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759B -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759B
CN108604759B CN201680080862.7A CN201680080862A CN108604759B CN 108604759 B CN108604759 B CN 108604759B CN 201680080862 A CN201680080862 A CN 201680080862A CN 108604759 B CN108604759 B CN 108604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acts
ground
electrical connector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08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759A (zh
Inventor
A·Y·泽里比洛弗
J·J·埃里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8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6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04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导电接地屏蔽包括多个接触构件,这多个接触构件被构造成接触电气连接器的一列触头的接地触头,以便相对于彼此电气地共用这些接地。

Description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气连接器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以及由该壳体支撑的多个电气触头。电气触头限定了被构造成与互补电气连接器配合的诸多配合端。安装端被构造成被安装到互补电气部件。在一些应用中,安装端被构造成被放置成与包括电气信号导体和引流线(drain wire)的导电缆线连通。电气连接器的操作可产生处于某些工作频率下的不期望存在的噪声。所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基本上降低处于电气连接器的期望工作频率下的噪声的电气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示例,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由该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气信号触头以及由该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接地触头。每个信号触头具有配合端和安装端,并且每个接地触头具有配合端和安装端。电气连接器限定沿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列,并且每个列都包括多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及多个接地触头的配合端。电气连接器可还包括导电接地屏蔽,该导电接地屏蔽关于侧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导电接地屏蔽可具有屏蔽主体,该屏蔽主体沿侧向方向限定第一侧和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导电接地屏蔽可包括多个接触构件,这多个接触构件相对于屏蔽主体延伸出并且分别与第一列的相应至少两个接地触头接触。屏蔽主体可面对第一列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且可沿横向方向与第一列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对于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做出的前述概述及下列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出于说明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限于所示出的精确布置结构和手段。在附图中:
图1是包括第一电气连接器和第二电气连接器的根据一个实施例构建的电气连接器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电气连接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A是图2中所示的第一电气连接器的导电接地屏蔽的透视图;
图3B是与图3A中所示的导电接地屏蔽类似但根据另一实施例构建的导电接地屏蔽的透视图;
图4是一种被构造成被安装到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电气连接器的缆线的截面侧视图;
图5A是根据替代实施例构建的第一电气连接器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以及被附接到该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的透视图;
图5B是示出了被构造用于附接到图5A中所示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的分解透视图;
图5C是图5A中所示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另一透视图,其示出了被附接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
图6A是根据替代实施例构建的第一电气连接器的第二引线框架组件以及被构造成被附接到该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透视图;
图6B是被示出为被附接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图6A中所示的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6C是图6B中所示的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起见,已经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出附图中所示的多种实施例中的相同或等效元件。首先参照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构建的电气连接器系统20可包括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和第二或互补电气连接器组件24。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被构造成在沿纵向方向L的前向配合方向M中与第二或互补电气连接器组件24配合。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可包括第一电气连接器100以及诸如包括多个电气缆线200在内的至少一个电气缆线200之类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气部件。互补电气组件24可包括互补或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及第二电气部件,该第二电气部件例如为可被构造为印刷电路板的基板400。基板400可被作为背板、中平面、子卡等。电气缆线200可被构造为信号缆线。
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和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可被构造成彼此配合,以便在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和第二电气连接器300之间以及因此在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和互补电气连接器组件24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被安装到这多个电气缆线200,以将第一电气连接器100放置成与这多个电气缆线200电气连通。同样,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可被构造成被安装到基板400,以便在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和基板400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由此,当将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和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分别安装到电气缆线200和基板400并彼此配合时,电气缆线200可被放置成与基板400电气连通。
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可被称为电气缆线组件,其包括可被称为缆线连接器的第一电气连接器100,该缆线连接器被构造成被安装到这多个电气缆线200,以将第一电气连接器100放置成与这多个电气缆线200中的每个电气连通。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106及由该连接器壳体106支撑的多个电气触头150。这多个电气触头150可包括多个信号触头152和多个接地触头154。
现在参照图1-2,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的多个引线框架组件130。每个引线框架组件130可包括介电或电绝缘的引线框架壳体132及多个电气触头150中的由引线框架壳体132支撑的相应多个电气触头。例如,电气触头150可由引线框架壳体132中的相应的多个支撑,以限定对应的引线框架组件。可以说,电气触头150由相应的引线框架壳体132和连接器壳体106两者加以支撑。电气触头150限定面对侧向方向A的相反的宽阔面(broadside)以及面对横向方向T的相反边缘。
根据所示实施例,第一电气连接器100被构建为垂直电气连接器。特别地,连接器壳体106限定配合接口102,该配合接口102被构造成,当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和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彼此配合时,接合第二电气连接器300的互补配合接口。连接器壳体106还限定安装接口104,该安装接口104被构造成,当第一电气连接器100被安装到电气缆线200时,接合电气缆线200。配合接口102可被平行于安装接口104定向。此外,电气触头150包括电气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
电气信号触头152限定相应的配合端156和与配合端156相反的安装端158。配合端156可被靠近配合接口102设置,并且安装端158可被靠近安装接口104设置。配合端156被构造成与第二电气连接器300的电气信号触头的互补配合端以及相应的安装端158配合,这些相应的安装端158被构造成被放置成与电气缆线200的相应信号导体200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例如被安装到电气缆线200的相应信号导体200。配合端156被平行于安装端158定向,使得电气信号触头152可被称为垂直触头。作为选择,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直角电气连接器,由此,配合接口102和安装接口104相对于彼此垂直地定向,并且配合端156和安装端158被彼此垂直地定向。
电气接地触头154限定相应的接地配合端172、与接地配合端172相反的相应的接地安装端174以及从相应的接地配合端172延伸到相应的接地安装端174的相应的中间部分173。接地配合端172与接地安装端174在前向方向中间隔开。当连接器100包括如上所述的引线框架组件时,接地配合端172可从引线框架壳体132在前向方向中延伸出,并且可被靠近配合接口102设置。接地安装端174可被靠近安装接口104设置。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可限定沿侧向方向贯穿延伸的开口188。因此,开口188从一个宽阔面延伸到相反的宽阔面。特别地,开口188在靠近接地配合端172的位置延伸穿过该中间部分。也就是说,开口188被与接地安装端174相比更为靠近接地配合端172设置。开口188可被设置在引线框架壳体132的覆盖区域内。因此,开口188可沿侧向方向A与引线框架壳体132对准。开口188可以是圆形的,例如圆柱形的,尽管应该意识到的是,开口可以期望的任何方式被确定尺寸和成形。如下文中将更为详细描述的那样,电气连接器100包括多个导电接地屏蔽177,其具有被构造成被插入到开口188中的相应的多个中的突起183,以便将每个导电接地屏蔽177附接到位于列(column)中的一个共用列中的相应接地触头154。
每个引线框架组件130的接地配合端172和电气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可沿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可以说,每个引线框架组件130的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沿一列彼此对准。这些列被沿横向方向T定向。由于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被沿相应的列对准,因此可以说,这些列包括相应的多个信号触头152和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每个列均可由横向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并且可被沿侧向方向A彼此间隔开。
引线框架组件130被沿垂直于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中的每一个的侧向方向A彼此间隔开。该侧向方向A可限定多个行。配合端156和接地配合端172可被沿横向方向T彼此进一步对准。接地配合端172被构造成与第二电气连接器300的接地触头的互补配合端配合。接地安装端174被构造成被放置成与电气缆线200的至少一个引流线208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接地配合端172被平行于接地安装端174定向,使得接地触头154可被称为垂直触头。作为选择,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被构造为直角电气连接器,由此接地配合端172和接地安装端174被彼此垂直地定向。
