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4136A -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4136A
CN108604136A CN201680001299.XA CN201680001299A CN108604136A CN 108604136 A CN108604136 A CN 108604136A CN 201680001299 A CN201680001299 A CN 201680001299A CN 108604136 A CN108604136 A CN 1086041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haracteristic data
sensing electrode
rea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12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4136B (zh
Inventor
桂新涛
陈小祥
钟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4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41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41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1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 G01L1/14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using capacitors
    • G01L1/14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using capacitors with associated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an array of force sens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包括: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S101);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S102);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以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S103),进而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零点数据的变化,对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S602),以对压力进行自校准,保证了压力检测的结果准确性。

Description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压力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电子设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便携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有多种,例如按键、鼠标、操纵杆、激光笔、触摸屏等,但是触控技术因其良好的交互性被迅速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可以让使用者只要通过手势操作即可实现终端的操作,摆脱了传统的机械键盘,使人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单纯的手指触控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更多维度输入的需求,在触控技术中加入压力检测技术,实现了在位置信息基础上增加了另一维度信息,让触摸屏能够感知手指压力信息,感知轻压以及重压的压力,并调出不同的对应功能,从而提供更加良好的用户体验,比如屏幕按压弹出下拉菜单或是“小圆球”,重压加快页面上下、左右的滚动速动,触觉反馈等效果。
目前应用于大多数便携电子设备的触控检测技术采用的是电容式传感阵列,因而压力检测技术采用阵列式电容作为检测压力sensor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由于电容式传感阵列对感应电极的初始距离很敏感,便携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跌落、扭曲、撞击等情形,改变了感应电极的初始距离,进一步导致压力检测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其包括:
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 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以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在确定出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之后,包括:
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实时压力,并确定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所述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其包括:
根据上述任一项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获得对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零点数据的变化,对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
根据每个感应电极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以及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再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以及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从而实现对预存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进而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零点数据的变化,对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以对压力进行自校准,从而保证了压力检测的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出厂前建立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具体应用图2所示方法的压力感应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图4a、图4b为单个压力感应电极受压前后的形变示意图;
图5为压力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图2所示方法的曲线拟合结果示意图。
图7为应用于自电容的另外一种压力检测电路;
图8为应用于互电容的一种压力检测电路;
图8为另一种电容检测方法的实施例;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建立相对弹性系数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应用图9所示方法的感应电极布局及逻辑通道划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具体实例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校准按压点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压力检测装置中校准按压点的平面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再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以及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从而实现对预存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进而再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零点数据的变化,对受压时 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以对压力进行自校准,从而保证了压力检测的结果准确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
