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2125A -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2125A
CN108622125A CN201810761746.2A CN201810761746A CN108622125A CN 108622125 A CN108622125 A CN 108622125A CN 201810761746 A CN201810761746 A CN 201810761746A CN 108622125 A CN108622125 A CN 108622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delivery
delivery duct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17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2125B (zh
Inventor
陈辉
罗世辉
王双
韩睿
毛玲玲
费宝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Hi Tech Industry Corp Ltd
China Railway Magle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Hi Tech Industry Corp Ltd, China Railway Maglev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Hi Tech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17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2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2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2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2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2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1D27/009Means for ventilating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用于支撑风道;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和第四送风道;第二送风道上设置矩形唇口,矩形唇口与车体连接。本发明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整个风道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制作、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
风道布置方面:目前主要采用的空调机组使用端部送风底部回风和端部送风端部回风的方式,因此相应的风道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布置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送风的距离都偏长,客室乘客的感觉效果都不够好。
风道材质方面:采用铝合金材质的矩管型管路布置设计,该结构风道重量较重;采用模具成型定制的风道,该结构模具成本投入较高。
安装方面:采用风道与内饰顶板架梁直接安装,会造成风道对内饰的负载大,造成内饰结构和强度要求高;采用风道与车顶直接装配,会造成风道与车体连接面积小,受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了风道送风路径长、重量大,模具成本投入大、送风均匀、风道安装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
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
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用于支撑风道;
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和第四送风道;
第二送风道上设置矩形唇口,矩形唇口与车体连接;
第一吊臂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与车体或车顶固定,第二连板连接第一横梁和风道;
第二吊臂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第二横梁固定,第一连接件连接车体或车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横梁。两侧的第一送风道上分别设置两个送风口。
作为优选方式,第四送风道与司机室之间设置有软风道,软风道与第四送风道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矩形唇口与车体采用插入式安装,唇口外围贴上保温密封棉,保证从空调送过来的风和从客室吸回来的风全部进入风道。
作为优选方式,送风道呈“回”形,其中第四送风道为Y形或U形,两个第四送风道之间设置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方式,回风道布置在左右两个送风道中间,紧对在空调机组回风口下端。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板包括U形部和加强板,U形部与车顶或车体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U形部与横梁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第二连接板为L型板,第二连接板一侧连接风道,另一侧连接第一横梁。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件包括U形件和侧板,U形件一端连接第二横梁,另一端连接车体或车顶;U形件的侧面设置侧板用以加强;
第二连接件为L形板,L形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横梁,L形板的另一端连接风道。
作为优选方式,风道与风道设置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配件和第二连接配件,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的形状一致,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分别固定在相邻的风道上,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工作方法,在空调机组通风机的作用下,车外新风进入空调机组,与从车内吸入的回风混合过滤,经冷却后,通过风道和沿着车体长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格栅均匀地送到客室各处;回风从安装在客室顶板的回风网孔板吸入,经过回风道和空调机组底部的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整个风道系统设计合理,便于制作、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图2的A部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部示意图;
图6为矩形唇口的示意图;
图7为第二吊臂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送风道,2-第二送风道,3-第三送风道,4-第四送风道,5-回风道,6-第一吊臂组件,7-第二吊臂组件,8-软风管,9-矩形唇口,10-第二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6和第二吊臂组件7;
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5;
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第三送风道3、第四送风道4;第一吊臂组件6和第二吊臂组件7用于支撑风道;
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4、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第三送风道3、第二送风道2、第一送风道1和第四送风道4;
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第三送风道3、第四送风道4沿第三送风道3的中心线对称;
第二送风道2上设置矩形唇口9,矩形唇口9与车体连接;
第一吊臂组件6包括第一横梁、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与车体或车顶固定,第二连板连接第一横梁和风道;
