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489B -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489B
CN108604489B CN201680076305.8A CN201680076305A CN108604489B CN 108604489 B CN108604489 B CN 108604489B CN 201680076305 A CN201680076305 A CN 201680076305A CN 108604489 B CN108604489 B CN 1086044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base member
shaft
housing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3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489A (zh
Inventor
伊什特万·安道尔·苏迈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ShitewanAndaoerSumaige
Original Assignee
Yi ShitewanAndaoerSumai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 ShitewanAndaoerSumaige filed Critical Yi ShitewanAndaoerSumaige
Publication of CN10860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4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4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4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1Guiding or setting position of armatures, e.g. retaining armatures in their end position
    • H01F7/122Guiding or setting position of armatures, e.g. retaining armatures in their end position by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05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1Guiding or setting position of armatures, e.g. retaining armatures in their end position
    • H01F7/124Guiding or setting position of armatures, e.g. retaining armatures in their end position by mechanical latch, e.g. det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38Armatures not entering the winding
    • H01F7/1646Armatures or 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having permanent magn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布置在外壳(1)中的致动器轴(7),该轴能够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连接到该轴(7)的基部构件(11),该基部构件通过螺柱(15)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件(3,3',3”),该导向件固定到外壳且具有两个锁定凹口(2.a,2.b),这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且在平行于轴(7)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导向件还具有在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形成的笔直或基本笔直的导向部分(2.c),其中至少两个永磁体固定到基部构件(11),使得每个永磁体的磁轴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轴(7)的长度方向,以及其中,至少一个电磁线圈(13)布置在外壳(1)内,使得在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线圈(13)的一端布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12)中的一个相邻,使得相应线圈(13)的所述一端的位置相对于与线圈(13)相邻的永磁体(12)的位置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略微偏移。

Description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双稳态电磁致动器已知有各种解决方案。在文献WO 2015/140585中公开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其中在电压下电磁线圈迫使布置在曲轴上的永磁体旋转180°。锁定销连接到曲轴以执行锁定动作。作为对线圈施加相反极性的电压的结果,该过程可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在其中一个位置,锁定销锁定横向轴,而在其他位置锁定销不锁定横向轴。由此提供两个稳定的端部位置。该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由于曲轴旋转180°,锁定销也在横向上移位,这限制了致动器的适用性。由于结构设计,锁定销的锁定路径相对较短,因此该装置不适合操作锁定、锁定组件、机械单元或将其用作致动器。
其他解决方案也是已知的,其中通过电动马达和各种螺杆传动变速器的方式提供两个稳定的端部位置中的锁定动作而无需施加维持电压。例如,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操作车辆中央锁的致动器。在文献WO 2011/120719中公开了类似的解决方案,其中通过螺杆传动变速器和驱动电动机提供两个稳定的端部位置、位移动作和锁定动作而无需施加维持电压。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它的结构设计复杂,导致更高的故障可能性以及更昂贵的生产。
带螺杆传动的电动驱动致动器的缺点是,由于其结构设计复杂,因此故障发生的几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充分长且强大的直线工作路径,并且即使不施加维持电压该致动器也提供两个稳定的、机械锁定的端部位置,因此可以用它来替代由电动机驱动并且包括螺杆传动装置的常规致动器。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相当简单的操作原理和相对简单设计的同时高效的致动器,从而允许工业应用的简单项目(projection)、最佳和稳定的操作以及高可靠性和高成本效益的生产。
