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6148A - 风机及屋顶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及屋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6148A
CN108626148A CN201810314762.7A CN201810314762A CN108626148A CN 108626148 A CN108626148 A CN 108626148A CN 201810314762 A CN201810314762 A CN 201810314762A CN 108626148 A CN108626148 A CN 108626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turbine
impeller
air
air outl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47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6148B (zh
Inventor
刘喜岳
李跃飞
靳晓钒
杨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47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6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6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61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4278 priority patent/WO201919695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6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6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33Fan casings with volutes extending mainly in axial or radially inwar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2Roof ventilation
    • F24F7/025Roof venti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by means of a built-in ventil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6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roof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及屋顶机,其中,风机包括:叶轮;电机,与叶轮相连接;和蜗壳,蜗壳包括螺旋部和沿螺旋部的一切线方向延伸的出风部;叶轮设置在螺旋部内,出风部的端口为出风口;过叶轮的中心线作垂直于切线的基准面,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之间具有夹角。本发明提供的风机,通过将出风口偏转一定角度,即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比,偏转一定角度,使得气流能够在出风口处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压,有利于将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进而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风机及屋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和一种屋顶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离心风机,由于蜗壳的脱离螺旋延伸起点距风机的出风口的距离较短,进而并不能及时地将气流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造成了大量的气动损失,导致电机功率的增加。尤其是当风机应用于屋顶机时,现有的直流变频屋顶机,如图1所示,主要由换热器16’、第一隔板18’、第二隔板20’、回风口22’、排风口24’及风机10’构成,由于风机10’需向排风口24’大量送风,需要保证电机的功率足够大才能实现送风量,浪费电力,且送风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风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屋顶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包括:叶轮;电机,与叶轮相连接;和蜗壳,蜗壳包括螺旋部和沿螺旋部的一切线方向延伸的出风部;叶轮设置在螺旋部内,出风部的端口为出风口;过叶轮的中心线作垂直于切线的基准面,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之间具有夹角。
本发明提供的风机,通过将出风口偏转一定角度,即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比,偏转一定角度,延长了气流沿出风部的内壁流通的长度的同时,增加了出风口的截面面积,便于出风,使得气流在出风口处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压,有利于将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降低阻力损失,进而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具体地,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比,既可向左侧偏转θ角,即向叶轮所在方向偏转,也可向右侧偏转θ角,即沿风的流动方向偏转,可依据风机的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风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其中,出风口的外边沿为出风口与出风部的外侧壁的交线,出风口的内边沿为出风口与出风部的内侧壁的交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即出风口所围成的截面与出风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与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互平行相比,一方面增加了出风口的截面面积,延长了气流在出风部内部的流动长度,进而有利于气流在出风口处扩压,降低阻力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出风口与出风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螺旋部进入出风部后,由于出风部外侧壁的延长,能够更好地对具有一定离心作用的气流进行导流与扩压,更有利于将气流的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少阻力损失,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当然,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即出风口所围成的截面与出风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时,虽然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出风部的外侧壁所在方向流动的趋势,但依然有部分气流沿出风部的内侧壁流出,进而出风部的内侧壁相较于其外侧壁的延长,以及出风口截面面积的增加,依然有利于对气流进行扩压,以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1,叶轮的直径为D,L1/D的范围为0.7至1.3;和/或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2,叶轮的直径为D,L2/D的范围为0.7至1。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1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7至1.3,并限定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2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7至1。一方面限定出风口的内、外边沿距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等,使得出风口具有一定偏转,进而增加了出风口的截面面积,有利于扩压;另一方面通过具体限定L1/D的范围为0.7至1.3,L2/D的范围为0.7至1,进而限定了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θ=arctan[(L1-L2)/出风部的宽度]的大小,使得气流在出风部内的流通效果以及在出风口处的扩压效果更好,方便气体流通,且有利于将动压能转换为降压能,避免叶轮的直径过大或出风部的延伸长度过小,所带来的气流静压能低,动压能高而流动效果差的问题。经大量实验验证,限定L1/D的范围为0.7至1.3,L2/D的范围为0.7至1,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电机的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出风部的宽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
