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7073U - 一种调湿新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湿新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7073U
CN211977073U CN202020472226.2U CN202020472226U CN211977073U CN 211977073 U CN211977073 U CN 211977073U CN 202020472226 U CN202020472226 U CN 202020472226U CN 211977073 U CN211977073 U CN 211977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water
componen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722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明明
安少兵
毕承志
于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xiang Indoor Clima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ongxiang Indoor Clim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ongxiang Indoor Clima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ongxiang Indoor Clima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722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7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7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70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风机,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调湿新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可拆卸设置有前面板,壳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风道从进风口一侧至出风口一侧依次设置有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壳体内垂直于前面板设置有隔板,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上,进风口与除湿组件之间和/或风机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滤网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前面板垂直,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拆卸的前面板、滤网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等设备均在卸下前面板后可直接进行检修和更换,机组检修和维护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维护难度,提升了维护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调湿新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风机,具体是涉及到一种调湿新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空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优越的气候环境是由空气的温度、湿度、含氧量、洁净度、噪声等5大因素决定的,要想对室内的环境进行调节,则机组需同时具备有新风、回风、净化、杀菌、加湿、除湿6大功能,目前市场上的立式明装新风调湿机组虽然功能齐全,但是内部设计不够合理,机组内部更换零部件以及维修难度大,同时导致结构庞大,结构不够紧凑,极大的增加了机组实际安装时的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且结构布局合理的调湿新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可拆卸设置有前面板,壳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壳体内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有风道,风道从进风口一侧至出风口一侧依次设置有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所述壳体内垂直于前面板设置有隔板,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上,所述进风口与除湿组件之间和/或风机与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且与前面板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背离前面板一侧与壳体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进风口至除湿组件之间的风道,所述加湿组件靠近前面板一侧与前面板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湿组件与风机之间的风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轴线与滤网组件垂直,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固定板设置在壳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除湿组件包括构成闭环的压缩机、蒸发器、毛细管和再热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再热冷凝器与加热组件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盘状,隔板上设置有排水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设置在壳体底部,压缩机外部设置有隔音罩。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和与湿膜顶部连接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集水组件,水泵的输出入端与集水组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盘状,隔板上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集水组件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新风口和回风口,新风口位于壳体背离前面板一侧,回风口位于壳体侧边,所述新风口和回风口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与风机之间设置有杀菌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拆卸的前面板、滤网组件、加湿组件和风机等设备均在卸下前面板后可直接进行检修和更换,机组检修和维护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维护难度,提升了维护维修效率,同时,将除湿、加湿和净化集于一体,满足多种需求;同时整体布局合理且结构紧凑,有效减小外形尺寸。
