以考虑在连接器57与温度监视装置侧的连接器连接时等,在处理布线时对嵌合部件4施加从中继端子3脱落的方向的力。或者,可以考虑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震动,对嵌合部件4施加从中继端子3脱落的方向的力。卡止部42a、44a在施加有这些外力时,与中继端子3抵接,抑制嵌合部件4的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被形成为筒状的壁部41、42、43、44、45在俯视观察时可以不闭合。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壁部41、42、43、44、45中,在第一壁部41与第五壁部45之间存在间隙。如图2所示,在俯视观察嵌合部件4的情况下,壁部41、42、43、44、45的端部未连接。这样方式的壁部41、42、43、44、45也包含在“被形成为筒状的壁部”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中,壁部41、42、43、44、45是被形成为围绕中继端子3的形状的金属板。作为弹簧部的第一壁部41是壁部41、42、43、44、45的一端部,并且,被支承为悬臂状。壁部41、42、43、44、45的另一端部具有从力F1方向上的温度检测部5侧的相反侧与第一壁部41对置的外侧限制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壁部45作为外侧限制部而发挥功能。第五壁部45在第一壁部41向从温度检测部5离开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与第一壁部41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壁部41的进一步形变。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能够抑制作为弹簧部的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变得过大。
在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中,壁部41、42、43、44、45是被形成为围绕中继端子3的形状的金属板。作为弹簧部的第一壁部41是壁部41、42、43、44、45的一端部,并且被支承为悬臂状。壁部41、42、43、44、45具有:在第一壁部41向温度检测部5侧形变的情况下,与第一壁部41抵接,从而限制第一壁部41的进一步形变的内侧限制部44c。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能够抑制作为弹簧部的第一壁部41的形变量变得过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限制部44c被设置在第四壁部44的下侧的缘部,被卡止部41b被设置在第一壁部41的下端部。然而,内侧限制部44c以及被卡止部41b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内侧限制部44c被设置在第四壁部44中的上侧的缘部,被卡止部41b被设置在第一壁部41的上端部。
[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对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3是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第1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具有:第一壁部47、第二壁部42、第三壁部43、第四壁部44、第五壁部48以及收纳部46。壁部47、42、43、44、48被形成为被中继端子3插入的筒状。第1变形例的壁部47、42、43、44、48是形成为截面形状为C字形状的金属板。
在第1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中,第一壁部47以及第五壁部48分别作为弹簧部而发挥功能。第一壁部47以及第五壁部48在宽度方向X延伸。另外,第一壁部47的末端与第五壁部48的末端在宽度方向X相互对置。第一壁部47以及第五壁部48能够分别被支承悬臂状,并向进深方向Y弯曲形变。
第一壁部47以及第五壁部48分别具有突起部47a、48a。突起部47a、48a朝向第三壁部43侧突出。突起部47a、48a被配置在壁部47、48的末端部。收纳部46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与第三壁部43连接。
第1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通过两个弹簧部(第一壁部47、第五壁部48)而对中继端子3施加的力能够使第三壁部43与中继端子3的接触状态稳定。因此,第1变形例的温度检测装置1能够提高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的精度。
[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
对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4是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温度检测装置的立体图。第2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具有:第一壁部49、第二壁部42、第三壁部43、第四壁部44以及收纳部46。壁部49、42、43、44被形成为被中继端子3插入的筒状。第2变形例的壁部49、42、43、44是形成为截面形状呈长方形的金属板。壁部49、42、43、44例如是在金属板被弯曲成长方形之后,端部彼此被焊接而形成。
在第2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中,第一壁部49作为弹簧部而发挥功能。第一壁部49的一端与第二壁部42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壁部44连接。即,第一壁部49被以双支撑状支承。第一壁部49能够向进深方向Y弯曲形变。
第一壁部49具有两个突起部49a、49b。突起部49a、49b向第三壁部43突出。一个突起部49a被配置在宽度方向X的比中央更靠近第二壁部42侧,另一个突起部49b被配置在比中央更靠近第四壁部44侧。收纳部46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与第三壁部43连接。
第2变形例的嵌合部件4能够利用第一壁部49对中继端子3施加向温度检测部5的力。因此,第2变形例的温度检测装置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温度检测装置1同样,能够提高检测中继端子3的温度的精度。
[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
对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进行说明。嵌合部件4的形状不限于示例的形状。例如,在嵌合部件4中,与中继端子3嵌合的壁部的形状可以根据中继端子3的形状而适当变更。另外,收纳部46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温度检测部5的形状等而适当变更。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公开的内容能够适当地组合实施。

Claims (4)

1.一种温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嵌合部件,其具有以围绕将电源侧的端子与电气负载侧的端子连接的中继端子的方式与所述中继端子嵌合的壁部;以及
温度检测部,其相对于所述壁部被固定在所述中继端子侧的相反侧,
所述壁部具有对所述中继端子施加朝向所述温度检测部侧的力的弹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壁部形成为被所述中继端子插入的筒状,
在所述壁部的所述中继端子的插入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卡止所述中继端子的卡止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壁部是被形成为围绕所述中继端子的形状的金属板,
所述弹簧部是所述壁部的一端部,并且,被支承为悬臂状,
所述壁部的另一端部具有在所述力的方向从所述温度検出部侧的相反侧与所述弹簧部对置的外侧限制部,
所述外侧限制部在所述弹簧部向从所述温度检测部离开的方向形变的情况下,与所述弹簧部抵接,限制所述弹簧部的进一步形变。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壁部是被形成为围绕所述中继端子的形状的金属板,
所述弹簧部是所述壁部的一端部,并且,被支承为悬臂状,
所述壁部具有:在所述弹簧部向所述温度检测部侧形变的情况下,与所述弹簧部抵接,限制所述弹簧部的进一步形变的内侧限制部。
CN201810238529.5A 2017-03-24 2018-03-22 温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1086272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8676A JP6543294B2 (ja) 2017-03-24 2017-03-24 温度検出装置
JP2017-058676 2017-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7257A true CN108627257A (zh) 2018-10-09
CN108627257B CN108627257B (zh) 2020-06-19

