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7803A -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7803A
CN108617803A CN201810444558.7A CN201810444558A CN108617803A CN 108617803 A CN108617803 A CN 108617803A CN 201810444558 A CN201810444558 A CN 201810444558A CN 108617803 A CN108617803 A CN 108617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frying pan
white tea
arm
st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445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ing Tea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ing Te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ing Tea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ing Te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445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7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7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7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翻炒设备,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电机,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炒锅,电机的转轴上设有凸轮;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二转轴与机座之间设有扭簧,第二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主动叶片;第二转轴与炒锅设有钢丝绳;第三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从动叶片;炒锅内底部中央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间隙连接有辅助轴,辅助轴弧形槽的中央之间设有橡筋绳;辅助轴上周向设有若干搅拌臂;炒锅的内壁上设有凹槽和风机,加热器设于凹槽内;炒锅的内壁上还铰接有位于凹槽与风机之间的摇臂,摇臂与炒锅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摇臂上设有风孔和导流板。本方案主要解决了目前白茶翻炒时容易烧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在白茶的诸多加工工序中,炒茶尤为重要;炒茶通常指白茶加工过程中的炒青工序,它是利用微火在炒锅中使白茶痿凋的手法,该工序对白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现有的炒茶方式通常是在半球型炒锅内进行翻炒;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加热器一般设置于炒锅的底部中央,使得炒锅底部中央的受热效果最佳;由于炒锅呈半球型,使得白茶在翻炒时会自主移动至炒锅的底部中央,如不及时或快速翻炒白茶,烧锅底部中央的白茶容易被烧焦,直接影响白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白茶翻炒设备,以解决目前白茶翻炒时容易烧焦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白茶翻炒设备,包括加热器和半球型的炒锅,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电机,所述炒锅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炒锅相抵的凸轮;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机座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主动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缠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与炒锅固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从动叶片,且若干从动叶片的长度沿第三转轴的周向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从动叶片位于主动叶片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炒锅内底部中央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间隙连接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缠绕有橡筋绳,且橡筋绳与弧形槽的中央固接;所述辅助轴上周向设有能被从动叶片间歇撞击的若干搅拌臂;所述炒锅的内壁上设有凹槽和风机,所述加热器设于凹槽内;所述炒锅的内壁上还铰接有位于凹槽与风机之间的摇臂,所述摇臂与炒锅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摇臂位于从动叶片的运动轨迹上;所述摇臂上设有风孔,且风孔上设有朝向炒锅内底部的导流板。
基础方案的原理:操作时,将白茶放置于炒锅内;启动电机、加热器和风机,电机的转轴带动凸轮转动,利用凸轮挤压炒锅配合扭簧可实现炒锅往复摆动。
当凸轮挤压炒锅向左摆动时,炒锅通过钢丝绳拉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主动叶片转动,主动叶片带动从动叶片转动;从动叶片的转动可对白茶进行第一次翻炒;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通过搅拌臂推动辅助轴沿弧形槽的路径移动,橡筋绳拉伸,辅助轴在橡筋绳的带动下转动,以此实现对白茶的第二次翻炒;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继续转动,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与搅拌臂分离后,辅助轴在橡筋绳的拉动下沿弧形槽的路径转动复位,以此实现对白茶的第三次翻炒。