第二吊臂组件7包括第二横梁10、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第二横梁10固定,第一连接件连接车体或车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横梁10。
作为优选方式,第四送风道4与司机室之间设置有软风道,软风道与第四送风道4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矩形唇口9与车体采用插入式安装,唇口外围贴上保温密封棉,保证从空调送过来的风和从客室吸回来的风全部进入风道,密封性好。
作为优选方式,送风道呈“回”形,其中第四送风道4为Y形或U形,两个第四送风道4之间设置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和第三送风道3,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和第三送风道3的数量为2个。
作为优选方式,回风道5布置在左右两个送风道中间,紧对在空调机组回风口下端。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板包括U形部和加强板,U形部与车顶或车体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U形部与横梁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第二连接板为L型板,第二连接板一侧连接风道,另一侧连接第一横梁。
作为优选方式,第一连接件包括U形件和侧板,U形件一端连接第二横梁10,另一端连接车体或车顶;U形件的侧面设置侧板用以加强;
第二连接件为L形板,L形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横梁10,L形板的另一端连接风道。
作为优选方式,如图4所示,风道与风道设置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配件和第二连接配件,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的形状一致,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分别固定在相邻的风道上,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工作方法,在空调机组通风机的作用下,车外新风进入空调机组,与从车内吸入的回风混合过滤,经冷却后,通过风道和沿着车体长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格栅均匀地送到客室各处;回风从安装在客室顶板的回风网孔板吸入,经过回风道5和空调机组底部的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
送风:采用的是两个空调机组分别从两端空调机组底部的4个送风口送风,从其底部送出来的风分别进入第一送风道1、第二送风道2、第三送风道3和第四送风道4,客室送风通过各送风道的送风口送风,司机室通过第四送风道4送风至软风道,再通过司机室送风单元送风。采用的这种底部送风方式,风道送风距离短,通过调整送风口位置和方向,使送风均匀且风阻小,噪音低。
回风:回风道5布置与左右两个送风道中间,紧对在空调机组回风口下端。从安装在客室两端顶板上的回风网孔板吸入,经过回风道5、空调机组底部的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回风道5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安装:各送风道和回风道5先分组安装,与车顶装配时通过安装吊臂分别装配至车顶,调整对其后再连接装配密封好,完成风道总装。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中间横梁采用矩形铝合金材质,并通过螺栓与吊臂架装配,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吊臂组件(第一吊臂组件6和第二吊臂组件7)——吊臂采用铝合金钣金制作,吊臂上的横梁采用铝合金矩管制作,重量轻、强度高;而采用分组装配降低了装配难度。风道与车顶安装采用插入式安装,风道止口外侧贴密封棉,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有效地保证了送风和回风的效果,降低了噪音。
风道由轻质复合材料的板材下料粘接而成,局部增加金属角件加强,上部矩形唇口9外部与车体安装采用插入式,安装简单,唇口外围贴上保温密封棉,保证了从空调送过来的风和从客室吸回来的风全部进入风道。风道板材下料简单,适合做成需要的造型,容易制作,重量轻。本发明的优势:风道与空调机组的底送底回的送回风布置方式;风道矩形唇口9插入式的结构设计;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中间横梁采用矩形铝合金材质,并通过螺栓与吊臂架装配,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
针对磁浮列车空调采用在车顶上下沉式安装,造成车顶与内饰之间的空腔变小。合理利用空间布置风道系统——送风道和回风道5的位置和结构,本设计采用了空调机组底部送风底部回风的风道布置。材质方面采用复合材料的板材下料组合成风道,适合做成需要的造型,可合理有效地利用车体与内饰之间的空间,且重量轻、送风效果好。安装方面采用风道整体被多组吊臂组件均匀沿着车体长度方向垂直托起,实现了风道受力分布均匀,安装方便。
综上,本发明采用的是两个空调机组分别从两端空调机组底部送风,风道系统主材:采用轻质复合材料的板材下料组合成风道,适合做成需要的造型,可合理有效地利用车体与内饰之间的空间,且重量轻、送风效果好。安装方式:采用吊臂结构使用两侧吊臂架与车顶安装,中间横梁采用矩形铝合金材质,并通过螺栓与吊臂架装配,风道放置于中间横梁上,通过多组吊臂的均匀排布,使风道安装受力均匀,吊臂采用铝合金材质,重量轻、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风道包括送风道和回风道;
送风道包括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四送风道;第一吊臂组件和第二吊臂组件用于支撑风道;
从车箱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四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三送风道、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和第四送风道;
第二送风道上设置矩形唇口,矩形唇口与车体连接;
第一吊臂组件包括第一横梁、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第一连板,第一连板与车体或车顶固定,第二连板连接第一横梁和风道;
第二吊臂组件包括第二横梁、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与第二横梁固定,第一连接件连接车体或车顶,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横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送风道与司机室之间设置有软风道,软风道与第四送风道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矩形唇口与车体采用插入式安装,唇口外围贴上保温密封棉,保证从空调送过来的风和从客室吸回来的风全部进入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送风道呈“回”形,其中第四送风道为Y形或U形,两个第四送风道之间设置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第一送风道、第二送风道和第三送风道的数量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回风道布置在左右两个送风道中间,紧对在空调机组回风口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包括U形部和加强板,U形部与车顶或车体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U形部与横梁通过螺丝或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为L型板,第二连接板一侧连接风道,另一侧连接第一横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包括U形件和侧板,U形件一端连接第二横梁,另一端连接车体或车顶;U形件的侧面设置侧板用以加强;
第二连接件为L形板,L形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横梁,L形板的另一端连接风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道与风道设置连接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配件和第二连接配件,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的形状一致,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分别固定在相邻的风道上,第一连接配件与第二连接配件通过螺栓连接。
