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9091U - 管束机构 - Google Patents

管束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59091U
CN209659091U CN201920558847.XU CN201920558847U CN209659091U CN 209659091 U CN209659091 U CN 209659091U CN 201920558847 U CN201920558847 U CN 201920558847U CN 209659091 U CN209659091 U CN 209659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e bank
bank
bundle mechanism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88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钟林跃
刘冰
郭云龙
汪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RUN HEAT-EXCHANG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RUN HEAT-EXCHANG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RUN HEAT-EXCHANG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RUN HEAT-EXCHANG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88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59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59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59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束机构,包括管束(2)、管板(9);所述管板(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管束(2)相匹配,并构成管束(2)的限定位;所述管束(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管束(2)构成管束部;所述管板(9)设置在管束部的两侧;所述管束部设置在管板(9)的中间。所述管束(2)的形状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冷却器通过,将传统的椭圆管竖直的矩形排布,改横向的平行四边形排布。一方面通过将椭圆管从竖直改为水平,实现高度方向的降低,另一方面借助平行四边形排布的斜边,留出通风风道和内部风机空间。最终实现了在更加紧凑的空间内实现内外强迫通风的椭圆管异形排布冷却器。

Description

管束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凝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管束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排布的椭圆管管束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中,由于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会聚集在电机内部的各元件中,并逐步提高元件温度。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就会导致元件温度局部逐渐上高。高温会导致元件工作效率降低甚至部分失效,最终影响电机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部分元件的文化造成故障和灾难。因此,业内常说电机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大,但制约其大小的主要因素还是冷却效果。
降低元件温度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主要原理都是通过引入低温流体,将元件中的温度通过换热转移到低温流体中,并且及时将加热后的流体带出电机。将流体重新冷却后再带入电机中,以此实现冷却循环。
在传统的电机冷却器设计中,如果采用水作为流体,则需要布置大量的管路和泵阀系统,而如果只使用空气作为冷却流体,则只需要提供内外风机以驱动空气即可。
为了能将热量有效带出,需要确保电机内时刻保持充足的流体流量,通常情况下,电机内部自带的叶轮只能带动较小的风量。常规电机冷却器使用的矩形排布或者M型排布,主要换热元件为圆形换热管,如果排布过密都会提高风的阻力,过高的风阻会导致电机工作输出总压降低,影响通风量。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需要在内部也加装风机,对注入电机内部的低温流体进行强迫通风以补偿不足的风机总压。
在电动机周围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常规矩形或M排布设计方案,则无法进一步通过增加管子数量来实现换热性能。
综上所述,亟待一种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或狭小空间内完成大功率的电机冷却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束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束机构,包括管束、管板;
所述管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多个通孔与管束相匹配,并构成管束的限定位;
所述管束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管束构成管束部;
所述管板设置在管束部的两侧;
所述管束部设置在管板的中间。
优选地,所述管束的形状为椭圆形。
优选地,多个所述管束之间呈预设偏角。
优选地,所述管束部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管束组;
在所述多个管束组的包络面中,具有围成梯形区域和/或平行四边形区域的包络面。
优选地,所述管束组包括多个管束排;
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
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优选地,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
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通过,将传统的椭圆管竖直(椭圆的长半径垂直、短半径水平)的矩形排布,改横向(椭圆的长半径水平、短半径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排布。一方面通过将椭圆管从竖直改为水平,实现高度方向的降低,另一方面借助平行四边形排布的斜边,留出通风风道和内部风机空间。最终实现了在更加紧凑的空间内实现内外强迫通风的椭圆管异形排布冷却器。
2、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中的椭圆管之间呈预设偏角,从而使空气流动形成等流速流动,进而提升换热能力、降低了阻力。
3、根据材料、结构尺寸限制、气流状况、管束机构材料、温度以及加工类型等参数,预设偏角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机构的一种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机构的管束部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下表为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
1腔板
2挡风板
3管束机构
4壳体
5支撑板
6进风口
7隔板
8出风口
9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束机构,包括管束2、管板9;所述管板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管束2相匹配,并构成管束2的限定位;所述管束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管束2构成管束部;所述管板9设置在管束部的两侧;所述管束部设置在管板9的中间。
所述管束2的形状为椭圆形。多个所述管束2之间呈预设偏角。
所述管束部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机构,还包括多个管束组;在所述多个管束组的包络面中,具有围成梯形区域和/或平行四边形区域的包络面。
所述管束组包括多个管束排;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束机构的一种优选例,还包括多个管束组;所述多个管束组的包络面围成梯形或平行四边形区域。
所述管束组包括多个管束排;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未对齐排列;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呈直线排列;多个所述管束构成管束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冷却器,包括冷却器通风柜、外风路风机、导向板、内风路风机以及本体;所述冷却器通风柜的侧部设置有风口机构;所述冷却器通风柜、风口机构构成本体;所述内风路风机设置在本体的侧部;所述外风路风机设置在本体的端部。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还包括集风圈;所述集风圈设置在内风路风机的风桨处;所述集风圈的一端与内风路风机的风桨相对设置;所述集风圈的另一端设置有挡风板。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还包括承管板;所述承管板设置在本体的侧部;所述承管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管板分别设置在本体的端部;其中一个所述承管板与外风路风机的风桨相对设置。