S101、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本实施例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出厂前建立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对出厂前建立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本实施例中,以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出厂前建立的计算规则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在触控屏出厂前,预先建立受压时的压力大小和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时,将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代入到出厂前建立的特征数据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中,从而可以计算出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该实时压力表示触控屏受压时的压力大小。
本实施例中,感应电极输出的特征数据与具体的检测电路有关,如果可检测感应电极输出电压的检测电路,则特征数据可以是电压的大小,其他情形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
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详细建立过程可参见下述图2及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实时特征数据可以是根据下述图13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校准后的特征数据。
S102、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中,不同位置按压时同一感应电极处的形变量可能会不同,但是按压的压力和形变量会存在确定的关系,这种确定的关系是由屏体的物理结构决定,利用这种关系对输出的压力进行修正,使得触控屏上不同位置以相同的压力按压时,系统输出的压力相同。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感应电极的形变量与压力近似呈线性关系,假设在Pa处以任意压力Fa进行按压,某感应电极(如S0)的形变量为Δda0,直接在该感应电极基准点处按压使得该感应电极处的形变量仍为Δda0的压力为F0。即对于该感应电极而言,在感应电极的基准点处以压力F0按压与在Pa处以压力Fa按压是等效的,该感应电极对应的特征数据的值是相同的。基于上述分析,容易得到如下关系:
换言之,在Pa处按压时,将该感应电极输出的特征数据代入到步骤S101 中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由该感应电极对应的特征数据计算到的压力F0
F0再乘以即为当前Pa处的真实压力Fa
定义为位置Pa在该感应电极S0处的相对弹性系数,记为ua0。该相对弹性系数反映的是在触摸屏上任意不同位置按压观察同一位置处的形变量差异,这个主要由物理结构决定。对于任意位置P,对于每一个感应电极,都存在一个相对弹性系数,可记为uij
有关相对弹性系数的建立可详细参见图9及相应描述。
S103、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以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进而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
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修正后的所有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计算平均差(MD)、方差(σ2)、变异系数(CV),从而获得所述离散程度。
平均差:
方差:
变异系数:
上述公式中,n表示感应电极的数量,F′i表示第i个感应电极修正后的压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计算按压的压力大小时,修正后的压力F′1,……,F′8中相对于真实压力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偏大,有些偏小,因此通过对F′0,F′1,……,F′8采取一定滤波方法输出的压力作为最终的压力输出,比如通过取所有感应电极的均值、基于按压位置与感应电极的距离取加权平均、只用距离按压位置最近的一个或多个感应电极的压力进行平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出厂前建立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包括:
S111、使用多个不同的预设压力(样本压力)按压各个感应电极的基准点,获取每个感应电极对应的多个特征数据(样本数据);
本实施例中,按压位置可以是各个感应电极的中心点,也可以是任意位置,该位置称为感应电极的基准点,基准点优先选择在使感应电极形变量最大的位置,比如中心点。样本压力的大小可以参照用户实际使用过程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选择若干个压力。
S121、对于每个感应电极,根据多个样本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特征数据建立压力与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所述每一个感应电极的所述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压力和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存储,以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或者,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压力和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关系,然后根据该关系建立存储表,这样,在较少个数的样本压力下可以建立步进更小的表。
本实施例中,当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时,如果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介于两个样本特征数据之间时,采用分段近似法计算对应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本实施例中,如果触控控制器的处理能力较强,则压力和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公式进行表示,按照公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如果触控控制器的处理能力较弱,压力和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存储,以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如果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介于两个样本特征数据时,采用分段近似法计算对应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下面结合图3-图5,对上述图2进行示意性解释。
图3为具体应用图2所示方法的压力感应电极的平面示意图;图4a、图4b为单个压力感应电极受压前后的形变示意图;图5为压力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图2所示方法的曲线拟合结果示意图。
参见图3,有9个电容式感应电极,每个感应电极相当于一个sensor。再参见图4a、4b,感应电极中的平行板电容C2作为压力检测的有效电容,在受压前平行板电容C2的值为C20,两个电极之间的初始距离为d0,受压后平行板电容C2的形变量为Δd,受压后平行板电容C2的值为
