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3255B -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3255B
CN108613255B CN201611241040.0A CN201611241040A CN108613255B CN 108613255 B CN108613255 B CN 108613255B CN 201611241040 A CN201611241040 A CN 201611241040A CN 108613255 B CN108613255 B CN 108613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ule
indoor
powe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41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13255A (zh
Inventor
顾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241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3255B/zh
Priority to CN202410066781.8A priority patent/CN1178894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3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3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13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3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9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本发明包括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和进出风头,它们通过通风管连接,或者通过接口直接将不同功能模块对接组合,或者,部分为管道连接、部分为接口直接对接而组合;功能模块中除了包括一个或多个动力模块外,还包括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同种模块所设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本发明不仅能方便制造,还能低成本地实现各种功能新颖独特或个性化的室内空气调节机以及满足各种市场需求。本发明还可方便灵活的分布设置,使室内空气流更加合理流动,达到室内全域空气调节的目的,并能使开发和产品成本大幅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模块化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其功能包括了温度、湿度调节、空气处理、新风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涉及室内空气调节的产品以单一功能产品为主,主要有三类:1、空调,2、空气净化机,3、新风机三大类,其原因是市场上缺少理想的结构来实现二合一或三合一或多合一的产品,例如空调和新风机结合的二合一产品、空气净化机和新风机结合的二合一产品、空调和新风机及空气净化机三合一的产品。另一方面,多数模块化设计的产品仅从维修、更换方便角度设计的,或者仅为模块安装位置可以互换而称为模块化,少有功能模块化设计并能通过管道或接口自由组合出多规格、多品类的产品。但是,单一功能产品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都是不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包括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通风管、进出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进出风头通过通风管连接,或者通过接口直接将不同功能模块对接组合,或者,部分为管道连接、部分为接口直接对接而组合;
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中除了包括一个或多个动力模块外,还包括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同种模块所设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空气湿度调节模块选自除湿加湿模块、除湿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选自制冷制热模块、加热模块,动力模块外的其它功能模块内气流的流动依靠动力模块驱动。
本发明通过功能模块化设计和方便灵活的功能模块间连接组合,可通过增加或减少或更换功能模块灵活增加或减少相应的功能,不仅能方便制造,还能低成本地实现各种功能新颖独特或个性化的室内空气调节机以及满足各种市场需求,例如功能模块既能组合成单一功能产品(如新风机、空气净化机、除湿加湿机),又能组合成二合一产品(新风机+空调)和三合一产品(空调+新风机+空气净化机)等多合一产品,也能组成同类多规格成品(如400立方米/小时和800立方米/小时两种规格的空气净化机),还能二次设计、定制个性化产品,并为后续设计增加功能模块留下接口。本发明还可方便灵活的分布设置,使室内空气流更加合理流动,达到室内全域空气调节的目的,并能使开发和产品成本大幅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中的选择范围还包括节能模块,当设置有节能模块时,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具有两个动力模块;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分别与一个动力模块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
所述动力模块主导其它功能模块内空气流的流动和流向;所述动力模块和其它功能模块的连接关系为对空气在其它功能模块中流动的驱动是正压驱动或负压驱动或既有正压驱动又有负压驱动。所述正压驱动指与动力模块的排风口连通的其它功能模块的空气流动驱动,所述负压驱动指与动力模块的进风口连通的其它功能模块的空气流动驱动。优选地,所述动力模块相对于空气净化模块、节能模块、制冷制热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均处在下游,其中,两个动力模块分别接在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下游;对这些模块中的空气流动实现负压驱动。
本发明的所述组合可以灵活增加或减少或更换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功能的各类产品。本发明的所述组合可以灵活增加或减少或更换相同功能模块,组合成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
所述组合选用几个相同功能模块可以采用动力模块内部不同的接通方式,组合成不同工作模式的同类产品,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
所述组合采用简单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串联,即一个功能模块用一根或一根以上通风管与另一个功能模块连接,然后所述另一个功能模块再用通风管和第三个功能模块连接。或者也可以是并联,即几个功能模块与另一个功能模块之间各自用一根或一根以上通风管与其连接,或者,既含有串联又含有并联。本发明的各功能模块处在室内空气调节机内部连通的接口优选采用与所述通风管配套的统一的接口,通风管的口径只要一种,接口的孔径尺寸一致,任选两个功能模块可灵活组合。
所述动力模块主导其它功能模块内空气流的流动和流向,其一般包括壳体、排风装置,包括或不包括风门。所述动力模块的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流通口,为所述排风装置向不同方向排风提供排风出口及提供不同方向的进风入口。
所述流通口上设有通风管连接件或者接口。
至少部分流通口,其中包括了通往室内的流通口和通往室外的流通口,有时可以作为排风口用,有时可以作为进风口用。
所述动力模块壳体上作为排风口排风的一个流通口可以对应接通动力模块壳体上的另一个或同时与另两个或另两个以上作为进风口进风的流通口。每个流通口处可以设有风门,用于开启或关闭该流通口,或者不设风门(如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所述流通口风门可以电动开或关该流通口。或者设置一个统一的风门结构来根据工作模式开关相应的流通口,
所述动力模块壳体内设置一个或者二个排风装置,包括二个排风装置的动力模块等同二个动力模块。
所述排风装置包括风轮、风轮驱动电机、风轮外壳。
所述风轮外壳可以设置为可绕风轮驱动电机轴线转动或者设置为不可转动。或者一个风轮外壳设置为可转动,另一个风轮外壳设置为不可转动。
所述风轮外壳上设有排风口和进风口。
所述风轮外壳可转动则排风装置可向不同方向的流通口排风,否则排风方向固定;进风方向则由动力模块上设置的各流通口处的风门开关状态决定哪一个或哪几个流通口作为风源入口。
所述排风装置上的排风口可以与动力模块壳体上的流通口对接相通。
所述排风装置上的进风口与动力模块的壳体的顶板和底板或隔板间存有进风间隙。所述进风间隙使排风装置进风口和动力模块壳体上的流通口相通。
所述动力模块可以有第一动力模块和第二动力模块等多种方式。第一动力模块可以是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可以是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中至少部分的流通口根据动力模块工作模式的不同,同一个流通口有时作为排风出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入口用;所述动力模块在通往室内的流通口与通往室外的流通口于动力模块内部被接通的模式中,具有室外空气向室内方向流动的工作模式,室外空气和从一个或多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流入的室内空气混流向另一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流动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作为室内风源入口,与通往室外的流通口接通而全部向室外方向流动的工作模式。
所述动力模块中至少部分的流通口根据动力模块工作模式的不同,同一个流通口有时作为排风出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入口用;所述动力模块在其通往室内的二个或三个以上流通口于动力模块内部被接通的模式中,具有一个排风出口接通一个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或者一个排风出口接通二个或三个以上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或者二个排风出口接通二个或三个以上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实现室内空气单路径或多路径循环。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处于室内空气循环模式的空气流通路径上,动力模块直接或间接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或者在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后再接进出风头;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处于空气从室内向室外流动的模式和空气从室外向室内流动的模式的空气流通路径上,所述动力模块直接或间接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节能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或者再接一个进出风头。
第一动力模块其导风方式如下:当风轮外壳设置为不可转动时,只有一个导风模式,风只能从第一流通口流入,从第二流通口流出;当风轮外壳设置为可绕风轮驱动电机轴线转动时,具有二个导风模式,风可从第一流通口流进,从第二流通口流出。或者,从第二流通口流入,从第一流通口流出。管道式轴向排风装置因其外壳和风轮外壳合为一体作为特例,只有一个导风模式,属于第一动力模块。
第二动力模块其导风模式如下:当风轮外壳设置为不可转动时,配合风门的开或关,风从一个流通口流出,从任选其余一个或两个以上流通口流入。即排风方向固定,进风路径和方向可变且可多路进风。当风轮外壳设置为可绕风轮驱动电机轴线转动时,风可从任选一个流通口流出,从其余任选一个或两个以上流通口流入,即排风方向可以按所需随时改变,进风路径和方向也相应可变且可多路进风。
进一步,动力模块的风门可设置为旋转风门。所述旋转风门设置在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或不可旋转风轮外壳的侧面外围。所述旋转风门具有与排风装置排风口对应的通风口和与排风装置进风口对应的通风口,所述旋转风门上设置的同一个通风口有时作为出风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口用。通过转动旋转风门,所述旋转风门上与排风装置进风口对应的通风口可以与动力模块壳体上的一个流通口或同时与二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流通口对应相通,旋转风门同时关闭其余流通口,与排风装置排风口对接相通的流通口除外。所述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所述动力模块壳体顶板和底板或隔板间存有进风间隙。所述进风间隙和旋转风门与排风装置的进风口对应的通风口相通。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和旋转风门可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和旋转风门的定位可采用微动开关或霍尔元件和磁铁组件。
