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5027A -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5027A
CN108585027A CN201810214082.8A CN201810214082A CN108585027A CN 108585027 A CN108585027 A CN 108585027A CN 201810214082 A CN201810214082 A CN 201810214082A CN 108585027 A CN108585027 A CN 108585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omposite material
metallic oxide
dimensional metallic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40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85027B (zh
Inventor
温广武
王东
亓帅
张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140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5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5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5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85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5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9/00Compounds of zinc
    • C01G9/02Oxides; Hydr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5/00Compounds of manganese
    • C01G45/02Oxides;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49/00Compounds of ir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7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 C01P2002/72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X-ray, neutron or electron diffraction data by d-values or two theta-values, e.g. as X-ray diagra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5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XPS, EDX or EDAX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2)调节pH值,(3)油浴加热得到前驱体,(4)在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前驱体,即可。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绿色安全,易于操作,原料的利用率高,首次使用了油浴加热和自蔓延燃烧的瞬间加热,能够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填补了业内空白。

Description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维结构的金属氧化物与碳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能力,出众的电化学和气敏性能。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光催化、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传感器等诸多领域。
目前,获得二维结构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自上而下”法主要是指剥离法(比如液相剥离和热剥离等),获得的产物质量分布不均,而且该方法限制于前驱体或者目标产物为层状结构,不可用于非层状材料的制备。(2)“自下而上”法:主要是液相法,工艺相对复杂繁琐,产量较低,而且受工艺条件的限制,产物易被污染。(3)化学气相沉积法,该方法成本较高,且难以大批量制备二维材料。
大部分二维层状晶体材料,例如: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黑磷,由于材料的本征层状结构具有较强的层内化学键以及较弱的层间范德华力,所以可以很容易地通过自下而上的湿化学法、选择性刻蚀或机械和化学剥离等方法制备得到,然而,对于大部分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为代表的非层状结构材料,如何有效制备二维片状纳米材料严重限制其特性研究与应用,开发一种可以大量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碳复合纳米片的普适性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原料利用率高,产量大适于大规模生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2)调节pH值,(3)油浴加热得到前驱体,(4)在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前驱体,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质量比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柠檬酸为10-25:15-25。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柠檬酸与乙二醇的用量比为15-25:18-28,g:mL。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水溶液中过渡金属的硝酸盐与水的用量比为:10-25:20-30,g:mL。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油浴加热的温度为80-160℃,加热时间为2-12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烧制过程中为瞬间加热或快速加热,进一步的:所述烧制过程为首先将加热体温度升高到预定加热温度后,再将前驱体迅速放入进行烧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大于5(优选的:5-10)后,继续磁力搅拌20-40min。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要求保护上述任一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绿色安全,易于操作,原料的利用率高,首次使用了油浴加热和自蔓延燃烧的瞬间加热,能够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填补了业内空白。
2、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原料配比,使前驱体发生完全的交联,从而保证了热处理过程中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形成,避免了多孔结构以及未连成片的结构的形成。
3、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油浴加热可以促使原料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和交联反应,形成包裹金属离子的高分子前驱体,以保证后面自蔓延反应的发生。
4、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自蔓延的瞬间加热,可以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在内部产生很大的气压,进而使得前驱体膨胀,成为二维纳米片,同时使自蔓延方法加热,需要的热处理时间短,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MnO及碳复合材料的EDX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MnO及碳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MnO及碳复合材料的高倍扫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MnO及碳复合材料的低倍扫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MnO及碳复合材料的透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ZnFe2O4及碳复合材料的EDX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ZnFe2O4及碳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ZnFe2O4及碳复合材料的高倍扫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ZnFe2O4及碳复合材料的低倍扫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ZnO-ZnFe2O4及碳复合材料的透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Fe3O4及碳复合材料的EDX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Fe3O4及碳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Fe3O4及碳复合材料的高倍扫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Fe3O4及碳复合材料的低倍扫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的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Fe3O4及碳复合材料的透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示例了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6.6933g硝酸锌和11.25g硝酸锰加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2)20.1747g柠檬酸加入23.369mL的乙二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B逐滴慢慢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同时磁力搅拌,得到混合溶液C;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溶液C,继续磁力搅拌20min,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到6-7,得到混合溶液D,继续磁力搅拌3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溶液放在油浴锅里80℃,处理4小时,然后120℃处理2-8h(优选的:4h),得到前驱体胶体;