再参见图5,如果以感应电极为自电容为例,驱动信号经电阻R耦合到待检测电容Ctp(Ctp=C1+C2);其次,待检测电容Ctp上的信号经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处理;接着,将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送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入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获取特定形式的特征数据(Rawdata)(如电压或电流信号的幅度、相位大小),用以反映压力大小;最后,将Rawdata送入后续的计算系统后,计算系统就可以根据Rawdata计算出当前的压力大小。
驱动信号为放大电路增益为G,那么输出的信号幅度即 Rawdata为
式(4)中Δd为一定压力F产生的形变量,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中压力产生的形变为微小形变,F与Δd近似满足胡克定律,即F=kΔd,不同位置对应的k是不同的。式(4)可以写为
记a=AG,b=wR0C1,c=wR0C20kd0,d=kd0,式(5)可以改写为
该检测电路下,待确定参数θ即为a,b,c,d。即每一个感应电极对应一组参数θ,上述(5)可理解为一假设函数模型。
为了确定上述θ,本实施例中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来确定,各感应电极的压力曲线反映在各感应电极基准点处按压时,该感应电极检测到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简称为R-F曲线(RawData—Force曲线),记为Rj=fjj,F),j=0,1,…8,其中θj为待确定参数,对应第j个感应电极。
具体方法如下:
a.分别对每个感应电极用n个不同的样本压力Fi,i=1,2,…n在该感应电极的基准点按压,记录下原始特征值(RawData),包括9组原始样本数据:(F1,r01),(F2,r02),…,(Fn,r0n);(F1,r11),(F2,r12),…,(Fn,r1n);……;(F1,r81),(F2,r82),…,(Fn,r8n)。
b.结合各感应电极的R-F曲线Rj=fjj,F),j=0,1,…8的假设函数模型,如上述式(5),利用原始样本数据(F1,r01),(F2,r02),…,(Fn,r0n);(F1,r11),(F2,r12),…,(Fn,r1n);……;(F1,r81),(F2,r82),…,(Fn,r8n)对Rj=fjj,F),j=0,1,…8进行拟合,从而确定出参数θj,j=0,1,…8。
通过上述方法拟合的曲线如图6所示,样本压力为0g、100g、200g、300g、400g、500g、600g,利用这些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并绘制拟合到的Rawdata-Force曲线。从图6可以看出,样本数据都能很好地落在拟合到的Rawdata-Force曲线上。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获取样本数据时,样本压力并不只局限于0g、100g、200g、300g、400g、500g、600g,可以是在量程范围内的任意压力,样本压力的个数大于参数θj中分量个数即可,比如上述实施例中θj有a、b、c、d共计4个分量,则只要样本压力的数量大于4个即可。
在计算实时压力时,可以利用确定θj后的R-F曲线Rj=fjj,F),j=0,1,…8计算,当触控处理器的运算能力有限的时候,可以通过如下分段近似线性的方法计算:
1)根据Rj=fjj,F),j=0,1,…8一定的压力间隔step(如50g)建立各感应电极的Rawdata—Force关系表,将此表格事先存储到系统闪存中。
2),假设实时获取到某压力下的第j个感应电极的原始特征值为yj,所述的yj介于两个预设的压力Fi,Fi+1对应的特征数据yj,i,yj,i+1之间,即yj,i>yj≥yj,i+1(或yj,i<yj≤yj,i+1),采用分段近似线性的方法计算压力,即
表1Rawdata—Force关系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图5中的检测电路还可以有其他替代形式,如图7、图8所示,图7为应用于自电容的另外一种检测电路,图8为一种应用于互电容的检测电路,至于这两种情形下的参数θj可以参照上述图6的方式来确定,详细不再赘述。
图7采用电荷转移的方法进行压力检测,应用于自电容,Tx为驱动信号,可以为正弦波,方波等各种形式的信号,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控制开关φ1闭合,φ2断开,对待检测电容Ctp进行充电,同时对电容C1’进行放电处理;其次,将控制开关φ1断开,φ2闭合,利用待检测电容Ctp对电容C1’进行分压充电,C2’进行积分充电;接着,将积分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将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入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获取特定形式的特征数据(Rawdata);最后,将特征数据(Rawdata)送入后续的计算系统后,计算系统就可以根据当前特征数据(Rawdata)计算出当前的压力。
图8为另一种电容检测方法的实施例,Tx为驱动信号,可以为正弦波,方波等各种形式的信号,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驱动信号经待检测电容Ctp耦合到后端的积分放大电路;其次,将积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接着,将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送入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获取特征数据(Rawdata);最后,将特征数据(Rawdata)送入后续的计算系统后,计算系统就可以根据当前特征数据(Rawdata)的变化计算出当前的压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建立相对弹性系数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
S112、根据使用多个预设压力按压触摸屏上划分出的每个逻辑通道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特征数据以及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在预设压力按压时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压力,确定每个感应电极与每个逻辑通道之间的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所述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感应电极与对应逻辑通道之间最终确定的相对弹性系数。
本实施例中,使用多个预设压力按压每个逻辑通道的中心时,每个感应电极对应一特征数据,即多个预设压力按压时每个感应电极会对应多个特征数据,将这些特征数据分别代入到上述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建立的拟合曲线中,从而获得在预设压力按压时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
S122、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在预设压力按压时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确定每个逻辑通道在各感应电极处的相对弹性系数。
根据某一个逻辑通道处具体的预设压力以及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参照即可计算出每个逻辑通道在各感应电极处的相对弹性系数。
图10为具体应用图9所示方法的触控阵列示意图;将触摸屏划分成N个区域,记为C0,C1,…,CN-1,本实施例中,N为77。
(1)分别在每个逻辑通道的中心以m(m≥1)个预设压力F1,F2,…Fm进 行按压,记录下各感应电极的数据,记用预设压力Fk按压逻辑通道Ci时各感应电极的数据为k=1,2,…,m,i=1,2,…,N-1。
(2)将(1)中得到的k=1,2,…,m,i=1,2,…,N-1代入对应的R-F曲线Rj=fjj,F),j=0,1,…8计算压力,记为 k=1,2,…,m,i=1,2,…,N-1。
(3)根据步骤(2)中计算到的压力计算逻辑通道Ci在Sj处的相对弹性系数uiji=0,1,…N-1,j=0,1,…8,uij为根据多个预设压力时,逻辑通道在Ci各感应电极Sj处的多个相对弹性系数的均值。