进一步,可旋转风轮外壳和旋转风门可固定在一起。由一个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所述动力模块壳体上设有数个流通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将壳体内分为二层,其中一层设置排风装置,另一层设置旋转风门。所述排风装置的风轮外壳可以设置为可旋转或者不可旋转。所述排风装置的风轮外壳上设有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旋转风门上设有通风口。所述风轮外壳的排风口可以与壳体上的流通口对接相通。所述风轮外壳进风口可以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壳体上的一个流通口或同时与二个或三个以上流通口对应相通。所述动力模块壳体上的流通口有时可以作为排风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口用,也可以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排风口用,其余作为进风口用。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两种:一种是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另一种是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
所述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净化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风进出口。所述风进出口设置在壳体两端或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侧面。所述进出风口至少其中一个为通风管接口。
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固定结构可以是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
所述壳体一面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以方便更换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可打开或可拆卸部位,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前后或左右或里外二段风道.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以是板型体或环型柱体。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净化装置和风门。所述壳体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风进出口。所述风进出口可以是部分为排风口部分为进风口,也可以是部分或全部的风进出口有时作为排风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口用。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固定结构可以是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所述壳体一侧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以方便更换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可打开或可拆卸部位,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层风道,一层作为净化风道,另一层作为通风风道,且净化风道的流通能借道通风风道。所述壳体上的风进出口优选设置在通风风道侧。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壳体上的风进出口,至少其中一个为通风管接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风门的两个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用于关闭风门时不易漏风;所述两个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形成两个通风口。所述风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一通风口的同时,开启第二通风口;第二个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二通风口的同时开启第一通风口,对应实际情况即为关闭净化风道的同时,开启通风风道,或者开启净化风道的同时关闭通风风道。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风门形状可以是平板或L型板件等,不论什么形状均满足上述两个工作状态。所述风门可电动开启或关闭风道。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空气净化组件,可以包括初过滤网、静电杀菌除尘器、活性炭除臭网、消除O3网、HCPA网、石墨烯网等,视具体使用要求可全部包括,也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
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中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净化组件和第二空气净化组件。第一空气净化组件和第二空气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功能不同。第一空气净化组件和第二空气净化组件可用于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层风道,且可以分别处于第一通风口的风门门框两侧,形成在净化风道的上下游关系。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也可以按净化作用分为两个以上空气净化组件,形成不同的净化功能的净化组件。在净化风道不同位置设置形成上下游关系。所述各净化组件,可在净化风道内水平或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结构、风门、门框等易漏风处均设有防漏风海绵。
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壳体上一端的风进出口设置通风管道接口,另一端的风进出口设置为通风风栅,或侧面设置为通风风栅。
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壳体外部设有在板状结构上固定的向外翻的安装连接边或设有壁挂安装结构,用于固定在板状结构上,如吊顶、墙面、玻璃上。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壳体上的风进出口也可设置三个或四个以上。壳体一侧设置一个通风管接口,另一侧设置二个通风管接口或一个通风管接口、一个通风风栅,或者壳体一侧设置通风风栅,另一侧设置二个通风管接口。这样可以对接二个风源,或三个动力模块,可适用于同时净化室内和室外空气,或一个风源通过另一端的二个接口分别输送至两个地方。
这样设置也为进一步多个功能模块的并联再组合提供并连接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与动力模块的流通口可以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内流动的空气气流优选采用负压驱动。
所述除湿加湿模块包括两种:一种是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另一种是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
所述除湿加湿模块包括壳体和石墨烯透水膜装置。所述石墨烯透水膜装置包括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所述除湿加湿模块结可采用与空气净化模块的类似结构,只要将空气净化组件换成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即可。所述除湿加湿模块与动力模块连通,所述除湿加湿模块内的流动的气流,可以正压驱动,也可以负压驱动。
所述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具有纳米级通道开合功能,可以选择性通过水分子,但气体却无法透过。其除湿加湿原理如下:
第一动力模块(双向)一端流通口通室内,另一端流通口连通除湿加湿模块一端风进出口。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端风进出口连接通风管道通往室外。
当室内向室外排风时,室内仅水分子通过石墨烯透水膜移出室外,起除湿作用。
当室外空气引入室内时,室外仅水分子通过石墨烯透水膜移入室内。起加湿作用。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室内模块和室外模块,所述室外模块结构与分体式空调外机相同,包括壳体、压缩机、冷凝器等,可直接选用。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室内模块包括两种,一种是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另一种是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
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包括壳体、热交换器、蓄水槽或盒,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净化空气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风进出口。所述风进出口设置在壳体两端,或其中一个设置在侧面。所述风进出口至少其中一个为通风管接口。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其支撑固定结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蒸发器上游。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拆卸清洗,用于过滤流经蒸发器的空气。
所述壳体一面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以方便拆卸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和维修及清洗蒸发器等。
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可打开或可拆卸部位,设置有蒸发器(冷凝器)和空气净化组件的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及其固定支撑结构和净化组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二段风道。
所述蓄水槽或盒设置在壳体底部,对应蒸发器的部位,以收集冷凝水。所述蓄水槽或盒设有多孔的盖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落下通过盖板上的小孔流入蓄水槽或盒。所述壳体和/或蓄水槽的底面或侧面设有出水孔。
所述出水孔设有水管连接件,用于外接出水管通往室外或下水处,排出冷凝水。
所述制冷制热工作原理与分体空调相同,使用专用配套的管道将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与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内的蒸发器(冷凝器)相连通即可。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内空气流动优选采用负压驱动。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可与动力模块的流通口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
所述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包括壳体、热交换器、蓄水槽或盒和风门。所述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可以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风进出口。所述风进出口有时作为排风口,有时作为进风口。所述风进出口上设有风管连接件。所述风进出口至少其中一个为通风管接口。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及其支撑固定结构。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设置在蒸发器上游,并且可拆卸清洗,用于先过滤流经蒸发器的空气。
所述壳体一面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以方便清洁或更换空气净化组件和维修清洗蒸发器等。
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可打开或可拆卸部位,设置有蒸发器(冷凝器)和空气净化组件的插入或嵌入固定支撑结构。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及其固定支撑结构和净化组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二层风道。一层作为热交换风道,另一层作为通风风道,且热交换风道的流通能借道通风风道。所述壳体上的风进出口优选设置在通风风道侧。所述蓄水槽或盒设置在壳体底部,对应蒸发器部位,以收集冷凝水。所述蓄水槽或盒设有多孔的盖板,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落下通过盖板上的小孔流入蓄水槽或盒。所述壳体和/或蓄水槽的底面或侧面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设有出水管连接件,用于外加出水管通往室外或下水处排出冷凝水。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所述风门的两个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用于关闭风门时不易漏风。所述两个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形成两个通风口。所述风门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个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一通风口的同时,开启第二通风口;第二个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二通风口的同时开启第一通风口,对应实际情况是即为关闭热交换风道的同时,开启通风风道,或者关闭通风风道的同时,开启热交换风道。
所述风门形状可以是平板或者L型板件等,不论什么形状均应满足上述两个工作状态。所述风门可以电动开启或关闭风道。所述风门、模块等易漏风处均设有防漏风海绵。
进一步,所述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壳体上的一端的风进出口设置为通风管接口,另一端风进出口设置为通风风栅,或侧面或一面设置为通风风栅。
