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3612A - 车钩及其钩体 - Google Patents

车钩及其钩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3612A
CN108583612A CN201810701438.0A CN201810701438A CN108583612A CN 108583612 A CN108583612 A CN 108583612A CN 201810701438 A CN201810701438 A CN 201810701438A CN 108583612 A CN108583612 A CN 108583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body
traction table
section
upper tract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14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83612B (zh
Inventor
崔英俊
王长春
金朋迪
王岩
陈龙
丛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14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3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3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3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83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3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1/00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 B61G1/36Couplings comprising interengaging parts of different shape or form and having links, bars, pins, shackles, or hooks as coupling means with shackles and hooks, e.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ine ca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钩及其钩体,钩体,包括上牵引台、下牵引台、锁腔、销孔和筋板,所述筋板的靠近所述上牵引台的一侧与所述上牵引台之间具有间隙;该钩体上的所述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与钩体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钩腔上顶面的部分为平面,不再设置沟槽,同时取消筋板突变结构、使结构平缓,以降低上牵引台根部应力水平,提高钩体的上牵引台部位的结构强度,使钩体的上牵引台的根部不易断裂,提高了钩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钩的更换与检修成本。

Description

车钩及其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钩及其钩体。
背景技术
车钩是铁道车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安装于车辆的两端,用于连接相邻的两节车辆以及传递列车纵向力。车钩的种类较多,但应用最广泛的车钩为关节式车钩,如图1所示,关节式车钩包括钩体03、钩舌01、钩锁、钩舌推铁、钩舌销02等零部件,钩舌01可绕钩舌销02转动实现车钩的开闭。车钩内部的主要承载部位是钩舌01的牵引台和钩体03的牵引台。如图2所示,两个车钩连挂实现相邻的两节车辆的连接。
目前,车钩发生断裂主要发生在拉伸工况下,车钩的主要承载部位是钩舌01的牵引台与钩体03的牵引台。如图3所示,钩体上具有上牵引台03b、筋板03c和锁腔03a。筋板03c沿着钩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且形成锁腔03a的局部侧壁,从图3可见筋板03c一直延伸至上牵引台03b的根部,并在筋板03c与上牵引台03b的根部的交接处设置沟槽,如此导致与上牵引台03b的根部连接的面上设置有沟槽,使得上牵引台03b的根部的应力较集中,易使钩体的上牵引台的根部产生断裂,降低了钩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车钩的更换与检修成本,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延长钩体的牵引台使用寿命且降低车钩的维护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体,该钩体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延长钩体的牵引台使用寿命且降低车钩的维护成本,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钩体的车钩。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钩体,包括上牵引台、下牵引台、锁腔、销孔和筋板,所述筋板的靠近所述上牵引台的一侧与所述上牵引台之间具有间隙;
该钩体上的所述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沿着垂直于所述上牵引台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所述上牵引台牵引面的断面A2,所述断面A2距所述筋板的最小水平距离为L3,则L3>20mm。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所述上牵引台的高度为H1,则20mm<H1<35mm。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该钩体与钩舌配合后,该钩体的上牵引台牵引面与钩舌的上牵引台牵引面接触,钩舌的上牵引台牵引面距钩体的钩腔上顶面之间的距离为L4,则10mm>L4>6mm。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所述钩体的钩腔上顶面与钩身之间通过圆滑过渡面连接。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所述上牵引台和/或下牵引台的牵引面沿着靠近所述锁腔的方向分为接触区和退让区,所述接触区的靠近所述锁腔的一端的延伸面为M面,则所述退让区位于所述M面的靠近所述销孔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所述退让区具体为设置于所述上牵引台和/或下牵引台的牵引面上的凹槽的内壁。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沿着过所述销孔轴线的任一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所述上牵引台牵引面的断面T和所述下牵引台牵引面的断面U;
所述断面T上最远离所述下牵引台的点与所述销孔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0,所述断面U上最远离所述上牵引台的点与所述销孔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b0,则c0=|a0-b0|,10mm≤c0≤25mm。
优选地,上述钩体中,所述断面T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0,5°≤α0≤15°;
所述断面U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β0,5°≤β0≤15°。
一种车钩,包括钩舌和钩体,所述钩体为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钩体。
本发明提供的钩体包括上牵引台、下牵引台、锁腔、销孔和筋板,其中销孔用于穿过钩舌销,锁腔用于容纳钩锁以使钩舌能够围绕钩舌销转动。筋板沿着钩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同时形成锁腔的局部内壁,钩体的前侧与钩舌配合,钩体的后侧与车辆配合。重点在于,筋板的靠近上牵引台的一侧与上牵引台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该钩体上的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