隔板背离前面板一侧与壳体留有间隙,加湿组件靠近前面板一侧与前面板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风道一部分,其风道布局合理,使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合理设置在壳体内。
将隔板设置为盘状且设置排水管,可直接将除湿组件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加湿组件加湿后多余的水分排出新风机,即结构设计合理,即用于支撑和设置除湿组件、加热组件和加湿组件同时又可直接将其产生的水排出新风机。
加湿组件包括湿膜和与湿膜顶部连接的水管,在水管上设置水泵,水泵连接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集水组件,将水箱设置在新风机内部,无需连接外部水箱,保证结构紧凑,同时采用湿膜加湿,更便于新风机的紧凑设计。
隔板上设置有排水管,并通过排水管与集水组件连通,可直接将除湿组件除湿时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加湿组件加湿后多余的水分排入集水组件,循环利用,有效的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进风口包括新风口和回风口,以及通过电动风阀控制打开、关闭或部分打开,可实现新风量和回风量大小的调节,利于新风机的不同模式设计。
设置杀菌紫外灯,提供新风杀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拆除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湿膜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风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壳体;101、进风口;1011、新风口;1012、回风口;1013、导风圈;1014、导向槽;102、出风口;103、前面板;104、后板;105、底板;106、上盖;2、除湿组件; 201、压缩机;202、蒸发器;203、再热冷凝器;204、隔音罩;2041、前隔音板;2042、后隔音板;205、换热器顶部隔板;3、加热组件;4、加湿组件;401、湿膜;4011、湿膜进水口;402、水管;4021、水泵出水管;4022、水泵进水管;5、风机;501、风机固定板;6、滤网组件;601、高效滤网;602、中效滤网;603、尼龙滤网;7、水泵;8、集水组件;801、水箱;8011、供水快速插头;8012、O型密封圈;8013、软管;8014、排水快速插头;802、水箱安装槽;8021、供水快速接头;8022、排水快速接头;8023、排水管接头;803、水箱排水管;9、电动风阀;901、电机;902、挡板;9021、限位凸起;903、电机支架;10、杀菌紫外灯;11、隔板;1101、排水管;12、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截面呈“凵”的后板104、设置在后板104上下两端的上盖106和底板105以及与后板104两侧可拆卸配合的前面板103,其中,壳体1的上盖106上设置有出风口102,壳体1的后板104下侧设置有进风口101,进风口101包括设置在后板104背离前面板103一侧的新风口1011和设置在后板104两侧的回风口1012,壳体1内位于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有风道12,风道12从进风口101 一侧至出风口102一侧依次设置有除湿组件2、加热组件3、加湿组件4和风机5,所述后板 104上内垂直于前面板103设置有隔板11,除湿组件2、加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11上,其中,除湿组件2包括构成闭环的压缩机201、蒸发器202、毛细管和再热冷凝器203,所述蒸发器202与再热冷凝器203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11上,再热冷凝器203 靠近加热组件3一侧设置,隔板11为盘状,隔板11上设置有排水管1101,用于排出新风经过蒸发器202除湿所产生的冷凝水,加热组件3为电加热器,加湿组件4包括湿膜401和与湿膜401顶部的湿膜进水口4011连接的水管402,所述水管402上设置有水泵7,所述壳体 1底部设置有集水组件8,水泵7的输入端与集水组件8连接,具体地,水管402包括与湿膜进水口4011和水泵7输出端连接的水泵出水管4021,以及,与水泵7输出端和集水组件8 连接的水泵进水管4022,其中,隔板11上的排水管1101与集水组件8连通,用于循环使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所述进风口101与除湿组件2之间和/或风机5与出风口102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6,所述滤网组件6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前面板103垂直,本实施例中,进风口 101与除湿组件2之间依次设置有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风机5与出风口102之间设置有高效滤网601,对空气进行多重过滤。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拆卸的前面板103、滤网组件6、加湿组件4和风机5等设备均在卸下前面板103后可直接进行检修和更换,机组检修和维护非常便利,大大降低了检修人员的维护难度,提升了维护维修效率,同时,将除湿、加湿和净化集于一体,满足多种需求;同时整体布局合理且结构紧凑。
如图5所示,为了使从进风口101进入的新风顺利从出风口102排出,所述隔板11背离前面板103一侧与壳体1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进风口101至除湿组件2之间的风道12,蒸发器202和再热冷凝器203顶部设置有热换器顶部隔板205,防止空气直接由顶部通向风机5,所述加湿组件4靠近前面板103一侧与前面板103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湿组件4与风机5之间的风道12。