进一步,所述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壳体外部设有在板状结构上固定的向外翻的安装连接边或设有壁挂安装结构,用于固定在板状结构上如吊顶、墙面上。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壳体上的风进出口也可设置三个或四个以上,壳体一侧设置一个通风管接口,另一侧设置两个通风管接口或一个通风管接口、一个通风风栅,或壳体一侧设置通风风栅,另一侧设置两个通风管接口。这样可以对接两个风源或三个动力模块,这样设置也为进一步多个功能模块的并联再组合提供并联接口。
进一步,可以将分体式空调的室内机部分改变设计,去掉电机和贯流风轮,将其蒸发器(冷凝器)移入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内,其余室外机等均保持不变,此设计方案可对家庭保有的空调升级增加新风和/或空气净化功能。
所述双通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内空气的流动优选采用负压驱动。所述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与动力模块流通口可以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所述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的蒸发器与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连通。
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单风道除湿模块和双风道除湿模块。
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壳体、热交换器、蓄水槽或盒和压缩机。可以包括或不包括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
所述除湿模块的结构可采用与制冷制热模块的类似结构,区别仅在室外机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在除湿模块内,去掉室外机部分。所述除湿模块中热交换器与压缩机连通。
所述除湿模块内空气流动优选采用负压驱动,所述除湿模块与动力模块的流通口可以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
所述制热模块包括壳体和电发热器,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风进出口,一个作为排风口,另一个作为进风口。
所述电发热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电发热器包括电发热体及其支架。所述电发热体可以是PTC等。
所述制热模块优选采用正压驱动。所述制热模块与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制热模块壳体内排风口一侧设置微雾发生器。所述微雾发生器可以直接采用市场上的出售商品,所述制热模块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及其水管连接管件,用于外接水源水管和排出积水,所述微雾发生器连接水源水管,这样设置可加湿或增加桑拿沐浴功能。
所述节能模块包括壳体,热交换器芯、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以设有或不设有。
所述热交换器芯及其插入或嵌入固定结构,将节能模块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子腔体。所述四个子腔体为换气进腔、换气出腔、新风进腔、新风出腔。所述热交换器芯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所述换气进腔和换气出腔由第二流通路径接通;所述新风进腔和新风出腔由第一流通路径接通。所述新风进腔设有新风进风口。所述新风出腔设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换气进腔设有换气进风口。所述换气出腔设有换气出风口。上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有风管连接件。所述新风出风口、新风进风口和换气进风口、换气出风口可以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这样设置也为进一步多个功能模块的并联再组合提供并联接口。所述节能模块可以与动力模块的流通口直接连通或间接连通。所述新风在节能模块中的流通路径为:新风经通风管道从室外引入节能模块的新风进风口后进入新风进腔,经过热交换器芯的第一流通路径流入新风出腔,再经新风出风口流入室内。所述换气在节能模块中的流通路径是:室内污浊空气引入节能模块的换气进风口后,进入换气进腔经过热交换器芯的第二流通路径流入换气出腔,再经换气出风口流入通风管排出室外。
所述热交换器中第一、第二流通路径中流动气流的驱动优选采用负压驱动。即所述动力模块壳体上的流通口作为进风口与节能模块的新风出腔和换气出腔连通。也可采用正压驱动,即所述动力模块壳体上的流通口作为排风口与节能模块的新风进腔和换气进腔连通。还可采用一个正压,一个负压驱动。
所述节能模块中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或者不设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节能模块中设置的空气净化组件优选设置在新风进腔和换气进腔。
所述进出风头模块壳体上设有二个或三个以上风进出口。进一步,进出风头模块壳体一侧可设置为风栅,另一侧设为通风管接口。进一步,进出风头模块壳体一侧设为风栅,另一侧设置两个通风管接口。所述进出风头模块壳体外部设置向外翻的安装链接边,用于固定在吊顶上、墙上等板状结构上。这样设置也为进一步多个功能模块并联再组合提供接口。
综上所述,在功能模块上增设通风口或进出风口数量,除了为多个功能模块并联再结合提供接口,还可减少在墙上或吊顶上等开孔的数量。进一步,所述功能模块可吊式安装或壁挂安装。所述各功能模块壳体上设有吊装或壁挂连接结构。
选择上述两个或三个以上功能模块可组成单一功能产品,或三合一双功能产品或三合一多功能产品。以下进行分别举例,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组成方式远不止于此。
一、 单一功能空气调节机,可参见图2。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所述单一功能空气调节机,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新风机或全热新风机或双通道全热新风机或空气净化机或除湿加湿机或除湿机。
所述新风机中流动气流在空气净化模块中净化时、在节能模块中换热时、在除湿模块中除湿时优选采用负压驱动。
所述新风机采用串接方式组合,即采用通风管道将动力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及进出风头串联起来。
所述新风机可以是单向新风机,即只能引入室外空气并净化。
所述新风机可以是双向新风机,即既能引入室外空气并净化或不净化,又能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所述全热新风机是室内外空气可同时进行热交换的双向新风机,全热新风机设置了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节能效果。
所述全热新风机采用并接方式组合,即二个第一动力模块各自采用一根通风管道与节能模块并接。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包括两个第二动力模块、节能模块、空气净化模块、进出风头。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针对一年四季使用或不使用空调使室内外空气,分别走不同的通道,即当夏季或冬季使用空调时,室内外空气通过节能模块换热节能;当春季或秋季不使用空调时,室内外空气不通过节能模块,从而延长节能模块的使用寿命。
所述功能模块化设计空气净化机包括第一动力模块或第二动力模块、空气净化模块、通风管道、进出风头和智能控制器。
所述空气净化机采用串联方式组合,采用通风管将动力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及进出风头串联起来。
所述功能模块化设计除湿加湿机或除湿机包括第一动力模块或第二动力模块、除湿加湿模块或除湿模块、通风管道、进出风头。所述除湿加湿机或除湿机可采用串联方式组合成系统,由智能控制器控制,即将动力模块和除湿加湿模块或除湿模块及进出风头串联起来即可。
所述新风机和空气净化机只是安装时不同。新风机的两个流通口,一个流通口通室外,另一个通室内;空气净化机的流通口均通室内。除湿加湿机一个流通口通室外,另一个流通口通室内,除湿机的两个流通口均通室内。
二、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可参见图3。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或者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当设置除动力模块之外的多种功能模块时,不同种的功能模块串联或并接,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和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接。
所述功能模块化设计的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空气净化机和新风机组合机,也可以是新风机和空调组合机,还可以是新风机和加湿除湿组合机等。
所述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可设置智能控制器。
三、多合一空气调节机,可参见图4。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或者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当设置除动力模块之外的多种功能模块时,不同种的功能模块串联或并接,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和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接。
所述多合一空气调节机,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空气净化机和新风机及空调或除湿加湿机三合一机,也可以是空气净化机、新风机、暖风机及除湿加湿机或除湿机多合一机等。
所述多合一空气调节机可设置智能控制器。
上述智能控制器设置有可编程的集成芯片和远程通讯芯片,这样本发明也可用手机等控制。所述控制器可控制单台功能模块化设计的空气调节机或控制二台以上功能模块化设计的空气调节机。如当所述单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动力模块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动力模块有联动模式,且智能控制器上设置对应联动模式的快捷键;按上此快捷键,对应的多个动力模块按一种联动工作模式进行相应的工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设有两台以上上述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及智能控制器;所述两台以上室内空气调节机的动力模块有联动模式,且智能控制器上设置对应联动模式的快捷键。当二台空气调节机在一套居室南北各安装一台机器时,按下智能控制器的联动模式快捷键,南面的功能模块化空气调节机工作在排出室内污染空气状态,北面的功能模块化空气调节器工作在输入净化过的新风状态,或者反之。使室内空气单向流动从南往北或从北向南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引入室外新风,形成“开窗通风”效应,净化效果明显。同时,空气含氧增加。一氧化碳减少。
进一步,所述智能控制器也可与其它家电实现联动。
附图说明
图1a为功能模块与图示符号对应表。
图1b为图1a中对应表的续表。
图2为实施例1部分单功能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原理图表。
图3a为实施例1部分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原理图表。
图3b为图3a中原理图表的续表。
图4为实施例1部分多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原理图表。
图5为第二动力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图5所示第二动力模块打开顶板后的示意图。
图6为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所示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爆炸图。
图7为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图7所示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爆炸图。
图8为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3个进出风口)。
图8a为图8所示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爆炸图(3个进出风口)。
图9为节能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a为图9所示节能模块打开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单风道制冷制热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图10所示单风道制冷制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11为双风道制冷制热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图11所示双风道制冷制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12为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图12所示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爆炸图。
图13为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为图13所示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爆炸图。
图14为单风道除湿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为图14所示单风道除湿模块的爆炸图。