Family

ID=6358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8529.5A Active CN108627257B (zh) 2017-03-24 2018-03-22 温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3808B2 (zh)
JP (1) JP6543294B2 (zh)
CN (1) CN108627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002893A (ja) * 2017-06-20 2019-0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0248U1 (de) * 1996-06-11 1996-08-22 Viessmann Werke Kg Außentemperatursensor
US5813766A (en) * 1997-08-12 1998-09-29 Chen; Mei-Yen Finger temperature indicating ring
EP1727241A3 (fr) * 2005-05-27 2008-05-07 Valeo Electronique et Systemes de Liaison Assemblage d'une cosse de batterie et d'une sonde, notamment thermique
DE102012204898A1 (de) * 2012-03-27 2013-10-02 Klaus Schirmer Temperatursensor
WO2015197352A1 (de) * 2014-06-26 2015-12-30 Robert Bosch Gmbh Messanordnung zur aufnahme eines sensors
JP2016007102A (ja) * 2014-06-20 2016-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30421U (zh) * 1987-08-14 1989-02-23
FR2630271B1 (fr) * 1988-04-19 1991-10-11 Equip Electr Moteur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electrique sous tension elevee du circuit auxiliai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4959633A (en) * 1989-09-05 1990-09-2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sender connector cover and terminal
JPH08203704A (ja) * 1995-01-27 1996-08-09 Tdk Corp 正特性サーミスタ装置
JP3213573B2 (ja) * 1997-10-30 2001-10-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内蔵制御機器
JP2003244986A (ja) * 2002-02-19 2003-08-29 Yazaki Corp モーター制御装置
JP3811804B2 (ja) * 2003-08-26 2006-08-23 株式会社センサータ・テクノロジーズジャパン モータ始動用リレ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動圧縮機
JP5720185B2 (ja) * 2010-11-04 2015-05-2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電動モータおよびその電動モータを用いた車両用駆動装置
US20120193086A1 (en) * 2011-01-28 2012-08-02 Tasseron Sensors, Inc. Thermal probe
JP5740670B2 (ja) * 2011-08-26 2015-06-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油温検出装置
JP2014049327A (ja) * 2012-08-31 2014-03-17 Yazaki Corp メス端子及び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メス端子の固定構造
JP5910487B2 (ja) * 2012-12-25 2016-04-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用モジュール
JP5910544B2 (ja) * 2013-03-08 2016-04-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路固定部材、回路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回路モジュールの接続方法
JP6287201B2 (ja) * 2013-12-27 2018-03-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端子の接続構造
JP6241671B2 (ja) * 2014-11-25 2017-12-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温度検知部材のバスバーへの取付構造および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094772B2 (ja) * 2015-06-05 2017-03-1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電力変換装置、電力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機器
US10847821B2 (en) * 2016-12-28 2020-11-24 Honda Motor Co., Ltd. Temperature detecting device and insertion hole structure of bas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10248U1 (de) * 1996-06-11 1996-08-22 Viessmann Werke Kg Außentemperatursensor
US5813766A (en) * 1997-08-12 1998-09-29 Chen; Mei-Yen Finger temperature indicating ring
EP1727241A3 (fr) * 2005-05-27 2008-05-07 Valeo Electronique et Systemes de Liaison Assemblage d'une cosse de batterie et d'une sonde, notamment thermique
DE102012204898A1 (de) * 2012-03-27 2013-10-02 Klaus Schirmer Temperatursensor
JP2016007102A (ja) * 2014-06-20 2016-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WO2015197352A1 (de) * 2014-06-26 2015-12-30 Robert Bosch Gmbh Messanordnung zur aufnahme eines senso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43294B2 (ja) 2019-07-10
US10753808B2 (en) 2020-08-25
US20180274985A1 (en) 2018-09-27
JP2018162973A (ja) 2018-10-18
CN108627257B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6060B2 (ja) 電流センサー
US8147280B2 (en) Battery post connector
US20160380319A1 (en) Battery module with a temperature monitoring assembly
CN104349248B (zh) 噪声滤波装置
US201001128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information that is being communicated through a connector
US9343835B2 (e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US4922374A (en) Lightning protector assembly
CN110998476B (zh) 具有综合状态监测的电源连接器
CN108933371A (zh) 连接器装置
CN109417253B (zh) 电导体连接元件
CN104011947B (zh) 阻抗可调式连接器
EP3076496B1 (en) Plug with thermal sensor
CN108627257A (zh) 温度检测装置
US20140292343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EP3846294A1 (en) Terminal assembly for a charging connector including an improved thermal monitoring
KR102095767B1 (ko) 절연 바디 내 전류 측정
CN108879533A (zh) 电接线箱
JP2018194395A (ja) 温度検出装置
JP6338944B2 (ja) 電力配電機器の磁気コア保持具
CN110959230B (zh) 具有辅助触头的插头连接
CN217716703U (zh) 磁吸连接器、磁吸连接座和转接器及电器设备与测温装置
LV14799B (lv) Akumulatoru baterija ar saliktu kontaktvadu
CN217720080U (zh) 连接座
CN114341654B (zh) Rogowski电流传感器
CN215527943U (zh) 导电端子、电连接器和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