从动叶片还能挤压摇臂转动,使得风机产生的风力穿过风孔并在导流板的导向下作用于白茶上,利用风力可吹动白茶翻滚,实现对白茶的第四次翻炒;并且,风流还能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白茶上,实现对白茶的间歇加热,使得白茶受热更均匀,避免白茶烧焦。
当凸轮对炒锅的挤压作用消失时,第二转轴通过扭簧实现转动复位;第二转轴通过钢丝绳带动炒锅复位(摆动),使得白茶在炒锅内发生移动,即实现对白茶的第五次翻炒。
基础方案的优点:
1、本方案可对白茶起到五次翻炒效果,即:利用炒锅的往复摆动既能实现白茶的第一次翻炒,还能实现第二转轴的转动;通过第二转轴上的主动叶片实现从动叶片的转动,利用从动叶片既能实现对白茶的第二翻炒,还能通过搅拌臂带动辅助轴沿弧形槽的路径移动,使得辅助轴在橡筋绳的作用下转动,通过搅拌臂可实现对白茶的第三次翻炒;当从动叶片与搅拌臂分离后,辅助轴在橡筋绳的作用下转动复位,可再次通过搅拌臂实现对白茶的第四次翻炒;从动叶片挤压摇臂转动,使得风机产生的风力穿过风孔并在导流板的导向下作用于白茶上,利用风力可吹动白茶翻滚,实现对白茶的第五次翻炒。
2、风机产生的风流位于摇臂上方,可对风孔起到阻挡作用,避免白茶飞出;风机产生的风流既能穿过风孔作用于白茶上,可吹动白茶翻滚(即实现对白茶的翻炒),还能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白茶上,既可对白茶进行杀青,又可对白茶间歇加热,使得白茶受热均匀,相较于目前用于白茶翻炒的炒锅,通过将加热器设置在炒锅的侧面,实现对白茶的间歇加热,可有效避免白茶被烧焦。
3、转动的从动叶片既能通过搅拌臂实现辅助轴的移动,还能挤压摇臂发生转动;并且,从动叶片还能对白茶进行翻炒。
进一步,所述炒锅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松香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设有辅助槽和弧状的加热槽,且加热槽分别与辅助槽、凹槽相通;所述辅助槽内设有加热棒;所述金属层的底部设有与凸轮相抵的底板,所述底板远离凸轮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联动臂;所述机座上还设有活塞筒,且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联动臂铰接的活塞板;所述活塞筒与辅助槽之间设有气管。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底板代替炒锅直接与凸轮接触,有效减少了炒锅的磨损,进一步延长了炒锅的使用寿命。凸轮通过底板带动炒锅摆动,使得底板通过第一联动臂带动活塞板沿活塞筒的路径移动,使得活塞筒内产生气流,气流经气管、辅助槽与加热棒产生的热量混合形成热流;热流进入加热槽内,一部分热流直接作用于松香层上,促进松香味附着在白茶上,一部分热流经凹槽带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白茶上,加强对茶叶的杀青和加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搅拌臂远离辅助轴的一端铰接有摆臂,且摆臂与搅拌臂之间设有第二弹簧。通过上述设置,辅助轴带动搅拌臂转动时,摆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作离心运动(即展开);辅助轴停止转动时,摆臂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复位;即通过摆臂的往复运动可进一步加强对白茶的翻炒效果。
进一步,所述辅助轴的侧壁上竖向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摆臂上铰接有第二联动臂,且第二联动臂远离摆臂的一端与滑块铰接。通过上述设置,当摆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作离心运动时(即展开),摆臂通过第二联动臂带动滑块沿滑槽的路径移动;当摆臂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时,摆臂通过第二联动臂带动滑块沿滑槽的路径复位;即通过第二联动臂的往复运动可进一步加强对白茶的翻炒效果。
进一步,所述搅拌臂呈弧状,且搅拌臂由辅助轴向炒锅内底部的方向弯曲。通过上述设置,可对白茶起到限位的作用,进而延长与白茶的接触时间,进一步加强对白茶的翻炒效果。
进一步,所述凹槽上设有挡网。通过上述设置,挡网可避免白茶进入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白茶翻炒设备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加热器1、炒锅2、松香层211、金属层212、第一转轴3、电机4、凸轮5、第二转轴6、第三转轴7、主动叶片8、钢丝绳9、从动叶片10、弧形槽11、辅助轴12、橡筋绳13、搅拌臂14、凹槽15、风机16、摇臂17、第一弹簧18、风孔19、导流板20、辅助槽21、加热槽22、加热棒23、底板24、第一联动臂25、活塞筒26、活塞板27、气管28、摆臂29、第二弹簧30、滑槽31、滑块32、第二联动臂33、挡网3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白茶翻炒设备,包括加热器1和半球型的炒锅2,炒锅2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松香层211和金属层212,金属层212上开设有辅助槽21和弧状的加热槽22,辅助槽21内安装有加热棒23;加热槽22与松香层211相通,且加热槽22与辅助槽21相通;金属层212的底部固接有底板24。还包括机座,机座上安装有活塞筒26、第一转轴3和电机4,活塞筒2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27,活塞板27上铰接有第一联动臂25,且第一联动臂25远离活塞板27的一端与底板24铰接;活塞筒26与辅助槽21之间连接有气管28。炒锅2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3上;电机4的转轴上固接有与底板24相抵的凸轮5。
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6和第三转轴7,第二转轴6与机座之间固接有扭簧,第二转轴6上周向安装有若干主动叶片8;第二转轴6上缠绕有钢丝绳9,且钢丝绳9与炒锅2固接;第三转轴7上周向安装有若干从动叶片10,且若干从动叶片10的长度沿第三转轴7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减小;从动叶片10位于主动叶片8的运动轨迹上。