图15为加热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a为图15所示加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16为微雾加湿加热模块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图16所示微雾加湿加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16b为图16所示微雾加湿加热模块的打开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进出风头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2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2双通道全热新风机不换热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2双通道全热新风机换热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3三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3三合一空气调节机室内空气净化和空调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3三合一空气调节机新风和空调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4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示意图(一)。
图25为实施例4四合一空气调节机除湿和加热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4四合一空气调节机空气净化和加湿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4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示意图(二)。
图28为实施例4四合一空气调节机空气净化和除湿工作模式示意图。
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a、1b、2、3a、3b、4。
本实施例包括各功能模块的图示符号,见图1a、1b。
本实施例部分展示了由功能模块连接组成的各种空气调节机的组合应用图示符号设计原理图,见图2、图3、图4。
本实施例各功能模块间的风路连通,均采用统一的标准接口。生产者只要开发生产少数几个功能模块,组装效率极高。经销商或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进行二次组合应用设计,极大地满足了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
本实施例所述的单功能空气调节机,以新风机和除湿加湿机为例,列举了选用不同的功能模块连接组成三种不同的新风机和两种除湿加湿机的图示符号设计原理图(见图2)。即新风机、全热新风机、双通道全热新风机、除湿加湿机。
所述新风机包括一个第一动力模块(双向)、一个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通风管道、进出风头。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一个流通口和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一个进出风口串接组成新风机。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另一个流通口外接风管通室内。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外接通风管通室外。所述新风机可分时引入净化过的或未净化的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所述全热新风机包括二个第一动力模块(单向),一个节能模块(带净化组件),通风管道和进出风头。所述二个第一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的新风出腔和换气出腔并接连通,组成全热新风机。其中一个第一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接风管通室外,另一个第一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接风管通室内。所述节能模块的新风进腔的新风进风口外接风管通室外。节能模块的换气进腔接风管通室内。所述节能模块中气流的流动采用负压驱动,在两个风流通方向上,两个动力模块均处在节能模块的下游。
所述全热新风机同时引入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通过节能模块,以减少能源损失和净化室外空气。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包括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一个空气净化模块(单向,三个风进出口),一个节能模块(不带净化组件)、通风管道和进出风头。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的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各自与节能模块换气出腔和新风出腔并接。所述节能模块的新风进腔的新风进风口和其中一个与新风出腔流通的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与空气净化模块并接连通。该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二个流通口通室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第三个风进出口外接风管通室外;所述与换气出腔连通的另一个动力模块的另二个流通口外接风管通室外,其第四个流通口通室内。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可以同时引入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空气,并通过节能模块,以减少能源损失和净化引入的室外空气,也可以同时净化引入的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但不通过节能模块。从而,可以分季节让新风机走不同的通道。
所述节能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中流动的气流采用负压驱动,在两个风流通方向上,两个动力模块均处在节能模块的下游。
所述除湿加湿机包括一个第一动力模块(双向)、一个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或一个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通风管道、进出风头。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一个流通口和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或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串接组成除湿加湿机。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外接风道通室内。所述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或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外接风管通室外。所述除湿加湿机可分时除湿或加湿或引入室外新风或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本实施例所述的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列举了采用不同的功能模块连接组合成新风机或全热新风机加空气净化机或空调或除湿加湿机的图示符号设计原理图,见图3。
所述新风机与空调或除湿加湿机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一个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或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通风管道和进出风头、包括或不包括一个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当包括空气净化模块时,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和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或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与第二动力模块并接。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外,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内,其蒸发器与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连通。所述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外。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和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气流的驱动采用负压驱动。当不包括空气净化模块时,动力模块与空气净化模块连接的流通口直接通室外。
上述二合一空气调节剂分时引入净化或未净化的室外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及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所述全热新风机与空气净化机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二个空气净化模块(单风道),一个节能模块(带净化组件)、通风管道和进出风头。
所述二个第二动力模块与节能模块并接。所述二个空气净化模块各自与一个动力模块串接。连接节能模块换气出腔的第二动力模块的一个流通口外接风管通往室外。所述节能模块的新风进腔的新风进风口外接风管通往室外。所述节能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中气流的驱动采用负压驱动。上述二合一空气调节机能同时引入室外空气和排出室内空气,当作全热新风机用。也能当作净化机用,将室内空气内循环净化,且风量比新风大一倍。也可既净化室内空气又同时引入室外新风或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所述全热新风机或新风机与空调或除湿加湿机二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一个第一动力模块(单向)和一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或者动力模块方面仅一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进一步地,还包括或者不包括节能模块(带净化组件)、包括或者不包括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一个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单通道)或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通风管道和进出风头。当全热新风机或新风机与空调二合一时,还包括分体空调室外机。
所述二个动力模块各自的第一个流通口与节能模块并接。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与其中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的第二个流通口串接。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的蒸发器与分体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连通,或除湿加湿模块与第二动力模块第二个流通口串接。所述第一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外接风管通往室外。所述第二动力模块的第三、四个流通口通室内。所述节能模块的新风进腔的新风进风口外接风管通往室外,换气进腔外接风管通室内。所述节能模块和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或除湿加湿室内模块中流动的气流采用负压驱动。
上述二合一机,能同时引入室外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且节能,也能分时制冷制热或除湿或加湿调节室内温度或湿度,还能分时引入室外净化或未净化的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本实施例所述多合一空气调节机,采用不同的功能模块连接组合成全热新风机或新风机加空气净化机加空调或除湿机三合一机和全热新风机加空气净化机加除湿机或除湿加湿机加暖风机或空调四合一机等多合一空气调节机。组合设计原理图见图4。
所述全热新风机加空气净化机加空调或除湿机三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一个节能模块(带净化组件)、一个空气净化模块(单风道)、一个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单风道)、或除湿模块(单风道)、通风管道、进出风头。含有制冷制热室内模块的多合一机还包括分体空调室外机。
所述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各自有一个流通口与节能模块并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内,另一个风进出口与其中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串接,该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二个流通口通室内。所述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或除湿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内,另一个风进出口与另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一个流通口串接,该第二动力模块的另二个流通口一个通室内,一个通室外。所述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的蒸发器与室外机的冷凝器和压缩机相连通。所述节能模块、制冷制热室内模块、除湿模块中流动的气流采用负压驱动。