为了提高风机5的效率,所述风机5的轴线与滤网组件6垂直,本实施例中,风机5通过风机固定板501设置在后板104上,风机5与出风口102之间设置有高效滤网601,高效滤网601与风机固定板501形成一个消音腔,有效降低了机组的噪声。
如图4所示,所述压缩机201设置在壳体1底部,压缩机201外部设置有隔音罩204,隔音罩204包括设置在水箱安装槽802上方的前隔音板2041和与前隔音板2041配合将压缩机201围合的后隔音板2042,设置隔音罩204降低压缩机201的运行噪声。
所述加湿组件4与风机5之间设置有杀菌紫外灯10,经过除湿或加湿后的新风经过杀菌紫外灯10进行杀菌。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组件8包括水箱801和水箱安装槽802,水箱安装槽802 设置在底板105上,水箱801滑动设置在水箱安装槽802内,其中,水箱801为上端具有开口的箱体,水箱801滑入水箱安装槽802后,水箱安装槽802的上部封堵水箱801的开口,可防止异物进入水箱801,水箱801靠近水箱安装槽802一侧设置有供水快速插头8011,其水箱安装槽802对应位置设置有供水快速接头8021,当水箱801装入水箱安装槽802后,供水快速插头8011与供水快速接头8021配合,其中,供水快速接头8021连接有软管8013,软管8013伸入水箱底部,如图3所示,供水快速插头8011与水管402的水泵进水管4022连接,水泵进水管4022连接水泵7,并通过水泵出水管4021与湿膜401的湿膜进水口4011连接,给湿膜401供水,其中,供水快速插头8011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8012,使对接后具有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水箱801和水箱安装槽802,及其便于水箱801与加湿组件4的对接,简化安装难度,对接后与水箱安装槽802合为一体,不会影响到调湿新风机的美观,同时水箱801具有开口,便于快速对水箱801进行手动加水,缩短加水时间,而水箱安装槽 802的顶部在安装后作为水箱801盖盖住水箱801开口,可有效防止异物进入水箱801。
将供水快速插头8011设置在水箱801的前板上侧,并通过软管8013与水箱801底部连接,可防止在加水过程中,由于供水快速插头8011与供水快速接头8021分离,水从供水快速插头8011流失,提高水箱801的盛水体积。
如图11和图2所示,所述水箱安装槽802上还设置有与排水管1101连通的排水管接头 8023,排水管接头8023贯穿水箱安装槽802顶部,使隔板11上接到的除湿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以及加湿模式时多余的水分直接流向水箱801,进行循环利用,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
所述水箱801和水箱安装槽802上端还分别设置有排水快速插头8014和排水快速接头 8022,在除湿模式时产生的冷凝水将水箱801盛满后,可通过排水快速插头8014和排水快速接头8022排出调湿新风机内,具有自动排出功能,同时,也可通过排水快速插头8014和排水快速接头8022通过水箱排水管803连接外部水源,为水箱801输送水,提供水箱801的自动补水功能和自动排水功能。
其中,供水快速插头8011与排水快速插头8014平齐,便于水箱801和水箱安装槽802 的生产制造,且所述供水快速插头8011与排水快速插头8014左右对称设置,便于插头和接头的功能互换,以适配不同调湿新风机的结构。
水箱安装槽802两侧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水箱801对应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块,简化对接难度,防止过度插入,导致插头和接头碰撞损坏。
水箱安装槽802与水箱801截面形状一致,保障配合后的结构紧凑,避免浪费多余空间,且在水箱滑入水箱安装槽802后,水箱安装槽802的顶部更好的盖住水箱的开口。
所述水箱801内还提供有液位传感器开关,当加湿模式下水箱801内部的液位高度过低时,将触发到水箱801内部的下限液位开关,在除湿模式下水箱801内部的液位高度过高时,将触发到水箱801内部的上限液位开关;水箱801的排水和加水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手动模式需要将水箱801取出进行加水和倒水操作,自动模式则将外部管道连接到水箱801,同时在外部管道上安装电磁阀并连接到机组进行控制,当缺水时,机组打开加水电磁阀进行加水,水满时机组打开排水电磁阀进行排水操作。
如图8-10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新风口1011和回风口1012上设置有电动风阀9,可通过两个电动风阀9相对应的风阀开度,从而实现新风量和回风量大小的调节,其中,电动风阀 9包括设置在进风口101一侧的电机901、设置在电机901上的挡板902,挡板902的截面形状与进风口101的截面形状一致,且挡板902与进风口101平行设置,电机901驱动挡板902旋转,以控制进风口101的打开、关闭或部分打开,在打开状态时,电动风阀9的整体均不影响进风口101的进风面积,可保证进风口101以最大的面积进风,且由于挡板902与进风口101平行设置,极大的降低了进风口101和电动风阀9所需的轴向尺寸,便于调湿新风机的结构设计,同时,采用电机901和挡板902的设置,使得进风口101的截面形状不局限于圆形,还可以采用矩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图形,更利于调湿新风机的结构设计,降低调湿新风机设计的限制要求。
其中,为了能在进风口101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902即可以与进风口101配合严密,又不会具有多余材料,增加电机901负担,挡板902包括与进风口101截面一致的遮挡部。还包括从遮挡部凸伸与电机901输出轴连接的连接部,电机901的轴线到进风口101外接圆轴线的距离等于电机901的轴线到遮挡部外接圆轴线的距离,使得电机901控制遮挡部旋转,正好能与进风口101严密配合,保证关闭状态进风口101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遮挡部为圆形,进风口101对应为圆形,更利于控制和测量部分打开时的进风量。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01上设置有导风圈1013,导风圈1013上设置有与挡板902对应的导向槽1014,挡板902沿导向槽1014转动,首先可提高挡板902转动的平行度,避免挡板902与进风口101没有密封,又可在部分打开状态时,其挡板902受到进风口101的径向的力,通过导向槽1014承担,防止挡板902折弯。挡板902上设置有与导向槽1014配合的限位凸起9021,提供电机901的极限转动角度,避免电机901转动角度过大,使本该关闭的挡板902从另一侧通过转变为部分打开,同时限位凸起9021可在关闭状态时,承当挡板902 受到进风口101的径向的力,防止挡板902折弯。