(6)然后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纳米粉体:将充满保护气体氮气的管式炉的温度升高到750℃,然后把放有前驱体的石英管放在管式炉中,瞬间加热,燃烧结束(大约2min),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
由图1可以看出,产物的元素组成为C,N,O,Zn,Mn.其中N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硝酸盐,以及氨水,由图2可以看出,产物中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ZnO和MnO,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大面积的呈片状结构的产物,产物呈现一种片状结构,金属氧化物呈颗粒状附着在碳上,由图5可以看到所制备材料的二维纳米片结构,同时存在丰富的孔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示例了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6.6933g硝酸锌和12.129g硝酸铁加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2)20.1747g柠檬酸加入23.369mL的乙二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B逐滴慢慢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同时磁力搅拌,得到混合溶液C;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溶液C,继续磁力搅拌20min,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到6-7,得到混合溶液D,继续磁力搅拌3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溶液放在油浴锅里80℃,处理4小时,然后120℃处理6h,得到前驱体胶体;
(6)然后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纳米粉体:将充满保护气体氮气的管式炉的温度升高到750℃,然后把放有前驱体的石英管放在管式炉中,瞬间加热,燃烧结束(大约2min)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
由图6可以看出,产物的元素组成为C,N,O,Zn,Fe.其中N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硝酸盐,以及氨水,由图7可以看出,产物中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ZnO和ZnFe2O4,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大面积的呈片状结构的产物,产物呈现一种片状结构,金属氧化物呈颗粒状附着在碳上,由图10可以看到所制备材料的二维纳米片结构,同时存在丰富的孔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示例了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18.189g硝酸铁加入25mL的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
(2)20.1747g柠檬酸加入23.369mL的乙二醇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B;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B逐滴慢慢添加到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A中,同时磁力搅拌,得到混合溶液C;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溶液C,继续磁力搅拌20min,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到6-7,得到混合溶液D,继续磁力搅拌3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溶液放在油浴锅里80℃,处理4小时,然后120℃处理5h,得到前驱体胶体;
(6)然后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纳米粉体:将充满保护气体氮气的管式炉的温度升高到750℃,然后把放有前驱体的石英管放在管式炉中,瞬间加热,燃烧结束(大约2min)即可得到所需的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
由图11可以看出,产物的元素组成为C,N,O,Fe.其中N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硝酸盐,以及氨水,由图12可以看出,产物中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Fe3O4,由图13和图14可以看出,大面积的呈片状结构的产物,产物呈现一种片状结构,金属氧化物呈颗粒状附着在碳上,由图15可以看到所制备材料的二维纳米片结构,同时存在丰富的孔隙。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水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2)调节pH值,(3)油浴加热得到前驱体,(4)在保护气体的条件下,利用自蔓延方法烧制前驱体,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质量比过渡金属的硝酸盐:柠檬酸为10-25:15-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柠檬酸与乙二醇的用量比为15-25:18-28,g:m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的水溶液中过渡金属的硝酸盐与水的用量比为:10-25:20-30,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油浴加热的温度为80-160℃,加热时间为2-12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烧制过程中为瞬间加热或快速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烧制过程为首先将加热体温度升高到预定加热温度后,再将前驱体迅速放入进行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值大于5后,继续磁力搅拌20-40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pH值为5-10。
10.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
CN201810214082.8A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Active CN108585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4082.8A CN108585027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4082.8A CN108585027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5027A true CN108585027A (zh) 2018-09-28
CN108585027B CN108585027B (zh) 2022-09-16

Family

ID=63626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4082.8A Active CN108585027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502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069A (zh) * 2018-11-02 2019-03-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CN109809388A (zh) * 2019-02-21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前驱体及制备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和用途
CN110482674A (zh) * 2019-08-25 2019-11-22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处理亚甲基蓝、罗丹明b、结晶紫和甲基橙废水方法