上述三合一空气调节机能同时引入室外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节能。还可调节室内温度或湿度并循环净化室内空气。
所述全热新风机加空气净化机加除湿机或除湿加湿机加暖风机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四个流通口)、一个节能模块(带净化组件)、一个空气净化模块(双风道)、一个除湿模块(单风道)、或一个除湿加湿模块(单风道)、一个加热模块或微雾加湿加热模块、通风管道、进出风头。
二个第二动力模块各自的第一个流通口与节能模块并接。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与其中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第二个流通口串接。所述除湿模块或除湿加湿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与另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第二个流通口串接,该动力模块的第三个流通口通室内,第四个流通口通室外,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个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外,所述加热模块或微雾加湿加热模块的排风口通室内,其进风口与前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第三个流通口串接,该动力模块的第四个流通口通室内。
所述节能模块、除湿模块中流动的气流采用负压驱动。所述加热模块中流动的气流采用正压驱动。
上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能同时引入室外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节能。还可调节室内湿度和浴室内取暖以及循环净化室内空气。
参见图4,当所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不包括节能模块时,所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二个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一个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一个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进出风头。所述动力模块的一个流通口与一个空气净化模块和除湿加湿模块串接后通室外,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二个流通口连接制冷制热室内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制冷制热室内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内,所述动力模块的第三个流通口通室内,所述动力模块的第四个流通口连接第二个空气净化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所述第二个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通室内。所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能分时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引入净化或未净化的室外空气及排出室内污浊空气。进一步,上述空气调节机当第二动力模块内部作为排风出口的一个流通口可以同时接通作为风源入口的另二个或二个以上流通口并且关闭其余流通口时,可以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即能同时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和温度或同时引入室外净化或未净化的新风和净化室内空气等等。
上述各种空气调节机仅是上述各功能模块各种组合中的一部分。其可能的各种组合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参见图5、5a、8、8a 、9、9a、17、18、19、20。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的功能模块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包括第二动力模块1a、第二动力模块1b、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节能模块3、进出风头41、42、通风管道51、52。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1b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1b,包括壳体11和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所述壳体11上设有四个流通口111、112、113、114。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117以及顶板115、底板116。所述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配合起导风作用。所述排风装置12包括风轮121、风轮驱动电机122、可旋转风轮外壳123。
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固定在一起,由电机14(可以是同步电机或步进电机)驱动。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由微动开关124或霍耳元件与磁铁组合定位。
所述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包括壳体21、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净化组件2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所述壳体21上设有三个进出风口211、212、213。所述壳体21的一侧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打开门结构214,以方便更换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221。所述壳体21内部,相应于壳体的所述可拆卸或可打开部位,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221的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所述空气净化组件2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将壳体21内部分隔为上下二段风道,即空气净化前一段风道和空气净化后一段风道。
所述节能模块3包括壳体31。壳体31一面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门结构311。壳体31上还设有四个通风口312、313、314、315。壳体31内设有热交换器32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
所述热交换器32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将壳体31内部分隔为新风进腔35、新风出腔36、换气进腔37、换气出腔38。所述新风进腔35与通风口314相通;新风出腔36与通风口312相通。所述换气进腔37与通风口315相通;换气出腔38分别与通风口313相通。所述热交换器32具有互相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新风进腔35和新风出腔36由第一流通路径接通。换气进腔37和换气出腔38由第二流通路径接通。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连接组合方式如下: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的流通口111和进出风头41之间用风管51串联通室内,流通口112和113外接风管52通往室外。所述流通口114与节能模块3的换气出腔38的通风口313连通。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4与节能模块3的新风出腔36的通风口312连通。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2和113与进出风头42连通通室内。所述节能模块3的新风进腔35的通风口314和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1分别外接通风管51,与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壳体21上的进出风头211、213连通。空气净化模块壳体21的第三个进出风头212外接风管52通往室外。
所述节能模块3的换气进腔37的通风口315通过风管51与进出风头41连通通室内。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工作原理如下:
当夏、冬季使用空调需要节能时,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1b转动旋转风轮外壳和旋转风门至如下状态:
流通口112开启作为排风口,排风装置排风口与其接通。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1和113关闭。流通口114开启作为进风口;另一个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113关闭,流通口112开启作为排风口用,排风装置排风口与其连通,流通口114开启作为进风口用。
当春、秋季节室内外温差不大,不使用空调无需节能时,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1b转动旋转风轮外壳和旋转风门,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2和114关闭,流通口113和111开启,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流通口111作为进风口用,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3连通。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2、113关闭,流通口111、113开启,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3接通,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流通口111作为进风口用。
当夏季和冬季使用空调时段,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沿以下途径引入新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热交换节能:室外新风通过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风进出口212,进入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净化后,从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的进出风口211流出,进入节能模块3的新风进腔35 ,再通过热交换器32第一流通路径,进入节能模块3的新风出腔36,从其通风口312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4,从流通口112排出,进入通风管5和进出风头42流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从进出风头41吸入,进入节能模块3、换气进腔37,通过热交换器32第二流通路径流入节能模块换气出腔38,经其通风口313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4,从流通口112排出,通过外接风管52排出室外。
使用空调时,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中的引入的室外新风和将排出室外的室内空气可在节能模块中换热,起到节能效率。
当春、秋季不用空调时: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室外引入的新风的流通路径为:室外新风经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的通风口212引入新风后,经净化从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的通风口213流出,经外接风管51流入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1,再从流通口113排出,通过外接风管5和进出风头42排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从进出风头41吸入,流入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1,再从流通口113排出,经外接风管52排出室外。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可在不用空调时在排出室内空气和吸入室外新风时都不经过节能模块。
所述双通道全热新风机中的空气在节能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中流动采用负压驱动。
实施例3,参见图5、5a、6、6a、9、9a、10、10a、11、11a、17、21、22、23。
本实施例为新风机、空气净化器、空调三合一空气调节机。