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调整(pace)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的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的至少一个接地共用构件153,这些接地触头154被彼此电气连通地设置在列中的一个共用列中。换句话说,被布置在列中的一个共用列中的相应的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是在一起电气共用的。当接地触头154被包括在相应的多个引线框架组件130中时,每个引线框架组件130的相应多个或更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被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例如,接地共用构件153可包括导电横向构件155,该横向构件155沿横向方向T延伸并与被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的接地触头154中的每一个电气连通。在一个示例中,引线框架组件130可包括相应的一个接地共用构件153。作为选择,接地共用构件153可与引线框架组件130分离开。在一个示例中,横向构件155可附接到接地安装端174,尽管应该了解到的是,横向构件155可根据需要在任何适用的位置处附接到接地触头154。作为选择,横向构件可与接地触头154间隔开,并且接地共用构件153可包括从横向构件155延伸到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的多个臂。接地共用构件153可与接地触头154是成一整体的。作为选择,横向构件155可与接地触头154分离开并被附接到接地触头154。
引线框架壳体132可被包覆成型到电气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的多个上,以便限定插入成型的引线框架组件(IMLA)。作为选择,电气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的多个可根据需要被缝合到引线框架壳体132中或由引线框架壳体132以其它方式支撑。如将通过以下描述而变得明白的是,电气连接器100还包括将至少一列的接地触头154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的至少一个导电接地屏蔽177。特别地,导电接地屏蔽177包括具有第一侧178和第二侧179的屏蔽主体181,该第一侧178被构造成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第一列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该第二侧179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178相反。当这些列由相应的引线框架组件130限定时,导电接地屏蔽177将相应的一个引线框架组件130的接地触头154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特别地,第一侧178被构造成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第一个引线框架组件130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154。
电气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可被根据需要以任何方式布置。在一个示例中,相邻的信号触头152可根据需要限定差分信号对或单端信号触头。差分信号对可由彼此紧邻的信号触头限定,使得没有其它电气触头150设置在紧邻的信号触头152之间并与之对准。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气信号触头152可由同一引线框架组件130限定。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气信号触头152可沿相应列并且因此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至少一个或多个接地触头154可被设置在相邻的多个差分信号对之间。例如,接地触头154可被沿相应列设置在相邻成对的差分信号对之间。作为选择,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使得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气信号触头152可由彼此紧邻的一对引线框架组件130限定,使得没有其它引线框架组件130设置在二者之间。因此,每个差分信号对的电气信号触头152可沿相应行并且因此沿侧向方向A彼此间隔开。
电气连接器100可被构造成,使得每一列的电气触头150被沿横向方向T相对于紧邻的多个列的电气触头150交错排列。因此,这些列包括并未与紧邻的一列电气信号触头152中的任一列完全对准的至少一个电气信号触头152。
同样参照图3A-3B,电气连接器100可还包括被构造成将列中的一个共用列的接地触头154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的至少一个导电接地屏蔽177。导电接地屏蔽177可以是导电的并被构造成接触该列中的这一个共用列的每个接地触头154,并且与信号触头152保持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因此可以说,导电接地屏蔽177与信号触头152电绝缘。导电接地屏蔽177可由诸如金属之类的任何适用的导电材料制成。作为选择,导电接地屏蔽177可由导电的损耗材料制成。
屏蔽主体181以及因此导电接地屏蔽177可被构造为板。屏蔽主体181可限定第一侧178以及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179。屏蔽177包括在第一侧178处从屏蔽主体181延伸出的至少一个接触构件180,例如多个接触构件180。导电接地屏蔽的接触构件180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屏蔽主体181的第一侧178沿侧向方向A相对于接触构件180凹进。换句话说,在一个示例中,屏蔽主体181的任何部件都不相对于接触构件180在从第二侧179朝向第一侧178所限定的方向中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接触构件180可沿纵向方向L伸长,或另外根据需要成形。每个接触构件180限定接触构件表面180a,并且屏蔽主体181的第一侧178限定第一外表面178a。接触构件表面180a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外表面178a间隔开。因此,接触构件180可以从第一外表面178a限定支座(standoff)。接触构件180被构造成在接触构件表面180a处接触相应的接地触头154。接触构件180可从屏蔽主体181延伸出。特别地,接触构件180可从第一外表面178a延伸出。第一外表面178a可相对于接触构件表面180a沿侧向方向A凹进。此外,第一外表面178a的一部分在接触构件180中的每个之间沿横向方向T延伸。在一个示例中,接触构件表面180a和第一外表面178a可彼此平行。
导电接地屏蔽177被构造成被定位在第一列电气触头150和第二列电气触头150之间,这些电气触头150可各自包括如上所述的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每个接触构件180可被定位以接触第一列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的至少一个,而并不接触第一列信号触头152。接触构件180被构造成接触至少相应的两个接地触头154,以将这至少两个接地触头154放置成通过导电接地屏蔽177彼此电气连通。屏蔽主体181面对第一列信号触头152中的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但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列的这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信号触头152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此外,屏蔽主体181可面对第一列的所有电气触头150,并且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列的所有信号触头152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因此,接触构件180可在相应的接触位置186处与第一列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多个相接触。接触位置186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这是由于第一列接地触头154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
第二侧179可与第二列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信号触头152沿侧向方向A对准。第二侧179可限定面对该第二列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电气触头150的第二外表面。因此,导电接地屏蔽177可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外表面178a被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接触构件表面180a和第二外表面之间。第二外表面可背向第一外表面178a和接触构件表面180a。第二外表面可与第二列的每个电气触头150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因此,第一侧178面对第一列的多个信号触头152并与其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并且第二侧179面对第二列的多个信号触头152并与其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该间隙沿侧向方向A延伸。例如,第一侧178可面对第一列的所有信号触头152并与其间隔开,并且第二侧179可相对于侧向方向A面对第二列的所有电气触头150并与其间隔开。第二外表面可平行于接触构件表面180a和第一外表面178a中的每一个。因此,导电接地屏蔽177与第一列的所有信号触头152和第二列的所有信号触头152电绝缘。
如上所述,导电接地屏蔽177可包括被构造成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第一列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154的多个接触构件180。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接触构件180以及由此导电接地屏蔽177可还包括多个突起183。突起183可在远离第二侧179的方向中从接触构件180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延伸出。在这方面,接触构件180可被称为支座,突起183从这些支座延伸。突起183被构造成被接收在接地触头154的相应开口188中。在一个示例中,接触构件180被构造成在靠近它们相应的接地配合端172的位置处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第一列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154,从而将第一列的接地触头154放置成通过导电接地屏蔽177彼此电气连通。
突起183被构造成,当接触构件表面180a抵接对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时,延伸到相应的多个开口188中。由此,导电接地屏蔽177可在突起183和接触构件表面180a两者处接触接地触头154。作为选择,导电接地屏蔽177可仅在突起183处接触接地触头154。例如,突起183可被压配合到相应的多个开口188中。由此,突起183和开口188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是锥形的,使得突起被构造成在相应的开口188处被压配合到相应的接地触头154中。在这方面,当突起183被压配合到接地触头154中时,接触构件表面180a与接地触头154间隔开。作为选择,接触构件180可没有接触构件表面180a,使得突起183从第一侧178直接延伸出,特别是从第一外表面178a延伸出。无论每个接触构件180是否限定接触构件表面180,以及无论突起183是否从接触构件表面180a延伸出,可以说,突起183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侧178延伸出,特别是相对于第一外表面178a延伸出。
突起183可相对于第一外表面178a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突起183可沿横向方向T比接触构件表面180a窄。此外,突起183沿纵向方向L比接触构件表面180a窄。由此,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突起183可被完全地容纳在屏蔽主体181的沿纵向方向L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在一个示例中,突起183是刚性的,并且由此并不被构造成在它们接触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时挠曲。突起183可都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每个突起183被构造成被插入到接地触头154的相应的一个开口188中,以将导电接地屏蔽177放置成与一列接地触头154物理地且电气地接触。突起183可具有与第一外表面和接触构件表面180a中的每个间隔开的外部表面187。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外表面178a到外部表面187的距离大于接地触头154沿侧向方向A的厚度。沿侧向方向A从接触构件表面180a到外部表面187的距离大于接地触头154沿侧向方向A的厚度。因此,突起183可被接收在开口188中。
特别地,每个突起183可被插入到相应的一个开口188中,直到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接触相应的接地触头154为止。接触构件表面180a可在它们的中间部分173处接触接地触头154。在这方面,应该意识到的是,接触构件表面180a与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对准,并且第一外表面178a的在接触构件180之间延伸的该部分与设置在接地触头154之间的相应的多个信号触头152对准。