即筋板向钩体的前侧延伸时不延伸至钩体上牵引台的根部,而是筋板与钩体上牵引台的根部之间具有间隙。同时,钩体上的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钩体钩腔的上顶面与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则钩体钩腔的上顶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即钩体钩腔的上顶面为平面的设定区域与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钩体中,与钩体上牵引台的根部连接的钩腔上顶面的部分为平面,不再设置沟槽,同时取消筋板突变结构、使结构平缓,以降低上牵引台根部应力水平,提高钩体的上牵引台部位的结构强度,使钩体的上牵引台的根部不易断裂,提高了钩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钩的更换与检修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钩,该车钩包括钩舌和钩体,其中钩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钩体,因此该车钩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单个车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两个车钩处于连挂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钩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水平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水平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竖直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与钩舌配合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水平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水平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钩体沿着竖直面剖切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的另一剖视图。
在图1-3中:
01-钩舌、02-钩舌销、03-钩体、03a-锁腔、03b-钩体的上牵引台、03c-筋板;
在图4-图13中:
209-锁腔、201-钩体的上牵引台、202-钩体的上冲击面、203-钩体的上护销突缘、211a-接触区、211b-退让区、204-钩体的销孔、205-钩体的下牵引台、206-钩体的下冲击面、207-钩体的下护销突缘、208-钩体的下牵引面、210-钩体的上牵引面、214-钩腔、214a-上顶面、215-筋板、216-钩身;
101-钩舌的上牵引台、108-钩舌的下牵引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钩体,该钩体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延长钩体的牵引台使用寿命且降低车钩的维护成本,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钩体的车钩。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4-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包括上牵引台201、下牵引台205、锁腔209、销孔204和筋板215,其中销孔204用于穿过钩舌销,锁腔209用于容纳钩锁以使钩舌能够围绕钩舌销转动。筋板215沿着钩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同时形成锁腔209的局部内壁,钩体的前侧与钩舌配合,钩体的后侧与车辆配合。重点在于,筋板215的靠近上牵引台201的一侧与上牵引台20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该钩体上的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
即筋板215向钩体的前侧延伸时不延伸至钩体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而是筋板215与钩体上牵引台201的根部之间具有间隙。同时,钩体上的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钩体钩腔214的上顶面214a与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则钩体钩腔214的上顶面214a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即钩体钩腔214的上顶面214a为平面的设定区域与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中,与钩体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的部分为平面,不再设置沟槽,同时取消筋板215突变结构、使结构平缓,以降低上牵引台201根部应力水平,提高钩体的上牵引台201部位的结构强度,使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的根部不易断裂,提高了钩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钩的更换与检修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断面A2,断面A2距筋板215的最小水平距离为L3,则L3>20mm。上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切面可以为上牵引台201牵引面任意点的切面,沿着垂直于上述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断面A2。其中,断面A2距筋板215的最小水平距离是指断面A2上多个点沿着水平方向至筋板215的距离中的最小值。如此设置,保证了上牵引台201根部的周围为平面的范围,上牵引台201根部至筋板215之间的区域均为平面,进一步防止了应力集中的情况发生。
当然,上述设定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具体数值,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可以通过向右侧移动锁腔209的位置和/或向左侧移动上牵引台201的位置,实现平面的设定区域的实现。
上述实施例中,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的高度为H1,则20mm<H1<35mm。即钩体的上牵引台201沿着竖直方向的延伸距离为H1,则20mm<H1<35mm。具体地,可以通过向下移动钩腔214的上顶面214a,实现上牵引台201的高度缩小。当然,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的高度为H1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当钩体与钩舌配合后,该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牵引面与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牵引面接触,钩舌的上牵引台牵引面距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之间的距离为L4,则10mm>L4>6mm。可通过调整钩体上牵引台201的顶面上移,以减小钩体的上牵引台201高度,也可实现减小钩体上牵引台201与钩舌上牵引台101的非配合区域高度,降低到6mm以内,进一步避免上牵引台201的应力集中。当然,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牵引面距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之间的距离为L4还可以为其它数值,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当钩腔214上顶面214a下移时以实现调整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的高度和钩舌的上牵引台201牵引面距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之间的距离L4时,钩腔214上顶面214a下移后不再与钩身216平齐,此时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与钩身216之间可以通过圆滑过渡面连接,避免了钩腔214上顶面214a与钩身216之间产生应力集中。当然,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与钩身216之间也可以通过增加钩身216壁厚的方式实现平齐,在此不作限定。