在该技术方案中,出风部的宽度,即出风部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宽度方向与出风部的延伸方向垂直,通过限定出风部的宽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在1.2至2,使得出风部内供风流通的风道宽度能够满足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需求,避免叶轮直径过大,出风部的宽度过小,即两者比值小于1.2所带来的气流阻力大,能量衰减快等问题,也避免叶轮直径过小,而出风部的宽度过大,即两者比值大于2所带来的气流流速不足等问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壳的高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蜗壳的高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使得蜗壳内部的空间高度能够满足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需求,方便叶轮所带动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蜗壳的内壁方向流动,并经叶轮的上方、下方及水平方向流出进入出风部,提高出风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屋顶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风机,风机设置在壳体内。
本发明提供的屋顶机,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风机,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当壳体内分别室内侧腔体和室外侧腔体时,风机既可以设置在室内侧腔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室外侧腔体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与壳体的顶壁的间距为L3,风机与壳体的底壁的间距为L4,蜗壳的高度为L5,L3/L5的范围为0.07至0.5,和/或L4/L5的范围为0.07至0.5。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风机与壳体的顶壁的间距L3与蜗壳的高度L5的比值范围为0.07至0.5,并限定风机与壳体的底壁的间距L4与蜗壳的高度L5的比值范围为0.07至0.5。一方面有效控制壳体的体积大小,避免壳体体积过大而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搬运安放,也避免壳体的体积过小而不利于风机等部件的安放;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气流在风机内的流通更加均匀,由于风机的顶部距壳体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与风机的底部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或相差不多,进而经壳体上的回风口进入的气流,能够经风机的上方、下方较为均匀流入风机中,进而风机的出风口的各处风速也较为均匀,有利于均匀出风,且有效降低风阻,减少能量损失,极大地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为L6,叶轮的直径为D,L6/D的范围为0.2至0.3。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风机的外侧壁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L6,且L6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2至0.3。一方面为气流的进入与流通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外界的气流经壳体上的回风口进入后,因风机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较小,而使得大量气流在该处积留,影响气体流动,降低风机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在提高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为风机的安装留有足够的空间。其中,具体限定风机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L6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与风机的外侧壁和壳体的最小间距的大小相对应,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屋顶机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隔板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排风口位于多个第一隔板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屋顶机还具有多个第一隔板,通过多个第一隔板将风机的出风口和壳体上的排风口之间围成一条风道,方便将风机吹出的风直接传送到排风口所在位置,便于高效地排风。具体地,多个隔板中,每个隔板的一端均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每个隔板的另一端均与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且排风口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之间,进而该相邻两个第一隔板围成出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出风通道。另外,优选地,多个隔板中,还存在一个第一隔板与上述相邻两个第一隔板中的一个第一隔板及壳体的内侧壁围成密闭腔体,用于安置壳体内的其他部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屋顶机还包括:换热器,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回风口与风机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屋顶机还具有换热器,并位于回风口与风机之间,使得经回风口进入的气流能够先经过换热器换热后,再进入风机,以将换热后的气流直接排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与多个第一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7,叶轮的直径为D,L7/D的范围为0.3至0.6。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换热器与多个第一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L7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3至0.6,为气体的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换热器与多个第一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小,而导致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在换热器与多个第一隔板之间积留,从而不利于进入风机内部,降低风机的运行效率。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与多个第一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L7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与换热器和多个第一隔板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对应,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与风机的外侧壁的最小间距为L8,叶轮的直径为D,L8/D的范围为0.1至0.3。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换热器与风机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L8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1至0.3,一方面为气体的流通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气流经换热器换热后,由于距风机过近而使得气流无法快速高效地进入风机内部,另一方面也避免换热器与风机的外侧壁之间距离过远,而使得气流流经换热器后,再流动较大的距离后才能进入风机内部,导致换热效果下降的同时,风机的运行效率也降低。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与风机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L8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及风压能够同换热器与风机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对应,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屋顶机还包括:压缩机,设置在壳体内;多个第二隔板,设置在壳体内,并围设在压缩机的外围,以将压缩机与风机隔开。