上述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来实现的,所述双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布置在外壳内的致动器轴,所述致动器轴沿着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连接到该致动器轴的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通过螺柱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固定到外壳并具有两个锁定凹口,所述两个间隔锁定凹口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且在平行于所述致动器轴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导向件还具有在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形成的笔直或基本笔直的导向部分;其中,至少一个永磁体固定到基部构件,使得每个永磁体的磁轴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轴的长度方向;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电磁线圈布置在所述外壳内,使得在所述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电磁线圈的一端布置为与至少与一个永磁体中的一个相邻,使得相应的电磁线圈的所述一端的位置相对于与所述电磁线圈相邻的永磁体的位置,沿着所述致动器轴的长度方向略微偏移。
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来实现,所述双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布置在外壳内的致动器轴,所述致动器轴沿着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轴具有在外壳外部的致动销;铰接到致动器轴的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通过两个螺柱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固定到所述外壳并具有两个锁定凹口,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且所述导向件还具有笔直或基本笔直的导向部分,该导向部分在与所述致动器轴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内形成在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其中两个永磁体固定到所述基部构件并靠近所述螺柱,使得所述两个永磁体的磁轴限定为锐角,其中至少一个电磁线圈布置在外壳内,使得在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电磁线圈的一端布置为与两个永磁体中的一个相邻,使得相应线圈的所述一端的位置相对于与所述电磁线圈相邻的永磁体的位置,沿着所述致动器轴的长度方向稍微偏移,以及其中两个螺柱的旋转中心和基部构件的铰链的旋转中心不位于一条直线上。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图1是无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无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基部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直流(Direct Current,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释放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是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释放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端部位置释放后处于解锁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端部位置释放后处于解锁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8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过渡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过渡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0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1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2是无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3是无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4是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释放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该致动器包括两个永磁体和一个电磁线圈。
图15是DC电压下的且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释放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截面主视图,其中,该致动器包括两个永磁体和三个电磁线圈。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四实施例中的基部构件的主视图,其中,该基部构件设置有四个永磁体。
图17和图18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处于第一和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四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9和图20分别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21是DC电压下的且处于过渡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无电压下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六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致动器包括彼此成120°的角布置的三对永磁体以及与所述永磁体相对布置的三个电磁线圈。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DC电压下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该致动器包括彼此成90°的角布置的三对永磁体,以及与所述永磁体相对布置的三个电磁线圈。
图24至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处于第一和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八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中的相似元件在附图中始终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和图4中,分别以主视图、局部截面主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处于第一锁定位置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致动器的外壳1包括形成在其上的两个导向孔9,致动器轴7布置在导向孔9中。轴7的至少一端位于外壳1的外部并用作轴销。