另一实施例中,锁腔209用于容纳钩锁以使钩舌能够围绕钩舌销116转动,销孔204用于穿过钩舌销116。重点在于,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沿着逐渐靠近锁腔209的方向分为接触区211a和退让区211b,即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中的至少一个的牵引面分为接触区211a和退让区211b,并且退让区211b比接触区211a更加靠近锁腔209,即牵引面上沿着逐渐靠近锁腔209的方向依次分为接触区211a和退让区211b。
另外,接触区211a的靠近锁腔209的一端的延伸面为M2面,则退让区211b位于M2面的靠近销孔204的一侧。若接触区211a的第一端与退让区211b连接,则上述M2面即为接触区211a的第一端的延伸面,并且退让区211b位于M2面与销孔204之间。当上述钩体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沿着水平面剖切钩体得到的M2面的截面、接触区211a的截面和退让区211b的截面,M2面的截面为接触区211a的截面的延长线,退让区211b的截面位于M2面的截面和销孔204的截面之间。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与钩舌配合时,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的牵引面与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的牵引面接触相抵,钩体的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与钩舌的下牵引台108的牵引面接触相抵,并且钩体的牵引台位于钩舌的牵引台的靠近销孔204的一侧。由于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上设置有退让区211b,且退让区211b位于接触区211a延伸面的靠近销孔204的一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与钩舌配合时,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上的牵引面上的退让区211b与钩舌的牵引台上的牵引面之间具有间隙不能接触,同时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上的牵引面上的接触区211a与钩舌的牵引台上的牵引面相互贴合接触且两者不具有间隙。
如此设置,由于退让区211b位于接触区211a靠近锁腔209的一侧且退让区211b与钩舌的牵引台之间具有间隙且不接触,故增加了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与钩舌的牵引台接触区域的边缘距锁腔209的距离,使得钩体和钩舌的配合接触承载位置距锁腔209和锁面的距离增加,进而钩体和钩舌的配合接触承载位置远离了结构突变区域,从而降低了钩体和钩舌的上下牵引台应力水平,避免了钩体和钩舌的牵引台过早发生断裂问题,延长了钩体和钩舌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车钩的维护成本。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退让区211b的第一端与非接触区211a连接且第二端远离接触区,即退让区211b沿着靠近锁腔209的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非接触区211a连接,第二端比第一端远离非接触区211a。该钩体的前侧用于与钩舌配合,该钩体的后侧用于与车辆配合连接,该钩体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其左侧和右侧与车辆的左侧和右侧一致,即该钩体沿着左侧至右侧的方向与车辆行驶的方向垂直。其中,该钩体沿着左侧至右侧且垂直于销孔轴线的方向为第一延伸方向,退让区211b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沿着第一延伸方向的延伸距离为L2,60mm>L2>10mm。如此保证了钩体和钩舌的配合接触承载位置距锁腔209的距离大于10mm且小于60mm,比如可以为12mm、15mm等,进而有效降低了钩体牵引台的应力。具体地,退让区211b的第一端的不同位置沿着第一延伸方向至第二端的不同位置的延伸距离均为L2。
优选地,退让区211b可以具体为设置于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上的凹槽的内壁。如此直接在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上开设凹槽即可,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沿着过钩体的销孔204轴线的任一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断面T和下牵引台205牵引面的断面U,该处断面T和断面U均为线条。上牵引台201牵引面即为上牵引面210,下牵引台205牵引面即为下牵引面208。即沿着竖直面剖切钩体时,竖直面需同时过钩体的销孔204轴线、上牵引面210和下牵引面208,如此才可以得到断面T和断面U。
断面T上最远离下牵引台205的点与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k0,断面U上最远离上牵引台201的点与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0,则n0=|k0-m0|,10mm≤n0≤25mm。上述最远离下牵引台205的点即为断面T上距下牵引台205的距离最大的点。最远离上牵引台201的点即为断面U上距上牵引台201的距离最大的点。需要说明的是,当上牵引面210和下牵引面208均通过圆滑过渡面与钩体的其它位置连接时,则上牵引面210与圆滑过渡面的连接处距下牵引台205的距离最大,断面T与圆滑过渡面的断面的连接点距下牵引台205最远;同样地,下牵引面208与圆滑过渡面的连接处距上牵引台201的距离最大,断面U与圆滑过渡面的断面的连接点距上牵引台201最远。
上述实施例中,k0>m0,或者k0<m0,都可以,在此不作限定。
或者,也可以说断面T的上端点与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k0和断面U的下端点与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0,则n0=|k0-m0|,10mm≤n0≤25mm。各实施例中,上下均与钩体处于正常使用时上下方位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中,将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在水平方向上相错设置,避免了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的根部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的根部均为大应力区薄弱部位,进而实现了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的大应力区薄弱部位错位分布,大大降低了上下牵引台205的应力。另外,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的错移量5mm~25mm范围内,错移量更合理,使牵引台与冲击台距离不会过近,进而避免了钩体牵引台与冲击台之间的结构陡变而引起该部位受力状态恶化。