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5471A -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5471A
CN108565471A CN201810541566.3A CN201810541566A CN108565471A CN 108565471 A CN108565471 A CN 108565471A CN 201810541566 A CN201810541566 A CN 201810541566A CN 108565471 A CN108565471 A CN 1085654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
preparation
anode
thermal
mx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15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5471B (zh
Inventor
袁勇
王逸
周丽华
宁寻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5415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54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54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54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6/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6Biochemical fuel cells, i.e. cells in which microorganisms function as cataly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10Applications of fuel cells in buil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ybrid Cells (AREA)
  • Inert Electro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化学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Ti3AlC2和浓HF溶液混合,在60℃~80℃下反应24h~36h,得到Ti3C2Tx作为MXene材料;将MXene材料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粘合剂,混合,得到浆料;将浆料刷覆于碳毡表面,干燥,得到光热生物阳极;其中,MXene材料和粘合剂的比例为(100~300)mg:(0.1~0.2)mL。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经济,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生物阳极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可应用于制备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在低温环境下利用太阳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热量,成本经济。

Description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是一种既能处理废水,又能通过降解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产生电能的新技术,成为了当前电化学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低温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冬天低温下难以启动,运行效果差,产电效果低,限制了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实际应用。
目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曾尝试过加热保温整个废水进水系统的方法。然而该法废水处理效果较差,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成本,实用性差。因此,如何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地提高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低温下运行效果的方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Ti3AlC2和浓HF溶液混合,在60℃~80℃下反应24h~36h,得到Ti3C2Tx作为MXene材料;
b)将步骤a)的MXene材料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粘合剂,混合,得到浆料;
c)将步骤b)的浆料刷覆于碳毡表面,干燥,得到所述光热生物阳极;
其中,所述MXene材料和粘合剂的比例为(100~300)mg:(0.1~0.2)mL。
优选地,所述浓HF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49%。
优选地,所述Ti3AlC2和浓HF溶液的混合比为1g:20mL。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60℃。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全氟磺酸型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MXene材料和粘合剂的比例为(100~300)mg:(0.1~0.2)mL。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2h~24h,干燥温度为60℃~8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热生物阳极,包括:碳毡,以及涂覆在所述碳毡表面的MXene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MXene材料层的投影面积为4cm2
所述碳毡厚0.5cm。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前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热生物阳极在制备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首先通过HF刻蚀Ti3AlC2得到具有良好光热效应的Ti3C2Tx,然后将Ti3C2Tx作为MXene光热材料应用于制备生物阳极中,利用其光热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加热保温生物阳极表面,提高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温度,确保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光热效应的光热生物阳极,应用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或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能在低温环境下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热量,成本经济。
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经济,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生物阳极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经实验证明,在同等光照条件下,由本发明制备的生物阳极应用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其电流时间响应曲线较普通碳毡具有更高的电流,其产电性能亦优于普通碳毡电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MXene纳米层状材料的SEM图;
图2为光热生物阳极的SEM图;
图3为对照品普通碳毡在太阳光照射下表面升温的红外热成像;
图4为样品光热生物阳极在太阳光照射下表面升温的红外热成像;
图5为对照组1和实验组1的时间和电流密度响应曲线;
图6为对照组2和实验组2的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7为对照组2和实验组2的功率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所有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原料也可采用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进行常规合成得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光热生物阳极,其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取200目筛、0.5g的Ti3AlC2置于50mL的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1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8%的HF溶液,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加热至60℃,恒温反应24h,离心,得到Ti3C2Tx作为MXene材料;接着,将MXene材料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24h,取出,研磨过200目筛,得到MXene纳米层状材料。
2、取0.25mg的MXene纳米层状材料分散于0.5mL的无水乙醇中,加入0.1mL粘合剂,搅拌混匀,得到浆料;其中,粘合剂选为全氟磺酸型聚合物溶液。
3、将浆料用碳刷均匀涂覆于碳毡的其中一个表面,重复涂覆2次,每一次涂完后在40℃下干燥0.5h,得到光热生物阳极。
图1为MXene纳米层状材料的SEM图,图2为光热生物阳极的SEM图。
实施例2光热转化性能测试
1、分组
取普通碳毡设为对照品;