如附图3所示,松香层211内底部中央开设有弧形槽11,弧形槽11内间隙连接有辅助轴12,辅助轴12缠绕有橡筋绳13,且橡筋绳13与弧形槽11的中央固接;辅助轴12上周向安装有若干搅拌臂14,且从动叶片10能够间歇撞击搅拌臂14,搅拌臂14呈弧状,且搅拌臂14由辅助轴12向炒锅2内底部的方向弯曲。搅拌臂14远离辅助轴12的一端铰接有摆臂29,且摆臂29与搅拌臂14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30。辅助轴12的侧壁上竖向开设有滑槽31,且滑槽3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2;摆臂29上铰接有第二联动臂33,且第二联动臂33远离摆臂29的一端与滑块32铰接。
如附图2所示,松香层211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5和风机16,凹槽15与加热槽22相通;加热器1安装于凹槽15内,实施例中加热器1为加热电阻丝;凹槽15上还安装有用于避免白茶进入凹槽15的挡网34。炒锅2的内壁上还铰接有位于凹槽15与风机16之间的摇臂17,摇臂17与炒锅2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18,且摇臂17位于从动叶片10的运动轨迹上;摇臂17上开设有风孔19,且风孔19上固接有朝向炒锅2内底部的导流板20。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操作时,将白茶放置于炒锅2内;启动电机4、加热器1、风机16和加热棒23,电机4的转轴带动凸轮5转动,利用凸轮5挤压炒锅2配合扭簧可实现炒锅2往复摆动。
当凸轮5挤压底板24带动炒锅2向左摆动时,炒锅2通过钢丝绳9拉动第二转轴6转动,使得主动叶片8转动,主动叶片8带动从动叶片10转动;从动叶片10的转动可对白茶进行第一次翻炒;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10通过搅拌臂14推动辅助轴12沿弧形槽11的路径移动,橡筋绳13拉伸,辅助轴12在橡筋绳13的带动下转动,通过转动的搅拌臂实现对白茶的第二次翻炒;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10继续转动,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10与搅拌臂14分离后,辅助轴12在橡筋绳13的拉动下沿弧形槽11的路径转动复位,通过转动的搅拌臂实现对白茶的第三次翻炒;通过长度最长的从动叶片10间歇挤压搅拌臂14配合橡筋绳13使得辅助轴沿弧形槽11的路径作往复运动。
当辅助轴12带动搅拌臂14转动时,摆臂29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作离心运动(即展开),摆臂29通过第二联动臂33带动滑块32沿滑槽31的路径移动;当辅助轴12停止转动时,摆臂29在第二弹簧30的作用下转动复位,摆臂29通过第二联动臂33带动滑块32沿滑槽31的路径复位;即通过摆臂29、第二联动臂33的往复运动可加强对白茶的翻炒效果。
从动叶片10还能挤压摇臂17转动,使得风机16产生的风力穿过挡网34、风孔19并在导流板20的导向下作用于白茶上,利用风力可吹动白茶翻滚,实现对白茶的第四次翻炒;并且,风流还能将加热器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白茶上,实现对白茶的间歇加热,使得白茶受热更均匀,避免白茶烧焦。
炒锅2向左摆动时,底板24通过第一联动臂25还能带动活塞板27沿活塞筒26的路径移动,使得活塞筒26内产生气流,气流经气管28、辅助槽21与加热棒23产生的热量混合形成热流;热流进入加热槽22内,一部分热流直接作用于松香层211上,促进松香味附着在白茶上,一部分热流经凹槽15、热流带动加热器1产生的热量作用于白茶上,加强对茶叶的杀青和加热效果。
当凸轮5通过底板24对炒锅2的挤压作用消失时,第二转轴6通过扭簧实现转动复位;第二转轴6通过钢丝绳9带动炒锅2复位(摆动),使得白茶在炒锅2内发生移动,即实现对白茶的第五次翻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白茶翻炒设备,包括加热器和半球型的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电机,所述炒锅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炒锅相抵的凸轮;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机座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第二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主动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上缠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与炒锅固接;所述第三转轴上周向设有若干从动叶片,且若干从动叶片的长度沿第三转轴的周向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从动叶片位于主动叶片的运动轨迹上;所述炒锅内底部中央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间隙连接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缠绕有橡筋绳,且橡筋绳与弧形槽的中央固接;所述辅助轴上周向设有能被从动叶片间歇撞击的若干搅拌臂;所述炒锅的内壁上设有凹槽和风机,所述加热器设于凹槽内;所述炒锅的内壁上还铰接有位于凹槽与风机之间的摇臂,所述摇臂与炒锅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且摇臂位于从动叶片的运动轨迹上;所述摇臂上设有风孔,且风孔上设有朝向炒锅内底部的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茶翻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由内至外依次包括松香层和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上设有辅助槽和弧状的加热槽,且加热槽分别与辅助槽、凹槽相通;所述辅助槽内设有加热棒;所述金属层的底部设有与凸轮相抵的底板,所述底板远离凸轮的一侧铰接有第一联动臂;所述机座上还设有活塞筒,且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联动臂铰接的活塞板;所述活塞筒与辅助槽之间设有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茶翻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臂远离辅助轴的一端铰接有摆臂,且摆臂与搅拌臂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茶翻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轴的侧壁上竖向设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摆臂上铰接有第二联动臂,且第二联动臂远离摆臂的一端与滑块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茶翻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臂呈弧状,且搅拌臂由辅助轴向炒锅内底部的方向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茶翻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上设有挡网。