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能够降低应力,避免上下牵引台205过早发生断裂问题,延长钩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运输安全可靠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断面T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0,5°≤α0≤15°。断面U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β0,5°≤β0≤15°。即上牵引面和下牵引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设置,上牵引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角度为α0,下牵引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角度为β0,α0和β0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另一实施提供的钩体包括上护销突缘203、上冲击台、上牵引台201、下护销突缘207、下冲击台、下牵引台205和销孔204,其中销孔204用于穿过钩舌销。钩舌与钩体配合连挂后,钩舌的颈部位于钩体的上牵引台201和下牵引台205之间,钩舌的上护销突缘的牵引面与钩体的上护销突缘203的牵引面配合实现承载,钩舌的下护销突缘的牵引面与钩体的下护销突缘207的牵引面配合实现承载;同时,钩舌的上冲击台冲击面与钩体的上冲击台冲击面配合实现承载,钩舌的下冲击台冲击面与钩体的下冲击台冲击面配合实现承载;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牵引面与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牵引面配合实现承载,钩舌的下牵引台108牵引面与钩体的下牵引台205牵引面配合实现承载。
重点在于,沿着垂直于上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的竖直面或沿着垂直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上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I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J,断面I和断面J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f,且15mm≤f≤30mm。即钩体的上冲击台冲击面即上冲击面202为曲面,与钩体的上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五竖直面,且上述上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可以为上冲击台冲击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为曲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六竖直面,且上述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可以为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沿着第五竖直面或第六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上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I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J,即第五竖直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和上冲击台冲击面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五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上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I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J。同样地,第六竖直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和上冲击台冲击面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六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上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I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J。
上述断面I和断面J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f,且15mm≤f≤30mm。上述最小水平距离具体为断面I上多个位置至的断面J的水平距离中的最小值。断面I和断面J均为线条。
另外,沿着垂直于下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的竖直面或沿着垂直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下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K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M,断面K和断面M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g,且15mm≤g≤30mm。即钩体的下冲击台冲击面即下冲击面206为曲面,与钩体的下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七竖直面,且上述下冲击台冲击面的切面可以为下冲击台冲击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为曲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八竖直面,且上述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可以为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沿着第七竖直面或第八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下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K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M,即第七竖直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和下冲击台冲击面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七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下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K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M。同样地,第八竖直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和下冲击台冲击面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八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下冲击台冲击面的断面K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M。
上述断面K和断面M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g,且15mm≤g≤30mm。上述最小水平距离具体为断面K上多个位置至的断面M的水平距离中的最小值。断面K和断面M均为线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钩体中,通过调整钩体的冲击台和护销突缘结构,使钩体的冲击台和护销突缘距离值为15-30mm,提高了钩体护销突缘的结构强度,以及使冲击台与牵引台的距离加大,使冲击台与牵引台过度平缓,降低应力集中,提高强度,避免钩舌护销突缘、冲击台与牵引台之间过渡区过早发生断裂问题,进而延长了车钩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车钩的维护成本。