取实施例1制备的光热生物阳极设为样品。
2、阳光照射
将对照品和样品曝露于太阳光下进行照射,采用光功率密度计(TES-1333)测定太阳光功率密度为1000W/m2,利用红外热成像相机(FTIRETS320)观察测定对照品和样品的表面升温过程,待其表面温度恒定,对其进行红外热成像拍照,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通过对比可发现,由本发明制备的MXene纳米层状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光能力和光热转化效果,其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吸收的光波段范围可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特别是对红外和近红外有较好的吸收,制备出具有光热效应的生物阳极。在光照环境下,本发明的生物阳极能将太阳光辐射转化为热能,加热保温生物阳极,增强微生物活性,提高低温条件下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运行效果和产电性能。
实施例3在三电极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1、按照传统方法构建三电极电化学系统装置,并通过外部循环水系统控制反应容器中的环境温度,分别以普通碳毡、实施例1制备的光热生物阳极作为阳极,分设为对照组1和实验组1。
对照组1和实验组1的阳极均裁剪为4cm×4cm的方形形状,厚度为0.5cm,以钛丝为辅助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2、采用厌氧混合菌种液和乙酸钠培养液,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连接至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CHI1000C)记录微生物在电极上产生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电流值越大,则电极性能越好。
其中,乙酸钠培养液成分组成为:NaH2PO4·2H2O(2.77g/L)、Na2HPO4·12H2O(11.40g/L)、NH4Cl(0.31g/L)、KCl(0.13g/L)、CH3COONa(1.0g/L)、维生素溶液(10mL/L)和矿物质溶液(10mL/L)。
3、待电流密度达到稳定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利用模拟太阳光照模拟灯(1000W/m2)对涂有MXene材料单面进行2个周期照射,得到的时间和电流密度响应曲线如图5所示。
实施例4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的应用效果
1、按照传统方法构建微生物单室空气阴极燃料电池,以有机玻璃为原料,构造内部为长4.0cm、直径3.0cm的圆柱腔体,外部为方形的电池装置。分别以普通碳毡、实施例1制备的光热生物阳极作为阳极,分设为对照组2和实验组2。
对照组2和实验组2的阳极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进行密封,以涂抹0.5mg/cm2铂碳粉的炭布作为电池阴极,以钛丝作为导线连接电池两极,电池内部有效体积为28cm3,进行组装MFC装置。
2、待MFC装置组装好后,接种5mL厌氧混合菌液和20mL的乙酸钠培养液,乙酸钠培养基配方和实施例3相同,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电池两极连接1000Ω电阻,采用信号采集器对输出电压数据进行采集。
同时,以乙酸钠培养基作为模拟废水流动相,通过电池装置顶部两个开口进行连续进水和出水,流速为56mL/h,相当于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同时控制进水的温度,使MFC能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运行。另外,在电池的阳极进行光强为1000W/m2模拟太阳光照射。
3、待电池运行稳定后,改变电池外接电阻,使其依次为25Ω、50Ω、100Ω、200Ω、500Ω、800Ω、1000Ω、3000Ω和5000Ω;每更换一个电阻后,待电池运行稳定,测定电压,并计算、绘制极化曲线。
在光照条件下,对比对照组2和实验组2的阳极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运行的产电效果。外接电阻为200Ω时,输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在20℃、无光照条件时,对比对照组2和实验组2的阳极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运行的产电效果,其功率密度随电流密度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Claims (10)

1.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将Ti3AlC2和浓HF溶液混合,在60℃~80℃下反应24h~36h,得到Ti3C2Tx作为MXene材料;
b)将步骤a)的MXene材料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粘合剂,混合,得到浆料;
c)将步骤b)的浆料刷覆于碳毡表面,干燥,得到所述光热生物阳极;
其中,所述MXene材料和粘合剂的比例为(100~300)mg:(0.1~0.2)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HF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3AlC2和浓HF溶液的混合比为1g:2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4h,反应温度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全氟磺酸型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Xene材料和粘合剂的比例为(100~300)mg:(0.1~0.2)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时间为12h~24h,干燥温度为60℃~80℃。
8.由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热生物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毡,以及涂覆在所述碳毡表面的MXene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热生物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MXene材料层的投影面积为4cm2
所述碳毡厚0.5cm。
10.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光热生物阳极在制备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CN201810541566.3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Active CN1085654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1566.3A CN10856547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1566.3A CN10856547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5471A true CN108565471A (zh) 2018-09-21
CN108565471B CN108565471B (zh) 2021-03-30

Family

ID=63552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1566.3A Active CN108565471B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547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9188A (zh) * 2018-11-15 2019-03-0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的光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349A (zh) * 2018-12-09 2019-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热能量转换和热能存储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210A (zh) * 2019-07-26 2019-1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在碳化丝瓜络上负载MXene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11943208A (zh) * 2020-08-14 2020-11-17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聚合物高温碳化制备碳化钛(MXene) 柔性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34375A (zh) * 2021-04-26 2021-07-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MXene的二维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29187A (zh) * 2021-11-29 2022-01-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活性氯与羟基自由基耦合的阳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129A (zh) * 2005-04-21 2009-02-11 宋健民 类钻碳热电能转换装置及其使用和制造方法
CN101656314A (zh) * 2009-09-17 2010-02-24 华南师范大学 碳化钼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的应用