在该技术方案中,屋顶机还包括多个第二隔板,多个第二隔板围设在压缩机等部件的外围,以将压缩机等部件进行阻隔,有效避免经回风口流入的气流进入压缩机所在的区域内而影响各部件的运行,也避免导致大量的气流在压缩机所在区域聚集,而降低进入风机的气流量,降低风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9,叶轮的直径为D,L9/D的范围为0.1至0.2。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L9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1至0.2,一方面为气体的流通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气体经回风口流入后,能够经风机的上方和下方进入风机内部,而通过将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得气流还能够在经该间隙内进行流通,进而使得风机的上方与风机的下方能够经该进行进行流通,使得风机的上方的风量及风压与风机下方的风量及风压更加均匀,从而使得风机内部的风量及风压较为均匀,提高风机的出风口的各处流量均匀,有利于减少风阻,降低能量损失,从而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风机的安装提供方便,避免风机与多个第二隔板之间距离过近而出现磕碰损坏等。其中,具体限定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L9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同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大小相对应,例如风机的直径较小时,风机所带动的风量较小,进而无需使得风机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大,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10,叶轮的直径为D,L10/D的范围为0.3至0.6。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L10与叶轮的直径D的范围为0.3至0.6,使得气流流经换热器后,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流通,便于进入风机内部,避免气流在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之间的较小的间隙内聚集。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L10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同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大小相对应,例如风机的直径较小时,风机所带动的风量较小,进而无需使得换热器与多个第二隔板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大,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屋顶机内部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风机,16’换热器,18’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22’回风口,24’排风口,L11’:出风部的宽度,D’:叶轮的直径,L1’:出风口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L2’:出风口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图2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风机,12螺旋部,14出风口,16换热器,18第一隔板,20第二隔板,22回风口,24排风口,L11:出风部的宽度,D:叶轮的直径,θ:出风口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风机10和屋顶机。其中,图1至图5中,过叶轮的中心的单点划线为基准面,该基准面非实体结构。图2至图5中,与出风口14紧邻且相交的单点划线与过叶轮的中心的单点划线相平行,以便于描述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的夹角θ。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10,包括:叶轮;电机,与叶轮相连接;和蜗壳,蜗壳包括螺旋部12和沿螺旋部12的一切线方向延伸的出风部;叶轮设置在螺旋部12内,出风部的端口为出风口14;过叶轮的中心线作垂直于切线的基准面,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之间具有夹角。
本发明提供的风机10,通过将出风口14偏转一定角度,即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比,偏转一定角度,延长了气流沿出风部的内壁流通的长度的同时,增加了出风口14的截面面积,便于出风,使得气流在出风口14处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压,有利于将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降低阻力损失,进而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风机10的运行效率,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具体地,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比,既可向左侧偏转θ角,即向叶轮所在方向偏转,也可向右侧偏转θ角,即沿风的流动方向偏转,可依据风机10的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其中,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为出风口14与出风部的外侧壁的交线,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为出风口14与出风部的内侧壁的交线。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即出风口14所围成的截面与出风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与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相互平行相比,一方面增加了出风口14的截面面积,延长了气流在出风部内部的流动长度,进而有利于气流在出风口14处扩压,降低阻力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出风口14与出风部的外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使得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螺旋部12进入出风部后,由于出风部外侧壁的延长,能够更好地对具有一定离心作用的气流进行导流与扩压,更有利于将气流的动压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少阻力损失,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当然,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即出风口14所围成的截面与出风部的内侧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时,虽然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出风部的外侧壁所在方向流动的趋势,但依然有部分气流沿出风部的内侧壁流出,进而出风部的内侧壁相较于其外侧壁的延长,以及出风口14截面面积的增加,依然有利于对气流进行扩压,以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1,叶轮的直径为D,L1/D的范围为0.7至1.3;和/或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2,叶轮的直径为D,L2/D的范围为0.7至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出风口14的外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1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7至1.3,并限定出风口14的内边沿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2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7至1。