CN201810444558.7A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Pending CN108617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4558.7A CN108617803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44558.7A CN108617803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7803A true CN108617803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44558.7A Pending CN108617803A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78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4820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湖州清壹社茶业有限公司 白茶炒制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1077A (zh) * 2014-08-29 2014-12-03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炒茶装置
CN106982946A (zh) * 2017-03-23 2017-07-28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翻炒装置
CN206371424U (zh) * 2016-12-14 2017-08-04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离心力出茶式茶叶翻炒锅
CN107494781A (zh) * 2017-08-17 2017-12-22 田岗 一种摇摆式茶叶翻炒机
CN107624898A (zh) * 2017-11-10 2018-01-26 陈杨平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炒茶机
CN107756627A (zh) * 2017-10-12 2018-03-06 长沙市凤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加工粉碎混合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1077A (zh) * 2014-08-29 2014-12-03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炒茶装置
CN206371424U (zh) * 2016-12-14 2017-08-04 信阳师范学院 一种离心力出茶式茶叶翻炒锅
CN106982946A (zh) * 2017-03-23 2017-07-28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茶叶翻炒装置
CN107494781A (zh) * 2017-08-17 2017-12-22 田岗 一种摇摆式茶叶翻炒机
CN107756627A (zh) * 2017-10-12 2018-03-06 长沙市凤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加工粉碎混合装置
CN107624898A (zh) * 2017-11-10 2018-01-26 陈杨平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炒茶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4820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湖州清壹社茶业有限公司 白茶炒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7803A (zh) 一种白茶翻炒设备
CN104643954A (zh) 通过旋风形成热循环加热的空气炸锅
CN208228558U (zh) 一种风向可调的吹风机
CN206321014U (zh) 茶叶烘干装置
CN205747806U (zh) 一种均匀受热式茶叶烘干机
CN109297093A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309661A (zh) 一种倾斜度可调的滚筒式杀青设备
CN206866487U (zh) 一种空气炸锅转动式门组件
CN106954697A (zh) 蒸汽式茶叶杀青机
CN206371936U (zh) 一种可调节排气方向的蒸汽烤箱
CN205358044U (zh) 一种真空高效茶叶烘干机
CN204500391U (zh) 通过旋风形成热循环加热的空气炸锅
CN106172943A (zh) 一种自动排湿燃煤式茶叶杀青机
CN206860502U (zh) 一种扇叶可收拢式吊扇
CN203913251U (zh) 一种茶叶微波杀青设备
CN107702220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9121164U (zh) 一种具有气体再循环功能的茶叶烘干装置
CN108522677A (zh) 一种白茶加工工艺
CN111990494A (zh) 一种基于气体对流原理的茶叶加工往复烘炒设备
CN207012081U (zh) 锅盖及压力锅
CN206507174U (zh) 一种滚筒炒干机
CN205611664U (zh) 一种红茶滚筒杀青机
CN206443062U (zh) 一种易于控温的茶叶杀青装置
CN207111497U (zh) 电动升降晾衣架的自动扫风风机
CN207936169U (zh) 一种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