在一个示例中,突起183可作为选择从屏蔽主体181延伸。例如,突起183可从第一外表面178a直接地延伸。由此,导电接地屏蔽177可以没有接触构件180。此外,随着突起183从屏蔽主体181延伸出,它们可向内成锥形。由此,突起183可被压配合在相应的多个开口188中。
突起183可被根据需要以任何适用的方式确定尺寸和成形。例如,突起183可从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延伸并终止于相应的外部表面187。外部表面187可面对侧向方向A。外部表面187可彼此平行。外部表面187沿由纵向方向L和横向方向T限定的相应平面可以是平面。因此,外部表面187可平行于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中的每一个。每个突起183限定在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和外部表面187之间延伸的外周边183a。因此,外周边183a可以位于如下的平面上,该平面1)由横向方向T和纵向方向L所限定,并且2)设置在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和外部表面187之间。在一个示例中,突起183为圆形。因此,外周边183a在平面中可以是圆形的。例如,突起183可以是圆柱形的。因此,外周边183a在该平面中可以是圆形的。如图2中所示,突起183可被确定尺寸用于插入到接地触头154的相应多个开口188中,以便在它们的外周边183a处接触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154,以限定接触位置186。在一个示例中,开口188和突起可具有大致相等的横截面,使得突起183可被压配合到开口188中。
每个突起183可相对于第一外表面178a例如从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180a沿相应的中心轴线184延伸出到达外部表面187。中心轴线184可因此被正交于第一外表面178a定向。此外,中心轴线178a可被定向于接触构件表面180a。当突起183为圆柱形时,中心轴线可限定相应圆柱体的中心轴线。在一个示例中,中心轴线184可被沿侧向方向A定向。如图3A中所示,接触构件180可沿横向方向彼此完全对准。接触构件180可限定后终端180b和与后终端180b在前向方向中间隔开的前终端180c。在一个示例中,所有接触构件180的前终端180c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对准。因此,前终端180c中的任一个都不沿纵向方向L相对于导电接地屏蔽177的任何其它的前终端180c偏移。因此,沿横向方向T定向的直线并不存在,其中,该直线穿过前终端180c中的一个,但并不穿过所有的前终端180c。此外,突起183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对准。因此,中心轴线184可各自沿横向方向T彼此对准。换句话说,中心轴线184可都位于共用平面中。此外,突起183的外周边183a可全部沿横向方向T彼此对准,使得外周边183a中的任一个都不在纵向方向L中相对于任何其它的外周边183a偏移。此外,接地触头154的开口188沿相应轴线延伸穿过接地触头154,这些相应的轴线可沿横向方向T彼此对准。
作为选择,现在参照图3B,已经发现的是,通过定位突起183,使得至少一个接触位置186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位置186沿纵向方向L偏移,可使电气连接器100的谐振频率漂移。因此,至少一个接触构件180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构件180沿纵向方向L偏移。因此,可限定一条被在横向方向T中引导的直线,该直线穿过导电接地屏蔽177的一个接触构件180且并不穿过导电接地屏蔽177的至少一个其它接触构件180。例如,至少一个偏移接触构件180的前端180c可在前向方向中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构件180的前端180c偏移。由于接触构件180限定了接触接地触头154的接触位置186,因此至少一个接触位置186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位置186沿纵向方向L偏移。因此,可以限定被在横向方向T中引导的直线,该直线穿过导电接地屏蔽177的一个接触位置186且并不穿过导电接地屏蔽177的至少一个其它接触位置186。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接触位置186沿纵向方向L与相对于横向方向T紧邻的所有其它紧邻的多个接触位置186偏移。因此,每个突起183沿纵向方向L相对于所有其它紧邻的突起183偏移,这些其它突起183相对于横向方向T紧邻。该上下文中的术语“紧邻”意味着没有其它突起183设置在每个突起183和该紧邻突起183之间。因此应该理解的是,接触位置186至少被定位在相对于纵向方向L的第一位置与相对于纵向方向L的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沿纵向方向L相对于彼此偏移至少为约0.2mm的偏移距离。接触构件180可在相应的接触位置186处接触第一列接地触头154中的相应的多个,这些接触位置186可沿横向方向T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交替出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如下所述偏移至少为约0.2mm的偏移距离。在一个示例中,接触位置186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由相应的接触构件180的前端180c限定。在一个示例中,接触位置186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由相应的中心轴线184限定。在另一示例中,接触位置186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由突起183的周边183a的前端限定。
此外,突起183可与相应的接触构件180的前端180c在纵向方向L中间隔开相同的距离。因此,继续参照图3B,至少一个突起183与至少一个其它突起183沿纵向方向L偏移。因此,可限定被在横向方向T中引导的直线,该直线穿过一个突起183且并不穿过至少一个其它突起。因此,至少一个中心轴线184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中心轴线184沿纵向方向L偏移。换句话说,穿过一个中心轴线184的被沿横向方向定向的直线并不穿过所有的中心轴线184。此外,至少一个突起183的外周边183a的前端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突起183的外周边183a的前端关于纵向方向L偏移。此外,接地触头154的开口188沿相应的轴线延伸穿过接地触头154。至少一个开口188的轴线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开口188的中心轴线关于纵向方向L偏移。
沿纵向方向L的偏移距离根据需要可以是任意适用的距离。例如,已经发现的是,在连接器100的接地共用件和配合接口之间的距离与使用半波方程的串扰谐振的频率直接相关。当该距离在所有的差分信号对之间是一致的时,谐振频率对于将噪声注入到受扰差分信号对上的所有干扰源也是一致的。通过改变接地共用件的位置以产生与约0.2mm一样小的偏移距离(大致0.002英寸,或约0.05mm),所有干扰源的谐振频率将漂移足够多,使得它们并不叠加,从而并不导致受扰差分信号对上的累加功率(powersum)串扰方面的大串扰尖峰。这可导致电气连接器100的明显的性能提高。因此,至少一个接触构件180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构件180沿纵向方向L的偏移可以为至少约0.2mm。在该上下文中的“约”指的是适用于致使谐振频率如上所述漂移的距离。同样,相邻接触构件180的突起183可沿纵向方向L彼此偏移至少约0.2mm的距离。
如上所述,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多个导电接地屏蔽177,这些导电接地屏蔽177被设置在相邻的列之间,以接触如上所述的一列接地触头。特别地,每个导电接地屏蔽177包括被插入到多个列中的相应一列接地触头154的相应开口188中的突起183。因此,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可将第二列接地触头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如本文中所述。应该了解到的是,导电接地屏蔽177可沿侧向方向A彼此间隔开。作为选择,导电接地屏蔽177可彼此接触,以将每个列的电气接地触头154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例如,导电接地屏蔽的突起可接触相邻一个导电接地屏蔽177的第二外表面。例如,外部表面187可接触相邻一个导电接地屏蔽177的第二外表面。因此,应该了解到的是,导电接地屏蔽177可将一个选定列的触头150的分离开的接地触头154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并且还可将该选定列的接地触头放置成与第二列的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接地触头电气连通。第二列可被邻近于该选定列设置,使得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并不设置其它列的电气触头150。
应该了解到的是,可以提供一种用于使电气连接器100的谐振频率漂移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将导电接地屏蔽177关于侧向方向A放置在电气连接器100的第一列电气触头150和第二列电气触头150之间的步骤。如上所述,每个列可包括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的相应的多个电气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该方法可包括在相应的接触位置186处接触第一列的多个接地触头154的步骤。一个接触位置186可相对于至少一个其它接触位置186沿纵向方向L偏移。在接触步骤之后,导电接地屏蔽177可与第一列和第二列中的每一个的信号触头152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相应的间隙。该接触步骤可包括将导电接地屏蔽177的多个突起183中的每一个插入到接地触头154的相应开口188中。
如图4中所示,每个电气缆线200可包括至少一个电气信号导体202。在一个示例中,每个电气缆线200可包括一对信号导体,这对信号导体包括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可限定差分信号对,或可根据需要限定单端电气信号导体。多个缆线200中的每个都可还包括环绕该至少一个信号导体的至少一个电绝缘层204。电绝缘层204可以是介电且电绝缘的。在一个示例中,多个缆线200中的每一个都可包括环绕第一信号导体202a的第一内部电绝缘层204a和环绕第二信号导体202b的第二内部电绝缘层204b。第一电绝缘层204a和第二电绝缘层204b相对于一平面环绕相应的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该平面被正交于相应的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的延长线(elongation)的方向定向。
继续参照图4,多个缆线200中的每个都可还包括外部绝缘层210,该外部绝缘层210是介电且电绝缘的并且环绕第一绝缘层204a和第二绝缘层204b中的每个。第一绝缘层204a和第二绝缘层204b及外部绝缘层210可由诸如塑料之类的任何适用的介电材料构成。多个缆线200中的每个可还包括至少一个引流线208。例如,这多个缆线200中的每个都可包括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可由外部绝缘层210所环绕。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中的每个都可在一位置处由外部绝缘层210支撑,使得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中的每个都被设置在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之间。特别地,电气缆线可被定向成,使得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中的每个都被相对于横向方向T设置在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之间。此外,第一电绝缘层204a和第二电绝缘层204b中的每个都可被设置在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之间。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中的每个的中心可沿横向方向T与第一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信号导体202b中的另一个的中心间隔开并与之对准。每个电气缆线200可还包括导电接地插口(jack),该导电接地插口将引流线208a和208b放置成彼此电气连通,并相对于相应的多个电气缆线200之间的串扰提供屏蔽。应该了解到的是,电气缆线200可根据需要以任何方式构建而成。例如,电气缆线200可包括单个引流线208。
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信号触头152。同样,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接地触头154。例如,导体202的相应裸露端可以是裸露的并被构造成附接到信号触头的相应安装端,并且引流线的一部分可以是裸露的并被构造成附接到接地触头的相应安装端。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信号触头152。例如,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和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中的每个都可限定从相应的第一绝缘层204a和第二绝缘层204b延伸出的相应裸露端214(参见图2)。裸露端214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信号触头152。例如,相应的一个缆线200的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的裸露端214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第一电气信号触头152。特别地,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的裸露端214可被附接到第一电气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因此,第一电气信号导体202a被放置成与第一电气信号触头152电气连通。同样,相应的一个缆线200的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的裸露端214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紧邻第一电气信号触头152的第二电气信号触头152。例如,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的裸露端214可被附接到第二电气信号触头152的安装端。因此,第二电气信号导体202b被放置成与第二电气信号触头152电气连通。