一方面限定出风口14的内、外边沿距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不等,使得出风口14具有一定偏转,进而增加了出风口14的截面面积,有利于扩压;另一方面通过具体限定L1/D的范围为0.7至1.3,L2/D的范围为0.7至1,进而限定了出风口14所在截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θ=arctan[(L1-L2)/出风部的宽度]的大小,使得气流在出风部内的流通效果以及在出风口14处的扩压效果更好,方便气体流通,且有利于将动压能转换为降压能,避免叶轮的直径过大或出风部的延伸长度过小,所带来的气流静压能低,动压能高而流动效果差的问题。经大量实验验证,限定L1/D的范围为0.7至1.3,L2/D的范围为0.7至1,在保证风量不变的前提下,电机的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出风部的宽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
在该实施例中,出风部的宽度,即出风部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宽度,宽度方向与出风部的延伸方向垂直,通过限定出风部的宽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在1.2至2,使得出风部内供风流通的风道宽度能够满足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需求,避免叶轮直径过大,出风部的宽度过小,即两者比值小于1.2所带来的气流阻力大,能量衰减快等问题,也避免叶轮直径过小,而出风部的宽度过大,即两者比值大于2所带来的气流流速不足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蜗壳的高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蜗壳的高度与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使得蜗壳内部的空间高度能够满足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需求,方便叶轮所带动的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蜗壳的内壁方向流动,并经叶轮的上方、下方及水平方向流出进入出风部,提高出风效率。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屋顶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回风口22和排风口24;和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风机10,风机10设置在壳体内。
本发明提供的屋顶机,由于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风机10,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其中,当壳体内分别室内侧腔体和室外侧腔体时,风机10既可以设置在室内侧腔体内,也可以设置在室外侧腔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风机10与壳体的顶壁的间距为L3,风机10与壳体的底壁的间距为L4,蜗壳的高度为L5,L3/L5的范围为0.07至0.5,和/或L4/L5的范围为0.07至0.5。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风机10与壳体的顶壁的间距L3与蜗壳的高度L5的比值范围为0.07至0.5,并限定风机10与壳体的底壁的间距L4与蜗壳的高度L5的比值范围为0.07至0.5。一方面有效控制壳体的体积大小,避免壳体体积过大而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搬运安放,也避免壳体的体积过小而不利于风机10等部件的安放;另一方面有利于确保气流在风机10内的流通更加均匀,由于风机10的顶部距壳体的顶壁之间的距离与风机10的底部与壳体的底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或相差不多,进而经壳体上的回风口22进入的气流,能够经风机10的上方、下方较为均匀流入风机10中,进而风机10的出风口14的各处风速也较为均匀,有利于均匀出风,且有效降低风阻,减少能量损失,极大地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风机10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为L6,叶轮的直径为D,L6/D的范围为0.2至0.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风机10的外侧壁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为L6,且L6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2至0.3。一方面为气流的进入与流通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外界的气流经壳体上的回风口22进入后,因风机10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较小,而使得大量气流在该处积留,影响气体流动,降低风机10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在提高壳体内部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为风机10的安装留有足够的空间。其中,具体限定风机10的外侧壁与壳体的最小间距L6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与风机10的外侧壁和壳体的最小间距的大小相对应,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屋顶机还包括:多个第一隔板18,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隔板18的一端与风机10的出风口14相连接,第一隔板18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排风口24位于多个第一隔板18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隔板18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屋顶机还具有多个第一隔板18,通过多个第一隔板18将风机10的出风口14和壳体上的排风口24之间围成一条风道,方便将风机10吹出的风直接传送到排风口24所在位置,便于高效地排风。具体地,多个隔板中,每个隔板的一端均与风机10的出风口14相连接,每个隔板的另一端均与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且排风口24位于任意相邻两个第一隔板18之间,进而该相邻两个第一隔板18围成出风口14与排风口24之间的出风通道。另外,优选地,多个隔板中,还存在一个第一隔板18与上述相邻两个第一隔板18中的一个第一隔板18及壳体的内侧壁围成密闭腔体,用于安置壳体内的其他部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屋顶机还包括:换热器16,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回风口22与风机1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屋顶机还具有换热器16,并位于回风口22与风机10之间,使得经回风口22进入的气流能够先经过换热器16换热后,再进入风机10,以将换热后的气流直接排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换热器16与多个第一隔板18的最小间距为L7,叶轮的直径为D,L7/D的范围为0.3至0.