在上述钩体中,优选地,沿着垂直于销孔204内壁的切面的竖直面或沿着垂直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N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O,断面N和断面O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h,且15mm≤h≤30mm。即本实施例中钩体的销孔204内壁为圆柱面,与钩体的销孔204内壁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十三竖直面,且上述销孔204内壁的切面可以为销孔204内壁上任意位置的切面。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为曲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十四竖直面,且上述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的切面可以为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沿着第十三竖直面或第十四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N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O,即第十三竖直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和销孔204内壁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十三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N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O。同样地,第十三竖直面与上护销突缘203牵引面和销孔204内壁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十三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N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O。
上述断面N和断面O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h,且15mm≤h≤30mm。上述最小水平距离具体为断面N上多个位置至的断面O的水平距离中的最小值。断面N包括两条线条,断面O均为线条。
另外,还可以沿着垂直于销孔204内壁的切面的竖直面或沿着垂直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P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Q,断面P和断面Q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为i,且15mm≤i≤30mm。即本实施例中,钩体的销孔204内壁为圆柱面,与钩体的销孔204内壁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十五竖直面,且上述销孔204内壁的切面可以为销孔204内壁上任意位置的切面。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为曲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垂直的竖直面为第十六竖直面,且上述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的切面可以为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上任意位置的切面。沿着第十五竖直面或第十六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P和上护销突缘203冲击面的断面Q,即第十五竖直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和销孔204内壁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十五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P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Q。同样地,第十六竖直面与下护销突缘207牵引面和销孔204内壁均相交,以实现沿着第十六竖直面剖切该钩体时可以同时得到销孔204内壁的断面P和下护销突缘207冲击面的断面Q。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钩体,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钩,该车钩包括钩舌和钩体,其中钩体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钩体。由于该车钩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钩体,所以该车钩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钩体,包括上牵引台(201)、下牵引台(205)、锁腔(209)、销孔(204)和筋板(215),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215)的靠近所述上牵引台(201)的一侧与所述上牵引台(201)之间具有间隙;
该钩体上的所述上牵引台(201)的根部连接的面在设定区域内为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切面的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所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断面A2,所述断面A2距所述筋板(215)的最小水平距离为L3,则L3>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台(201)的高度为H1,则20mm<H1<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该钩体与钩舌配合后,该钩体的上牵引台(201)牵引面与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牵引面接触,钩舌的上牵引台(101)牵引面距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之间的距离为L4,则10mm>L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的钩腔(214)上顶面(214a)与钩身(216)之间通过圆滑过渡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沿着靠近所述锁腔(209)的方向分为接触区(211a)和退让区(211b),所述接触区(211a)的靠近所述锁腔(209)的一端的延伸面为M2面,则所述退让区(211b)位于所述M2面的靠近所述销孔(204)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退让区(211b)具体为设置于所述上牵引台(201)和/或下牵引台(205)的牵引面上的凹槽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沿着过所述销孔(204)轴线的任一竖直面剖切该钩体得到所述上牵引台(201)牵引面的断面T和所述下牵引台(205)牵引面的断面U;
所述断面T上最远离所述下牵引台(205)的点与所述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k0,所述断面U上最远离所述上牵引台(201)的点与所述销孔(204)的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m0,则n0=|k0-m0|,10mm≤n0≤2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T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α0,5°≤α0≤15°;