所述新风机、空气净化器、空调三合一空气调节机的功能模块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包括第二动力模块1a、第二动力模块1b、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节能模块3、进出风头41、42,通风管道51、52、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或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外模块7(同分体空调室外机)。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1b包括壳体11和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所述壳体11上设有四个流通口111、112、113、114。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114以及顶板115、底板116。所述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配合起导风作用。所述排风装置12包括风轮121、风轮驱动电机122、可旋转风轮外壳123。
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固定在一起,由电机14驱动(可以是同步电机或步进电机等)。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由微动开关或霍耳元件与磁铁组合定位。
所述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包括壳体21、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净化组件2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所述壳体21上设有二个进出风口211、213。所述壳体21的一侧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打开门结构214,以方便更换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221。所述壳体21内部,相应于壳体的所述可拆卸或可打开部位,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221的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所述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包括两块支撑板及其上设置的插入或嵌入型槽。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和插入或嵌入支撑的二块支撑板形成台阶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2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222将壳体内部分为上下二段风道,即空气净化前一段风道和空气净化后一段风道。
所述节能模块3,包括壳体31,壳体31一面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打开门结构311,壳体31上还设有四个通风口312、313、314、315,壳体31内设有热交换器32和空气净化组件33,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所述热交换器32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将壳体31内部分隔为新风进腔35、新风出腔36、换气进腔37、换气出腔38。所述新风进腔35与通风口314相通,新风出腔36与通风口312相通,换气进腔37余通风口315相通,换气出腔38与通风口313相通。所述热交换器32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新风进腔35和新风出腔36由第一流通路径接通,换气进腔37和换气出腔38由第二流通路径接通。
参见图17,所述进出风头41和42一端的进出风口管件422连接通风管道51。所述进出风头41和42的另一端设有风栅421。所述进出风头固定在吊顶或墙面上。
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包括壳体61、热交换器、空气净化组件63、蓄水槽或盒64及其多孔盖板642。
所述壳体设有二个风进出口611、612,所述风进出口611、612设置在壳体61两端。如果壳体是壁挂式,则一端进出风口可设置在侧面,进出风口上可设置风栅。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或冷凝器621及其支撑固定结构622。所述空气净化组件63设置在蒸发器621上游,用于过滤流经蒸发器621前的空气。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可拆卸清洗。所述壳体61的一侧设置为可拆卸或可打开,以方便更换或清洁空气净化组件63以及清洗和维修蒸发器621。
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61可拆卸或可打开部位,设置有蒸发器621和空气净化组件的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622。所述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622包括两块支撑板和支撑板上设置的插入或嵌入的型槽。所述蒸发器6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622和空气净化组件63组合成台阶状,将壳体61内部分隔为上下两段风道,即空气热交换前一段风道换和热交换后一段风道。
所述蓄水槽或盒64设置在壳体底部,对应于蒸发器611的部位,以收集冷凝水。所述壳体61和/或蓄水槽64的底面或侧面设有出水孔613或641。所述壳体61和蓄水槽或盒64上设有集水的多孔盖板642。蒸发器上的冷凝水落下通过多孔盖板642上的小孔进入蓄水槽或盒64。
所述新风机、空气净化机、空调三合一机的连结组合方式如下:所述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4与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风进出口211连通。所述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12连接风管51与进出风头41通室内。
所述动力模块1a的流通口112、113接风管51与进出风头42连通通室内。所述动力模块1a的流通口111与节能模块3的新风出腔36的新风出风口312连通。所述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4与 节能模块3的换气出腔38的换气出风口313连通。所述节能模块3的换气进腔37接风管5和进出风口41通室内,新风进腔35外接风管52通室外。所述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与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壳体61上的风进出口611连通。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风进出口612接通风管5和进出风头41通室内。所述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2外接通风管道5通往室外。
所述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3连接通风管道51与进出风头41通室内。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的蒸发器621配有专用管道6211与制冷制热室外模块7(可以是直接选用分体空调室外机)中的冷凝器和压缩机连通。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的底部出口孔613外接水管6131通往室外或下水处,用于排出冷凝水。
所述新风机、空气净化机、空调三合一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制冷或制热时,第二动力模块1b转动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113开启,流通口112、114关闭,第二动力模块的排风装置排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排风口)与其流通口113接通,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b排风装置进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1相通。流通口111作为风源进风口用,室内空气从进出风头41吸入,流经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中的蒸发器621换热后,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再从流通口113流出,通过外接风管51和进出风头41流入室内。
当净化室内空气时,第二动力模块1a转动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1、113关闭,流通口112、114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a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2接通,流通口112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a 的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4相通。流通口114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室内空气净化时:室内空气从进出风头41吸入,流经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中的空气净化组件221净化后,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4,再从流通口112流出,通过外接风管51和进出风头42流入室内。
当引入新风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时:第二动力模块1a转动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2、114关闭,流通口111、113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a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3接通,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a 的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1相通。流通口111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同时,第二动力模块1b转动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113关闭,流通口112、114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b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2接通,流通口112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b的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4相通。流通口114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引入室外新风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时,室外空气从外接风管52进入节能模块3新风进腔35,经空气净化组件和热交换器的第一流通口流经进入新风出腔36 后,再流入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1,场流通口113流出经外接风管51和进出风头42流入室内,从而引入新风。室内污浊空气同时从进出风头41吸入,经风管5进入换气进腔37 ,经热交换器的第二流通路径进入换气出腔38 ,再经外接风管51流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4,从流通口112流出,经外接风管5通往室外,从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节能。
上述三合一空气调节机,全热新风工作模式与空气净化工作模式和制冷制热工作模式分时工作,空气净化模式和制冷制热模式,可同时工作,新风工作模式和制冷制热模式可同时工作。本实施例列举了两种工作状态:1.空气净化和制冷制热同时工作。2.新风和制冷制热同时工作。
上述三合一空气调节机中流动的气流在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和节能模块,及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中流动采用负压驱动。
或者将单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替换为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参见图11、图11a。并增加一个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与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串接。
所述双风道制冷制热室内模块6的风进出口612与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风进出口211连通。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212连通进出风头41通室内。如此改动,在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室内空气净化能力提升1倍。
实施例4,参见图5、5a、7、7a、9、9a、12、12a、13、13a、14、14a、15、15a、16、16a、17、24、25、26、27、28。
本实施例为全热新风机、空气净化器、暖风机或微雾加湿加热机、除湿加湿机或除湿机四合一空气调节机的功能模块结构及组合示意实例。
本实施例包括第二动力模块1a、1b,双通道空气净化模块2、节能模块3、进出风头4、通风管5、加热模块5或微雾加湿加热模块9、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或单风道除湿模块8。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 、1b,包括壳体11和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所述壳体11上设有四个流通口111、112、113、114。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117,以及顶板115、底板116。所述排风装置12及旋转风门13配合起导风作用。所述排风装置12包括风轮121、风轮驱动电机122、可旋转风轮外壳123。所述风轮驱动电机122固定在隔板117上,或固定在底板支架上。