将uij保存到系统,如表2所示。
表2相对弹性系数表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方法也可以通过相关力学仿真软件,得到上述相对弹性系数表。
当考虑到存储空间、量产效率等各种因素时,虚拟通道的数量N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根据触控位置周围若干个逻辑通道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采用双线性插值法或者曲面拟合法确定任意触控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
设P处的坐标(以左上角为坐标零点)为(x,y),C28,C29,C39,C40处的坐标分别为(x28,y28),(x29,y29),(x39,y39),(x40,y40),以S4为参考时,C28,C29,C39,C40处的相对弹性系数为u28,u29,u39,u40
Y方向插值:
X方向插值:
此外,我们也可以选取P处附近的多个逻辑通道通过曲面拟合的方法估计P处的相对弹性系数,比如可以选取C16,C17,C18,C27,C28,C39,C38,C39,C40这9个逻辑通道利用二次曲面拟合估计相对弹性系数。
每台量产样机出厂时,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建立各感应电极的R-F曲线及建立相对弹性系数表。考虑到生产效率,在批量生产时可以挑选少量的样机建立各感应电极的R-F曲线及相对弹性系数表作为标准R-F曲线与标 准相对弹性系数表,其它样机各感应电极的R-F曲线及相对弹性系数表对标准R-F曲线与相对弹性系数表进行修正得到。
假设在P点按压时,将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带代入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输出压力F0,F1,……,F8,利用相对弹性系数修正后压力为up0F0,up1F1,……,up8F8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根据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确定出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之后,其包括:
S401、利用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按压后的压力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压力,并确定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大于预先设定第一阈值;
本实施例中,根据出厂前建立的各逻辑通道在不同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压力。
S402、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以及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并更新。
本实施例中,出厂前所述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详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出厂前不同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的建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详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是指出厂后,在对感应电极进行按压前后的实时特征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根据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判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数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数量阈值时,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当根据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判断得知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数量超过预先设定的数量阈值时,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校准参数,根据求解得到的校准参数,对每一个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此处的数量阈值可以灵活设定,比如当感应电极的总数量为9个时,这个数量阈值为2个,如果有更多个感应电极,可以适当增加这个数量阈值。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具体实例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其包括:
S501、检测到有按压发生,计算CV值。
S502、判断CV是否超过设定的第一阈值,如果CV超过第一阈值,执行步骤S503;
S503、记录下此次按压前后的各感应电极的原始特征数据及坐标{R00,R10,…,R80}t,{R01,R11,…,R81}t,(x,y)t,将记录超过第一阈值次数的计数器t加1,即t=t+1(t初值为0);
本步骤中,R00表示按压S0前输出的特征数据,R01表示按压S0后输出的特征数据,(x,y)表示当前按压位置中心坐标。
如果CV值未超过第一阈值,将t置0,清空已经存储的t组原始特征数据,回到步骤S501,不需要启动自校准功能。
S504、判断t是否不小于2,当t>=2时,执行步骤S505;否则,执行步骤S501;
S505、,利用t组按压前后的特征数据{R00,R10,…,R80}1,{R01,R11,…,R81}1,(x,y)1;……;{R00,R10,…,R80}t,{R01,R11,…,R81}t,(x,y)t建立方程组,求解校准参数。((x,y)1与(x,y)t可以相同)
S506、判断是否存在唯一确定的校准参数;
如果是,无法唯一确定校准参数,回到步骤S501;如果能够唯一确定相关校准参数,则执行步骤S507;
S507、利用校准参数以及表2对各感应电极的R-F曲线Rj=fjj,F),j=0,1,…8进行校准,且将t置0,清空已经存储的t组特征数据。
求解出的校准参数可以是调整参数θj的各分量,使得修正后的压力与真实压力尽可能一致。
较为简单地,如果当校正后的压力F′0,F′1,……,F′8中大部分一致,只有少数差异较大时,F′2,……,F′8比较接近,F′0,F′1差异较大时,说明S0,S1的Gap发生了变化。上述图11或者图11的过程可简化为:
以F′2,……,F′8的均值作为真实压力的估计,分别对R0=f00,F),R1=f11,F)进行校准或更新表1。
当F′0,F′1,……,F′8分布较分散,参照上述图11或者图12的方法来校准。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包括:
S601、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获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S602、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零点数据的变化,以对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
S603、根据每个感应电极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以及获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大小。
下述结合对上述图13做进一步的示意性解释。以出厂前后的零点特征数据的变化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或情形下,推而广之,零点特征数据的变化可以是当前零点数据相对预存的零点特征数据的变化。在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成校准时,根据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并更新预存的零点特征数据。
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的环境变化就是温度、湿度等,这类因素对R=f(θ,F)曲线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表现为整体的抬升或下降,如图14所示。如果直接将出场后的特征数据r′1代入出厂前建立的R-F曲线计算到的压力为F′,显然F′与真实压力F存在较大的偏差。