10.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调机组通风机的作用下,车外新风进入空调机组,与从车内吸入的回风混合过滤,经冷却后,通过风道和沿着车体长度方向布置的送风格栅均匀地送到客室各处;回风从安装在客室顶板的回风网孔板吸入,经过回风道和空调机组底部的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处理后循环使用。
CN201810761746.2A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Active CN108622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746.2A CN108622125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1746.2A CN108622125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2125A true CN108622125A (zh) 2018-10-09
CN108622125B CN108622125B (zh) 2023-09-15

Family

ID=6368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1746.2A Active CN108622125B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212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705A (zh) * 2019-03-01 2019-05-17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CN111688737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车顶骨架
CN112078615A (zh) * 2020-09-01 2020-12-15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功能集成的风道结构和轨道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3792A (ja) * 1996-01-17 1997-07-29 Japan Tobacco Inc 気流偏倚型の客室内の分煙装置及び分煙方法
CN101850774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103158730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103661458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
CN104787067A (zh) * 2015-04-10 2015-07-22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动车组窗上回风结构
CN208411734U (zh) * 2018-07-12 2019-01-22 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93792A (ja) * 1996-01-17 1997-07-29 Japan Tobacco Inc 気流偏倚型の客室内の分煙装置及び分煙方法
CN101850774A (zh) * 2009-04-03 2010-10-0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卧铺列车空调风道系统
CN103158730A (zh) * 2011-12-09 2013-06-1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际动车组用空调风道系统
CN103661458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空调机组风道系统
CN104787067A (zh) * 2015-04-10 2015-07-22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动车组窗上回风结构
CN208411734U (zh) * 2018-07-12 2019-01-22 中铁磁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0705A (zh) * 2019-03-01 2019-05-17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CN109760705B (zh) * 2019-03-01 2024-03-19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风道系统
CN111688737A (zh) * 2020-05-20 2020-09-22 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车顶骨架
CN111688737B (zh) * 2020-05-20 2021-12-14 安徽浦进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车顶骨架
CN112078615A (zh) * 2020-09-01 2020-12-15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车辆的功能集成的风道结构和轨道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2125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22125A (zh)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10723157A (zh) 一种地铁车辆复合送风系统
CN204279454U (zh)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110126864A (zh) 一种低噪声低静压轨道车辆空调系统
CN107757642B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多功能司机室空调通风系统
CN202847379U (zh) 汽车前排吹面风管
CN208411734U (zh)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风道系统
CN103434522B (zh) 轨道车厢废排装置
CN20919195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送风系统
US20180272841A1 (en) Integrated roof bow and hvac duct with a headliner providing a close-out wall of the duct
CN205292219U (zh) 一种带有导流板的吹脚风道
CN102180078B (zh) 车辆驾驶室通风装置
CN204415402U (zh) 轨道车辆中顶送风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780529Y (zh) 新型客车天窗
CN102079312A (zh) 一种轨道车辆空调机组底部送风装置
CN216332032U (zh) 一种车辆的风道系统及其应用的市域车
CN201626407U (zh) 100%低地板轻轨车送风系统
CN220096361U (zh) 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2016470U (zh) 地铁车辆单元式司机室空调机组
CN205112929U (zh) 一种汽车前空调结构
CN214464600U (zh) 发动机高位进气结构
CN205243631U (zh) 一种中冷器进气室结构及其中冷器
CN104554309A (zh) 轨道车辆中顶送风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08482072A (zh) 一种平台化风道
CN210011575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No.4 Huoju Road,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Baoji City, Shaanxi Province 721000

Applicant after: CHINA RAILWAY BAOJI BRIDG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83 Sichuan Chengdu Jinniu District Golden Phoenix Road 666 rail transit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MAGLEV SCIENCE & TECHNOLOGY (CHENGDU)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RAILWAY HI-TECH INDUSTRY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