所述风口机构包括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本体的中间;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进风口的两侧。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还包括管束机构;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管束机构容纳空间;所述管束机构设置在管束机构容纳空间内;所述管束机构,还包括多个管部组;在所述多个管部组的包络面中,具有围成梯形区域和/或平行四边形区域的包络面;所述管部组包括多个管部排;所述多个管部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所述多个管部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所述多个管部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所述多个管部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所述多个管部排包括管部;所述管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管部组即为管束组。
所述承管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管部过盈配合,并构成管部的限定位。所述管部的形状为椭圆形。所述管部即为管束。
所述冷却器通风柜内构成柜内风路。
从电机产生的热空气通过进风口经冷却器通风柜的柜内风路流至管束机构;从管束机构通过热交换,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依次经挡风板、集风圈通过内风路风机流至冷却器通风柜的柜内风路;从冷却器通风柜的柜内风路流至出风口;从出风口流至电机内。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包括承管板、冷却器通风柜、外风路风机、导向板、管部、挡风板、集风圈、内风路风机、本体、出风口以及进风口。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管束机构容纳空间。所述管束机构在设置在管束机构容纳空间内,所述管束机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承管板;所述承管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管部相匹配或过盈配合。所述通孔构成了管部的限定位。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冷却器通风柜,所述冷却器通风柜内设置有柜内风道。所述管束机构的出口风处依次设置有挡风板、集风圈。所述内风路风机、外风路风机均设置在本体的外部。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内风路:
如图、图所示,从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内部所产生的热量,被流经电机内部的风所带走,从位于本体底部的进风口被注入到冷却器通风柜的内部的柜内风路中。然后,进入到冷却器通风柜内部的热风,经柜内风路的结构导向,被引导到异形排布管束区,即管束机构。在异形排布管束区,热空气流经管部的外壁,通过管壁,即管部的外壁与管部的内部的冷空气发生热交换。该热风,即热空气流经管束机构后,空气的冷却过程基本完成。
被冷却的空气,即为冷空气被内风路风机的中心集风圈吸入,通过离心风机,即内风路风机的甩向四周风道。冷空气经冷却器通风柜的风路引导,最终从冷却器通风柜的底部两侧出风口被注回至电机内。
外风路:
如图所示,环境中的空气,被外风路风机牵引,经过引导风道后,进入异形排布管束的管内,在流经管束的过程中,带走管外空气的热量,最终经外风路风机被排放到环境内。
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冷却器中的管部为椭圆形状;所述管部可以有效的降低风机内部风路阻力,进而提高风机内部风量。而当换成椭圆管排布仍然超过高度限制时,则会遇上新的问题。即本发明上述提到的椭圆形管部的排列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管束机构中的管部通过管部与管部之间形成的预设偏角,从而使空气流动形成等流速流动,进而提升换热能力、降低了阻力。根据材料、结构尺寸限制、气流状况、管束材料、温度以及加工类型等参数,预设偏角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环境中的空气经外风路风机、冷却器通风柜中的柜内风路流至管束机构;从管束机构通过热交换,形成冷空气;所述冷空气经外风路风机流至环境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束(2)、管板(9);
所述管板(9)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所述多个通孔与管束(2)相匹配,并构成管束(2)的限定位;
所述管束(2)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管束(2)构成管束部;
所述管板(9)设置在管束部的两侧;
所述管束部设置在管板(9)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2)的形状为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束(2)之间呈预设偏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部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管束组;
在所述多个管束组的包络面中,具有围成梯形区域和/或平行四边形区域的包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组包括多个管束排;
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
所述多个管束排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左侧包络线错开排列;
所述多个管束组之间的包络面的右侧包络线平齐排列。
CN201920558847.XU 2019-04-23 2019-04-23 管束机构 Active CN209659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8847.XU CN209659091U (zh) 2019-04-23 2019-04-23 管束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8847.XU CN209659091U (zh) 2019-04-23 2019-04-23 管束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59091U true CN209659091U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2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8847.XU Active CN209659091U (zh) 2019-04-23 2019-04-23 管束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59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2035B (zh) 一种换热板、热交换器及通信基站的机柜
WO2023078256A1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桩的控制方法
CN110587875B (zh) 薄膜拉伸生产线烘箱及烘箱单元
CN209659091U (zh) 管束机构
CN207894279U (zh) 可调节传热换热器
CN207800826U (zh) 一种分流式散热的电池包
CN107300330B (zh) 侧向进汽凝汽器的布管结构
US20160134175A1 (en)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CN219163515U (zh)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RU2012113145A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способы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CN210596729U (zh) 一种低功率暖风干衣机
CN109980851A (zh) 电机冷却器
CN108626148A (zh) 风机及屋顶机
CN20783004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冷却器
CN103808180B (zh) 热管冷却装置
CN106369669A (zh) 空调室内机和圆形挂机
CN206146250U (zh) 一种两流程d型管箱空冷换热装置
CN210374729U (zh) 一种冷却介质循环管路
CN111854338B (zh) 一种真空烤箱
CN205448505U (zh) 一种双风道干燥系统
CN204598554U (zh) 一种水冷机柜及含该机柜的地下水冷系统
CN206313335U (zh) 交流电源分配列柜
CN207691614U (zh) 一种新型的电机强迫通风冷却器结构
CN206313333U (zh) 交流配电屏
CN108827018B (zh) 一种适用于侧向进汽凝汽器管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