所述电机901为步进电机,便于控制转动角度。电机901通过电机支架903设置在后板 104上,便于安装和拆卸,电机支架903优选为钣金折弯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网组件6、除湿组件2、加热组件3、加湿组件4和风机5、杀菌紫外灯10以及新风口1011和回风口1012,提供新风、回风、净化、加湿、除湿和杀菌六大功能,配合控制系统,可实现全新风净化杀菌模式、全回风净化杀菌模式、混分净化杀菌模式、除湿模式、加湿模式五大模式,具体如下:
全新风净化杀菌模式:启动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9开启新风口1011,关闭回风口1012、开启杀菌紫外灯10,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011、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过滤,再经过杀菌紫外灯10杀菌后经过高效滤网601过滤,然后从上盖106顶部的出风口102送入到室内;此时新风机会实时检测出风口102的温湿度,当室内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除湿组件2,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除湿,当室内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加湿组件4,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加湿。
全回风净化杀菌模式:启动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9开启回风口1012,关闭新风口1011、开启杀菌紫外灯10,新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011、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过滤,再经过杀菌紫外灯10杀菌后经过高效滤网601过滤,然后从上盖106顶部的出风口102送入到室内;此时新风机会实时检测出风口102的温湿度,当室内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除湿组件2,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除湿,当室内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加湿组件4,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加湿。
混分净化杀菌模式:启动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9开启回风口1012和新风口1011、开启杀菌紫外灯10,新风和回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011、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过滤,再经过杀菌紫外灯10杀菌后经过高效滤网601过滤,然后从上盖106顶部的出风口102送入到室内;此时机组出风口102位置的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值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计算并调节新风口1011和回风口1012其对应的电动风阀9开度,从而实现新风量和回风量大小的调节;此时机组会实时检测出风口102的温湿度,当室内的湿度大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除湿组件2,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除湿,当室内的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则自动启动加湿组件4,湿度达到要求后停止加湿。
除湿模式:启动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9开启回风口1012,关闭新风口1011、开启杀菌紫外灯10和除湿组件2,回风先经过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过滤,然后进入到蒸发器202遇冷产生冷凝水,然后再经过再热冷凝器203加热到设定的温度要求,其冷凝水先排到盘状的隔板11,然后经过隔板11的排水管1101流入到水箱801,干燥的空气再经杀菌紫外灯10后经过高效滤网601过滤,然后从上盖106顶部的出风口102送入到室内;室内的空气不断循环而析出水分,从而实现对空气进行除湿。
加湿模式时:启动风机5、通过电动风阀9开启回风口1012和新风口1011、开启杀菌紫外灯10,加湿组件4,新风和回风依次通过新风口1011、尼龙滤网603和中效滤网602过滤,然后经过加热组件3调节其温度,再经过湿膜401加湿,最后经过杀菌紫外灯10杀菌和高效滤网601过滤,加湿调温后的干净空气从上盖106顶部的出风口102送入到室内;加热组件 3的开、关及加减量根据检测到的出风温度来控制;此时新风机出风口102位置的传感器实时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值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计算并调节其相对应的风阀开度,从而实现新风量和回风量大小的调节。加湿模式下,水泵7将水箱801内的水吸出送至湿膜401顶部进水口,未蒸发完的水从湿膜401底部进入到盘状的隔板11,然后排水管1101流入到水箱801进行循环使用,有效的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Claims (10)

1.一种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可拆卸设置有前面板(103),壳体(1)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01),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102),壳体(1)内位于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有风道(12),风道(12)从进风口(101)一侧至出风口(102)一侧依次设置有除湿组件(2)、加热组件(3)、加湿组件(4)和风机(5),所述壳体(1)内垂直于前面板(103)设置有隔板(11),除湿组件(2)、加热组件(3)和加湿组件(4)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11)上,所述进风口(101)与除湿组件(2)之间和/或风机(5)与出风口(102)之间设置有滤网组件(6),所述滤网组件(6)滑动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前面板(103)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1)背离前面板(103)一侧与壳体(1)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进风口(101)至除湿组件(2)之间的风道(12),所述加湿组件(4)靠近前面板(103)一侧与前面板(103)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湿组件(4)与风机(5)之间的风道(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风机(5)的轴线与滤网组件(6)垂直,所述风机(5)通过风机固定板(501)设置在壳体(1)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除湿组件(2)包括构成闭环的压缩机(201)、蒸发器(202)、毛细管和再热冷凝器(203),所述蒸发器(202)、再热冷凝器(203)与加热组件(3)依次垂直设置在隔板(1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1)为盘状,隔板(11)上设置有排水管(110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201)设置在壳体(1)底部,压缩机(201)外部设置有隔音罩(204)。