所述断面U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β0,5°≤β0≤15°。
10.一种车钩,包括钩舌和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钩体。
CN201810701438.0A 2018-06-29 2018-06-29 车钩及其钩体 Active CN108583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1438.0A CN108583612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车钩及其钩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1438.0A CN108583612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车钩及其钩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3612A true CN108583612A (zh) 2018-09-28
CN108583612B CN108583612B (zh) 2024-01-19

Family

ID=63635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1438.0A Active CN108583612B (zh) 2018-06-29 2018-06-29 车钩及其钩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361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6296A (zh) * 2018-09-29 2019-02-22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钩体牵引台打磨加工装置
CN110171438A (zh) * 2019-06-12 2019-08-2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钩钩体
WO2020001469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体
CN115465071A (zh) * 2022-09-26 2022-12-13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
US11912316B2 (en) 2018-06-29 2024-02-27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Vehicle coupler, coupler tongue and coupler body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99008U (zh) * 2011-01-25 2011-10-05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货车车钩钩舌
US20140360963A1 (en) * 2012-11-15 2014-12-11 Pennsy Corporation Railway vehicle coupler
US9199652B1 (en) * 2012-11-15 2015-12-01 Pennsy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fatigue resistant knuckle
CN208453007U (zh) * 2018-06-29 2019-02-01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车钩及其钩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99008U (zh) * 2011-01-25 2011-10-05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货车车钩钩舌
US20140360963A1 (en) * 2012-11-15 2014-12-11 Pennsy Corporation Railway vehicle coupler
US9199652B1 (en) * 2012-11-15 2015-12-01 Pennsy Corporation Lightweight, fatigue resistant knuckle
CN208453007U (zh) * 2018-06-29 2019-02-01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车钩及其钩体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01469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体
US11560161B2 (en) 2018-06-29 2023-01-24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Railway vehicle, coupler, and coupler body thereof
US11912316B2 (en) 2018-06-29 2024-02-27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Vehicle coupler, coupler tongue and coupler body
CN109366296A (zh) * 2018-09-29 2019-02-22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车钩钩体牵引台打磨加工装置
CN110171438A (zh) * 2019-06-12 2019-08-27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钩钩体
CN115465071A (zh) * 2022-09-26 2022-12-13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3612B (zh) 2024-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3612A (zh) 车钩及其钩体
CN108528471A (zh)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体
CN208453007U (zh) 车钩及其钩体
CN208585249U (zh)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体
CN102295012A (zh) 一种钩舌及包括该钩舌的铁道车辆
CN108839666B (zh) 车钩、钩舌及钩体
AU2022203530A1 (en) Railway vehicle, coupler, and coupler body thereof
CN202006800U (zh) 铁路车辆用旋转车钩
CN201694200U (zh) 一种钩舌及包括该钩舌的铁道车辆
CN105270430B (zh) 一种吸能防爬装置
CN205524287U (zh) 一种矿车钢轨自动清障装置
CN108819974B (zh) 钩舌、钩体及车钩
CN108819973B (zh) 车钩、钩舌及钩体
CN208453008U (zh)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舌
CN205046607U (zh) 一种斗齿及挖掘装置
CN108891442B (zh) 铁道车辆、车钩及其钩舌
CN205329426U (zh) 一种全肩式尼龙挡板座
CN207579875U (zh) 一种车钩牵引杆工装
CN210865731U (zh) 一种线缆加工包胶防护座
CN206678931U (zh)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
CN209352428U (zh) 一种用于gk1c型内燃机车钩舌检修辅助工装
CN214523814U (zh) 实现安全曲弯、柔性对接曲弯的新型柔性硬联结拉杆装置
CN202012553U (zh) 差速器螺栓
CN208006892U (zh) 轻型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N206957276U (zh) 一种智能交通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