在致动器的外壳1内部,牢固地安装有支撑支架18,该支撑支架支持电磁线圈13,该电磁线圈13通过电线彼此连接。基部构件11通过凸耳16布置在轴7的套筒17上,每个凸耳16上具有开口,所述基部构件11相对于轴7可旋转或固定。螺柱(stud)15在与轴7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基部构件11突出。该螺柱15稳定地安装到导向槽2的锁定凹口2.a、2.b中的一个中,导向槽2形成在平行于轴7延伸的平面中。永磁体12固定到基部构件11,使得所述永磁体的磁轴与轴7的长度方向正交或近似正交,即与轴7的位移方向正交或近似正交。在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使永磁体12的一个磁极面对其中一个线圈13的磁芯14,并且在锁定端部位置,所述永磁体位于其中一个磁芯14的内端附近。在附图中,磁极由缩写N(北)和S(南)表示。因为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永磁体12相对于线圈13的位置具有唯一的限制条件,即线圈13的一端应当比其另一端更接近永磁体12,在上述条件下,永磁体12和线圈13的方位可以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化,但考虑到实际应用(特别是为了紧凑设计和更高稳定性),优选地,永磁体12的磁轴和线圈13的纵轴垂直于或近似垂直于轴7的长度方向。
电磁线圈13通过紧固螺钉20固定到支撑支架18。电磁线圈13具有线圈主体21,并且多个电磁线圈13通过电线19彼此电连接。永磁体12布置在绝缘壳体4内。
图3以主视图示出了导向件3,其中形成在导向件3上的导向槽2具有两个锁定凹口2.a,2.b和直线导向部分2.c。导向件3可以通过突出部22固定在外壳1上。应该注意的是,尽管锁定凹口2.a和2.b之间形成的导向部分2.c在附图中总是显示为直的导向部分,但不一定是直的,而它可能甚至是稍微弧形的,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影响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操作。
图5、图6和图7以侧视图和主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在DC电压下的且在致动器从锁定端部位置之一被释放时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在向线圈13(图5)施加工作DC电压时,靠近永磁体12的线圈13的内端具有与永磁体邻近磁极相同的磁极性,因此线圈13的内端开始排斥安装在基部构件11上的永磁体12。由于该斥力,永磁体12开始远离近侧线圈13,由此基部构件11的螺柱从导向件3的导向槽2的锁定凹口2.a退出(图6和图7)。由于在空闲状态下,永磁体12相对于近侧线圈13的近端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向远侧线圈13略微偏移,在释放动作之后,永磁体12还被近侧线圈13排斥,与此同时具有相反极性的远侧线圈13吸引永磁体12,因此所述永磁体12被迫向远侧线圈13移动。
图8和图9分别以侧视图和主视图示出了DC电压下的且处于过渡状态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在过渡状态下基部构件处于两个锁定位置之间。由于基部构件11的螺柱15沿着导向件3的导向槽2的笔直的(或稍微弧形的)导向部分2.c被引导,因此附接到基部构件11的轴7也平行于导向部分2.c移动。结果,所述轴7可以相对于致动器的外壳1沿着其长度方向很大程度地移位。
图10和11分别以局部截面主视图和侧视图示出了在DC电压下的且处于另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另一端部位置邻近的线圈13的吸引力,基部构件11和安装在其上的永磁体12均开始向该邻近的线圈13移动,并且最终基部构件11的螺柱15落座在导向槽2的锁定凹口2.b中。
图12和13分别以侧视图和主视图示出了无电压下的且处于另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由于没有电压施加到线圈13,所以永磁体12对邻近的线圈13的磁芯14进行磁化,由此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强磁吸引力,从而在该锁定位置稳定地支持基部构件11,由此确保轴7连接到基部构件11。
应该注意的是,永磁体12和磁芯14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闲距离的尺寸被标定出,以使得在两个锁定端部位置处,均在永磁体12和磁芯14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磁吸引力,以用于防止基部构件11的任何非故意的释放。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电致动器的第一实施例中,基部构件11可以在凸耳16处围绕轴7转动。因此,当从第一端部位置释放并且当锁定在第二端部位置时,轴7本身并没有转动。
在基部构件11通过凸耳16刚性地固定到轴7的情况下,在释放时(基部构件和安装在其上的永磁体12因近侧线圈13的排斥作用而一起稍微上升时),轴7也围绕其自身轴线稍微转动,然后在该稍微转动的状态下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直到基部构件11锁定在导向件3的另一端部位置处。当锁定时,基部构件11卡入其端部位置,并且形成在基部构件11上的螺柱15落座在导向槽2的对应的锁定凹口中,与此同时轴7回转到其空闲的转角位置。
图14在主视图中示出了在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图中,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导向件3)该实施例与图1至1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安装在基部构件11上的具有相反极性的两个永磁体,所述永磁体12沿轴7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邻布置,而单个线圈13安装在外壳1内。该线圈13被定位成使得,在基部构件11的任何锁定端部位置处,永磁体相对于线圈13的近端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朝着外壳1的外部略微偏移。在空闲状态下,与线圈13相邻的永磁体12相对于线圈13的近端略微向外偏移(即朝着外壳1的侧壁),从而在释放时,线圈13对基部构件11的永磁体12施加排斥磁力,由此使得基部构件远离线圈13,与此同时线圈13吸引另一(远侧)永磁体12。这导致轴7通过导向件3的纵向移位。
图15以局部截面主视图示出了在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三实施例。(在该图中,为了简单起见,未示出导向件3)该实施例与图1至1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两个永磁体12以相反极性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以预定的距离彼此隔开地安装在基部构件11上(图1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也是这样),而在外壳1内布置三个线圈13,所述三个线圈13在平行于轴7的方向上并排布置。线圈13被定位成使得,在基部构件11的任一锁定端部位置处,外侧永磁体12相对于外侧线圈13中的一个邻近线圈的内端略微向内偏移。在空闲状态下,与各自的外侧线圈13邻近的永磁体12的磁轴向内偏移(即,朝着中心线圈13),从而在释放时,所述外侧线圈13将排斥磁力施加到基部构件11中邻近的永磁体12,从而导致该永磁体12远离所述外部线圈13。此时,另一永磁体被中心线圈13排斥,与此同时该永磁体被另一外侧线圈13吸引,其结果是基部构件11从其锁定位置退出,并且由于导向件3的导向槽2,基部构件11开始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朝着其另一端部位置移动。根据上述机制,基部构件11在另一端部位置处被锁定。
图16以主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四实施例中具有四个永磁体的基部构件,并且图17和图18以主视图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处于第一锁定端位置和第二锁定端位置的整个致动器。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力并由此实现更快的操作,在基部构件11的相对侧中的每一侧上,两个永磁体12以相反的极性成对地布置。在每对永磁体12的前面,以与图1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布置相应的线圈13,即,两个线圈13彼此相对地布置,使得其中一对永磁体12相对于其所邻近的线圈13的内端沿着轴7的长度方向略微偏移。释放和锁定的过程与图14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具有永磁体12的基部构件11和轴7由同时作用在基部构件11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线圈13移动。