此外,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接地触头154。例如,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引流线208b中的每个都可限定相应的裸露端215(参见图2),这些裸露端215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相应多个电气接地触头154。例如,相应的一个缆线200的第一引流线208a的裸露端215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第一电气接地触头154。特别地,第一引流线208a的裸露端215可被附接到第一电气接地触头154的安装端。因此,第一引流线208a被放置成与第一电气接地触头154电气连通。同样,相应的一个缆线200的第二引流线208b的裸露端215可被安装到第一电气连接器100的第二电气接地触头154,该第二电气接地触头154被定位成,使得第一电气信号触头152和第二电气信号触头152被关于横向方向T设置在第一接地触头154和第二接地触头154之间。例如,第二引流线208b的裸露端215可被附接到第二电气接地触头154的安装端。因此,第二引流线208b被放置成与第二电气接地触头154电气连通。
应该了解到的是,第一电气缆线200的第一引流线208a可被安装到第二电气缆线200的第二引流线208b所安装到的同一电气接地触头154。因此,可以说,第一电气缆线200的第一引流线208a和第二电气缆线200的第二引流线208b可被安装到共用的一个接地触头154。第一缆线200和第二缆线200可被沿横向方向T彼此紧邻地设置。换句话说,第一相邻的电气缆线200和第二相邻的电气缆线200可包括被安装到共用的一个接地触头154的引流线,特别是被安装到该共用的一个接地触头154的接地安装端174的引流线。
第一电气连接器组件22可还包括可被构造为单个导体202的最外层电气缆线201,该最外层电气缆线201可以是一种可被构造为单端信号导体、低速或低频信号导体、功率导体、接地导体或并不限定差分对的一些其它实用导体的分离(widow)导体。
再次参照图1,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包括支撑多个电气触头304的连接器壳体302。第二电气连接器300限定被构造成与第一电气连接器100配合的配合接口306。电气触头304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该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被构造成,当第一电气连接器100和第二电气连接器300彼此配合时,分别与相应的信号触头152和接地触头154配合,从而将电气缆线200放置成与基板400电气连通。
现在同样参照图5A-6C,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根据替代实施例构建的引线框架组件。例如,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电绝缘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该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由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支撑的第一列的多个第一信号触头152以及由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支撑的第一列的第一接地触头154。在这方面,应该了解到的是,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一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以及多个第一接地触头154的接地配合端172。
此外,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该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包括电绝缘的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由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支撑的第二列的多个第二信号触头152以及由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支撑的第二列的第二接地触头154。在这方面,应该了解到的是,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包括多个第二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以及多个第二接地触头154的接地配合端172。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列的多个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以及多个接地触头154的接地配合端172被在沿横向方向T定向的第一横向方向中布置在一个图案中。第二列的多个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以及多个接地触头154的接地配合端172被在第二横向方向中布置在该图案中,该第二横向方向与该第一横向方向相反并被沿横向方向T定向。因此,可以说,当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由连接器壳体106支撑时,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接地触头154和信号触头152被在第一方向中布置在图案中,并且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接地触头154和信号触头152被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中布置在该图案中。
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由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支撑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包括第一屏蔽主体181a,该第一屏蔽主体181a限定了第一侧以及沿侧向方向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包括多个第一接触构件280a,其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接地触头154接触。此外,第一屏蔽主体181a面对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且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沿该侧向方向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
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可限定具有第一开口160a的第一框架159a,该第一开口160a通向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可被安置在第一框架159a的第一开口160a中。第一开口160a可由第一框架159a圈置在由横向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的平面中。
同样,电气连接器100可包括由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支撑的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具有第二屏蔽主体181b,该第二屏蔽主体181b限定了第一侧以及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包括多个第二接触构件280b,其相对于第二屏蔽主体181b延伸出并且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接地触头154接触,并且第二屏蔽主体181b面对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且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沿侧向方向A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第一接触构件280a和第二接触构件280b可如上参照接触构件180所述进行构建,除非本文中另有说明。
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可限定具有第二开口160b的第二框架159b,该第二开口160b通向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可被安置在第二框架159b的第二开口160b中。第二开口160b可由第二框架159b圈置在由横向方向T和纵向方向L限定的平面中。
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可被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例如,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可被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之间。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可被设置在第二列和第三列之间。该第三列可被定位成,使得该第二列被相对于侧向方向A设置在第一列和第三列之间。该第三列包括相应的多个信号触头以及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
第一框架159a限定外表面161a,该外表面161a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第一框架距离。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二侧可与第一框架159a的外表面161a基本齐平。作为选择,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二侧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59a的外表面161a向外突出。仍旧作为选择,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二侧可相对于第一框架159a的外表面161a是凹进的。第二框架159b限定外表面161b,该外表面161b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沿侧向方向A间隔开小于第一框架距离的第二框架距离。
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侧可与第二框架159b的外表面161b基本齐平。作为选择,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侧可相对于第二框架159b的外表面161b向外突出。仍旧作为选择,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侧可相对于第二框架159b的外表面161b是凹进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沿侧向方向A从多个第一接触构件280a的最外端到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二侧限定第一宽度。同样,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沿侧向方向A从多个第二接触构件280a的最外端到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侧限定第二宽度。该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使得接触构件280a和280b分别接触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的接地触头154。如上所述,接触构件280a和280b可在接地配合端172处接触相应的接地触头154。第一屏蔽主体181a和第二屏蔽主体181b可沿侧向方向A从相应第一侧到相应第二侧限定相同厚度。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多个第一接触构件280a可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侧沿侧向方向A延伸出第一距离,并且至少一个或多个直到所有的多个第二接触构件280b可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侧延伸出小于第一距离的距离。