对于某感应电极(如S0)来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变化,一般有r′0-r0=r′1-r1,即r1=r′1+(r0-r′0),r0表示根据出厂前建立的R-F曲线计算到的压力为零时的原始特征数据即出厂前零点数据,r′0表示出厂后无按压时的当前零点数据,将校正后的特征数据r1代入出厂前建立的R-F曲线计算到的压力为真实压力F。因此,每次压力计算过程中,需要按压前后的数据r′0,r′1,计算当前零点r′0与出厂零点r0=f(θ,0)的偏移量(r0-r′0),并对当前按压对应的特征数据r′1进行更新,即r′1←r′1+(r0-r′0),然后将更新后的r′1代入R=f(θ,F)计算得到真实压力。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七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4所示,将感应电极贴在LCD下方,感应电极与支撑LCD模组的中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间隙由具有较好压缩性的泡棉填充。系统通电工作后,LCD模组的Vcom层与中框将接到系统地,感应电极与LCD模组的Vcom层存在负载压力检测电容C1,感应电极与中框存在有效压力检测电容C2,C1与C2并联连接。当按压Cover盖板时,Cover盖板产生形变并使得感应电极与中框的距离减小,电容C2增大,此时C1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通过检测C2的变化即可确定当前的压力。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85所示,该结构中将感应电极通过OCA胶贴在支撑LCD模组的中框上,感应电极与LCD模组存在一定的间隙,Vcom层位于LCD模组中LCD叠层1和叠层2之间。系统通电工作后,LCD模组的Vcom层与中框将接到系统地,感应电极与LCD模组的Vcom层存在电容C1,感应电极与中框存在电容C2,C1与C2并联连接。当按压Cover盖板时,Cover盖板产生形变并使得LCD模组的Vcom层与感应电极的距离减小,有效压力检测电容C1增大,此时负载压力检测电容C2的 变化基本可以忽略,通过检测C1的变化即可确定当前的压力。
上述实施例中背光组件、反射膜的位置关系详细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压力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6所示,该结构应用于LCD模组具有金属背框的实施例中,只是将感应电极贴在LCD模组的金属背框上。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感应电极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如图17、18、19所示,感应电极的数量可以是4个、9个、32个。需要说明的是,感应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不做特别限定。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中压力检测装置中按压参考点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如图20所示,考虑到靠近按压区域中心位置处相对按压区域的边缘位置,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在靠近按压区域中心位置处设置了一个具有较高信噪比的校准按压区域。用户手动启动校准App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标记校准按压区域,引导用户以不同的压力进行多次按压以获取实时特征数据然后计算校准参数并保存到系统中,对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校准方法同上述发明实施例五,这里不再赘述。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四压力检测装置中按压参考点的平面分布示意图;如图21所示,与上述图20实施例不同的是,设置了两个校准按压区域。。当用户手动启动校准App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先后标记校准按压区域1与校准按压区域2,并引导用户分别在两个标准按压区域上按压,以获取实时特征数据,然后计算出校准参数并保存到系统中,对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校准方法同上述发明实施例五,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可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上述的单元以及模块划分方式仅是众多划分方式中的一种,如果划分为其他单元或模块或不划分块,只要信息对象的具有上述功能,都应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设备)、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 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 一种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触控屏受压时触控屏中各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以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感应电极的所述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包括:使用多个样本压力按压各个感应电极,获得每个感应电极对应的多个特征数据;对于每个感应电极,根据多个样本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特征数据建立压力与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所述每一个感应电极的所述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力和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存储,以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或者,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关系,然后根据所述关系建立存储表,以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按照查表的方式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时,如果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介于两个样本特征数据之间时,采用分段近似法计算对应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感应电极相对弹性系数的出厂前建立包括:根据使用多个预设压力按压触摸屏上划分出的每个逻辑通道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确定每个逻辑通道在各感应电极处的相对弹性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压力,确定每个感应电极与每个逻辑通道之间的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所述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感应电极与对应逻辑通道之间最终确定的相对弹性系数。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双线性插值法或者曲面拟合法以及触控位置周围若干个感应电极与每个逻辑通道之间的相对弹性系数确定任意触控位置处的相对弹性系数。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修正后的不同感应 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之间的偏差,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包括:根据修正后的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的离散程度,确定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修正后的所有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计算平均差或方差或变异系数,以作为所述离散程度。