图19和图20以侧视图和主视图分别示出了DC电压下的且处于第一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五实施例,并且图21以侧视图示出了DC电压下的且在两个端部位置之间的过渡状态下的相同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在轴7上的基部构件11的构造与前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基部构件的构造相同,但导向件3'不是具有导向槽的板的形式,而是构造为平行于轴7延伸并固定到外壳1的导向轴。在导向件3'的锁定位置之间,该导向轴稍微被加厚,并且直径增大部分的包络面限定了导向部分2.c,其优选为笔直的(即平行于导向件3'的长度方向),但是可选地(在附图中未示出),限定导向部分的所述包络面也可以沿着导向轴3'的长度方向稍微呈弧形。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锁定状态下,基部构件11的螺柱15适配在导向件3'的加厚部分的一端的凹口中,并且由于永磁体12与线圈13的磁芯14之间的磁性吸引相互作用,螺柱15也在无电压状态下稳定地锁定在该凹口中。在释放时,由于以适当的极性施加于线圈13的DC电压产生的磁场,基部构件11稍微转动并从导向件3'离开,而线圈13则迫使永磁体12向另一端部位置移动。结果,基部构件11的螺柱15沿着导向件3'的加厚直线导向部分2.c滑动(这种情况可以在图21中看到),当到达加厚部分的端部时,螺柱15在较薄轴部分的开始处由于磁力而卡入锁定凹口中,同时所述基部构件11朝着导向件3'回转。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基部构件11可以以两种方式附接到轴7,即可枢转地附接到轴7或固定地附接到轴7。在前一种情况下,轴7在其移动过程中不会转动;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在释放时轴7与基部构件11一起稍微转开,然后当锁定在另一端部位置时通过沿相反方向转动而返回到其空闲的转角位置。
为了防止永磁体12在释放动作时离开限定导向件3'的导向轴,将逆支撑轴29固定到外壳1。在端部位置之间的过渡状态下,基部构件在导向件3'的加厚部分和逆支撑轴29之间从一个锁定凹口滑动到另一个锁定凹口。
图22以侧视图示出了无电压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六实施例,其操作原理与图19、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相同,其中区别仅在于,在该实施例中,致动器包括以相对角位置为120°布置的三对永磁体12和布置在所述成对永磁体前面的三个电磁线圈13。图23示出在DC电压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图,其操作原理与图19、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的相同,区别仅在于,在该实施例中,致动器包括以相对角位置为90°/180°布置的三对永磁体12和布置在所述成对永磁体前面的三个电磁线圈13。这两个后面的实施例与先前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两个线圈,现在是三个线圈13利用永磁体12移动基部构件11,这提供了更快且更稳定的锁定操作。尽管在图22和图23中电磁线圈13分别以相对角位置为120°和90°/180°的布置示出,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电磁线圈13的相对角位置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限定,并且甚至可以基于相同的操作原理使用甚至多于三个的线圈来执行本发明。
图24、图25和图26以侧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和第二锁定端部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第八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基部构件11具有两个永磁体12,永磁体12以相反的极性固定到基部构件11,使得它们的磁轴限定为锐角,优选为约15-20°的角度。基部构件11通过铰链32以铰链32的旋转轴垂直于致动器轴7的方式连接到轴7。在这种情况下,基部构件11具有两个螺柱15,每个螺柱分别与每个永磁体12相邻,并且所述两个螺柱15布置成使得这两个螺柱15的旋转中心和基部构件11的铰链32的旋转中心不位于一条直线上。在任一端部位置中,基部构件11的相应螺柱15安装到导向件3”的锁定凹口2.a,2.b中相应的一个锁定凹口中,并且螺柱稳定地锁定在锁定凹口中。在向线圈13施加电压时,在释放与线圈13相邻的永磁体12后,解锁的螺柱15从锁定凹口2.a或2.b中退出,并且螺柱15因磁力而沿着导向件3”的笔直的导向部分2.c开始移动,同时致动器的轴7与螺柱15一起移动。当属于另一永磁体12的另一螺柱到达另一锁定凹口2.a或2.b时,该另一螺柱因磁力而卡入到锁定凹口中并且被稳定地锁定在锁定凹口中。在使线圈13停止作用后,由于环穿线圈13的磁芯14的磁场,基部构件11仍然保持锁定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类似于图15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当该实施例包括并排布置的三个电磁线圈时其操作更有效率。还应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导向件3”的导向部分2”也可以在片状导向件3”的平面内是稍微弧形的。
在参照附图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双稳态机电致动器的以上各种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被固定到支撑支架,附接到致动器轴的基部构件承载一个或多个永磁体,并且其中该基部构件具有两个锁定端部位置和与致动器轴平行的笔直的工作路径。
以上描述的特定实施例仅用作示例,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所示出的实施例如何可以彼此修改或组合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执行其他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包括即使在致动器的无电压状态下也具有相对较长且较笔直的工作路径和两个锁定端部位置,这些特征全部因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及其结构设计而产生。因此,它可以操作需要两个锁定端部位置和基本长且直工作路径的锁定组件和机械单元。在这些装置中,可以应用本发明来代替包括螺杆传动装置的传统的电驱动致动器。因为致动器仅包括少量旋转和移动的部件,所以操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简单且高效,从而使得一些工业应用的规划更容易,进一步提供了最佳和稳定操作,以及高可靠性和具有高成本效益的生产。

Claims (10)

1.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
布置在外壳(1)内的致动器轴(7),所述致动器轴沿着其长度方向可移动,
连接到所述致动器轴(7)的基部构件(11),所述基部构件通过螺柱(15)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件(3,3',3”),所述导向件固定到所述外壳并且具有两个锁定凹口(2.a,2.b),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且在平行于所述轴(7)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所述导向件还具有在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形成的笔直或基本笔直的导向部分(2.c),