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固定在一起,由电机14(可以是同步电机或步进 )驱动。所述可旋转风轮外壳123由微动开关或霍耳元件与磁铁组合定位。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包括壳体21、空气净化组件23、24、风门25、壳体21上设有风进出口211、212。所述壳体一面214设置为可打开或可拆卸,以方便更换空气净化组件用。所述壳体内部相应于壳体的可打开或可拆卸部位,设置有空气净化组件插入支撑结构22。所述壳体内部分为上下两层风道,一层作为净化风道27,另一层作为通风风道28,且净化风道的流通能借道通风管道。通风管接口设置在通风风道28侧。
所述壳体内部装置有所述风门的两个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26。所述不同位置的风门门框形成两个通风口,其中的第一通风口为通风风道的通风口261,第二通风口为净化风道的通风口262。
所述风门25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一通风口261的同时,开启第二通风口262,第二工作状态为关闭第二通风口262 的同时,开启第一通风口261。所述风门可由电机29带动。
所述节能模块3包括壳体31,壳体31 一面设置为可打开或拆卸门结构311、壳体31上设有四个通风口312、313、314、315,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芯32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
所述热交换器芯32及其支撑固定结构34将壳体31内部分隔为新风进腔35、新风出腔36、换气进腔37 、换气出腔38。
所述新风进腔35与通风口314相通,新风出腔36与通风口312相通。所述换气进腔37与通风口315相通,换气出腔38与通风口313相通。
所述热交换器芯32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新风进腔35和新风出腔36由第一流通路径接通。换气进腔37和换气出腔38由第二流通路径接通。
所述进出风头41、42与通风管道51连接,所述进出风头可固定在吊顶上或墙上。
加热模块5,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壳体501 、电发热件502(PTC)及其支架503。所述壳体两端各设有一个进出风口511、512。
所述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包括壳体71和石墨烯透水膜装置。所述壳体两端各设有一个风进出口711、712,石墨烯透水膜装置包括石墨烯透水膜组件721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722。所述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结构和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相同。只要将空气净化组件换成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即可。所述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具有纳米级通道开合功能,可以选择性通过空气中的水分子,但气体却无法通过,其除湿加湿原理如下:
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与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的风进出口711连通,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3连通通风管5和进出风头41通室内,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个进出风口712外接风管5通室外。
当第二动力模块1b主导其内的空气从其流通口113流向流通口111并进入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中时,空气中水分子通过石墨烯透水膜组件721排出室外,起除湿作用。
当第二动力模块1b主导其内的空气从流通口111流向流通口113,并使室外空气通过通风管道52进入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中时,室外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石墨烯透水膜721进入室内,起加湿作用。
所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功能模块连接组合方式如下: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的流通口114与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进出风口211连通。流通口112与加热模块9的风进出口911连通通室内,流通口111与节能模块3的新风出腔36连通。流通口113与加热模块9的风进出口912各自外接通风管连通进出风头42通室内 。
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212外接连通风管5和进出风头41通室内。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4与节能模块3换气出腔38连通,流通口112外接通风管道52通室外。
所述第一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与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的风进出口711连通,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的另一个风进出口712外接通风管道5通室外。
流通口113外接通风管道5和进出风头41通室内。
所述节能模块3的新风进腔35外接通风管道52通室外。换气进腔37外接通风管道51和进出风头41通室内。
所述四合一机工作原理如下:
全热新风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转动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2、114关闭,111、113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a的排风装置排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排风口)与其流通口113接通。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
第二动力模块1a排风装置进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进风口)与旋转风门的通风口和流通口111相通,流通口111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第二动力模块1b转动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113关闭,流通口112、114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b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2接通。流通口112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b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旋转风门的通风口和流通口114相通,流通口114作为风源进风口用。室外新风经通往室外的通风管道5进入节能模块新风进腔35,通过节能模块3的净化组件和热交换器芯32的第一流通路径进入新风出腔36,再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a的流通口111后从流通口113排出,经外接通风管道51和进出风头42排入室内;同时,室内污浊空气从进出风头41吸入后进入节能模块3的换气进腔37,通过节能模块3的热交换器芯32的第二流通路径进入换气出腔38,再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4后从流通口112排出,再进入通往室外的通风管道52排出室外,完成引入室外新风的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并在节能模块内进行热交换,达到节能目的。
净化室内空气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转动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1、113关闭,流通口112、114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a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2接通。流通口112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a排风装置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4相通,流通口114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室内空气经进出风头41和通风管5进入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进出风口212。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中的风门25关闭通风风道28,开启净化风道27,室内空气经空气净化组件23、24净化后从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的风进出口211流出,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a流通口114后,从流通口112流出,再经外接风管和发热模块5(此时发热模块不通电)后排入室内,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净化功能。
加热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a保持净化工作模式状态不变。
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风门25关闭净化风道27,打开通风风道28,室内空气在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中走通风风道,从空气净化模块2的风进出口212进入,从211流出。加热模块5中的PTC 92通电,流经PTC的空气被加热,完成室内空气内循环加热功能。如果加热模块更换为微雾加湿加热模块,其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相同。
加湿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转动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2、114关闭,流通口111、113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b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3接通。流通口113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b排风装置进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1相通,流通口111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室外空气经通往室外通风管52进入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风进出口712后,室外空气中的水分子通过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后,从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另一个进出风口711流出后,再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1,从流通口113流出,再经通风管5和进出风头41排入室内,完成室内加湿功能,即将室外水分子移入室内。
除湿工作模式:
所述第二动力模块1b转动可旋转风轮外壳123和旋转风门13至如下状态: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2、114关闭,流通口111、113开启。第二动力模块1b的排风装置排风口与流通口111接通。流通口111作为排风口用。第二动力模块1b排风装置进风口(即旋转风轮外壳进风口)与旋转风门通风口和流通口113相通,流通口113作为风源进风口用。
室内空气经进出风头41和通风管51进入第二动力模块1b流通口113后,从流通口111排出,继而进入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进出风口711后,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子透过石墨烯透水膜组件,从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12流出,进入外接通往室外的通风管道52排出室外,完成除湿功能,即将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子移至室外。
或者将除湿加湿模块7替换为除湿模块8,参见参考图14、14a。将加热模块5替换为微雾加湿加热模块9,参见图16、16a、16b。所述除湿模块8包括壳体81、热交换器、蓄水槽或盖84及其多孔盖板842、压缩机825、空气净化组件826;所述壳体81两端设有811、812风进出口;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821和冷凝器822及其插入或嵌入固定支撑结构823;所述壳体81和蓄水槽84的底部设有出水孔813、841。
所述微雾加湿加热模块9包括壳体91、电加热器92及其支架93、微雾发生器94,所述壳体91上设有风进出口911、912,微雾发生器94外接水源水管913,所述壳体底部设有出水孔915,出水孔915外接出水管914通室外。
将加热模块换成微雾加湿加热模块,将加湿除湿模块7换成除湿模块8即可,见示意图26、27、28.