CN11092165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理工大学 二维超薄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超薄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0921649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1925658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薄层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原位发泡工艺
WO2024000814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231A (zh) * 2008-12-14 2009-06-0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多臂纳米碳管的方法
CN101814600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 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232059A (zh) * 2013-04-17 2013-08-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金属氧化物/碳或金属氧化物/金属/碳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1597A (zh) * 2012-12-18 2014-06-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尖晶石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5231A (zh) * 2008-12-14 2009-06-0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制备多臂纳米碳管的方法
CN101814600A (zh) * 2010-01-11 2010-08-25 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 一种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861597A (zh) * 2012-12-18 2014-06-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负载型尖晶石类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232059A (zh) * 2013-04-17 2013-08-0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金属氧化物/碳或金属氧化物/金属/碳的一维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WU LIU ET AL.: "Research of crystal changing of barium hexaferrite prepared by citric acid sol–gel method", 《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 *
王卫民 等: "溶胶-凝胶低温自蔓延工艺合成Co0. 5 N i0. 5Mn2O4 纳米粉体的过程稳定性研究", 《人工晶体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069A (zh) * 2018-11-02 2019-03-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CN109467069B (zh) * 2018-11-02 2020-11-0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CN109809388A (zh) * 2019-02-21 2019-05-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前驱体及制备碳纳米材料的方法和用途
CN110482674A (zh) * 2019-08-25 2019-11-22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处理亚甲基蓝、罗丹明b、结晶紫和甲基橙废水方法
CN110921650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理工大学 二维超薄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超薄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0921649A (zh) * 2019-10-31 2020-03-27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0921650B (zh) * 2019-10-31 2021-09-17 山东理工大学 二维超薄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超薄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0921649B (zh) * 2019-10-31 2021-10-22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碳纳米片及大规模制备二维碳纳米片的方法
CN111925658A (zh) * 2020-08-14 2020-11-1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薄层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原位发泡工艺
CN111925658B (zh) * 2020-08-14 2022-07-15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薄层碳负载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原位发泡工艺
WO2024000814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5027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5027A (zh)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及碳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5118995A (zh) 一种电池级磷酸铁的生产方法
CN105161688B (zh)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钠‑磷酸钒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2269B (zh) 喷雾燃烧热解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3972493A (zh) 一种碳包覆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732647A (zh) 一种钙钛矿型甲烷燃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15430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金属氧化物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603000A (zh) 一种以偏钒酸铵为原料制备高纯五氧化二钒的工艺
CN106622116A (zh) 一种尖晶石型锂离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03887499A (zh) 一种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以及磷酸铁、磷酸铁锂
CN108439345A (zh) 一种大规模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方法
CN107308947B (zh) 一种生物质结渣复合尾矿渣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101119A (zh) 氧化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489905B (zh) 一种钙钛矿型空气电池电极催化层的制备方法
CN105344370A (zh) 一种p-n结构的多孔氮化碳/硫化铜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86063A (zh) 一种纳米级钒酸锌的制备方法
CN108457000B (zh) 负载在纳米纤维膜上的CuO/ZnO异质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4597A (zh) 一种微波辅助燃烧法制备具有掺杂结构的无定型催化剂的方法
CN102386413B (zh) 一种制备单斜磷酸钒锂的方法
CN109467069B (zh)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CN108525668A (zh) 海泡石纳米纤维负载钴铝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CN109461590B (zh) 一种多孔g-C3N4/NiWO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040070B (zh) 一种钛合金ta2表面高太阳吸收率低发射率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04057098A (zh) 一种微纳米结构多孔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07134571B (zh) 一种低粒径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