其中,至少一个永磁体固定到所述基部构件(11),使得每个永磁体的磁轴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以及
其中,至少一个电磁线圈(13)布置在所述外壳(1)内,使得在所述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电磁线圈(13)的一端布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永磁体(12)中的一个相邻,使得相应的电磁线圈(13)的所述一端的位置相对于与所述电磁线圈(13)相邻的永磁体(12)的位置沿着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1)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致动器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1)刚性地固定到所述致动器轴(7)。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导向件(3)形成为平行于所述致动器轴(7)延伸的板,其中所述导向部分(2.c)在所述板中形成为笔直的或稍微弧形的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导向件(3')构造为平行于所述致动器轴(7)延伸且具有直径增大部分的轴,该直径增大部分的包络面限定了笔直的或稍微弧形的导向部分(2.c)。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1)设置有单个永磁体(12),并且两个电磁线圈(13)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两个电磁线圈沿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邻,所述两个电磁线圈构造成当在所述电磁线圈上施加操作电压时在与所述电磁线圈邻近的基部构件(11)的端部处产生相反的磁极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1)沿着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彼此相邻的两个永磁体(12),其中一个永磁体具有的磁极性与另一个永磁体的磁极性相反,以及其中单个电磁线圈(13)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1)设置有三个永磁体(12),所述永磁体(12)围绕所述致动器轴(7)以预定角度位置布置,以及其中三个电磁线圈(13)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使得在所述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线圈(13)的一端被布置为与所述永磁体(12)中的相应一个相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永磁体(12)相对于彼此以90°/180°的角距或均等的120°的角距布置。
10.一种双稳态机电致动器,包括:
布置在外壳(1)内的致动器轴(7),所述致动器轴沿着其长度方向可移动,其中所述致动器轴具有在所述外壳(1)外部的致动销,
铰接到所述致动器轴(7)的基部构件(11),所述基部构件通过两个螺柱(15)可滑动地连接到导向件(3,3',3”),所述导向件固定到所述外壳并具有两个锁定凹口(2.a,2.b),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并且所述导向件还具有笔直的或基本笔直的导向部分(2.c),所述导向部分在与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内形成在所述两个锁定凹口之间,
其中,两个永磁体固定到所述基部构件(11)并靠近所述螺柱(15),使得所述两个永磁体的磁轴限定为锐角,
其中,至少一个电磁线圈(13)布置在所述外壳(1)内,使得在所述致动器的空闲状态下,每个电磁线圈(13)的一端布置为与所述两个永磁体(12)中的一个相邻,使得相应电磁线圈(13)的所述一端的位置相对于与所述电磁线圈(13)相邻的永磁体(12)的位置,沿着所述致动器轴(7)的长度方向偏移,
其中,两个螺柱(15)的旋转中心和基部构件(11)的铰链(32)的旋转中心不位于一条直线上。
CN201680076305.8A 2015-12-21 2016-12-16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44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HUP1500646 2015-12-21
HUP1500646 2015-12-21
PCT/HU2016/050065 WO2017109523A1 (en) 2015-12-21 2016-12-16 Bistable electromechanical actua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489A CN108604489A (zh) 2018-09-28
CN108604489B true CN108604489B (zh) 2020-08-14

Family

ID=8972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30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4489B (zh) 2015-12-21 2016-12-16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4032B2 (zh)
EP (1) EP3394865A1 (zh)
CN (1) CN108604489B (zh)
WO (1) WO20171095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231237B1 (hu) * 2018-11-05 2022-04-28 István Andor Sümegi Árnyékoló testtel ellátott két rögzített végállású elektromechanikus aktuátor
US11482361B2 (en) * 2020-09-01 2022-10-25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Flexible Thomson coil to shape force profile/multi-stage Thomson coi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429A (zh) * 2004-03-26 2005-09-28 伯斯有限公司 电磁致动器和控制
EP1953774A2 (en) * 2007-01-12 2008-08-06 Saia-Burgess Inc.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bistable magnetic latching pin lock
CN101997396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余亚莉 一种可调节永磁扭矩的筒型永磁耦合联轴器
CN103913839A (zh) * 2014-03-14 2014-07-09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磁致动二维快速偏转镜系统
WO2015140585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Sümegi István Andor Bistable electromechanical magnetic lock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38A (en) * 1905-05-13 1906-02-27 George H Fretts Electrically-operated controlling mechanism.