CN107098344A (zh) * 2017-04-28 2017-08-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层状MXene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59286A (zh) * 2017-05-18 2017-09-15 深圳大学 一种Ti3C2/TiO2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95941A (zh) * 2017-06-21 2017-09-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加热的生物质燃料电池
CN107537323A (zh) * 2017-10-24 2018-01-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光热脱盐的MXene纳米线复合电纺纤维膜
CN107742702A (zh) * 2017-09-21 2018-02-27 天津大学 三维“面‑线‑面”结构的碳纳米管和二氧化锡改性碳化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862478A (zh) * 2018-07-16 2018-11-23 梧州市兴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淡化海水的膜蒸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6129A (zh) * 2005-04-21 2009-02-11 宋健民 类钻碳热电能转换装置及其使用和制造方法
CN101656314A (zh) * 2009-09-17 2010-02-24 华南师范大学 碳化钼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中的应用
CN107098344A (zh) * 2017-04-28 2017-08-2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层状MXene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59286A (zh) * 2017-05-18 2017-09-15 深圳大学 一种Ti3C2/TiO2二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195941A (zh) * 2017-06-21 2017-09-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太阳能加热的生物质燃料电池
CN107742702A (zh) * 2017-09-21 2018-02-27 天津大学 三维“面‑线‑面”结构的碳纳米管和二氧化锡改性碳化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537323A (zh) * 2017-10-24 2018-01-0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光热脱盐的MXene纳米线复合电纺纤维膜
CN108862478A (zh) * 2018-07-16 2018-11-23 梧州市兴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淡化海水的膜蒸馏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NYUAN LI等: ""MXene Ti3C2: An Effective 2D Light-to-Heat Conversion Material"", 《ACS NANO》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9188A (zh) * 2018-11-15 2019-03-08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的光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9188B (zh) * 2018-11-15 2020-09-11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的光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349A (zh) * 2018-12-09 2019-06-0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热能量转换和热能存储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19055A1 (zh) * 2018-12-09 2020-06-1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光-热能量转换和热能存储定形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210A (zh) * 2019-07-26 2019-1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在碳化丝瓜络上负载MXene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11943208A (zh) * 2020-08-14 2020-11-17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聚合物高温碳化制备碳化钛(MXene) 柔性电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34375A (zh) * 2021-04-26 2021-07-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MXene的二维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29187A (zh) * 2021-11-29 2022-01-1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活性氯与羟基自由基耦合的阳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方法
CN113929187B (zh) * 2021-11-29 2023-11-24 北京林业大学 一种活性氯与羟基自由基耦合的阳极电化学氧化水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5471B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65471A (zh) 一种光热生物阳极的制备方法和光热生物阳极及其应用
CN107010624B (zh) 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氮、硼掺杂多孔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6842B (zh) 一种氮化碳/三氧化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25390B (zh) 一种采用光催化辅助强化生物阳极降解抗生素的装置
CN106207239A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的合成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方面的应用
CN105140528B (zh) 一种自掺杂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44479B (zh) 网状氮掺杂碳包覆二氧化锰碳布电极及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95908B (zh) 一种微生物电解池的泡沫材料复合阴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17046A (zh) 一种绿色电芬顿阴极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71720A (zh) 一种钨酸铋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229520A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电池用生物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5413731A (zh) 一种掺杂碳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76074A (zh) 一种超长TiO2纳米线阵列薄膜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CN106025296A (zh) 氮磷双掺杂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57269A (zh) 一种MoS2/石墨烯-泡沫镍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微生物电解池中的应用
CN111589457A (zh) 一种铜网原位生长三维硫化铜的光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734086A (zh) 一种多孔结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3435B (zh) 一种氧还原电催化剂Pt/N‑碳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6953112B (zh) 一种三维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823789B (zh) 光电耦合促进气相污染物分解净化方法
CN104671863A (zh) 一种提高脱水污泥腐熟度的生物电化学辅助厌氧堆肥装置及其启动运行方法
CN103746135B (zh) 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2124B (zh)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CuI-BiOI/Cu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58083A (zh) 一种耐氧水凝胶微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62371B (zh) 一种耦合mbr与mfc的碳泡沫催化电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