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换热器16与多个第一隔板18之间的最小间距L7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3至0.6,为气体的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换热器16与多个第一隔板18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小,而导致气流经换热器16换热后,在换热器16与多个第一隔板18之间积留,从而不利于进入风机10内部,降低风机10的运行效率。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16与多个第一隔板18之间的最小间距L7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与换热器16和多个第一隔板18之间的间距大小相对应,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换热器16与风机10的外侧壁的最小间距为L8,叶轮的直径为D,L8/D的范围为0.1至0.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换热器16与风机10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L8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1至0.3,一方面为气体的流通提供足够的空间,避免气流经换热器16换热后,由于距风机10过近而使得气流无法快速高效地进入风机10内部,另一方面也避免换热器16与风机10的外侧壁之间距离过远,而使得气流流经换热器16后,再流动较大的距离后才能进入风机10内部,导致换热效果下降的同时,风机10的运行效率也降低。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16与风机10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L8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及风压能够同换热器16与风机10的外侧壁之间的最小间距相对应,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屋顶机还包括:压缩机,设置在壳体内;多个第二隔板20,设置在壳体内,并围设在压缩机的外围,以将压缩机与风机10隔开。
在该实施例中,屋顶机还包括多个第二隔板20,多个第二隔板20围设在压缩机等部件的外围,以将压缩机等部件进行阻隔,有效避免经回风口22流入的气流进入压缩机所在的区域内而影响各部件的运行,也避免导致大量的气流在压缩机所在区域聚集,而降低进入风机10的气流量,降低风机10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为L9,叶轮的直径为D,L9/D的范围为0.1至0.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L9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范围为0.1至0.2,一方面为气体的流通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气体经回风口22流入后,能够经风机10的上方和下方进入风机10内部,而通过将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得气流还能够在经该间隙内进行流通,进而使得风机10的上方与风机10的下方能够经该进行进行流通,使得风机10的上方的风量及风压与风机10下方的风量及风压更加均匀,从而使得风机10内部的风量及风压较为均匀,提高风机10的出风口14的各处流量均匀,有利于减少风阻,降低能量损失,从而提高风机10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为风机10的安装提供方便,避免风机10与多个第二隔板20之间距离过近而出现磕碰损坏等。其中,具体限定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L9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同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大小相对应,例如风机10的直径较小时,风机10所带动的风量较小,进而无需使得风机10的外侧壁与多个第二隔板20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大,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为L10,叶轮的直径为D,L10/D的范围为0.3至0.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限定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L10与叶轮的直径D的范围为0.3至0.6,使得气流流经换热器16后,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流通,便于进入风机10内部,避免气流在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之间的较小的间隙内聚集。其中,具体限定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L10与叶轮的直径D的比值,使得叶轮所带动的风量的大小能够同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的最小间距大小相对应,例如风机10的直径较小时,风机10所带动的风量较小,进而无需使得换热器16与多个第二隔板20之间的最小间距过大,使得壳体内部各部件合理分布,提高风机10的电机的运行效率。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叶轮;
电机,与所述叶轮相连接;和
蜗壳,所述蜗壳包括螺旋部和沿所述螺旋部的一切线方向延伸的出风部;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螺旋部内,所述出风部的端口为出风口;
过所述叶轮的中心线作垂直于所述切线的基准面,所述出风口所在截面与所述基准面之间具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的外边沿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内边沿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出风口的外边沿为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部的外侧壁的交线,所述出风口的内边沿为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部的内侧壁的交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的外边沿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L1/D的范围为0.7至1.3;和/或
所述出风口的内边沿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L2/D的范围为0.7至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部的宽度与所述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和/或
所述蜗壳的高度与所述叶轮的直径的比值范围为1.2至2。
5.一种屋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和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与所述壳体的顶壁的间距为L3,所述风机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的间距为L4,所述蜗壳的高度为L5,所述L3/L5的范围为0.07至0.5,和/或所述L4/L5的范围为0.07至0.5;和/或
所述风机的外侧壁与所述壳体的最小间距为L6,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所述L6/D的范围为0.2至0.3。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机还包括:
多个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第一隔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连接,所述排风口位于所述多个第一隔板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机还包括: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回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多个第一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7,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所述L7/D的范围为0.3至0.6,和/或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机的外侧壁的最小间距为L8,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所述L8/D的范围为0.1至0.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机还包括:
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多个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围设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围,以将所述压缩机与所述风机隔开;
其中,所述风机的外侧壁与所述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9,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所述L9/D的范围为0.1至0.2,和/或
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多个第二隔板的最小间距为L10,所述叶轮的直径为D,所述L10/D的范围为0.3至0.6。
CN201810314762.7A 2018-04-10 2018-04-10 风机及屋顶机 Active CN108626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4762.7A CN108626148B (zh) 2018-04-10 2018-04-10 风机及屋顶机
PCT/CN2019/084278 WO2019196959A1 (zh) 2018-04-10 2019-04-25 风机及屋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4762.7A CN108626148B (zh) 2018-04-10 2018-04-10 风机及屋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6148A true CN108626148A (zh) 2018-10-09
CN108626148B CN108626148B (zh) 2020-10-30

Family

ID=63705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14762.7A Active CN108626148B (zh) 2018-04-10 2018-04-10 风机及屋顶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6148B (zh)
WO (1) WO201919695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7597A (zh) * 2019-07-11 2019-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WO2019196959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屋顶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8446A2 (en) * 1991-04-11 1992-10-14 Daikin Industries,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for attic or the like
CN202520656U (zh) * 2012-03-13 2012-11-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离心风机蜗壳
CN10296659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多翼式鼓风机及空气调节机
CN104422115A (zh) * 2013-09-05 2015-03-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屋顶式空调机
CN106427474A (zh) * 2016-11-0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及其车载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308535U1 (de) * 1983-03-19 1984-06-20 Joh. Vaillant Gmbh U. Co, 5630 Remscheid Radialgeblaese
US6494152B2 (en) * 2000-08-30 2002-12-17 Jakel Incorporated Stamped blower housing with 4″ transition
CN202883488U (zh) * 2012-10-29 2013-04-17 宜兴台玉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钢风机蜗壳多方向悬挂装置
CN104564828B (zh) * 2015-01-29 2017-06-27 西安交通大学 用于扩大离心风机出口面积的降噪蜗壳
CN108626148B (zh) * 2018-04-10 2020-10-30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屋顶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08446A2 (en) * 1991-04-11 1992-10-14 Daikin Industries, Limited Air conditioner for attic or the like
CN102966598A (zh) * 2011-08-30 2013-03-13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多翼式鼓风机及空气调节机
CN202520656U (zh) * 2012-03-13 2012-11-07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离心风机蜗壳
CN104422115A (zh) * 2013-09-05 2015-03-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屋顶式空调机
CN106427474A (zh) * 2016-11-09 2017-02-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客车及其车载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96959A1 (zh) * 2018-04-10 2019-10-1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屋顶机
CN110307597A (zh) * 2019-07-11 2019-10-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控制的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6148B (zh) 2020-10-30
WO2019196959A1 (zh)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11572U (zh) 插卡式散热机箱
CN109980852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通风散热系统
CN108626148A (zh) 风机及屋顶机
CN108278680A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114069940A (zh) 一种宽频变频电动机的强风冷结构
CN2937888Y (zh) 管道式空调器
CN209710579U (zh) 逆变器的散热结构
CN107314604B (zh) 一种风冷冰箱的风循环系统及风冷冰箱
CN110440340A (zh) 风管机及空调
CN207688247U (zh) 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
CN215672815U (zh) 一种扭叶螺旋风机的气体降温装置
CN201348331Y (zh)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CN208059076U (zh) 立式空调器
CN207884441U (zh) 一种新型高压电机的空冷结构
US20130340419A1 (en) Air handling system
CN208025674U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10320334U (zh) 风机盘管及设有其的空调
CN105509502B (zh) 一种可发电的节水型中央空调冷却塔
CN205747167U (zh) 空调柜机
CN209659091U (zh) 管束机构
CN110762636A (zh) 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70U (zh) 一种穿墙式空调
CN214101128U (zh) 一种混合通风电机
CN210951575U (zh) 空调器内机、空调器
CN109980851B (zh) 电机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