US2090522A (en) * 1934-04-04 1937-08-17 Gen Electric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US2526685A (en) * 1946-10-10 1950-10-24 Specialties Inc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3432784A (en) * 1967-03-15 1969-03-11 Teletype Corp Magnetic actuator and latch
US4771255A (en) * 1987-01-02 1988-09-13 Regdon Solenoid, Inc. Solenoid with a mechanical locking linkage
US4814732A (en) * 1987-08-28 1989-03-21 Tektronix, Inc. Magnetic latching actuator
IL154441A0 (en) * 2003-02-13 2003-09-17 Goldman Ilan Padlock with solenoid
CN102917904B (zh) 2010-03-31 2016-07-06 凯毅德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致动器和锁定装置
JP6170712B2 (ja) 2013-04-12 2017-07-2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双安定移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429A (zh) * 2004-03-26 2005-09-28 伯斯有限公司 电磁致动器和控制
EP1953774A2 (en) * 2007-01-12 2008-08-06 Saia-Burgess Inc. Electromagnetically actuated bistable magnetic latching pin lock
CN101997396A (zh) * 2009-08-11 2011-03-30 余亚莉 一种可调节永磁扭矩的筒型永磁耦合联轴器
CN103913839A (zh) * 2014-03-14 2014-07-09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电磁致动二维快速偏转镜系统
WO2015140585A1 (en) * 2014-03-19 2015-09-24 Sümegi István Andor Bistable electromechanical magnetic lock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4865A1 (en) 2018-10-31
WO2017109523A1 (en) 2017-06-29
US10784032B2 (en) 2020-09-22
CN108604489A (zh) 2018-09-28
US20190080831A1 (en)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80110997A (ko) 광학 셔터 어셈블리로 구동되는 로터 마그네트
CN108604489B (zh) 双稳态机电致动器
JP7101661B2 (ja) 自動車ロック
EP3119966A1 (en) Bistable electromechanical magnetic locking device
KR20160047520A (ko) 자동차 잠금 장치
US7994672B2 (en) Limited angle external rotor motor actuator system
KR101702035B1 (ko) 영구자석의 자기력선 제어를 이용한 모터
US20170214290A1 (en) Actuator
KR102113437B1 (ko) 다극 발전동기
HU230885B1 (hu) Két rögzített végállású elektromechanikus aktuátor
EP2019470B1 (en) Bi-stable magnetic latch with permanent magnet stator
HU231237B1 (hu) Árnyékoló testtel ellátott két rögzített végállású elektromechanikus aktuátor
KR102376771B1 (ko) 전자석을 이용한 회전 액추에이터
JP4311156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
RU2540445C1 (ru) Аррет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2020516352A (ja) 手術器具の立体視光学系及び手術器具の立体視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RU2708453C1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двигатель для поворота на заданный угол
JP2016144276A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羽根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16182011A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羽根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11082634A (zh) 直线电机和场能位形变化执行器及开关执行器
JP6429556B2 (ja)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羽根駆動装置、及び該羽根駆動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
JPH11187632A (ja) モーターの回転軸の停止状態保持機構
CN111082636A (zh) 直线电机
KR100901896B1 (ko) 한 개의 코일을 가지는 전기자를 구비한 편평모터
JP2014212596A (ja) 回転電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