如上所述,该多个第一接触构件280a可各自限定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外表面平行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并且该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外表面间隔开第一相隔距离。这多个第一接触构件280a中的每个可限定相应的第一突起283a,该第一突起283a相对于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并且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接触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接地触头154限定沿侧向方向A贯穿延伸的相应的第一开口188a,并且第一突起283a延伸到相应的多个第一开口188a中,以便接触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接地触头154,从而将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的触头154放置成通过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彼此电气连通。第一开口188a可以为圆形,并且第一突起283a可以为圆形。第一开口188a和第一突起283a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第一突起283a围绕这些突起283a的相应周边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相应接地触头154接触。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开口188a和第一突起283a为圆柱形。
此外,多个第二接触构件280b可各自限定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外表面平行的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并且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可沿侧向方向A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外表面间隔开小于第一相隔距离的第二相隔距离。这多个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可限定相应的第二突起283b,这些第二突起283b相对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并且接触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接地触头154限定沿侧向方向A贯穿延伸的相应的第二开口188b,并且第二突起283b延伸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的多个第二开口188b中,以便接触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接地触头154,从而将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触头154放置成通过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彼此电气连通。第二开口188b可以为圆形,并且第二突起283b可以为圆形。例如,第二开口188b和第二突起283b可以是圆柱形。第二开口188b和第二突起283b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第二突起283b围绕第二突起283b的相应周边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接地触头154接触。第一突起280a和第二突起280b可如上参照突起183所述进行构建,除非本文中另有说明。
继续参考图5A-6C,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触头154的配合端172限定了末端175a,这些末端175a相对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的第一侧向侧是凸出的,并且相对于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的第一侧向侧相反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第二侧向侧是凹入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177a由第一引线框架壳体132a支撑于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第一侧向侧。同样,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信号触头152的配合端156和接地触头154的配合端172限定了末端175b,这些末端175b相对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第一侧向侧是凸出的,并且相对于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第一侧向侧相反的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第二侧向侧是凹入的,并且第二导电接地屏蔽177b由第二引线框架壳体132b支撑于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二侧向侧。引线框架组件130a和130b可被定向成,使得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第一侧向侧面对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第一侧向侧。因此,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末端175a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末端175b相对于彼此使凸出的。
如上所述,无论接触构件280a和280b中的每一个是否限定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以及无论突起283a和283b是否从相应的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可以说,突起283a和283b相对于相应的第一屏蔽主体181a和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侧178延伸出,并且特别地分别相对于第一屏蔽主体181a和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外表面延伸出。因此,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触构件280a可沿侧向方向A从第一屏蔽主体181a延伸出。同样,第二接触构件280b可沿侧向方向A从第二屏蔽主体181b延伸出。
例如,第一接触构件280a在远离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二侧的方向中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侧延伸。同样,第二接触构件280b在远离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二侧的方向中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侧延伸。如上所述,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触构件280a可限定相应的第一突起283a,这些第一突起283a相对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相应的第一侧延伸出,并接触第一引线框架组件130a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154。同样,第二接触构件280b包括相应的第二突起283b,这些第二突起283b相对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相应第一侧延伸出,并接触第二引线框架组件130b的相应多个接地触头154。
第一接触构件280a中的每一个可限定沿侧向方向A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表面间隔开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同样,第二接触构件280b中的每一个可限定沿侧向方向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表面间隔开的第二接触构件表面。第一突起283a可从相应的多个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第二突起283b可从相应的多个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作为选择,如上所述,第一突起283a可从第一屏蔽主体181a的第一外表面延伸出。此外,第一突起283a可被构造成被压配合到第一开口188a中。同样,第二突起283b可从第二屏蔽主体181b的第一外表面延伸出。此外,第二突起283b可被构造成被压配合到第二开口188b中。如上所述,第一接触构件280a可沿侧向方向彼此成一直线,如图3A中所示,或可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如图3B中所示。同样,第二接触构件280b可沿侧向方向彼此成一直线,如图3A中所示,或可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移,如图3B中所示。
上述说明书被出于解释的目的提供,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虽然已经参照优选实施例或优选方法描述了多种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已经使用的词语是描述和阐述的词语,而非限制词语。此外,尽管本文中已经参照具体结构、方法和实施例描述了诸多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意在受限于本文中所公开的细节。例如,应该了解到的是,与一个实施例关联描述的结构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本文中描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受益于本专利说明书的教导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如本文中所述的本发明做出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进行改变,而并不背离例如由所附权利要求提出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5)

1.一种电气连接器,包括:
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
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气信号触头,所述信号触头中的每一个具有配合端和安装端;
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接地触头,所述接地触头中的每一个具有配合端和安装端,其中,所述电气连接器限定沿侧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列并且每个列都包括相应的多个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端以及相应的多个所述接地触头的配合端;
相对于所述侧向方向设置在第一列和第二列之间的导电接地屏蔽,所述导电接地屏蔽具有屏蔽主体,所述屏蔽主体限定第一侧以及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导电接地屏蔽包括相对于所述屏蔽主体延伸出的多个接触构件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列的至少两个接地触头接触,所述多个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与由所述屏蔽主体的第一侧限定的外表面平行的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屏蔽主体面对所述第一列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且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列的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所述多个接触构件中的第一接触构件和第二接触构件形成所述间隙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沿垂直于所述侧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
第一引线框架组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包括第一引线框架壳体以及所述第一列的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配合端;以及