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加湿组件(4)包括湿膜(401)和与湿膜(401)顶部连接的水管(402),所述水管(402)上设置有水泵(7),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集水组件(8),水泵(7)的输出入端与集水组件(8)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隔板(11)为盘状,隔板(11)上设置有排水管(1101),排水管(1101)与集水组件(8)连通。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进风口(101)包括新风口(1011)和回风口(1012),新风口(1011)位于壳体(1)背离前面板(103)一侧,回风口(1012)位于壳体(1)侧边,新风口(1011)和回风口(1012)上分别设置有电动风阀(9)。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湿新风机,其特征是,所述加湿组件(4)与风机(5)之间设置有杀菌紫外灯(10)。
CN202020472226.2U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调湿新风机 Active CN211977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226.2U CN211977073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调湿新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72226.2U CN211977073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调湿新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7073U true CN211977073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72226.2U Active CN211977073U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调湿新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707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8923A (zh) * 2020-12-23 2021-04-09 赛恩特健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有害气体的除湿降温用空气净化器
CN113757863A (zh) * 2021-08-30 2021-12-07 湖南红橡室内气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加湿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8923A (zh) * 2020-12-23 2021-04-09 赛恩特健康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降解有害气体的除湿降温用空气净化器
CN113757863A (zh) * 2021-08-30 2021-12-07 湖南红橡室内气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加湿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10780A1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CN211977073U (zh) 一种调湿新风机
CN111076281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
CN211977176U (zh) 电动风阀及具有该电动风阀的调湿新风机
CN211781816U (zh) 集水组件及具有该集水组件的调湿新风机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24832U (zh) 一种变水温除湿新风地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8006837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4746142U (zh) 中央新风除湿机
CN214841172U (zh) 空调器
CN215765551U (zh) 新风加湿机
CN208186654U (zh) 空调器
CN21671649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613255B (zh) 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N214038718U (zh) 智能中央三恒一体机
CN110006098A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840277U (zh) 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14000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701717B (zh) 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换新风空调室内机
KR20210090833A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215765550U (zh) 新风加湿装置
CN111664509A (zh) 一种空调除尘加湿集成化系统
CN219868255U (zh) 新风空调
CN220417566U (zh) 多功能空气加湿净化器
CN217540965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