  10. 一种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确定出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之后,包括:
    根据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实时压力,并确定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大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
    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对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所述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11.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建立包括:使用多个样本压力按压各个感应电极,获得每个感应电极对应的多个特征数据;对于每个感应电极,根据多个样本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特征数据建立压力与特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所述每一个感应电极的所述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存的不同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的建立包括:根据使用多个预设压力按压触摸屏上划分出的每个逻辑通道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压力;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确定每个逻辑通道在各感应电极处的相对弹性系数。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预设压力以及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多个压力,确定每个感应电极与每个逻辑通道之间的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所述多个第一相对弹性系数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感应电极与对应逻辑通道之间最终确定的相对弹性系数。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触控位置周围若干个逻辑通道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采用双线性插值法或者曲面拟合法确定任意触控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根据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判断得知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数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数量阈值时,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 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或者,
    当根据修正后的压力的离散程度判断得知感应电极中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感应电极数量超过预先设定的数量阈值时,根据按压前后对应的多组特征数据以及预存的不同按压位置相对于各感应电极的相对弹性系数、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方程组求解校准参数,根据求解得到的校准参数,对每一个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校准。
  16. 一种可进行自校准的压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9-15任一项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自校准方法获得校准后的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每一个感应电极的当前零点特征数据相对预存的零点数据的变化,对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实时特征数据进行校准;
    根据每个感应电极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以及校准后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受压时每个感应电极输出的压力大小。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动启动预先设置的应用程序进而显示事先设置的校准按压区域,通过按压事先设置的校准按压区域获取实时特征数据。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校准后的每一个感应电极的特征数据与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对预存的零点数据进行更新。
CN201680001299.XA 2016-11-08 2016-11-08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Active CN1086041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5086 WO2018085991A1 (zh) 2016-11-08 2016-11-08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4136A true CN108604136A (zh) 2018-09-28
CN108604136B CN108604136B (zh) 2021-05-14

Family

ID=62110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1299.XA Active CN108604136B (zh) 2016-11-08 2016-11-08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4563B2 (zh)
EP (1) EP3407169A4 (zh)
KR (1) KR102166563B1 (zh)
CN (1) CN108604136B (zh)
WO (1) WO20180859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473A (zh) * 2018-11-12 2020-05-19 北京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板的按压力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176365A (zh) * 2021-12-07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203B (zh) * 2022-07-01 2022-09-20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电容式耳机的播放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6666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orce Sensing Capacitive Hybrid Touch Sensor
CN102929422A (zh) * 2011-08-10 2013-02-13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力感测电容式混合触摸传感器
CN105607775A (zh) * 2016-01-18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摸显示装置及压力触控的方法