或者将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替换成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参考图13、13a;并增加一个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2与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7串接,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风进出口711与第二动力模块1b的流通口111连通。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712与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一个风进出口211连通。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的另一个风进出口212外接风管通室外。如此变动,在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分时引入室外净化新风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功能。
所述四合一空气调节机具有微雾加湿加热、净化空气、全热新风、除湿四大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所述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设有智能控制器及两台以上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包括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通风管、进出风头,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进出风头通过通风管连接,或者通过接口直接将不同功能模块对接组合,或者,部分为管道连接、部分为接口直接对接而组合;
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中除了包括一个或多个动力模块外,还包括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同种模块所设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空气湿度调节模块选自除湿加湿模块、除湿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选自制冷制热模块、加热模块,动力模块外的其它功能模块内气流的流动依靠动力模块驱动;
所述动力模块的选择范围包括第一动力模块和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中至少部分的流通口根据动力模块工作模式的不同,同一个流通口有时作为排风出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入口用;所述动力模块在通往室内的流通口与通往室外的流通口于动力模块内部被接通的模式中,具有室外空气向室内方向流动的工作模式,室外空气和从一个或多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流入的室内空气混流向另一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流动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个或多个通往室内的流通口作为室内风源入口,与通往室外的流通口接通而全部向室外方向流动的工作模式;或,所述动力模块中至少部分的流通口根据动力模块工作模式的不同,同一个流通口有时作为排风出口用,有时作为进风入口用;所述动力模块在其通往室内的二个或三个以上流通口于动力模块内部被接通的模式中,具有一个排风出口接通一个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或者一个排风出口接通二个或三个以上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或者二个排风出口接通二个或三个以上进风入口的工作模式,实现室内空气单路径或多路径循环;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数个风进出口,其中至少一个为通风管接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选择范围包括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和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所述单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内设有的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前后或左右或里外二段风道;所述双风道空气净化模块内设有的空气净化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前后或左右或里外二层风道,一层作为净化风道,另一层作为通风风道,且净化风道的流通能借道通风风道;
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的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数个风进出口,其中至少一个为通风管接口;所述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的选择范围包括:单风道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双风道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当选择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时,单风道除湿加湿模块内的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段风道;当选择单风道除湿模块时,单风道除湿模块内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段风道;当选择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时,双风道除湿加湿模块内的石墨烯透水膜组件及其插入或嵌入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层风道;当选择双风道除湿模块时,双风道除湿模块内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层风道; 所述两层风道中一层作为空气湿度调节通道另一层作为通风通道,且空气湿度调节通道能借道通风通道;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数个风进出口,至少其中一个是通风管接口;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选择范围包括:单风道制冷制热模块、双风道制冷制热模块;所述单风道制冷制热模块内设有的蒸发器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段风道;所述双风道制冷制热模块内设有的蒸发器组件及其支撑固定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上下或左右或前后或里外两层风道;一层作为热交换通道另一层作为通风通道,且热交换通道能借道通风通道;当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动力模块时,所述两个以上的动力模块有联动模式,且所述智能控制器上设置对应联动模式的快捷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种或三种以上多个功能模块中的选择范围还包括节能模块,当设置有节能模块时,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具有两个动力模块;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分别与一个动力模块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功能模块、进出风头用于室内空气调节机内部连通的接口采用与所述通风管配套的统一的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处于室内空气循环模式的空气流通路径上,动力模块直接或间接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或者在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后再接进出风头;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处于空气从室内向室外流动的模式和空气从室外向室内流动的模式的空气流通路径上,所述动力模块直接或间接接一个或多个选自空气净化模块、节能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中的模块,或者再接一个进出风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中设置有微雾加湿模块,加热模块的壳体上设有两个或三个以上的流通口,其中至少一个设置通风管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具有空气净化模块而不具有节能模块时,动力模块和空气净化模块及进出风头由通风管串接;
或者:当具有空气湿度调节模块而不具有节能模块时,动力模块与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及出风头由通风管串接;
或者:当具有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和节能模块,且至少其中一个动力模块为第二动力模块时,所述空气湿度调节模块具有两个出风口,分别接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中负责向室内引入新风的路径的上游以及第二动力模块的其中一个流通口,所述空气湿度调节模块为除湿加湿模块;
或者:当具有空气净化模块和节能模块,且设有两个第二动力模块时,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具有两个出风口,分别接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中负责向室内引入新风的路径的上游以及其中一个第二动力模块的其中一个流通口;
或者:当具有节能模块时,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上游连接有空气净化单元或节能模块内设有第一流通路径的空气净化组件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净化组件;
或者:当具有节能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时,空气湿度调节模块与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中负责向室内引入新风的路径串接;
或者:当具有节能模块以及空气湿度调节模块或空气净化模块,不同种的功能模块串联或并接,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和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或者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当设置除动力模块之外的多种功能模块时,不同种的功能模块串联或并接,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和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动力模块,或者还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动力模块和/或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动力模块;第一动力模块为具有两个流通口的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为具有三个或四个以上流通口的动力模块;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包括进出风头;
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空气净化模块、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者,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还设有节能模块,且所述室内空气调节机设有两个动力模块;节能模块设有或不设有空气净化组件,所述节能模块具有能相互换热的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两个动力模块分别与节能模块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且动力模块处在其连接的流通路径的下游,对第一流通路径和第二流通路径的空气流动负压驱动;
当设置除动力模块之外的多种功能模块时,不同种的功能模块串联或并接,根据空气流动的路径和动力模块的流通口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模块相对于空气湿度调节模块、空气净化模块、节能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均处在下游;对这些模块中的空气流动实现负压驱动。
CN201611241040.0A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Active CN1086132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1040.0A CN10861325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N202410066781.8A CN117889493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41040.0A CN10861325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6781.8A Division CN117889493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3255A CN108613255A (zh) 2018-10-02
CN108613255B true CN108613255B (zh) 2024-02-13

Family

ID=6365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41040.0A Active CN108613255B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N202410066781.8A Pending CN117889493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6781.8A Pending CN117889493A (zh) 2016-12-29 2016-12-29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613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4179A (zh) * 2018-12-29 2019-05-07 合肥顺泽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焓差试验室的多功能空气处理机组
CN113531729A (zh) * 2020-04-20 2021-10-22 杨刚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通风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3538A1 (fr) * 1989-10-24 1991-04-26 Guegan Patrick Centrale modulaire, convertible et evolutive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WO2001009555A1 (en) * 1999-07-30 2001-02-08 Caterpillar Inc. Modular air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umidity and pressure control
CN2651635Y (zh) * 2003-08-20 2004-10-27 张存和 模块式空气综合净化处理机组
CN101158489A (zh) * 2007-09-14 2008-04-09 顾建军 一种沐浴集成电器
CN102305448A (zh) * 2011-09-23 2012-01-04 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机
CN105465940A (zh) * 2016-01-07 2016-04-06 顾建军 双向风道装置
CN105735681A (zh) * 2016-04-12 2016-07-06 贺红宇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静脉用药调配室
CN105864922A (zh) * 2016-04-29 2016-08-17 李国胜 模块化组合式多冷源深度调湿机组及空气处理方法
CN205619498U (zh) * 2016-05-18 2016-10-05 侍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式新风净化系统
CN207702584U (zh) * 2016-12-29 2018-08-07 顾建军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97063A1 (en) * 2000-07-07 2006-05-11 Zvi Zeevi Modular HVAC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3538A1 (fr) * 1989-10-24 1991-04-26 Guegan Patrick Centrale modulaire, convertible et evolutive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WO2001009555A1 (en) * 1999-07-30 2001-02-08 Caterpillar Inc. Modular air hand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umidity and pressure control
CN2651635Y (zh) * 2003-08-20 2004-10-27 张存和 模块式空气综合净化处理机组
CN101158489A (zh) * 2007-09-14 2008-04-09 顾建军 一种沐浴集成电器
CN102305448A (zh) * 2011-09-23 2012-01-04 广东朗能电器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机
CN105465940A (zh) * 2016-01-07 2016-04-06 顾建军 双向风道装置
CN105735681A (zh) * 2016-04-12 2016-07-06 贺红宇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静脉用药调配室
CN105864922A (zh) * 2016-04-29 2016-08-17 李国胜 模块化组合式多冷源深度调湿机组及空气处理方法
CN205619498U (zh) * 2016-05-18 2016-10-05 侍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式新风净化系统
CN207702584U (zh) * 2016-12-29 2018-08-07 顾建军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3255A (zh) 2018-10-02
CN117889493A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8870B1 (ko) 환기장치
KR20130013576A (ko) 히트펌프 냉난방기를 이용한 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JP479428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023895B (zh) 一种多居室室内空气调节机
KR101436613B1 (ko) 냉방과 환기 및 가습이 가능한 지역 냉방용 제습 냉방시스템
JP2006105423A (ja) 換気装置及び建物
CN108266800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664970U (zh) 一种多通路循环新风机
KR101363941B1 (ko) 공동주택 지역냉방을 위한 환기겸용 스탠드형 제습냉방 시스템
CN108613255B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N11107628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
JP2009002641A (ja) デシカント空調システム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7327909B (zh) 一种新风、净化一体机
CN211977073U (zh) 一种调湿新风机
CN207702584U (zh) 一种功能模块化设计的室内空气调节机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JP2011127894A (ja) 空気調和機
JP4466306B2 (ja) 換気装置及び建物
CN21809625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气调节设备
JP2002162083A (ja) 換気調湿システム
KR100587314B1 (ko) 환기시스템
CN2114000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511492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210090833A (ko) 공기조화장치
KR101361099B1 (ko) 공동주택 지역냉방을 위한 환기겸용 제습냉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