第二引线框架组件,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包括第二引线框架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列的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配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列的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配合端在沿所述横向方向定向的第一横向方向中被布置在一个图案中,并且所述第二列的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配合端在与所述第一横向方向相反并且沿所述横向方向定向的第二横向方向中被布置在所述图案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包括所述第一列的信号触头以及所述第一列的接地触头,所有这些触头都由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导电接地屏蔽限定由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支撑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所述屏蔽主体限定第一屏蔽主体,所述多个接触构件限定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接地触头接触的多个第一接触构件,并且所述第一屏蔽主体面对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限定具有第一框架开口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开口通向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接地屏蔽被安置在所述第一框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包括所述第二列的信号触头以及所述第二列的接地触头,所有这些触头都由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电气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支撑的第二导电接地屏蔽,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具有第二屏蔽主体,所述第二屏蔽主体限定第一侧以及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延伸出并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接地触头接触的多个第二接触构件,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主体面对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并且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限定具有第二框架开口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开口通向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被安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被设置在所述第二列和第三列之间,所述第三列被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二列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列和所述第三列之间,所述第三列包括相应的多个信号触头以及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接地屏蔽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的最外端到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第二侧限定第一宽度,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的最外端到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二侧限定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第一侧延伸出第一距离,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一侧延伸出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所述外表面限定第一外表面,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各自限定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平行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表面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间隔开第一相隔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相应的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并且接触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贯穿延伸的相应的多个第一触头开口,并且所述第一突起延伸到相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触头开口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开口为圆形,并且所述第一突起为圆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一突起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围绕它们相应的周边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一突起为圆柱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一侧限定第一外表面,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各自限定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平行的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接触构件表面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所述第一外表面间隔开小于所述第一相隔距离的第二相隔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相应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相对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并且接触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贯穿延伸的相应的多个第二触头开口,并且所述第二突起延伸到相应的多个第二触头开口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开口为圆形,并且所述第二突起为圆形。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二突起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围绕它们相应的周边相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框架限定外表面,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间隔开第一框架距离,并且所述第二框架限定外表面,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外表面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间隔开小于所述第一框架距离的第二框架距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框架的外表面基本齐平,并且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框架的外表面基本齐平。
2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主体和所述第二屏蔽主体沿所述侧向方向从相应的第一侧到相应的第二侧限定相同的厚度。
2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接地触头的配合端限定末端,所述末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侧向侧是凸出的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二侧向侧是凹入的,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二侧向侧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向侧是相反的,并且所述第一导电接地屏蔽由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支撑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向侧。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信号触头的配合端和所述接地触头的配合端限定末端,所述末端相对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一侧向侧是凸出的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第二侧向侧是凹入的,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二侧向侧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向侧是相反的,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由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支撑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二侧向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向侧面对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第一侧向侧,使得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末端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末端相对于彼此凸出。
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延伸出,并且所述第二接触构件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延伸出。
3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在远离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第二侧的方向中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一侧在远离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二侧的方向中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1)所述第一接触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相应的第一侧延伸出并且接触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的相应的多个第一突起,以及2)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相应的第一侧延伸出并且接触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的相应的多个第二突起。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屏蔽主体的限定第一外表面的所述外表面间隔开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屏蔽主体的第二外表面间隔开的第二接触构件表面。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突起从相应的多个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并且所述第二突起从相应的多个所述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延伸出。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贯穿延伸的第一触头开口,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限定沿所述侧向方向贯穿延伸的第二触头开口,所述第一突起延伸到相应的多个所述第一触头开口中,并且所述第二突起延伸到相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触头开口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二触头开口为圆形,并且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为圆形。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1)所述第一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一突起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围绕它们相应的周边相接触,以及2)所述第二触头开口和所述第二突起具有基本相等的横截面,使得所述第二突起与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相应的多个接地触头围绕它们相应的周边相接触。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其中,所述电气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多对引线框架组件,每对引线框架组件都包括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所述多对引线框架组件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沿所述侧向方向交替地布置。
38.一种电气缆线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器;以及
多个电气缆线,所述多个电气缆线各自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导体以及引流线,所述至少一个信号导体被安装到相应的一个信号触头的所述安装端,所述引流线在与所述一个信号触头的共同列中被安装到相应的一个接地触头的所述安装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气缆线组件,其中,所述电气缆线包括第一信号导体和第二信号导体以及第一引流线和第二引流线,所述第一信号导体和所述第二信号导体分别被安装到第一信号触头的所述安装端和第二信号触头的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二信号触头紧邻所述第一信号触头,并且所述第一引流线和所述第二引流线分别被安装到相应的多个第一接地触头的所述安装端和多个第二接地触头的所述安装端,所述第一引流线和所述第二引流线被定位成,使得所述第一信号触头和所述第二信号触头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触头和所述第二接地触头之间并与之对准。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气缆线组件,其中,第一电气缆线和第二电气缆线包括被安装到共用接地触头的引流线。