CN105677130A (zh) * 2016-04-08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感触控方法、压感触控装置及压感式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9667B2 (ja) * 2003-10-28 2008-12-03 グンゼ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8525799B1 (en) * 2007-04-24 2013-09-03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nductor Detect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touches on a touch-sensor device
US8525779B2 (en) * 2007-12-05 2013-09-03 Eui Jin OH Character input device
TW201416652A (zh) * 2012-10-18 2014-05-01 Ind Tech Res Inst 壓力感測裝置及應用其之夾持設備
US20150277617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Paul Gwin Flexible sensor
KR102246554B1 (ko) * 2014-06-18 2021-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100427B (zh) * 2015-06-05 2019-05-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防护意外的方法
CN105224132B (zh) * 2015-10-08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5681562B (zh) * 2016-01-25 2019-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触控力度获取方法、触控压力校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39776B (zh) * 2016-01-29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值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12159B (zh) * 2016-04-06 2019-01-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感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6055157B (zh) * 2016-06-03 2019-01-25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触控设备的灵敏度一致性校准方法
TWI605369B (zh) * 2016-08-31 2017-11-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互容式壓力感測器以及具有壓力感測功能之觸控顯示裝置與其壓力感測方法
US10061430B2 (en) * 2016-09-07 2018-08-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uch force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6666A1 (en) * 2010-10-12 2012-04-1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Force Sensing Capacitive Hybrid Touch Sensor
CN102929422A (zh) * 2011-08-10 2013-02-13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力感测电容式混合触摸传感器
CN105607775A (zh) * 2016-01-18 2016-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触摸显示装置及压力触控的方法
CN105677130A (zh) * 2016-04-08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压感触控方法、压感触控装置及压感式触摸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6473A (zh) * 2018-11-12 2020-05-19 北京钛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板的按压力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176365A (zh) * 2021-12-07 2022-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07169A4 (en) 2019-04-17
US20180364867A1 (en) 2018-12-20
CN108604136B (zh) 2021-05-14
KR20180104721A (ko) 2018-09-21
US10884563B2 (en) 2021-01-05
KR102166563B1 (ko) 2020-10-16
EP3407169A1 (en) 2018-11-28
WO2018085991A1 (zh) 2018-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4992B2 (en) Force-sensitive touch sensor compensation
US20210157436A1 (en) Controller for use in a device comprising force sensors
US10545604B2 (en) Apportionment of forces for multi-touch input devic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8482536B1 (en) Compensation of signal values for a touch sensor
CN108604136B (zh) 确定感应电极初始距离发生变化的方法
CN108604145A (zh) 压力检测方法、触控芯片以及压力检测模块
CN108885144A (zh) 一种压力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JP5506982B1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タッチ入力補正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0427126B (zh) 一种压力信号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US104299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orce
CN108139841B (zh) 用于检测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US10055044B2 (en) Integral sensing apparatus for touch and pressure sensing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10592035B2 (en) Pressure sensor and pressure sensing method
US11733112B2 (en) Characterization of force-sensor equipped devices
US10338718B2 (en) Likelihood detection of pressing finger in two-finger touch
US20200313672A1 (en) Device comprising force sensors
US11972056B2 (en) Input device having haptics sensing and corrective device sensing
US20230409118A1 (en) Input device having haptics sensing and corrective device sen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