41.用于电气连接器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和第二导电接地屏蔽,
所述第一导电接地屏蔽包括:
具有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
多个第一接触构件,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沿侧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出到达相应的多个第一最外端,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各自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电气连接器的多个第一接地触头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平行于所述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第一侧被构造成面对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触头并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第一间隙,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中的两个接触构件形成所述第一 间隙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并且沿垂直于所述侧向方向的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
具有第二外表面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反,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方向中延伸出,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接地屏蔽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第二外表面到所述第一最外端限定第一宽度;以及
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包括:
具有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
多个第二接触构件,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沿所述侧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出到达相应的多个第二最外端,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各自被构造成接触所述电气连接器的多个第二接地触头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平行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二接触构件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一侧被构造成面对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触头并沿所述侧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信号触头间隔开,以便在二者之间限定第二间隙,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中的两个接触构件形成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并且沿所述横向方向彼此间隔开;以及
具有第二外表面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反,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多个第二接触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一外表面在远离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方向中延伸出,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沿所述侧向方向从所述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的所述第二外表面到所述第二最外端限定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和第二导电接地屏蔽,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触构件包括被构造成被插入到所述多个第一接地触头的相应一个中的第一突起,并且所述第二接触构件包括被构造成被插入到所述多个第二接地触头的相应一个中的第二突起。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和第二导电接地屏蔽,其中,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接触构件表面中的相应多个延伸,并且所述第二突起从所述第二接触构件表面中的相应多个延伸。
44.用于电气连接器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
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包括不导电的第一引线框架壳体和由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支撑的第一信号触头和第一接地触头,
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包括不导电的第二引线框架壳体和由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支撑的第二信号触头和第二接地触头,
其中,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一导电接地屏蔽由所述第一引线框架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第一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一接地触头中相应的一个相接触,并且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第二导电接地屏蔽由所述第二引线框架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第二接触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地触头中相应的一个相接触。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和第二引线框架组件,其中,当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和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由连接器壳体支撑时,所述第一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和所述信号触头在第一方向中被布置在一个图案中,并且所述第二引线框架组件的所述接地触头和所述信号触头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中被布置在所述图案中。
CN201680080862.7A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Active CN108604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8025.0A CN112909606B (zh)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64216P 2015-12-07 2015-12-07
US62/264,216 2015-12-07
PCT/US2016/065291 WO2017100261A1 (en) 2015-12-07 2016-12-07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ally commoned ground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8025.0A Division CN112909606B (zh)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759A CN108604759A (zh) 2018-09-28
CN108604759B true CN108604759B (zh) 2021-02-26

Family

ID=5901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8025.0A Active CN112909606B (zh)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CN201680080862.7A Active CN108604759B (zh)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8025.0A Active CN112909606B (zh) 2015-12-07 2016-12-07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68829B2 (zh)
CN (2) CN112909606B (zh)
TW (2) TWI722067B (zh)
WO (1) WO20171002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1851A1 (en) 2012-08-22 2014-02-27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685736B2 (en) 2014-11-12 2017-06-20 Amphenol Corporation Very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ith impedance control in mating region
WO2017044825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Samtec, Inc. Rack-mountable equipment with a high-heat-dissipation module, and transceiver receptacle with increased cooling
US10673182B2 (en) 2015-12-07 2020-06-02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ally commoned grounds
CN109565137A (zh) 2016-05-31 2019-04-02 安费诺有限公司 高性能线缆终端装置
CN115296060A (zh) 2016-10-19 2022-11-04 安费诺有限公司 用于电连接器的安装接口的组件及电连接器
TWI788394B (zh) * 2017-08-03 2023-01-01 美商安芬諾股份有限公司 電纜總成及製造其之方法
US10665973B2 (en) 2018-03-22 2020-05-2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632285A (zh) 2018-04-02 2023-01-20 安达概念股份有限公司 受控阻抗线缆连接器以及与其耦接的装置
US10931062B2 (en) 2018-11-21 2021-02-23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3557459B (zh) 2019-01-25 2023-10-20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US11189943B2 (en) 2019-01-25 2021-11-30 Fci Usa Llc I/O connector configured for cable connection to a midboard
US11437762B2 (en) 2019-02-22 2022-09-06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performance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O2021055584A1 (en) 2019-09-19 2021-03-25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CN115516717A (zh) 2020-01-27 2022-12-2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高密度直配式正交连接器
CN115428275A (zh) 2020-01-27 2022-12-02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连接器
CN113258325A (zh) 2020-01-28 2021-08-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高频中板连接器
US11831108B2 (en) 2020-09-01 2023-11-28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Cable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metallic shield
CN112103723B (zh) * 2020-10-09 2022-03-29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端子结构和电连接器
TWI755171B (zh) * 2020-11-24 2022-02-11 佳必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
CN214957657U (zh) * 2021-04-23 2021-11-30 东莞富强电子有限公司 高速连接器
US20220352675A1 (en) * 2021-04-30 2022-11-03 Amphenol Corporation Miniaturized high speed connector
USD1002553S1 (en) 2021-11-03 2023-10-24 Amphenol Corporation Gasket for connecto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9916A (en) * 1998-12-31 2000-07-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connector
US6817898B2 (en) * 2001-10-02 2004-11-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743667A (zh) * 2007-07-13 2010-06-16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2010153191A (ja) * 2008-12-25 2010-07-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102142645A (zh) * 2009-09-15 2011-08-03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后壳的连接器组件
CN202153592U (zh) * 2011-07-01 2012-02-29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3178408A (zh) * 2011-11-21 2013-06-26 泰科电子公司 构造成屏蔽电缆端接区域的电连接器
CN203242849U (zh) * 2012-04-13 2013-10-16 Fci公司 电连接器、引线框架组件和接地板
CN204179390U (zh) * 2014-02-17 2015-02-25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缆线终端连接器
WO2015061390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0473A (en) 1992-05-18 1993-03-02 Amp Incorporated Micro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5281150A (en) 1993-01-05 1994-01-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cable to the surfac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r the like
US5480327A (en) 1994-05-24 1996-01-0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ble
US5961348A (en) 1996-03-01 1999-10-05 Molex Incorporated System for terminating the shield of a high speed cable
US6134370A (en) 1998-10-30 2000-10-17 Siecor Operations, Llc Fiber optic cable guide
JP3656187B2 (ja) * 2000-04-17 2005-06-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6768858B2 (en) * 2001-03-16 2004-07-27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Cable clip with segregator and method
TWI246236B (en) * 2002-07-22 2005-12-21 Rapid Conn Inc Electronic connector for a cable
JP4398671B2 (ja) * 2003-05-28 2010-01-1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平衡伝送用コネクタ
US7083472B2 (en) * 2004-06-10 2006-08-01 Commscope Solutions Properties, Llc Shielded jack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a cable termination
JP4477524B2 (ja) * 2005-03-03 2010-06-09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検出装置および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025634B1 (en) 2005-05-16 2006-04-11 Osram Sylvania Inc. Lamp socket
WO2009157517A1 (ja) 2008-06-25 2009-12-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平型化用バンド
US7906730B2 (en) 2008-09-29 2011-03-15 Amphenol Corporation Ground sleeve having improved impedance control and 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
JP5431045B2 (ja) 2009-07-13 2014-03-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ーケーブル装置
US20130034977A1 (en) 2011-08-03 2013-02-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a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US8845365B2 (en) * 2011-12-08 2014-09-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able header connector
US9545040B2 (en) * 2012-01-23 2017-01-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Cable retention housing
US9257778B2 (en) * 2012-04-13 2016-02-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High spe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40432B2 (en) 2012-04-24 2014-09-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ircuit board and wire assembly
JP5821825B2 (ja) * 2012-11-16 2015-11-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888530B2 (en) 2013-02-26 2014-11-18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contact modules of connector assemblies
US8845364B2 (en) * 2013-02-27 2014-09-30 Molex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bypass cable for use with backplanes
US9735495B2 (en) * 2013-03-25 2017-08-1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JP6089966B2 (ja) 2013-05-27 2017-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485551U (zh) * 2014-05-23 2014-09-01 Connpro Ind Inc 傳輸線模組及其電連接器
US10673182B2 (en) 2015-12-07 2020-06-02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ally commoned ground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9916A (en) * 1998-12-31 2000-07-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connector
US6817898B2 (en) * 2001-10-02 2004-11-16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743667A (zh) * 2007-07-13 2010-06-16 3M创新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2010153191A (ja) * 2008-12-25 2010-07-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102142645A (zh) * 2009-09-15 2011-08-03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后壳的连接器组件
CN202153592U (zh) * 2011-07-01 2012-02-29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的接地结构
CN103178408A (zh) * 2011-11-21 2013-06-26 泰科电子公司 构造成屏蔽电缆端接区域的电连接器
CN203242849U (zh) * 2012-04-13 2013-10-16 Fci公司 电连接器、引线框架组件和接地板
WO2015061390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CN204179390U (zh) * 2014-02-17 2015-02-25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密度缆线终端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00261A1 (en) 2017-06-15
TWI722067B (zh) 2021-03-21
US20180366880A1 (en) 2018-12-20
US10468829B2 (en) 2019-11-05
CN108604759A (zh) 2018-09-28
TWI738618B (zh) 2021-09-01
TW201725808A (zh) 2017-07-16
CN112909606B (zh) 2023-03-14
CN112909606A (zh) 2021-06-04
TW202127750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4759B (zh)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CN108432065B (zh) 具有电气共用接地的电气连接器
US108970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US9160114B2 (e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725919B (zh) 具有阻抗调节肋的电连接器
US826772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plates and ground coupling bar
US8715005B2 (e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connector assembly
US9136634B2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735495B2 (en)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US8851926B2 (en)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312640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US90049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electrically insulative housing and commoned ground contacts
US890578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ductive housing
US9806468B2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wafer structure thereof
CN110854572B (zh) 连接器
CN102684009A (zh) 具有公共接地屏蔽的电连接器
CN106229764B (zh)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US82021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duced number of shields
US20060245137A1 (en) Backplane connectors
EP28289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ntegrated impedance equalisation element
CN108475888B (zh) 具有偏移校正的差分对信号触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